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56章

作品:隐形爱人|作者:谁知道呢|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09 10:18:49|下载:隐形爱人TXT下载
  慕容珩道:“明日起,你就呆在家里,不可再到外面去乱晃了,等你开学,要多少幅画我都画给你带去学堂。”

  慕容静想了想,问道:“可是因为城里发瘟疫的事情。”

  慕容珩点点头,厅里一下子安静下来,气氛顿时变得凝重起来。

  “这次的疫情十分猛烈,目前……还没有对症的药可以控制住病情,我们济慈堂的保和除疫汤也没有效力,所以在疫情控制住以前,最好不要外出。”慕容珩的声音有几分沉重,在场的人都不由神色黯然下来。

  半晌,太太问道:“难道就没有人能治这个瘟疫吗?”她叹道:“要是你父亲还在……就好了。”

  慕容珩摇了摇头,“即使父亲在,也不一定能有办法。这次的时疫远比当年那次厉害,当年那次瘟疫病程长而且温和,所以比较容易控制,而这次来势汹汹,一旦感染上疫症,朝夕之间蔓延全身,少则两日,多则三四日便全身衰竭而亡。”

  众人闻之心惊,心内惶惶说不出话来。

  “难道就无药可救了吗?那我们不都在等死吗?”慕容静直言道。

  慕容珩目光深沉,“我听说十来年前,江南宣城也爆发过这样一场大瘟疫,那次疫症的症状与这次沧州的十分相似,当时感染瘟疫而亡的不下千人,后来幸得当时沐恩堂掌门人沐展鹏研制出控制疫症的药方,才结束了那场瘟疫。”

  沐紫心头一颤,顿时百味难辨。

  这沐展鹏正是她的父亲,沐恩堂是她父亲一手创立的产业。

  太太的眉峰不经意地挑动了一下。

  “那我们下江南去找沐恩堂求药方不就行了?”慕容静道。

  慕容珩叹了一口气,沉重道:“我已派人去南方查过,可惜沐掌柜在十多年前就离奇去世,他死后,沐恩堂和下属各家分店倒的倒,拆的拆,早就不存在了。那治时疫的方子也没有留传下来………”

  见大家都惶惶不安地沉默着,太太发话道:“车到山前必有路,不谈了不谈了,来人啊,传晚膳吧,今儿人多,就在正厅吃吧。”

  沐紫垂首答应着,外面又进来几个丫头帮忙摆桌子。

  慕容珩因心中有事,晚饭也只是胡乱吃了几口就离开了桌子。

  园子里的清风一吹,适才心中的烦闷似乎消散了一些,天上的一轮满月将淡淡的银辉铺洒在地上,他仰头凝视明月,这才想起今日是十五,难怪这月亮圆的如银盘一般。

  这月儿尚有每月一圆,可人间,又能有多少团圆,明日的沧州城又会增添多少生离死别,他心中暗自感叹。

  感叹之余,又生出了长久以来一直纠结于他心头的一个怅惘,这怅惘是他深以为憾的一根软肋。大名鼎鼎的济慈堂,它的少东家居然不懂医术!每每思及此间,便如芒刺在背,他忍不住自嘲。虽然铺子里没有人敢质疑他,他却无法容忍自己对医药的外行,譬如此次时疫的发作,他除了能召集同行开会研讨,竟拿不出半点药理方面的见解,这令他既纠结又惭愧。

  虽然主持家业后他曾潜心研习医学药理,但终究比不上那些自小从医秉承家学的大夫们,辨识个药材良莠还行,真要望闻问切,他就只有两手一摊了。

  心中不免对去世的父亲生出几分嗔怪和不理解,当年,父亲力排众议,坚决反对他承父业学医,而送他去国外学了个并不实用的经济学。

  “医者,一手掌握着病患的生杀大权,好比拿着一把杀人的刀。我一生悬壶济世,却造孽深重,我的子孙后代有何颜面再从医道,否则,连老天都不会庇佑你们啊!”

  多年来,他一直在思考着父亲这句令人费解且前后矛盾的话。

  既然如此,为何还要把铺子交给他,既然早晚他都要子承父业,为何父亲不把药铺改为钱庄、当铺、绸缎铺之类的再交给他呢?

