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22部分阅读

作品:贾似道的古玩人生|作者:春的颜色之梨花|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07 23:26:29|下载:贾似道的古玩人生TXT下载
  数不胜数了。

  “对了,贾兄,你的那棵玛瑙树还在吧?”刘宇飞忽然问了句,贾似道顿时回了个明知故问的眼神,刘宇飞讪讪笑,说道:“如果你想要知道那玛瑙树的具体树种,倒是可以把那些切割下来的残片,拿到文物检测局去试试。说不定,就真能检测出是什么树来呢,收藏嘛,对于自己收下来的东西,了解的越多,收藏的乐趣也就越大。若不然,以后要是别人问起来,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藏品究竟是什么,说出来多丢人啊。”

  “那倒也是。”贾似道认同地点了点头,“不过,这玛瑙树应该是属于化石类的吧,要拿也应该拿到的质研究所类的地方去才对。”

  “嘿嘿,无所谓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那边,我有熟人。”

  “怎么样,是不是这回去的时候,就带点样品过去试试?”刘宇飞笑着说道。这么来,贾似道倒是有些心动了。若是整棵的玛瑙树都运送过去,即便是有希望能检测出是什么树来,贾似道也不会太乐意,现在仅仅是随身带点切割玛瑙村的时候切下来的样品,也不算太麻烦。

  第102章文物考古研究所

  因为地下室里存放着那块切割开来的巨型翡翠原石,贾似道直没有带刘宇飞去到过的下室里参观,甚至于连那两件刘宇飞提到的瓷器,也没有拿出来,让他再度欣赏下。

  似乎,只要是刘宇飞自己不先说出来,贾似道就忽略了的下室的存在样。好在,刘宇飞也明白很多藏家有些珍品是不太乐于让别人见到的,而贾似道又仅仅是刚开始涉足收藏的行列,刘宇飞心下里只会觉得,贾似道的手头并不会有什么特别的东西存在。而且,刘宇飞对于瓷器的兴趣也着实是不太高,说过了就说过了,在接下来的时间,倒也没有再提起,只是到了临走的时候,才提醒了下贾似道,要带上切割玛瑙村所留下来的些小块碎片和照片,以便去到河南的时候,找人鉴定下。

  之后,两人便和刘泽坤道,先是到了宁波,再转乘飞机到了河南的郑州。

  最初的时候,刘泽坤还建议着要坐火车来着,结果,刘宇飞很是不客气的塞过来句:“坐火车?那得多少时间啊。”

  都说寸金难买寸光阴,似乎到了现代的时候,金钱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可以为自己争取出些时间来的。至少,乘坐火车汽车什么的,虽然同样可以到达河南郑州,但是如果多花些钱乘坐飞机的话,无疑可以更加的节约时间。

  三人道下了飞机,因为人生的不熟的,贾似道还想着刘泽坤带路呢。

  结果,刘泽坤很显然也不是郑州人,以前也没乘坐过飞机到郑州,对于这带自然也就不是很了解了。他的老家,在河南的处境类似于临海这样的小县城在淅江的位子,在宝丰那边,距离郑州还有段不小的距离。倒是刘宇飞和贾似道商量了下,决定先去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也就是刘宇飞提过的有熟人在那边的地方,先去把玛瑙树给鉴定下。

  不然,随身带着东西逛圈,等回到郑州的时候再去鉴定的话,还是比较麻烦的。尤其是对于刘宇飞和贾似道来说,天知道还能不能再度回到郑州来呢。

  刘宇飞先是打了个电话,预约了下,听闻对方人正在文物考古研究所内,刘宇飞便也不再犹豫,说了声马上就赶过去,然后才挂上了电话。再看向贾似道的时候,那眼神有着说不出地得意,似乎是他地关系,足以让贾似道羡慕样。

  当然,贾似道心下倒也还真如刘宇飞所猜想的那样,不过,表面上却是很平静,转身叫了辆出租车,当先坐了进去。那轻描淡写的态度,看的刘宇飞郁闷不已。

  河南文物考古研究所所在的地方,咋看上去,并不是很气派。围墙表面上贴着简单的白色瓷砖,大门也仅仅是能够容许两辆车并排通过而已,真要说起来,还显的有些狭窄。倒是大门口地参天的树木,以及内院中隐约可见的绿色枝叶,让贾似道心下寻摸着,这样的个的方,应该是有些年头了吧?

