虑椋裁还叵担妨暇徒簿扛稣媸敌裕绻籼艏鸺鹁兔簧都壑盗耍憔」苤彼挡环痢!蓖馍褂行┯淘ィ蛔∥以偃肭螅沼诳灰惶舅担昂冒桑∥揖透憬舶桑菜闶歉夷强嗝木司俗龈鼋淮
以下便是胡驼子外甥的讲述,为节省笔墨,前面羊副官所讲的那一部分就再不重复,直接从他们流落旮旯城讲起。另外,为了保持原貌,我仍按他本人的讲述口气往下叙述。'
一
我舅舅他们陷入那片沙宫石窟之后,确实曾一度解散了队伍,各谋生路;那羊副官也确实曾和我舅舅走在一路。但他们并没有走出去。转了几天,又回来了,他们根本无法走出那块大沙漠。有一些人没回来,但估计也都全部死在半途中了,后来他们陆陆续续发现了许多干尸体。随后,他们才发现,那只鼠头红鸟确实是一只神鸟,并没有欺骗大家。那座沙宫石窟真是一座可以安身立命的城。石门石墙,石柱石洞,活像人工凿造一般。尤其是那些岩洞,大的如宫殿,可容一连人住宿;小的如地窝子,也能容二三人起卧。这种地方冬不冷,夏不热,实在是一个避风挡雨的好去处。城外那片浩大的芨芨滩上,还长着一些蒿蓬、梭梭、枸杞子等沙生植物,骆驼和马便有了草吃。更使人欣喜的是,城的西北方向有一座土岭,岭脚下竟然还有一片涝池般大小的水洼,芦苇丛生、水鸟啁啾,这便解决了最紧迫的饮水问题。
过了些日子,人们缓过了一些气力,马黑马又召集大家开了一个会。他说,现在是大难已经过去,小灾还在后头,该死的已经死了,活下来的都是命大的。要大家鼓起信心,看到将来,不要破罐子破摔。现在粮草还有一些,水更不成问题,暂时在这里休整一段时间后,再相继出征,一定会走出这鬼蜮之地。接下来颁布三条军令:一、重整军纪,所有幸存官兵,按原番号各就各位:连长还是连长,班长还是班长,一切行动听指挥,不得擅行其事;二、为长远看,粮草物资要严格控制,每人每天分配一份,绝对公平,不容许任何人多吃多占。三、一边休养体力,一边做些劳动,打沙柴,挖刺根,准备过冬。三条命令一下,人心确实稳定了许多。在当时那样的情况下,能有那样一个好去处,还有什么多说的呢。于是,他们就在那座石旮旯城里暂时安下家来,以待转机……
胡驼子外甥的讲述 第二节(1)
二
整整一个冬天,他们就那么得过且过地熬了过来。但渐渐地,情况不妙了,他们所带的粮草毕竟有限,当时尚有七八百人,每人每天一份,日有所减,饥荒就终于出现了。如果单是一个饥荒倒也罢了,悲哀是悲哀,大家同命运。问题是饥荒面前并不人人平等,马黑马虽然口说人人一份,绝对公平,事实上却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他的骑一旅是嫡系,白蛤蟆凉州团是杂牌,我舅舅他们骆驼团却是俘虏,等而下之,就有了差别。一开始还能勉强过去,当粮食危机出现之后,问题就严重了,怨言四起,诅咒连声。
更令人心寒的是,马黑马要求大家不要破罐子破摔,可他自己却首先破罐子破摔起来。他和那羊副官、卜连长等人,将茶叶、盐巴、药品等一些重要物资全部集中在一个大石窟里,还把那些女人们中的年轻漂亮的拉进去,终日饱吃饱喝,醉生梦死,根本忘了弟兄们的死活。面对这种情况,凉州团的士兵由于白蛤蟆在大黑风中失散,群龙无首,敢怒而不敢言。我舅舅他们却是俘虏,索性豁出来了,一些弟兄就推举我舅舅去跟马黑马讲理。我舅舅不敢直接去找马黑马,就先去找羊副官。那羊副官实际是个伪君子,他一开始对我舅舅他们很同情,并大骂马黑马黑了心肠。接着又说,你们骆驼团不是已经通电起义、投降了###吗?###就最讲阶级化分,在我们这里,骑一旅当然是统治阶级,凉州团当然是协从阶级,你们骆驼团当然是被统治阶级。马旅长优待俘虏,不杀你们,已经够仁慈了,你们还想得寸进尺?我舅舅气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好呛气而回。
