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锦家为了方便养殖,建在了村外的田地里,前靠大路背临小河,左右都是残雪覆盖的麦田,刷着白色涂料写着“计划生育是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的院墙特别的显眼。
隐约看见有人推着小车进了她家后面的小树林里,靠近了发现是尚太太,上着碎花布的棉袄下穿肥嘟嘟的棉裤,头发分成两股绕在胸前,地地道道的农村姑娘的打扮,记忆里两个姐姐就是这种打扮,质朴无华。
降下车窗,冷风冷气顺势灌了进来,激的尚嘉年打个冷颤,眼镜上也起了白雾,擦亮镜片再望过去,程锦已经立起小车,倒空了车匣子,然后再拿起旁边的铁锨往上堆,动作利落娴熟。怪不得妈妈一眼就喜欢上程锦,说她是过日子的料,看这架势,就算以后他们在曼城混不下去了也无妨,大不了回家来,农夫、山泉、有点田,一切都自给自足,想来应该挺惬意的。
以后啊,都有她相陪,想想都觉得美好。
程妹妹照看生意的同时打扫小卖部的卫生,程妈妈洗衣服拖地,程爸爸剁菜剁肉,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好像向来如此。为了避免被当成客人对待,尚嘉年打过招呼就不顾程爸程妈的反对直接去了后院,若是他再代替尚太太的汉子角色这一家人就更完美了。
前院里的小哈巴狗显然已经把他当成了这家里的一部分,咬着他的裤腿紧跟不放。后院的四只大狼狗就不是那么好相处了,嗅到他的靠近争先恐后的叫了起来,一个比一个凶,似在斗狠。
“叫什么叫,吵死了。”程锦一声吼,中气十足,但是效果甚微。
尚嘉年一推开门,四只狗立刻冲他又跳又咬,恨不得挣脱绳子扑上来,吓得鸡笼里的鸡咕咕直叫,猪栏里的猪仔也开始哼哼,一时间好不热闹。小哈巴狗胆小,停在院门口摇着尾巴打转,就是不敢踏进来。
这寒意盛的早上,这里的一切却闹如春意。
薄雾如烟,程锦看了几秒钟才认出是谁,扔下手里活儿一边去叱喝狗狗们一边把尚嘉年往外赶,“你怎么来的这么早?快出去快出去,这里多脏啊。”
“总得给我个表现的机会吧,起来很久了,冷不冷?”尚嘉年扯过程锦摸了摸她的脸,潮乎乎的那种凉,不知是雾气还是细汗的。
“尚太太果然做什么像什么,工作时是优雅知性的小白领,回到家就是典型的农村妇女。”尚嘉年拿衣袖轻轻地擦拭着程锦的脸,温柔又疼惜。
“讨厌,就知道取笑我。”程锦扭开脸,“脏,我还没洗脸呢。你去外面等着我,还有几车就推完了。”
尚嘉年自然是不依,挽挽袖子动起手来。
“尚嘉年,你有没有很失望,对我家……你爸妈也很失望吧?”自惭形秽的感觉她一直都有,但没有像此刻这般诚惶诚恐。
“是咱爸妈。”尚嘉年压住程锦手里的铁锨,强迫她抬头,“尚太太,你的不自信到底是哪里来的?我们家也不怎么样啊,庄户人家收拾的太干净了就不像过日子的了。况且我看中的是你这个人好么,我若是真想攀个高枝应该很容易吧?什么总的女儿什么长的千金我还是认识一些的。”
尚嘉年眉角飞扬,笑的轻且狂,如同一道破晓之光,有着穿透一切黑暗的力量。这副自信的模样,是程锦最想拥有的,偏偏又是最不可能再拥有的。不得不承认,生长环境呀从小形成的性格真的会影响人的一生。
纵使有什么自卑难为情的情绪,被尚先生这么不谦虚的一打岔也就无影踪了,深沉什么的果然不适合她。
“你就自恋吧!赶紧干活。”程锦粗声粗气的命令,在低头避开那道专注灼热的目光刹那在心里开了一朵花。这个人懂她,懂她惶恐也懂她的试探,所以他给了她想要的肯定。
“好嘞!”尚嘉年笑逐颜开的重新抡起铁锨,几句话就安抚了尚太太那颗敏感的心,成就感爆棚,忍不住乘胜追击,“弱水三千咋地,俺只取你一瓢饮。”情话情话,自然是要讲给情人听。
