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落红尘》 第9章

扫视,只是低低的露了一抹笑意。

“臣也以为收北候国于我朝百害无一利,且继续深入北上,只怕我军亦不能急速灭之,加之北方冰冻,我朝士兵不适寒冷,实为险棋。”镇国将军杨世南紧随萧稹之后。

“那众爱卿以为由谁前往旋州与北候国谈判呢?”仰光帝直直的望着秦拓,像是等着他荐人。

堂下一片沉寂……

“秦爱卿,朕听闻你与北候都督交情不浅,此方力荐灭北候而收之,实在出乎朕的意料。不过,既然,秦爱卿曾与北候都督过往甚密,朕以为由你前去和谈该是最合适不过了吧?爱卿可愿去否?”仰光帝似笑非笑的看着秦拓。秦拓啊,秦拓!你不该如此猖狂!

“臣领旨。”秦拓双手有些颤抖,脸上怎么也掩盖不住的惊惶。

“退朝!”仰光帝倏然起身,脸上那浅笑早已不再,取而代之的是一丝暴戾,瞥了瞥一旁颇为得意的萧稹,挥袖离开雍和殿,只留下情绪未定的秦拓还有大批朝臣,胆战心惊者,幸灾乐祸者皆有之。

“皇上!臣不明白,皇上为何迟迟不动手,却只是针对秦相?”贺奔紧跟在段启身后,怎么也无法理解皇上的做法。

“贺奔,这百足之虫,尚且死而不僵,萧稹历经三朝,其根之深,其势之广,其将之多,只怕远远超出朕的意料!”段启两眼望着层层奏折,慢条斯理的说着。

当年的萧稹,曾经是怎样的驰骋沙场,所向无敌啊!这日韶王朝百年难遇的猛将,曾经为这王朝带来多少荣誉和安泰!自己的舅舅啊……

“可是如果秦相有什么万一,只怕……”

“贺奔啊,你太低估了那只老狐狸……”段启一边披阅奏章,一边说着。

“皇上此举似有欲盖弥彰,混淆视听之嫌,近半年来,皇上独宠德妃娘娘,如今又处处与秦相争锋而对,的确令人费解!”

下载

“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朕,正等着鱼儿上钩!古语有云:放长线,吊大鱼,朕要吊得,不止是萧稹一条鱼!”段启微泯了口菊花茶,潇洒得靠在御坐上说到。

“贺奔,朕知道你心愿未了,此生都会挂记于心,郁郁寡欢……十八年了,朕未能给你一个交代,未能给天下一个交代……”段启倏然停下手中的笔,眼神也缥缈不定。

“皇上……当年的事就让他过去,臣已然忘记……臣绝五逼迫皇上,臣之心愿是小,天下事大,臣追随皇上多年,如果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得道理都不明白,就枉费皇上一片栽培之心了!”贺奔陡然跪下,清澈见底的双目注视着段启的双眼。

“……也许此生朕都不能……”段启起身扶起贺奔,欲言又止,两人久久的注视着彼此。

“皇上当以社稷为重,臣此生能够如此,已是无憾!”贺奔坦荡的眼神注视着眼前这个给予自己生命和一切的君王,一字一句恳切的说到。

“好了!你先下去吧!”

“是!臣告退!”

皇兄啊!皇兄!你把这一切留于朕,实在是残忍啊!

黑夜笼罩中的日韶皇宫,依旧是灯火通明,尤其以皇太后的淑宁宫为甚,不时从位于宫殿西角的佛堂内传出阵阵欢笑声,之后更是一些不堪入耳的声响,连那些在门前守候的太监也个个脸红耳赤,身体微微发热。

只见青灯故佛的屋内,地上的一处毯子上,两个光溜溜的头颅埋在风韵犹存的女子身上……不时传出阵阵淫叫……

屋顶陡然出现一个身影,从琉璃瓦上飞掠而过,离开了这淑宁宫,直往朝阳宫方向而去……同时,储秀宫内,秀儿瞬间从熟睡中醒来,望了望身旁睡的不深的如意,右手一个用力,如意便如死猪般睡了过去……不久,一抹夜行衣的身影从窗子离开,同样朝着朝阳宫而去,瞬间消失在夜幕之中。

[朝堂汹涌:第十一章 后宫争锋]

“该死的天气!怎么突然变得这么冷?”