没有办法,人们成群结队地散到大沙滩上,去捉沙鼠、捉刺猬、捉蜥蜴,凡能吃的东西一概不放过。有些野物是冬眠的,地面上见不到,他们就挖地三尺掏洞子。那个苦啊,真是不堪言说。有些野物是能吃的,有些野物是不能吃的。就像那蜥蜴,又叫四脚蛇和蝎虎子,看起来是一团肉,实际上却带着毒,吃得多了,人就两眼发红,五脏生火,浑身害脓疮,不几日就死了。有一次,我舅舅也中了蜥蜴毒,连续呕吐几日,眼看就要死去。这时候来了一个大好人,就是那个李老军。那老头真是一个善良的人,他当时身为粮草总管,有些方便,就悄悄拿来一块盐巴,泡了半碗水,给我舅舅灌下去。那盐水真灵啊,就像神丹妙药,我舅舅就死里逃生了。那会儿的盐巴,真是比金子还贵重,弟兄们长久吃不着盐,身上的汗毛都变白了。打那以后,李老军就不时地偷来一些盐巴块块,分给生病的弟兄们,轮流着用舌头舔一舔。不知有多少人靠了李老军的这点恩惠,活了下来。
但是,也就因着这一点好事,我舅舅他们惹了一场大祸,祸根正是那个独眼龙。那个独眼龙并不像羊副官说的,是队伍被打散后,转来投奔他们的,而是因为在那些用粮草换来的女人中,有他的一个相好,他舍不得她,于是就开了小差追了来。当然,他的底细是后来才知道的。他当时在军中的地位也不高,仅比骆驼团的俘虏稍强点,再加人薄力单,也常受欺凌,于是就养成了一种四处讨好巴结的坏毛病。某一日,李老军又偷偷给我舅舅一块盐巴,我舅舅正给生病的弟兄们分发,被他撞见了,也伸手讨耍,我舅舅就分他一点。但他嫌少,还要要,我舅舅就抢白一句说,这点儿盐巴伤病员都不够救命,你好歹还活蹦着,怎么能这么贪心不足?他一听就怀恨在心了。过了几天,他忽然跑去向马黑马告密说,司令部里出了内贼,勾结骆驼团的胡驼子,偷了队伍的一袋盐,并阴谋结伙趁夜逃跑。马黑马一听大惊,急令追查,果然发现一袋子盐不见了,而且据说是仅剩的一袋。立时,马黑马由大惊转为大怒,立刻命令卜连长带一队卫兵来,一个五花大绑就把我舅舅抓了去。
我舅舅一开始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及至到了马黑马的洞门前,才发现李老军也被反剪着跪在地上。明白了原委之后,两人都大呼冤枉。李老军说,他确实偷过盐,但绝没有偷过一袋子。他就是真做贼,也不会那么笨。我舅舅又说,他确实受过李老军的盐,但每次只有一丁点,根本没有整袋子的事,更没有互相勾结阴谋叛逃的事……但不管他俩怎样地喊冤叫屈,反正一袋子不见了,总得有个下落。接下来的事,就是把他俩一块绑在一根高大的石柱上,严刑拷打。那个卜连长真心狠,鞭打棍抽不说,还用脚猛踹我舅舅的下身,说这些家伙到底是两路人,贼心不死。我舅舅疼得几次昏死过去……
胡驼子外甥的讲述 第二节(2)
随后便是屈打成招。但屈打成招总得见赃。可是卜连长带着士兵按我舅舅的招供去追赃的时候,却屡屡扑空。马黑马愈加动怒,又下令叫人抬来一大堆沙柴根,堆在石柱下,说再过三分钟,如果还不吐实,就一把火烧死他俩!当时围观的人群已经很多,骆驼团的弟兄急了,跪成一圈,磕头求请马黑马饶命。而凉州团和骑一旅的人则不明底细,有的袖手旁观,有的则幸灾乐祸跟着叫喊,烧死他!烧死这两个驴日的!
