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说一个观点,就是本案已经过了诉讼时效,半句多余的话都没有,其它的情节都不再纠缠,让原先代理律师有力无处使,象铁拳打在棉花上一样,气得脸都黑了,最终当事人在法官的建议下撤诉!
并不是所有的案件都能让人捡漏,特别是刑事案件,更是难上加难。江宁市和武县的检察院、法院的水平并不是很差,每年在刑事案件上出错的机率也就是百分之三左右,象武县一年公诉的刑事案件也就200件这样,也就有5件案件让律师有机会抓住。雷鸣办了好几十起刑事案件,能影响检察院或者法院的案件也就四五件,其中就包括马一英的案件、何富龙的案件和那起强奸案。
对雷鸣来说,非刑事诉讼案就好办多了,至少他能挖掘一些新的观点,不会象刑事公诉案那样经常徒劳无功,只起到把关作用。最容易赚钱的则是非诉案件,有时候一场谈判下来,就有好几千收入,这对小小的律师所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但是这种机会太少了。
雷鸣认识到,律师办案,完全是一个水平加机遇的工作。没有水平或者没有机遇,就没有成名机会。因此,雷鸣在办案中,对于能让自己有利的案子,他都极度认真对待。
江宁城北日用化工厂是一个典型的乱引资案例。江宁城北日用化工厂是一家老厂,在工厂停产多年后,一个外地老板找到工厂,提出承包,但此公承包后不生产日用化工,而是生产地条钢,因为群众多次投诉,多次劝阻无效后,城区只好把工厂的水电停了、道路封了。
这个案子是十里亭菜市黄叔介绍过来的,雷鸣为调查取证费了不少周折,而财大气粗的城北区政府则请了省第一律师所的两名知名律师代理应诉。
这起案子似是而非的地方很多:老板承包的是大集体工厂,但协议上签字盖章的是城区政府;城区政府许诺的条件就是办地条钢厂,但却说明是日用化工……
雷鸣介入案件以前,老板就多次上访,要求政府补偿,而城区政府则威胁老板:你不依法办事,我们不处罚你算好了,是你违反法律在先,已经违约,政府不算违约!
雷鸣经过认真研究,决定代理这个充满风险的案子。法院的立案过程很曲折,雷鸣先提起行政诉讼,法院不受理,雷鸣马上提起民事诉讼。
行政诉讼太敏感,雷鸣只不过试一下法院的反应。
不曾想,这个小案开庭两天,让大家都累得不行。雷鸣首先抛出了协议性质问题,让对方律师措手不及。雷鸣的观点是这是一份有行政许可内容的协议,是行政协议,也是合作承包协议。对方律师咬定这是一份普通的合作协议,雷鸣质问对方:“城区政府是一级法人单位,但并没有在工商部门登记为企业法人,如果认定为平等主体间的合作协议,那是否视政府的行政为是越权经营”对方律师被逼得无路可走,心里一急,马上又说是行政合同,让法官也笑了。
雷鸣的第二个观点是:钢铁也是日用化工产品。这道理虽然有些牵强,但对方律师就是无法自圆其说,雷鸣说:“原告按照协议设定的条件进行生产,产品就是钢铁,按日用化工产品的概念,钢铁也是日用化工产品。”
对方律师则说钢铁并不在日用化工产品目录中,所以不能算日用化工。雷鸣反问:“那你的意思是说,被告人是否对概念理解错了”对方律师又否认了。
雷鸣的第三个观点是:被告人没有诚意履行协议,没有为原告提供承诺的条件,因此造成原告的违法,因为协议中说到“甲方为乙方提供办理相关证件的条件。
这一类案件,说到底是双方皆有责任:一方粗放型引资,一方粗放型生产,不出问题那是假的,问题的关键就是要找到一个台阶给大家下台。
雷鸣故意提出许多新观点,让庭审拖延时间。第二天,对方经过研究,又提出一些新观点:协议无效!因为政府没有权力签署协议!
雷鸣就是要追求乱,只要对方乱,就会有机会,雷鸣见对方抛出这个观点,马上质问:“你能确定政府的行为是无效吗?”
对方律师说:“就这个协议而言,是无效的”雷鸣说:“我需要被告代理律师确认:签署协议的行为是政府的行为吗?这个行为是无效的吗?”
