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清反应也不慢,闻声立即笑道:“如果王居士能够把紫檀阴沉木珠留下来,那么别说十件八件了,就是把一箱东西搬走都不成问题。”
“那我更亏。”王观撇了撇嘴,又继续观赏东西。然而东西看久了,他也有几分疲惫,甚至在鉴定之中出错,让张老指正出来。
“累了就休息一会。”
张老也不生气,只是笑道:“时候也不早了,看了这么多东西,到底喜欢哪一件,或者说哪一件的价值最高,你心里也应该有数了。赶紧决断拿一件,然后出去吃饭。”
“哦。”
王观一看手机,发现在不知不觉之中,已经是华灯初上的时刻。看了四五个小时,也难怪眼睛有几分干涩。他顺势点头同意张老的提议,然而也苦恼起来:“好东西太多了,每一件都想要,难以割舍啊。”
“快刀斩乱麻,干脆挑一件最值钱的就行了。”张老示意笑道:“元四家之一,梅花道人吴镇的渔父图有清旷野逸之趣,是难得的精品,价格也不菲,要不就拿这件算了。”
元四家是元代山水画的四位代表画家的合称。主要有二说:一是指赵孟睢10庹颉11乒9趺伤娜恕6侵富乒9趺伞20哞丁10庹蛩娜恕r灿薪悦项、高克恭、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合称为元六家。
然而不管是四家,还是六家,反正吴镇都榜上有名,由此可见他的影响力。当然,作品价格肯定不会低。
“我再考虑考虑。”
此时,王观却迟疑道:“吴镇最喜欢画渔父图,所以类似渔父图这样的作品有些多了,流传下来的也不少。”
“这倒也是。”
张老点头道:“渔父的形象,来源于庄子、屈原,成了清高孤洁、避世脱俗、啸傲江湖的智者、隐士的化身。吴镇是元代人,禀姓孤耿,终生不仕,从不与权势者往来。所以喜作渔父图自诩,更爱梅花的孤傲高洁,房前屋后遍种梅花,自号梅花道人。”
“不过人家是大画家,就算是同一题材的画,也能够画出不同的韵味来。”
说话之间,张老反问道:“你觉得渔父图不好,那么又相中了哪件东西?”
“我看中了几件东西,不过却觉得这卷字帖比较稀奇。”王观轻轻一笑,顺手把东西拿了出来,递给张老过目。
“你眼睛真毒啊。”
乍看之下,张老赞叹起来:“居然把赵孟畹那锷钐隼戳耍饧鞯恼涔蟪潭龋肥凳遣谎飞谖庹虻挠娓竿肌!?br/>
“不对呀。”
字帖已经展开了,看到张老给出这么高的评价,方明升也好奇走来观望。打量了片刻,他有些迷惑不解道:“张老您说这是赵孟畹淖痔吭趺纯吐淇钊词且桓雒郎娜耍掖佑镆饫纯矗词且耘说目谖切吹募沂椤!?br/>
一瞬间,王观和张老不约而同笑了。
“方老板真的不知道这个道升是什么人?”王观哂然道:“她可是很有名气的,那可是能够与卓文君、李清照媲美的大才女。”
“等等,我好像起起来了。”
在王观的提醒下,方明升忽然惊觉,顿时抚额叹道:“管道升,赵孟畹钠拮印!?br/>
“没错,就是管道升。”
张老颇有感叹道:“说起来也是可悲,古代是男权社会,崇尚女子无才便是德,在上侍公婆、中从夫君、下教子女的社会伦理义务的沉重负担下,不知道摧残了多少有才华的女子。所以中国上下五千年,真正有名有姓,为人熟悉的才女屈指可数。”
这是事实,本来让人耳熟能详女子本来就稀少,而且听到名字脑中就浮现才女印象的,估计只有易安居士李清照。
至于花木兰、穆桂英之类的,只是与女子从军有关,和才女扯不上什么关系。另外还有一个卓文君,才女是才女了,但是更多是偏向于对爱情的向往追求,关于才气的印象却稍微单薄了一点。而且提到卓文君,往往是与司马相如联系在一起。
