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照耀着柏油码头上的人和船,肩扛货包的男人光裸上身,只在肩上垫一块粗纱毛巾,他们来回穿梭于船板与货堆之间,每一个来回都要绕过一个衣冠楚楚的人,那个人坐在椅子上,穿着深蓝色中山装和黑色猪皮皮鞋,他的罗锅腰给中山装造成了几条不必要的皱褶。他的手臂也似乎短了一些,但十根手指却显得强壮,它们既要抓着纸和圆珠笔,还要向搬运工收取一根根涂着红漆的竹筹。那个人就是守卫柏油码头的普山,一个饲养公鸡的男人。
普山来历不明,人们只是从他说话的口音中推测他是苏北平原一带的人,但是普山反对别人对他的故乡妄加猜测,偶尔地有人想弄清这个问题时,他会发现普山在跟他玩近似捉迷藏的游戏。普山你是哪里人?扬州人吗?
不,比扬州远多了。是里下河一带的?不,比里下河还要远呢。
那么你是盐城、滨海那里的人?
都不是,我哪里的人也不是,我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普山咯咯地笑起来,他把重音放在那个蹦字上,脸上讳莫如深的表情一下子隐去,他会把舌头吐出来,吓你一跳,然后又缩回去,有时还趁机打一个酸臭的酒嗝。有时候普山的那种昏庸乏味的玩笑让人无法忍受,但是你假如不能忍受他的玩笑和满嘴酒气,也就无从知道普山的其它故事了。譬如普山与女人的故事。普山年届六旬,仍然孤寡一人,但普山有一次亲口对我说,世界上他最不稀罕的就是女人,他年轻的时候曾经有过七个女人,七个女人就像七个麻袋包,他把七个麻袋包一齐扛到背上,所以他现在成了一个罗锅腰。你不相信?你不相信也没什么。哪天我让香女来告诉你。我的那些女人,死了三个,散了三个,可是香女还在呢,香女的船常常从柏油码头过,哪天我让她上了岸,你们就知道了,我普山是不是有过七个女人。普山的声音突然会变得激愤起来,他的手掌啪地一声打在我手臂上,你的脸长那么白有什么用?你的腰挺得那么直有什么用?普山大喊道,去问香女,我普山有过多少女人?
我不认识香女。据普山的描述说,香女的木船上常常装看油桶,桅杆上的夜灯是蓝色的,普山说香女是一个爱穿黑衫爱打赤脚的船娘,说香女鬓髻飞白美貌依旧,她过柏油码头的时候会朝普山的木屋里扔进一尾活鱼或者几扎蒜头。但是我对普山的说法半信半疑,我仍然觉得普山是个来历不明的人。家禽们不知为什么喜欢聚集到柏油码头来,或许是因为运往酒厂的红薯干和米糠留下了粮食的香味,或许是因为普山的那只大公鸡——那只大公鸡极有可能是整个街区家禽王国的国王,它颐指气使地巡游在乱糟糟的鸡鸭中间,有时候突然跳到某一只鸡身上,用它锋利的喙部啄击对方,被袭击的鸡铩羽而逃,芦花大公鸡一路追赶,啄下敌人的几根尾毛,但当它追到那扇铁栅栏门前时,公鸡美丽的双翅会张开来,簌簌动几下,公鸡开始止步不前,然后仰起脖颈发出一声莫名的啼叫。人们猜想那是经过驯化的一只公鸡,你很难想像一只被驯化的公鸡,但普山的那只公鸡确实怪,它从来没有远离过它的主人。有一次却例外了,有一次普山的公鸡追逐一只无名母鸡,一直从柏油码头追到街上。在白铁铺门口,芦花大公鸡终于以雄性的力量征服了那只羞怯的母鸡。白铁铺里的几个工匠欣赏了鸡的性爱后忽然心生歹念,他们想把两只鸡捉了,母鸡熬汤,公鸡红烧。工匠们趁着午后街上无人,手忙脚乱地捉住了母鸡,但普山的公鸡却比人更机智更勇猛,不知怎么它从一个工匠的手中飞到另一个工匠的肩上,又从那个工匠的肩上跳到第三个工匠的脑袋上,最后飞到了白铁铺的屋顶上。芦花大公鸡在白铁铺的屋顶上一声长啼,大概就是它的啼声把普山从柏油码头招来了。那天午后普山一边扣着中山装钮扣一边在街上仓皇奔走,他对路遇的每一个行人说,我的大公鸡在哪儿?看见我的大公鸡了吗?行人都摇头说没看见,普山便更急地往前走,一边走一边骂,都瞎了眼啦,那么大的芦花大公鸡,你们会看不见?
