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里已逝两千年》 第85章

…”

孙尚香趁热打铁:“唉,只可惜,他再也见不到此生至爱了,你们不能同生,也无法同死,生离死别,真让人心

痛呵!来生,不知还有无缘分。你们如今阴阳相隔,真是难受呵……”

灵巧脸上蓦然绽出一个凄绝的笑容。她此刻心中是真的痛,却也清醒孙尚香说这些话的含义。好,便称了她的心

也随了自己的意吧!

她回过头来,笑得如此澄澈:“孙夫人,我陪我夫君去了,请你转告大家,莫要为我伤怀。”说罢,撩起纱裙,

纵风一跃,那轻巧的身姿便如同翩旋起舞的白莲,在坠落的同时,缓缓盛开,周围的草木登时被拢上一摸绝美的纯白

孙尚香一惊,大步走上前,却只是看到那一朵酷似雪莲的身影投入了昏黑的深崖,许久以后,伴着浪花的惊喝,

没在了夜空中。

心,空荡荡的一片。她死了,孙尚香却没有想象中的高兴,只有完成任务的怅然。她长叹一声,转过头,一步一

步回转去。

第一百零九章 倾城挽歌(2)

车辙在泥土中碾出一道道绵长的轨迹,窗外的景色缓缓倒退,施茜不由得想着,若是人生也能这样倒退,若是年

华也能如同这些景致一般任人驻足欣赏,那该多好。此刻,她唏嘘着,思绪缓缓飞远。她知道灵巧赴死,已是第二日

了。她连感慨都来不及,泪便已涌上眼眶。

有时,真不知这世间的债该如何算,即使是恶贯满盈的人,怕也是有自己难以道出的苦楚的。若是本性不善,又

怎会为了大义而投身崖底呢?

此事一出,她自然便要被藏起来,不能让他人知晓她还活着。诸葛亮一手遮盖了此事,安排好马车,送她去一处

隐秘地方。

此刻,他见她出神的望着窗外,心中暗自长叹。她经历了太多,承受了太多,该是歇息的时候了。从此,自己便

好生照顾她吧。她,是该被呵护的女子。

施茜将视线从窗外拉了回来,便对上了诸葛亮的眸子,随即一笑:“看我做什么?”

诸葛亮只摇摇头,半晌,才问道:“你会害怕孤单么?”

她笑笑:“孤单?有什么好孤单的?能活下来就已经‘幸甚至哉’了,每天还能有花花草草陪着,你也会常常来

看我,我还有什么可孤单的。”

“我不在的日子里呢?”他思忖片刻,轻轻开口。

“心在一起,就无所谓距离。还记得我们以前么?”曾经,她在江东,他事刘备,他们见面的机会少之又少,却

(bsp;,从不感觉相隔很远。因为理解,因为懂得,于是,就算不在一起,心,也毫无阻隔。

诸葛亮闻此,浅笑一声,点了点头:“这倒也是。只是,你无法再施展拳脚了。”

这话便如同一记重捶,打在了施茜的心上。

再也无法施展拳脚了……再也无法帮助他匡复汉室了……从此,自己便如同一个废人,要躲在一处安稳地方度过

一生。而,自己已无几天好过,便真要这么浪费了去么?呵,罢罢,给自己一段清静日子吧。

他见她神色不对,笑容立刻敛了起来:“怎么了?”

施茜摇摇头:“没什么。”一生,也就是眨眼间就过了,她如今,丝毫不怕死去,只是还有一个小小的心愿。她

看向窗外,缓缓道:“我想将我所知全部告诉你。”说着,扭头对上他略带愣怔的瞳眸,“你说好么?”

诸葛亮明白过来,只是笑笑:“你知道的是历史,但历史的真面目却是被传唱者所控制的——这是你告诉我的,

不是么?”

施茜闻言一呆,随即恍然。可不是呢,谁又能保证她知道的就是对的?话虽如此,谁又不想知道传唱者口中的今

时今日呢?他会如此说,恐怕又是因为他固守的信念吧。他宁愿相信自己的双手将创造明天,也不相信明天的记载能

改变今天。她点了点头:“不错,不错。”

如今,是彻底释然了。

他总是一个与旁人不同的男子。也许真如史学家所说,他就是一个拥有大智慧的人,可以卜算出自己的名运,可

以卜算出汉室兴亡,可以卜算出几百年后的李姓男子将起兵太原,还有什么是需要自己补充的?他不是不知道,只是

不甘臣服在名运的脚下。他要扭转乾坤,却不想,倾其一生,最终,也只是在丞相祠堂中安然长眠,空留下一世长叹

忽然间,便想起来杜甫写的《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重的闷响。施茜和诸葛亮相视一眼,缓缓走上了君山。

