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50章

作品:医师|作者:阎王|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23 07:21:18|下载:医师TXT下载
  这样的研究条件,几乎可以算得上世界上最顶尖的水平了!

  一路走着,一路看着,田路就如同踩在一团棉花之上一样,晕晕乎乎的,不停的盘算着利用这些设备能够验证多少系统中未来的理论。浑然忘记了自己只有两年的时间,也忽略了那位博士后口中不停提醒着的内容:这套设备需要提前多长时间预定使用时间,那套设备的申请者必须符合什么样的条件。。。。。

  直到办完了所有的手续,安排明天开始正式上班之后,田路走出斯克利普斯研究所,回身望着那一大片建筑物,心中突然涌起了万丈豪情!

  如果说考上医学院是他的第一步,来到旧金山医学中心是他的第二步,那么,即将开始的两年研究生涯,就是它冲向最终目标的第三步!

  恍惚中,那灿烂的未来似乎已经在迫不及待的向他招手呼唤了。。。。。。

  各位,这是今天的一章,我特意在上午抽时间写完,就是为了下午对前面的所有章节进行修改。一是修改bug,而是修改文字。文字倒在其次,主要是bug,很多地方要进行比较大的调整。另外会删掉很多不必要的文字,比如章末的说明等。

  好像修改也会作为更新提示,所以请自动忽略,今天不再更新了。给各位带来的不便,敬请谅解。

  第六十二章 加速

  “先生,您周三提交的设备使用申请被驳回了,非常抱歉,请您及时预约下一次的使用时间。”

  虽然话语的内容似乎是在表达歉意,但是电话那头冷冰冰的声音却表明,说话的人实在是一点儿诚意都欠奉,这让田路心头火起的同时,也只得无奈的叹了口气,颓然的坐回到了椅子上。

  他把有些事情想得太简单了。

  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有上千人,教授足足两百余人,大大小小的课题组数十个,每天要进行的实验自然是多的让人头皮发麻,但是他没想到的是,短短一个月时间,竟然被驳回了三次设备使用申请。无一例外,都是和其他研究人员的计划相冲突了。

  这一周的预约已经排满了,最快也要等到下一周,田路的实验只得无奈的停了下来。

  他现在做的实验只是两年计划中的最初始阶段,但是就是这个最初始的阶段,他却已经卡在这里整整三个月了!

  来到斯克利普斯研究所的前两个月是培训,培训实验的基本技能,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等。虽然在系统模拟实现功能的帮助下,田路早早的便掌握了这些技能,但是依旧只能无奈的接受了研究所的安排。毕竟他的简历上没有任何一条履历表明他曾经接受过类似的训练。

  第三个月,在正式开始自己的试验之后,他又接二连三的遇到了从未想过的突发状况,被驳回仪器的使用申请只不过是其中之一罢了。

  一次两次是偶然,如果发生了第三次,那恐怕就是自己的问题了。

  左右已经到了下班时间,既然已经确定了结果,田路也就没什么干劲儿了,于是便草草的收拾了一下,走出了实验室。

  研究所数千号人马,纵然是加班做实验的人再多,准点儿下班的人也不少,熙熙攘攘的人流中,田路取出自己的自行车,带好头盔,驶出了研究所的大门。

  在众多下班的人员之中,田路的自行车并不显眼,实际上,每天利用自行车上下班的研究人员不少,倒不是因为环保,主要还是起到一个锻炼的目的。科研人员们工作忙,很多时候为了一个实验结果,往往会在实验室里泡上好几天,因此很多人都用骑车上下班的方式来锻炼身体,一举两得。

  从研究所到田路租住的房子骑车要五十分钟左右,田路也是通过这种方式来强健着自己的体魄。

  略显空旷的马路上,田路一边骑,一边在脑海中认真的分析着。

  他实验的第一步,是针对周细胞的。

  田路的远景目标是血脑屏障的作用机制,但是这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课题,要想完整的阐述整个血脑屏障的完整体系,需要提前做的工作太多太多了,他只能一步一步的来。

  血脑屏障的主要结构是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细胞还被一层连续不断的基膜包围着。基膜之外更有许多星形胶质细胞的血管周足把脑毛细血管约85%的表面包围起来。这就形成了脑毛细血管的多层膜性结构,构成了脑组织的防护性屏障。周细胞与星形胶质细胞相邻,具有极其复杂的细胞调节功能,现实中已经发现的功能有调节血流、促进血管生成、向内皮细胞迁移、吞噬和抗原提呈,以及干细胞功能等等。

  组成脑毛细血管的细胞中,内皮细胞主要是形成紧密连接,负责调解通透性和信号转导,而周细胞通过缝隙连接与内皮细胞交换离子和小分子物质。质细胞突起以peg-socker方式接触基底膜以及与星形胶质细胞和周围血管连接。它可以借助直接接触以及通过自分泌和旁分泌信号分子,与内皮细胞和神经血管单元的其他细胞(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等)进行信息联系。

  现实中,周细胞对于血脑屏障的作用虽然有了一些发现,但是并不系统,也不准确,田路研究的第一步,就是准确而完整的阐述周细胞的作用机制和具体内容。而实验的第一步,就是确定筛选和鉴定周细胞用的分子标志物。目前常用的包括α-a,3g5,ng2等都是细胞表面蛋白,但是特异性都是需要进一步证实的,田路现就是要确定一种分子标志物,作为自己后续实验的依据。

  医学文献支持系统中,四年后的研究已经很详细的阐述了实验过程和结果,田路所要做的,无非就是重现罢了。

  但是就是这简简单单的重现,却已经被打断了好几次了!