后来当然是普山自己找到了他的公鸡——他的公鸡看见主人会像狗一样地叫,这也是一件令人惊诧的事。普山跳起来,公鸡跳下来,普山把他的公鸡从人家的烫毛盆边救了,那些馋嘴而卑鄙的工匠使普山怒不可遏,普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他用一把火钳把一只刚补好的铝锅捅破了,这样还不解气,普山又反剪双手在白铁铺前来回走了几个圈,走一步啐一口唾沫,最后白铁铺前留下了大大小小的唾沫痕迹,圆圆的,半湿半干的,就像普山在愤怒时频频眨闪的眼睛。我想说我从来无意在普山身上猎奇,我只是对单身男人为什么成为单身男人感兴趣。有一次我在柏油码头遇见一个形迹可疑的老头,老头从普山的小木屋里出来,一手抓着一捆麻袋,一手捏着烧饼往嘴里塞,我断定老头是个小偷。我高声喊普山出来抓小偷,普山的脑袋从窗口探出来,他恶声恶气地冲我说,你乱喊乱叫什么?他是我大哥,那些麻袋是我给他的!我觉得无趣,便跟着老头身后走,我说,你真的是他大哥?普山真的还有亲人?老头一边咀嚼着烧饼一边笑起来,他说,普山放屁,他哪儿有什么亲人?他是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我不知道老头嘴里的话为什么与普山如出一辙,我向他提出了我最关心的问题,普山真的有过七个女人吗?老头这回听得噎住了,他费劲地咽着烧饼说,普山放屁,他从来就没沾过……女……女人,背上背着……背着……那么大一口锅……女人都在他背……背上,他怎么能有女……女人?我也跟着老头笑得前仰后合的。出于对普山的来历的兴趣,我一直尾随老头来到废品收购站,看着他把那捆麻袋扔到磅秤上,卖了三块钱,老头把三块钱折成细细的一条藏在帽子里,他说,我没钱买酒就来找普山,普山每次都给我变出几块钱来。他不给钱不行,他的命是我捡来的。在收购站门口的废品堆里,我听到了有关普山最初的来历。老头说普山是被一群码头工人从石头山里挖出来的,他记得他们当年在北门码头搬青石,突然就看见石缝里伸出一只小手,一个三岁左右的男孩被石头覆压着,竟然没有死。男孩被拉出来,他的怀里还抱着一只小鸡,小鸡却已经发臭了。老头至今不知道男孩怎么会跑到石头山里面,他说连普山自己也不记得了,那时候普山才三岁,他的脊椎大概让石头压坏了,站不直,弓着背朝石头山下爬,一只手仍然抓着死去的小鸡。老头说,你知道吗,普山从三岁起就是个小罗锅,他哪里会有七个女人?他只有几只鸡!
原来普山是个弃婴。我半天醒过神来,不无怜悯地说,原来是个弃婴。老头却抢白了我一顿,他说,什么弃婴不弃婴的?放屁,你以为石头缝里就蹦不出人来?告诉你,普山就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我对普山更加深入的研究就是从这天开始的,不会有谁比普山更具研究价值的了,我想我不仅要研究普山这个人,还要研究普山饲养的公鸡,更要研究普山的那七个女人是否确有其人。夜晚去空寂的柏油码头眺望河上的灯影船桅,那是我在普山活着的时候最热衷的事情。我记得我与普山在河边同桌小酌的时候,芦花大公鸡常常跳到桌上来,成为一个满怀醋意的第三者,普山抚摸着公鸡的羽毛说,去睡,去睡,但公鸡却不肯去睡,它在我们的酒杯前跳来跳去,忽然把尖喙埋在碗里,一颗盐花生就弹到我的脸上了,这时我不得不向普山感叹道,鸡也是有感情的,你把鸡养成了一个人。鸡雏养成了公鸡,养鸡比养女人好。普山酒意微醺,很响亮地在我肩上拍了一掌,他说,你们这些人,以为家里养着一个女人就是男人了?女人我不稀罕,我以前有过七个女人,一个都不要,都让我扔下了。
普山说起女人我便无言,我想假如普山有什么不可饶恕的毛病,那就是他捏造的七个女人的谎言,我即使相信他真是从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人,也不能相信普山有过七个女人。
你不相信?你那么年轻,你的腰背像门板那么直,你只有一个女人,你当然不会相信我有七个女人。普山又愤然地嘟囔起来,不相信,不相信,哪天香女的船来了,我让她来告诉你,我普山有过几个女人?