千钧一发的时刻来临了,就在马黑马口数“一、二、三”的时候,忽然从沙滩那边跑来了一匹高大的白骆驼,正是我舅舅的坐骑,它哞哞地吼叫着,冲入人群,先是一头顶翻了卜连长,接着就张开大口,扑向独眼龙。独眼龙尖叫一声撒腿就跑,白骆驼仍不肯放过,继续紧迫,一直追出城去,在大沙滩上东奔西逃……人群一开始发了愣,稍顷,也跟着发出一片杂喊,追出城去,看个究竟。
独眼龙跑着跑着,就一头栽倒在一个小沙包下,爬不起来了。白骆驼追到跟前,一蹄子踩住他的后腰,就朝着人群长一声短一声地吼叫起来。人群赶到跟前,仍不知道究竟。那白骆驼吼叫了一阵,又抬起蹄子,像木锨扬场一般,抛起那沙包上的沙子,一下两下,最终嘴巴一伸,就叼起一样东西——正是那个失窃的盐袋子!人群哗然一声惊叫,全傻眼了……
这时候的独眼龙,已经面如土色,魂飞魄散,挣扎着爬起来,反身又扑跪到众人面前,左右开弓地直打自己的嘴巴,一边打一边喊:“我该死!我该死!我不是人!我不是人……”真相终于大白!人群呀呀地议论着,谁也想不到,这个家伙竟然会安这种心肠!更是想不到,一匹骆驼,竟然会有这样神异的义举!人们只觉得云端里好像有神仙在说话,脚底下好像有鬼魅在发笑……
良久的惊骇中,马黑马又做出一个惊人的举动,他先是默默地走到那沙包跟前,仔细地查验了那个盐袋子,接着又仰望着那匹白骆驼的面孔,怔怔地发了一阵呆;而后又一步跃上那个沙包,双手举天,嘶声叫道:“弟兄们——弟兄们——我对不起大家,对不起大家!独眼龙不是人,我也不是人!我马黑马作恶太多,杀人太多,得罪了苍天,苍天不容,才发配我来这里受罪。可我一人受罪不要紧,还连累了大家,连累了你们!我罪孽深重,罪不容赦!”接着双手掩面,一阵嗷嗷大哭……
哭着哭着,马黑马又抬起泪眼继续叫道:“我真不是人啊,真不是人!先前的时候跟###作战,杀人放火,那是兵案事,不说了。可是我为什么要杀死警卫营的弟兄们,为什么到了如今,还要为一袋子盐巴杀死这两个弟兄?我真是天良丧尽了啊,利令智昏了啊!一头畜生都知道舍命救人,我还不如一头畜生啊,不如一头畜生……”
他诉说得十分动情,声泪俱下,昔日的骄焰一落千丈,平目的霸气荡然无存。人们静静地听着望着,谁也想不到,这个刽子手居然会有这么一种变化。
末后,他又猛地一把,揪下头上的军帽,攥在手里,嗦嗦地抖着,发出最后一声呼喊:“弟兄们!从现在起,我们都要换个良心,重新做人!###为什么能战胜国军,就在于###顺天意,得人心。我们也要顺天意,得人心,学习###!从今后,所有的弟兄都是弟兄,取消等级,一律平等,包括骆驼团的弟兄也是弟兄,再不许任何人压迫任何人!要死死在一起,要活活在一起。包括眼前这一袋子盐和我洞里的那几坛子酒,统统拿出来,共产共享……”
言罢,一个箭步跳下,将那个盐袋子“哧啦——”一声,撕开一道大口,双手捧起雪白的盐粒,雨点般撒向人群上空……人群一阵狂呼,说不上是喜出望外,也说不上是本能的驱使,就争先恐后地去抢拾那一颗颗盐粒……
胡驼子外甥的讲述 第三节
三
打那以后,局面就真个变了。马黑马这一次说到做到,他把那一袋子盐巴撒完后,果真又把那几坛子酒和其他的物资也都撒了,而且把那几个女人也撵出洞去,让他们和大伙儿一块快活。
那个坏蛋独眼龙,则从此成了个蔫黄瓜。事后马黑马对他说,你也是个苦命人,当年错投娘胎,是你爹妈的事,后来错投我们,却是你自己的事。现在你又做出这等事,我虽饶你不死,日后也会被众人的唾沫淹死,你还是自找出路吧!独眼龙就哭了,哭得怬怬惶惶,再一次抱住马黑马的腿说,既然旅长饶他不死,那就再给他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吧,只要他还有一口气,一定不惜肝脑涂地,来报答众人对他的宽恕……马黑马推拒不过,最后还是把他留了下来。
之后,我舅舅他们就真的和大家一起过起了平等相处、相濡以沫的生活。官不分大小、民不分贵贱,一挂车同拉,三匹马同槽。许多年以后,他给我们讲起那段历史的时候,还止不住流下伤感的热泪。