前一句本山大叔的语调,后一句带着浓浓的家乡味,滑稽、搞笑,就是没有深情的味道,程锦很给面子的……笑了,大笑。
“程叔,这么早就贴对联了。”
“闲着也没事儿,早贴了早吃饭。”
程锦一边给尚嘉年撕胶带一边笑,难得她老爸能去路边站一站,很明显是在炫耀嘛。
“倒过来贴倒过来贴,咱们也来个福到了……歪了歪了,左边点。”程锦站在梯子下面点着手指指手画脚,十足的领导架势。她现在这待遇,完全是翻身农奴把歌唱,要知道向来都是她爬在梯子上听妹妹瞎指挥的份儿。
尚嘉年抽空瞥了一眼下面,一米七多的个子,体型真算不上娇弱,可是羞涩或得意起来,偏偏就能将小女儿的娇憨可爱表现的淋漓尽致,令他恨不得倾尽所有的去宠她。
自动过滤到尚嘉年类似敢怒不敢言的哀怨眼神,程锦噙着笑继续盯梢,“瞪我也没用,再往上一点,不要遮住横批……”
俯仰之间,温暖丛生。多年前站在梯子上面的是她的爸爸,多年后站在这个位置是她的丈夫,再过多年会换成她的儿女。这就是家,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一家四口的年夜饭变成一家五口,圆满中的圆满。
即使知道女儿吃完了就跟着别人走了,程爸程妈也没有太多的伤感,多了一家人疼自己的闺女,他们感激都还来不及。
“爸妈,那我们走了。”最后关头,尚嘉年终于叫出来了,眉眼低垂,声音低弱,疑似红了面颊。
矮油,少年害羞了。
没等程锦咧开嘴笑,腰上的肉就被老妈拧了一圈,快、准、狠,面上却仍旧笑的慈眉善目,“嗯嗯,开车慢点,代我们向你爸妈说声过年好。”
转脸再看向程锦立刻变成了凶神恶煞,“长点眼色,勤力点,别毛毛躁躁的,记得叫人。”
再转脸,又是一派慈母的模样,“小尚啊,程锦笨,不太会行事儿,到时候你提点提点她,别让她闹笑话。”
到底谁才是亲生的?程锦揉着被老妈掐过的地方,欲哭无泪,逢人就说她笨,她到底哪里笨?哪里!
作者有话要说:泡了好多天的医院,然后觉得自己还能活着还能做一些自己想做的事,很幸福。。。
磨磨唧唧,权当番外看就好了,到了婚礼就完结,但是按我这啰里啰嗦外加蜗牛爬的速度大概还要写好久,望天。。。不求原谅
chapter51 1+13
“尚嘉年,原来你也会紧张会害羞啊,不是什么总的女儿什么长的千金都认识不少么,那应该见过大场面啊。”
听听,这话说的,挖苦有之,醋意有之,但是尚嘉年只能听出幸灾乐祸的味道,没办法,含沙射影什么的对于尚太太来说太有难度了。
“过完年咱也去买辆车吧?”
这话题转的好突兀,果然是害羞了哦。“可我不会开车啊。”程锦很善良的接过新的话头,得饶人处且饶人嘛。
“不是给你开好么?”尚嘉年懦懦的回一句,怎么就有了一种愧疚感呢,他貌似从来就没有想过要给尚太太买辆车。
“哦。”
有段时间没有听到这简短的应答了,尚嘉年撇过头来,程锦正歪头看着他,腮帮子微微隆起,眼睛比平时更圆了些,亮亮的像是要滴出水来。有时候尚嘉年很好奇,不过是一个单音节的字符,怎么就能被演绎的如此生动又如此美妙,以致于让他每每听到或看到这个字眼,眼前浮现的都是她。
“嘿嘿……”意识到自己想岔了,程锦禁不住笑起来,“你决定就好,我都听你的。”
这人一说话怎么就这么招人稀罕呢?“说反了,笨蛋。”尚嘉年手动的把程锦的头拧向前方,趁此掩饰掉那种叫做喜爱的心情,老夫老妻的了,不适合这些小儿女情怀。
该敏感的时候偏偏就迟钝了的尚太太自然不知尚先生这汹涌又傲娇的爱意,迅速的隔开在她头上作威作福的手,这可是老妈亲手帮她梳的辫子,一会儿还要见公婆呢。
“好好开车,不然你爸妈该等急了。还有啊,不许再说我笨我傻,我才不傻呢,你见哪个神经病承认自己是神经病?”