对方律师只说:“就这个协议而言,是无效的”雷鸣转而向审判长说:“我提请合议庭注意,对方一直没有承认这是政府行为。”
这时,审判人员也提防雷鸣在挖坑,轻易不说话。
中午一休庭,城区代表就表示愿意调解,雷鸣也见好就收,没有提出赔偿要求,就是要求减少租金继续租用化工厂五年,并且可转租。
老板是想拿钱走人,他损失是100多万元,雷鸣计算,这五年的承租差价也就近200万元,他要是再不满足,雷鸣也没办法了。
城区政府经过研究,同意减少租金,至此,双方都有台阶下了。但城区政府的声誉一落千丈,不惹更多的官非,不需要赔偿,已经是很不错了。
说到底城区政府也妥协了,而雷鸣也成了江宁市商界的名人,商圈圈内人知道雷鸣开过公司,现在更多人知道雷鸣能碰硬,能叫板城区政府。
雷鸣觉得还不够,律师,靠的就是名气,他需要名气!
第152章雄辩(下)
在何富龙的家里,何富龙、魏真铭、马一英和雷鸣坐在茶室喝茶聊天。雷鸣和杜兰的律师资格考试都通过了,杜兰出差在外,何富龙知道消息后,就请雷鸣来家里吃饭,叫魏真铭和马一英来陪同。
何富龙的家宴,酒菜自然不会差,何富龙也让司机把何真真接回来吃饭。何真真已经上了高二,就住校了。何真真知道雷鸣成了真正的律师,别提有多高兴了。吃过晚饭,又依依不舍地去学校上自习课了。
大家已经理解雷鸣重政轻商的选择,何富龙想用钱为雷鸣开路,把他调入好一点的单位:“雷鸣,想不想进好一点的单位?我有一些老战友,路子应该是有的,有一个姑娘,去年大专毕业,也进了市政府部门,大不了花几个钱,我们不缺少那几个钱”雷鸣之所以从上海回到西江,他从没想过自己过得浑浑噩噩,他曾经发誓,一定要混出名堂来!
雷鸣在律师事务所混,目的是要从政,如果不是政府的律师事务所,雷鸣不会呆下去。
雷鸣从心底看不起花钱铺路的人,但基层的艰辛实在是考验人,其实雷鸣也清楚,现在自己随便做点什么生意,也能过上人上人的生活,要是30岁以前没有作为,他可能不会坚持下去,转而主攻商业或者律师业。
四大金刚已经是一个不分你我的团体,雷鸣也不再掩盖,他对大家说:“我做生意,都没有以我自己的名义去做,你们应该清楚,我是一个有野心的人。我在上海谈过一次刻骨铭心的恋爱,但他父母嫌我是落后地方的农村人,又只有专科文化,所以把我排除了。女人我不缺,但我不能没有自尊,所以我回到西江,我不是来玩的,我是回来做大事的。当然从商也是正事,做律师也是正事,但我太爷要我非从政不可,成以我就得努力从政,说实在话,我现在不用手段,是想让自己走得远一点,其实我比谁都急,但没办法,再过两年,我要是还没什么起色再说吧!”
魏真铭说:“你早说嘛,以后商业上的事,我们不找你了,让你专心从政”雷鸣为大家倒上功夫茶,说:“律师事务所只是暂时的,以后国家不会设律师所,所以我不会做太久律师,现在做律师,是因为这也是干部,关键时候我还是会放弃这个行业的,什么事都可以找我,从政是没有专业的,经验是积累起来的”魏真铭说:“我不知道从政有什么好,象我这样自由不是很好吗?我有几个女人政府都管不着!”
魏真铭又和西江市一位干部好上了,双宿双飞,老婆有意见,但没办法,魏家老人说了:魏家大门是开着的,想走出去很容易!
说到底,是这个媳妇没给魏家添丁!
雷鸣笑着说:“从政是最累的,天天板着面孔,要是你们做生意我也不能参与,那也太无聊了吧?说不定以后不会做生意就不能提拔呢!”
雷鸣主意日益坚定,工作起来更加疯狂,只要是有价值的案件,雷鸣不计报酬,就是贴钱,他也要干!
