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0部分阅读

作品:李银河及其身后的人们|作者:William_Me|分类:综合类型|更新:2025-05-21 12:28:55|下载:李银河及其身后的人们TXT下载
  行巳さ谋灸艹宥牧12绰恪8ヂ逡恋陆幕囊蟪莆质翟颍庖辉虿2皇侨萌朔牌钥炖值淖非螅鞘拐庖蛔非笫艿缴畹谋厝恍院投曰肪车氖视π缘南拗啤o质翟虿2皇欠穸n炖衷颍窍拗扑某沟资迪帧k械娜巳蓟蚨嗷蛏俚匮w崃搜映僮约浩谕穆恪

  表面看去,有受虐倾向的人最适应这个延迟,延迟甚至为他带来快感。他似乎特别适应于忍受这种痛苦的紧张状态,好像特别有耐心。他不是仅仅接受它而已,他还要去寻求这种痛苦,把它变成他的快乐。但是,这恰恰证明他对于现实是多么不耐烦。他真的接受了现实吗?没有,他将现实夸张地表现出来。一方面是超出现实的焦虑和痛苦,另一方面从现实原则的统治对快感的延迟中或得快感。

  虐恋者通过对某种行为的焦虑而增强情绪。他的性快感总与焦虑相伴,这是正常性经历中没有或极为少见的现象。这种悬念与孩子期待打开圣诞礼物的心情相仿;与罪犯等待陪审团的判决的心情相仿。除了悬念之外,还有拖延。就像孩子把好吃的东西拖到最后一口再吃,或自慰时拖延高潮到来的时间。在一位男性的献祭幻想中,他总是把自己想像成下一个祭品,等待被阉割和烧死。

  此外还有折磨本身的拖延。一位女性喜欢穿上特别紧的紧身衣,考验自己能忍受多久。在许多虐恋活动中,都有有意延迟快感到来时间的做法。"它的折磨令人陶醉。"这是一位受虐者对受虐时的性感觉的说法。

  拖延还表现为在经历了惩罚、羞辱和不适之后,最终的快感才会到来。悬念和期待相一致。在一个让妓女鞭打他的男性的个案中,对鞭打的期待比鞭打本身具有更重要的作用。真正使他得到享受的是对惩罚和羞辱的恐惧感。焦虑本身成为快感的要素。受虐的快感更多地依赖于对痛苦的期待而不是痛苦本身。

  瑞克引用一个德国民间故事,其中讲到一个人喜欢上山不喜欢下山,他的解释是这样的:下山时他不能不想着爬下一座山的辛苦;而当他辛苦地往山上爬时,心里充满对下山的预期和快感。这就是受虐倾向的感觉,他在一切顺遂时感到压抑,在经受磨难时才感到愉快。

  虐恋活动的第十个特征是它对想像力和创造力的大量需求,此类活动对想像力的需求超过其他一切性活动。性交形式无论怎样变换,也只是一种动作而已,而虐恋活动却是戏剧。一个动作不能构成虐恋,它需要一系列的事件,而这些事件并不一定与性有关。这样虐恋就比其他一切性行为包含了更多的想像力和戏剧性,更多的可能性。

  实证调查表明,大多数虐恋者都是极富想像力和创造力的,他们在寻求性的感觉和个人实现中往往更强调精神,而不是肉体。有一位专营虐恋服务的妓女说,她有一位顾客是个迷恋各种制服的人,"他每隔一周的周五来我家,每次都换一套他自制的新服装,皮革的、橡胶的、防火材料的、垃圾袋、电灯泡、花、水果、金属、轮胎,无奇不有,这个人的确是个天才。" 有些虐恋者只需要代表其欲望的语言,他们给"文字上的女人"写信,写自己的幻想和脚本。有些虐恋杂志在男性"奴隶"的照片下留了空白,旁边像学校作业指导式地写着:"我要求你在每张照片下填上你想像的希纳夫人对她的奴隶所说的话。"这种活动有些几乎可以同文学创作媲美。

  虐恋活动的第十一个特征是其幽默感,它并不全是认真的。当然,当一对虐恋夫妇玩虐恋游戏时是很郑重的,他们身穿黑皮装束,履行各种仪式,气氛严肃,有时甚至很恐怖,在那时他们恐怕不会笑。但在这整个事件中,蕴含着巨大的幽默感。