  他心事重重地徘徊在花园里,不知不觉走到了湖边,望着波光粼粼的湖水怔怔地发呆。

  “大少爷。”身后传来轻柔沉静的嗓音,他回过头去。

  假山的一侧,木槿花疏密的花影中徐徐踱出来一个纤细的身影,似乎早就在那里等着他,见他转身过来,她上前垂颌一礼。

  “是你?”他的眼中有三分讶然,两分深意。

  沐紫含笑道:“正是。”

  自从知道她曾经把他误认为死去的未婚夫后,他每次见到她,心中总有种说不出的怪怪的感觉。

  他淡淡地问道:“你找我有什么事情吗?”

  沐紫恭顺答道:“方才在正厅上,奴婢听说大少爷正为眼下沧州瘟疫一事伤神,又听您提起宣城的沐恩堂……”她顿了顿,“我父亲以前为沐恩堂效力过,他曾经留下一个治疗时疫的方子。”她从容地从袖子里抽出一张薄薄的纸,双手奉上,目光恳切:“不只是否对您有所帮助。”

  慕容珩面露喜色,有些不可置信地问道:“你父亲是沐恩堂的大夫?”

  沐紫点头,“是的。”

  慕容珩眼中一亮,连忙问道:“可否请他过来一见?”

  沐紫神色一黯,“他早已不在人世。”

  慕容珩怔了怔,有些过意不去:“抱歉……”

  “没事。”她宽慰地笑道,又嘱咐道:“此药方在初染疫症时,一方药剂以四碗清水煎成一碗,一日三次,如为染病中后期,则一次用两方药剂煎服。”她想了想,又道:“此药方内有连术,遇铁则化,故切记不可用铁罐煎药。”

  她不厌其烦地将药方的用法,注意事项一一告诉他。月光下她的脸颊泛着柔和的光芒,五官姣好精致,微风轻轻吹起她额前的碎发。

  他一言不发地看着她,心里想起小时候在母亲房中见到的那幅观世音画像,似乎也是这般美好的模样。

  五日后,沧州城内传递着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济慈堂研制出治疗当前时疫的特效汤剂,感染疫病者服后不出两日,病情就出现明显的好转,一周之内病情即得痊愈。

  一时间,从济慈堂老号到各分铺均排起了买药的长龙,铺子里人手不够,工人们连夜加工熬药配药,每日铺子开门的时候,门前早已排起了买药的长龙。

  老百姓盛赞济慈堂救死扶伤,妙手仁心,据说他们的少东家吩咐所有济慈堂名下店铺每日须得最后一位顾客买好药后才能打烊。而对于那些无钱买药的穷苦人家,则免费送药。

  济慈堂此番善举得到了沧州城内的老百姓的交口称赞,而传说中济世扶危的少东家慕容珩也在城内外声名远播。

  卫管家绘声绘色地向太太禀报这一切的时候,沐紫正坐在碧纱窗下的小凳子上,用银勾着剔着山胡桃肉。

  她垂下头去笑了笑,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手指一扣,轻巧起撬出一小块胡桃肉来。

  四十一。神农药会

  “这一下我们济慈堂可算是大大地长了脸了。”太太笑逐颜开,连声说道。

  “是啊,是啊,连孟督军今日都差人送了一个堂匾到老号,那上面写着四个烫金的大字‘医者仁心’,这会儿大少爷正陪着督军府的人在得月楼喝酒呢。”卫管家道。

  “哦”太太喜不自禁,“连督军府都遣人来了,这真是难得的荣耀呢!”

  她旋即又忧道:“铺子生意好了,只怕今年的饷银又要增加了……”

  卫管家也附和着叹了口气:“是啊,这每年的劳军费实在有些多。”

  太太点点头,默不作声了。

  沐紫站起来,将满满一盆剥好的山核桃肉放在太太面前的桌几上,整理好核桃壳准备端去小厨房当柴火,她思量着可以建议厨子做一道核桃壳熏牛腿肉,以前容诺最爱吃这种有果木香味的烤肉了。

  她的脚踩着柔密碧绿的草地,煦暖的清风拂面而来,湖畔的杨柳依依袅袅,随风起舞。

  阳光有些灼人,她的心情却出奇的好。

  柳树下背着手站着一个修长的背影,白色的长衫在日光下有些耀目。

  听到身后细碎的脚步声,他转过身子来,对她微微一笑。

  “大少爷?”她一惊,“你怎么在这里?你不是去陪阜军的人喝酒了吗?”

