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萍上的小学在师部大院和解放中学之间。本来她每天是和几个小女孩一起走路上学的,一路走一路玩。可看到哥哥带了萌萌后,她心里就嫉妒了,撒着娇要林海也要带上她,对这一正当要求林海当然是不能拒绝的。
看到每天一前一后两个小美女坐在林海的自行车上,游四他们开始还阴阳怪气的说上几句,后来就变成了羡慕,再后来后来也就见怪不怪,反而体谅起林海每日的辛苦了。
现在小丫头就在距林海不到一米的地方甜甜的笑着,林海都能闻到她身上那股清新的气味。林海的心在强烈的跳动,他甚至想把面前的女孩紧紧的抱在怀里,但理智告诉他不能那样做。他对小丫头回笑了一下,先是嘱咐了一声让萍萍坐好,然后蹬了一步一偏身骑上了自行车。等林海将车控制稳后,小丫头跟着紧走几步轻轻一跃就坐到了后座上,一直胳膊习惯的顺势就揽住了林海的腰。
林海是踩着铃声最后一个进教室的。当他看到倒数第二排全班唯一一个空座旁做的是李新华时,他的心放了下来。
当林海做到座位上,看着坐在自己前排的文体委员王晓燕时,心里又激荡起来。前世的时候,和自己来往最多的同学就是王晓燕,自己和王晓燕还有着一段情感缠绕的特殊的关系。坐在王晓燕后面的林海,一节课时间都在回忆往事,根本就没道听老师在讲什么。
第一节课的下课铃声刚落,坐在林海前面的王晓燕便回身笑着问道:“林海,今天怎么差点迟到,是不是懒觉睡过头了?”
那时中学生里男女生一般很少讲话,但林海和王晓燕是个例外。除了是前后座外,主要还是因为两个人的母亲在一起工作。林海的母亲曲静是平阳市委办公室的一个科长,而王晓燕的母亲张桂芝是那个科的副科长,张桂芝还曾带王晓燕到林海家去玩过,所以两人之间自然相处的就比别的男女生要近一些,但同时也遭惹了同学们的一些非议。
王晓燕天生丽质,能歌善舞,一笑时脸上两个浅浅的酒窝极度诱人,是全年级公认的最漂亮女生。王晓燕年龄比林海大一个月,在全班排倒数第二。所以林海听她一问,便有些调侃的回道:“大姐,谢谢关心,下次我一定注意。”话音刚落就溜出了教室。
王晓燕和林海以前都是互称名字,现在听林海突然喊自己大姐,竟一时愣在了那里。待她反应过来时,林海早就没有影了。气得她咬牙跺脚捏拳头,无奈在众目睽睽之下发飙肯定会影响自己的形象,只有暂时放弃了追拿林海的念头。
而林海此时正被一帮男生围捧着,纷纷赞扬他在王晓燕面前有胆有色,不象他们和王晓燕这个漂亮女孩连话都不敢说。
(bsp;其实林海在学校里早已是风云人物了。这也是由两件事无意之中促成的。
林海在班上虽然是最小,但却是副班长。这个副班长一开始是由班主任季老师指定的,因为班里有几个部队的子弟,特别是想马四那样的,对其他同学根本就不买账,但他们都服林海的,所以就叫林海当了个副班长以管住这些人。林海倒不怎么在意这个小芝麻官,平常在学校里对班上的事很少插嘴,只是在几次外出学工学农时发挥了自己的组织才干和外交能力。偏偏有一个叫许亮的同学,父亲是平阳市委政工组组长,后来恢复组织部时当了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对比自己小一岁的林海被指定当了副班长,而自己只当了一个生活委员有些不服,便聚集了几个要好的同学向学校提意见。而林海正懒得操心,便也向季老师提出不当副班长了。于是季老师摸了其他一些同学的想法后,就在班上搞了一次无指定候选人、无记名投票的副班长选举。全班48名同学中有11人被提名,结果林海一人就得了29票,他自己还是投的王晓燕的票。就此林海便成了全校学生中唯一一个民选干部,在全校牛了起来。徐亮经过此事也知道自己争不过林海,反过来和林海套起了近乎。后来虽不是关系很好,但彼此也相安无事。
林海还干了另外一件轰动全校的事。
那是高二的上半学期,学校搞了十天的军训,当时称作学军。军训的最后是进行实弹射击,一人五发子弹。不知怎么的,其中有一个靶台连续打了十几个人,最好的成绩只是及格,大家都说是枪有问题。正好轮到林海上了那个靶台,他十几秒钟就把五发子弹打完了,一报靶居然是49环,顿时全场哗然。连武装部的负责军训的参谋也是亲自去看了靶后才相信,他和校长一商量又让林海打了五发,结果竟是一个50环。全场再次轰动。
说也奇怪,那个靶台自林海以后就连连打出了优秀。原来就一口咬定抢绝对没有问题的参谋面子倍增,走到林海面前当胸就是一拳,“天生当兵的料。”
在全校学军总结大会上,在部队曾当过营长的解放中学校长也把林海大肆表扬吹捧了一番。这事最后传得师部大院里都知道了,父亲林思远追问原因,不得已林海才道出了实情。
原来林海的家还在南方那个城市时,造反派前后搞过两次大规模抢枪来打武斗。每次到要被收缴时就会带着大量的枪支弹药到山沟里去过最后的枪瘾。林海一个同学的哥哥是造反派的小头目,每次都把弟弟和林海带上。开始林海不想打枪,而是忙着捡一些铜弹壳去换零花钱。可造反派打累了就在旁边休息,林海见弹壳没了就去拿枪自己打。结果一打就发现自己和枪之间好象有一种天生的缘分,越打就觉得顺手。一连打了几天后,最后睁着双眼都能准确的击中目标。林海大致上算了一下,估计前前后后包括机枪在内,打了起码不下于2000多发子弹。林海的枪法练出来了,腰包也鼓起来了,代价是肩膀肿起老高,过了半个月才好。还骗父母说是打球时撞伤的。
