阅读历史
换源:

第26章

作品:轻易靠近|作者:世纪史诗|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24 18:58:27|下载:轻易靠近TXT下载
  “6区,很近。”

  韩宁讶异看她:“好地方。”

  她哭笑不得:“的确好,巴黎左岸,听起来挺小资的吧?”

  他被她的表情逗笑:“看上去,你真挺痛恨这种说法。”

  “这是有原因的,”她笑著解释,“小时候我住过这里,回去时刚才流行小资情节,遍地都是‘左岸’咖啡馆,‘左岸’名就是叫‘左岸’。那时候年纪小,觉得左岸就代表着文化圣地,卢梭,伏尔泰……”萧余哈哈一笑:“是啊是啊,还有居里夫人,有文化的人都必须在这儿喝咖啡,聊哲学。”

  韩宁眨了下眼睛,睫毛上已有了层雪:“是啊,那时候觉得这姑娘真有文化,后来才觉得她怎么整天不是叹落叶,就是叹岁月,简直一个现代版林黛玉。”

  两个人对视一眼,都笑得不行。

  回到家时,笑笑猛地冲上来,萧余蹲下去,低声说笑笑,这是韩宁哥哥。韩宁表情凝滞,想笑又不敢笑,直到很自动自发替她抱起狗,才长叹了句:“大笑笑,小笑笑,多谢收留。”

  “按最贵的房费,日付,”萧余开着玩笑,替他倒了热水,“喝吧。”

  他把狗放下来,接过杯子,盯着她看了好一会儿,才笑著说:“好像每次都是我给你倒水喝,在西藏,在医院,在我家,终于喝了你一杯水。”

  笑笑在她脚边趴下来。

  她有些安静,过了会儿才笑著说:“好吧,我欠你的,房费免一天。”

  “为什么分手?”他忽然这么问,打破了从刚才开始,一直努力维持的平衡。

  “因为你。”她装着认真。

  他轻扬眉,表示不信。

  “你是不是一直不知道,你是导火索?”她终于苦笑:“我总认为能接受他那么多的前女友,可在一起了,却总是受过去影响,总觉得他又会像以前一样随便就和别人在一起了。他也一样,你是他的假想情敌。估计是把对方看得太重了,大家都忍受不了对方一点瑕疵,”她蹙眉,“不要这么好笑的表情,你初恋就真是完美的开始,然后再完美的谢幕?”

  韩宁想了想:“现在想想,挺折腾的,够拍电影了。”

  她立刻有了兴趣:“说说看,我可以给我朋友做素材。”

  “她一开始不是很好看,但身材很好,”韩宁努力回忆,“高中分手了,然后回来找我,把我约到大桥上,要和我一起跳桥殉情……写的诀别书,让我爸看了差点把我打死。”

  的确很电影,她听得津津有味:“后来呢?”

  “后来?”他长叹口气,“后来我说什么都不行,就说是你不够好看,我对你没感情了。她就跑去整容了,还参加了什么达芙妮选美大赛,再后来我就躲到军校,出来见到的就是她铺天盖地的新闻,成了网络红人,当年还没有这么多牛鬼蛇神,她算是红了很长一段时间。”

  她张了张嘴,表示无言。

  “现在她都有孩子了,老公不比我差,结婚前一起吃过饭,还开玩笑说过,如果不是当年我的那句话,她就不会有今天。后来,我想想挺感慨的,”他看她,“折腾是折腾了些,可都只有这么一次,挺珍贵的,她老公是感受不到了,我算是捡了便宜。所以我和你说,小姑娘折腾折腾挺好的,不成熟,却是真心在乎你。”

  “你醒悟的还真晚,”她听得很是怅然:“为什么和你有关系的,都是孩子妈了?”

  他半笑不笑:“是啊,值得庆幸的是,你还是单身。”

  话题绕了回来。

  “韩宁,你真的挺好的,什么都好,”她轻踩着笑笑的背脊,逗著它玩,“可你总这么和我说话,让我挺难过的。我就是从小被娇惯了,认为自己挺懂事,其实特别任性,”她喝了口热水,“说起来我们不算熟,你努力想想我讨人厌的地方,很容易淡的。”

  她走到厨房,给笑笑拿出狗粮,倒满了,又去接了些水。

  “你一开始就知道我喜欢他,”她回过头,看着跟在自己身后的他,“为什么不放弃?”