尚嘉年用了三秒钟领悟了此话真意,笑的东倒西歪,形象尽失,不过bsp;有这么一个人,随时随地都让你觉得快乐,这就是幸福了吧?
“尚太太,考验你的时候到了。”临近家门,尚嘉年甩出这么一句话,眉眼生动,笑意凛然。
程锦一开始还摸不着头脑,直到一下车见到了一长溜的…家人…大姐一家三口,二姐一家四口……要不要这么隆重呀,你们都不用回家吃年夜饭的吗?
老祖宗留下很多金玉良言,其中一条就是不要幸灾乐祸,因为说不准哪个时候,祸就落在你头上了。所以尚先生突兀的换了话题完全不是因为害羞好么,而是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出所以不屑理会她的小人得志,程锦后知后觉,她果然很傻,不,很天真。
好在这不是促膝长谈的好时机,见着了她的人之后就速速各回各的家了,只留下二姐家的小姑娘瞪着乌溜溜的大眼睛围着她转。
“小姑娘体弱多病,找人看了看说是跟她家谁谁相克需要在外姓家过三个年。”尚嘉年简单一说,程锦便懂了。
打卦算命在农村还是很常见的,有些小病小痛怎么治疗都欠点火候找个能人看看烧点香火念叨念叨就全好了的也是常有的事。所以对这些玄之又玄的神明之事,程锦素来持着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的态度,若是能求仁得仁,何乐而不为?
“盈盈,这就是送你拼图的人,喜欢吗?”尚嘉年拍拍腿,示意小外甥女过来抱抱。结果人家一扭头,反而往程锦身边靠去,水汪汪的大眼睛仍旧锁定在她身上,一副若有所思的小大人神情。
粉衣粉鞋粉帽,小姑娘粉雕玉琢的模样完全符合程锦对自家姑娘的幻想,她很想抱抱她,但又不知她认不认生,万一一碰她她就哭了个稀里哗啦多不好。唉,这种手脚都不知往哪儿搁眼睛不知往哪儿看的紧张与无措真是太讨厌了。
“妗妗,你也是因为生病了不能回家过年吗?”小姑娘小蜗牛似的走走又停停,怯生生的脸上写着最真挚的关心,“不怕不怕,我们都陪着你,回家才不好呢,哥哥老是欺负我。老师说了欺负女孩子的男孩子都不是好孩子,妗妗,我是好孩子,所以我不会欺负你哦。”说着小姑娘就双手叉起腰,瞪眼撅嘴,架势十足,“在这儿我最大,谁要是欺负你我就打谁,我是雷欧奥特曼,专门打小怪兽。”说罢还不忘瞥了尚嘉年一眼,喧宾夺主,此人我罩着。
俗话说的好,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这么被人护着,程锦感动的两眼泪汪汪,这才是亲人哪。
赢得了最不会伪装喜恶的小外甥女的喜欢,感受得出尚爸尚妈也是打心眼里喜欢她,程锦渐渐地也就不再那么拘束。
团圆饭过后,尚嘉年和爸爸盘腿坐在沙发上下棋,程锦帮妈妈和面拌馅儿,小姑娘满屋子的跑,献宝似的把自己的好东西都拿给小舅妈看一看。屋内的炉火烧得很旺,水箱里的水咕咚咕咚的沸腾着,暖气片传出的热度犹如人间四月天,这暖意融融的除夕夜,这温馨四溢的新家庭。
家乡有个习俗,除夕夜那晚包水饺,第一个面剂切出的小面团如果是单数便代表着新一年里要添人口。尚妈妈一对一对的摁着小面团,程锦自然懂她的意思却也佯装不知,低头擀起饺子皮。
“妈,甭数了,肯定是单数,新添的一双筷子不是早给你带来了吗?”尚嘉年一心好几用,自然没错过妈妈的小心思,她这个习惯从他大学毕业那年就开始了?
上一页
下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