码头上的一盏灯照亮了普山的半边脸,我看见普山的脸一半是清晰的,一半是模糊的,就像他的那些传说一半是真实,一半却仍然是传说而己。而夜行船的桅灯也照亮了漆黑的河水,咿呀的橹舵声漂浮在河的两岸,我依稀看见驶过柏油码头的几条木船,装栽油桶的船上站着一个年轻的男人,装载化肥的三条船上站着我所留意的黑衫女人,但是那些女人不是普山所描述的船娘香女,香女到底在哪儿呢?香女到底在哪儿呢?我忍不住地嘻笑道。在哪儿?就在河上,过不了几天,她会从我这里过。普山几乎是恶狠狠地说,她会告诉你,我普山有过几个女人。有一天夜里月光昏冥,下着渐渐沥沥的雨,临窗眺望雨中的河道,除了一圈一圈的波纹和水光,视线所及都是空荡荡的。我与普山下完最后一盘棋,正要走出小木屋时普山把我叫住了。香女,香女的船来了!普山的声音听来狂喜多过焦灼,他的整个身体都悬到了窗外,一只手却急迫地朝我摊开着,把我的大公鸡抱来,普山说,我的公鸡呢?香女来了,我的大公鸡该叫了!我把公鸡从鸡笼里抱出来交给普山,我不知道普山是怎么让公鸡啼叫的,反正那只芦花大公鸡真的啼了悠长的一声,在不该打鸣的夜晚普山的公鸡却打鸣了。
那条装满油筒的船像一个神话降临了柏油码头,在夜色雨雾中我看见了一个穿黑衫的老女人在船上摇橹,桅灯照亮了她脸上的雨痕,也照亮了一双玉石色的赤脚,我看见她的目光投向小木屋的窗口,比我想像的更温柔更热情,我没想到在这个雨夜真的见到了香女,而且我亲眼看见香女从一只竹篮里抓了什么,手一挥,那东西就滴着水飞进了普山的窗口。果然是一条活蹦乱跳的鱼。普山捡起鱼放在一只铝桶里,他说,你看见了,你现在看见了,她就是香女,你问她吧,普山有过几个女人?我被一种莫名的激情驱使着,放开嗓子对着船上的女人喊,喂,普山有过几个女人?
七个。香女在船上笑着说,普山是世上最好的男人,他有过七个女人呀。几个女人?七个……七个……女人。
香女的油筒船迎着细雨往下游去,她的少女般清脆的笑声也渐渐地被细雨打沉了。我回味着香女的声音,看见普山的脸在灯下迸发出一种神奇的红光,他的诡谲的眼神好像在说,你看见了,你现在看见了吧?