可叹的是,平等的待遇终究不能当饭吃。时过不久,饥饿的虎狼又露出了凶相。那一点粮食物资,如果供马黑马等少数人独享,确实还能维持相当一段时间,但要分散给众人,很快就见了底。转眼天气转热,春天来临,沙滩上出现了一些零零星星的绿草芽子。人们又像羊群一般去嚼草充饥。但这又产生了另外一个矛盾,沙漠里的野草可食的本来就不多,加之又是刚冒芽的初春,人马骆驼一齐上,很快就出现了人畜争食的情况。终于,饿红了眼的人们就什么也不顾了,又开始偷偷宰杀战马和骆驼……
战马和骆驼是他们最后的一条生命线,且不说这场患难与共的生死之情,能否下得手去,即使下得手去,把它们杀光吃光之后,下一步呢?严峻得让人绝望的现实再一次摆在人们面前。马黑马不住地大声呼喊,宁肯饿死,也不能宰杀战马和骆驼。但人心已经不可收拾,隔三差五,沙滩上还是出现一具一具的马驼骨架……
更痛心的是,那些战马出于驯良的天性,不论情况如何,始终和人群相依为命;而那些骆驼却野性不改,当它们终于明白一场灭顶之灾即将来临的时候,竟在一夜之间,呼啦一阵风,全部跑散了……
马黑马实在不忍,又勉强组织起一支骑队,前去追赶。可是怎么也追不上,沙漠里本来骆驼就比马跑得快,现在为了活命,更是四蹄生风。有人就喊起来:“别跑——别跑——我们再不宰杀你们,再不宰杀你们——”可是骆驼哪能听懂人话,即使真能听懂,这会儿也不敢信了,照跑不误。马黑马就发了怒,下令开枪。“砰砰砰……”一阵乱枪齐射,有几头骆驼就中弹倒下……
但当人们赶到跟前的时候,却又是一个大惊愕:这些骆驼并不是从队伍中逃跑的战驼,而是几匹沙漠里的野骆驼,一色的独峰,没有一个双峰,长眉遮眼,面如狮子。他们又惊又奇,惊的是,他们的战驼已经宁肯与野畜为伍,也不愿再回到他们身边了;奇的是,这地方原来并非不毛之地,还有其他野畜存在……
持久的静默中,他们又想到,这地方既然有野骆驼存在,就说不定还有野马野驴和野羊存在,只要有了这些野物,也可以打猎谋生。于是,又鼓起勇气,分头散开寻猎觅食。
然而以下的结果却是一场空。那支野骆驼就像是偶尔入境后的一伙天外来客,一完成它特定的使命,就永远地销声匿迹了。其他的野驴野马野羊,也不见半点影子……
意外的倒是,某日归途中,他们在一条干河上,又发现了一片干盐池。白茫茫、绿澄澄,一片硝土青盐。人们一开始兴奋地叫起来,纷纷跳下马去,争相捡拾那些盐块。但随即又沮丧了,先前有粮食时,等盐下锅,现在没粮食了,要这么多盐又干什么?一阵长叹之后,人们又软软地仰天躺倒在地……
胡驼子外甥的讲述 第四节
四
粮食吃尽,骆驼跑光,打猎也完全落空之后,人们就干等着死了。有一些老弱病残者,就那么仰仰地躺在石洞里,枯眼向天,一声不吭,慢慢就变成了一具具干骨架……有一个女人,带着一男一女两个娃娃,男娃才五六岁,女娃七八岁。娘将仅剩的一块草面馍馍分成两半,给他俩吃。那女娃竟说,叫弟弟吃吧,男娃命小,不经饿,女娃命大,能经饿……她硬是不吃那半块馍馍,第二天,就死了……那些驯良的战马也忽然得了一种怪病,再不肯吃草,莫名其妙地,互相咬食起尾巴鬓毛。不出几天,所有残剩的马,都没了鬓毛和尾巴,光秃秃一副驴相,两眼里散着青光,一有人靠近,鼻孔里就噗噗地直喷绿色的泡沫。有一天,有一匹母马竟像狗一样叼起一具死婴的尸体,一直跑出城外,跑到那座大沙山上,犬坐于地,望着山下城郭长一声短一声地哀号起来……
这可把人心彻底吓麻了。当天夜里,有几个兄弟就爬到我舅舅跟前说,大哥,再不能这样等下去了,这样等下去,肯定要发生人吃人的事情,索性早点死吧,免得落为人肉。我舅舅也说,死就死吧,早死一天,早脱一天罪。于是他们就决定,捆一束手榴弹,来一个集体自杀。
“轰隆隆……”尚未等我舅舅他们拉响自杀的手榴弹,天空中猛然响起一串滚雷。一团团黑云从天边飞来,一道道闪电从云层里炸响。狂风大作,暴雨大作,冰雹大作……一会儿工夫,从黄土岭到旮旯城一带,成了一片水火交织的汪洋。纷乱如蚁的人群像遭了大地震一般,从各个豁口处向外逃窜。整个大戈壁滩,整个旮旯城,陷入了一片昏天黑地的大混沌……