  虐恋活跃分子的圈子里常常流传着许多奇闻轶事。在英国一年至少有一两次,虐恋者会举办夏季烧烤晚会,在晚会上人们会搞赛马活动……有受虐倾向的男人和女人会拉着小马车,他们的主人坐在车上喊"快跑"。一位虐恋者这样说:"如果你喜欢这个,它很性感。我个人不觉得赛马特别性感,但这些人觉得性感,从中得到很多快乐。有一场比赛是三辆马车,一对是男性屈从女性统治,一对是男性统治女性屈从,第三对是女同性恋。跑得最慢的要因为输了比赛受鞭笞;跑第二名的因为弯没有拐好受鞭笞;跑第一名的则因为赢了比赛受鞭笞。你确实需要一点幽默感,但如果你参与进去,它是很恐怖的。它有不同程度的活动。其中确实有一种英国式的幽默。但是当你真正进入角色后,你不会笑。你们是在私人场合做这种事的。"

  虐恋关系的第十二个共同特征是当事人双方的关系往往极端亲密、了解和信赖。在虐恋关系中存在着一种亲密的交流,如果不交流,不把内心深藏的欲望告诉对方,就不可能建立起虐恋的关系。因此,认真的虐恋活动是在那些互相了解非常之深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他们甚至是结了婚的。虐恋双方都相信性伴侣不会做任何真正严重伤害自己或造成永久性创伤的事。可以想像,如果一方能够让对方把自己捆绑起来,蒙住双眼,完全丧失行动的能力,他必须对对方极端信赖,他极少能够同意陌生人对自己做这种事。这种信任使人摆脱了日常生活的现实世界。在这里蕴含着虐恋最核心最富正面意义的内涵……两个人之间的真正的亲密关系,或者说是一种"共谋关系"。这种关系在现实社会中并不是很容易建立的。虐恋活动的权威解释者罗宾 (gayle rubin) 说:"好的拳交和虐恋活动对关注、亲密和信赖有极大的要求,因此,甚至偶然的交往也会导致很深刻的情感和长期的友谊。"

  虐恋活动的最后一个共同特征是,由于它带有恋物性质,此类活动有时甚至可以完全取代生殖器性活动。在伦敦最著名的虐恋俱乐部skin tal yoga)。这一实践因此成为福柯理论的有力证据……为福柯理论所反对的两种观念是:身体快感只能来自性快感;性快感是所有快感之源。福柯的朋友有一次对他说:在一些虐恋活动中,有时甚至完全不发生勃起。他们为这一现象及其象征性意义感到兴奋和欣喜。

  福柯从虐恋活动中得出了他关于"快感的非性化"的重要观点,他指出:"我不认为这一性实践运动是泄露或暴露出深藏于我们无意识中的虐恋倾向什么的。我认为虐恋远远超过了这个;它是对快感的新的可能性的真正创造,这种快感的可能性是人们以前从未体验到的。那种关于虐恋与内心深处的暴力有关的观点,关于虐恋实践是这种暴力、这种攻击性的释放的观点是很愚昧的。我们深知,那些人在做的事情不是什么攻击性的表现,他们是在用他们身体的某些奇特的部位……通过身体的性感化……发明快感的新的可能性。我认为这是一种创造,一种创造性的事业,它有一个主要的特征,我称之为快感的非性化 (即非生殖器官化)。那种认为身体的快感应当总是来自性快感的观念,以及那种认为性快感是我们所有可能的快感之源的观念,我认为是相当错误的。这一实践坚持认为,我们可以从非常奇怪的事物中,从我们身体非常奇特的部位中,在非常不寻常的情形中制造快感。"

  福柯关于快感的非性化的观点引起了许多误解,他在说非性化时所使用的"性"这个词是法文的sexe,指的是性器官。他说虐恋是快感的非性化,不是指虐恋使快感同所有的性活动相脱离 (尽管从狭义上说虐恋确实使性快感与性交相脱离),而是说虐恋使性快感与生殖器官相脱离。虐恋活动中的捆绑、剃去毛发、乳头折磨、###和睾丸折磨、穿刺、羞辱、鞭打和拳交,在制造强烈快感时,程度不同地超越了生殖器官本身;它包括身体非生殖器部位的性感化,如乳头、肛门、皮肤和身体的整个表面。它发现了对生殖器的除了刺激它达到快感之外的其他性感用法。因此,虐恋表现为身体的性感机制的新格局,"性敏感带"的重新布局,打破了生殖器官对性感的传统独裁。它甚至是对男性生殖器的重新性感化,使它成为一个脆弱的部位,而不是一个崇拜的对象。在所有这些方面,虐恋表现为现代的性主体面对作为客体的身体。这二者的相逢导致了主体、性、快感和身体之间关系的改变。虐恋就成为这种潜在的自我转变的成功实践。

