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过之后,只听到那头野猪王惨叫一声,然后庞大的身躯在冲刺的巨大动能带动下猛烈的翻轮了几下之后就再也不动了,原来胡大爷的飞刀竟然射穿了这头野猪脑壳,一击毙命。
这个故事杨仁毅已经不只一次的从爷爷的嘴里听到过了,而且每一次他都信誓旦旦的表示这故事绝对是真实的,因为他当年就在现场,亲眼目睹了这毕生难忘的一幕。杨仁毅还记得他十二岁的时候,爷爷曾经带着他去胡大爷的家里,想要让他拜胡大爷为师,学习这飞刀绝技,可是当胡大爷在他的身上捏弄了一番之后,对着爷爷摇了摇头,后来杨仁毅才知道想要学这飞刀绝技对习练者的身体素质要求非常苛刻,自己的身体条件根本达不到要求,而此后也陆续有人想要拜在胡大爷门下,可是直到如今依然没有人能如愿。
“你不行!”胡大爷轻轻的摇了摇头,其实这些年他倒是希望能收个徒弟把自己这一身所学给传承下去,可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毕竟适合修习这门绝技的人万中无一,杨仁毅的身体条件他几年前就已经亲自查看过了,并不适合,如果要强行练习的话反而会伤到自己。
“胡大爷,我肯定能行的,这段时间我的身体强壮了许多,要不您再给我捏捏看。”看到胡大爷一开口就直接否定自己,杨仁毅不禁有些焦急道,修练了《自然诀》之后他的各项身体指标都已经远超常人,难道这样的“超人身体”依然不能达到要求吗?
看到杨仁毅焦急的样子,胡大爷的脸上闪过一丝笑意,对于杨仁毅这孩子他还是非常欣赏的,年轻却有大志,身上有正气,头脑更是聪慧异常,如果真能收他为徒自然再好不过。只可惜一个人的身体虽然可以通过后天的锻炼变得更强壮,但是一些先天性的东西却是无法改变的,就像是肌肉的瞬间爆发力、眼睛的动态视力、还有神经的反应速度和身体的瞬间协调能力等等,而这些偏偏却又是对于修习飞刀绝技最至关重要的条件。
“胡大爷,您别不信啊,要不我给你表演看看。”看到胡大爷依然一副想要摇头的样子,杨仁毅立刻从口袋里掏出一枚一元硬币,把它用手指夹捏好之后,手臂猛然甩出。
“哚!”只听到一声沉闷的响声,从杨仁毅手里飞射出去的硬币竟然非常突兀的出现在了他对面的一扇木门之上,而且整个硬币有一半已经牢牢的嵌在了木头里,虽然胡大爷家的木门用的不是那些特殊的硬木料,但是普通人即便是拿刀砍,最多也就只能砍入半寸左右,可以想像杨仁毅刚才射出的这币硬币究竟蕴含了多么强大的力量。
“咦!这么会这样,这怎么可能?”胡大爷非常吃惊的看着眼前发生的这一幕,平日里少言寡语的嘴里竟然也开始喃喃自语起来。
更新更快小说-
正文第三十章拜师学艺
请记住本站地址bsp;“你过来!”此时胡大爷原本那暮气沉沉的一双老眼瞬间变得锐利起来,朝着杨仁毅招了招手。
“奇怪,真是太奇怪了,这完全没道理啊!”胡大爷的一双大手在杨仁毅身上的多个部位捏弄了一番之后,脸上吃惊的表情越来越浓重。因为他发现此时杨仁毅身体的那些先天条件竟然比他当初查看的时候强出了好几倍,如果只是有略微的增长,那还可以解释为他身体的潜力比较好,可是这是成倍以上的增强,这样的结果简直让人不可思议。
“你感觉到自己身体有明显的变化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胡大爷现在就想弄明白杨仁毅身体有如此大变化的原因。
“大约三个月前!”三个多月前他刚刚重生回到1992年,并且机缘巧合之下得到了上古奇术《自然诀》的传承,身体也才有了如此巨大的变化。
“三个月前?时间竟然这么短!难道是……对,只有这样才能解释得通!”突然一个想法闪进胡大爷的脑海之中。
“你是不是一直在修习内功,并且已经修练到内功大成了?”胡大爷瞪大了双眼盯着杨仁毅的眼睛急问道。
在天裕村老几辈人中修习过内功的有不少,可是却始没有一个能修练出所谓的”真气“来,所以后辈人对于真气这种玄奥无比的东西是否真的存在都报有很大的怀疑,后来渐渐的也就没有人再修炼内功了,到了现在大家习武注重的都是招式和身体的力量,不过修习内功的方法村子里却一直保留着,胡大爷自然而然的认为杨仁毅修练的也是村子里流传下来的心法。