那风啊,那雨啊,那雷啊,是那么的大,那么的猛,直直持续了几个时辰,才稍歇下来。我舅舅昏昏沉沉从雨水中爬起来的时候,满滩里又成一片银白,冰雹落下有半尺厚,雨水雪水四处漫流。许多沟沟低洼处,凌空里降下成群成片的蛤蟆蝌蚪,有的小蛤蟆还爬在大蛤蟆的背上,逃难似的四处乱窜。这事情来得太突然,太骇人了!我舅舅他们趴卧在雨水冰雹中,半支起身子,目瞪口呆,失了知觉。过了许久,他们又惊奇地发现,那场冰雹雨雪中,除了活蹦乱跳的蛤蟆蝌蚪外,还夹杂着许多五谷杂粮,有青稞、有豆子,还有胡麻和小麦,有的漂浮在水面,有的在沙丘间聚成一道一道的陵子。更不可思议的是,那五谷杂粮中,还散落着许多铜钱,有的已生了绿锈,有的还明晃晃在水中打转。这真是白日做梦,活见了鬼!我舅舅一声怪叫,惊跳了起来。跟着,这里那里,独眼龙、羊副官、马黑马等许多未死的人,也都先后挣扎起来,莫名其妙地发声喊,趟着雨水,踩着蛤蟆,满滩里疯喊疯跑起来……
跑着跑着,终于就清醒了,终于就相信了眼前的事实:一切都是真的啊!随之,所有的人群,齐刷刷跪倒在雨水中、双手合十、仰望苍天,齐声哭祷:“天呀……天呀……天爷爷啊……谢你的大恩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胡驼子外甥的讲述 第五节(1)
五
以后的事情就是绝路逢生了。那从天而降的五谷杂粮,虽然有一部分是碎的坏的,经水一泡,经风一吹,就化成了黑灰;但大部分好着,拾掇在一起,太阳晒干,足够他们吃一年半载的。这是一个真正的奇迹,我们也曾听说过,龙卷风中会降下多种地面上的东西,但那只是一种传说,谁也没有亲眼见过,可我舅舅他们就亲眼见了,亲自经历了。日后我舅舅回来,和我在山里放羊的时候,一遇到刮风下雨的时候,他就会情不自禁地跪在山头上,像当年跪在雨水中那样,双手告天,默念那几句祷词。久而久之,我也就灌下了耳音。
接下的境况便是柳暗花明。一场春雷春雨,彻底惊醒了入蛰的万物。大地青草勃发,草中虫鸣鸟飞。人身上全脱了一层老皮,手一搓,白沫子乱飞。垂死者复活了过来,未死者恢复了元气。那些得了怪病的战马也日益恢复常态,不时地眺望碧野青天发出一声声嘹亮的嘶鸣。伴随着战马的嘶鸣,那些逃遁了的骆驼,也开始小心翼翼,再次向人群重新聚拢过来……
这真是一个天意的转折。
某日,天空中飞过了一群长脖子大雁,咕噜咕噜地鸣叫着,自东南而西北,飞向天际。人们默默地仰望着,不觉就动了思乡之情。一人说:“动起来吧,我们该上路了!”另一个就问:“还上什么路?”前一人就答:“不是上西藏吗?”后一人就笑道:“还说上西藏的话吗?”前一人又说:“不上西藏,那就回家乡吧!”后一人又道:“家乡能回去吗?能回去早回去了!”前一人又说:“不管咋样,总不能老待在这儿呀?……”
是啊,能老待在这儿吗?虽说现在有了粮食,但那毕竟是无源之水,坐吃山空,迟早还会断顿的。可是不这样又咋样,真要下决心继续前走,那前途也实在是太渺茫了,之前路上的种种灾厄已使人们再也鼓不起冒险的勇气了。于是,队伍又出现了深重的忧虑。
一种意见认为,还是抓住这天赐良机,将那些五谷杂粮全部驮上,继续上路,走到哪步算哪步!另一种意见又认为,千万不可轻举妄动,最好还是就地坚持,以待新的转机,万一实在不行,死在这里,也算个饱暖之鬼!两种意见相持之下,只好暂时得过且过。
这样的日子又过月余,形势就逐渐明朗了,那粮食确实日见其少,粗略地估计一下,熬过夏天不成问题,但一入深秋,又会捉襟见肘,当大雪一落、严冬降临,他们无疑将重陷绝粮之境……刚刚获得新生的人们,重又被一片阴云笼罩。
但,想不到的是,这时候出现了一个伟大智慧的人物,他正是那坏种独眼龙。这家伙在前时的议论中始终没有吭声,整天背杆猎枪,远离人群,满滩满野里四处游荡。近见众人愁眉不展,忽然说道:“我有一条锦囊妙计!”众人忙问,什么锦囊妙计?他便说:“开荒种地!”大家就笑了,这算什么锦囊妙计?开荒种地,大家何曾没有想过,但开荒种地须有起码的条件,土地不说了,农具不说了,种子也不说了,但水从哪里来?这茫茫戈壁仅沙山下那一汪泉泽,人畜饮水尚嫌紧张,哪里能够用来灌田浇地?
但独眼龙却未动声色,又说:“泉水不够,还可挖井!”人们就有些恼火了,以为他故意插科打诨。马黑马首先破口骂道:“扯你娘的裹脚!这干沙滩上是能挖出井的吗?你就是挖出一百丈深的井,有一百丈长的绳子吗?”