接近年底,几起重要案件都吸引雷鸣。
其中一起案件是交通肇事案。雷鸣作为被害人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代理人,发现不少问题。
被告是执b证司机,搭大客车时发现与司机是熟人,就说他已经得到驾驶证,可以帮司机开一段路,正好司机也累了,就让被告人开车,后来被告驾车与来车避让时,采取措施不当,车子冲下路基,死亡三人,重伤五人,轻伤数人。
作为被害人集体委托的代理人,在起诉阶段,雷鸣发现,这部车是个体出资购买,但入户则挂在县汽车站,汽车站与车主签订了承包合同,这才拿到路线牌,协议上约定:汽车的行车安全由原车主负全责。
被害人多次到车站索赔,但车站均以协议上约定汽车的行车安全由原车主负全责为由,拒绝赔偿。而公安部门和检察部门都认同了车站的说法,协议上确实白纸黑字地这么说的。
1997年,江宁市刚刚重视交通肇事犯罪的惩处,经验不足,以致很多案源流失。
开庭时,雷鸣提出三点意见:一、应该追加汽车总站以及总站相关安全监督责任人员的刑事和经济责任。因为按车管所的记录,汽车是总站的,洗车经营也是总站的,汽车总站以及总站相关安全监督责任人员应该对汽车及汽车的运行安全负责。符合《刑法》第133条的规定,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应该追诉。协议规避了法律规定,应该无效。
二、应该追加车主即行车司机的刑事和经济责任。车主与汽车总站签订了协议,对车辆及行车安全负有责任,但没有坚守岗位,导致车祸发生,也符合《刑法》第133条的规定,已经构成交通肇事罪,应该追诉。
三、对于民事赔偿部分,雷鸣则要求依法处理,列出了很具体的索赔依据,总额近300多万元。
雷鸣的观点一抛出,庭审大厅内两百多人都震撼了,被害人和家属则激动不已,为了医治和处理后事,大家已经没有能力支付代理费,而雷鸣免除代理费为他们代理,并且自费进行调查,让大家很感激。让大家更激动的是,雷鸣提出的观点让他们很兴奋,他们又看到了希望。
案件的结果让雷鸣很欣慰,法院退回补充调查,后来依法追诉了三个人的刑事责任,汽车总站被判决补偿两百多万元,被害人则给事务所送来了锦旗,还交上了代理费两万多元。
雷鸣得罪了一大批人,但他不管那么多,做这一行的,不可能人人交好。
接下来的一起案件,也让雷鸣出名。
多个实初中女生在校期间被学校老师诱奸,有4个年龄不到14岁,雷鸣受其中一个受害人家长委托代理了附带民事诉讼,他在法*提出了一个“处女损害费”让检察官和法官们雷了一把,但却让法律界深入思考。
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在强奸案中,如果对女方身体造成了损害的话,应当赔偿,和交通事故赔偿是一样的,我国没有精神方面的赔偿精神规定,至少当时没有这样的规定。
雷鸣在*说:“强奸行为把被害人从处女变成成非处女,这就是伤害,就应该赔偿!”
被告辩护律师称法律没规定,就不是伤害,雷鸣反问:“你确定把处女变成非处女不是伤害吗?”
公诉人也是女人,她非常赞同雷鸣的观点:“对,就应该对这种行为进行经济赔偿!”
全国没有先例,法官则不认同雷鸣的说法。
雷鸣也知道这条路难以走通,他转而起诉学校,因为案件在学校发生,要求学校要负责任。
最后,在市中院和市教育局干预下,学校从预算外收入中拿出款项补偿被害学生,人均得款近三万元。
而雷鸣“处女补偿费”的说法则成了圈内的讨论热门话题,甚至电视台也想找雷鸣做专题采访,不过被市政法委阻止了,毕竟这个话题太敏感了,法律没有规定,但不补偿也不合理。
雷鸣对此的说法是:合情合理不一定就合法,初期阶段,肯定会有不完善的地方。
而吴大伟则公开在一本重要法学杂志上赞同了雷鸣的提法,这让雷鸣不出名都难。
第153章败诉
对于律师或者官司来说,败诉是家常便饭。雷鸣不是圣人,他代理的官司当然也会有败诉的时候。
但要是经常败诉,那就有些奇怪了。雷鸣重新回到司法局律师事务所上班后,办了几个很漂亮的案子,也不缺少影响深远的案子。但一些案子就是莫名其妙地败诉了,输得让人匪夷所思。
最明显的一起案子,就是借款纠纷案,其实双方对案情一点分歧都没有,就是对方恶意不还款,而法院的判决是要求被千在三年后还款并且不需要支付利息!