我看见了,但是我仍然不能相信,哪来的七个女人?普山的女人在我看来更是来历不明,甚至包括那个匆匆而过的香女。我后来在普山的一次酒后畅谈中知道了他的七个女人的真相。普山喝醉了,普山喝醉后就抱着他的公鸡低声呜咽。他让公鸡叫他爹,公鸡没叫,普山扇了公鸡一记耳光,公鸡吓得逃离了主人的膝盖,普山伤心地说,石头是我爹,我是你爹,你为什么不肯叫我呢?——这是普山的醉话,普山的醉话和隐私往往掺杂在一起说,我能够区分,后来他就说起了一条沉船和七个女人的往事。
是三十多年前的往事了。那时候普山还年轻,普山年轻时背已经驼得厉害,比他更年轻的码头工人都娶了女人,普山却没有女人。但是有一个风雨交加的夜晚,不知是哪路神仙突然给他送来了整整一船女人,一船七个女人。普山记得他在睡梦中突然被河上的声音惊醒,普山说他当时觉得像是一群女人齐声高呼他的名字了,他飞奔出去,看见一条船正在风雨中下沉,船上的七个女人像七朵落水的母鸡在水里挣扎,普山说女人们的尖叫和扑水声也怪了,听上去就像在喊他,普山,普山,普山。普山不记得他是怎么把七个女人救上柏油码头的,他拽着香女的一缕长发游到岸边就晕过去了。醒来的时候风停了,雨止了,普山看见七个女人围着他,七个女人的脸都凑近他,向他吹送狐仙似的迷人的气息,七个女人都来嘘寒问暖,而普出却晕头晕脑地在女人们中间跌来撞去,他说,裤子,我的裤子呢?七个女人来自苏北里下河河边的村庄,她们结伴出来寻找各自的男人,半路上遇到一个没有女人的男人——罗锅普山。普山说假如他想留下一个女人,女人肯定就留下了。
七个女人在我这屋里住了三天,住了三天我就把她们赶走了。普山幽幽地笑了一声说,赶走,一个也不留,我普山不稀罕女人。我觉得普山这时候已经酒意全消,他的脸上又出现了惯常的睥睨众人的神色,而他的公鸡也再次走近主人,在普山的脚趾间啄食着什么。普山,你是个好心人。我说。
好心人?普山瞪了我一眼,他无端地被我激怒了。你们去做好心人吧,一人娶一个女人就自以为是男人了?普山高声说,我不是好心人,你们只有一个女人,我普山有过七个女人!我不想否认普山是一个不可救药的酒鬼。普山在他六十岁大寿之日喝得酩酊大醉,他摇摇晃晃地走上柏油码头岸边的一条船,倒在货舱里睡着了。请记住那恰恰是一条等待装运石头的驳船。午休过后起重机司机走进驾驶塔,他看见普山的芦花大公鸡穿过跳板来到驳船上,司机朝下面喊,普山,把你的公鸡弄走。但是,普山不在,司机又喊,普山,压死你的公鸡我可不赔。司机开始了起重操作,巨型翻斗把石头铲起来,铲到空中,像一只手在柏油码头上空移动,终于翻斗打开了,石头轰隆隆地倾倒在铁皮船舱里。柏油码头从此成了不祥之地,普山之死使我在很长的岁月里成了宿命论者。直到现在我仍然不敢想像那些石头如何压死了普山,但我无数次地看见一个传说的画面,看见一个三岁的男孩从石头中爬出来,他的背上隆起一个苦难的肉包,他的手里抱着一只死去的小鸡,我想普山在人们的心目中不再是一个来历不明的人了。
还有普山的那只芦花大公鸡,普山死后它在空寂的柏油码头徘徊了好几天,最终还是未敢迈出主人生前划定的禁区。是那些馋嘴的人先冲进虚掩的铁门捉住了公鸡。据说那只公鸡最后是被红烧了吃的,吃过那锅红烧鸡的人对其肉质很不满意,他们说,太难吃了,那只公鸡的肉太难吃了。
徽州女人
耍猴的徽州人眼睛像冰块一样寒冷而晶莹,他的刀把子般的长脸呈现出灰暗的菜色,微微仰着,看小站候车室顶上的水泥字块。他看见龙家湾三个字都是向后倒下去的,旁边加固的铁丝被风吹得飒飒地响。秋风凉了,徽州人在站台上打了个寒噤。看来他是沿着铁路流浪到这里的,从皖南走过来不知要走多长时间。徽州人挑着担子,一只箩筐里是棉被和干粮,另一只箩筐里装的他的小棕猴。引人注目的就是那只猴子,它的毛茸茸的脖颈处套着一个银项圈,闪出圆圆的光晕来。猴子的模样有点怪,额际上长着一撮白毛,像黑土地里的孤独的雪堆。候车室里有河南女人把头探出窗外,朝月台上张望,她们看见那个徽州人把猴子抱在腿上,正在给它穿一条花布小褂。猴子很安静,猴子的花布小褂已经脏得不能再脏了。猴子在徽州人怀里猛地一窜,女人便咦咦呀呀地叫起来,一边就涌出了候车室的玻璃门。