  除此之外,虐恋活动还有一些值得注意的社会学特征:

  首先,虐恋活动中特别引人注目也颇有争议的是其性别特征:大多数调查表明,参与虐恋活动的男性多于女性,有受虐倾向的男性也多于女性。从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色情小说分析,鞭笞者为女性的大大多于男性,而接受鞭笞者大多是男性。这一点很重要。有人因此认为,在英国,男人从受人鞭笞比鞭笞别人得到更多的快感,而女人特别喜欢鞭笞男人,超过了男人喜欢鞭笞女人。在许多异性恋虐恋关系中,所谓传统的性角色总是被颠倒过来的……男人扮演屈从或受虐的角色。

  许多局外人以为,男人花钱雇女人,一定是为了发泄他的施虐倾向,而实际情况恰恰相反,绝大多数商业性虐恋活动中,男人是受虐者,女人是施虐者;男人是"奴隶",女人是"主人"。一位扮演虐恋专职"女主人"的澳大利亚妓女说:的确有少数"屈从的"女孩喜欢受鞭打,她们为少数"统治的"男人服务,这些男人喜欢施虐,不喜欢受虐。但是她顾客中的大多数是为了屈从,为了放弃自我,为了受折磨才找她的,他们为此花大笔的钱。他们到她那里寻求惩罚、羞辱、恐惧和折磨,直到他们忍耐力的极限。另一位专营虐恋的妓女说:有那么多的男人愿意穿上橡胶服装,或皮革服装,愿意被捆起来,锁起来,愿意被鞭打,愿意穿女人的衣服,愿意被尿淋在身上,愿意受一位女性统治者的虐待。这些活动大多不包括性交在内。这些男人都是结了婚的,有家有口。他们绝不会在任何人面前泄露这个隐私。 一位新西兰的妓女说,在新西兰情况也相似,一般总是男人喜欢受鞭打。

  纽约的一家虐恋组织e eulenspiegel society)创建于1976年,到1984年共拥有300名交纳会费的正式成员。会员中有三分之二是男性,三分之一是女性。这个组织的主要成员是异性恋的受虐者,大多数男性成员是受虐者,女人中大约有一半是施虐者,一半是受虐者。组织的秘书长高蒂(goldie)是一个受虐者,但据她说,在这里,希望受女人统治的男人绝不少见,她说:"如果我向每个希望我鞭打他的男人收一美元,我马上就会成为大富翁。"所有的实证调查一再表明:在虐恋世界中,男性作为被动者和屈从者绝非反常现象,而是最为常见的现象。

  但是有些人认为这种说法缺少证据,即无法证明男性比女性更喜欢受虐,女性比男性更喜欢施虐,并认为这只是出于有受虐倾向的男人的想像。实际上心理治疗的实践表明,在求治的女性中有大量女性存在受虐倾向,她们希望被统治,被鞭打,被虐待,只有这样才能性唤起;相反,喜欢鞭打或虐待男人以获得性快感的女人却极为少见。那种脚登高跟皮靴手持皮鞭的女人大多出于男性受虐狂的想像,或者是那些希望以满足顾客的此类性幻想招揽顾客的妓女。

  那么为什么在虐恋亚文化中女性受虐者显得比男性受虐者要少?是因为男性中有受虐倾向的人确实比女性多吗?一种比较慎重的观点认为,还不能就此过早下结论,因为存在许多其他的可能性:首先,由于长期生活于对两性实行双重标准的男权社会中,女性的羞耻感和道德感太强,以致对于自己的所有的变态性冲动都会产生难以克制的抵制心理。与此相类似的一个现象是,购买色情材料的女性也比男性少见,因为这样做似乎违反女性气质,因此,一个女人如果想购买虐恋色情品就要有比男人大一百倍的勇气。一位有受虐倾向的女性说:我们连正常的性生活都不能公开讨论,如果被怀疑为变态就只有钻老鼠洞了。瑞克也认为,长期以来,人们都以为虐恋主要发生在男性当中,其实是女性中有受虐倾向的人很少暴露出自己这一倾向的缘故。

  其次,虽然从报刊杂志中刊登的虐恋广告看存在着男多女少的情况,有更多的男性寻求女主人,只有很少的女性寻找统治她们的男人,但其原因有可能是希望统治女性的男性太多,因此女性用不着登广告搜寻这样的男人;还有可能是因为女性惧怕搞坏名声不敢登广告;或者是她们害怕真正的而非游戏伴侣式的虐待狂。此外还应注意到,在男性刊登的广告中有不少是寻找女###隶的。

  此外,关于寻求治疗的虐恋者当中男性多于女性的原因有可能是由于女性缺少独立的经济收入,"又有几位妻子敢在丈夫面前拿出一张治疗反常性欲的医院帐单呢?"