  尤其像他如此的人。

  韩宁靠在门边,看着很久不见,依旧如初的她:“不知道,”他忽然耸肩,“我真不知道,反正我是男人,不怕浪费时间。”

  她没再说什么。

  替他收拾好客房,准备了些干净的洗漱用品,就回了房。

  很久没有上网了,刚才挂上msn,就看到乔乔的名字换了个:狠狠心,倒光你的杯子,让人生另作他想。

  她愣了下。

  估计这小妞又碰上渣男,失恋了。

  通常你会发现,生活这东西,要不然就平静的一塌糊涂,毫无惊喜,可一旦有事发生,就一定会不断有意外接踵而至……

  第二天,才蒙蒙亮的时候,她就被手机吵醒了。

  “笑笑,笑笑,”许诺的声音很抑郁,“我本来想昨天半夜敲门,给你惊喜,可已经堵在路上五个小时了,天亮了,还没到你家。”

  她迷糊着嗯了声:“你挑的真是时候。”

  “我妈一定要来看你,我们今天先到,我哥估计明天会到吧?”

  她心跳了下:“许远航?”

  “你故意的吧?”许诺哈哈笑,“许南征,是许南征哦。”

  她从床上爬起来,愣了很久,才反应过来一墙之隔还住着韩宁……

  可真下床开了门,又踌躇了,怎么办,就这么巧他没有地方住,就这么巧许家的人来过圣诞节……才七点多把人敲醒也不好,在门外徘徊了很久,门竟然就忽然从里边拉开了,他穿着一身运动衣,睡眼惺忪看着她:“圣诞老人?似乎太好看了些。”

  萧余真是想哭哭不出来,可又不能让他隐身,或是把他赶到大街上:“我家要来客人了,韩同学,请不要穿的这么令人遐思。”

  “客人?”他想了想,回了房。

  到最后竟然一本正经换了身西装,她给他烤面包,却险些烫到手:“是许诺和她妈妈,明天许南征也会来。”韩宁终于明白了她的失常:“要不要我回避下?”她摇头:“你也没地方好去,只不过不要乱说话。”

  结果她纵然再坦然,还是低估了韩宁的杀伤力。

  许诺几乎不会说话,俨然没有了当初初见力挺他的态度,趁着韩宁主动陪亲妈去闲逛时,很是严肃认真地跟着萧余进了房间:“你是不是为了他,和我哥分手的?”

  萧余摇头:“不是,他刚好路过巴黎,我作为朋友招待的。”

  “那就是你妈的问题了,”许诺站起来,笑笑立刻狂吠,把她吓得又老老实实坐了下来,“你说我哥要什么有什么,你妈还偏就看不上。”

  “我妈怎么了?”她被说得更蹊跷了。

  “今年我爷爷过生日,还是你第一次没去祝寿,他老人家就发火了,训了我哥一顿,”许诺很是唏嘘,“大人看不下去了,才说起你来法国前,你妈找我哥谈了很多次,劝你们分手。”

  萧余没想到她这么说,只是看着她,有些不相信。

  “原话大概是这样的,你爸妈给你准备好了一切,没指望你嫁的更好,天天开心最重要,可我哥偏就是这点儿都做不到。说白了,就是试用期没通过。”

  有母亲做事的风范。

  他求婚前的那两个月,是两个人最不对劲的日子,现在想起来还是很难过,每天虽是在一起,却只是表面风平浪静。

  知女莫过母,妈妈这种话虽然很不公平,可却很像是自小护短的她所说的。

  难道他和自己分手,除了韩宁,还有母亲的原因?

  “你不知道?”许诺正襟危坐,生怕笑笑咬上来,面部表情却很是多姿,“你不知道,那你怎么同意分手的?”