“耍呀,耍呀,耍起来呀。”很快有一群人把徽州人和他的猴子围起来了。徽州人抬起头,有点惊慌地扫视着四周的人群。他的干菜色的刀把子脸上浮出一个谦恭的微笑,还是像冰块一样,寒冷而晶莹的。他一只手拽着猴子颈上的银项圈,另一只手伸到棉袄里去,迟迟疑疑地掏,慢慢掏出一面小铜锣来。“耍呀,耍呀,俺们给你钱。”那几个去南方贩棉花的河南女人朗朗地喊。笑着摊搡着从人群外面挤到前面。徽州人不动弹地坐在月台上。小铜锣的光面映出他的枯槁的倦容,他的眼神中有一片浑浑沌沌的雾气弥满了水泥月台,使围观的人们感到了陌生的凉意。
咣——徽州人终于果断地敲响了小铜锣,把怀里的小棕猴颠了出去。猴子在空中翻了个筋斗,肮脏的花布小褂飘了飘,站到地上,不动了。猴子的猩红色的瞳仁很怪异地亮着,射到每个人的脸上。“耍呀,这猴子怎么不动了?”从河南来的女人们往后退了几步,有些惶惑。她们发现徽州人的猴子跟以前常见的不一样。猴眼里有类似人的目光闪闪烁烁的。
月台上突然沉寂了一刻。徽州人直愣愣地瞪着他的猴子,又砸了一下小铜锣。猴子仍然像个小人一样,保持它的站立姿势。徽州人喉咙里痛苦地咕噜一声,望了望龙家湾的天空。然后他朝那只顽固的猴子挪过去,猛地揪住了猴子脖颈上套着的银项圈,一下一下地蹬着。
“你给我翻!你给我跳!”徽州人低沉的声音透出杀性。小棕猴被银项圈勒得吱吱乱叫,拼命挣扎着,即使是此刻它眼睛里的红光仍然在不停闪烁,只是头仰起来,艰难地射到了主人那张渐渐暴虐的脸上。
“哎哟,这猴子!”湖南女人们突然嚷起来,她们看见那只猴子在挣扎中突然窜起来,前爪在徽州人脸上狠狠地扑打了一下。所有人都见到了这奇怪的一幕。徽州人用手捂住了脸,但殷红的血还是从他糙黄的指下流出来了。好像这是他预料中的,徽州人一声不吭,在众人的一片唏嘘惊叹声中,他又一次仰起脸,注视着龙家湾车站上空寂寥的天际。他脸上那道血印很深也很长,像一支箭矢的形状射出去。龙家湾的天空这时候已经变成灰朦朦的了。棉絮般的云团藏匿得无影无踪,从远山口吹来的风挟着阴冷而潮湿的气息,雨快落下来了。“这家伙,他根本就不会耍猴的。”河南女人们窃窃私语,但她们还是慷慨地打开了花花绿绿的荷包,把纸币用石子压在月台上,徽州人的脚下,然后她们就背着硕大的棉花包去等车了。过了会远远地看那纸币,仍躺在石子底下。傍晚那辆车马上要驶进龙家湾小站了,天要下雨了。是一片河水干涸后形成的洼地,夏天的时候长满了金黄色花盘的向日葵,让南来北往的外乡人觉得龙家湾小站是金黄色的小岛,朝着铁道放出那种浅浅的芬芳。还有水潭,深藏在绿杆子黄花盘下,闪着玻璃的光芒。
哑佬卧在一堆枕木上养精气时,发现洼地里有片葵花杆子潮水似的涌动,浮出一个红影子。原来是个女人,正从路坡下面爬上来。哑佬直愣愣地瞧那女人钻出了葵花地。她背上压着一个鼓鼓的包裹卷,越过铁道时她抬手掠了下被风弄乱的头发。女人朝他走过来,笑着,哑佬从没看见过女人这样白得像玉石的牙齿。“大哥,你们这儿,”女人顿了顿,迟疑地问:“见到一个耍猴人过去吗?”这年有八个耍猴人走过龙家湾了,哑佬算计着。但他不知道女人说的是哪一个。哑佬对她咧嘴一笑,很鄙视地捏捏自己的嘴,然后含含糊糊地吐出一个字:
“不。”哑佬讲不出完整的语言,但是学会了说这个“不”字。不知道女人懂没懂哑佬的意思。她站在月台下面的某片阴影中,朝铁道两侧四处张望。暮色渐渐浓重,漾开了覆盖住洼地里的向日葵林,那些黑压压的茎杆乱挤着,发出一阵轻微的倒伏声。“这地方葵花儿真多呀。”女人自言自语。“不。”哑佬想说夏天才是葵花世界,那会儿龙家湾的人眼睛里全是金黄色的的花盘摇啊摇的。女人侧过脸注意了哑佬的神情,恍然地又一笑,哑佬忽然想到有的女人就像一株夏天的向日葵,美丽而蛊惑人心。
哑佬就把陌生女人往老锛子的办公室里带。老锛子是龙家湾的站长。他一天到晚在房子里描描划划打电话接电话的,但是老锛子关照过,站上来了什么古怪的人得带到他的办公室里来,站在门边上就行了,不准走到他身边去。于是那个女人就倚着门,从哑佬宽阔的肩背后打量着老锛子的办公室。老锛子的斜眼从老光镜片后深沉地测量着女人的行踪。“从南面来的?”“从南面搭火车来的。”
“怎么又不搭火车了?”
