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一座城市,走进一片原野,在收拾行囊的时候一种莫名的兴奋感刺激着我。坐上汽车,踏上旅途,窗外那飒飒的北风,让我想起小学时写作文,只要是北风,吹在脸上都是刀割一样痛,实话说吧,我从来没有那种感觉,小学老师足足把我误导了五年。我把窗户开出一条缝隙,风从罅隙中灌入,扑了我一脸,这样我会感觉到很清晰,虽然风有点凉。头发在风中有点飘逸的感觉,虽然我的头发并不长,不像陈晨的头发乌黑笔直,当然比邱洪的头发要长。其实邱洪短短的头发够精神了,但是他也喜欢学着李晓萌没事喷点啫喱水,硬邦邦的,摸上去钢筋混泥土一样。回想起我们几个人在一起短短的一学期,我开心很多,也改变了很多。以前漠不关心的我,现在会被他们的情绪影响;以前无人问津的我,也会被人惦记着,确是一种幸福。
今年的冬天很冷,我总是期待着哪天会下雪。毕竟是南方,近些年,雪特别少见,因为难得,所以珍贵。接近零度的天气是很寒冷的,特别是有风的时候。汽车在路边短暂的停下,然后又继续它的旅途,我在路边为它的祝福,愿它一路顺风。然后我抬起头扫视了一下眼前的环境,云高树低,山水分明,田野间的小路上耷拉着一头牛,口中不停地咀嚼着,就像在默念着什么。
我沿着小路向里走,走一段路应该能碰到一些村庄了。看着路边的山山水水,我想起曾经我去过的山,那些围绕着城市的“天然建筑”,有种焕然一新的感觉,远离那些城嚣,远离那些“规则”。我举起相机,扫过一片片风景,现在是冬天,山显得苍老一些,若是明年春天,盖满一层新绿,点缀一些色彩,我肯定将它们当做新娘一样,拍个五颜六色,拍个十全十美。
经过几个拐弯,一座山脚下的村庄映入我的眼帘,此时正午时分,淡淡的炊烟缭绕在房子的上空。我得找一个人,问一下这村庄的基本信息,而且我还要找户人家,在这住上几天。放眼望去,正巧山脚一位老奶奶,在山腰摘了些菜下来,我走过去准备问,走到身边时,突然老人脚底一滑,我一把抓住老奶奶的胳膊,身体退了两步,一只脚踩在小溪里,这大冬天的真够凉快的。老奶奶用乡音对我说:“小伙子,真是谢谢你了。哎呀,踩到水里了,会冻着的,先回我家烘烘。”幸亏这离城市不远,乡音都能听懂。老奶奶其实身体还很健硕,比陈晨的奶奶要年轻一些。
“老奶奶,那麻烦您了。”确实要去烘烘,我就没带多余的鞋来,然后我拿起王奶奶手中的菜篮子,一起徐徐走向那袅袅的村庄。
“叫我王奶奶吧,看样子你是城里的吧,来这穷乡僻壤的散心的吧。现在年轻人个个都忘城里跑,去赚城里的钱,除了我两个儿子,不愿去城里,说城里太复杂,他们心太实了。”我能王奶奶有点责怪似的语气中夹杂着欣慰,的确现在的人都想往城市里跑,摆脱贫困做个城里人,留下一些不愿挪根老人在乡下守着祖宅。王奶奶的两个儿子在家陪着父母比那些家中壮丁稀少的家庭要热闹些。
我举了下手中的相机,说:“王奶奶,我是来拍一些照片的,而且我想在这呆几天。”
“哦,那正好,我家就有客铺,就在我家住些日子吧。就是怕你们城里人习惯不了乡下。”
“不会不会,我住哪都习惯的。”
“那就好。”王奶奶很精神,脚步很快,不一会便到了她家。这是一座很传统的房子,屋檐下的石板已经坑坑洼洼,看来这房子修了有些年了。大门旁边一个圆形的火堆,有些残存的柴火在温育着,旁边是一些凳子,看来这是烤火的地方,火顶上挂着一挂黑黑的东西,走进一看才知道是腊肉,肉底部还有些油,似乎要滴下来。
