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早点儿回去休息!我们还有的是时间呢!”
周春霞的声音在黑夜里绸带般地飘着,苏干事疲惫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快慰的笑意。没走几步,他一个踉跄歪倒在墙角,打着呼噜睡了过去。他这一天太累了!
红翻天 第三十二章(1)
“不,我不走,我要留下来。这里还有几百个伤员,他们需要我。”
马丽的口吻轻柔而坚决,因方梦袍受伤而被临时委任为野战医院院长的陈医生遗憾地看着她。
“马丽,你不能这么任性,这是总医院拟的名单,你是军人,必须服从命令。”
陈医生话音未落,马丽已经一扭身跑了。陈医生朝躺在病床上的方梦袍摊摊手,方梦袍唇边绽出朵苦涩的微笑。
“她呀总是这样我行我素。陈医生,你得再劝劝她,让她跟部队走吧。这次的铁桶合围,苏区的前景……唉!要么我和她说说?”
方梦袍半个月前在前线抢救伤员时腹部受伤,是马丽拼死把他救回来的。此刻马丽于他而言不仅仅是青梅竹马的发小,还是一个救命恩人,他希望她听从命令,跟着部队转移。尽管他不是一个精通军事的人,但也明白苏区已经危在旦夕,不然中央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动作?这不明摆着要放弃苏区吗?
其实大家都明白这一点,不过不说而已。随队名单刚下达那会儿,几个不在名单上的护士医生围着陈医生大喊大叫,骂他狼心狗肺,把个刚刚才晓得这码事的陈医生委屈得不行。他先是忍,后来实在被骂狠了,便把名单摔在地上,让他们到总医院去兴师问罪,这件事最后还是在方梦袍和红云的斡旋下才解决的。
马丽冰雪聪明,不会不知道留守苏区的危险,她为什么留下来方梦袍心里雪亮。陈医生也不是傻子,他早就看出了马丽的用意,但他还想再作一番努力,说服马丽跟着自己走。
此番转移,他们医院奉命与部分地方武装及工作团负责给野战军扫尾,协助收容野战军中的伤病员及掉队人员,运送重伤病员,任务颇艰巨。他确实需要马丽这样的得力助手,再说,他喜欢马丽,不想就此与马丽生离死别。此一去,谁知还能不能再见面?
但陈医生不会勉强马丽,他这人本身比较内敛,再说方梦袍一直对他非常关照,不但帮他联系上了家中的老母幼子,自己受伤后又力荐他代理院长,他对他的感激中多了几分知遇之恩。如今马丽要为方梦袍留下,他心中再不舍也不便表露,且形势紧迫,昨天深夜下达的通知,今天一早就要出发,没有过多的时间纠缠这些事情。陈医生俯身拥抱了一下方梦袍,和屋外的红云握了握手,挥泪率部出发。
“这个马丽呀!”红云叹着气给方梦袍换了药,布满妊娠斑的脸上有层抹不去的忧虑,“老方,怎么办哪?光我们医院就留下了二百多伤员要安置,我看当地苏维埃政府的负担蛮重的。”
红云还有一个月要生产了,相对于她瘦弱的躯体,那个圆鼓鼓的肚子显得不够真实,似乎里面嵌了只球,但这个看上去给她带来极大负担的圆球却并不影响她的行动与工作,前段时间她还挺着肚子从前线背回了一个牛高马大的伤员。当她把伤员放下时,她以为自己要流产了,谁知小家伙只在肚里多蹬了几脚,并没有发生想象中的意外。红云觉得这孩子非比寻常,增强了不少自信。半个月前负伤的方梦袍曾一度生命垂危,这更让她牵挂了。当时她握着丈夫的手深情地说:“梦袍,你快醒醒,你就要做爸爸了。这个孩子是老天送来的礼物,他一定会很壮实的。不管男女,就叫他得胜吧。”
