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妇又绿江南岸》 第149章

只要一刮风……”

“就算不刮风也会有异味的。”

“为什么?”林希洄问。

“不为什么。嗯,不过毕竟是冬天,也许不会有异味的。”

“啊?你到底在说什么?你说的不是淀粉厂的味道吧?”

“哈哈哈,我说的是……猪圈的味道。”方哲说着,自己先乐了起来。

没想到林希洄却大喜:“你是说,你们村子里家家户户都还在养猪?”

“以前是的,不过这两年养猪的应该少一些了。到了夏天的时候,村子里某些街道,会有一些味道。”

林希洄却是觉得这事很对胃口:“那可真是太好了,哈哈哈,这么多猪。”

她不怎么喜欢野猪,倒是一直喜欢家猪。只是她无论千年之前还是现在,都很少见到家猪,更别提和家猪打交道了。希望这次如愿以偿,可以让她认识几个猪朋友。只不过一想到那些猪都是过年时候待宰的,她又有些心疼。如果是这样,那她还不如不认识猪朋友呢。

方哲有些吃惊,林希洄似乎……很喜欢猪,确切的说,是超级喜欢动物,不管在人类看来,那些动物是脏的还是臭的。

前面,也不知道那位戚叔叔跟瘦小黝黑的村民说了啥,只见那村民惊异的回头看了一眼方哲。面上再没有了在客车上和方哲交流时的轻松,反倒多了几分审视、惊疑和不信,似乎隐隐的还带着几分后怕。

林希洄发现那村民的变化,对方哲小声说:“你看看,你的‘戚叔叔’提醒了一声那位村民,人家现在清醒了,不是半醉了,也知道你是谁了,于是,对你就再也不友好了。你说你以前到底造了多少孽啊?”

方哲:“林小姐,你能不能不要总是提当年啊?”

“怎么?会让你觉得无地自容?”林希洄依旧嘻嘻哈哈的问。

方哲半是认真半是玩笑的回答:“是啊。”

方哲从小生活的村子,距肖安县城东行约莫十公里左右,全村有大约三百户人家。到还真是个不小的村子呢。

这个时候,村子里的劳动力大都已经出去打工了————如果没有特殊情况的话,这些在外打工的人,都是腊月下旬开始陆陆续续返家,从正月初八开始,就有人陆陆续续离开老家,北上或者南下,继续自己的打工生涯。今天才回家的打工者,要么就是突然遇到了什么意外情况,要么就是春节的时候没能回来和家人团圆。

也因为如此,村子里只剩了些留守老人和儿童,也有少量的留守妻子,男人也不是很多。

孩子们都去上学,妇女和老人都在屋子里取暖,大家没事都不愿意在这大冷天里瞎跑,所以,林希洄跟着方哲走在村里时很少看到人。

一路走来,林希洄发现,村子里最漂亮最气派的建筑不是村委会,而是村子中央的学校——葛家村希望小学。

林希洄暗暗点头:“社会各界人士还是很有善心的吗,希望小学都盖到你家门口了。”

方哲:“其实这所希望小学,不只是让葛家村的孩子上学的,四周村子的孩子们,都会来这里上学。”

“哦?我看这学校的建筑还挺新的吗,最多也就盖了个三五年。你小时候应该没有在这学校里上过学吧?”

“我哪有这么好的命?我们小时候,冬天取暖,要靠各个班的学生去捡煤,班主任在教室里生炉子。每次炉子里的烟一大了,老师就要把窗户打开,还要让学生们出去操场上,等烟小了再回来。至于夏天么,那就靠人工了,自己扇扇子就好,连个电扇也没有。喝水都是靠自己从家里带,几乎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大水杯。”

“这么艰苦的条件啊?”林希洄对人类十几二十年前的事,所知甚少,还以为那时候的学生顶多也就比现在的学生差一点点呢。毕竟吹个电扇,供个暖,也不是什么高科技,十几年前完全可以办到。

“所以啊,这么漂亮的学校,又是水电齐全,每个教室里都有吊扇、暖气、饮水机,我怎么可能在这学校里上过小学?”