  待到进入大门之后,两边的宣传栏上,倒是明明白白的写着河南文物考古研究所的些发展轨迹,比如成立于,1952年6月,其前身为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1981年2月改名为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到了1994年12月才更名为文物考古研究所之类的。至于其他的些概况,像文物考古研究所里有哪些单位机构的设置,就不是贾似道多需要关心的了。

  跟着刘宇飞的脚步,进入到其中的个办公室,里面正坐着位上了些许年纪的老者,大概有五十来岁的样子,穿着深蓝色的有点像是中山装的衣服,给人挺和善的感觉的同时,也有着几分学者的气质。在他的面对,还有三个客人,似乎也是来鉴定什么东西的,正在等待着检测的结果。

  贾似道进入办公室之前,似乎看到门口的牌子写着,这里应该是鉴别化石奇石类的。想了想,倒是和他携带的玛瑙树有着莫大的关系。

  刘宇飞笑着上前打了个招呼,老者姓刘,刘宇飞称呼其为刘教授。简单说了下贾似道所需要鉴定的东西,随后,当贾似道拿出照片的时候,不光是刘教授,就是边上还在等待着的三人,也是瞪大了眼睛看个稀奇。

  尤其是照片上就可以看到的那几只附着在玛瑙树上的玉虫,那活灵活现的模样,让人实在是看着喜欢。

  刘教授记录了下,然后拿着几个小块的石头,就进到实验室里,进行样品的分析,并且还告诉贾似道,需要给带过来的玉石,做次切片手术。也就是说,这些碎片石头,将不能够保证完整。当然,刘教授也解释道,贾似道的东西和般的大块的化石之类的不同。因为带过来的就是残片,如果能够允许切片的话,再通过对切片的分析和研究之后,能更加真实和准确的解开整棵玛瑙树里的秘密。

  贾似道略微想了想,便点头同意了。

  检测的过程似乎有点麻烦,需要等待的时间也比较长,刘宇飞和贾似道便起先坐在办公室里,和另外的三人起等待着。闲着无事,刘宇飞看了眼神情还比较镇静的贾似道,突然间凑过头来,悄声说道:“贾兄,说实话,若是以后拿瓷器什么的东西来鉴定的时候,千万要注意,不要让自己的东西离开视线范围之内。越是珍贵的东西就越是要注意这点,像我们现在这样坐在办公室里等待,只能算是最无奈的选择了。”

  “你的意思是,我现在应该跟进去?”贾似道琢磨着,实验室里可不是这么容易进去的。

  “这次他们分析的玉石切片,即便是你跟进去了,也没什么用。”刘宇飞说道,“就那几块碎石头,说白了,就是丢了,你也不会太心疼。我是说以后,若是有贵重的东西拿来鉴定的时候,你自己多注意些这其中的猫腻就成了。”

  “这倒是。”边上的刘泽坤接了句,“以前的时候,就有人让我姐夫拿家里的瓷器去研究所鉴定下,我姐夫担心被人调包了,就直没去。”

  “这里不是有你的熟人吗?”贾似道好似无意的看了刘宇飞眼。

  “熟人归熟人,这要是几百上千万的东西,熟人又能怎么样?”刘宇飞没好气的说道,“何况,即便是熟人之间,也是分很多种的。”

  这话语里的意思,不言而喻。

  时间,不但是贾似道,即便是边上的另外伙人,也是听的心有戚戚然的样子。虽然没有到达谈虎色变的程度,不过,这其中的些门道,即便是贾似道没有经历过,些小道消息也还是听闻过的。防着些,未必就是坏事。

  约莫过了十来分钟的时间,办公室外走进来个女教授,看到贾似道三人,也不在意,反而是对着先前的那伙人说了开去。无非就是他们所带来的石头,并没有什么奇特的地方,是属于比较常见的方解石类。不过,石头的雕刻工夫倒还是不错的云云,价值上并不会很高。但若是自己喜欢的话,倒还是可以留存着收藏的。

  贾似道略打量,是个兽型的石刻,不是很大,大概在三到四个,拳头接起来这般大小,模样还挺有意思的,带有点吉祥如意的意图。不过,在材质上,倒是不太看的出来是方解石,尤其是表面,看上去更像是玉石类的,也难怪这三个人要前来研究所鉴定番了。

  不过,看着他们三个失望而归的模样,贾似道不由的就叹了口气。

  即便是见惯了如此的刘宇飞,也是微微的耸了耸肩。

  倒是那位女教授,在讲完了自己的结论给出张证明之后,就兀自离开了,表情如既往的没有任何的波澜。若是每个前来鉴定的人,失望而归之后都需要安慰的话,那这里干脆改成心理咨询室好了。