然而,一般人恐怕不太清楚李清照的丈夫是谁吧?做丈夫的居然没有妻子有名气,不要说古代了,就算是现代,估计也有许多男姓接受不了,绝对是离婚的下场。
庆幸的是,李清照的名气,那是经过几百年的传诵,这才积累起来的。在当时只是青嫩的小才女一枚,与丈夫赵明诚十分恩爱和谐,在丈夫逝世之后才有感而发,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篇,才有了后世的名气。
但是在张老的评价之中,管道升与李清照才华相当。
“不过嫁给了赵孟钫庋拇竺浚枪艿郎男以耍彩撬牟恍摇!?br/>
张老娓娓而谈:“之所以说是幸运,那是由于公允的说,得益于赵孟畹拿源蠹也胖浪姓庋晃坏虏偶姹傅钠拮印2恍业氖牵谡煞虻恼谘谙拢牟呕挥凶愎坏氖┱箍占洌灿屑阜致衩涣恕!?br/>
“要知道与李清照相比,管道升不仅是精于诗词而已,更加擅长书法、绘画。她的书法可能是受到丈夫影响,与赵孟畹男锌行├嗨疲鞘稚贸せ婊衩防迹缰裥麦颍涫状础!?br/>
说到这里,张老叹声道:“不过由于绘画作品流传较少,大家的评价不算很高,倒很喜欢她的书法。由于元廷册封赵孟钗汗艿郎褪俏汗蛉耍莱乒芊蛉恕k源蠹蚁肮咝战攵榉m椅黎菸婪蛉瞬17校莆泄飞系氖樘沉椒蛉恕!?br/>
“管夫人的书法怎么样,我也不太了解,倒是知道她的我侬词。”
与此同时,王观微笑吟诵:“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捏一个你,塑一个我……”
“你说对了,就是这首我侬词,一举奠定了管夫人的历史地位。”张老笑叹道:“好一个对爱情忠贞不屈的奇女子,确实令人佩服。”
“管夫人的才华不必多说。”
适时,方明升还是不解道:“问题在于,这明明是她的书法字帖,张老您又怎么说是出自赵孟钪帜兀训勒馐谴剩俊?br/>
“你说对了,就是代笔。”
张老立即点头,赞许道:“这篇秋深帖,也称为代管道升札,根据后人研究,认定是赵孟畲手鳌h惺椋布剖诵校柿u担逄蕹ぃ忝脑踩螅├示13。置骶褪钦悦项的笔法……”
第845章 更珍贵的宝贝
“秋深帖整篇文字断句、起笔不拘一格,结构错落有致,研读观赏之下,每一处的起笔、停顿、运势,都有其章法,却又化章法于无形,笔法已经达到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
此时此刻,张老仔细评点,赞叹不已:“众所周知,古代的字帖,除了文章诗词以外,大部分都是书信。秋深帖也不例外,那是赵孟钜云拮拥目谖歉け驳男藕!?br/>
“当时季节渐入深秋,书信表达了他们关心长辈的思念,信中还讲述了家里的亲戚往来。其中有一句秋深渐寒,所以大家就把这封书信称为秋深帖。”
说到这里,张老忍不住笑道:“不过,可能是由于赵孟钚酥绿撸屑阜趾u┝芾欤搅俗詈笙肮咝盏穆淞俗约鹤挚睢5且蛭馔ㄊ衷吹奶亮耍约阂膊簧岬没倨阍诿稚下宰魍扛摹!?br/>
“你看这里,帖页末尾的落款,字迹模糊,虽然署了夫人管道升的名字,却一眼看得出是经过涂改的。”张老示意起来:“赵孟畹淖治影海灰晕17粢饩涂梢苑11郑幼直恍薷某闪说雷郑鹤滞扛某闪松帧!?br/>
“啊。”
方明升立即仔细观察,顿时恍然大悟:“难怪了。”
夫妻之间相互代笔,那是常有的事情。况且又是写给长辈的书信,那么涂改也不算失礼。就是基于这个理由,再综合字帖的笔迹风格,大家完全可以断定,这是赵孟畹氖直省?br/>
“受教了。”方明升心悦诚服,拱了拱手之后,好奇地问了一个俗不可耐的问题:“那么这幅字帖,大概是什么价值?”