  虐恋的第二个社会学特征是其阶层特征:有调查表明,虐恋倾向越是在社会上层越常见。从小遭受家庭暴力的下层阶级子弟中有虐恋倾向的较少,虐恋倾向却在幸福的中产阶级家庭中长大的人们中盛行。一位来自中产阶级家庭背景的男同性恋虐恋者说,"我们这些人中各个阶层的都有,但以中产阶级子弟为主。我们受到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背景和我们父母的金钱的保护。同工人阶级的子第有区别。中产阶极的男孩更上道,他们更善于搞虐恋。他们的想像力更丰富,他们更有创造性。大多数工人阶级的男孩只是喜欢性交插入或被插入。这就是他们想像力的极限。他们不会搞特别精细的风格高雅的前戏活动(foreplay)。"

  大多数研究表明,参与虐恋活动的人大都具有绅士风度和自由主义观点,在教育水平上高于平均水平。一位澳大利亚的虐恋专业妓女说,她的顾客大多数是商人、律师、医生、高级警官、公司经理和教士。"他们个个衣冠楚楚,绝不是那种你能在大街上随便结识的人,倒有可能是你的顶头上司。"

  虐恋者中多有中产阶级和上流社会人士,可能来自一种补偿心理:那些在社会中有权有势的人才会产生对丧失权力的幻想,也才能将无能为力的状况性感化。因此,虐恋的吸引力似乎为那些在日常生活中最有权威的人所专有,他们希望有那么一段时间放弃这种权威。这些在现实中大权在握的人往往在虐恋关系中是受虐一方,他们认为,下决心把自己交给别人来摆布,让一切该发生的事情发生,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解脱。在虐恋活动中他们放弃了一切权力和责任,只做那些"主人"吩咐他们做的事情,这些事情有时仅仅是为了"主人"的快乐。他们认为,使自己的身体对性伴侣完全开放,供他的想像驰骋,供他随意使用、支配,是非常性感的事情,能使人得到性唤起。

  对于虐恋倾向的阶层特征还有一个经济上的解释:为什么在妓院的"地牢"和"刑讯室"里受羞辱的往往是成功的、有钱的、有地位的男人?对这一问题的经济解释是,由于此类"特殊服务"比一般卖淫活动收费昂贵许多,所以只有这些人才有经济能力享受这种消费。

  虐恋的第三个社会学特征是其民族特征:有人提出虐恋是非常英国味的东西,因为它是一种很沉重的东西。虽然鞭打和性感折磨总是和马索克(他是奥地利人)联系在一起的,但是通过鞭打和其他种类的肉体惩罚达到性满足的现象却总是和英国联系在一起。它表明,在英国和英语国家,对性的焦虑感远远超过了欧洲大陆的其他国家。在英语书籍当中,许多内容与这一主题有关;没有一部妓院手册中没有性鞭笞的内容;许多关于性鞭笞情景的画册在社会上流行;虐恋倾向常常会导致丈夫和妻子的分居;女性礼仪学校设置了为这一嗜好服务的课程;在公众舞台上也常常公开讨论这个主题。在英国,不但从17、18世纪起就有大量的从事虐恋服务的专营妓院和妓女,在维多利亚时期的地下色情文学中,虐恋也是一种最常见的要素。在19世纪初年,在伦敦建立了很多为有此爱好的人所设的场所,其中的主要活动就是性鞭笞;女人们在师傅的教导下学习性鞭笞的技巧,学习优雅有效地使用鞭子的艺术。女人被认为是"较少兽性的","更有控制力的"人,因此可以担当在男人表现出动物本性时加以惩罚的重任。

  直到现代,虐恋的形象在英国的大众传媒中仍然十分常见,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例如,在现代影视的一般娱乐节目中,常会看到身穿虐恋行头(皮革服装、皮革项圈吊带)的人物;电视广告如同性恋热线(gay line)等广告中会出现虐恋者形象;在伦敦新近上演的新编芭蕾舞剧《天鹅湖》中也出现身穿黑色皮衣手持皮鞭的虐恋者形象;电台、电视台常有与虐恋有关的讨论咨询节目。