“我也不知道到底是不是真气,反正感觉身体里好像有一股能量存在。”杨仁毅倒是说了实话,直到现在他也分不清修练《自然诀》吸收到的灵气能量算不算是真气的一种,据他所知普通的内功心法把身体多余的能量转化为真气存储在丹田里,而《自然诀》是直接吸收阳光和身体周围生物的能量化为己用。
“应该是没错了,只有修练出真气,并且内功大成之后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彻底改善你的身体状况,那就是传说中的‘伐毛洗髓’,你小子真是走运了。”胡大爷的眼中竟然显现出一丝羡慕的目光。虽然内功人人都可以修炼,但是能够有机会修练出气感的却是万中无一,因为绝大多数人的田丹都是如同漏斗一样,根本留存不住真气,无论你练出多少最终都会全部漏光,只有极少数的人的丹田形同一个聚宝盆,可以源源不断的吸纳存储真气。
当然想要修练出真气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即使是数年的坚持也不一定能够修练出一丝气感,更不用说壮大真气所需要耗费的海量时间了,所以现代人根本就没有这么多的空闲去修练内功,也是因为如此当今社会上修练内功有成的人只有凤毛麟角,杨仁毅年仅十八岁就内功有成,并且完成了传说中的“伐毛洗髓”,整个人完全脱胎换骨,这简直就是上天的眷顾。
其实内家真气并非像小说、电影里所描述的那样可以开碑裂石、隔空伤人,它的神奇之处在于可以温养身体、改善体质,修炼大成之后可以助人伐毛洗髓脱胎换骨,在这一点上修练《自然诀》吸收的灵气能量倒是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如果是修练内家功法想要达到杨仁毅如今的身体素质,至少需要十几二十年的时间把内家真气修至大成才行,而杨仁毅修练《自然诀》只不过才三个多月,可见两者之间的效率之差有多么巨大。
“胡大爷,那我合格了吗?”杨仁毅小心的问道。
“明天早上六点再过来吧!”胡大爷微微的点了点头应道。
“啊!谢谢胡大爷,不,谢谢师傅!”杨仁毅激动得跳了起来,胡大爷叫他明天再过来,自然就是答应教他飞刀绝技了。
杨仁毅之所以如此执意想要学习这门绝艺,一方面是想要弥补前世留下的遗憾,另一方面则是出于今后他的自身安全考虑,将来随着他的事业不断发展,肯定会不可避免的触碰到一些人的利益,双方甚至还会发生激烈的冲突,如果对方是采用光明正大的竞争手段杨仁毅倒并不担心,可是这个社会上并不是像阳光之下那么透明,某些人通常会采用黑暗的手段打击对手,虽然国内号称没有黑社会,但是黑社会性质的团伙却绝对不少,以他如今的身体素质和功夫,正面对抗十几二十个彪形大汉绝对不成问题,但是就算他本人再厉害也无法与枪械抗衡。我国是一个对枪支管理非常严格的国家,但是由于金钱利益的驱动,国内的黑枪却屡禁不止,据公安部的统计,从1996年到2004年,全国一共收缴各类黑枪多达到400多万支,由此可以推测社会上存在的黑枪数量绝对要远远超过这个数字。这么多枪支流落在社会上,将来难保不会有人想要拿着枪来对付他,而他本人又不可能随身携带枪支,那么学习胡大爷的飞刀绝技就是最好的选择,毕竟随身带着几把短小的飞刀并不显眼,而且在几十米范围内杀伤力比手枪更大。
……
第二天清晨,天刚蒙蒙亮,杨仁毅就带着两包上好的茶叶赶到胡大爷的家里,而此时胡大爷已经在屋子里等着他了。
“师傅,我要不要三跪九叩,朝拜祖师什么的?”在以前武者拜师可是一件非常严肃的事情,规矩也多得很。
“用不着,现在都已经是新社会了,不兴再叩头跪拜,你只要给老夫奉杯茶就行了,拜师重在心诚,形式并不重要。”胡大爷倒是很是开明的说道。
“师傅请喝茶!”很快杨仁毅就用带来的茶叶泡了一壶清茶,然后端着一杯来到胡大爷的面前,单膝跪地双手把茶杯奉过头顶。
