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飘落红尘》 第53章

情应该不简单,这次淑妃之死应该只是小小一步。

而他最不愿意的就是让幽若再看到这后宫的阴谋暗斗,她已经迫不及待的想离他而去了,要是再让她知晓这些,那还不急着飞走了!幽若进宫以来遭受的祸害已经够多了,好几次险些丧命,他实在不愿让她再受一点委屈。

所以,既然没有任何线索,幽若那里也绝不会有任何突破的,当下之计,他只想先把此案压一压,等过了这风头,那暗中的谋划者应该还会有所行动,到时候再一网打尽,好好整肃这后宫。

刘伯卿见这皇上如此决绝,那直肠子的性子也就跟着发作了,有些不服气道:“皇上,俗话说:红颜祸水,皇上万万不可因为宠爱贤妃娘娘就颠倒黑白,是非不分呀!”

段启一听,这可好了,连红颜祸水都给搬出来了,看来这老顽固是不见棺材不落泪,他就削削这家伙的锐气。

“红颜祸水?”段启起身,缓步走到跪在地上的刘伯卿跟前,俯下身子,眯着眼瞪着他,还煞有介事的点点头,问出的话却是质问之言。

“请皇上三思!”刘伯卿虽是被吓得有些颤抖,但仍旧直言不讳。

哎!这人啦,千万不能有什么扬名天下,或是什么威名远播,否则这辈子就背着那壳爬吧,你看!这刘伯卿不就是这下场!不可辜负了这天下百姓呀,为了这“青天阎王”的威名,老命也拼了!

“哈哈……”

段启嘴角微微抽动,忽然大笑,道:“看来朕还要多谢爱卿的忠言逆耳了?”

这边才说完,不等刘伯卿反应过来,接着道:“来人!”两个侍卫领命进来,“请刘大人到宣德殿坐坐,好好犒劳刘大人的用心良苦!”

两个侍卫同情的看了看刘伯卿,心中不免为这三番两次惹恼皇上的刘大人哀悼,这宣德殿是日韶王朝惩罚在朝官员的密地,轻则闭门思过三天三夜,断绝口粮,重则廷杖一百,不要了老命也给你打得残废。

幸好这皇上只说是请刘大人去坐坐,也就是在那黑屋子里呆他三天三夜,不吃不喝,还是要不了这老命的!

这边两个侍卫方要驾着刘伯卿出去,外头包奎就进来了,对着段启道:“启禀皇上,贤妃娘娘有一封信要奴才交给皇上!”

段启扬眉,有些疑惑,接过信,一看,也就写着四句话: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包奎诚惶诚恐的低着头,不敢看段启,心中明了这皇上不会不清楚是他搞的鬼,才微微抬头,就见段启肃杀凌厉的目光瞪着自个儿,连忙把这头给压得低低的。

段启略作沉思,瞥了一眼刘伯卿,没好气道:“起来吧!”说着就跨步出了御书房,往归宁宫方向去了,包奎见刘伯卿没啥反应,连忙对着他眨眨眼,示意他跟着一道去。

一路上段启寻思,虽然不明了幽若为何要见这刘伯卿,尤其是她最近这些日子夜夜被噩梦惊醒,不过解铃还须系铃人,就姑且随她吧。

刘伯卿跟着到了归宁宫,却不见有人进去通报,心想这皇上对着贤妃娘娘也着实放纵了些,怎么连通报也省了,琢磨之间已然进了归宁宫,倒真是被这眼前的景象给惊住了,只见这花园里长着各式蔬菜,远远看着,就见那根根黄瓜挂在枝头,这还不算什么,更甚的是这贤妃娘娘就踩着一小板凳,拿着把小剪子在枝头摘黄瓜!

如意见段启领着人进来,连忙放下手中的竹篮,回头对幽若禀报,还示意性的咳了咳。

“怎么了?”幽若手中拿着剪子,兴致勃勃的看着手中那根长的最高的黄瓜,这个得意呀!

