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38章

作品:雕像|作者:巴乔的中场|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07 22:58:00|下载:雕像TXT下载
  〃取汤!〃

  〃取汤!〃

  〃取汤!〃

  合暖(1)

  铁锤将军从密室里出来后,得知义子取汤的事,十分嘉许,他决定提前为他举行冠礼。

  取汤的头发是妩媛婆婆和盘的,衣服是我早些时候裁的,用的是父王赐给我的带有神鸟图案的锦缎。虽然还差多岁,但铁锤将军认为取汤之举已证明他已成人,可以加冠。取汤的头发十分浓密,平日里随意披散或胡乱挽成个髻。现在梳理得整整齐齐,像一个小戟别在脑后。整个人一下子显得英武异常,扫眉阔眼,狮鼻虎目,方耳上翅,再加上龙翼高耸的冠带,站在老铁锤将军铜人面前,俨然一个上古时期的勇士。他腰悬石戈,手举玉璋,在青铜扶桑树前下拜。

  铁锤将军亲自奉酒,三星城现在只有酒了。

  礼毕。

  众将继续饮酒。取汤坐在铁锤将军和铁锤黑星之间,右手缠着布,左手持杯。由于均是空腹,几杯酒下去,众将脸色大变,面如青铜,眼睛开始外凸。

  铁锤将军问:

  〃你已冲到巴王面前,为何不一锤结果他的性命?〃

  铁锤黑星说:

  〃让巴蛮主帅护着跑了。〃

  取汤笑道:

  〃当时我就想着那锅汤了。〃

  弦音问:

  〃你可曾看清他们的模样?〃

  (bsp;取汤答道:

  〃未曾,我只看见汤。〃

  众人大笑,都道:

  〃难怪你取汤成功。〃

  言语间,取汤一直在看着我。他的眼睛没有外凸,但也变了形,像两个巨大的方块分布在鼻梁两侧,中间各有一条横向的棱线闪着白光。我向他举杯。他把酒斟得满满的,一饮而尽。这种目光我没见过,但并不害怕。在我的注视下,他的眼睛渐渐又恢复到正常的形状。

  城门掷金和义子取汤之后,敌人将营帐移到了山坳背后,中军也向后二里下帐,城上无法看到巴军主帅的行迹。他们除了在城的北方各门密布矛弩车之外,城的东西沿线也四处布满,城上稍有风吹草动便发射。近万名矛弩手轮班调换,不分昼夜地监控,严防铁锤军下城。

  不多日,风雪又起,敌人的矛弩时不时地在风雪中呼啸而过。

  三星城彻底被封。

  铁锤将军再次进入密室,推卦策卜。他知我通晓父王的法术,亦善卜,与我一同前往。

  我们以连山易连山易:古代易经的一种,现已失传。得一神秘卦相,解为:

  出城赖二人,皆处子,一得援军,二得奇策。

  激战二人亡,一在城上,一在水中。

  又用归藏易归藏易:古代易经的一种,现已失传。推演,解为:

  城破城犹在,人亡人未亡。

  最后用图洛之法图洛之法:即河图洛书,周易由此演化而来。卜问,解为:

  敌可胜,名可就。

  众将问卦相所示,铁锤将军沉吟不语。这三个卦相看似具体,却很模糊,仔细揣测又相互矛盾。我似有所知,似有所悟,却又什么都不甚明了。想着各种可能,然后又将其一一否定,似乎知道了我们的命运,又什么都不知道。心里七上八下,脑子更乱了。

  铁锤将军见众人面色凝重,便把卦相的开头和结尾告诉了大家:

  〃卦上说,可出城胜敌。〃

  众人听罢,无不欣喜。

  铁锤黑星说:

  〃城中尚有存酒一千五百樽,战马两千匹。人饮酒,马不饮。每天都有马成批饿死,宜速战。〃

  弦音说:

  〃今年秋天多余的红稷米存放在石匠的洞窟里,只是无法取来。〃

  铁锤将军说:

  〃幸好敌人尚未发现他们,一旦发现,他们必死无疑。现在首要是如何出城。〃

  众人面面相觑,未有良策。

  取汤看了一眼众将,上前一步冲向铁锤将军施礼道:

  〃我有一个办法可以出城。〃

  铁锤将军想到卦中的处子之说,目露惊异之色。

  众人来到图室,听取汤讲述。

  地图展开。

  取汤指着图说:

  〃我观察多日,敌人于北河此处取水。这里是内城,我已在此凿洞。此处与敌人取水口相距两百七十余步,可拣善泅者持锤潜渡,奔至山谷洞窟,取粮并与援军报信。两下夹击,敌可破。〃

  弦音问:

  〃人不换气,持锤游于冰水中,谁能行二百七十步?〃

  取汤说:

  〃可口衔皮囊,中途换气,两口即可。〃

  铁锤黑星说:

  〃此策甚妙,只是夜晚,昏昏暗暗,又在冰层之下,万一走偏,如何能寻见出口?若寻不见,必憋死无疑。〃

  取汤说:

  〃敌人取水之时,多提灯笼引路,汲水时将灯笼放于冰上,可照出口。我们只待见他们取水远来之时下水,敌到我到,可出河面。〃

  铁锤将军听罢,说道:

  〃天赐取汤,救三星城渡过此劫。与卦中所示暗合,可行!〃

  于是依计准备。选出善泅者二十人,置备皮囊,束口,中置小管,可吐纳气息。又派人于城北门每日鼓噪,但不出兵,只是吸引敌人注意。却于内城西边河面凿开冰面,取汤等二十一人饮酒赤身,冒雪暗中演练。入夜,只见二十几个赤条条的人出没水中,脊背泛着青光。水流很急,上面漂着细小的冰凌。风卷起河岸上的雪在空中抛洒,与河中翻腾的冷气相接,瑟瑟作响。我与在楼上下望,看得我们手足发冷,牙齿打颤。

  合暖(2)

  我要出城去,我也要出城去!如若让敌人攻进山谷,发现我那些雕像,还不如让我挫骨扬灰!我要去见石匠,我要去见我那尊尚未谋面的雕像,哪怕只说一句话,哪怕只看一眼!

  临行的当天晚上,取汤来向我辞行。

  我命为他梳头。

  默默无语地为他梳完,解下自己头上的带子为他束上。她将梳落的几根取汤的头发小心翼翼地折好,包在绢帕中。她一手托帕,一手持梳,散发遮面,碎步退下。

  我整理了一下他的左衽,一切停当。他看了看窗外,然后向我行礼。

  出发的时间已到。

  我对他说:

  〃你在此稍候,我有件东西要你带给石匠。〃

  说罢,我转身来到内室,换上那天铁锤将军为我准备的那套士卒的衣服,披好甲胄,提锤出来。取汤惊讶地看着我,跪倒在地。

  〃请问母亲要带何物?〃

  〃要带之物就在你面前。〃

  〃小人不敢!〃

  〃城上已绝粮数月,我随时会饿死,你想让我饿死吗?〃

  〃不想!〃

  〃敌人攻城在即,城破我死,你想让那群只知有舅不知有父的巴蛮取我首级辱我身体吗?〃〃不想!〃

  〃那带我走!〃

  〃不要为难取汤!〃

  〃你怕什么,我会泅水。〃

  〃我怕将军知道……〃

  〃你是我儿吗?〃

  〃是!〃

  〃你肯为我舍命吗?〃

  〃肯!〃

  〃你想让我现在死吗?〃

  〃不!〃

  〃若不答应,我此时就一锤砸烂脑袋,死在你面前!〃

  天上飘着清雪,面前的酒碗已空。

  脸很热,铠甲里的身体也很热。昔日取汤为我捉鱼的冰窟窿经过修整,镶嵌在内城的河面上,如同一面天镜。加上我和取汤,共二十二人在冰窟窿前排成了两队。铁锤将军、铁锤黑星、弦音等为众人饯行。由于是凌晨,光线昏暗,每人的装束都一样,全手持铁锤,颈挂皮囊,腰插短剑,清一色的甲胄,再加上全戴了头,我夹杂在众人之间,没人发觉。