  1997年2月4日晚11时,英国有线电视台播出的一个访谈节目中,一位职业女主人(life…style dominatrix)携其男性"奴隶"登场接受访问。那位女士在虐恋的专门服装上罩了一件风衣,那位男士体格健壮,英俊性感,他穿得很少,只有一件黑皮背心和一条黑皮短裤。他的脖子上戴着一只皮带圈,圈上连着一条皮索,皮索的另一头自始至终攥在"女主人"的手中。"女主人"坐在沙发上和主持人谈笑风声,向主持人展示她带来的皮鞭。那位"奴隶"始终跪在主人身边,双手锁在背后,一言不发,但他的眼神始终不离女主人,表情柔顺,甚至流露出一种仪式性的崇拜表情。据那位女士说,她拥有10…15名男###隶,是她从对她所登广告做出回应的上百人中精选出来的。她把他们"训练"成驯服的奴隶,采用的方法有令其做家务劳动和"轻度的责罚"等等。

  英国的大众传媒中虐恋形象出现的频率之高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有虐恋者指出:"由此可见,在英国,越来越多的人们正在看到自己本性中的其他一些方面,去了解他们自己。他们可能会在自己的生活中发现一点虐恋倾向。情感上的虐恋倾向始终存在。就看看撒切尔夫人吧……一个语言上的虐待狂。她是个施虐狂,议员们就是她的奴隶。漫画家早就在拿这开玩笑了。现在虐恋正以性的方式渗透整个社会。"

  当然,在美国、德国、法国及北欧国家,也都有大量的虐恋活动存在,认为它主要属于英国只是一家之言。英国属于在社交活动中极为强调端庄的民族,因此羞辱才会被认为特别刺激,并进一步被性感化。鞭笞的兴趣为什么在维多利亚时代最为盛行,一个明显的原因是那个时期的禁欲倾向和社会风气的极度看重端庄。对阴部或羞处的暴露所带来的羞耻感极度强烈。因此,与其说虐恋倾向属于某一民族,不如说它有可能与某个民族强调仪态端庄的程度有关,例如日本也是一个极为强调社交礼仪和端庄的民族,虐恋亚文化在日本也很盛行,有大量的虐恋酒吧、俱乐部和虐恋色情材料存在。这或许说明,端庄在一种文化中地位越是重要,丧失端庄、受到羞辱在人们心目中就越是可怕,从而引起过多的焦虑。虐恋中的羞辱因素是对端庄的补偿,或者说是对过度强调端庄的反动。

  有一种观点认为,对端庄的重视直接来自儿童期的进食训练与如厕训练。据调查,德国儿童的进食和如厕训练也像英国一样严厉。而英国和德国是全欧洲仅有的两个有性鞭笞传统的国家。在法国、西班牙和意大利,传统上对母乳喂养、如厕习惯都要宽松随意得多,而这些国家都没有表现出像英国和德国那样对鞭笞的兴趣。

  虐恋活动的第四个社会学特征是它的商业价值:市场的商业行为将虐恋行为带入性活动方式选择的主流之中,因为市场要求不断创新,而在80年代,各种性活动方式都被开发过了,不再新鲜。市场需要新的未开发的处女地,而唯一的处女地,也许是最后一块处女地,就是虐恋了。虐恋不仅是最后一块未经开发的处女地,而且是性活动的各种形式当中与商业活动联系最多的一种形式。这是因为,虐恋带有恋物性质,它需要各种道具。在一般性行为中,人的手、嘴、生殖器就是"工具";而在虐恋中,这些"工具"就远远不够了,它需要鞭子、手铐、锁链、绳索及各种专门服装。这些设备对于虐恋活动来说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必不可少的。在一般性行为中,残酷气氛和人造工具是不需要的,而在虐恋中,即使是完全无害的仪式性的残酷气氛,也一定要由一些特殊设备来造就。而且为了有新鲜感,这些设备还要不断变更。这就使虐恋活动成为生意人愿意投资而且有利可图的对象。例如英国有一位专门从事女同性恋和虐恋者服饰制售业的安德鲁女士(kathy andrebsp;此外,虐恋活动还有这样一些社会特征:它较少发生于已婚者当中,多发生于未婚伴侣当中;从事虐恋活动的年轻者大大多于年长者等等。5