方梦袍那时正处于休克状态,不知是她这句话打动了他,还是新输的血起了作用,总之他很快便苏醒过来,而且没有并发感染,伤势好得比较快,这其中自然有红云和马丽的一份功劳。为了照顾他,她们两个人好几个通宵未合眼,马丽累得有一次竟在换药时睡着了。
马丽瘦了不少,504高地的战斗在她漂亮的脸颊上留下了一道明显的伤疤。伤疤弯弯的,红红的,像一片不经意被秋风吹在肌肤上的红叶。伤愈之初,马丽曾为这道疤苦恼了些时日,还在方梦袍面前哭过几回,边哭边打伤疤,说是丑死了。随着时间的推移,伤疤的颜色越来越淡,马丽也就渐渐接受了战争留给她的这份礼物,有时还拿这伤疤来自嘲。
红翻天 第三十二章(2)
看着她这些变化,方梦袍那颗悬着的心渐渐放落下来。以前他手下有个漂亮的小护士被手榴弹炸伤了眼睛,不得不摘除了一只眼球,小护士接受不了这个残酷的事实,伤愈后上吊身亡了,所以方梦袍才会为马丽担忧。
当然,与那位护士比,马丽算是幸运的,战争留给她只不过是一块伤疤而已,可如果她过于较真或者太在乎外表,这块伤疤同样也能令她消沉。看来,马丽还是一个坚强的人,而且有主见,敢爱敢恨,为了他,她说留下就真的留下了,方梦袍很感动,红云也和他有同感。
陈医生他们出发后,红云从山上把马丽拽了回来,爱怜地骂她“傻子”。马丽“嘤”地哭倒在她怀里,把个红云的眼泪也撩了出来。
“红云姐,我不离开你们,我一定要好好保护你们!”
“你这个痴妹子呀!……”
红云心中既感动又酸涩。以她的经验来看,苏区将来的日子会非常艰险,伤员们面临的困难和危险会更多。马丽年轻,单纯,总以为凭一股热情就能改变世界,其实人是脱离不了环境的,只要兴国、瑞金一陷落,其余苏区也就难保,到时等待伤员们的将是何种命运?红云有个校友早她一年参军,后来在井冈山的小井医院和那些伤员一起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了。
想到这点,红云的心马上沉了下去。她甚至想动员方梦袍回自己的老家长汀去,两人脱下军装做一介凡夫,种几亩薄田、生几个孩子打发余生。不过这个念头一冒上来就水泡般破灭了,同时一阵羞愧掠过心间:自己怎么能有这种可耻的想法呢?你是一个革命军人,还有几百个伤员等着你照顾、安置呢!红云暗自责备自己。
由于方梦袍受伤,余下的这部分伤员现在由红云总负责。考虑到有那么多伤员需要照顾,组织上留了十二个护理队员给她。当地苏维埃政府非常重视和支持安置伤员的工作,十天不到就送走了一百多名轻伤员。剩下的几十个重伤员政府一时无法解决,方梦袍和红云商量了一下,决定暂时集中休养,起码方梦袍的伤势已经渐好,某些重伤员出现点情况他还能亲自解决。如果让他们分散到各个农家,没有专人治疗和护理,估计过不了多久这部分伤员就挺不下去了。作为一名医生,方梦袍不允许发生这种事情。
方梦袍、红云和马丽及几十位伤病员,便一直住在会昌县内的一座祠堂里。祠堂已经老旧,当地政府组织群众维修了一番,现在倒也能避风挡雨。尽管每个伤病员都有一笔安置费,可伤员们现在还没有安置下去,这笔费用不敢动,日常供给便仰仗乡苏维埃政府支持了。
