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女人,那就更是没门,许蓉晖没有给他一点点机会。许蓉晖生长在一个相当保守的家庭,她的父母自幼教育她女孩一定要在结婚前与女人保持距离,才能够在婚后赢得男人的尊重。
杜纯义是许蓉晖的大学同学,他毕业后进入一家生产饮料的民营企业,两年后担任技术部门负责人,主管新项目开发,因而常常需要在外面出差。
杜纯义人长得帅气逼人,形象高大、儒雅,追从小学、中学到大学,追求他的女孩子成群结对。或许是他的婚姻时辰未到吧,在遇上许蓉晖之前他没有真正爱过一个女孩子。
杜纯义自己都觉得不可思议,在众多的女孩子中间,他为何会去狂追许蓉晖。许蓉晖的外貌并不是最出众的,或许她有着内在的让人无法抗拒的魅力吧,她的修养与内涵让杜纯义欲罢不能,这就象是好茶一样,经得起品尝。哪怕许蓉晖如此地拒绝他的亲密要求,他也坚持不懈。
许蓉晖那天发病,多亏了赵军及时送到医院,进行抢救,当时杜纯义正在广州出差。这次出差,杜纯义遇到一个富婆,这个富婆让杜纯义体会了男女私情,却也毁了他与许蓉晖曾经美好纯真的爱情,宣告了他对许蓉晖坚持不懈追求的彻底结束。
杜纯义当时在广州出差,去与一个女性富商谈判,这位女性富商就是人们通常所称为的富婆。这次的合作是准备联手开发一个饮料新产品。
富婆叫马玉惠,时年55岁,当年她与老公一起打天下,也是生产饮料,两人创下数千万元的身家,然而,老头子没办法享受,56岁时得肝癌离开人世。马玉惠的子女都学有所成,定居美国,在中国大陆就剩下她一个人。子女们在他们的父亲去逝后,请马玉惠去美国定居。马玉惠不想去,她说她的事业全在中国,去美国做寓工,或是说去养老,她不习惯。
说虽这么说,但是每当她不工作,不忙碌的时候,马玉惠还是感到一种难以排遣的寂寞。她不象别的女人,过了50岁就没有什么做女人的欲望了。她保养得很好,如果不知道真实情况的话,单看她的皮肤,就象40岁左右的女人,依然高挺的胸部,让人想起徐娘半老,风韵犹存。
马玉惠与杜纯义亲自谈判,杜纯义原本认为会有一场艰巨的谈判,因为通常这样年龄的女性,经历阅历非常丰富,定力也非同一般。
然而,出乎他的意料,马玉惠自从与杜纯义接触后,就完全放弃了任何筹码,她根本就没有意识到那是在谈判,她对杜纯义提出的要求完全答应,不讲任何条件。杜纯义感到非常意外,都说天上不会掉馅饼,可这样美好的事情发生确实就发生在他身上,这和掉馅饼没两样呀。
马玉惠见到杜纯义时,心里激动不己。她面前的男孩象极了她老公年轻时的模样,象极了她们当年20多岁谈恋爱时那样的青春,无论说话还是行事,甚至吃、喝的姿势都很有相似性。马玉惠好象回到那年轻的激情时代。她的心中奔腾着欲火。
“小杜,今晚我请你吃饭。”在杜纯义将要返回云水的前一天,马玉惠作好了决定,她将尽全力,与小杜好好聚聚,重温她与逝去的恩爱老公的旧梦。
“马老板,你这次作了这么大的让步与合作,应该我代表公司,请你才对。”杜纯义说道,诚心实意。
“两回事,我不是公司与公司的迎来送往。是我私人请你。”马玉惠说道,“我想和你聊聊天,你和我老公很象。对不起,是你和我老公年轻的时候很相象。”
晚上,马玉惠带来了她老公年轻时的照片。杜纯义看了,还真的非常之象。原来如此,杜纯义想,难怪马玉惠一点都不计较得失地与他们公司合作。哎,这好象有点出卖色相的感觉。杜纯义感觉到一些不妥。可是,公司是以成败论英雄的,这回的成功,对公司非常重要,他回去后也会受到公司的重用与重赏。
马玉惠是事业高手,也是情场高手。她一身中只有一个恋人,一个丈夫,并且是二合一,也就是说她已经去逝的老公既是她的初恋情人,也是她的老公,是唯一的情人与老公。
马玉惠在与杜纯义的晚餐聚会中动了手脚,他们两人喝的都是加了某些特殊物品的饮料。晚宴就他们两人,马玉惠事先关闭了所有可能会打扰他们的手机、门铃、甚至是灯光,窗帘也拉上了。她趁着杜纯义上洗手间的时候,把他的手机关闭了。马玉惠造成了一个完全的两人空间。女人的欲望,女人的情爱让马玉惠疯狂,让她对杜纯义志在必得。