“杨仁毅,我如果喝下这杯茶,你就是我胡医德这辈子唯一的徒弟,我对你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今后不允许用我教你的东西为非作歹,你可否能做到?”胡大爷表情严肃的问道。
“徒儿能做到!”杨仁毅同样严肃坚定的回答道。
“好,你起来吧!”胡大爷接过杨仁毅手里的茶,一口饮尽,算是完成了这个简单的拜师礼。
更新更快小说-
正文第三十一章落星九式
请记住本站地址bsp;“这本东西你拿好,这几天先把它给全部背熟。”这时候胡大爷把一本小册子交到杨仁毅的手上。
“《落星九式》?”杨仁毅接过小册子,发现上面的字迹如新,甚至连墨香都还没有散去,显然是胡大爷昨晚连夜抄录出来的。
“其实我的飞刀之术就是出自于这套名叫‘落星九式’的暗器手法,原本的秘笈已经在特殊时期的时候被烧掉了,这是我重新抄录出来的。顾名思义,这门功夫一共包含了九种暗器的手法,每一种都可以发挥出非常强大的杀伤力,不过从第一式到第九式,越往后的手法对身体条件的要求就越高,我最巅峰的时期曾经能够施展出第五式,而后四式却一直不尝试,因为我的师傅曾经告诫过我,后四式手法只有修练内功大成,完成了伐毛洗髓,脱胎换骨之后的人才能够习练,因为施展这四式的时候会对身体造成极大的负荷,如果没有远超常人的体魄而强行修练的话,轻则会受伤,重则残废。你如今已经内功大成,身体条件远胜我当年,倒是可以修练这最后四式,不过每天练习的次数要适可而止,否则很容易在身上留下暗伤。”收了徒弟之后,胡大爷的话一下子就多了起来。
“师傅,您能不能让我见识一下您的飞刀之术?”胡大爷的飞刀绝技在天裕村早已被传得神乎其神,可是近这十几年他已经基本不出手了,所以杨仁毅这些小辈都没能亲眼见识过。
“这没有问题,不过为师已经年迈,以如今的身体状况只能勉强施展出第一式了,等一下你要注意观察我的动作,我们到院子里去吧!”胡大爷已经年近七十,身体机能早已严重下降,能为杨仁毅演示一遍是非常的不容易。
“看到那边的两根竹竿了吗?”两人走出屋子,胡大爷指着二十米外的两根有碗口粗细的老竹竿说道。
“看到了!”两个竹竿就笔直的竖在那里,上面还架着一根横条,显然是平时用来晾晒东西用的。
“我这次要射的是左边那根,你仔细看好我出刀的手式!”胡大爷从口袋里掏出一把银光闪亮的三寸柳叶飞刀,刀尖倒捏在右手的拇指与食指之间,平稳了一下呼吸之后,右手在身侧划出一道半圆,手中的飞刀顺势激射了出去。
“射中了!”经过体内灵气能量的强化,杨仁毅的眼力早已经大大增强,二十米的距离他看得一清二楚,飞刀已经射穿了竹竿。虽然竹子是空心的,但是坚硬度却比许多木头要高,特别是这种已经干透的老竹子,而且竹子的表面很光滑,如果飞刀射入时不是与接解面保持垂直的话,很容易会被滑到一边去,这可比射木头之类的困难多了。
二十米射穿碗口粗的竹竿,就杀伤力而言已经能够比拟普通的手枪了,而且这还仅仅是第一式,杨仁毅不禁开始期待这《落星九式》的后四式将会是何等的不凡。
……
见识了胡大爷的飞刀绝技之后,杨仁毅连忙扶着他回到了屋里,刚才的那一刀竟然消耗了他老人家不少的体力,毕竟对于一位七旬老人来说施展这门绝技对身体的负荷还是太重了。
“师傅您好些了吗?”杨仁毅倒了一杯热茶让胡大爷喝下之后,他的气息终于平缓了下来。
“哎,真是不服老不行啊!”胡大爷感叹了一句,当年他一口气能射出九把飞刀,射完之后仍然能够脸不红,气不喘,可是现在仅仅一把就已经让他感到全身疲惫。
“师傅,要不您给我讲讲您老人家以前的事情吧!”杨仁毅对于胡大爷的过去倒是非常感兴趣的,不知道为什么这么一位奇人竟然甘愿窝在这个小山村里一辈子。
