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属于老好人的一类,拟推荐为文秘科科长的,候选人是许为义、徐福阳,纸一发到我手里,就打了个勾上去,啥都别想,就是许为义,贯彻好组织意图最要紧。我已经听说了徐福阳要任副科长,他本来还享受着副股待遇。 电子站
第七章 我是李南乐(5)
但是在拟推荐为文秘科副科长的,下面有三个人,李南乐、叶燕雁、夏伊蔓,我自然看见了我的名字,但是我麻木得很,我也不会选我自己,叶燕雁是搞信息的,夏伊蔓负责文书收发这一块,她手下还有两个兵,都是临时人员,我们这里叫协税员,往局领导办公室送文件送材料都是夏伊蔓本人去,所以又可以叫机要秘书,南光泽可能再过一个月才能转正,见习期,所以没有他的名字。
我就不免犹豫了一会,人教处说在现有文秘科干部中提拔一位副科长,徐福阳已经是这个级别了,也没有放到拟推荐为文秘科副科长的下面去,自然不是他,虽然是办公室的人都参加推荐,但人教处既然已经说在现有文秘科干部中提拔,自然也轮不到后勤科和财务科的人。
当然,领导要从另外两个科里提拔一个人过来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人教处就会说在办公室干部中提拔一名文秘科副科长,反正领导怎么弄都行,问题是我现在搞不清楚领导要提拔叶燕雁还是夏伊蔓。
领导如果是提拔我,人教处事先就会跟我吹风了。不过提拔我,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我是黄花菜早就凉了,我唯一还有提拔的希望,是在车阳新局长手里,他是黄立武的前任。
我那时候给一个县处级干部培训班上哲学课,其实就是主讲“*”重要思想,他就是班上的学员。个个都是领导,那时候其他给这个班上课的教员们就对他们很客气,县处级干部来自各县(市、区)和市级部门,领导碰到领导,有说不完的话,市级部门领导到下面的县(市)去,需要当地的书记、县长出来陪陪,显得自己风光,县(市)领导站在发展本地经济的角度,也需要各市直职能部门多多帮忙,市直职能部门之间也需要多沟通协调,彼此关照。
各位领导中,最受欢迎的自然就是车阳新,县处级干部培训班里,副的远多于正的,车阳新不仅是正的,还是财神爷,还进入了八人拟提副厅级干部名单,谁都得捧着他点。
第七章 我是李南乐(6)
领导自己的话题多,就带到了课堂上,害得授课效果不佳,但是教员们还不能发脾气,不仅不能发脾气,还得笑脸侍侯着,教员们也是人群中的普通一员,与这些领导们混熟了,就算自己没有事,亲戚朋友难免总会在社会上惹点事什么的,或者是事惹人,说不定哪一天就到了这些领导手上。
毕竟是给他们上过课的,不看佛面看僧面,自己出面人家多少会给点面子,其实你还真不能把自己看高了,站在讲台上有什么了不起,这些领导干部们是市委组织部把他们请过来的,他们又不是冲着你课讲得好,或者你理论水平高,你发表了多少论文、出版了多少学术著作,或者你长得帅,所以来请你给他们上课的,不是!
县处级干部培训班,县处级干部不是来接受培训的,他们是来沟通谈心、互通资源、促进交流、联络感情的,有什么公事私事卡在人家手上,也顺便来疏通疏通。如果你认为他们是要来学一点理论东西回去的,提高自己的政治业务素质,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如果再加上你课上得一般,没有吸引力,下面唧唧喳喳,你就更加不能发脾气,你以为你真的是他们的老师啊,那你为什么当不了县长局长主任,只沦落到给县长局长主任上课的地步。
我那时候不想拍谁的马屁,但也不想得罪谁,免得惹出事端,校领导找我的不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我上“*”,鉴于“*”理论博大精深,所以我不围绕“*”本身来讲,也不讲它的来龙去脉,更不讲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讲这些自然是吃力不讨好,下面不唧唧喳喳,我自己心头里也要先唧唧喳喳了。
我专门上网找外媒对“*”的评价来讲,好的不好的、顺耳的刺耳的评价都讲,党校这点言论自由还是有的,有人说党校是中国思想最开放、言论再自由的地方,我觉得有些道理。我把外媒的评论结合进我自己平时的学习体会,但我不能说是从外媒来的,我的课程名称,我在课堂上擅自改成了“本人看‘*’”,所以从我嘴里出来的都变成了我自己的心得体会,不料效果奇好,课题上很安静,这些领导干部个个成了我的好学生,还在课间虚心向我请假。
第七章 我是李南乐(7)
其实我讲的,应该说也并没有多少新意,但现在的领导干部读书实在太少,他们整天忙碌,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开会协调喝酒应酬上,希望他们系统全面地学一学理论知识,只能是奢望。
“*”本身包含哪些重要内容,这些县处级领导干部是倒背如流,但是请他们谈谈对“*”的看法,恐怕就有难度,我的课程内容正好填补了他们这方面的空白,所以他们听得很认真,有的还记笔记了。他们在课堂上多少学一点回去,今后在各种场合就可以派上用场,叫听的人也能感受感受他们的理论水平和创新思想。
我的学员们对我嘴里出来的东西感兴趣,但最受学员们欢迎的车阳新却对我这个人产生了兴趣,一次课后跟到了我的办公室,看还有教员在,又跟到了我的宿舍,那时候我还是单身一人,住在党校的宿舍里。