这样的智慧与美丽集为一身的女人,这样的江湖高手,让杜纯义在一个晚上狂喜不止。他的健壮,他的初试云雨,使他自己的男儿笛地初夜份外地有力量,有色彩。
马玉惠回到了她与老公的新婚之夜。那情形,就如同当年的复制,所不同的是,她是55岁的女人,对方是20多岁的童男帅哥。第57章 挡不住的欲望
杜纯义醒了过来,刚刚经历了忘我的激情。他看到躺在身边的女人,明明白白一个女人的身子,但他无法相信,这个女人却是马玉惠,是与之谈判的合作与竞争对象。他的记忆里,昨晚的癫狂属于他和女朋友许蓉晖,而不应该是55岁的马玉惠。他昨晚骑在这个女人的身上时,他的脑海里,思维时,那是他和他的许蓉晖在生命的海洋里遨游。他以为他终于与他深爱的许蓉晖走到了一起。
杜纯义有些失神地看着躺在身边的马玉惠,天气很热,开了空调,薄薄的线毯从马玉惠的身上滑落。
这是相当美丽的身体,无法与55岁的年龄联系起来。如果不是知道的话,杜纯义一定会判断这就是30岁上下的女人。金钱买不到青春,或许金钱可以延长一个人的青春,至少在马玉惠这里不难发现,这是很有道理的一个事实。
马玉惠被杜纯义看得醒了过来。桔黄的灯光下,她看着身边的杜纯义,幸福感再次涌上心头。
“纯义,”她抚摸着杜纯义的小腹,慢慢地往下滑落。
杜纯义的小腹一下子产生一股热流,年轻的身体挡不住欲望。
他很为自己对身体的软弱而痛恨,自己深爱着许蓉晖,可是躺在马玉惠的身边,接受着她的爱抚,身体想要的愿望却依然存在。
“亲爱的,”马玉惠的玉手抓住了杜纯义已经昂起头的生命之根,“纯义,原谅我。我真的很爱你。”
“这样说,你从一开始就是无条件地与我们公司合作?”杜纯义想证实什么。
“是的,从一见到你,我就不可抗拒地喜欢上你,爱上你。所以,我当时只想着与你们公司合作。”马玉惠说道。
“原来这样,我那时想,你这么精明强干的老总,怎么会让我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这么轻松地赢得谈判的胜利。”杜纯义说道,“其实我喜欢真正的谈判。”
“亲爱的,你这也是真正的谈判。谈判就是以自己的言语、行为、品德,形象、合约等尽量地与对方达到一致。而你,你的整体优势,你的一切,包括气息、甚至走路、说话的姿势,表达某种意思的用词方式,完全地在第一时间就深深地吸引了我。为了这种吸引,我当然愿意与你们公司长期合作,有你这样的人出面谈判,我也相信合作是双赢。”
杜纯义听马玉惠说这些,心里涌出快乐来,是呀,人的素质包括很多方面,能够得到商场前辈大佬的认可,实属不易。而昨晚,这个女人的确给了他生命中第一个最最销魂的夜晚。这样的夜晚,他幻想过,但是幻想远不如这真正的那么丰满,那么生动。
想到这里,杜纯义的身体里再冲动了一下,马玉惠握着他生命之根的手充分感受到了这一点。她翻身上到杜纯义的身上,两人就象是老马识途、自然吻合一样地成为了一体。
生命再次热闹地展示着体内蕴藏的激情,男女是一个奇迹,当一个人的时候,他有其无穷的魅力,而男女的叠合,更让这种魅力发挥到了极致。
这一刻,杜纯义想到了许蓉晖,和昨晚不同,昨晚的他一直以为他是与许蓉晖在一起,而此时,他知道,此刻与他快乐的是马玉惠。蓉晖就成为一个过去了,自己已经没有资格再与蓉晖言欢了,以蓉晖的性格与传统教育,她的那么地冰清玉洁,那么地注重婚前的忠贞,他已经不配与蓉晖一起了。
杜纯义在回到云水时,给许蓉晖打了一个电话。“蓉晖,你在哪?”他冲着电话地说道。
“纯义,”许蓉晖的声音很低,“你出差回来了,你这几天没打电话吧。”她无意地问道,她刚刚醒过来,她只是想告诉他,那几天她生病了,可能打电话也没有接。
杜纯义却感到惭愧,在广州的几天,先是忙着谈判,后来因为马玉惠的温存,他就没有给她打电话了。
杜纯义没有正面回答许蓉晖的问题,他觉得许蓉晖的声音不对头,以为是她生气了,不安地问道,“蓉晖,你怎么了,不高兴吗?”