  (三)虐恋特征提炼

  1,参与者是自愿的。

  2,在活动之前双方往往会事先就角色分配、活动内容、情节场景等细节做好约定。

  3,在大多数情况下,总是由接受者 (有受虐倾向者) 而不是由施予者 (有施虐倾向者) 来安排和控制活动的内容和程度。

  4,受虐者多于施虐者。

  5,施虐倾向和受虐倾向往往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

  6,幻想的极端重要性。

  7,游戏性质、表演性质、仪式性质和象征性质。

  8,表演性和挑逗性。

  9,等待和悬念。

  10,它对想像力和创造力的大量需求,此类活动对想像力的需求超过其他一切性活动。

  11,幽默感,它并不全是认真的。

  12,当事人双方的关系往往极端亲密、了解和信赖。在虐恋关系中存在着一种亲密的交流,如果不交流,不把内心深藏的欲望告诉对方,就不可能建立起虐恋的关系。

  13,由于它带有恋物性质,此类活动有时甚至可以完全取代生殖器性活动。

  二,虐恋活动的社会学特征(共四个)

  1 ,虐恋活动中特别引人注目也颇有争议的是其性别特征:大多数调查表明,参与虐恋活动的男性多于女性,有受虐倾向的男性也多于女性。

  2, 阶层特征:有调查表明,虐恋倾向越是在社会上层越常见。从小遭受家庭暴力的下层阶级子弟中有虐恋倾向的较少,虐恋倾向却在幸福的中产阶级家庭中长大的人们中盛行。

  3,民族特征:有人提出虐恋是非常英国味的东西,因为它是一种很沉重的东西。

  4,商业价值:市场的商业行为将虐恋行为带入性活动方式选择的主流之中,因为市场要求不断创新,而在80年代,各种性活动方式都被开发过了,不再新鲜。市场需要新的未开发的处女地,而唯一的处女地,也许是最后一块处女地,就是虐恋了。

  (四)李的表述可能有错误

  上文中,笔者介绍了虐恋的特征。不过,那是李银河的研究成果。遗憾的是,笔者不是专业的学者,对虐恋问题的了解还不够精深。实际上,我了解虐恋活动,主要也是通过阅读李的《虐恋亚文化》。此外,我在聆听中国另一位性学家性学讲座的时候,听到了一些有关虐恋的知识。我了解虐恋的途径,拢共就这两个。所以,我无法对李银河的研究本身做出评价。因此,本章的写作,是建立在“李银河关于虐恋活动的描述基本准确、关于虐恋的观点基本正确”这一前提下进行的。因为本章运用了李的观点来分析社会现象。

  不过,笔者还是发现了一些问题。李银河在描述虐恋问题时,她的用语可能存在不准确的问题。而这个用语对于理解“什么是虐恋”有重要作用。所以,笔者觉得还是有必要进行讨论的。我所说的这个用语是指前文所提到的“特征”。我的意思是,上文所描述的种种虐恋状况能不能称为虐恋的特征?笔者的观点是,不能。

  在进一步说明问题之前,我想先明确两个词的含义。一是“概念”;二是“特征”。概念是用来反应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而特征是一事物区别于另一事物的标志等。我估计,我对“概念”和“特征”这两个词语的理解是正确的,而且也是能够得到人们普遍认同的。而这正是我进行进一步论述的前提。

  1,虐恋定义与虐恋特征有矛盾

  李银河对虐恋的定义是,它是一种将快感与痛感联系在一起的性活动,或者说是一种通过痛感获得快感的性活动。那么,只要符合该定义的行为就都应该属于虐恋行为。接着,李银河对虐恋特征又进行了概括。根据特征一词的含义,我们可以认为,不符合虐恋特征的行为就不是虐恋行为。但是,当我把虐恋的概念与虐恋的特征加以比较时,我却发现,一些不符合虐恋特征的行为,却是符合虐恋概念的。那么,这时,这一行动是否属于虐恋行为,在李银河那里就无法解释。比如,虐恋概念中没有要求参与者是否自愿的条件,只要是当事人能将痛感与快感联系到一块,就算是虐恋;而在虐恋特征中却强调了参与者自愿这个条件,否则不算是虐恋。这难道不是矛盾吗?因此,在李银河那里,要么对虐恋概念的定义有错误;要么对虐恋特征的概括有错误。

  那么,究竟是李银河对虐恋概念的定义正确,还是她对虐恋特征的概括正确呢?笔者通过阅读《虐恋亚文化》一书全文,发现其中收录许多虐恋个案,而个案中的虐恋当事人都把虐恋活动限定在自愿的范围之内,并认为参与者不自愿就不再属于虐恋了。李银河的观点也差不多是这样。看来,李银河对虐恋的定义是有些问题,应该加上“参与者自愿”的限定。