经过胡大爷的讲述,杨仁毅终于对他老人家的过去有了详细的了解。胡大爷的祖、父两代都是山东当地的名医,1928年的时候侵华日军在山东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济南惨案,由于胡大爷的祖父在济南当地享有“神医”的盛名,于是被小鬼子征召为几位军官看病,胡大爷的祖父对小鬼子那是恨不能喝其血食其肉,哪里肯为这些畜生治病,在他断然拒绝之后被小鬼子无情杀害,当时胡大爷才年仅几岁。祖父被杀害之后,他的父母带着他逃离了济南,而在逃难的路上,胡大爷的父亲救了一位身中数枪,几乎要断气的人,后来才知道这人竟然是山东地界上赫赫有名的一位独行大侠,人送外号“赵一镖”的赵忠华,那次赵忠华之所以受到如此重伤,是因为他想要潜入军营暗杀日军军官,凭着他一手出神入化的飞镖之术,成功射杀了一名大佐,可是在撤退的时候被哨兵发现,引来了数百名鬼子的围杀,虽然他一路射杀了几十个鬼子冲出了封锁,可是身上也被射中了几枪,最终晕倒在一条小路旁边,正巧被逃难经过的胡大爷一家给救了。赵忠华伤好之后有感于胡大爷一家的救命之思,甘愿追随左右,在当时那个乱世,有这么一位奇人异士保护,让胡大爷一家省去了不少麻烦。后来一家人逃难到了洪城,胡大父的父亲又干起了老本行,并且凭借精湛的医术很快闯出了名声。赵忠华自从上次受伤之后,虽然救回了一条命,但是却失去了生育能力,所以把胡大爷当成了自己的儿子看待,后来他惊喜的发现胡大爷的体质竟然非常出色,可以修习他家祖传的《落星九式》这门暗器功夫,于是在征得胡大爷父亲的同意之后开始传受胡大爷《落星九式》,那时候胡大叔白天跟着赵忠华学暗器,晚上跟着父亲学医术,以他的聪明才智很快就学有所成。
后来全国解放之后,胡大父的父母和师傅相继出世,但是胡大爷凭着青出于兰的医术在洪城站稳了脚跟,并且娶妻生子,妻贤子孝这一切都非常美好,可是万万没有想到一场特殊时期让他的生活从此落入了地狱,胡大爷被戴上了“反革命分子”、“内奸”、“叛徒”等一系列的帽子,而理由就是他和他父亲曾经医治过国民党的高官,于是等待他的是无休止的批斗和侮辱,在这个过程中妻子因为忍受不了这样的欺辱而上吊自杀了,而他年仅十几岁的儿子在与其他孩子的争辩中双方发生冲突而被人打死,在一瞬间整个家被完全毁灭了,后来胡大爷被下放到天裕村进行劳动改造。特殊时期结束以后,胡大爷得到了平反,但是早已经心灰意冷的他已经不再想理会外面的世界,于是一直避居在这个几乎与外界隔绝的小山村里。
听到胡大爷讲述的过去,杨仁毅不禁感到一阵唏嘘。
“师傅,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以后就由徒儿来孝敬您老人家!”杨仁毅恭恭敬敬的跪在胡大爷的面前,向着老人家连叩了三个响头,当他起身的时候发现老人的眼角闪过一丝泪光。
更新更快小说-
正文第三十二章修路开工
请记住本站地址bsp;()接下来的几天,杨仁毅每天一大早就赶到胡大爷的家学习《落星九式》的暗器手法,至于小册子上的内容,一共只有两千多字,以他的超强记忆力只用了一个晚上就把它倒背如流了。晨练结束后杨仁毅还拉着杨彪等人把胡大爷的屋院里里外外的翻新了一遍,对于杨仁毅能够学到传说中胡大爷的飞刀绝技,杨彪等人很是羡慕,不过无奈的是他们的身体条件都不达标,无法承受修习《落星九式》时身体产生的超高负荷。
不过在杨仁毅心里却是有另外一个想法,既然自己的灵气能量能够强化身体素质,那么只要自己为杨彪等人各准备一个灌注了灵气能量的玉佩让他们贴身佩戴就可以了,虽然效果比不上自己修炼《自然诀》这么显著,但是积少成多,相信只要坚持个三四年的时间肯定能让他们的身体条件得以上一个大台阶,达到修习《落星九式》的标准。这几个兄弟将来都会是自己的左膀右臂,在社会上闯荡难免会遇到危险的时刻,有这么一套绝技防身可以让他放心不少,杨仁毅已经在考虑下次出门的时候多弄几枚高品质的玉佩回来。
……
九月十五日,对于天裕村人来说是一个永远无法遗忘的日子,因为他们期盼已久的修路工程在这一天正式开始了,县公路局下属工程队在负责人苏兴的带领下,已经早早的赶到了古城镇,随队而来的还有五台大型工程机械,包括挖掘机、推土机和工程运输车,有了这些工程机械的帮助,施工的进度可以大大加快。
天裕村方面自然也不甘落后,全村齐动员之下,除了一些年迈的的老人留在村里照看孩子之外,几乎全村男女老少都早早的带着锄头铁铲走了二十多公里山路赶到古城镇的开工工地,在动工之前他们还进行一个小小的仪式。
