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衤墒娑ㄊ卸n洌溆卸ㄗ郑纸财截疲细裱乖稀!?br/>
“我们先讲律诗。再讲绝句。律诗的八句为四联,第一二句为首联,第三四句为颈联,第五六句为颔联,第七八句为尾联。一般要求颔联要对仗,而且律诗的当中两联要对仗。”
“格律诗对声律的要求极为严格。声律包括压韵和平仄,其中又以平仄最重要,起首一句可压韵也可不压韵,其他的单句尾字讲究平仄,一定要与韵脚的平仄相反。”
花老爷讲得摇头晃脑,陶醉自得。两人学生也很用心,正襟危坐,目不斜视。
同窗共读2
花老爷摇头晃脑地讲了半天,终于累了,他停下来了。问两个学生:“都听懂了吗?”
“听懂了。”两个声音,居然是异口同声。有声和月影相顾一笑。
老爷说:“光是听懂还不行,还得记住了。光记住了还不够,还得会用。会用,才是真的记住了。”
花老爷真是精力旺盛,才休息了一小会儿,他老先生又要开讲了。月影和有声才聊了几句话,还意犹未尽。这时,只得坐下来。
“诗,光是压韵、平仄全部合格了,也是不够的。什么叫诗?诗一定要有浓浓的情。人说诗情画意,诗情画意,没有情,那还叫什么诗!古人云:‘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
“爹,这个我知道。”月影突然说。
正在讲得起劲的老爷一楞,真想说,月儿怎么可以这么没规矩,但是,随即他却笑了。“这个女儿,就是被你宠坏了。”因为他想起了夫人时常讲他的这句话。
“说吧,花月影,你知道什么?”说完专注地盯着他的宝贝女儿。
月影学她爹的样子摇头晃脑地说:“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情景交融,是乃好诗也。”
有声想大笑,但是,义父在上,他忍住了。但是忍得好辛苦,他的嘴唇抿成一个薄片,才没有笑出声来。
“咦,讲得蛮对的哦。是你们老师讲的?你们女中还不错么。”月影爹说着头直点直点的。
“爹,是你讲的呀,从小到大,我都听了几百遍了。”月影笑呵呵地说。
“好!懦子可教,懦子可教。一切学问的基础就是记忆。如果说,我什么都懂,可是什么都忘记了,那怎么可以呢?不可,不可。”花老爷表扬了女儿几句,又说:“月儿,你听过了,你有声哥没有听过,安静点。”
月影知道爹的讲课瘾还没过够,忙说:“对了,有声哥要听。爹,你讲。我不插嘴了。调皮地朝爹一笑,又悄悄侧过脸,朝他的有声哥望了一眼。看见有声抿嘴的样子,知道他正在辛苦地忍住笑,她的顽皮劲又上来了,她恶作剧地说:“爹,有声哥想提问呢。”
江有声猝不及防,着实被她吓了一跳。还好老爷明智,他说:“月儿太顽皮了。有声有话要讲,他自己会说。”
“好吧,知道了。”月影老老实实地坐端正了。
“现在,我想让你们说说看,说自己最喜欢的诗。”老爷说。
这个花老爷,做老师好象还行,他的教学方法还是比较先进的。他让学生参与,而不是光当听众。
月影看看有声,有声望望月影,谁也不想抢先。老爷说话了:“有声,你先讲。
有声说:“我说不出哪首诗是我最喜欢的,因为,我有时候喜欢这首诗,有时候又喜欢另一首诗。完全凭我那天那时的心情。”
“我也是。”月影又插嘴了。马上又吐吐舌头。
她爹笑了,说:“你啊,真是顽皮,很难改。”
同窗共读3
老爷忍住笑,说:“月儿,既然你插嘴,那你先说,你今天喜欢什么诗?”
“我今天最喜欢的是……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月影略一思索,就吟出了这首小诗。
花老爷听女儿吟完,却面向江有声:“有声你说喜欢哪首诗取决于当时的心情,这正好说明了好诗必须以情感人。诗人借景言情,移情于物,而我们从诗人所描模之景物中读出了其中所蕴之情,就因诗句的情景交融而受到感染,因受到感染而产生共鸣,因共鸣而生喜爱。”老爷的头又晃起来了。
有声点头,微笑。一种心有所得的会心的微笑。
花老爷又转向女儿,说:“月儿,你说你今天最喜欢老杜的这首七绝,我想是因为你今天心情很好,所以,对诗中所流露出来的欢乐的情绪产生了共鸣。这首诗是唐肃宗上元元年春暖花开时节,杜甫在饱经离乱之后,寓居四川成都,在西郊浣花溪畔建成草堂,暂时有了安身之所后所写。诗人心情舒畅、内心欢愉,所以想当然地认为黄莺特意在为自己歌唱。这与上句说彩蝶留连春花一样,都是移情于物的手法。由于诗人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手法,使物我交融,情景相生,这样,这首诗读起来就令人亲切有味道。看到吧,这也说明了一切物语皆情语也。”花老爷边说边点头微笑。
月影也点头微笑。她今天当然开心!爹要当她和有声哥的老师,让他们同堂学诗,真是瞌睡有人递来了枕头。
“轮到你了,有声。你今天最喜欢哪一首诗呢?”花老爷转向有声。眼睛是鼓励的神色。
江有声说:“我今天最喜欢的诗是:王维的《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花老爷说:“这是一首寄情言志的诗。这首山水名篇,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点。诗人在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他的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表面看来,这首诗只是用“赋”的方法模山范水,对景物作细致感人的刻画,实际上通篇都是比兴。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寄情言志……。”
