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202章

作品:医师|作者:阎王|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23 07:21:18|下载:医师TXT下载
  ”

  “不是我不帮,实在是。。。。。。”

  无奈之下,田路只好把自己现在身上的事情一一的讲了一遍。然后叹了口气道:“你自己看看吧,至少下周一周我肯定是不行的,加上其他的一些杂事儿。也就是说他至少要等好十天呢!”

  言下之意,田路不觉得梁宇能够有这个耐心等下去。

  这上面几乎所有的患者都是一样的,一旦知道自己有可能得了肿瘤,哪怕是良性肿瘤占了绝大多数的垂体瘤,恐怕也不愿意耽误哪怕一天的时间!

  要万一是恶性的呢?

  电话那头的冯林也不说话了。

  对于患者的这种心理,做医师的基本上都比较了解,所以冯林虽然最信任自己好友的能力,但是一想到梁宇得知诊断结果之后的反应,他也不敢打包票对方一定愿意等待了。

  “这样吧。”

  发觉了冯林的为难,田路心中考虑了一下。开口道:“如果他愿意等我正常上班后来看,我保证尽心尽力,但是如果他不愿意等,就只能去其他的医院了,好不好?”

  冯林一时间也想不到其他更好的解决办法。只能是答应了下来。

  又聊了几句之后,冯林先挂了电话,而田路则是颇为头疼的又叹了口气:随口的一句话竟然还真是猜中了,自己这张嘴,可真是够乌鸦的了。。。。。。

  除了冯林的一个电话之外,周日这天田路过的非常平静。

  家人都知道他这段时间很辛苦。所以也不怎么打扰他,让田路好好的放松了一下身心,第二天一大早,立刻就又回复到了精神奕奕的状态,全身心的投入到了讲课之中去了。

  整个学术交流,或者准确地说,是田路的个人专场学术讲座进行的相当顺利。

  大部分的课程因为有足够的实验室证据支持,所以大家的质疑并不多,唯有神经生物学的应用,让不少人心存疑虑。

  事实上,在最开始没有各种影像学检查手段的时候,神经外科医师们,就是依靠着患者们的行为、动作反应等征象来确定切除的部位。到了后来,各种先进检查手段的应用,让这种定位技术慢慢的消失了。

  但是最近这些年,很多神经外科又重新把它给捡了起来,而且也证明了,它在病灶的定位诊断中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这方面国内虽然开展的不多,但是国外却是已经形成了一套体系。而田路所提出的理论,和现行的体系确实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

  对于这一点,田路采取了鼓励,但不强迫接受的态度。

  临床上的所有一起,都是讲究证据的,虽然田路可以确定自己的方案才是最完美的,但是在没有事实和数据支持的情况下,一味的坚持明显是不太明智的。

  参会的本来都是这个领域的佼佼者们,对于能够让自己进一步提高的机会是十分珍惜的。所以让田路非常满意的是,整个会议期间,参会的正式人员没有一个人缺席任何一节课程。更有甚至,有不少人在会议期间直接提出了延长学习时间的要求!

  如此详细而复杂的诊疗方案,两周的时间想要完全吃透确实是非常吃力,大部分人只能希望是回去之后自己钻研,但是也有少部分人决定真正掌握了之后再回去。

  田路当然是持欢迎态度的,而冷冽更是兴奋异常,给刘明说了一下之后,痛快的答应让这十几个人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可以参观神经外科的手术及病房管理。对于任何可以增加神经外科影响力的事情,冷冽都是绝对支持的!

  在这种积极而热流的气氛中,第二周的时间一晃便过去了。在周六的下午和晚上,所有人都出席了此次学术交流的闭幕式和答谢晚宴。

  用某种官方的语言来说,这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几乎每一个参与进来的人都异常的满意。

  最大的赢家,自然是附二院和神经外科了。

  刘明院长看到了又一个本院科室崛起的希望,而神经外科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发展机会,尤其难得的是,这是国内很少,甚至从未有过的主持一项大规模国际临床合作研究,并且极有可能产生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成果的机会!

  至少在附二院,乃至京师大学的历史上,还是从未有过的!

  所以说,哪怕这次合作研究的最终结果被证明是错误的,但是田路在他们心中的地位却已经是牢牢地建立起来了。

  其他参与的合作机构和医师们,也都是非常的满意。听了田路的课程并且互相讨论之后,很多人惊讶的发现,纵然已经在这个领域做了数年,甚至十数年之久,但是两周的时间,仍然让他们对癫痫这种疾病的理解更深了一层!

  这确实是一件让人极为惊奇的现象!

  正是在有了这种让人心满意足的体会之后,很多人对这样合作研究的未来更加看好了。

  至于另外两个参与进来的企业,也都是收获极丰。

  王强自不必说,除了拿到一笔不菲的劳务费之外,他还得到了老同学田路的口头承诺:以后神经外科组织的各种学术会议,都可能会交给他的公司操作。毕竟医师就是医师,田路绝对不会为了一点点蝇头小利就让自己和同事们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各项杂事上!

  当然,维森公司的收获就远比王强要多得多了。

  三台难治性癫痫手术的演示,让所有的参会者都对田路手中那套操作方便的手术器械大感兴趣,而且在维森公司在会场外设立的展台内,那两套只用来展示的立体定向仪,每天也都会接到无数的询问。

  可以说,维森公司此次的学术赞助获得了空前的成功!