也许是红军转移之前当地苏维埃政府的支前任务过重,现在又要负担近几十号人的衣食,乡苏维埃政府的工作人员偶有难色。他们的工作也确实不好做,起码粮食不能无限期地要百姓捐助,怎么也得购买一部分,可乡苏维埃政府哪有经费呢?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乡苏维埃政府的十几位同志把自家的猪、鸡、牛,甚至门前屋后未成材的树木以及老人家的寿木全卖了,用来换取伤员们的粮食。方梦袍和红云也取出这些年积攒下来的几十块银元,买了粮食和高价食盐、棉花布料,请妇女会的同志为伤员们缝制冬衣。可这批冬衣还没做好,就传来了兴国县城被敌人占领的噩耗,不到半个月,传来敌侵占宁都县城的坏消息,苏区形势进一步恶化。这时方梦袍已经能够下床走动,并和位于会昌与安远交界处的老家人联系上了,说是欢迎他率领部分伤员回去休养。
方梦袍之所以想回老家,盖因养父是一郎中,自小造福乡里,乡邻关系不错。闹红后老人家在县苏维埃政府工作,后因ab团事件被错杀,家中已无人了,老屋便由本房堂侄方令华代管,这位堂侄后来当了赤卫队队长,对革命甚是热心。
方梦袍把自己的想法向中央分局及当地政府汇报后,一致同意随他疏散部分伤员。他带走的大部分是有并发症的重伤员,几十人于深秋进驻了他久别的老家方家冲。
红翻天 第三十二章(3)
方家冲位于一道小河湾上,依山傍水,散落着十几户人家,其中以方梦袍家那座青砖围屋最为醒目。围屋单家独院,前环水,后靠山,一色青砖到顶,四角建有小炮楼,围屋前一溜黄竹,阻了别人视线,很僻静。最为叫绝的,是靠山那面建着一排平房,平房后头连着一个山洞,这是方家人才知道的秘密,也是方梦袍执意回老家的根本原因。
在方令华的协助下,方梦袍把伤员分成几拨,秘密安置在附近几个乡村。护理队员也以亲戚身份住入安置伤员的群众家中。剩下的三十几个重伤员,方梦袍带回了方家冲。考虑到形势将进一步恶化,这些工作在方令华的协助下秘密进行。
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放个屁要臭三天,方梦袍一下子被闻讯赶来的村人围了个水泄不通。兴奋的乡亲们从家中取了食物和米酒,和方梦袍夫妇聚谈了大半日方才散去。送走乡邻后,方梦袍和红云在围屋内溜达了一圈,心情甚为复杂。
这几年家中无人,围屋先是成了村里人堆放木料的场地,前些年红军在围内弄了个枪械所,去年又当了回医院,总之没闲着。令方梦袍欣慰的是乡亲们很敬重他,不管围屋做了什么用途,事后乡亲们总是打扫得干干净净。尽管围内的路面长了青草,墙角结满了蛛网,但屋瓦门窗墙壁包括几间卧室的卧具均完好无损。在方令华的张罗下,他们很快收拾好了几个房间,厨房也可以开伙了。方梦袍礼节性地回请了乡邻们一餐饭,说自己厌倦了多年的征战,如今伤势未愈,红云又要生孩子,所以解甲归田。伤员的事方梦袍只字未提,他还把马丽变成了红云的表妹,对此马丽和红云挺有异议,特别是马丽,她觉得这种谨慎简直可笑。
“哎,院长大人,我们这是在苏区里头!你怎么搞得跟做地下工作一样?再讲我们还要组织妇女和儿童来慰问伤员的,这样一来,他们还怎样露面?”
方梦袍来到安置伤员的平房,马丽指着那些安静地躺着的伤员们,不解地说。
红云也有些纳闷:“这事儿能瞒住吗?他们要吃要喝,总有些动静,再说大家乡里乡亲的,这样太见外了吧?你不说这里是拥军模范村吗?你呀!”
言下之意自是嫌方梦袍太过谨慎。红云这样一嘀咕,方令华也挠开了脑壳:“叔,这样是不是有些太过警惕了?不过这里离安远不远,安远已经是白区了,如果红军再守不住,这里也难保要变成白区。”
红云和马丽闻听后,面面相觑。她俩一直在回避这个问题,往往方梦袍一谈形势她们就打岔,其实红云内心还是有谱的,只不过不想让这个问题扰乱自己心绪而已。马丽就不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