  她没说话。

  “爷爷训的时候,我哥什么也不说,就说是他的错。”许诺难得能八卦许南征,毫不放过机会。“是啊,”萧余皱了下鼻尖,答的半真半假,“他拿着婚戒,却不肯给我戴上,我伤心了,只好跑掉了。”

  许诺啊了声:“我替你打死他,求婚还敢犹豫。”

  “我开玩笑的,”她站起身,“千万别提这件事。”

  第三十二章 左岸的重逢(2)

  原定次日抵达巴黎,他却将整个行程压缩,在许诺到的那天中午,到了戴高乐机场。

  将近□个月,除了5月的那通电话,自己和她再没有任何联系。没有随时随地的电话,或清晨或半夜三点,半睡或是清醒的声音,说着我现在在哪里,在和谁做什么。

  没有人说陪我吃饭,其实只是让他停下来休息,也没有人每逢节日就去礼物,其实是为他弥补平时对家里人疏忽……

  许南征坐在出租车里,司机的手机一直在响,他听了很久才用法语说了句,你可以先接电话。在语言方面,他一向比萧余有天赋,只这么一句话就让司机倍感意外,拿起电话说了两句遍匆匆挂断:“女人,就是喜欢过节日。”

  “的确是。”

  大雪初霁,熟悉的建筑,熟悉的感觉。

  许南征胳膊搭在车门上,这侧的窗开到了底,冷风从外边吹进来,缓解着四十几个小时未眠的疲倦。

  “圣诞节来巴黎,是为了女人吗?”司机随口闲聊。

  他没回答。

  就在司机有些觉得无话时,他才忽然出了声:“曾经的未婚妻。”

  这句话放在法兰克福,听者一定是一脸遗憾,可眼下却是在巴黎,圣诞节一个男人风尘仆仆从机场出来,去看‘曾经的未婚妻’,多么浪漫的爱情之旅?

  司机很是隐晦的暗示了两句,大意不过是女人很念旧。

  车正巧开过一个熟悉的书店,他看了一眼,明明是空无一人,却叠着很多影子。

  以前为公司太拼命,老部下提起往昔,都笑嘲他起码少活三十年。照老爷子现在九十岁的高龄来算,自己也只有六十年好活,一晃三十年,前半生却都和她有关。

  她十岁,自己十六岁,住在这里三年。

  这个书店她最喜欢,看着书店里的少女对自己说话,在一旁努力听着,却只能懂三两成,气的直咬嘴唇。

  后来她十八岁,自己二十四岁,放弃读博名额。

  清华七年,也曾有过或羞涩,或文艺或是张扬的女朋友,说不清收了多少那种很莫名的礼物,依稀印象中总是草草结局。那年也是在这里,是她的高中毕业旅行,书店里曾经对自己脸红的少女已经有了孩子,这里一成不变,却在角落里添了架钢琴。

  就是那里的钢琴,她弹了首曲子。

  很冷的冬天,她的眼睛像猫儿一样眯起来,暖暖看着自己,十指下的曲子却简单的不行。那时才发现,她早是唯一那个,肯让自己放下手边事的人。

  后来晚上电话哼了两句给许诺,立刻惹来一阵惊呼,感叹老哥忽然就学会浪漫了,在她的大惊小怪下,他才知道这曲子叫first love,调子有些忧伤,名字却这么直接。

  那时候,也是圣诞节。

  车开过了那间书店。

  “为什么分手?”司机似乎真是好奇了,正好打发拥堵的时间。

  “我做的太差,她妈妈不喜欢我,”他笑了笑,咬住烟问:“可以吗?”

  “没关系,圣诞节可以例外。”司机无视了禁烟令,只暗示他小心。

  她永远不知道的谈话,是她妈妈那年来上海开会。他前夜喝的太多,醒来时早是下午,她已经回学校上课,客厅却端坐着那个自小看自己长大,永远神情端庄,目光柔和的人。

  他还记得那天下午谈话的内容。

  大意都不过是,让个小姑娘半夜开车去会所,他做的太让人失望了。从到到大,二十多年里他听到的都是肯定,除了关于她的事。

  一个母亲提出了最诚恳的要求,如果不能认真对待,就不要轻易开始。

  从上海到北京,她的不断靠近,自己却视而不见,有时暗示的太明显,躲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