每年的年底都是办案的高峰期,一般在12月25日以前突击开庭,最后几天忙着下判决书。判决书如果不能在12月31日前下来,就算是跨年度的案件了。非正常败诉案件是在12月最后那几天判决带来后才发现的,经过统计,2007年年底雷鸣所代理的案件中,有六个案件不正常败诉,都集中在武县法院,都是民事案件,其中有五个是在12月份判决的。
当事人震怒,雷鸣也无奈。雷鸣只好答应这些申诉人,他会免费帮他们代理上诉或者申诉。
雷鸣甚至怀疑自己的脑子已经烧坏了,他坐在办公室里,百思不得其解,只好向吴大伟求教。
吴大伟是一个极度认真的人,他虽然在外地,但他也不放弃,要求雷鸣把案件主要材料传到律师事务所,让律师们集体评议。
司法局领导谢基和田佳玉也坐在雷鸣的办公室里,他们更加关心这些案件,因为这些案件的负面影响很坏,甚至有几个案件当事人要求取消雷鸣代理的案件。
六份判决文书排放在雷鸣的桌面上,明天就是元旦了,但雷鸣一点都没办法高兴起来。六个案件,主办法官分别为四人,其中有三个案件的主办法官是卢仕明。
“卢仕明!”
雷鸣的眼前一亮,大叫起来。谢基和田佳玉盯着雷鸣,急于知道结果。
雷鸣不忙解释,急忙打黄耿的手机。
黄耿一点也不意外,说:“我就知道你会找我,败诉了是吧?”
“是不是卢仕明搞的鬼?”
“应该是吧,就是我们请他们吃饭的那天晚上,卢仕明不是要欺负杨淑吗?是你当场阻止他的”雷鸣哪有这么容易健忘,他说:“你能确认是他搞的吗?”
“法院内部的一个兄弟说的,他不仅仅自己办案时要让你出丑,还要别人也要摆你一道,别人没办法,也只好认了”“狗爱xx的,我要废了他!”
“雷鸣!你还清醒吗?我过你办公室去。”
“我暂时还清醒,谢局和田局都在我这呢!我暂时还不会造反,您老就放心吧!”
说完把电话递给谢基。
谢基可没那么客气,他马上带了六份判决书,亲自上门找法院的院长和县政法委书记,报告了这一异常现象。
在县政法委的干预下,晚上,法院就下了裁决书,宣布撤销两份判决书,有一份判决书法院和雷鸣都还没有送达当事人,就直接回收销毁了,其余三份判决书暂时没有改动。
这些案件都是小案,并没有经过审委的讨论,只是民庭内部的审议。法院是感谢谢基的,因为他的及时出手,让法院以最快的速度对三起错误特别明显的案件进行了纠正。
雷鸣的元旦过得极度郁闷。他一个人开车到池州去看唐陶。唐陶已经上初三了,他已经知道他父亲唐文化的下落,但他连雷鸣也不告诉。他只告诉雷鸣,他父亲给老家去过一封信,他们通过电话了。
唐陶已经长高多了,嘴唇上也长出了黑色的胡子,他虽然很感谢雷鸣,但雷鸣仍感觉他在提防雷鸣。雷鸣留下几百元钱,说:“你有机会就告诉你爸爸,躲不过就出来认了,也许我能帮他”雷鸣说完就走了,他不是救世主,要不是可怜唐陶,他可不会这么做。
几个被撤销的案件最终被判决下来,相对还是比较公平,当然雷鸣一点便宜也没赚到。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的听力更加发达,雷鸣被法院的法官摆弄的消息还是很快传开了,而法院自己纠正错案的事情却没有传开,没几天,原来委托雷鸣的几个当事人就取消委托,雷鸣甚至事务所的案源明显少了。
一个律师,如果他没有法官的支持,那他的前途是暗淡的。雷鸣没有任何高兴的理由。
元旦过后没几天,经天律师所就传真来了,律师团对六个案件进行了分析,认为这是恶意的错误判决,并列出了申诉要点。
经过几天的痛苦考虑,雷鸣决定为另外三起案件捍上诉,如果当事人经济上不方便,他就自己垫资!而有一个当事人说怎么也不愿意让雷鸣代理了,这让雷鸣更加郁闷。
“狗爱你个卢仕明xxx!”
雷鸣嘴上这么说,但他一点办法都没有,他不屑于用手段去对付这种人。
杨淑很内疚,雷鸣只能安慰她说:“我们不会牺牲任何人的利益来讨好别人,你放心,我雷鸣不会让这种人永远这么得意!”