林思远听完林海的供词后说了一句“胡闹,浪费国家财产。”可眼中却露出了一丝笑意。毕竟是军人嘛!野战部队一个战士平均一年能打上个20发子弹就算不错了,自己的儿子还没当兵就练了一手好枪法,将来当了兵可要比一般人高多了。
林海在学校出了风头,而别的麻烦又找上门来了。放暑假时小丫头萌萌拿来家里的气枪,摆出了一副“不爱红装爱武装”的架势,天天缠着林海要叫教她打枪,搞得林海都不敢在家呆。而大人们看到小丫头拖着枪到处找林海,都以为她有什么深仇大恨要报。最后还是由魏阿姨把气枪藏了起来才算了事。
前世林海参军了以后,由于有了先人一步的基础,又经过了严格的系统训练后,枪法和技法又有了极大的提高,曾在各级的比赛上多次获得过好名次。在对y作战时他虽然已是连长,但丧命在他枪口下的y军就有十几人,而且大部分都是军官和机枪手。特别是在那次进攻y军阵地时,他用一只56式冲锋枪将y军一个火力点的两个射击孔封死,y军眼睁睁的看着对方的火箭筒手从容不迫的瞄准了自己而毫无办法。林海在“钢刀连”带出的一大批优秀射手在战场上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所以的两次冒尖和凡事不爱计较的性格,使得林海逐渐成了班里男同学们的中心。今天对王晓燕的一句调侃语出惊人,自然又让同学们惊叹不已。
此外,家在地方的同学还很羡慕象林海这样的部队子女,因为他们一毕业就可以去参军,不用想自己那样还要去下乡。
林海的印象中,自己的同桌李新华和班长李学锋等三名地方男同学和包括自己在内的五名部队子女参了军,另有少数几人因符合政策留城,其余包括王晓燕,徐亮在内的大部分同学都下了乡。其中有的一直在农村干了数年才返城。
由于还有两个多月就要毕业了,很多同学都在不停的议论中盼望着政策会有所改变,可以直接上大学或留城。林海没有参加这些议论,他不想用虚无的好听话去安慰同学,因为他知道几年内国家对中学毕业生的政策不会改变。
林海现在最关心的是怎样开口向父母提出想要下乡的事,并且说服他们同意自己的意见。
第七章 我要下乡去
一年一度的征兵马上就要开始了。
部队子女基本上都是内招。入伍的手续很简单,填个表,象征性的做个体检,领了军装,然后就在家等着新兵训练时去报到。而且由于征兵是在期末考试之前,所以凡是要参军的同学都不用参加考试,到时候学校直接给发毕业证就行了。所以从办了入伍手续到走之前这段时间,这些同学来不来上课学校根本就不管。
林海必须在填表之前做通父母的工作。
此前,林家一直没有怎么议论林海当兵的事,好像这都是在情理之中。只有一次林思远偶尔提起过林海当兵就要到基层连队去,而且不能在自己所在师。
但该说的还是要说。这是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当全家坐在一起吃饭时,林海抛出了他的重磅炸弹。
“爸,妈。我不想去当兵。”
“嗯?”家里的空气凝固了。
“我想毕业了以后去下乡。”
“不行。”随着母亲曲静的喊声,空气爆炸了。
“你傻了呀?放着好好的兵不去当,要下什么乡?地方上多少孩子想去当兵还不行呢。”母亲继续道。这是林海意料之中的结果。
“那你们就想办法让我去上大学,反正我不想当兵。”
林海知道,让儿子上大学,才是父母心中最理想的选择。他拿这个将了父母的一军。果然,一听林海提上大学的事,曲静叹了一声就不再说话了。
林思远此时发言了。“林海,你也知道,上大学要有两年以上的工作和下乡时间,还要表现好,经过层层推荐,这不是一下能办到的事。就算到了两年,想去上大学的人又那么多,比提干都难,轮到谁去都还不一定。”
林海道:“可如果我要是下乡去,两年以后肯定可以上大学。”
“你就这么有把握?”父母同时问道。
“当然”。林海道:“我考虑过了,我如果去下乡,特别是要到艰苦的地方去,肯定会引起各方面的关注。我要是能严格要求自己,再干出一些成绩来,入党首先是没有问题的。地方上大学的指标多,到时候专门去要一个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也不会象在部队里那么显眼。”
早点入党也是林思远两口子对儿子的期望。再加上能上大学的事,这个诱惑足以让他们动心了。
曲静道:“可是农村很苦,你又想要干出成绩,那就得安安心心的在那里干两年,这个苦你受的了嘛?”想让孩子好,又不想让孩子吃太多的苦。这是所有母亲的通病。
林海道:“吃苦我不怕,就那么两年时间,别人能受得了,我凭什么就受不了?何况又不是走的很远,逢年过节还可以回来,你们也可以去看我。”
林思远对此还是有些顾虑,他道:“拿你不去当兵而是下乡来换入党上学,这个代价太大了一些。再说入党还好说一些,表现好了就可以。可专门要一个指标上大学的事还是有些问题,这不好直接去找地方领导张口。一步不慎可能就会影响你的终身,还是要好好考虑一下。”他是一个思维周密,同时又?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