“那你小时候上过的学校在哪里?带我去看看好不好?”

“就是希望小学那里啊。那个旧教学楼被拆掉了,在原址上盖了座漂亮的希望小学。”

林希洄听得上了瘾:“那你们小时候上课,和现在有什么不一样呢?”

“不一样的地方太多了。我们那时候上课是这个样子的”方哲说着,伸手比划起来,“假如这是教室。那么,我们上课的时候,一年级就在坐这边,三年级的孩子么,就坐在教室另一边。上课的时候,老师会先让一年级的温习功课,然后教三年级的学生,等教完了三年级,老师会布置作业给三年的学生,然后再开始教一年级的学生。当然,有时候也会先教一年级的学生,再教三年级的学生。”

林希洄渐渐听得入了神。就算是千年之前,人类的经济水平远远不如现在的时候,顾苏迟的求学环境也没有恶劣到这种地步啊。相反,据她所知,顾苏迟的求学环境还十分的舒服。他所在的学堂,衣对青山,襟带碧水,先不说环境有多优美了,起码那空气质量就不是十几年前能比的,也绝不会像方哲小时候一样,一个教室里坐着不同年级的学生,老师给这个年级讲完了,才轮到另一个年级。而且顾苏迟从小到大都是同僚中的主心骨,领导者,佼佼者,从来都是被人佩服的份,不像方哲,总是被身边的小朋友瞧不起。

她不由感叹:“这样艰苦的求学环境,你后来居然能一路考进大学啊?”那时候方哲居然能考上大学,在当时的环境下,想来是鸡窝里飞出了金凤凰,估计村子里的人都在骂老天爷不长眼吧?

方哲没有回答她,只是没头没脑的说了句:“到了。”

“啊?什么?”林希洄是真的听不懂方哲的回答是什么意思。

方哲指指面前上锁的大门:“我说,我家到了。”

林希洄抬眼看看眼前陈旧斑驳的木门,低矮破败的围墙,觉得这个院子陈旧的简直没法和旁边的院子比。

方哲取出钥匙,伸进已经生锈的锁孔却是半天都拧不开。没办法,他只得抽出钥匙,然后用力一拽锁子,没想到这把早已年久的锁子,竟然被他一把拽开了。

林希洄呆呆看着锁子,思忖这房子已经盖了多少年了,已经空了多少年了,到底还能不能住人。

方哲推开门,走进院子,林希洄硬着头皮跟在他身后。

院子里杂草丛生,只是那些草现在已经枯黄衰败了,可是看到那些枯草也能想象,春夏之际,这家里的野草是多么茂密,蛇虫鼠蚁肯定没少招惹。就连墙头啊,屋顶啊,也生出了不少随风摇曳的野草。堂屋的大门,比电视剧里演的九十年代的农村堂屋大门破旧多了,好像随时都会倒下来拍死人一样。

林希洄不干了:“方哲,你不是打算今天就让我睡在这里吧?”

方哲却说:“我们现在就动手打扫这里,晚上好睡觉,怎么样?”

林希洄怒了:“方哲,你敢让我住这地方!”

“咦,不是你说想了解我过去的生活吗?那住在这里最好不过了。”某人眼里带了捉弄的笑意。

林希洄看出方哲在捉弄他,气得在他肩头捶了一拳:“让你再笑我,让你笑!你以为我是怕吃苦啊,你小时候能住,我当然也能住。我只是觉得这里年久失修,早成了危房了,根本不安全。收拾干净了有什么用?那也是危房。这里不能住人的,除非你翻盖啊!”

方哲笑了:“你这小傻子,在我把这里清理干净并且修整完毕之前,是不会让你睡在这里的。就算你放心住,我自己还不放心你的安全呢。”

“可是……我好累啊,那我们今天睡哪里?”这附近看着不像有招待所和民宿的样子,酒店就更别提了。可是她在那么脏的车里坐了足有半天的时间,真的觉得自己又脏又臭,急需洗澡啊。

方哲又笑了:“你现在才考虑这个问题啊?”