“是呀,是不高兴呢,你快来看我呀。”许蓉晖心情不错,和杜纯义开着玩笑。
杜纯义不明就里,加之自己心里有鬼,于是说道:“好的,你现在在哪,我就来看你。”
“我呀,我在医院呢。我生病了。”许蓉晖说道。
“你病了,要紧吗?我这就到医院来。”
杜纯义在医院里见到了许蓉晖,她的病房里摆了好些鲜花,就象进入了春天的花园。虽是医院,让人感到勃勃生机。
“蓉晖——”杜纯义快步走到许蓉晖的床前,“你哪里不舒服呀?”
许蓉晖很开心地笑道,虽然声音不大,却是那么地甜美,“我呀,昏迷了好几天,我以为见你不到了呢。”
杜纯义心里很是痛惜之情,怎么会这样呢?他去广州几天发生了这么重大的事情。他抓着许蓉晖的手,另一只手在她的手背上移动着,“你生这么大的病,可惜我没有身边。”
“没事,你有大事,当然要出差。我的爸妈,还有同事在照顾我,对了,我们处长还为我请了一个护工。”许蓉晖说眼睛转了转。
杜纯义这才注意到病房里的另外三个人,他友好地与他们打招呼。
许蓉晖爸爸妈妈注意到了这个小伙子,与赵军一样的帅气,只是与赵军比起来,显得年轻与稚气些。许蓉晖此前并没有告诉过父母她与杜纯义是在谈恋爱。
杜纯义的手机响了,他看了一个来电,是马玉惠的。他想了想,拿出电话,走出了病房。
这个动作让许蓉晖不快,从前,杜纯义绝对没有这样的动作,以前他不会避讳在许蓉晖的面前接电话,接电话的场合与语气、神情很能反映一个人的所思所想。
许蓉晖的感觉没错,杜纯义当然已经不是原来的他了。第58章 爱的魔鬼
杜纯义接的电话果然不是普通的电话,自然不适合让许蓉晖听见,电话是马玉惠打来的。马玉惠很想念杜纯义,她已经在心里决定了,要和他长期在一起。
“纯义,我已经在云水机场,我刚下飞机,你来这边接我,好吗?”马玉惠在电话里对杜纯义说道。
杜纯义大吃一惊,但是非常感动,一个女人能够时时想念一个男人,关心一个男人,这就是爱呀,爱就是把对方全部放在自己的心里。
“好的,我就过来。”杜纯义很干脆地答道,作为男人,当然要敢作敢为。
杜纯义挂了电话,回到病房,他不敢正视许蓉晖的眼睛。在刚才的几分钟里,他的内心进行了激烈的冲突与较量,他决定移情别恋。爱没有年龄、身高、贫富的区别,爱就爱了,就这样简单明了,对蓉晖只有说声对不起。与蓉晖是纯粹的爱,清澈见底的爱,这爱如小溪里的鱼,因为水浅,因为水温不高,总也长不大,一不小心被什么东西就给毒死了。
“纯义,有什么事吗?”许蓉晖看他心事重重地进来,关心地问道。
“也没啥事。就我一个朋友过来了,我要去接机。”杜纯义没有明说事由,这已经摆明他不想让许蓉晖知道马玉惠的存在。杜纯义与许蓉晖的爱走到这个地步,已经宣告完蛋。
“好,你去吧,反正我也没什么事情。”许蓉晖在心里已经有了结束这份感情的准备,爱的对象不合适了,最好的办法就是尽快结束感情。
杜纯义在机场见到了马玉惠。此时马玉惠已经在机场酒店开了一间套房。杜纯义刚一进入她的房间,马玉惠就把他拖进了浴室,她要和他洗鸳鸯浴。
在鸳鸯浴的过程中,杜纯义与马玉惠不可避免地做爱了。在温度适应的温泉水声,两人的血管舒张着,他的那个地方特别强大与坚硬,挤弄得马玉惠呻吟着说“你要弄死我了……你……要弄死我了。死……死才快乐。”
杜纯义的年轻与激情,在马玉惠的身体里狂风暴雨,很快成为滔天洪水,冲垮了堤坝,在宽大的床上泛滥成灾。
两人到天黑时退房,然后在机场吃了点东西后,趁着夜色去云水市区,因为市区毕竟方便些。
第二天,杜纯义带着马玉惠去云水市游览。他们首先去了云水最著名的山水景点——鼓山。鼓山是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坐落在云水市东郊,海拔高度969米,鼓山之巅有著名的寺庙——涌泉寺,鼓山风景区以涌泉寺为中心呈放射状分布。因此,登临鼓山之巅涌泉寺后,随意漫步,不论东西还是南北,都是美景佳画尽收眼底。
这是一个晴朗无云的日子。一大早,马玉惠就在宾馆的房间里做准备工作,饮水、饮料、饼干、开心果、遮阳帽、运动鞋,防晒霜、太阳镜,当然还少不了数码摄像机。
马玉惠在汽车租赁公司租了一部宝马车,由她开车,杜纯义坐在她的身边。宝马到达鼓山脚下后进入停车场,两人携手走上山去。