幽若哆嗦着从三层棉被里伸出一双洁白无暇的秀腿,颤颤巍巍的套进那玲珑的绣花鞋,可是这脚就像是一夜间长大了许多一般,硬是塞不进那小鞋,急得幽若直想哭。

“哎……真是落魄了就没人理会呀,不管在哪里,都是一样……”幽若无奈的轻叹着的打开柜橱,翻了几翻,怎么也不见什么多余的棉被,想起近来自己遭遇的待遇,也只能独自哀叹了,谁叫她被皇帝下了封杀令呢!

说起幽若的悲惨遭遇,还得追随到一月以前,话说某日,冬至方过,皇后召集了各娦妃在御花园的蓝玉阁办了个诗会,要求宫中五品以上的妃子都要参加。

“如意,这眉再画的浓点!”

“还有,这粉搽厚点……这……再抹点胭脂……”

“小姐……”如意极度疑惑的盯着幽若。

“恩!对,这唇怎么还是这么白啊?”说着就拿沾了点胭脂,往唇上抹,弄得鲜红欲滴。

“小姐!你今日是怎么了?”如意实在是不解,看惯了平日里淡妆的幽若,如今看着这浓妆,说不出的难受。

“把那身绯红的衣衫拿来给我穿上吧!”幽若只是神秘的笑笑,就从锦盒里倒出所有的首饰,挑了最为华丽的几件,带在了头上。

等如意取来那身绯红的长裙套上,幽若绕着转了几圈,又对着云镜照了好一会,才满意的点点头,携着秀儿,往蓝玉阁去了。

冬至方过,一场大雪悄然而致,天地一片素白,犹如一个初生的婴儿,玲珑剔透,不染尘埃。蓝玉阁坐落在御花园的明镜湖中,是一处水中楼阁,淡黄的琉璃顶,朱红的围廊,阁楼四角都悬着一方宫灯,少了些宫中其他建筑的繁琐奢华,显得十分清幽闲致。

幽若信步走在通往蓝玉阁的青石小道上,尽是淡淡梅香,沁人心脾,顿觉神清气爽,如临仙境。幽若无意的朝着园中的梅林瞥去,如天女散花般的零星腊梅,幽幽扬扬的飘落在一片雪海之中。此处望去,竟有些莫名的惶恐……太缥缈……

及至走过一处轩廊,方到了蓝玉阁中央,已有十来个妃子聚在一旁“唧唧喳喳”聊些什么,幽若只觉得似乎有些记忆,可是都记不起来,也就没有上前招呼,独自坐在一旁打量着阁子,倒更像是水榭。远处陆陆续续又来了些妃子,幽若看来都是与自己一个样子,衣着华丽,粉面含春,不禁有些洋洋得意。

几声欢快的笑声传来,幽若已然知道那个可爱的左玉宁来了,同行的真是那刘文静,只见那丫头还是初入宫时那翻天真烂漫,挨着有些矜持的刘文静嘻嘻哈哈。幽若心想,于她而言,暂时不明白这后宫的暗潮汹涌,也未必是坏事,倘是知道了,又如何呢?

“皇后驾到!贵妃娘娘到!”

在场的妃子纷纷散开,规矩的排成几列,朝着皇后和贵妃跪下行礼。

下载

“各位妹妹都起来吧,如今只是小小诗会,以解宫中寂寞,诸位尽管把这礼数忘了些,切莫如此拘谨。”皇后说着,由贴身侍女搀扶着坐在了最中央的位置,柳贵妃和夏淑妃分坐两彻。其他妃子随意落座,幽若选了个廊边的位子,背后正是明镜湖。

“皇后娘娘,这萧德妃尚未到呢?难道要姐妹们如此多人,等她一人不成?”夏淑妃朝着妃子中间望了望,了然一笑,像是料定了是这样的结果。

“这德妃娘娘如今可忙着呢,整天陪在万岁爷身边,哪有空来搭理我们呀!”

“柳才人,您这话说的,这再忙,能忙的过皇后娘娘?”