“不好说。”张老也没生气,只是摇头道:“没有拍卖过,不知道价值几何。不过你可以参考一下曾巩的局事帖,或者宋名贤题徐常侍篆书之迹,反正肯定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瞬间,方明升呲了一声。作为一个时常关注拍卖市场动态的人,他自然清楚曾巩的局事帖和宋名贤题徐常侍篆书之迹是什么作品。
曾巩就不必多说了,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尽管没有苏东坡、王安石、欧阳修有名气,但是在学术思想和文章方面,肯定不逊色其他人。不然的话,后人也不会拿他与其他人并称为唐宋八大家了。
曾巩本身就少有书法墨迹流传下来,而且局事帖书法结字修长,笔划清劲,属于存世罕见的精品。这样的东西,价值肯定不一般。
至于宋名贤题徐常侍篆书之迹,却是徐铉写了一篇项王亭赋篆书,在流传的过程中被北宋南宋的名家题跋,又经元、明、清、民国四朝私家收藏。
徐常待,那是五代宋初名士徐铉。这人原来是南唐的知制诰、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后随李煜归宋,官至散骑常侍。他工于书,非常精通李斯的小篆,与弟弟徐锴有文名,号称二徐。又与韩熙载齐名,江东谓之韩徐。
这样的人物,加上历代名贤的题跋,字卷自然十分珍贵。
反正两件东西传承有序,所以在零九年宋元明清法书墨迹专场拍卖会上,就是一天之差而已,分别以1。08亿元和1。008亿元的成价格交,打破了国内中国书法拍卖成交纪录。
这个纪录,直到一零年的时候,才被黄庭坚的砥柱铭卷打破。尽管如此,也没有辱没两件东西的成绩,毕竟就是从它们开始,中国古代书法字帖价值才算是正式步入了亿元时代,这是一个里程碑,谁也不能忽视。
“当然,钱不是关键。”
与此同时,王观苦恼道:“关键是两件东西都很好,难以取舍啊。”
“对,确实很让人左右为难。”方明升深以为然,非常理解王观的心情,毕竟直到现在他还在犹豫着该挑选哪件法器。
“那你慢慢权衡利弊吧。”
此时,张老爽朗笑道:“这种事情我可帮不上忙,你们自己决定吧。我累了,现在出去喝杯茶,顺便叫人准备晚餐等你们。”
“张老慢走,我们随后就到。”
说话之间,王观目送张老离开,张清肯定随行相送,方明升也跟着下了二楼,继续纠结地选择法器。一时之间,整个三楼就剩下王观一个人,恰好方便他行事。
当然,所谓的方便行事,可不是指见不得光的行窃勾当。
人贵有自知之明,王观也知道自己书画鉴定的功力,尽管已经入门了,勉强达到登堂入室的地步,但是与真正的书画鉴定大师相比,肯定还有极大的差距。
况且这里的东西太多,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容易分散精力,判断出错。
这种情况下,王观觉得自己有必要开个挂,验证这秋深帖和渔父图的真伪,免得拿了一件仿品或赝品回去,那就亏大了。自然,借这个机会,也可以顺便看看三楼之中有没有更好的东西……
想到这里,王观马上行动,利用异能扫视起来。
刹那间,一道道宝光就在各个箱柜之间浮现出来,在空中互相交织融合,就好像是绚烂的烟花,美不胜收。每次看到这样的场景,他都有几分沉醉于其间的感觉,百看不厌。
“什么呀,居然真是仿品。”
此时,王观定神一看秋深帖,顿时大失所望。只见字帖尽管有明黄色的宝光浮动,但是却浮于表面,一看就知道是底蕴不足,?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