王奶奶立刻往火堆里加柴,还加了两个老树根,还从房间里拿了一双棉鞋给我,说:“快烤烤脚,冻坏了不好。我两个儿子和儿媳都到镇上去了,下午才回来,我去做点饭。”然后又朝一个房间里喊:“亮亮,家里来了个大哥哥,有不知道的功课多问问。”
然后一个十岁左右的男孩从房间里出来,手里拿着小学数学的寒假作业。虽然我的学习成绩并不好,但是小学作业我还是能应付的。不一会火堆的火就旺了,脚板暖暖的。我一边烤火,一边教亮亮作业,亮亮是个聪明的孩子,基本都会,只是现在有些小学作业都向着脑筋急转弯那边发展了,所以亮亮不会,有些题我也想半天才算出来。中午和王奶奶、亮亮吃过饭后,我塞给王奶奶一些钱,说:“我要在这住几天,这是一点伙食和住宿的钱。”
王奶奶推辞说:“来我家就是客,还收什么钱,说出去多难听,再说,今天你还帮了我,要不我老太婆非闪到不可。”
“王奶奶,收下吧,钱对我来说不重要,让我住得心安理得些就收下吧,要不我现在就回去了。”几番推辞后,王奶奶收下了,并且说,只收一次,以后不能要了。
城里的人千方百计的让别人掏钱,可是乡下的老奶奶给钱也不要,太大差别了。下午,老奶奶的儿子和儿媳都回来了,听说我今天帮了老奶奶后都一个劲的谢我,把我弄得不好意思。
我渐渐搞懂了王奶奶家的家庭关系,亮亮是大儿子的儿子,大儿子结婚早,三十出头的人便有了近10岁的儿子,小儿子二十多点还没成家,一家人在一起和睦些,所以到现在还没分家。不过他们一家人确实和睦,家里显得很温暖。
晚上,躺在客房的床榻上,一个陌生的环境,却感觉比我住了那么多年的地方还亲切。窗外沙沙响,一天旅途的疲惫催我入眠,心中带着哪天也带陈晨来这个好地方的想法酣然入睡。
正文 第五章 第二节
“下雪了!”一大早亮亮大声的喊道,这一声把我喊兴奋了,昨天祈祷下雪,今天真下了。我速度穿好衣服,顾不及洗漱地跑到门外。雪下的真大啊,绵延千里,仿佛大地披上白色婚纱。天空中依然飘着大雪,伸手去抓一把飞在空中的雪,也许太过直接,雪花不胜温暖,消失在我手心。地面已经厚厚的一叠,雪亮的有点刺眼,我蹲下揉了一团,抛出,在墙上炸开,碎瓣飞扬。空空场地上到处都是村子里的小孩子,雪球满天飞,欢笑一片,大人们看着满天白雪也掩不住笑容。
吃过早饭后,我拿起我的相机,和王奶奶一家在雪地里拍了很多照片。雪太大,我只是在村庄的附近拍了些雪景,真是美不胜收。不知道城里是否也下着一样大的雪,陈晨和奶奶现在又在做什么呢?还有李晓萌和邱洪他们的寒假计划是否被大雪给搅和了?分开后才知道原来自己这么牵挂。
下雪的当天下午就出太阳了,接下来的两天也是晴空万里,孩子们看着慢慢融化的雪都似乎很舍不得,堆成一个个雪人,滚成一个个雪球,希望能多保存两天。本来在准备在村子里住个两三天就回去的,但是王奶奶一家再三挽留一住就了一个星期,天天和王奶奶聊聊天,辅导一下亮亮的功课,拿着相机去各个山头上转转,日子倒是悠闲。转眼就快要过年了,村子里的去外面打工的年轻人很多都回来过年了,村子一下热闹起来。王奶奶的小儿子小勇也老大不小了,趁着过年都在家去找个女朋友,对象是大儿子小忠托人介绍的,一大早两兄弟便出去了,王奶奶看着两兄弟的离去,若有所思,也许她比小勇自己还心急呢。
“现在的年轻人可比我们年轻的时候开放多了!”王奶奶感慨地说。
“时代不同嘛!”我说。
“对了,杨漠,你有女朋友没?像这样帅气的小伙子肯定有不少姑娘喜欢的。”王奶奶饶有兴致地看着我。
“没有王奶奶您说那么好,哪有什么女朋友?”