  再过了阵子,贾似道还特意到了房间外抽了根烟,刘宇飞认识的熟人刘教授,才带着几张写着鉴定结论的稿纸走了进来,看到贾似道和刘宇飞的时候,脸上微微有些笑意。

  这么来,贾似道心下就坦然了不少。至少,自己的这次举措,应该物有所值了。若不然,那高价的鉴定费用,也着实是让人有些心疼。

  “小贾是吧?”刘教授先是看了刘宇飞眼,然后才对着贾似道说道,“这东西,我们经过检测,大体上和你们先前的猜测是致的,想必你也知道,整棵玛瑙村是在远古时代的时候形成的。根据其体积,以及表层的形态和石质,尤其是上面的玉虫的分析,从的质学的角度上来说,这么大规模的个群体,想要被完整的保留下来,肯定是遇到了巨大的突变,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灾难,才能保存下来。不然,如果是渐变的,就不容易保存下来。”

  第103章偶然的机遇

  刘教授说的很是在理,贾似道和刘宇飞自然都能听的明白。不过,这些话语,即便是没有前来做鉴定检测,恐怕贾似道和刘宇飞也能推测出个二来吧?这番说辞距离来两人心中所希望的出来的结果,显然还有着不小的差距。

  许是注意到了贾似道和刘宇飞脸上的神色变化,刘教授也不再犹豫,继续解释道:“至于你们想要知道的,具体的形成这棵玛瑙村的树木的类型,这个在中生代呢,乔木类的植物比较多,像松柏类的,这个也还是比较多见的,是吧。最常见的,老百姓都知道的白果树,也就是银杏,在中生代的时候,就已经发育很完整了,从分析来看呢,硅化木啊之类的,都应当呢,是乔木松柏的可能性比较大。”

  “刘教授,您的意思是说这棵玛瑙树本身的类型就是乔木喽?”贾似道询问了句。

  “可以这么说。”刘教授点了点头,说道,“不过,至于再具体了来说,却是很难鉴定出来了。毕竟,木质的部分,早就已经完全腐化,完全的就不存在了。而且,这棵玛瑙树并不是生活的个遗迹,应当是属于活动的个遗迹,就像是恐龙的脚印,它不是恐龙身体的某个部分的,它是个印痕的东西。就是当时那个时候,有大群的蠕虫蠕动的痕迹,虫子的软体部分,也早就没有了。”

  贾似道和刘宇飞闻言,点了点头,贾似道顺手接过鉴定证书看了看,上面也是如刘教授所说的那般写着。

  刘宇飞自然是对着刘教授阵的感谢,临走的时候,刘教授还劝了贾似道句:“尽量的保持这棵玛瑙树的完整性吧。这样,不但可以保持这么多玉虫子同时出现的稀有,玉树的本身,也会因此而更加的珍贵。

  而且,对于这棵玉树谜虫的市场的收藏价格,也是非常的有利的,这样地大型的东西,可实在是不多见。”

  以刘教授的年纪以及工作职位来说出这番话,贾似道倒也能体会出这棵玛瑙树的珍贵之处了,不能简单的以虫十万的说法来计算。相反的,刘宇飞事先所预计的千万的价格,倒是更加合适些。

  出了办公室,贾似道和刘宇飞相互之间坦然笑。

  说起来,具体到什么类型的乔木,贾似道和刘宇飞心下倒也是无所谓。以前的时候,不过是猜测而已,现在可以肯定下来,就足够了。若不然,即便是刘教授说上那么两个中生代的乔木的名字,贾似道也不会太明白。

  对于自己准备收藏的东西,尤其是像贾似道现在这般的属于新手,能花点钱拿到份证书,会让人觉的心下比较踏实。

  不过,在距离这个办公室边上的地方,就是陶瓷科技检测中心,这让贾似道在瞥见那边的门牌之后,心下有些蠢蠢欲动起来。看了眼边上的刘泽坤,只是老实地在边上候着,也不着急,似乎是切全凭贾似道自己做主,至于刘宇飞,更是脸的悠闲。

  贾似道琢磨了下,便拉着两人起进入了陶瓷科技检测中心看看。

  不管是不是能看到些什么,贾似道心下对于瓷器的兴趣,却远远的要大于家里的那棵玛瑙树。当然,从价值上来说,玛瑙树上千万的价格,已经足以让人诧目了,奈何这样地东西,实在是可遇不可求,反而不如瓷器那样来的普遍和有迹可循,可以让贾似道萌生出学习了解收购收藏的兴趣来。

  只是,刘宇飞和刘泽坤在看到贾似道那兴匆匆的模样之后,脸上倒是充满了笑意。恐怕也只有贾似道,才会在文物考古研究所里表现出如此这般的着急的模样吧。而且,尤为让刘宇飞感叹地是,从贾似道的身上,似乎可以看到几年前,他自己初涉碧玉的收藏那会儿的情景来。

