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妇又绿江南岸》 第122章

李大良一怔。当年小兰可不是这么对他说的,小兰叮嘱他忘了她,还让他好好活下去,平安健康快乐的活着。

现在的年轻人,终究和那个时候不一样了。

林希洄很理解这个老人的震惊,她说:“是不是贺小兰临终留了什么遗言给你,所以你才那么惜命?大概我和贺小兰性格不一样。如果我有贺小兰那样的经历,我宁可我的爱人轰轰烈烈为我报仇,也不愿意他屈辱苟活。他要真敢不管我的冤屈,自己快乐逍遥的过日子去,我……哼!”她说着,用很具威胁性的眼神看了方哲一眼。

方哲这会却没有心思和她调笑。他并没有多看林希洄,只是一直在盯着李大良,以防这老头这时候忽然又出什么诡异的招数。

李大良并没有伤害这两个年轻人的打算,虽然他们坏了他的事。他嘴角慢慢扯起一个带着无尽沧桑的苦笑:“轰轰烈烈的报仇?你以为我不想吗?方哲,你根本就不了解那个时代。那个时代活得很好的人,精神都是亢奋的,疯狂的。他们每天都活得轰轰烈烈,而被那个时代碾压在脚下的人,都是沉默的压抑的,根本轰轰烈烈不起来。”

这么奇怪的时代?大家的精神集体亢奋?林希洄奇怪的问:“你是说文、革时期吗?”

李大良点头:“那是一个很疯狂,很恐怖的年代。虽然那个时代的人民,有着极大的热情,也有着对国家极大的爱心。你还是个小姑娘,像你这么大的孩子,根本就一点也不了解那个年月。”

李大良渐渐陷入回忆,慢慢向林希洄讲述了那段悲惨的往事。

在他的讲述里,故事的主人公是个纯真美丽的少女,那少女有个在现在看来很土的名字,却是少女的母亲唯一能想到的饱含深意的名字。她叫——贺小兰。

贺小兰刚进入棉纺厂的时候,其实人缘很好。小伙子都喜欢她,姑娘们也都乐意亲近她。因为她的淳朴善良,为她赢来了很多好感。

可是在那个年代,对于一个力量弱小的人来说,贺小兰却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当然,现在人看来,那个不是缺陷而是优点———她长得太漂亮了。

贺梅年轻的时候就很漂亮,生的女儿很像她,而且比她年轻的时候更加白嫩,五官也更加迷人。

那时不过十六岁的贺小兰,很得人心。棉纺厂的小伙子们,特别是那些未婚的小伙子们,都喜欢对贺小兰献殷勤。李大良也喜欢贺小兰,只是他不像别的年轻人那么大胆,敢高声跟贺小兰说话。他只是以一个车间主任该有的态度,常常指点贺小兰怎样才能把工作做的又快又好。贺小兰虽然害羞不爱说话,但却是个心思通透的女孩子,她看出李大良对她的情意。情窦初开的少女,竟然大胆的回应了比她年长好几岁的李大良。那个时代,男女之间没有恋爱的说法,特别是,李大良比贺小兰又大了十岁,所以两个人并不敢公开关系,只能悄悄在背地里见面、聊天。偶尔,李大良会带小兰一起到市郊去玩。贺小兰每次都笑得很开心。

棉纺厂里没人知道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是他们认识的人里,也只有贺小兰的母亲贺梅知道他们之间的事。

可是,危险在悄悄接近。贺小兰却在不知不觉间,引起了心思不良的人的觊觎,同时也为自己招来了很多同性的嫉妒的目光。贺小兰对这一切一无所知,仍旧每天勤恳工作,偶尔在暗地里跟李大良眉目传情。

这样的爱情,在如今的年轻人看来,应该是很无趣很压抑的,甚至他们之间根本就不能叫做谈恋爱。但是在当时,李大良却觉得十分满足。他甚至已经想好了,选一天合适的日子,就把贺小兰带回去给病弱的父母看看,也好正式公开两个人的关系,以后他们两个就能光明正大的在人前说话了。