“好咯!”一声惊喜的轻呼,幽若纵身跳下板凳,笑吟吟的看着手中的黄瓜,才转身就看到段启就在跟前,还有后头的那几个永远不离身的太监侍卫和刘伯卿。

段启幽若一脸欢愉,心中舒畅了些,这些日子见她总是为了淑妃之死耿耿于怀,不免担心,其实幽若比她自己所知道的还要淳良,只是一直以来的漠然让人无法看透她本真的性子。

“看看,这些都是我刚刚和如意、秀儿一起摘的,今年才第一次结果,不过应该会是个丰收年……”幽若笑眯了眼,津津有味地说着。

刘伯卿就这样目瞪口呆地看着,这贤妃娘娘旁若无人地挽着宠溺的笑着的皇上走了进去,这到底是演的哪出戏呀?

包奎对着刘伯卿愣愣的模样,微微叹气,如今这贤妃娘娘比往日开朗多了,有时候当着他们的面也不再掩饰真性情,这可是乐坏了皇上,他们自然也就跟着调整,谁不愿意见到宽厚温和的主子呢,是吧!

————————

偶现在比较忙,所以更新可能不会很多,基本上一个星期三更,在这里给每个在停滞期依旧给雨留言的亲亲说声谢谢,雨就不一一回复了!

[后宫诡谲:第二十四章 诉衷情]

刘伯卿跟着包奎等进了屋,心头对于这贤妃娘娘也越发好奇了,心想着这女子也真是怪异的紧,那天当着这么多文武百官和后宫妃嫔的面,还担着一条人命的嫌疑,居然能够如此冷静淡定,而此刻,又是如此的漠视宫规,甚至可以说是离经叛道,却近乎荒唐的给人一种潇洒大气的感觉。

直到见了这归宁宫内的摆设,刘伯卿心头突然衍生一种丧气的感觉,承认吧!她欣赏这女子!对于一个依旧担着为枉死之人伸冤重任的人来说,他这样的认知是绝对不可取的,也是他这二十几年不曾有过的。在淑妃一案的所有线索全数断了之后,他的确是不得不怀疑是这贤妃,甚至怀疑皇上也在中间有什么牵扯。

只是身处这样的居室,相信没有任何一个人会去怀疑这屋子主人的人格。

众人皆知这归宁宫是日韶王朝开国皇帝为他的宠妃建造的宫殿,只是红颜薄命,那宫殿尚未落成,那女子就香消玉殒了,留下一段令人惋惜的佳话,却也让这归宁宫成了日韶王朝后宫的一处圣地,几乎每朝每代入住这归宁宫的都是君王最为宠幸的妃子。

当年,先皇的宠妃袁妃就曾经居住在归宁宫,刘伯卿当年进士及第时也曾经有幸参加过在归宁宫举行的一场诗会。袁妃也是一个清冷幽然的女子,所以当时的归宁宫并未布置的十分奢华,却无形中给人一种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感。

而如今,刘伯卿不得不承认,此刻的归宁宫才真正算得上名副其实的“归宁宫”。

归宁,归宁!置身其中,莫名的就是找到一种回归的宁和,软软的,柔柔的,就这样不知不觉的落下……

这贤妃……真是不简单呀……

“皇上,请用茶!”

“大人,请用茶!”

直到幽若的声音在耳畔响起,刘伯卿才恍惚的回过神来,发现自己居然发呆了这么久。

“娘娘折煞微臣了!”刘伯卿接过婢女递过来的茶,对着幽若躬首道。

“那就别喝了!……哼!”一旁的段启没好气的叫道,两眼朝着刘伯卿一瞥,又好似赌气似的移开。

幽若看着这段启有些出乎意料的反应,倒真是有些意外,从来不曾见他对着臣子发脾气,虽然他对着自己是发过不少莫名其妙的脾气。

“娘娘?”包奎躬身对着幽若轻声问道,不解这贤妃娘娘为什么这样鬼鬼祟祟的扯自个儿的袖子。

幽若俯低身子,在包奎耳边问道:“这刘大人哪里惹到了皇上了?”