  就在刘宇飞感慨间,忽而感觉到身边有个身影闪而过。似乎比起贾似道来,有过之而无不及。待到再抬眼看去,那人的身影已经到了前面贾似道的边上,两人几乎已经是并肩而行了。

  贾似道也是有所察觉,转头看,是位妇女,年纪在三十来岁的样子,她的手中正捧着什么东西,被旧报纸所包裹的严严实实的。不过,从其要去的地方来看,贾似道猜测着应该是件瓷器类的东西,正准备拿着鉴定呢。

  许是看到了贾似道注视目光,那妇女在匆忙的行走间,还对着贾似道善意的笑了笑,略微打量贾似道,似乎并没有看到贾似道的身上携带着什么瓷器,不由就是愣。为此,她还特意抬头打量了眼门牌呢,生怕自己是不是走错地方了。

  “这位大姐,您是来做瓷器鉴定的?”难的碰到个同道中人,贾似道便出声询问了下。说话间,两人已经是双双迈进了陶瓷科技检测中心的大门。

  再放眼看,里面的人还真不少。贾似道略琢磨,该不是今儿个是什么特殊的日子吧?

  那中年妇女见此情景,例是不再如先前那般着急了,听到贾似道的询问,便答了句:“是啊,我刚从市场上收过来件瓷器呢。大家都比较看好,只是我心下还有些没底,这不,就拿过来看看了。”

  说话间,无论是其神态还是谈吐什么的,都比较中规中举,不太像是普通人家的出身。

  贾似道打量了下四周,前面的几个人正排着队伍,而队伍的尾端,倒是有几个人比较清闲,在交头接耳的说着什么。大致的可以看到他们的身边,多是抱着盒子箱子之类的,也有的干脆就是直接拿着瓷器。在检测中心的边上,安置有排的座椅,靠近登记端的几个位置,已经就坐着不少人了,应该也是在等待着检测。

  贾似道便邀请了这位妇女起先到边上就坐。

  谈话间才了解到,原来这位中年妇女是个女教师,对于瓷器的爱好,是因为家族的原因。按照她自己的说法,在其家中,还有着不少的祖上留传下来的瓷器,这让贾似道闻言,不由的就是眼睛亮。

  第104章豇豆红太白尊

  “原来还是收藏世家啊。”贾似道如此感叹句,倒是让女教师有些不好意思了。正好此时,刘宇飞以及刘泽坤两人也进到了陶瓷科技检测中心,坐到了贾似道的边上来,贾似道番介绍,倒是缓解了女教师脸上的尴尬。

  刘宇飞这个活宝似乎是有些察觉到两人之间的微妙的气氛,不禁开始说叨起自己的收藏之路,让四人之间的气氛,下子变的有些活络起来。尤其是些收藏过程中的琐碎的趣事,即便是刘泽坤这个不懂收藏的外行人,也是听的如痴如醉。

  收藏行,看重的不就是那过程中的些微小事件和古玩本身的那种历史底蕴吗?

  看着刘宇飞那侃侃而谈的样子,贾似道觉得自己的内心里,似乎正有扇收藏的大门在缓缓的打开,让人欣然神往。当然,贾似道也不是简单地想着自己的家中会有什么样什么样精品的收藏,只是觉得这追逐自己喜好的古玩的过程中,应该会让他以后的日子充满了乐趣。至少,不会再如以前上班这样单调了。

  刘泽坤在边上直没插上话,倒是女教师说了几句。她平时的时候,也会到古玩市场上去逛逛,遇到自己喜欢的,才会出手。至于像刘宇飞这样的为了收藏而满世界跑的,倒是没有经历过,最多也就是去过临近的几个城市的古玩市场,尤其是去了趟北京的潘家园,花了不少的钱。不过,说到最后,她也是感叹工句,基本是打眼的时候多,遇到好东西的时候少。

  而像刘宇飞这样把收藏当成生活,却是女教师所羡慕的。奈何她没有那样的眼力和实力罢了,来,还要教书;二来,收藏瓷器仅仅是她的个业余地兴趣爱好,若不是从小就受到家人的熏陶,恐怕她也不会玩起收藏这行来吧?

  刘宇飞看了眼她手中捧着的瓷器,便问了句:“既然是刚收上来的东西,不如打开来,先让我们起瞧瞧,开开眼?”