可就在李大良决定告诉小兰,他要带她回去见父母时,贺小兰却失踪了。

那天,李大良下班后,又在那条胡同里等贺小兰,却迟迟没有等到。他以为贺小兰在加班,结果返回厂里悄悄找了一圈后,并没有看到贺小兰。他以为贺小兰回家了,就去她家里找她。

贺梅满心欢喜的以为女儿下班回来了,一边开门还一边带笑的抱怨:“怎么才回来,有好事呢……”看到只有李大良焦急的站在门外,贺梅直觉女儿有什么不好,心里咯噔一声,笑容立刻僵在了脸上。她急忙问:“小兰呢?没和你一起回来吗?”

李大良听了这话,也觉得不妙:“阿姨,小兰没回家吗?”

答案当然是没有。

贺梅将李大良让进家里,两个人又等了一会,始终不见小兰回来。眼看天已经黑了,两个人都很着急,只得分头出去找贺小兰。

最后,两个人是在工厂一个废弃的仓库里里发现的贺小兰。

当时贺小兰的情形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

李大良退了出去,等着贺梅给贺小兰简单收拾了一下,然后他和贺梅趁着天黑将贺小兰偷偷送回了家。

贺小兰回到家很久之后,才慢慢清醒过来。可是她连哭也不能哭,贺梅死死捂着她的嘴,不让她哭,就怕她的哭声太过凄惨,招来邻居的围观。

贺小兰是被人轮、奸的。她本来可以下班了,可是她那个一向看她不顺眼的女组长梁黛青却指挥她一个人将今天组里的成品办理入库。所以,贺小兰这才走的晚了。那个库房比较偏僻。她刚出来,就遇到三个男人喝的醉醺醺的经过。借着酒胆,三个平时看起来还算不错的工友捂住了她的嘴,将她拖到了旁边的仓库里。接着,他们一个接一个的上去对她施暴。

那三个人,贺小兰都认识,她能很清楚的说出他们的名字。她恨死了那三个人,恨不得他们统统下地狱。

贺小兰哭着对贺梅说:“妈,我要告他们,我要让他们不得好死!”

林希洄听到这里,插话打断了情绪激动的李大良:“不对呀,你跟贺梅就那么把贺小兰带回家了?也没有保护现场吗?”

方哲听到这个问题,惊奇的看着林希洄。那个年代的女人遇到这种事,好像没几个敢报警的吧?保护现场做什么?贺梅在给贺小兰简单收拾的时候,弄不好已经把现场打扫的很干净了,简而言之,就是现场已经被破坏的不能再破坏了。就算林希洄历史学的很差劲,这点常识也是该有的吧?

李大良听了林希洄的话,目中除了痛苦,还有一抹不知是讽刺还是苦笑的表情:“报警?小姑娘,你真是太不了解那个时代了。看你的年纪,也不过二十出头。就算你是90后,你父母总该是60后吧?他们的观念是什么样的,你真的一点也不知道?”

林希洄只好讷讷的摇头:“我没有和我的父母探讨过这个问题。”其实她最初来到人世时,那个时代的人对女性的贞操要求非常高。女人一旦婚前就被破了处子之身,那注定是要被人唾弃的。可是她听说人类是一直在进步的啊,难道几十年前的人,竟然也跟千年之前一样,对女性的贞操要求高得离谱么?明明是被强暴的女人,却为了遮掩事实,居然不能报案吗?看起来,贺梅的做法分明是不打算报案,不然也不会草草收拾了贺小兰后,就和李大良把贺小兰送回家。李大良讲到现在都没说过,贺梅想陪女儿去警局。

方哲听了她的话,真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最终也只能是哭笑不得。

李大良却是感慨良多:“那个时代,已经快被现在的年轻人遗忘了。不过那本来也不是你们记忆里的东西,记不住也很正常。”

方哲只问:“李大爷,后来怎么了?”后面的事情,他虽然多少知道一些,但毕竟只是知道大概,而且他到现在也没弄明白,胸针是怎么被另外几个人瓜分的。

真相(四)

十六?真相(四)