“是呀!这皇后娘娘为着后宫,劳心劳累,也不曾姗姗来迟,姐妹们说说,这德妃娘娘也真是架子大着呢,连皇后娘娘也请不来!”

……

众妃子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大有你皇后娘娘不发话就不停歇之势。末了,只见一抹碧绿的身影从梅林中走来,越来越近……

“这不!才来呢!”

此时萧寒之已然进入蓝玉阁,只当没听见那些妃子的闲言碎语,顾自朝皇后行了礼,在一边的空位坐了下来,正好在幽若身旁,目光从幽若身上扫过,落在阁内的壁画上,全然不在意自己迟来掀起的风波。

“德妃!如今你姗姗来迟,可让我等好等啊?”夏淑妃冷笑着说到。

“寒之自知有愧,还望各位海涵!”说着起了身,朝着众人福了福身子。幽若看着,没有一丝情感,平静的就如这身后的明镜湖。

“不知德妃娘娘因着何事分身,或是有什么新鲜事,也与我等说说,让大家乐乐!”“寒之不知淑妃娘娘竟有这等怪癖,寒之记得民间流传,靖南一书生,寒窗十年,三度赴考,皆名落孙山,一道士告之,实乃父不慈、母不孝之报应也,遂逐访当年及第之同窗,欲仿效前人。每每聚会,上至高堂老母,下至妻妾子孙,一一过问其品性。久而久之,其同窗皆称其为硕鼠,取其藏于屋角,听人飞言之意!不知淑妃娘娘可曾听过?”萧寒之目光依旧注视着镜华湖,红唇扬起淡淡的讥讽。

“你……”夏淑妃两眼冒着金光,整个身子都颤抖着,反反复复的念叨着“你”,却再也说不出话来。

“皇后娘娘,这诗会不知何时开始?”萧寒之眉睫紧蹙,打断了气截的夏淑妃。

“好了,就进入今天的正题吧,各位都是名门之后,诗词歌赋,琴棋书画,无一不通,今日就请各位以所见之景为题,吟诗作画,切磋切磋!”皇后缓缓说到。

众妃子一个个争相颂起了诗:

“花间小坐夕阳迟,香雪千枝与万枝。

自入春来无好句,杖藜到此忽成诗。”

“日暖香繁巳盛开,开时曾达千百回。

春风岂是多情思,相伴花前去又来。”

……

幽若听着,倒真是佩服这些妃子的才情,各各随口就能吟出如此佳句,虽然自己也背过一些唐诗,可是早已丢到太平洋去了,流水落花春去也,再也没有出现在脑袋里一丝一毫!如今对着这些女人,倒真觉得自己粗鄙的很,而他们竟个个成了才女!也只好安分的坐在一旁,吃着那美味的点心,好不开心哦!!!

“耐得人间雪与霜,百花头上尔先香。清风自有神仙骨,冷艳偏宜到玉堂。”

吟诗之人,正是一旁沉默了许久的萧寒之,方吟诵完,只见她起身,不急不慢的走向皇后。

“娘娘!寒之近日偶感风寒,身体不适,肯请娘娘允许寒之先行告退!”其声不卑不亢,沉着冷静。

“即是如此,你就先行退下吧!”皇后看了看萧寒之并未为难。

“多谢娘娘!寒之告退!”遂携了丫鬟离去,也未曾向其他妃子行礼,那抹碧绿的背影就渐渐从幽若视线里消失。

对于萧寒之,幽若有种说不出的敬仰,也夹杂着丝丝怜悯。一个才华横溢的女子,生于一个这样的时代,陷于这幽幽深宫,卓然也罢,清冷也罢,终究是“出于泥而不染,濯青莲而不妖”,她兴许不愿成为这后宫中卑微的女子中的一个,不愿为了这帝王之宠与那群女子争锋相对,更不愿让自己置身在这污秽的女人谋之中,哪怕多呆一会,对她而言也是一种煎熬!

所以才会有“清风自有神仙骨”和那“硕鼠”之言吧!然而,何苦如此呢?这群女子何尝愿意变得如此狰狞,如此粗俗,如此狭隘?只是生于这宫闱之内,就注定了沉沦的命运?

返回

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飘落红尘 倒序 正序

《飘落红尘》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