登山近些年来成为云水许多家庭的运动项目,融锻炼与赏心悦目的美景为一体,确实不失为休闲健身的好选择。鼓山是沉静的,与这里喧嚣的人流和车流相映成趣,以她的平静等待着动态生物们的进入,等待他们来感知另外一种生存状态——以不变应万变。
马玉惠与杜纯义心情愉悦,两人海阔天空地说着话,话题随意融洽平和。
“咚”的一声,有小孩不慎摔倒了。那位家长转身快步迈向这个小孩,立即就有人将摔倒的小孩牵起来,并帮助拍掉身上的尘土。这个小孩就是那个东都省第一例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的患者陈晶。马玉惠经一个到达小孩的身边,将小孩牵起来。
孩子的父母后几秒钟赶到,他们对马玉惠报以感激的一笑。
“晶晶,你摔痛吗?——”孩子的妈妈孟怀玉看着陈晶,连忙问道,同时不忘对拉陈晶起来的马玉惠说:“谢谢你了,大叔。”看陈晶的衣裤都没摔破,又撩起陈晶的衣服袖子和裤腿,仔细查看了一下,还好,就右膝盖有点清紫,没地方破皮。
孟怀玉说:“晶晶,痛不痛呀?”
“不痛,一点都不痛,妈妈,没事的。”陈晶反过来安慰有些着急的妈妈。
“那你小心点呀。晶晶。”孩子又开始了他们的快乐童年生活。
“你小孩真的很懂事。”马玉惠表扬陈晶。
“谢谢。”
“你和他爸尽了最大的努力,人都会有困难的时候。现代医学发达,很多以前不能治疗的病现在都可以治疗了。”
“我们晶晶多亏有了干细胞移植。上次复查,医生说晶晶体内的白细胞完全正常了,可以和正常孩子一样生活和上学了。”
杜纯义插话道:“是呀,是广州作家张致远给陈晶捐赠的干细胞,他是你们广州市,广州心相连。”
“是的,要是没有他,晶晶就不会好得这么彻底。广州的那个作家——他叫张致远,是一家杂志社的编辑,他真是一个大好人,他那次亲自来云水给陈晶捐赠干细胞,而且不要我们出钱,自费住店,自费坐火车,既让晶晶有最新鲜的干细胞输进去,又嘱咐我们多买些营养品给晶晶。手术后到现在快半年时间,张作家还经常打电话给我们,询问晶晶的情况。前几天他从美国打电话给我们,晶晶接的电话,听见晶晶不时地笑出声来,后来晶晶把电话给了我。我告诉他说,医生说,陈晶现在一切都正常了。张作家连连说那就好那就好。他现在在美国学习,他说可能快就要回国了。”
“真是遇着贵人了,你们家有福气。”马玉惠有感而发,声音往空中飘去,去提前告诉山上的古树青草,爱情使者杜纯义、马玉惠来到了鼓山,他们要让鼓山见证他们特别的爱与情。第59章 得民心者得天下
杜纯义年纪轻,但喜欢思考。刚才,他站在不远处看车看人,他就喜欢这样一种姿态,有事做事,没事吗就海阔天空地瞎想,或者就不停地看四周。他认为看和听是对生活的热爱,还能够多了解不少的信息。
云水近几年车流大增,人流自然也是逐年大幅度上升,这正是一个城市发展的标志和象征。因为没有人,根本就无从谈发展,没有人气,如何凝聚资本,如何建设大型消费项目,又如何能带动基础工业的建设。但是,交通的增加好象也给这个城市带来不少问题,比如塞车,交通混乱,报纸等传媒就有了讨论,有人力主通过限制机动车的数量增加来达到缓解交通状况不良的问题。
杜纯义认此持不同态度,他认为提出通过限制汽车数量来解决交通问题,是本末倒置。无论从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还是人民群众现实生活的实际需要,都没有理由采取堵的政策,只能象大禹治水——宜疏不宜堵。
“走,纯义,我们上去吗?”马玉惠挽着他的胳膊,打断了他的遐想。
杜纯义疾步来到马玉惠的身边,接过她手上的水壶、摄像机和其他一些零碎物品,两人开始登山。马玉惠笑得很甜很自得,这笑让杜纯义心情舒畅。
初夏的鼓山郁郁葱葱,鸟语花香;空气清新,苍松翠柏,怪石嵯峨;真是美不胜收。杜纯义突然间兴奋地发现一处摩崖题字,摩崖高约2米,宽1米,上书:几年奔走厌尘埃,此日登临亦快哉。
江月不随流水去,天风直送海涛来。
故人契阔情何厚,禅客飘零事已灰。
堪叹人生祗如此,危栏独倚更裴回。