  当然,这种成功并不是说维森公司当场获得了多少订单,实际上,因为出席会议的虽然有二十多家机构,但是真正亲自带队前来的主任只有四位,其他的都是没有决定权的普通医师。但是这些医师,却有着建议的权利。从现场的反馈来看,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这些机构订购整套器械的可能性会非常的大!

  想想看,这些参与的机构基本上都是各国国内顶尖的神经外科,一旦他们采用了维森公司的器械,那么将会带动多少家医院?多少家神经外科?而当更多的医院和神经外科使用过了之后,他们将会带动更多的潜在客户。。。。。。

  不过这次让所有人都满意的学术交流,总算是结束了。

  晚宴一结束,田路就放手让孙默和刁全,以及维森公司的驻会代表去收拾残局,自己则是第一时间赶回了家里。这些天早出晚归,有几晚甚至住在了会务组预留的机动房间内,确实是辛苦极了。而且,刚刚才怀孕的叶兰,田路也几乎没有关心过什么。

  明天周日,田路休息一天,那肯定是打死都不出门了。

  只不过纵然不想被打扰,这个周末,田路却依旧接到了三个消息: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一个不好不坏的消息。

  好消息是老同学钱乐乐已经办完了所有的手续,订好了机票,下个周六就会飞回京都。坏消息是另外一位田路挖来的人才,韩军,因为家庭的原因,要比原计划推迟至少一周回国。

  至于不好不坏的消息,则是那位梁宇梁叔叔不知道是怎么想的,竟然听从了冯林的建议,选择下周来附二院的神经外科门诊,找田路给他看病了。。。。。。

  最快更新,请收藏。

  第二百四十六章 田路的强硬

  请牢记本站域名 ;或者在百度搜索: <; >;

  学术交流会后的第一天上班,在神经外科的会议室里,田路受到了同事们的欢迎,而且掌声之热烈,持续时间之长,甚至都让他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虽说因为工作的缘故,除了癫痫治疗小组的成员之外,其他人都没有被要求去参加,但是在下夜班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偷偷的跑了过去,在会场待了一天。/而就是在这短短的一天时间里,几乎每个人都受到了一次震撼!

  和科里平时很温和平静的田路相比,主席台上的他竟是如此的光彩夺目!

  而也正是在这一天里,每个人都彻底明白了一件事情:虽然现在还在,田路还只是,但是以后都必须用对待主任的态度来对待他了。

  不得不再次赞一声冷冽,这位还没有退休的老主任虽然敏感的发现了这种微妙的变化,不过他非但没有发怒,反而是乐呵呵的,一副乐见其成的样子。而且可以肯定的是,这绝对不是表里不一的那种高兴……

  经两周繁忙的日子之后,田路恢复了日常的作息,科里也恢复了平静。不过唯一有些不一样的地方是,有那么十几位来自国内外的神经外科医师们,周一下午来到了神经外科病房,参恭习三名癫痫患者的护理工作。田路刚好要去院长办公室汇报学术会议的情况,不过早就安排了宋晨阳和李念等两位小护士接待。一个是从美国回来的博士,另外两个是对田路规范诊疗最为熟悉的护士。配合起来刚刚好。

  直到这些医师们都满意的离开之后,田路才一脸笑意的回到了病房。

  “怎么样?院长还满意吗?”

  见到田路进来,冷冽坐站起身,哈哈的笑着问道。

  “应该算是满意吧。”

  田路也是一笑,点了点头道:“而且我还没张口呢,他就主动提出了咱们科今年应该再多引进两个人,说有了科研的任务之后人手紧缺。千万不要有所顾虑什么的,呵呵,看样子就算没有其他的资金来源。医院也会承担这些人的费用的。”

  今天的格外豪爽,大手一挥就把神经外科今年招聘的人数从三个增加到了五个!宋晨阳这个主治医师已经占了一个名额,也就是说。田路今年还可以进四个人,要知道,对于一个现时只有十名医师的科室而言,这绝对是个疯狂的数字了!

  一想到这个数字,就算是冷冽自己,都会觉得暗自心惊!

  当初田路来的时候,科里只有两位主任医师,两位副主任医师和三位主治,总共七名医师。但是短短的半之后,这个数字变成一位主任医师。四位副主任医师,三位主治和两位住院医师。

  如果再招聘四位医师的话,神经外科的医师数量将会前所未有的达到十四人!正好比田路来之前多出整整一倍!

  “嗯……小田,你是怎么的?”

  虽然很高兴看到这种情况,但是冷冽心中还是微微有些不踏实了起来。

  他自己和田路自不必说。另外三名副主任医师也都是资深医师,也没有问题。至于说四位主治,两个是科里的老人不用考虑,新来的那个宋晨阳,只是负责癫痫患者的神经心理学,问题也不大。

  问题在于那些住院医师们。

  现在科里已经有了孙默和林俊两位住院医师。而且林俊现在还在外面转科,如果田路一下子招入四名应届毕业博士的话,科里的住院医师将会达到空前的六人之多!…;

  培养这些住院医师,需要的时间可是不短的。

  华国和美国不同,能够进入神经外科的,都是已经拿到了执业医师资格证书的,只不过因为的限制,很多手术无法独立开展而已。但是在田路看来,华国的住院医师培养制度缺陷还是比较多的,比如缺乏规范化等等,所以他一直希望的是能够自己来培养,就像林俊一样,再不济也要像孙默一样。

  正是了解田路的这个想法,所以冷冽才颇为担心:都是招孙默这样的博士还好一些,如果田路都招了八年制的毕业生,那这四个人和林俊一样,恐怕暂时是指望不上了……

  “我的打算比较简单。”

  田路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