早上十点半,在老村长带着几位村老祭拜了上天和先祖祈求保佑顺利之后,杨仁毅等几个年青人点燃了早就准备好的大量鞭炮。
“噼砰……噼砰……”密集而响亮的鞭炮声顿时传遍了这个并不大的小镇。
……
“小刘,过来一下!”在古城镇镇政府的两层小楼上,一位三十多岁的干部正从窗户往外张望,远处传来的鞭炮声已经持续了近十分钟,这让他有些好奇。
“镇长,您有什么吩咐?”一个二十岁头的小伙子马上跑了过来,恭敬的问道。
“那边是什么情况,怎么鞭炮放了这么久?”蒋国华是今年年初才从县农业局副局长的位置上调任古城镇镇长的,三十岁出头的他仍然有着年青人的锐气,想要在镇长这个位置上干出一份成绩来,可是到任这半年,当他彻底了解了古城镇的底子之后,他不禁有种无从下手的困惑,全镇有近百分之五十的地区属于山地,人均耕地面积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镇竟然没有一家像样的企业,又没有什么矿产资源,民众基本上还停留在原始的小农经济上,全年的税收只有可怜的四十多万元,除去必要的行政开支,这点钱连工职人员的工资都不够,没钱、没技术、没资源,这么一个“三无”穷镇要如何的才能发展起来,蒋国华苦苦思索却一直没能找出一条可行之路。
“镇长,估计那是天裕村的村民在搞开工仪式呢,听说他们自己筹集了一笔钱,请县公路局的工程队帮着修筑一条从镇上通到村里的公路,早上我上班的时候看到县公路局的工程车辆已经来了。”小刘小声的回答道,在整个镇政府里,他可是有名的包打听。
“修路?他们能够筹集到这么多钱?”蒋国华听了小刘的话不禁吓了一跳,修路可不是一件小事,可是他这个堂堂的镇长竟然事先没有听到半点风声,况且他对天裕村的情况还是有些了解的,这个小小的山村如何能够拿出修路的巨款,这不能不引起他的关注。
“我听说这笔工程款大约有三十万左右,主要是由村里的几个年青人一起筹集到的,为首的那个人叫杨仁毅。”小刘不愧“包打听”之名,连其中的一些细节都知道。
“杨仁毅?这个名字好像在哪里听过!”蒋国华皱了皱眉。
“杨仁毅就是前段时间在《吉宁日报》上报导过的那个今年的全省高考状元,他本身就是天裕村人。”小刘在旁边小声的提醒道。
“啊,我想起来了,原来就是他!”蒋国华想起的不是杨仁毅高考状元的身份,而是前段时间他接到过宁山县常务副县长刘长安的一个电话,在电话里刘县长曾经略带的提过一个名叫杨仁毅的年青人,并且暗示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给他提供一些帮助,只不过当时他没有把那个杨仁毅与高考状元联系起来,还以为是刘县长的某位亲友呢。
“没想到这个年青人竟然跟县里的领导还有这么一层关系,看来以后要多多关注他才行。”蒋国华暗自决定道。据他所知,这位刘县长可不是一个简单人物,他曾经是现任吉宁市市长齐秦的专职秘书,齐市长可是根正苗红的红二代,而且能力又突出,四十岁出头就已经是正厅级干部,将来只要不犯重大的错误,走上更高的领导岗位是板上钉钉的事,刘县长有着这么一座大靠山,虽然现在只是常务副县长,但是在宁山县他的权势丝毫不亚于县长刑山,而且刑山的年纪很快就要到站了,刘长安是接任下一届县长的热门人选。
其实蒋国华万万不会想到,刘长安之所以会跟他提起过杨仁毅这个名字,全都是齐秦市长随手打来的一个电话,不过他本人也清楚杨仁毅与齐市长并没有什么关系,只不过是老领导对这个年轻人有些欣赏罢了,所以刘县长并不在意,随意的向下面交待了一句。也许对于普通人来说高考状元的确是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可是对于这些掌握实权的政府官员来说,高考状元只不过是一个好听的头衔,根本就不值得他们去关注,所以刘长安打过那个电话之后,很快就把这件事情给忘记了,不曾想却引起了蒋国华误会,在杨仁毅的身上打上了重点关注的标记。
……