细看说明,原来是宋丞相赵汝愚来云水游鼓山时所提,字里行间可以看出赵丞当年是在失意时作此诗的,只是“天风直送海涛来”这句诗把鼓山的风景动态化了,意象化了,更有美的空间。
马玉惠在旁边不远处又发现一处摩崖诗刻,没有前者面积大,但是相对于前者的行楷来说,此处诗刻用狂草刻就,笔锋遵劲有力,气势磅礴,认真地揣摩,方知全部文字:
节届重阳日,我来访涌泉。
清风鸣地赖,凝雨湿山川。
浮岭多松柏,依崖有杜鹃。
考亭遗址在,人迹却萧然。
一九六三年十一月八日,郭沫若。
原来是当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郭沫若所题诗刻,,粗看似乎与前诗都有些落魄情绪,但仔细看了,郭沫若文中“遗址”两字,足可理解为郭沫若只是在凭吊古人,也因为当时的他没有理由在这里留下负面的文字,而作为怀念性的文字当然更合乎历史。
杜纯义在面对石刻感怀古人时,马玉惠在身边同赏。对于历史和古诗词,马玉惠并没啥兴趣,她是因为喜欢杜纯义而喜欢这些的。
“为什么要在石头上写字?”马玉惠好奇好问道。
“为了纪念。”
“什么是纪念呀?”
“就是让我们知道他到过这里。”
马玉惠很幸福地走在登山道上,和杜纯义一起,因为杜纯义与马玉惠的忙碌,两人很少拥有这样的机会,当然,两人都是大忙人呀。
他们前面是一块巨大的青石,上面竖刻着四个很大的正楷字:其介如石后面的落款字体稍小,清楚地写着:民国廿三年,蒋介石“蒋介石把他的名字拆开了写在上面,说‘其介如石’,是何等意思呀?”马玉惠认识这些字,可不太明白其中内涵,于是侧转脸来询问杜纯义。
杜纯义业已明白过来,就对马玉惠说道:“这里的介应该是作‘耿直和有骨气’的解释,这就很容易理解了,就是说他有如巨石般的骨气。”
“他还很有学问的。”马玉惠发了句感慨。
赵军则在心里感慨,蒋介石当时身为民国总统,身边有陈布雷那样的高级幕僚,因此巨石上的题字完全为书面语言也就不足为奇。从客观上说,题字与巨石及周围环境浑然一体,不失为鼓山一美景。当时的蒋介石执政能力有限,但对其幕僚或核心成员相当不错,有书上说其陈布雷母亲的生日他都记得很清楚,每年都有所表示。当然这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他们溃败的命运。成大事者,必天时地利人和。从时间上推断,题字的时间为民国廿三年,公元纪年则为1934年,当时正是蒋介石军队对中国共产党红军进行围剿之际,想必当时的蒋总司令正取得了局部胜利处于欣喜万分之际,因而才能趁兴来云水游历鼓山美景,并留下这么如诗如画的题刻。但是,历史不能改变,最后的胜利属于领导的中国共产党。古话说的没错,得民心者得天下。第二卷第01章 副省长被双规
溪南省旭阳市,姬咏在她实习的溪南卫星电视台,完成了第二篇论文《开放、互动、自由——谈全民共建和谐社会》。这是姬咏自选题材而写的评论文章,思路源于当时她和张致远在云水携手相游的对话。
“何为有序和互动?很直接地说:就是政府倾听民众声音,从民众的利益出发制定政策、法规;民众呢,能够及时地向各级政府反映问题。因此,必须建立完善的通道,让民众敢于说话,并且是说真话,全面地表达其心声……。集思广益,全体社会成员共同努力,才能够建设好全面发展的和谐文明社会。”这是姬咏在她的文章中所要表达的核心观点。
姬咏现在在溪南卫星电视台播音室实习,她与老师一起,主播当天的溪南午夜新闻。下了节目后,她花了一个小时整理她的这个论文。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终于大功告成。写文章很累人,要心血、要时间。
姬咏收拾好办公桌的东西,然后走回到电视台宿舍。姬咏照例打开电脑,登陆国际互联网,接收张致远每天的问候。
姬咏的邮箱里,张致远从美国发给她的电子邮件映入眼前:信纸是秋日晴空的淡蓝色,顶端是长而茂密的葡萄架,葡萄架上一颗颗马奶状晶莹透亮熟透了的葡萄,葡萄架旁边有一高一矮连成整体的桔黄色小屋,小屋门口,是两个模糊的人影儿,当然是爱的小屋的主人;小屋侧后有几棵不大的塔形绿树。
姬咏看着这样的信笺,心情特别的好,白天黑夜长时间工作的辛苦和劳累一扫而光。