车阳新开门见山地说:李老师,我想把你调到市财税局,你考虑一下吧。
我说我能干什么呢,哲学上的、美学上的,还是就是*理论,还有就是在课堂上讲的“*”略懂一些,不要说财政税收的课程没学过,就是经济学的大课程都没有接触过啊。
车阳新说:我身边不缺少注册会计师税务师、高级会计师,也不缺少基层工作经历丰富的笔杆子,但就是缺少你这样有理论高度的人才。
我还能犹豫什么呢,那时候公务员还不是非得招考不可,我在党校是事业编制,调过去后,经过财政局、人事局文来文往,就是公务员编制了(要想变成公务员,还有一个途径,就是把级别先提上去)。车阳新还很快把我主任科员的非领导职务任起来了,因为我在党校是讲师,套算过去就是主任科员。
我是后来才知道在市直机关弄一个主任科员并不容易,很多非重要处室的副处长、副主任,临退二线的前一两年,都主动要求市局让他们提前“下课”,不要挡了年轻人的路,但有一个小小的要求,给他们一个主任科员,虽然是非领导职务,但正科比起副科工资里是要多四五百元的。
第七章 我是李南乐(8)
我调到市财税局后,不是做车阳新的专职秘书,也就是“拎包”秘书,那个人不动,我是做车阳新的理论秘书。我也很快明白了车阳新的用意。他正在争嘉州市副市长,甚至是进入常委班子,那时候省委组织部已经到嘉州市搞了*推荐测评找人谈话那一套,车阳新已经被列入了拟提副市级领导干部的八人行列。
但是,谁进常委、谁当副市长、谁去人大政协,却要等到明年三月份嘉州市“两会”召开前夕,省委才会有说法。按照当时车阳新的年龄,也够得上进入常委班子或当上副市长,但如果让他去人大政协,也不能说是委屈了他。所以当中这短短的几个月,于他是很关键的。
市委组织部一再督促任期内还没有参加县处级干部培训的县处级干部参加培训,车阳新一直以工作忙为借口,拖到这时候,但是进入副市级领导干部行列了,不去培训说不过去了,所以在他财税局局长任期的倒数第二年只好来党校培训,当他上了我的课后,心思就动了一下。
地市级领导毕竟不比部门领导,是需要站在更高的角度,需要更宽阔的视野来考虑经济社会问题、筹划国计民生大事的,对领导干部本身的理论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我,能够帮助车阳新把他的理论学习心得表达出来,甚至形成他自己的理论系统,而不是仅仅帮助他把近五年来的财税工作予以总结。
但是我的理论结合实践的文章写得再漂亮,虽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车阳新在高层领导面前露了几下脸,让对方稍许感觉到车阳新同志还是蛮有思想的嘛,但理论的东西毕竟只是理论的东西,最终没有帮助车阳新进入常委班子或当上副市长,而是去了政协做了副主席,唉,连人大也去不了,连举举手按按投票纽的机会都没有了,车阳新能不郁闷嘛。
但是你郁闷归郁闷,不能郁闷到我头上是不是啊,你也是行走官场几十年的人了,没听说过吗:年龄是个宝,文凭不可少,德才作参考,后台最重要。什么理论、思想、品德、才能,那只能是参考参考的,参考参考是什么意思你不知道吗,嘿嘿,就是参考参考嘛。还有一句话你车阳新也不知听说了没有:包公在舞台,真理在讲台,发财靠胡来,当官要后台。你看你看,人民群众都早已经总结出来了,你还真以为理论水平高就行啦。
第七章 我是李南乐(9)
车阳新的确是与我提过就地提拔我为副科级中层领导的事,甚至表示他如果进入常委班子或当上副市长,只要我愿意,就带我过去,压根就没有考虑先给我解决一个股级实职,他的算盘满打满算,最后菜篮子打水一场空,当他确认自己只能去政协养老时,一下子变得心灰意懒。
那时组织上都已经找他谈过话了,也就是说,按照组织纪律,他那时已经不能动干部了,否则弄不好组织部门就扣他一顶“突击提拔干部”的帽子,那也不是很好受的。所以我说自己是黄花菜早就凉了,在车阳新局长手里都提不起来,就是过了这个村没有这个店了。
从理论上说,你就是到了花甲之年,领导要给你提个科级职务,也只是小菜一碟,我之所以绝望,除了外部无资源,我本身也确实不怎么样,人家说:会做不如会说,会说不如会拍,会拍不如会塞。我想应付工作我还是基本能胜任的,之所以说基本,是因为领导动不动就把你有没有基层工作经历放在嘴上,而基层的意思又是领导解释了算。
一个国家部委的处长要提副司级,如果卡你一下,那么就要到基层锻炼一下,任一个地市级的副书记也算是锻炼,但是,一个所谓本来就很“基层”的正县级干部,不要说副书记,就是随便哪个副厅级岗位,就好象非得有基层工作经历不可,而这基层工作经历的解释有五花八门,要把你卡死一点,政府议事机构、办事机构、职能部门的正县级岗位呆过都不算,你还得到某个县区去,做几年的县区长,再做县区委书记,这样一折腾,跟我李南乐一样,黄花菜也凉了。
如果党校不算基层,小学该算吧,否则就不能幼儿园了。再说,是领导让我留在市局办公室,不把我派到基层征收分局,还说让我提升你们理论文章的理论高度,象市直机关工委每年都要搞一个县处级干部年度理论学习心得文章评比活动,不去评比,市局领导每年也都得交一篇理论学习心得文章,这时候就派上我的用场了。
所以,提拔一个干部需要基层工作经历是领导说了算,但是,一个干部有没有机会拥有基层工作经历,也是领导说了算。当然,?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