  铁锤将军从队伍面前走过,众人依次向他行礼。他的大手拍着士卒们的肩膀,这就是他的言语。拍到我了,我没想到他的手会那么重,整个身体一晃。

  铁锤将军问:

  〃你饿晕了吗?〃

  我摇头。

  取汤在一侧回禀道:

  〃他水性很好!〃

  铁锤将军的一双回形大眼疑惑地看着我。想到这有可能是我们最后的诀别,我的眼里一时涌满热泪。但是我没有出声,使劲地点了两下头。他扫视了一眼众人,与铁锤黑星、弦音等人向取汤及众人行礼,众人跪拜还礼。

  取汤第一个入水,余者相继而入。

  眼前一片漆黑。

  水很冷,身上的热气顷刻全无。锤重,剑重,衣甲更重,身体被它们带着不由自主地下沉。人们都打开了头,口衔皮囊,奋力划水。已经游了很远,但还不见出口。我换了一口气,身边有人呛水,我看见几只皮囊在眼前的急流中漂过。两个临近气绝的士卒用锤狠命地击打着头上的冰层,然后身体和锤一同坠向水底。

  我的肺几乎要炸开,更糟糕的是我刚要换第二口气的时候,吸管突然折断,皮囊已经进水。我不能死,我不能死在水中,我要死在那尊和我完全一致的雕像身旁。我扔掉了头盔和头,丢了皮囊,坚持前行。

  终于摸到了泥!

  这说明已经到了岸边,但就是不见出口,我们不得不在冰层之下回旋寻找。马上就要没力气了,我扔掉了手中的锤。就在这时,身边又一个士卒沉下去了。我不能沉,千万不能沉!要死我也要死在石匠的怀里,坚持划,划,划,划,每划一下就离我的石匠近了一步,就离我的雕像近了一步!我看见石匠了,他就在前方向我招手,这回乡的路,我一定要拼尽最后一口气把它走完!

  头顶的前方出现一串朦胧的光!

  士卒们急速向前游去,口中的皮囊尽落。光越来越近,是淡黄色的。敌人汲水的冰窟窿口已然出现在面前,充满了光,像一个橘黄的太阳悬在我们头顶上方。

  一只水桶进入水中。

  (bsp;取汤抓着那水桶,顺势一带,一个打水的敌人落水。取汤及众人手起锤落将其砸死,然后飞鱼一般蹿出了水面。河面上还有七个敌人,一时吓得魂不附体,被取汤等当场结果了性命。他们倒地的时候,碰翻了放在雪地上的两盏灯,一盏被风吹灭,一盏却燃烧起来。远处的敌人立即发觉了,一小队人马朝这边冲过来。

  取汤拉起我就跑。那些没有来得及出水的,都被敌人用箭射死或用枪戳死在水中。

  岸边就是树林。

  众人飞似的在雪地里狂奔。

  后面敌军人喊马嘶,叫声一片。

  石窟入口处,么虎正在一块石头后锤横在腿上打坐安睡,青琴在一旁侍立。

  取汤等人见了,在远处便喊:

  〃么虎将军!青琴!快快救我!〃

  敌人数十骑已赶到眼前。由于石窟入口掩在两块巨石之间,双马无法并行通过。么虎昂然立于当中,连续击倒三骑。余下的敌骑在十步开外勒住,随之而到的步卒也一同止步。

  合暖(3)

  此时天色微明。

  么虎和青琴一高一矮站在巨石之间,都身披黑甲,手持铁锤,面戴头纵目。么虎与铁锤将军身量类似,青琴与取汤大小相同,敌军把他俩当成了铁锤将军和取汤,不理解他们此时如何会在这里出现。两人又在高处,敌军见了,如遇鬼神,只将洞口围住,派人回营报信,不敢前行半步。

  我和取汤及众人来到洞内。清点了一下人数,总共只剩十三人,其余九人都没能跟来。他们都死了,在岸上,或在水中。甲胄冻在身上,坚不可脱。很多人背上都有中箭后留下的白点。大家庆幸多亏甲胄浸水结冰,不然在刚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