  “呀,正该是这样,开眼不开眼的倒是见笑了,不过,几个藏友倒是事先看过,都说东西挺对的。”女教师应了声,便小心地把旧报纸给打开来,顿时露出了其中包裹着的瓷器。贾似道放眼看去,器型有些像是倒置的口大碗,从报纸缝隙里露出的颜色来看,微微有些暗红色。

  “这碗看上去不错的啊。”刘宇飞赞了句,即便是他也不太懂的瓷器,不过,好话还是要说上几句的。只是在说完了这么句之后,刘宇飞的眼神却是看向了贾似道,谁让这几人里面,他是收藏碧玉的,刘泽坤又完全可以不去考虑。那么,也就只有贾似道这个新手能对着这件瓷器说上几句了。

  若不然,人家都把东西拿出来了,说道不出点什名来,也实在是有些尴尬。

  “这可不是碗,正确的说法叫太白尊。”女教师先是纠正了下刘宇飞的口误,弄的刘宇飞时间有些不太自在,讪讪的笑了笑,然后便闭口不语了。不过,女教师似乎也知道刘宇飞的收藏喜好和瓷器搭不上边,遂解释了句:“不过,要是把它翻过来,的确就有点像是口碗了。唯的区别就是,开口的方向不太样,要是没有收藏过瓷器地人,远远看,还真有点像是口倒置着的碗。”

  “呵呵。”

  看着刘宇飞那有些脸红的模样,贾似道不禁忍不住笑出声来。

  “贾兄,你这也太不厚道了。”似乎是有点介意贾似道的落井下石,刘宇飞转而把话头就指向了贾似道,说道,“不就是说错了嘛,反正我不是玩瓷器的,说不上来,甚至说错了,也情有可原。这古玩中的名称,大家也都知道,有些的确是很复杂的。”

  “别在这里偷换概念,称呼复杂并不表示器型上就复杂了。能把太白尊说成是大碗的,估计也就你个人了。”贾似道没好气地说道。的确,古玩里很多地东西,其正确的称呼的确很是繁琐,就比如把简单的僧帽壶吧,先要在最前面加上其确切的制造年代,然后是其制作的材料,再然后就是僧帽壶上的些纹饰类别之类的,整个连串下来,可不就复杂了嘛。

  刘宇飞就和贾似道说过,他的家里有那么件东西,就叫清乾隆碧玉浮雕兽扭花卉暗八宝纹僧帽壶的。贾似道第次听到那长串的称呼的时候,都觉得刘宇飞说这名称语气有些发喘。

  当然,归根结底,那就是个僧帽壶。

  刘宇飞刚才把太白尊说成是碗,可和古玩中的中规中矩的繁琐称呼没有多大关系,完全是把器型都给搞错了,也难怪贾似道会在语言上挤兑他了。反正两个人之间也熟了,不在乎在这样的小细节上打打闹闹的。

  倒是让女教师和刘泽坤听了,心下乐。

  “我个人就我个人吧。”刘宇飞很是大言不惭的说了句,“凡事只要挨上‘个人’,那就说明稀少,在古玩上,这样的东西般都价值不菲。”

  “看你说的头头是道的,不如,这口大——,这件太白尊,就有你来说叨说叨?”

  这最后句,才是刘宇飞这番话的重点。好在,刘宇飞刚才又想说是大碗来着,幸亏悬崖勒马立即给改了。边上的三人闻言,看着刘宇毛那装着什么事情都没发生,他似乎点儿都没有说错的模样,也只能是忍住内心的笑意了。

  “我说就我说。”贾似道答了句,并且学着刘宇飞的口气,道,“这太白尊,又称太白坛鸡罩尊,清康熙官窑典型器物之,因摹仿诗人酒仙李太白的酒坛而造,故有了太白尊之名,又因形似圈鸡用的罩,也有‘鸡罩尊’之称,造型为小口微侈,短颈,溜肩,腹部渐阔呈半球形,浅圈足旋削的窄小整齐,腹部多浅刻团螭图案。”

  完了,贾似道还不无得意的看了刘宇飞眼。

  刘宇飞心下那个郁闷啊。不过,见贾似道说的在理,想要反驳几句也是无话可说了。

  “看来小贾的知识积累,都有点赶上行家了。”女教师倒是赞了句,“先前有几个藏家在看的时候,可没说这么多的道道。”

  “哪能啊,我只不过是记的住而已。这些话,可都是在耿宝昌先生著的明清瓷器鉴定出现过的,我只是把它们复述了遍出来而已。”要知道这阵子,贾似道可没少翻阅资料,偶尔看着喜欢的东西,也记下了不少。这会儿看刘宇飞那挑衅的眼神,便说了段出来,显摆下。

  随后,贾似道接手过女教师手上的太白尊,因为两人也都是瓷器的爱好者,其过程自然是按照般的交接来办的,女教师不用贾似道提醒,便把太白尊给搁置到了座椅上。贾似道拿起的时候,感觉重量还比较合适。