独眼龙就扑哧一笑:“马旅长,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你说的那种井,跟我说的那种井不一样。你说的那种井,是汉家地方的直筒子井,须得用绳子吊着桶才能将水打上来;我说的这种井,是新疆维族人的坎儿井,能自流,像渠一样,不用绳子吊桶……”
“什么?‘坎儿井’?能自流,像渠一样?”“对!这是全中国独一无二的一种井,别的地方没有,只有新疆的一些地方有。这种井,不在平地上打,而是在高坡上打。先选好一座有水的山,再按山的斜度,从高往下,每隔十丈八丈挖一个直井,再在地下挖一道横井,把这些直井连通起来,水就慢慢地渗到了横井里,横井里的水又慢慢地汇成一条地下河,一直流到山坡最低处,再切开一道明口,水就流到了地面上……”
胡驼子外甥的讲述 第五节(2)
大家听了他这番介绍,心头才转动了一下。但人们又问,你说的这种井听起来确实好,但首先得有一座“有水的山”,这才行;可在咱这地方,哪有什么“有水的山”啊?
他听了这话,又诡秘地一笑,说:“这,你们就别操心了,我早已替你们考察好了,看——”说着,伸手一指西北方向的那道黄土岭说:“那是什么?那座黄土岭,你们把它叫土山或沙山,其实却是一种干水山。所谓干水山,就是表面看没水,其实内部却蕴藏着很丰富的地下水。这种山,一般的肉眼凡胎看不清,只有像我这样独眼之人才看得清。我这些天干啥去了?就在考察它啊!你们别再犹豫了,照我的去做,保证马到成功!”人们终于半信半疑了,面面相觑一阵,便把目光盯向马黑马。马黑马显然也动了心,噗噗地吹了一下嘴上的胡须,又问:“你能肯定这是一座有水的山吗?”
“能!凭我多年的经验,敢以命相许!”
“你能肯定挖出坎儿井吗?”
“能!单凭你马旅长对我的不杀之恩,我也要效尽犬马之劳!”
“万一将来挖不出水呢?”
“你掐我脑袋当尿壶?!”
“好!”马黑马终于断然一挥手,“干!”于是,一个伟大的或者叫开天辟地的决定做了出来:挖井开荒,屯田种粮,就地坚持,以待后变!
多少年过去了,我舅舅一提起那个决定,还激动得不行。那会儿谁也没想到,那个千人唾骂的独眼龙,竟会想出这么一个好主意;谁也更没想到,正是这个好主意才决定了他们日后那十几年的生而不死。
长话短说,那座干水山,远看是一座孤山,深入里面才发现大得很,沟连沟,坡连坡,方圆不下数十里。有的地方是沙土疙瘩,有的地方又长满野草,从山脚下那汪水泽看起,果真就发现了一条隐约的水脉。没有工具,他们就将马刀、刺刀、甚至马镫收集起来,打成铁锨、镢头、铲子;没有吊土的桶子,他们就将那成片的芨芨草割倒,编成一个一个的大小筐子;没有炸药,手雷、手榴弹就是最好的炸药。真是人尽其才,物尽其用。妇女和儿童也都全部上阵,送水的送水,煮饭的煮饭,日以继夜,不分黑白地大干起来……
这时的马黑马,俨然成了个治水的大禹,头顶一头乱发,脚踏一双赤脚,腰里挂着军刀,整天价东奔西喊,嗓子里都冒了烟。每逢有艰难危险之事,他都能身先士卒。有一次,一束手榴弹在一眼竖井里哑了火,拉不发,也拽不出,他拨开人群,亲自跳下井底,排除了险情。又有一次,由于长久的辛劳而不见水,有个别人就装病偷懒磨洋工。有一个士兵确实得了病,连日高烧不退,躺在地上爬不起来。他就走过去,单腿跪在那士兵跟前,一手握刀柄,一手抚摸着那士兵的额头,轻声发问:“好些了吗?”那士兵慢慢睁开眼睛,一见旅长大人跪在身边,虽然脸上是温和的笑意,手中军刀却已半截出鞘,立时吓得魂飞魄散,一骨碌爬起来,连声叫着:“好了,好了。”就跑向工地。从此再也没人敢装病偷懒了……
就这样,在他的统帅之下,掘井工程马不停蹄,日有所进……
