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长公主一帮,反正,大长公主和经雅,与她和顾文清是一样的。
这样至少大长公主不会想着拆开她们。
果然,后来虽又闹出来了些什么失踪的事情,但大长公主还是顺顺利利地回到了京中,且拿到了那个位子。
顾文清一直知道弋阳心中所想,所以知道了这事后,又担心她不高兴,便过来问了她:“殿下,您真的决定放手了吗?”
弋阳笑着握住她的手,道:“你的手?我可不会再放开了。”
顾文清正欲解释,弋阳却先开了口,说:“姑姑和经雅已经定好了日子,登极和封后同一日举行大典。那么,你呢?”
“我?”顾文清没反应过来,问:“我什么?”
弋阳亲了下她的指尖,抬头笑着看她,道:“你有没有定好了日子,准备何时嫁到我这里来呢?”
顾文清听见弋阳的话,愣了片刻,反应过来之后,却又哭了。
弋阳看见她哭了,便无奈地替她擦着,但半点没有嫌烦的意思,只是笑着打趣道:“看来日子还远着呢,还要等我家的清小孩儿长大了才行。”
有春风拂过去,带起一片片的桃花飞着。
这光景就像是她们第一次见到的时候。
凌云阁的学舍外,一大片的桃花开的正盛。晨曦从窗外投进来,分成两半,一半洒在弋阳的身上,另一半则落在了顾文清的身上,给两人都描了一层迷蒙的金色轮廓。
两人一站一坐,目光相接,又是相视一笑。
春光明媚,正是好时候。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一对的番外结束啦~
然后……作者君又要去考试啦qaq,爱你们么么哒!!
第147章合璧之后
嘉平三十三年,四月初十,大长公主登极。
与此大典同办的,是封后大典。
典仪盛大,但并不铺张,毕竟大盛才将将历过天灾兵祸。
但到底这事情郑重,也不能敷衍了,故而虽不铺张,气势却是十足十的大,尤其比起来当初新帝登基那时候,更大。
大长公主登极,是在所有人预料之中的事情。
但经雅封后,众人却是未曾想到。
他们以为,大长公主好容易坐上了这个位置,至少是该要个她自己的继承人的。
可大长公主却说了,大盛有一后,足矣。
那意思也就是摆明了,除了经雅之外,大长公主的后宫再不会有别的任何人。
若没有别人,那也就是不会有亲嗣了。
不过这个位置总是要传下去的,即便是大长公主没有亲子,那旁支别系里的孩子可多得是。
于是,众人便就将心思又放到了孩子的身上去了。
已经有的就赶紧教诲着,若还没有的,就抓紧着时日赶忙地生出来一个两个的。
万一被选中了,那可就真是一步登天了。
且还是省事的很。
这日,大长公主下朝回来,就直接去找了经雅。
她们商定的今天要去看孩子的。
只是孩子太多,她们都已经看了好些天了,还没能定下来。
大长公主喝了口茶,叹道:“若是雅卿你能给我生一个的话,那我们倒也不必再费这个功夫了。”
经雅就站在大长公主边上,闻言便抿着唇斜了她一眼,淡声道:“陛下准备叫我如何生?”
大长公主放下茶盏,笑着将经雅带着坐去了自己腿上,从后搂着她,手很是不规矩地从经雅腰后滑向了前去,在小腹上别有深意地轻揉了揉,轻咬着经雅地耳尖,手继续向下游去,慢声道:“就这么生……可好不好呢……”
经雅耳根通红,手去抓住大长公主的手腕,做着推拒的动作,羞道:“我们还要出……出去看孩子呢……嗯……别动……”
大长公主并不停手,亲了亲经雅的后颈,就贴在她的耳边用气声道:“不急……我们先来试着生一个……”
经雅羞愤不已,叫道:“陛下!现在可还是白天……”
大长公主一手去解经雅的衣裳,亲吻紧随其后,道:“白天不正是好时候吗……那我们可不能辜负了……来……”
“陛下……嗯……赵珏!啊……别……”
……
殿外。
雪禅刚备好车驾过来,看见守在门口的喻琼,又看了眼她身后关的紧紧的殿门,问:“怎么了?里面还没收拾好吗?”
喻琼咳了一声,道:“嗯……这会儿怕是过不去了……”
“你叫人去说一声,大约要傍晚时才能过去。”
雪禅听见喻琼这样说了,便很是了然地点了点头,转身去找人吩咐下去了。
毕竟这样的事情也不是第一回了。
她们也都是习惯了的。
……
傍晚时候,大长公主才终于和经雅到了瑞王府。
三公子早几年前便就娶了妻,家里的那小子也已经有四五岁了,古灵精怪的,也是个机灵的。
然而大长公主和经雅并不是为了这一个来的。
经雅看向坐在花园角落里的一个小孩子,问道:“这就是景王家二公子的那个遗女吗?”
三公子站在后面,点头回应道:“正是。”
“她娘亲生她的那时候难产,没能捱过去……二公子因为这个,心结郁郁,不到一年,就也跟着去了……”
“想来您也应当知道,景王叔他那个人,有些……故而……”
三公子没说完话,经雅便就点了点头,表示知道了,又问:“那她……叫什么名字呢?”
三公子摇头道:“没名字。”
经雅略有些吃惊道:“没名字?”
三公子点头道:“是,不过芩儿唤她阿囡,她也是应的。”
经雅搓了搓指尖,只看着那小女孩儿一个人在角落里坐着,也不知是在看什么,倒很入神的模样。
她先前就让人打听过了,也是很中意这个孩子。
早些年的那件事里,除了晋王,也就剩下个景王手上还干净,不曾参与其中了。
这些年,景王一心向道,更是对这些事淡了很多。
向道之后,景王连妻儿之事都不曾如何上过心的,就更不必提会对这个小孙女如何如何了。
正好,三公子陪着妻子回了趟娘家,就在儋州。
路过时,三公子听了经雅一声吩咐,又见这孩子无父无母无可依凭,甚是可怜,便就与景王府的人说了一声,带着这孩子一起回来了京中。
不过如今若能被经雅看中,那想来日后必定也是少不了福享的。
三公子心叹了一番,想着因缘际会之事,果真是说不清楚的。
看过了那孩子后,经雅想着,还该是早些把人接进宫去带在身边教养着的好,又与大长公主商量过后,第二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