  2,虐恋特征的概括有问题

  李银河对虐恋活动的特征,总结了10多条。但是,笔者发现,那些特征或者是虐恋活动的方式;或者是虐恋活动的状况,并不能称为特征。比如李说,虐恋活动的特征之一是“虐恋活动中,受虐者多于施虐者”。这能叫特征吗?这是在描述虐恋群体的状况。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人类的特征是什么?回答说,人类的特征是外国人多于中国人。这个答案显然是有问题的。比较正确的答案应该是“能思维”、“会说话”之类的人类独有 的特点。因此,李银河的表述很可能是有问题的。

  笔者通览了那些所谓的虐恋特征,发现它们或者是虐恋活动的方式;或者是虐恋活动的状况。比如:在虐恋活动之前双方往往会事先就角色分配、活动内容、情节场景等细节做好约定;施虐倾向和受虐倾向往往出现在同一个人身上;虐恋活动较少发生于已婚者当中,多发生于未婚伴侣当中等等。

  3,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虽然李银河把虐恋的状况当作虐恋的特征来介绍。不过,只要我们明白了她的意思,也就行了。李在国外学习和研究相关问题多年,估计能把这个问题说得全面、准确。更深的东西,笔者没办法谈,我毕竟不是专业搞这个的。所以,我们既要通过李银河了解虐恋的大致状况,又应该通过常识对她的描述加以判断。这样,我们就能够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了。这也就是笔者所谓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了。

  虐恋活动在西方世界有很长的历史。不过,虐恋俱乐部,到了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出现并迅速发展。笔者感觉到,李对虐恋活动的描述大多集中在虐恋俱乐部的情况。俱乐部里的虐恋活动虽然比较突出、典型,但也有点少数、极端。而我觉得,事实上,一般人虽然没有进行那些典型的虐恋活动,但在现实生活中,一些与虐恋活动性质相似的活动却是普遍存在的。比如中国有句老话“打是亲、骂是爱”,这表明暴力会带来亲近,言语侮辱会带来爱情。还有一句流行的话叫“打情骂俏”,也能表达类似的意思。据此,笔者以为,虐恋并不是少数人的性倾向,而是人们普遍具有的心理倾向,只是强弱有差别,表现方式有差别。

  (五)虐恋个案与虐恋意义

  这节中,我收录了一些虐恋个案,它们来自于《虐恋亚文化》一书的各个角落。我收录的标准是个案要具有典型意义。收录这些虐恋个案的目的有三:第一,证明虐恋个案确实存在;第二,使读者了解虐恋者的行为模式;第三,通过这些虐恋个案分析虐恋的意义。关于虐恋的意义,笔者大体上同意李银河的观点。不过,笔者在写作方式上略做了些调整,我是从具体的个案中归纳虐恋意义的,用的是自己的语言,并再按一定的顺序排列。因此,与李的写法相比,它应该显得更有针对性、也更工整一些。

  个案1:

  一位妇女在报刊上描述了她和丈夫的虐恋活动:“ 我丈夫和我结婚 7 年了。我们有两个孩子,在加里弗尼亚过着中产阶级的生活 …… 我们第 一次尝试 b&;d(bondage and discipline ,捆绑与责罚 ) 的情形是这样的:我把丈夫绑在床上 ,用他的皮带抽打他。打得并不重,但我永远不会忘记这是多么令人兴奋,这是我第一次看 到我的丈夫被无望地捆绑着,全身赤裸,完全在我的控制之中。现在我们拥有了一批有趣的 道具:颈圈、鞭子、###圈和其他多种工具。

  解析:由于男性在大多数情况下处于统治地位,女性深感压抑。因此,当一个女人能够统治男人的时候,她就会感到很大的兴奋。而虐恋活动就能实现这种角色和地位的颠倒。它能给缺乏权力的当事人起到一种心理补偿的作用。这种感觉同时也揭示了权力感与快感之间的关系。

  个案2:

  在有受虐倾向的男人中,还有相当一批人付钱给职业";女主人";,以便做她的";家内奴隶"; (domestice slave)。他们付钱做扫地,打扫房间,洗衣服,整理杂一类的家务事,同时要 在女性的喝斥和责骂之下做这些事。一位";女主人";说:家内奴隶愿意别人吩咐他做打扫、 购物、洗衣之类的家务活。