此时此刻的独眼龙,也成了个一呼百诺的风云人物,俨然一个工程总监,发号施令,没人敢不听。有一次卜连长抡大锤,不小心砸伤了扶钎者的手,他竟走过去“啪”地一个耳光,骂道:“你狗眼长到哪里去了?”卜连长满面怒容,但也没有发作出来。如此苦干月余,干水山上布下了大大小小三十多个竖井窟窿,地下的横井也逐渐贯通,连成一串。可是水却迟迟不见出来,人们就不断地向他发出焦急的询问,他则一副成竹在胸的样子,说,急什么?时间没到,时间一到,啥也有了!人们就不再多声,继续苦干。又过多日,还不见水,马黑马也沉不住气了,问他:“你到底有没有这个金刚钻?”他就把脸一沉,赌气说:“旅长大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你既然委我以重任,就不该怀疑我!”马黑马又说:“不是怀疑你,而是时间不等人,春耕夏锄,都有个季节,如果错过季节即使洪水滔滔也赶不上趟了!”他又转脸一笑说:“旅长多虑!其实水早已出了,而且水头还很旺,只是你们识不得。不信,你趴到井口仔细听!”马黑马就趴到井口,贴耳仔细听。听了半晌,还是没啥动静。他又塞给马黑马一块光溜溜的鹅卵石说你把眼睛闭住,嘴巴闭住,拿这石子把屁眼子塞住,再仔细听。马黑马又气又好笑,随手就把那块鹅卵石扔进了井底下。却不料石子落井,井底深处就隐约传来一声水花溅起声。马黑马大喜,一个蹦子跳起来,扬手高呼:“出水了!”整个工地顷刻间一片沸腾……接下,独眼龙又洋洋得意地宣布:“这暗渠已经蓄水。再过三日,蓄水饱满,就正式切明口、开明渠,向地面放水!”人们激动得一下子把他举了起来……
第二华人站
胡驼子外甥的讲述 第六节
六
三天后,切明口,放大水的日子到来了。那是一个人们朝思夜盼的辉煌时刻。据我舅舅回忆说,那一天天气特别好,是个正晌午的日子,天空蓝蓝的,浮云如雪。五百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全部集合在了干水山脚下,举行了一个庄严隆重的开渠仪式。
开渠仪式分三个步骤。第一步,由独眼龙以水工总监的身份,总结了这伟大工程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同时高度赞扬了马黑马的英明领导和全体官兵的艰苦精神;当然也不忘吹嘘一下自己的劳苦功高。亦庄亦谐,博得了阵阵掌声。
第二个步骤是“献牺牲”,就是用一匹小骆驼的生命来祭就山神水神。自从龙卷风中天降五谷之后,这些亡命游子,都信了天上有神。现在这干沙山上能打出水来,显然也有着山神水神的恩赐。于是,一匹雪白俊美的小白驼便被选了出来,要用它的生命和热血来表达人们的感恩之情。担当这一任务的是德高望重的李老军。他先从妇女们那里找来一块红布,像一条血色哈达挂到小白驼的脖子上,而后口中唠唠叨叨嘀咕了一阵什么,接着一刀下去,刺入了小白驼的胸胛。那小白驼也似乎意识到了自己生命的非凡意义,自被牵到会场后,再也没有做过任何的挣扎,钢刀入心之后,只低低地哀号一声,就倒在了血泊中……
之后,便是蜂拥而上的人群,争相捧饮它的热血,以分享神赐的甘露……
第三步叫“切明口”,这是开渠仪式的高潮和最终目的。担当这一任务的自然是马黑马。当“献牺牲”仪式过后,独眼龙又将一把红布缠柄的镢头双手递给了他。
明渠的切口已经事先被削得整整齐齐,像一面墙,正对着山脚下那片泉泽,与山上通下来的暗渠只隔一层薄土,只要一镢头下去,一股清流便会喷涌而出。这是一个异常神圣庄严的时刻,所有人都激动得屏住了呼吸。此时的马黑马,也激动得有些失常,这个曾经杀人不眨眼的家伙,这会儿面对一道山墙,竟像新媳妇杀鸡一样,手也抖,腿也抖,高举着那把镢头,迟迟不敢劈下。过了好久好久,才“呀!”的一声怪叫,将镢头劈入山墙之中……
一桩怪事发生了!马黑马一镢头劈下,没见泉水喷出,却听见土层里传来了一声沉闷的吼叫,仿佛有一个什么动物被镢头伤着了身体。接着一阵剧烈的晃动,山墙上掉落许多尘土,而且还隐隐听见一种四爪搅动水浪的声音。这可把人给吓懵了,真是破天荒的奇事,土层里怎么会有动物?一时间,所有在场围观的人,都吓白了险。一些妇女和儿童,尖叫着直往后退……幸好幸好的是,这时候的马黑马突然又爆发出了一股强悍的血勇,一阵惊骇过后,又猛地将镢头从山墙中拔出,接着“嘿!嘿!嘿!”连发三声恶吼,将锋利的镢头一连串劈向土层深处。终于,“轰”的一声巨响,土飞石崩,渠口决堤,一条巨蟒似的怪物伴着一股缸粗的大水腾空而起……那怪物腾空之后,很快就被尘雾水浪隐没了身子,人们还没看清它的面目就不见了踪影(事后有眼尖的人说,那怪物很像传说中的龙,但身子没有龙那么长,倒像一条巨型狗,尾巴上还拖着一条铁链子,铛啷啷响……这显然是看花了眼的一种幻觉,但令人难以置信的是,若干年后,这怪物又重新出现在大沙滩上,兴风作浪,危害人畜,惹出了许多麻烦,这是后话。)