  他轻松一笑,“这种事情交给胡掌柜最合适不过,我又何必劳烦自己呢?”

  见她含笑不语,他上前一步,认真道:“这次多亏了你的方子,才能遏制住这场瘟疫,如果没有这个方子,沧州城恐怕不日将成为死城,而我们济慈堂也从中获益不少。”

  沐紫摇头,轻松道:“奴婢不过是借花献佛,并没有什么。倒是大少爷近几日劳神费力,颇为辛苦。听闻铺子里日夜赶工,以期救治更多的患者,大少爷还下令免除穷人的药费,全城百姓都感念济慈堂的乐善好施,奴婢亦觉十分欣慰。”

  她又从衣袋里拿出一张方子,缓声道:“当年,宣州城那场时疫爆发的时候,因为患者太多来不及分发药剂,沐恩堂召集各分号掌柜商讨对策,连夜研制了浓缩的药丸,这两日,我细细回忆了一下药丸的的做法与须知,大约都记在这张纸上,可供您参考。”

  慕容珩接过方子,薄薄的纸上娟秀的梅花小楷跃入眼帘,心中一动,不由语带激动:“太好了,我也正发愁汤剂来不及熬制,如果能做成药丸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沐紫笑着回望他。

  其实,这个大少爷也有柔软的一面,尽管一直以来,他留给她的都是冷漠无情的印象。

  这次疫情中他的所作所为让她小小地感慨了一番,对人性的多面性也有了深刻的认识。

  慕容珩神色沉静下来,他停顿了片刻,忽然问道:“你需要怎样的报答?”

  沐紫一愣,没料到他会突然这么问,莞尔一笑,静静地答道:“大少爷言重了,奴婢并不曾想过要什么报答。家父一生治病救人,若他留下的这个药方能为解除沧州疫病尽一份绵薄之力,我想,父亲在天之灵得知,也会感到欣慰的。”她停了一下,淡然道:“此事奴婢不想声张,还请大少爷体谅。”

  慕容珩怔了怔,大恩不言谢,这之前,他私下想过好几个答案,无论她要金、要银,要名还是要利,他都会尽自己的能力去满足和报答她的,可是她说不要报答,这下让他犯了难了,这不要报答该如何报答呢?

  见他一径地站在那里冥想,她笑了笑,低头从他身侧走了过去。

  他站在树下,想开口叫她,又不知道叫了她该怎么说。

  他看着她远去的身影,目光越发地深沉起来。

  傍晚时分,沐紫正在自己厢房内整理衣物,悦容匆匆地推门进来,道:“夕颜,太太唤你呢。”又道:“这些衣服理好不用放回箱子里去了,正好整理进包裹。”

  沐紫心内一惊:“为何要整理包裹?”太太不会是要赶她出去?心下一番思量,实在想不出最近犯了啥错处。

  “别紧张,”悦容笑道:“大少爷明儿要去丰镇参加神农会,太太让你跟着去服侍,顺便采购些稀罕的药材回来熬补汤。”

  丰镇是沧州附近的一个小城镇,每年都要举办神农大会,届时江北各大药商、药行的掌门人都齐聚那里行祭拜药王神农的仪式,祭神后第二天开始摆开长龙举办药草集市,各地草药批发商贩都将自己压箱底的货色拿出来供各地的药铺掌柜挑选,很多药铺一年的细料都是在那几天采购的。

  沐紫一听说要带她去参加神农会,顿时兴奋不已。

  记得小时候她跟着父亲参加过一次江北药行的神农会,那真是个无奇不有的大庙会,除了卖药材的,还有很多好吃的,好玩的摊位,把小不点大的她逛得神魂颠倒,流连忘返,两个鼓鼓的腮帮子里塞满了冰糖葫芦,煎果子,炸油圈,手上还举着泥人串,风车,花簪子……

  宽敞的马车一路颠簸着前行,铸铁的马蹄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