姬咏的实习很快就要结束,实习结束后,姬咏即要返回云水师范大学,参加毕业考试并办理相关手续,之后就将正式参加工作。
吴端副省长对传播学的重视与知遇之恩,让姬咏接受了他的邀请。姬咏同意毕业后进入溪南卫星电视台。也正因为如此,姬咏六个月的实习时间全部在溪南卫星台进行。
姬咏欣赏吴副省长,包括他的经济管理能力以及他的为人处事。自从那天晚上在他的家里见面聊天之后,吴副省长的言行举止让姬咏意外和感动。吴副省长平等地以朋友的身份对待她,这多少让作为一个实习传媒人的研究生感到自己作为独立社会个体所受到的重视。
张致远从美国发来的的电子邮件,姬咏看了内容激动不已。张致远在美国的考察因为延期,已经4个月,而现在他就要回国,很快就可以见到心上人致远了。
“咏,我至亲至爱的咏,我的情人,我的好朋友:张致远决定7月8日从美国纽约乘机回国。好想你,好想你的日子就要结束了!太平洋太浩瀚,想你只能想在梦里头。以后呀,我们就可以常常在一起。你决定在旭阳市工作,我支持你。不过,我们只好做牛郎织女了。好在飞机火车速度都快,彼此想着念着了可以我去旭阳,或者你来广州,痛痛快快过几天,可能更象蜜月哟。”——臭美,姬咏在心里和致远开着玩笑。
姬咏看完电子邮件,内心异常甜蜜地用左手撑着脸颊,梦幻般地看着电脑屏幕上的信笺。终于,她醒过来了,长长地吸了一口气,空气中有花香,有也蜜甜……。
姬咏结束实习,离开溪南省旭阳市的那天,心情是郁闷和压抑的,甚至可以说相当痛楚。临走前姬咏知道,她自己的决定,那就是毕业后不留在旭阳市工作了。人生太多意外,更大所谓世事难料。吴副省长被双规的事情,从短时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灾难,对于姬咏的前途注定会有影响,但更多的是构成强大的心理冲击,让人无法承受。
半个月前的一天,电视台为姬咏等几位在此学习的研究生和本科生进行实习考核。考核采取完全实战形式,就是实实在在做一次节目。那天正好有一个吴端副省长与溪南省五个重要经济城市市长的访谈节目录制,姬咏被安排担当主持和播音两个任务以汇报其学习成果。
整个节目录制过程中,在吴端副省长的带动和启发下,现场氛围非常活跃,台上当观众的是电视台各处室工作人员。整个考核过程中,他们不时地发出那种对领导人观点无比赞同的笑声,以及对溪南省前景美丽的展望心声。
吴副省长在台上挥斥方遵、意气纷发、神彩飞扬。姬咏则进入了主持佳境,分寸把握得当,何时灵活、何时稳妥,拿捏得滴水不漏。姬咏收放自如的主持风格,让所有在场的领导和台里工作人员记住了姬咏——来自云水东南师范大学传播学专业的研究生。
五位评分老师全部给了姬咏最高等级分“优a”,主管教学的溪南卫星电视台副台长在总结时更给予高度褒奖,称姬咏是主持界不可多得的人才。
另外一个考核项目是播音录制,有了前面的出类拔萃的表现,这个项目对对姬咏说来就只是一个过程,没有了考核的意义,其主持节目之星光射,其光环之眩目夺人,让她的播音考核继续“优a”。
莫非真应了“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就在姬咏要离开电视台回学校的前一天,一个爆炸性新闻暗地里传遍了旭阳市,传遍了溪南省。吴端副省长赴深圳参加一个国际经济协作会议后乘飞机回到旭阳,迎接他的不是省委的专车,而是中央纪委的大金龙面包车。在车里,吴副省长被告知对其施行双规,即被宣布隔离审查。从这一天起,吴副省长再没有回到他的办公室,再没有谈笑风声纵论省市经济规划,一切都彻底离他而去。
载着吴端的汽车悄无声息地开进省委党校院内,以吴端在溪南省经济建设中功勋卓著而被双规,不难让人想到吴端一定做了为当今政策法令所不容之大事。听到这个消息的普通百姓,第一感觉是可惜,一个这么能干的领导给下台了,第二感觉是抓错了,这么好的领导怎么会出事呢,第三感觉是错不了,如此卓尔不群的省部级干部,如果没有犯下大错是不可能被双规的。
姬咏对于这事,只能道听途说。当这个消息进入她的大脑时,姬咏极为震惊,但她知道,吴副省长这次是没有回头路可走了。为何会这样?为何富有远见卓识的高级领导会走上歧途?