先说这股大水冲出之后,一下子把人们喜煞了,男人喊、女人叫、娃娃们拍手跳蹦子,竟将那怪物的恐惧全忘了。那水啊是那么的清澈,那么的凉爽,浪花飞溅,如雾如雪。有许多人索性就跳进那浪花翻滚的泉泽中,上下扑腾、打滚撒欢。那个兴奋啊、狂喜啊,简直比天降五谷时还震撼人心……
胡驼子外甥的讲述 第七节(1)
七
'笔者按:外甥讲到这里,顿住了。我问,完了吗?外甥说,当然没完,只是下面的事情不好讲了。我说,有什么不好讲的?外甥说,要涉及男女事情。我说男女事情很正常啊。外甥说,太粗、太骚。我说,有多粗多骚呢,你舅舅都能给你讲了,你还不能给我讲?外甥说,我舅舅他们是啥人啊,那十几年野人生活,早把他们正常的伦理观念消磨尽了,他们说起那种事,完全像说牛儿马儿一样,一点也不觉得别口。可我们是正常的人,讲起来就很觉得难为情。我说,我们了解的正是一个非正常社会的人群生活,如果他们的伦理行为也和我们一样,那就反而不正常了。外甥又说,总是怕人笑话。我说,谁笑话呢,那些人的悲惨命运已够令人心酸了,难道还会嘲笑他们那些最基本的生命本能吗?外甥说,我不是怕人笑话他们,而是怕你笑话我。我又说,你这更是多虑,你就尽管往下讲吧,如果有难以启齿的地方,可以点到为止,我意会就行;至于一些具体的性行为,你完全可以用一些生理学名词去表达,不必非要原汁原味。外甥说,既然你这样讲,我也就没话说了。于是,外甥继续讲了下去。'
那道明渠直直流了三天三夜,在干水山脚下汇成了一片小小的海子。当年春夏之交,他们就用这片海子里的水,种了一片刀耕火种的“闯田”。到秋天一看,竟是红一片、绿一片,一个大丰收。随后的日子里,他们又陆续切开了九条明渠,水势愈大。为了纪念这一历史性的巨变,他们就把那片水泊叫做“九眼井海子”,把所开垦的第一块农田叫做“五谷地”,把那座干水山直接称作“水山”,因为发现过野骆驼,又把那块大戈壁叫做“野驼滩”。
他们还学会了用麸子做醋,青稞酿酒,灰条叶子卷烟,骆驼毛织褐子等等(至于金贵的盐巴,由于那片古河床的干盐池出现,更不在话下)。除此之外,他们还把队伍中一些工匠出身的士兵挑选出来,铁匠铸剑为犁,石匠凿石成磨,木匠、毡匠、泥瓦匠,也各司其职,各尽所成,建立起了一个一个的手工作坊。数年之后,整个野驼滩旮旯城,真个儿发展成了一个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的世外桃源。
如果日子就这么周而复始地过下去,也可说是太平天子乐万年。即使终老此地,也算得其所哉。但事实上,人类的生活并没这么简单,俗话说,饱暖思淫欲。在前面的日子里,人们连命也不保,当然无暇顾及此事。现在有吃有喝了,命也保住了,于是便想干点别的什么。这别的什么,首要的便是男女问题。用我舅舅的话说,就是公的见了母的,总想蹭个痒痒。照科学的话讲,就是生命要延续,必须经过雄雌交配。可是现实的问题是,野驼滩上男人太多,女人太少。你曾听羊副官讲过,这支队伍中的女人,一共有两个来源:一是骆驼团的那些军官太太,二是新疆溃军中的那几个剧社演员,两下相加,一共也不过二三十个。以二三十个女人配五百多个男人,无论如何是配不成对儿的,这便出现了严重的矛盾。
而此时的马黑马、羊副官、卜连长等一班权势者们,也开始故态复萌了。在先前的苦难中,他们尚能和大家同甘共苦,现在命运好转了,又开始作威作福了。治水的大禹又变成了享乐的纣王。他们又像初入沙穴时那样,将大部分年轻有姿色的女人收罗到他们几个人的石窟中,纵情享乐,恣意为欢。剩下的一些女人,也按营连排班的秩序,被一些中下层的军官所占有。一般的士兵根本无缘染指。当时的军中,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团长xx营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