“那有心上人么?”王奶奶继续追问到。
“有,她很漂亮。”
“像你这个年龄时的我们都是偷偷摸摸的喜欢人的,帅小伙的背后总有几个姑娘天天惦记着,却从来不会说出来。”
“看来王奶奶你年轻时肯定也天天惦记着哪家的情哥哥吧。”这下伦到我有兴趣了。
“那当然,过去我们到了你这个年龄就是谈婚论嫁的年龄了,那是天经地义的,现在真是时代变了。……哎,和年轻人说话自己也显得年轻了。”王奶奶继续说到:“真正喜欢一个人就要好好把握,不要错过了后悔,想当年我啊就少了那点勇气。哎,不说了,陈年往事了。”看来王奶奶也有那么一段不得不说的故事啊,额头上深深的皱纹里藏了多少往事,讲给我听或许三天三夜都讲不完。
傍晚时分,两兄弟回来了,小勇看起来很高兴,似乎成了一半。晚上吃晚饭的时候,小勇很高兴地说:“那女孩子叫惠芝,人长的可漂亮了,而且很娴静,我和她很谈得来的。”
王奶奶高兴地说:“不错,不错。把握好机会,不要错过一个好姑娘。”
然后小勇认真的说:“妈,明年我要去城里打工了,惠芝邀我一起去的。”
“真的?去城里好,年轻人就是要去闯荡闯荡。还有,要好好照顾好别人,别让人家一个姑娘家受委屈。”王奶奶很高兴地说。
“那我不能在家陪着妈你了。”小勇用着失落的语气说。
“不是有你哥在家么,再说妈还没到走不动的年龄呢。”
“小勇,你放心去,家里有我,去见见世面对你有好处。我已经在这块地扎了根了,挪不了了,但是你不同,你还有奋斗的机会。”小忠鼓励小勇说。
晚上躺在床上,寻思着马上就要过年了。在村子里也呆了近一个礼拜了,但是终究要回去,决定明天离开,过年后再来拜访。回到自己的世界,回到自己本来的状态。
第二天是个大晴天,太阳下眼睛都不能完全睁开,在冬天,这样的天气格外灿烂。我再次向王奶奶一家辞别,他们也没再挽留我,叮嘱我年后一定要是到这来做客。我对他们说肯定来,到时候把下雪时拍的相片全洗好了带过来。
仿佛经过一次长长的旅途后回,太阳底下高楼大厦很耀眼,城市也有漂亮的一面。下车时不自主的微笑,也许是因为这座城市中还有我的牵挂。想去看看陈晨,但是心中又有点纠结,经过那条巷子口我没有选择去找陈晨,虽然很想去看看她,但是想的更多的是远离,不希望在过年这种团圆的气氛下互相介入到对方的世界,那样我会不自在,那是种让人窒息的感觉。
再一次打开门,那么熟悉的一切尽收眼底,空荡荡的屋子,空荡荡的心,此时此刻,唯有一支烟才能和自己交流。靠在阳台上,盘算着怎么过这个年,我害怕陈晨会来找我,虽然陈晨并不知道我确切的住址,但是心有余悸,依然会选择逃避,或许在外面,我会更自在。
一支烟过后,我背上我的背包,再次离开。门“嘭”的一声将一些杂乱的思绪锁在门里,一点点莫名的感觉也被夹断了。人生就像没有终点的漂流,而我再一次启程。
正文 第五章 第三节
大街上人影憧憧,全都在置办年货,大包小包,本来就不宽阔的街道上更加显得拥挤。虽然我身上也一个包,但是里面东西并不多,一些衣服和牙刷毛巾什么的。
其实我也并不是走很远,只是从城市的一极走到?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