姬咏想得很多,吴副省长个人的性格因素是造成悲剧发生的原因之一,但是个人之外的原因也必定存在。惩治吴副省长可以起到很好的警示作用,但是如果能够更早或者说以某些制度来防范吴副省长错误的发生,或许更有意义。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吴副省长理所当然地归属于这类帅才之例。姬咏在内心深处强烈地为吴副省长惋惜。第02章 狂欢狂醉
姬咏在遗憾中离开溪南旭阳市,与一起实习的两位同学乘坐火车回到云水。半年时间,说快也快,说慢也慢。孔子曰:逝者如斯乎。时间,过去了不重来,但它所留下的人与事的记忆却不会消灭,在以后的日子里,这些记忆会经常在大脑里反刍,需要或长或短的日夜来消磨消化。
在溪南省的半年时间里,姬咏自我感觉良好,倘若没有吴副省长最后的事情,那么她在旭阳市的实习就可以说完美二字。姬咏在溪南电视台,实习内容包括编辑、播音、配音、动画制作、现场采访、节目主持,每一个项目都做得很不错,甚至可以说是出色。然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上帝睁眼看世界的,当然不会让全部的幸福给予姬咏一个人呀。上帝的臣民,大抵总会是悲欢轮替。
姬咏想事情看问题可谓高瞻远瞩,她很能想得开。在上帝公平的对待和安慰中,姬咏认真地对她的硕士论文进行多媒体设计,并花了整一个星期准备论文答辨会。她的硕士毕业论文题目:“传播学多途径全方位参与社会变革的伟大实践”,文章已经于早些时候在《云水师范大学学报》正式发表。因此,姬咏的毕业论文答辩会就成为了她在导师和其他学校领导及同学们面前的精彩观摩会了。
姬咏顺利毕业,并拿到硕士学位证书。这就只等着毕业手续办完,然后奔赴新的岗位。姬咏本来定好了去溪南卫星电视台,但吴端副省长已经不在其位,去了觉得不是那么回事。当然,姬咏如果要去溪南卫星电视台,依然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只是,姬咏已经没有了心情。
让姬咏感到安慰的是,张致远就要从美国回来。姬咏想干脆等他回来,和心爱的他一起商量工作的事情。姬咏心想:最好和致远一起去广州联系单位,那以后就能天天和致远在一起。每每想到这里,姬咏的心灵中洒过几缕阳光。
这一天,姬咏从市中心的民航售票处订票回来,遇着了她的同班男性同学马翔。马翔从宿舍区往外走,心情不错地老大远就和姬咏打着招呼:“姬咏。”他的两只可爱的手快速摇摆着。
“这么大的太阳,你还出去吗?”当两人走得很近都停下来说话时,姬咏和马翔开着玩笑,“去约会?”
“你又不是不知道——”马翔欲言又止,但还是硬着头皮说下去,“姬咏,你知道的,我只……爱你。”
“你吃过了?”姬咏将视线转移到前面几米远处的一棵香樟树上,那里传来热闹的蝉鸣声,姬咏好象希望找到一只具体的蝉虫,而后说了一句最传统的问候语。王顾左右而言它之意味再明显不过。
“嗯。”马翔明白了姬咏话中的含意,回答了这传统的问候并且同时点头示意,双重肯定。停顿了几秒钟,马翔略有所思地问道:“你的单位定下了吗?”