李大良想起后来的事,只觉得整个人整颗心都要被撕碎了。他几十年来都不敢去回想后来的事,他确实很懦弱,为了让自己活得更好,就假装自己乐观、豁达、心善,坚决不再回忆过去,只活在当下。其实只有他自己知道,他是多么的懦弱,多么的害怕,当初的事就像一个噩梦。他生怕自己一回想,就陷进噩梦里拔不出来,终其一生,只能活在噩梦当中。

那天,贺小兰精神稍稍恢复一些后,一直朝吵着要去报警,但是贺梅拼命阻拦贺小兰告状,还让贺小兰想好,她就算告状,也是自己吃亏。万一弄不好,没告倒那三个男的,自己的名声也搭进去了。就算告赢了那三个男的又怎么样?她还是要被人指指点点。那些人的指指点点和闲言碎语,句句难听,各个刻薄,足以让心思脆弱的贺小兰,连一个月都坚持不下去,就会走上绝路。

贺梅不只是拼命阻止贺小兰,还求李大良也不要把事情宣扬出去。

李大良却容不下这事,在确定贺小兰没有大碍后,立刻就转身去厨房拿了把菜刀,回身就往院子里走,他头也不回:“阿姨,你照顾好小兰,我去给她报仇!”

当时外面早已漆黑一片,月亮挂在半天空,冷幽幽的俯瞰着大地。很冷,很凉,李大良被夜里的凉风一吹,不但没有平复情绪,反而只觉得这个世界又黑又冷。为什么贺小兰那样纯洁的少女,要被人毁去贞洁。为什么明明贺小兰是受害方,却还要忍气吞声,生怕事情传出去丢人的却是自己。这个世界怎么了?究竟还是不是他原来认知的那个世界?这分明就是个黑白颠倒的世界。

本来一直情绪激动的贺小兰这下忽然变得万分清醒了,她尖声叫起来:“不要,不要去!大良哥,你回来!”

贺梅连忙去拉李大良:“你快回去,别让她再喊了。”

李大良只能折返回去。

饶是如此,贺梅仍然怕李大良突然又激动起来,喊着出去砍人。她紧紧拉着李大良:“你可不能去,你去了,就算砍死了那三个王八蛋也没用,你还得把自己搭进去。”

在贺梅的强烈要求以及乞求下,贺小兰最后没有去报警。结果,这个决定却让她后来更加不幸!

而李大良则在贺小兰的哀求下,没有去宰了那三个王八蛋。他本来就是靠着一时的意气才想去杀人,等稍稍平复之后,就再也不复刚才的胆气。

他懦弱,贺梅母女同样懦弱。没想到,懦弱者最后的下场,却是被人连皮带骨吞掉。这也直接导致了李大良年逾古稀后,报复起来不择手段的疯狂!

贺梅为了安抚女儿的情绪,柔声对贺小兰说:“小兰,你再坚持一下。没必要这时候把自己搭进去。我们很快就不用受苦了,会有人想办法接我们去瑞士生活。小兰,你只要忍过这段时间,我们就有能有安稳的生活。到了外边,就没人认识你了,也不会有人知道我以前是做……那行的,那些什么‘造反派’,什么‘革命’,也都和我们无关了。咱们的好日子就要来了!”

当时“出国”两个字,对一般人而言,无异于天方夜谭。听到贺梅这样说话,贺小兰和李大良都很震惊,两个人都觉得贺梅是在讲神话故事。

贺梅就是在这时候,告诉贺小兰,自己年轻时和董家大少爷的一段恋情。她说自己年轻的时候很大胆,虽然知道门不当户不对,而那时候的董兰生根本没有对抗家族的力量。虽然明知道很可能下场悲凉,结局不会美满,可她依然义无反顾的向董兰生奉献了一切。后来,她其实是给董兰生留了血脉的。最后,董家人强迫董兰生离开中国,走的时候,把她生下的才满月的儿子也带走了。

贺小兰和李大良听到贺梅年轻时的故事,都震惊极了。他们文化水平都不高,连当时的报纸都不怎么看,甚至连工厂的宣传?

返回

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妖妇又绿江南岸 倒序 正序

《妖妇又绿江南岸》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