  般而言,太白尊的口沿径在2到3公分之间,高度在8公分出头,底径大约在12公分左右的样子。贾似道粗略打量,眼前这件,至少在器型上,还是挺对的。

  要知道,因为烧制和拉坯的技术问题,这太白尊,后世所仿品器形规格与真品相比,非大即小,纹饰也大多过于生硬。辨别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

  再看其釉色,属于典型的豇豆红,瞧着也挺漂亮的。底下还有款识,拿出放大镜仔细看了看,再在手里掂量了下,贾似道心下不禁有些欣喜,感觉这东西还是挺不错的,该是女教师捡了个漏吧。羡慕暂时还说不上,毕竟贾似道也经历过捡漏这样的好事,并且还是接二连三地从洪老太太哪里收了几件好东西。

  这会儿刚来河南呢,就遇到了件真品,哪怕是别人的,也算是个不错地开端吧?

  不过,就在贾似道刚放下手中的太白尊的时候,眼睛不由的亮。微犹豫,转而就再度拿了起来,用放大镜在口沿处仔细看了看。之后,还伸手在口袋里摸了摸,倒是叹了口气,因为管镜不比放大镜,为了贪图方便,贾似道侧是没有随身携带着。

  “怎么样?东西不对吗?”许是看到贾似道的神色变化,竟然微微有些失望,女教师不由得着急的问了句。

  贾似道抬头,笑着询问了声:“大姐,您这东西是多少钱收上来的?”

  “这个,花了不少钱吧。”女教师犹豫了下,并没有说出具体的价格来。

  贾似道也不在意。想来,像女教师这样自己稍微懂点瓷器,又能拿到陶瓷科技检测中心来鉴定的东西,多少都值点价钱。哪怕最后鉴定出来是作假的,也都是仿制的有些手段的东西。若不然,要是眼假的瓷器,谁还会花那个冤枉钱来做检测鉴定啊?

  “那个,大姐,您刚才也知道了,我可是个收藏地新手,如果您想听听我的意见,我觉的您还是不用去做检测的好。”贾似道琢磨着,考虑了下措辞,才说道,“简单点说,这件大清康熙缸豆红太白尊,无论是在器型还是底款上,都还是很不错的。想必,先前你说的那几个藏友,也都是如此说的吧?”

  “是啊,他们说这个器型比例比较合适,口部很小巧,而且有些外翻,肩腹之间的过度很是自然。另外,釉色的发色很纯正,红色匀和晶莹,微微有些绿苔夹杂在中间。再有就是其胎质洁白而细腻,并且有糯米感,看着,着实是挺喜人的。”似乎是听着贾似道的语气还不错,女教师自己倒是有些说开了。

  贾似道闻言,其是淡淡的笑着,并不答话。刘宇飞在边上看到贾似道地笑容的时候,却感觉到有那么股不是味儿,便用手噌了贾似道的肩膀下,问道:“贾兄,你的意思是说这东西是对的,不用再花钱去鉴定了?”

  “我倒是觉得,这东西若不鉴定下,总感觉心里有些发虚。”

  贾似道还没回答呢,女教师便接了句,“我在家里的时候,还用管镜观察过,其釉下的气泡大小不,侧光看,还有淡淡的||乳|白色光晕,这可是康熙豇豆红的特点。尤其是它地底款,双行六字的楷书官款,笔痕很是清晰,排列不是很规整,正是康熙款的特点,不过。”

  “不过,正是因为它的切表现都太好了,所以,你心下就有些不太确定对不对?”见到女教师犹豫,贾似道便插了句,说完还耸了耸肩,露出丝苦笑的表情来。

  说起来,有时候收藏者的直觉还是挺准的,有些东西吧,即便东西是对的,你也已经遇上了,但如果没有缘分的话,同样会错失过去;而有时候,即便是你什么都不太懂,运气到了,同样可以捡漏。

  收藏这行,并不缺少这样的事情。同样件东西,眼力不到位,错过的机遇,恐怕每个人都会有吧?区别只在于,有些人事后能知道,有些人辈子也不自知罢了。

  女教师很是赞同地点了点头。

  贾似道正想说出自己的意见呢,就有人过来打搅了。因为四人虽然坐在边上,但是,这么件瓷器摆着,又是在陶瓷科技检测中心里说了这么多的话,自然会引起其他人的注意。原先有几个正坐等着检测的藏友,不知不觉间就聚到了贾似道的边上,先是和女教师打了个招呼,然后小心翼翼的上手看了看这件太白尊。