“没钱啦,半路上给撵下来的。”
“你一个女人跑出来东浪西颠的干什么?”“我找我男人呐。大哥,你看见一个耍猴的过这儿吗?”“咦,你这么个漂亮女人连耍猴的都拴不住还能干什么?”老锛子瘪起嘴摇着头,从耳朵上挟起一支圆珠笔,端正地在什么纸上一连画了好几个圈圈。老锛子花白头发的脑壳转也不转了。办公室的四壁都有葵花杆子黯淡地立着。“你回家乡吧,耍猴人走遍四方,上哪儿去找?”“我不回。他把我当姑娘时的银项圈当猴套呢,他死了我才不管,那猴子死不了,银项圈也烂不掉,追到天边我要把银项圈追回来。”女人倚着门,水亮的短发髻焦躁地磨擦着原木门框,背上的花花绿绿的包裹卷碰到了一捆葵花杆子,葵花杆子就沙沙鸣响着倒在女人的脚边。
老锛子回过头隐晦地朝陌生女人笑,笑了一会又瘪起嘴说:“你留在这儿等着他回来吧,耍猴人不认路,都沿着铁路走,都要走过龙家湾的。”“那死鬼不会回来了,他把我的银项圈都带走了。”“留在这儿吧,马上龙家湾就下来葵花籽了,等瓜子嗑完了,你家耍猴的也回来了。”
“你这老家伙真是的,我干嘛要听你的留下来嗑瓜子呢?”“留下来吧,给站上干点活攒点钱再回家。”女人梳得一丝不苟的发髻低垂下去,突然显出了柔弱的模样,她朝哑佬望了望,哑佬的脸上充满了笨拙的诱惑。她转过脸去看墙边四角里的葵花杆子,葵花杆子都歪斜地站着,发散出夏天的气息。“我走不动了,就在这里等他吧。”女人叹息了一声。老锛子和哑佬看见陌生女人一下子就瘫软地坐下去了。她很累。她一低头哑佬就看见那团发髻里插着一支奇怪的头簪,那头簪像一把小刀的形状,锥顶闪着一点冷光。每天一早一晚,龙家湾有黑龙般的货车靠站。戴鸭舌帽的司机发现了这小站产生的些微的变化,矮房前的晾衣绳上竟飘开了花花绿绿的女人衣物,空气中也因而夹杂着一丝讨人喜爱的温情的气味。“哑佬,你娶老婆了吗?”司机们朝扛货包的人群嚷。“不。”哑佬极艰难地吐出一句,眼睛却快乐而多情地转动着,去寻找女人银月。银月远远地闪现在秋天的向日葵林里,在哑佬的视线里,穿黄衫子的银月就像一株向日葵沿着路坡滑动,画出一些黄灿灿的图案,把他的眼都晃迷糊了。银月在割草,秋天的草都干黄了,银月就割满坡上干黄的草。她给龙家湾的男人们蒸好吃一天的馒头就下坡了。银月割了那么多草,全都懒懒地码在月台上,干黄干黄的,码成一座座憔悴的小山包。哑佬卸完车就常常光着膀子在那些干草堆里绕来绕去,变化着走出各种路线,对这套动作有着孩童的痴迷。“哑佬,你在找什么?”老锛子花白的脑袋探出窗户。“不。”哑佬像蛇一样贴着草堆游,游出一个波浪形。“在找女人么?混蛋哑佬!”老锛子对哑佬狠狠地唾了一口。看看那些草垛,越来越多,越来越高,要把月台盖满了,老锛子说:“银月割那么多草干什么?真他妈会瞎搞,站台上怎么能晒草呢?又不是在她们的庄子里。”
哑佬站住不动了。他听见远远地从向日葵林里飘过来银月唱的徽州小调,沙哑而伤心的。他眼睛却分明被草垛里的某一片光亮吸住了,哑佬的两只手鲁莽地去捅那片光亮,干草垛微微倾颓了,叮一声,什么东西掉在哑佬的脚下。是一支头簪,银亮亮的,仿佛古怪的小刀儿闪着光,照亮呆立的哑佬。哑佬捡起银簪吹了吹,没有灰尘,却吹出一股类似向日葵的淡淡的香味。哑佬朝路坡那里张望,银月的黄衫子已经滑落到坡底,在一片葵花杆子和干草丛中间一点点地闪烁。银月你这个怪女人,割这么多草干什么用呢?