  “自己的安排肯定有问题!”

  田路暗暗的思量道。

  确实,有些时候仪器的预约确实可能会被取消,那是因为必须优先保证某些大牛们的实验优先,但是大多数情况下,公平性还是能够保证的。尤其是田路现在的实验,需要的只是一些常规的仪器,并不是很高端,所以被驳回三次,恐怕就真的是时间的安排上有问题了。

  一般来说,田路都是提前三天进行预约,但是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恐怕要至少提前一周左右才行!

  对于血脑屏障的整个研究内容,科学研究支持系统已经给出了完整的方案和极为详细的流程,但是具体的试验进度安排等内容,还是需要研究者自己处理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在研究所的这两年是田路的一道坎。

  就像系统功能在临床上的运用一样,科研支持系统在现实中的应用也需要田路通过实践来熟悉,来掌握。

  在研究的初期,田路还只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就是实验的过程。但是在这期间,他就要遇到许多系统实验中不可能存在的问题。比如实验原料的申请,实验设备的申请,实验进度的安排,以及向主官上级的报告等。。。。。。

  如果等到田路做出了一定的成果,看到美好的前景之后,研究所必然会加大投入,到时候如果有技术人员甚至研究人员参与进来,那么作为主导者,他要做的事情就更多了!比如对人员的工作进行安排,对各组工作的协调,对所有工作的进度进行把控等。。。。。。

  系统给出的科研方案是毋庸置疑的,系统而富有条理,但是正因为它的系统性太强,就注定了田路不可能一直靠自己进行下去。

  事实上,医学界的任何一项重要研究成果,都是无数科研人员多年成果的积累!

  就好比血脑屏障的机制研究,在未来虽然已经有了完整的阐述,但是依靠的却是上百年的积累和沉淀!

  从二十世纪初发现开始,到二十年后完全阐明其机理,一百多年的时间,无数的科研人员,无数的研究机构,乃至无数的资金投入其中,才最终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理论!

  田路虽然先知先觉,能够用最简单,也是最直接的方法达到终点,但是这个直线的过程依旧不是一个人,甚至一个小的团队能够完成的。

  “要学的东西太多了!”

  田路暗自的感叹道。无论是作为医师还是作为科研人员,在系统的帮助下,他完全可以用最短的时间站在世界的顶峰上,但是要想把系统的知识转化为现实世界中的成果,他必须在现实中得到更多的东西!

  需要庞大的资源,有效的管理,以及足够多的支持。。。。。。

  这些都是系统中得不到的东西!

  “用最快的速度拿出阶段性成果出来,然后申请组建一个小的团队!再然后,要学习一下如何管理一个科研小组,甚至更进一步的话,学习如何去管理一个研究项目吧。。。。。。”

  田路苦笑着摇了摇头,暗暗的思量着。

  如果可能的话,田路真的只想做一个纯粹的技术人员,哪怕是将来,他也希望把自己定位在学术领导的位置上,只是对研究的内容进行把控。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分散过多的注意力,从而最大限度的把系统的作用发挥出来,尽可能快的做出自己想要的成果。

  但是,现实中当然是不可能的。

  说白了,还是实力不够!

  如果他有足够有分量的成果发表,如果他的研究可以让人看到美好的前景,那么自然有无数的企业或者研究机构会主动的扑上来,提供足够的资源支持。到时候,他就可以组建自己的研究团队,聘用经验丰富的项目管理人员,甚至得到完全可以自由支配的大批科研设备。。。。。。

  这一切,都必须有一个前提:田路必须拿出让人心动的研究成果出来!

  “加快速度!”

  田路遥遥的看到了自己租住的公寓大楼,猛的低下头,俯下身子,自行车的脚踏板如同风火轮一样飞速的旋转起来。。。。。。

  第六十三章 阶段成果

  斯普利克斯研究所,神经生物学系主任办公室。

  布鲁斯教授翻看着手中的资料,神情极为专注,目光在纸面上一行一行的缓缓移动着,好半天才翻过去一页。

  “叮铃铃。。。。。。”

  桌上的电话响起了好几声之后,他才极为不耐烦的抓起话筒,听了几句之后沉声道:“让他等半个小时。。。。。。不!一个小时后再来!”

  说完,“啪”的一下放下电话,立刻又把目光转回了手中的资料。

  又过了十几分钟之后,布鲁斯教授才面色凝重的放下手中的资料,目光惊奇无比的看向了前方椅子上坐着的那位年轻人:“这就是你这半年来的研究成果?”

  “是的,先生!”

  田路微微挪动了一下身子,很郑重的回答道。

  “有详细的实验记录吗?”布鲁斯教授急声问道。

  “当然有,先生!”

  田路连忙从皮包中掏出一摞厚厚的打印纸,起身递给了布鲁斯教授。而一把抓过田路的实验记录,布鲁斯教授几乎是迫不及待的翻看了起来。

  哗哗的翻页声,立刻成为了安静的办公室中唯一的声音!

  “上帝!”

  翻看完最后一页打印纸,布鲁斯教授失神了片刻之后马上抬起头,几乎是低声的叫了起来:“你知道你的这篇论文意味着什么吗?”

  “知道,先生。”

  田路点了点头道。

  “不!你不知道!”

  田路有些愕然的抬起头,看着布鲁斯教授推开身后的皮椅,激动的站起来叫道:“如果你知道这篇论文的意义的话,你的表现绝对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