“所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月影模仿爹摇头晃脑陶醉的样子,让江有声再一次差点笑出声来。这个月影,实在是太可爱了。
月影的爹也被她逗笑了。他笑着说:“明白就好,明白就好,明白了,就不会写出不象样的诗来。记住,诗贵情,情贵真。古人说过,能写真景物、真性情者,谓之有境界。有境界之诗,才是好诗。千万不可无病呻吟,无病呻吟的所谓诗,只能让人读了昏昏欲睡。
月影和有声两人都正听得起劲,老爷却说:“好了,今天就到这里吧。再讲下去,我怕自己要昏昏欲睡了。”
年岁不饶人啊。要不是累了,老爹肯定还要拖堂。
同窗共读4
老爷回到房里,夫人说:“老爷,你今天过够教书瘾了吧。”
“怎么可能,才刚开始。”老爷一副意犹未尽的样子。
“啊?老爷,你这样做,以后要后悔的。”夫人大惊失色了,她愿以为老爷是一时兴起,过一把教书瘾就算了,想不到老爷说刚开始。
“后悔什么?”老爷觉得夫人危言耸听。
“老爷你是老糊涂了吧!男女授受不亲。可是,月儿既然和有声同窗共读,能不递个书本啊,笔墨纸砚啊什么的。你说这样好吗?你就不怕他们日久生情?月儿上学我们都为她找个女校,现在倒好,让他们青年男女同窗共读!老爷,不是我说你,你怎么怪念头一出又一出的。”
“夫人多虑了。他们是兄妹,无妨,无妨。”
老爷是这个家里的天,他说不要紧,夫人也就不便再多说了。夫人在心里说,我得抓紧时间把女儿嫁到方家去。女大不中留!花家的颜面、自己的责任、女儿的幸福,都是一点也不能出差池的。
夫人的担心不是多余的。晚饭后,夫人进佛堂,老爷上书房。两个年轻人就去竹亭约会了。
月华如水。淡淡的云朵飘在天上。蟋蟀、油唧呤、叫咕咕、金铃子、竹蛉们在花丛、草丛里各展歌喉。
天气宜人,正是已凉天气未寒时。
没有第五只眼睛,两人坐得很近。
月影说:“有声哥,你上次让李妈给我的十四个字是两句诗吗?”
有声不好意思了,他说:“别取笑我了,不过是顺口溜而已。”
“是顺口说说的啰,不是真心的?”月影故意偷换概念。
“小坏蛋,你明知道我说的不是这个意思。说说你那十个字,是不是真心的?”
“你说呢?”
有声什么也不说,他壮着胆子抱住了月影,月影没有挣脱,只是羞怯地说:“嫦娥在看着我们呢。”
“让她羡慕吧。”有声得意地说。他的脸如满月一样光华。
忽然,月影挣脱了有声的怀抱,坐正了,担忧地说:“有声哥,我发觉我娘很想把我快点嫁到方家去,刚才,她对我说,要我绣花枕头,还说,自己动手绣的和别人绣的意义是不一样的,还说,得赶紧,否则,就来不及了。我说,急什么,我还小呢。娘说,一年小,两年大,快得很。有声哥,要是娘硬逼我,怎么办呀?”
有声说:“义父很疼你,争取让义父帮你说说话。”
月影说:“对呀,这是一个办法。我得找机会和爹说,我一点也不喜欢方家表哥。对了,有声哥,如果这时候方家表哥家里来了一个漂亮的小丫鬟就好了,表哥有了喜欢的人就不会提这门亲事了。”
有声说:“我看不太可能。”
“为什么?”
“这世上哪会有比花月影还漂亮还聪明的女孩子呀。”
“假话,尽说好听的。”月影的话音里象是有蜜一般。
饮酒赏雪1
度过娇媚温柔的春天,共赏了春天满园烂漫的百花;度过热烈豪放的夏天,享受了夏天浓阴匝地的绿然的秋天,玩赏了秋天皎洁多情的月光;不经意间,清幽寒冷的冬天来临了。
入秋以来,同窗共读使月影和有声的学业小有长进,而感情却是大有加深了。美丽的花园,也成了他们同洒汗水,同享成果的乐园。月影本来是个赏花者,现在也和爹一样,成了育花人。花老爷非常纳闷,娇娇的女儿,怎么变得勤快起来了呢。如果他听到女儿和有声的对话,他就不会奇怪了。
有声说:“花园里有蛇,你不怕吗?”
“不是有你吗?如果蛇咬了我,你肯定会帮我吸蛇毒的。”小女子笑嘻嘻地回答。其实,她是想借机多和她的有声哥在一起。
江有声早已让义父辞退了哑巴花匠夫妻俩。他对义父说:“花匠会的我全会,我不会的,还可以和义父学。李妈干的活我少睡一会儿就全做好了。”
老爷说:“你的任务是读书,花家不在乎两份工钱。”
有声说:“我需要劳动,整天坐着看书,对身体不好。”
花老爷听义子讲得合情合理,就由他了。后来,月影也加入了园丁的队伍,花老爷就更加在花园里留连往返了。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冬天到了,他们不能常去花园了。不上课的日子,有声和月影就只能两地思了。有时候,送饭的李妈就充当了兼职邮差。
有一天,夜里听得窗外刮起了呼呼的西北风。早上起来,一片银白。
这天,正是上课的日子。花老爷说:“今天就以雪为题目,每人做一首咏雪诗。”说完就和夫人去湖边圆亭里赏雪了。
书房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了。两人不说话,都在动脑筋。谁都想抢先做出一首好诗来。爱恋中的人都喜欢在自己所爱的人面前表现自己,月影和有声也不例外。
月影想了一会儿,竟然感到脑子空空如也。她侧脸望了有声一眼,发现有声也在看她。她说:“有声哥,我们?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