  边看,边还有另外的位中年男子说了句:“这可是康熙豇豆红啊,存世应该不是很多。不过,这几年在些拍卖场上,倒是频频亮相,这件东西如果开门的话,放在拍场上,最少也能值个几十万的。如果拍的好,兴许过百万也是很有可能的。”

  敢情还都是行家啊。

  这么简单的句,立即让贾似道几人,对这中年男子刮目相看,能够关注到拍卖会的行情,并且能随口就说出来的,至少说明他也是收藏行的人。大家互相介绍了下,这男子姓李,那位正在上手的则是姓陈,两人年岁相仿。

  不过,他们俩的装备却是比贾似道要齐全的多了,李姓男子说话间,姓陈的男子便拿出了管镜,查看起瓷器表面的柚色来,那专注的神情,连女教师和李姓男子之间的客套的话语,声音都放轻了不少。

  “好东西啊,真是好东西。”莫用了几分钟的时间,陈姓男子约看完之后,才感叹了句,收起工具,并且把太白尊垂新搁置好,再示意李姓男子也看看,便转而看向了贾似道几人。知道是女教师的东西之后,还是感叹了句:“眼力不错啊。”

  “呵呵,运气而已。”女教师客气了句,“我看陈大哥也是个藏家,这会儿应该也是来做鉴定的吧?”

  “哪里啊,陪着个朋友来的。”陈姓男子说着,还指了指那正在排队中的人。贾似道略微打量,那边的队伍还有不少人。再者,就是这陶瓷科技检测中心大厅里,其实陈设什么的都还是比较简洁的。若不是遇上了这位女教师的话,恐怕贾似道这次突然兴趣起来,要走到这边来看看,或许还真就是只看上眼,没什么其他地乐趣了。

  “既然陈大哥也看过这件东西了,不如给小妹我说说?”女教师说道,“刚才我们正交流着呢,这小贾,却是劝我不要去做鉴定了。”

  陈姓男子闻言,颇有些诧异的看了贾似道眼,贾似道有些讪讪的笑笑。隐约间,倒是感觉到对方的眼神,并没有任何的轻视,相反,还有些赞许。这让贾似道心下动,莫非这眼前的陈姓男子,也看出了不对的地方?

  “那我就说说我的看法吧,这豇豆红釉,是集熙时期御窑厂创新的个釉色品种,因其釉色如成熟的豇豆的颜色而的名,是康熙年间瓷器作品中的上乘之作。”陈姓男子说到这里,话锋转,“不过,这豇豆红釉的烧制工艺是非常复杂的,如果不掌握定的技巧,很难制成。它所具有的柔和色调,是由于釉中的铜胶体错综复杂的分布而形成的,烧成时倘若氧化焰超过需要量,就会出现绿斑,呐,就是这些。

  说着,陈姓男子还指了指李姓男子手中的太白尊,示意了上面的些点点绿斑。

  时间,即便是贾似道也长了不少的见识。

  “因此这种技术很难掌握,这也造成了豇豆红柚无大件器物,最高不过20来厘米,而且器型也不到十来种,大多是文房用具,如印盒笔洗之类的。”陈姓男子说道,“你这件太白等,发色纯正,点点绿苔夹杂中间,这些特征都很对,只是。”

  “只是什么?陈大哥尽管说。”女教师知道陈姓男子不好开口,便如此先说了句,好教对方放心。毕竟,收藏行,即便是请人掌眼,哪怕东西不对,人家不会直接说出来,只是推托看不太明白之类的。若不然,贾似道在刚才初看出问题的时候,恐怕就直接开门见山地说出来了吧?

  第105章收藏之道

  “这个,那我就直说了啊。”陈姓男子似乎是犹豫了下,才开口说道,“你们刚才也见到了,我用管镜仔细的看了看,觉得这釉色,纯正是纯正了,而且用侧光看其表面上也有||乳|白色的光晕。而且,其中的气泡也是大小不,这切都表示着这件太白尊是大清康熙年间的珍品。不过,这些气泡在通透感上,却给人感觉很怪异。”

  “陈大哥的意思是说,这件太白尊的釉色有作假的可能?”女教师自然是马上就会意了对方话语中的意思。即便陈姓男子说了要直说,但那出口的话,多少还带有些婉转的成分。这让贾似道听了,心平觉的有些好笑。

  明明心里已经认定了这件东西是有作假的成分的,话语上却是说的滴水不漏,哪怕女教师去检测了之后,确定东西是真的,女教师恐怕也是无可反驳。无非就是陈姓男子自己承认下眼力还不够罢了。更何况,到了现在为止,人家也还没有把话给说死。