后来哑佬把那支银簪藏在宽宽的裤腰带里,他粗粗地喘着气,又闭上眼睛。眼里便湿热得很,全是夏天的向日葵作着温情的燃烧。银月,银月,你割这么多草干什么用呢?“站长,我的簪子丢了。”女人脸色煞白地站在老锛子的办公桌前,身上的衣服被汗泡湿了,裹紧了胸部。女人浑身都落了星星点点的草棵子。
“簪子丢了?”老锛子在表格上画着他熟稔的圆圈儿,说:“掉在葵花地里了吧?谁让你鬼迷心窍样地割草,割,割,这下好,把簪子给割丢了。”
“丢了。我漫坡都找过了,没有我的银簪子。”“真丢了?再找找吧,龙家湾丢不了东西。”“我活不下去了。那簪子和银项圈是成天地的,项圈让那死鬼偷跑了,簪子怎么又不见了——天老爷,我活不下去了。”女人紧紧咬住的发紫的嘴唇猛地启开,冲出一声悲痛欲绝的哽咽,那声音像石头碎裂一样发散出蛮力,办公室四壁的葵花杆子莫名地震颤起来。老锛子坐不住了。“银月,别急,说不定簪子让谁捡到了呢?”“我出来追银项圈的,怎么想到簪子也会没了呢?那簪子和银项圈是成天地的,一只都不能缺呀。天老爷,我活不下去啦!”女人的哭声渐渐流利了,舒畅了,渐渐又像母兽一样低沉地呻吟着。女人的眼里充满绝望,灰黑一片压得老锛子的办公室也喘不过气来。老锛子抱住花白的脑袋摇晃了一会,用棉花团擦着镜片,女人在镜片里缩成一团地哭。“你这女人哟,你这样可真是活不下去了。”窗外正过了溜铁皮车,铁轨铮铮地响了半天,车头冒出来的黑烟灌进老锛子的办公室,老锛子便用手去扑打那蔓延的黑烟,等黑烟散尽,银月已经不见了。老锛子赶到门口,看见银月在月台上追着那溜铁皮车,黄衫子被车轮下面的劲风吹着,鼓荡起来,如同野蛱蝶嘤嘤地要起飞的样子。“银月,你干什么?”老锛子在狂吼起来。“耍猴的,有耍猴的——”银月的声音被火车声卷过去。“银月,你回来啊别追车啊——”老锛子去抓红信号旗了。“车上有耍猴的——”银月的声音又被火车声卷过来。老锛子明白了什么。他猜银月跑累了就会回来的。老锛子在他的办公室里站了会,把墙角上总是莫名其妙倒下的葵花杆子扶起来。他又想起银月的事,这世界这么野蛮旷大,银月的头簪和项圈到底在哪里呢?