她没有想到,古时的君山竟是如此娇媚,蒙蒙细雨中,抬头望去,山间林密处墨绿,林疏处碧绿,错落有致,清

淡的雾气再雨中缓缓浮动,不经意的,她便想起欧阳修的词句“山色有中无”。在这山间行走的人很少,偶有一个小

点,也似被这一片朦朦山色溶化了。偶尔,有儿童戏耍的声音飞起,惊得雨雾一跳,脸庞一阵冰凉。这全然不是现代

的游览明胜,只是罕有人至的小山小岛,放眼望去,那洞庭湖面波光粼粼,涟漪轻轻荡开。

缓缓走着,她的眸子也便越来越光亮。此时的君山,已有“江南第一祠”之誉的湘妃祠,已有秦始皇“封山印”

还有汉代武帝射蛟台。她伸手触去,只觉历史的厚重通过一震悸颤传遍全身。这是真实的呵!一千八百年前的君山

诸葛亮在一旁看着她,眼中的温暖黏稠得化不开。此时的她,澄澈得犹如刚去隆中的时候,没有太多负担,没有

太多无奈,一双精灵的眼睛欢快的滴溜溜直转。她喜欢这里。思及此,他笑了,轻轻的牵住她的手,带她继续向前。

她的手便如此刻山上的露珠一般冰静柔婉,触上去,便似一块晶莹的石子,让人忍不住心生呵护。

她感觉到他手心的温度,转过头,冲他微微一笑。她知道,他疼惜她,害怕她的身子吃不消,却又难得见她开心

“孔明,我没事。”不知是从何时开始,她便习惯唤他“孔明”了,也许就是这几日的事情吧。她知道自己时日

无多,只想给他留下一些温暖的记忆。孔明,多温暖的称呼呵,似亲人一般。

“嗯。”他点点头,却是更小心的握紧了她的手,“喜欢这里么?”

“喜欢。”她是真的喜欢,打心里喜欢这个地方。曼陀花开了,淡香袭人,便如同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中,让人

恍然不食人间烟火。

“那,我在这里替你搭个房子,就不去红村了吧。”本来,他已想好去红村,那里人烟稀少,也十分隐秘,是个

好去处,如今,若能在君山上替她搭一间屋子起来,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至少,她每日看着这景色,赏心悦目。

听她这么说,她眼中一喜,随即,却又一愣,忽而笑道:“不必了,你看——”纤手一指,前方的寺庙便这么隐

隐出现在了林后。

“你……要去寺中住?”诸葛亮微微一怔。

“有何不可?”她却觉得新鲜异常。在现代,她常常看到电视剧中有女施主住进寺庙求清静的故事,可惜,现代

的寺庙再不清静,于是,这也便成了她再也无法体味的感受。如今,好不容易做了一回古人,何不去试试?

觑见她眼中的雀跃,他略略颔首:“好,依你。”

眼光一掠,她便见到了洞庭湖中正绽放的荷花,果然正如古人赞叹的一般,素雅高洁。

君山……洞庭湖……这是一副怎样的画面。施茜忽然发觉自己的思维凝滞了,第一次搜肠刮肚的却无法形容眼前

的景象。忽然,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窜入了脑海:“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

一青螺。”看来,今人的词汇已贫乏,或是今人的感官看到古时如此天然秀丽的风景,除了悸颤以外,就没有其他方

式可以表达了。只有古人受育于这样纯粹的环境,才能写出如此浑然天成的诗篇。她施茜在现代也算个小小文人了,

常常舞文弄墨,填个词赋个诗什么的,如今却不得不折服,这样的景致,自己是无论如何也描述不出来的。

诸葛亮见她不语,不禁问道:“想什么呢?”

施茜一时出神,便将刘禹锡的诗喃喃重复了一遍。

诸葛亮听闻此诗,竟呆住了。早在她吟出《咏柳》时他便觉得她作的诗风格与这个时代迥异,现在这首诗亦是如

此。现在想来,她是未来的人,也就不足为奇了,可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这是你作的?”

施茜回过神来,慌忙摇了摇头。贺知章的《咏柳》已被她恬不知耻的划到自己名下了,如今岂能再侵犯版权?她

对他笑道:“这是后人作的一首诗。”

他点了点头,眼中忽然闪过一道黠光:“那……你的那首《咏柳》……”

她一惊,尴尬的笑了半秒,随即支吾道:“当时……是因为……咳咳……”她知道诸葛亮顶尖聪明,若她骗他,

他岂能觉察不出。他如今既已知晓,不知可会对她的印象大打折扣……

哪知诸葛亮闻此,却只是爽朗的笑了:“呵呵,你果然是机敏过人。看得出你腹有诗书,不然又怎会信手拈来。

”她对天下局势的看法也颇有见地,不可谓不是他见过的一个奇女子了。

这下,她的脸立刻红了:“你……说笑了。”

许久不曾见到她如?

返回

上一页

点击功能呼出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梦里已逝两千年 倒序 正序

《梦里已逝两千年》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