“启禀娘娘,刘大人连续五日天天到御书房求见皇上,说是这淑妃娘娘一案只剩下娘娘您这一突破口了,非要到娘娘您这儿问个清楚,皇上就说娘娘您绝对与此案无关,而这刘大人呢,执意要见娘娘您一面才罢休。

三天前,皇上觉得此案再无审理的必要了,就让刘大人随便结案吧,可是这刘大人仍是天天到御书房外候着,非要等着皇上接见为止……”包奎认认真真的在幽若耳畔轻声说道。

“包奎!你在那边碎语些什么!”段启低吼到,两眼恶狠狠的盯着包奎。

好你个包奎,看来你也是老骨头太硬了,你偷偷摸摸到归宁宫泄密这账他还没和他算呢,这会儿竟敢还在幽若那里闲言碎语!不想活了!

这边不等这包奎磕头谢罪,段启又对着刘伯卿叫道:“你还等什么!不是要审案么?傻愣愣地呆那干嘛?朕还有一大堆国事要处理,没时间陪你瞎耗!”

看看!看看!他就是火气大的不行!

“皇上,这国事是重要,但是劳逸结合更重要,这样子才能万万岁么!”

幽若笑眯眯的揉着段启的肩,一本正经的说道,但是实际上她是想说:你今天吃炸药了么?要发飙也别到她这归宁宫,找别处去!老娘不欢迎!

不过呢,这种话是万万说不得的!这点认知幽若还是有地!

看着段启一副十分享受的样子,幽若觉得还是不要对这活火山太好,转头对着刘伯卿道:“不知刘大人找我有何事呀?”

肩上那柔柔的手儿离开了,段启很失望,非常失望!眉头紧蹙,心中对那刘伯卿的不满再加剧几分,不识好歹的老顽固,明个儿朕就把你踢回老家去!看你还怎么坏朕的好事!

“这……这……”刘伯卿支支吾吾的这了半天,这皇上用那恶狠狠的眼光瞪着自个儿,他哪里还敢说呀!

幽若好笑的看了一眼犹豫不决的刘伯卿,还有那一副“你最好不要乱说话,否则朕就割了你舌头”模样的段启,真是有些哭笑不得。

“皇上,刘大人不吃人吧?您不是还有一大堆国事要处理么?就不用留在这儿陪着臣妾了!”

“你这是在赶朕么?”

段启倏地站了起来,嘴角微抽,天杀的!这女人也只有在有其他大臣在场的时候才会自称臣妾,这他是不在乎啦!

可是天知道,他现在最怕的就是她因为这淑妃一案胡思乱想,最好不要因为淑妃惨死就认定这后宫女子全都没有好下场,更不要断章取义的以为他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她才好!他为了这事都烦恼好几天了呀!

淑妃死就死了,不就是一个女人,美是美了点,也算是才貌俱佳,前些年刚入宫时凭着那姿容和才艺还足以吸引他的目光,再加上她父亲曾是自己的太傅,他才会让她产龙子,可是一年年过去,虽不至于让他厌弃的打入冷宫,但也就那样了!

这些年他依旧还宠着她,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二皇子,在他还没有决定立谁为自己的继承人之前,皇子的生母都会得到他的优待,虽然他一直想要改变日韶王朝外戚权利过大的局面,但也绝不可能让任何一个皇子的母系一族过于落寞,这些都不利于朝廷的稳定。

“皇上,您今天非要这般不可理喻么?”幽若有些生气了,盯着段启的目光也有些冒火。

一边的包奎可有些急了,这下不好,贤妃娘娘和皇上干上了,这些日子虽不至于常常见到这样的局面,但还是有那么几回的,这贤妃娘娘似乎开了什么夹子似的,也有了正常的喜怒哀乐,好似好啦,只是……

“你……算了,你最好给朕记住,朕觉不会让你离开朕的,绝不会!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你最好不要再做以前那些愚蠢的行为!”段启本来有些气气的,只是对着幽若晶亮的眸子,马上就妥协了。

“同样的蠢事,我不会做第二次!”幽?

返回

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飘落红尘 倒序 正序

《飘落红尘》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