“还没呢。可不象你,留校了,以后就是马大教授。”
“你如果愿意留下,第一个名额就是你的。前几天,一个同学还和我说了,幸亏姬咏不留校,不然他可就没戏了。他说的是真的,他是最后一个定下来的,是老师知道你决定去溪南卫视的时候。”
“我可能会去广州。”姬咏简单地对马翔说了一下打算。
“那好,定下来之后告诉我或给我个电话。”
“我会的。”姬咏说这话是真心实意的,她除了对马翔无法给予爱情的回报之外,在心里面是非常喜欢这位同窗的。三年时光,除了最后实习的半年马翔在云水,姬咏在旭阳之外,其他时间马翔对姬咏是不变的关心和爱护。那次姬咏在《华南杂论》上发表一篇评论文请同学们吃饭时,马翔心情愉悦、表现活跃,整个吃饭过程一直照顾着姬咏,比他自己发了文章还高兴。吃过饭后,为了让同学们尽兴,马翔请大家去歌厅唱歌。她这时突然间回想起了马翔那象羽毛般降落的手,那是马翔对自己爱的一次表白,不过被她扼杀在萌芽状态,但暖暖的感觉总在心中不时升起来。
姬咏、马翔、吴敏等30位传播学院2000级研究生同学每人出资100元,在天簇酒店席开四桌,庆祝毕业、惜别友人,感谢老师教诲和领导关心,传播学院院长、研究生处处长等高级别领导出席酒会。
同学们依依不舍,频频举怀,三杯酒快速下肚,大家很快就全部放松,不论是老师还是学生,很快就成了酒桌上的知己,喝酒的氛围很快就酿造出来了,领导放松了架子,同学们放大了胆子,师生已近亲密无间。
几个考上博士的同学更被同学们重点攻击祝贺,六个回合下来准博士们全部宣告投降,因为他们离钻桌子底下只有一步之遥了,清醒点的同学知道再不能让他们喝了,不然,只会扫大家的兴了,而后就立即转移目标,首先是年轻漂亮英俊潇洒的老师,接着是象马翔等已经办好手续的留校生——准老师们,最后是同学们自己狂欢狂醉……。
快乐的研究生三年学习在热闹的氛围中,在祥和的这一个晚上正式地结束了。姬咏当然不会喝醉,因为一来她是女生,有相当的理由不喝醉,二者姬咏见过大场面,也有相当的理性。
马翔等留校的学生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是老师了,从明天早上开始,他们就可以以教师身份休暑假。千里搭长篷,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酒宴结束后,大学就要各自奔前程了。
姬咏第二天上午10点才醒来,她没有联系好单位,还住在宿舍,睁开眼睛就接到张致远从美国纽约打来的电话:“亲爱的,我待会就要飞上蓝天了。”
“嗯,致远上天啦。”姬咏含糊地说道,好象还在睡意中。
“昨晚是不是睡很迟呀,懒猫。”张致远在电话里说,“不到20个小时,我就可以回广州了。我回单位一下,简要报给领导汇报就来云水看你。”
“不要你来看我。我去广州看你。我已经买好机票了。”
“好,亲你一下。不说了。我收拾一下行李。明天见!”话筒里是张致远夸张的叭叽声。
张致远从美国纽约直飞广州,因为当时他从广州出发时买的是双程机票。大约飞行时间为20小时,姬咏订的机票是云水至广州,从时间上推算,她的航班将会比张致远所乘坐的航班早2小时到达广州白云机场,也就是说姬咏将有足够的时间接张致远的飞机。姬咏买了一枝花瓣极为厚实的玫瑰放在手提袋里。自从在人生的长河里与张致远相识相知相爱,姬咏觉得自己什么都有了:爱和牵挂、激情和憧憬满满地填充了心房。
当姬咏赶到云水机场时,天空突然雷电交加、倾盆大雨。这雨却不象夏天的雨,下得猛烈而长久,一直延续3个多小时,航班无奈被延误。姬咏急得六神无主,因为老天原因导致的航班延误根本就没有很好的办法去解决,只有被动地等待。她这时希望致远的航班能够晚些时候到达,最好能推迟几个小时,那样就不会让致远下飞机后看不到她,她就能够给致远献上亮丽的一支玫瑰。
张致远所乘坐的国际航班正点到达广州白云机场,在机场出口处,致远没有找到姬咏,于是掏出手机给姬咏打电话。此时姬咏已经经过安检门准备登机,手机关闭,自然没收到致远的电话。
张致远于是决定就在机场等待姬咏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