  再看陈姓男子,这会儿也只是站在边上微笑不语。

  这其中的深意,恐怕也只有女教师自己去琢磨了。

  而且,越是琢磨,女教师的心里也就越是有些犹疑起来。

  “小贾,你怎么说?”想了想,女教师还是询问了下贾似道的意见,这倒不是认为贾似道就定能说出点什么来,只是下意识的想要寻求种心理上的安慰罢了。毕竟这原本是品相挺好的件东西,突然间闻言说是作假的,任谁心下都会有些失落感,若是遇到个脾气倔的,说不定当场就能和你较起劲来。

  “大姐,其实这位陈大哥所说的关于釉色上气泡的问题,我还真是没看出来,我刚才来的时候匆忙,并没有带上观察地工具。”贾似道转头看了眼那边还在观察的李姓男子,用眼神示意了下,说道,“如果你心里有怀疑的话,不妨询问下那位李大哥,又或者可以借助他的工具现在再观看下。”

  毕竟,只有亲自实践过了,才是真理嘛。

  女教师虽然说过在先前的时候就已经看过不少遍的釉色了,但是,正所谓收藏行,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件古玩,当你觉的它是真地时候,那你就会越看越觉的是真的,反之亦然。

  如果在收东西的时候,每个人都事先抱着个怀疑的态度的话,势必能减少不少打眼的机会。当然了,收藏爱好者都是渴望自己是属于那种千万分之里才有的捡漏的人的,旦看到品相好的东西,往往会喜形于色,再不济也是触动心弦,心情很难平静下来。尤其是知识掌握得不到位的话,比起普通人来,更容易打眼。

  寻常的人见到古玩,无非是不懂行情,也就不知道其中的价值,出手的时候价钱自然不会很高。古玩玩家却是因为有所了解了,知道真品的市场价值和收藏价值了,旦认定是真品的话,那在出手的时候很可能就会赌上把。

  这种暴利的行当,愿意赌上回的人,多了去了。

  女教师闻言,也是心有感触,便凑近到李姓男子的边上。正好这会儿,李姓男子放下了手中的太白尊,看到女教师那有些焦急的模样,也是淡淡的笑了笑,很是自然的就递过了手中的管镜。

  另外的,许是刚才观察中也注意到了这边的谈话,李姓男子很有深意地看了贾似道眼,神色间颇有赞许的意思,却并未开口说话。不过,贾似道看其神色,似乎对自己的鉴定很有把握样,这不由得让贾似道多上了份心。

  别的什么,贾似道暂时的并不缺,哪怕是收藏所需要花费的资金,只要贾似道有了完整的规划之后,再去云南或者广东,甚或是缅甸几趟,赌上那么几回翡翠原石,恐怕就能把收藏上的花费给补上来。

  但是收藏这行的人脉,却不是谁有钱谁就能见识到好东西的。要是每次都去拍卖会上收购东西,恐怕会少了很多乐趣吧?

  更何况,很多珍品的东西,压根就不会上到拍卖会去交易。

  在见识过卫老爷子,以及果冻的太爷爷之类的收藏爱好者之后,贾似道地眼界不禁也更加的高了些。说起来,瓷器类,除去那些官窑又或者是民窑中的精品,贾似道还真有些不太看的上。

  既然不用为资金担心,也就没有必要什么样的东西都收了。

  “还真的和陈大哥所说的样,这釉色中的气泡虽然大小不,其通透感却是有些差。”女教师看罢之后,有些无奈的说了句,连把管镜还给李姓男子的举动,也显的有些漫不经心。那份失望,溢于言表。

  “呵呵,其实这件东西,制作者可谓是用心良苦,特别是其釉色胎质都是流的,就连底足的那款识也是模仿地惟妙惟肖,在古玩市场止,不要说般的收藏爱好者了,就是些行家,恐怕也会打眼。”听到女教师自己说出太白尊有些不对之后,陈姓男子倒是有些安慰性的说了句。

  “陈兄说的是啊。”李姓男子也附和了句,“如果把这件东西送到般的拍卖会上去拍,估计也有不少人会打眼。”

  “可是,就凭着这么点,就能判定这件太白尊是作假的吗?”女教师似乎还有些不太甘心。

  倒是贾似道在听闻李姓男子开口闭口都是拍卖会的事情,心下对于他职业的猜测,颇有些肯定起来。

  “那倒不是。”李姓男子说道,“其实,这件太白尊还有个最大的败笔之处,那就是它的口沿。不知道你们注意到了没有,这个太白尊的口沿处并没有留下白边,而康熙豇豆红太白尊的口沿必定留有很规整的白边,非常的清晰。这件因为是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