  有些";女主人";在自己的家里按照事先安排好的时间表接待";宠物";,他们按时去她家做家 务活。在1987年对培因夫人(madame cyn payne)一案的审讯中,她平静地对法庭承认:";是 的,我有一两个奴隶,他们做所有的家务活,还粉刷和装修房子。作为报酬。他们需要一点 鞭打和羞辱。";另一位";女主人";说,她有过一个家内奴隶,";他喜欢跪在地上擦地板,在 肛门里插着一条黄瓜,除此之外什么都不喜欢。";还有一位男士,每周来为我洗衣服,他为 此付我钱。";

  有受虐倾向的男人表示,“我们的社会对我说:这是不好的,男人不应该让自己处于屈从无助的地位,男人应该是强悍的,有统治欲的。我可以做到这一点,但我不愿意做。和我有同样倾向的朋友正在为我们自己重新下定义,重新选择角色。我们希望自己是柔弱的、温存的、柔和的、关爱的、真挚的和完整的。”

  解析: 对性别问题的传统观念是一种本质主义观念。它把女性特征归纳为肉体的、非理性的、温柔的、母性的、依赖的、感情型的、主观的、缺乏抽象思维能力的;把男性特征归纳为精神的、理性的、勇猛的、富于攻击性的、独立的、理智型的、客观的、擅长抽象分析思辨的;并且认为,这些两分的性别特征是与生俱来的。传统观念因此认为,受虐倾向是女性气质,男性不应该有受虐倾向,否则他就是不正常。而后现代理论认为,每个男性个体和每个女性个体都是千差万别、千姿百态的。照这种逻辑,一个男人完全可以是柔弱的、温存的、关爱的等等。而这样的男人并不是变态,而是十分正常的,应当受到尊重。同样,一个女人也完全可以是理性的、勇猛的等等。因此,可以说,后现代理论是对人性的一次大解放。而在虐恋活动中,一个男人可以选择被统治。这样他就可以品尝到一种新的滋味,是对心理需求的一种补偿。

  个案3:

  有一位专营虐恋服务的妓女说,她有一位顾客是个迷恋各种制服的人,“他每隔一周的周五来我家,每次都换一套他自制的新服装,皮革的、橡胶的、防火材料的、垃圾袋、电灯泡、花、水果、金属、轮胎,无奇不有,这个人的确是个天才。”

  解析:调查表明,大多数虐恋者都是极富创造力和想象力的。虐恋是相互的、自愿的和游戏性的,所有的活动内容都是事先策划好的。虐恋者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安排严谨的仪式和剧场剧目。成功的虐恋活动可以同成功的戏剧媲美,它需要大量的直觉、想像力、创造性和双方的合作。或许福柯也是因此才迷恋上虐恋的。福柯曾鼓励人们把生活塑造成艺术品,而虐恋活动则提供了这个平台。虐恋活动的重要理论家柯丽菲亚说:"虐恋亚文化是一个剧场,在其中可以上演性的戏剧……""我开始构造一个私人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充满统治、服从、惩罚和痛苦。禁忌、意识的觉醒和治疗都没有能够损害这些可怕幻想的魅力。"

  此外,这一个案还揭示出虐恋的哲学意义:对非理性的揭示。自文艺复兴以来,理性一直是被最为看重的一种价值。它似乎代表了启蒙和进步,与中世纪的蒙昧相对立。人们不仅认为理性优于非理性,而且认为应当用理性来解释一切。而实际上,有许多事是不能用理性来解释的。比如艺术和人对美的感觉就很难用理性来解释。虐恋就很像是一种艺术,它是生活的艺术,是性的艺术。福柯曾对整齐划一的理性秩序做过猛烈的批判。他说:“我们生活在一个制度相当匮乏的关系世界。社会和制度限制了人际关系的可能性,因为一个具有丰富人际关系的世界管理起来太过复杂……事实上,我们生活于一个法律的、社会的和制度的世界之中,在这个世界中,人际关系的可能性极为稀少,极为简单,极为可怜。当然,存在着基本的婚姻关系和家庭关系,但是还有多少其他关系应当存在啊……!”而虐恋活动则能够创造丰富多采的人际关系。

  个案4:

  有一个名叫约顿的德国人到俄国去,他很喜欢这个国家,就定居下来,娶了一位俄国妻子。他非常爱她,一直对她很温柔,但她却总是露出一副不太满意的表情,总是不断地叹气,目光低垂。这位丈夫就问她是怎么了,因为他不知道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