晚上下了秋露,银月沿着铁道走回来时,人影儿带着一层朦胧的水色。浓重的露水将这个女人画在龙家湾小站的月台上,画成一株硕大的向日葵。
“你看见你男人啦?”老锛子举起巡路灯照亮了银月。“我看见了,清清楚楚的一个耍猴人,还有我的银项圈,挂在猴子的颈上,我追上去怎么就不见了呢,要不就是我没追上?”“不一定是你男人,这铁路边过的耍猴人多着呢。”银月的脸在昏黄的灯光里现出了半边轮廓,老锛子便觉得这个女人有一半枯槁憔悴,另一半却惊人的美丽了。那几天里,龙家湾人都疯了似地散在长长的铁路路坡上,乱七八糟地寻找一个女人丢失的银簪子。男人们的大脚丫子踩倒了大片大片的葵花杆子,不少的葵花。莫医生用伞朝嗡嗡乱飞的苍蝇挥了几下,走到街道的右侧,右侧是密集的民居,没有垃圾堆。昔日棉花店的大门虚掩着,莫医生无意中看见一个陌生的女人躺在竹榻上,女人好像睡着了,莫医生发现她穿着短裤。莫医生因此在昔日棉花店的门前停留了两秒钟。他没有想到竹榻上熟睡的女人突然翻了个身,她睡眼惺忪地朝着门外啐了一口,莫医生听见她骂了一句极其难听的脏话。莫医生又吓了一跳。他拔腿就走,在剩余的那段归家路上,他的心情忽然变得阴郁而烦躁起来。
钥匙拴在钥匙圈上,钥匙圈拴在钥匙链上,钥匙链拴在莫医生的皮带襻上。莫医生站在他的家门口,焦急地寻找铜质的马头牌钥匙。铜质的马头牌钥匙有两把,莫医生总是分不清哪把是开家门的,哪把是开诊所门的。按照惯例他依次试了一遍,这时候他突然听见房顶上有人在走动,莫医生又吓了一跳。谁在房顶上?莫医生往后退了几步,踮起足尖竭力想看清楚房顶上的动静。房顶上瓦片咯咯地又响起来,并且有一股尘土从屋檐上落下来,莫医生挡住眼睛,继续朝房顶上喊,谁在房顶上?再不说话我要喊人了。
你喊谁?两个泥瓦匠的脸在屋檐上渐次出现,姓孙的用瓦刀当当地敲着铁皮漏水管,姓李的拔下一颗瓦松从上面扔下来,姓李的说,你看他急得那样,不让干拉倒,大热天的谁想跑房顶上晒太阳?你们怎么跑到我房顶上去了?莫医生仰着脸喊。
筑漏呗,你不是向房管所打了修房报告吗?姓孙的说。我们在上面忙了一上午,连半口水也没喝到。
筑漏?我的房子不漏,为什么要筑漏?莫医生觉得很疑惑,他说,你们肯定弄错了,我没有打过修房报告,我的房子也不漏。你是香椿树街十七号?你不是邓来先吗?果然弄错了。莫医生舒了口气,指指北面的方向,这是七号,十七号在前面,化工厂隔壁,你们下来赶紧去吧。我们得歇一会儿,我们累坏了。房顶上的人说。你们既然累了就歇一会儿吧。莫医生想了想说。他走进屋子后用力关上了门。地上很潮湿,这是雨季留下的烙印。莫医生发现家中的地面和桌椅到处落下了墙泥以及毛茸茸的灰尘,墙上祖传的挂钟位置也倾斜过来。这就是房顶上的两个泥瓦匠的责任了。莫医生想想这事来得莫名其妙,心情也因此变得更加恶劣和低沉。莫医生拧响了木壳收音机,电台正在播放一段熟悉而难以记住的乐曲。莫医生知道在乐曲播放完毕后就是天气预报节目了,他坐在红木靠椅上,静心等待那个圆润动听的女声的出现。天空情况,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风向和风力。多年来莫医生一直习惯于午间收听天气预报,他对这个节目的程式可以倒背如流。木壳收音机里的音乐戛然而止,然后出现了一片沙沙的磁盘空转的声音,然后女播音员的声音准时响起来,一切都在娓娓地重复,但当她谈到气温的时候,莫医生愣了一下,很快发出了一声惊叫。
今天最高气温二十五度,最低气温三十一度。女播音员说。莫医生从红木靠椅上站了起来,他听见自己的叫声在闷热的房屋里悠悠回荡,散发的情绪介于欢喜和恐惧之间。莫医生弯下腰,凑近了木壳收音机朝它注视着,他觉得手足无措。说错了,你说错了。莫医生拍了拍收音机。那个播音员一无察觉,现在重复一遍,她在收音机里说,今天最高气温二十五度,最低气温三十一度。
不对。她在胡说八道。莫医生拧小了收音机的音量,走到后门的石阶上。莫医生端着脸盆在石阶上擦洗。穿城而过的河水就在他的脚下汩汩流过。河水是暗绿的类似苔藓的,微微泛着氨肥的气味,水面上时而可见零星的油污、死鼠和形状各异的塑料制品。莫医生最后举起一盆水自头顶往下浇去,他看见紊乱的泛着肥皂泡沫的水流激溅而下,沿着石阶汇流到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