接下来的日子,全村的重心都集中到了修路这一件事情上,六十多位年青力壮的小伙子全程配合工程队的施工,并且跟工程队一起吃住在工地上,省得家里、工地来回跑。而村里的其他劳动力则由一名工程队派出的工程师指挥,从村子这头开始往镇上的方向修,这样一来就可以两头同时开工,缩短工期。
经过几天的磨合之后,工程队与村民的合作渐入佳境,而且有老村长和工程队负责人苏兴全程紧盯着,在随后的日子里就没有杨仁毅什么事了,而他本人也不想把宝贵的时间消耗在大量的体力劳动之中,于是带着杨彪等几位兄弟和一大群十几岁的半大小子,去施行他的下一步计划去了。
更新更快小说-
正文第三十三章竹鼠养殖
请记住本站地址bsp;()“三哥,我们真的要去抓那些毛茸茸脏兮兮的鬼东西?”这天晚上,杨仁毅带着十几个兄弟打着电筒一起向竹海进发,而且每个人的手里还提拎着两个用细铁条焊接而成的铁笼子,一路走来杨彪已经是第五次问起同样的问题了。
“怎么了彪子,你不会是怕了吧!”谢飞在一旁嬉笑道。
“切,谁怕了!只不过我们这么一大群人,三更半夜的跑到这里来抓老鼠不是太奇怪了吗?”杨彪嘴硬的反驳道。别看他长得一副人高马大的样子,但是对于那些毛茸茸的小东西却从小就留有心理阴影,小时候被村里几个年纪较大的孩子捉弄,把一只小老鼠塞到他的裤子里,把他吓个半死,至此以后每当他看到老鼠的时候,反应之大丝毫不弱于那些城市里的女孩子。
“是竹鼠,不是老鼠!”旁边的董铁纠正道。
“那不还是一样,它们不是堂兄弟就是表兄弟!”杨彪的话顿时让一行人都笑喷了。
“这怎么能是一样呢!老鼠那可是四害之一,而竹鼠却是一种非常具有经济价值的养殖品种,咱们天裕村脱贫致富的希望可就在这些小东西的身上了。”竹鼠养殖是杨仁毅这段时间以来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为天裕村找到的一条致富之路。
起初杨仁毅首先考虑的是在村里发展香菇种植业,毕竟前世他已经在这方面累积了足够的经验,而且现如今国内香菇种植才刚刚起步,市场前景非常广阔,可是当他再仔细斟酌了一番之后,发现这并不是一个很明智的选择,因为香菇种植需要的投入成本比较大,专业种植技术复杂,而这两方面都是天裕村的软肋所在。虽然这次贩卖石耳让大家都赚了一笔钱,可是想要让他们全部拿出来投入到一个他们从来没有接触过的产业,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其次就是种植香菇的技术要求比较复杂,整个种植过程讲究的是精细化、标准化管理,可是目前整个天裕村百分之七十的人是文盲或半文盲,想让他们充分理解掌握这门种植技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在2008年的时候,村里的年轻一辈基本上都接受过九年义务教育,读过高中和中专的人也不少,有了这些文化基础再加上有他这位大博士的耐心指导,实践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就能够很快上手了,可是现在还做不到这点。相比之下竹鼠养殖更适合天裕村的现状,它投入少,见效快,技术要求低,市场前景同样广阔。
不过竹鼠养殖也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种苗,在九十年代初,国内的竹鼠养殖还有没有起步,根本就没地方引进种苗,不得已之下杨仁毅只好组织人手捕捉野生竹鼠进行人工驯化和繁殖。竹鼠在我国南方绝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天裕山的竹海里也有它们的存在,而且还是将来养殖最广泛的一个品种――中华竹鼠。
“三哥,你说我们把这些东西养出来真会有人要吗?”杨彪有这样的担忧并不奇怪,毕竟竹鼠养殖大家连听都没听说过,而且这么“恶心”的东西真的有人愿意吃吗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