林希洄:“我哪里知道这么多。车是脏的,你家是危房……”

“好吧,跟我来,我先带你去住的地方看看,等你洗完澡,休息够了,我们就好好的吃顿饭。然后……你继续休息,我过来打扫这间危房。怎么样?”

“不要,我要和你一起打扫”林希洄勾住方哲的脖子,“至于现在吗,你先带我去住的地方看看。”她迫切的需要洗澡和休息啊。

方哲:“好啊,不过这么急着赶路,你还走得动吗?”

“当然走不动啦。”林希洄假装不高兴的嘟起嘴。哼哼,只有他能耍她吗?

方哲:“那怎么办?”

“你说呢?”

“要不我背你?”

“被人看到要笑死我们了。”林希洄大声拒绝了这个提议。

“这可就难办了啊。”方哲作势假装思索了片刻,“那要不我做下牺牲,不怕被人笑话,怎么样?”

“好啊!”林希洄不客气的跳到方哲背上,“反正我是不怕人笑的,你也不怕最好了。猪八戒背媳妇儿啊。”

方哲:“虽然你把我比作猪八戒让我有点不爽,但是你说我背的是媳妇,我就很开心了。”

方哲将行李丢在小院,背着林希洄穿过村子里的街道,最后在希望小学门口停下,不过是停在后门。

林希洄很奇怪:“你打算让我睡这里?”

“是啊。这学校里的教师宿舍还不错的,正好有两间空宿舍,我们一人睡一间。二十四小时热水,独立卫浴,免费宽带,绝对是三星酒店标准,嗯哼。”

“哇,这地方看起来绝对算不上富裕啊,怎么老师的待遇这么好?”

“没办法,肖安财政收入低,财政不景气,老师的工资也就低。这里远离都市,空气又不新鲜,但也没有偏僻到可以算是支教的地步,如果住宿条件再不好,那就真的没有什么吸引力了。”

“哇,你对这学校真是了解的一清二楚,你真的很少很少很少回家乡吗?你确定人家会让我们住教师宿舍?”

“当然确定,不然我也不会带你来了。”

“为什么?”

“很简单吗,这个学校是我捐建的。”

泡妞

教师宿舍的环境确实很好,不过可惜的是只剩下一间了。计划赶不上变化,方哲明明提前打电话确认过有房间的,偏巧今天就有个老师过来试教。因为老师家在a城,是大老远来到这偏僻小地方的,所以校方领导毫不犹豫就把空着的两间宿舍,其中的一间,给了那位老师。

在被方哲指责说话不算话时,看上去很年轻的校长大人冲着方哲来了句:“柿子当然是捡软的捏。得罪你我不怕,万一老师有什么不满意,试教都没完成,抬脚走了,你赔我一个老师?”

方哲:“这个……你不会想法子让县政府增加财政拨款,给老师们多发些福利和奖金啊?”

“想了,什么法子都想了,可政府的财政支出很吃紧,很多地方都不够,教育这块已经是支出大头了,我们还能怎么办?”

林希洄提议:“我觉得应该让那几个淀粉厂搬走。这样的话,总会有一些不喜欢都市喧嚣,喜欢乡村的宁静和清新空气的老师会来吧?再加上这么好的住宿条件,嗯,工资低点估计也无所谓啦。那样的老师应该不喜欢购物,何况这里也没有什么购物环境。他们白天讲讲课,晚上上上网,周末出去踏踏青爬爬山,多美好的生活呀?”

年轻帅气,看起来还不到三十岁的校长,深深吐出一口气:“美女,你说的真是太有道理了。不过你知不知道,那几个淀粉厂一年给肖安县贡献多少税收?给肖成乡贡献多少税收?”

林希洄:“那几个厂房看起来也不大吗。”就算大又怎样?淀粉厂而已,又不是什么高科技产业,能有多高的效益?她觉得这几家工厂,一年交?

返回

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妖妇又绿江南岸 倒序 正序

《妖妇又绿江南岸》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