雷鸣也从自己的对立面剖析了自己的作为,他认为杨淑的问题只不过是一个引子、一个偶然,按他自己的性格,法官本来就不欢迎他。别的律师三天两头主请法官吃饭休闲送礼送钱,而雷鸣从来就没主动做过这些事。
“注定我是不适合干这一行的,再干一两年就不干了,无路可走就下海吧!”
欧小楠寄来了一张明信片,画面相当精美,上面只有四个字:“新年快乐!”
如果不是欧小楠久不久会寄来一张明信片,雷鸣可能认为她已经从世界上消失了,无论雷鸣写多长的信给她,她都只是用一张明信片打发雷鸣。
雷鸣小心地把明信片放到床头柜中,欧小楠寄来的明信片已经有近20张了,就是只有一封刚刚去南韩时写的一封报平安信而已。
痛苦的时候,雷鸣最思念的就是欧小楠,但他感觉,欧小楠好象并不适合他。
雷鸣关上床头柜,他相信欧小楠在异国他乡不会遇到什么麻烦事,再过半年,欧小楠就回来了,雷鸣眼里充满渴望,深夜才沉沉入睡。
第154章潜规则
卢仕明是民一庭的副庭长,但他在多个法庭工作过,在法院的人脉极厚,说话的份量比一般的副院长还重。
作为一名律师,雷鸣也想过要和法院法官交好,特别是象卢仕明这类资深法官,雷鸣是很想交往的,但雷鸣的骨子里没有媚骨,根本下不了脸来讨好这种自以为是的高高在上的人。
雷鸣这种风骨,加上他没什么后台,所以注定他得不到法官的照顾。但话又说回来,有实力的资深律师是不怕法官的,但雷鸣不是资深律师,雷鸣去开庭时,一般人只把他当成一个实习生,只有部分法官知道雷鸣是执证律师,并且是法律事务所主任。
卢仕明在法院工作20多年,早就混成精了。他对雷鸣的意见一是来自雷鸣阻止他逼杨淑喝酒、让他丢了面子,另一方面,雷鸣平时没有讨好他也没有讨好其他法官,就连一包烟也没有给法官送过,这让卢仕明很脑火。当然卢仕明并没有直接地影响别人办案,他只是暗示就够了,比如在那个欠款案中,他就对办案法官说:“这个案是雷鸣办的,这小子,嗯,难讲话啊。我个人认为,这个案,原告当年为什么给人家借款呢?肯定是有原因的,原告肯定得到好处了。这类案件,拖几年还款总是应该的,利息嘛,我感觉没必要了”他口头上影响别人,没文字也没录音依据,别人不按他意思办也不好,反正卢仕明是半个领导,判决书要经过他签字,所以就按他的意思办了。
到后来,卢仕明则主动去办雷鸣代理的案件,别人则只能由他胡来了。偏偏主管民庭的副院长是刚刚从乡镇调来的,业务不精,就让他一再得逞了。
一位资深法官曾经说过,基层法院的案子,有相当多的判决是有问题的。当初此言一出,一些别有用心的法官就象捞到了救命稻草,更加不注意案件的质量了。直到高法下决心办了一些重要案件,才让这些人有所收敛。
有的法官更明目张胆,办错案之后,还振振有词地说:“我就这个水平!”
因为法院及时纠正了三个案件,没有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所以也没深究卢仕明的作为。其实就是法院想深究下去,也会得不到任何结果,毕竟卢仕明不是一般的狡猾。
黄耿和雷鸣坐在江边的茶吧里,说是喝茶,却上了近10个小吃,还上了一瓶白酒。
黄耿是有律师资格证的,但他不是考试得来的,是当年评上的,不过他多年在律师事务所工作,也是法律专家了,在一些具体的协调方面,雷鸣还不如黄耿有能耐。黄耿的家族在武县根深蒂固,别人自然就怕他三分。
“雷鸣,法院的事是不是我帮你协调一下,请他们领导出来坐一坐?”
雷鸣思考许久,说:“可能没用了,过了沟通的最好时机了”“你自己自己考虑吧,你现在可是事务所的顶梁柱”“开年再说吧,我敬你一杯”两人喝了一杯白酒,黄耿又说:“要是有吴大伟那种名气就不用求法官了吧?”
雷鸣说:“可能吧,我就没发现他求过法官的”雷鸣想了一会,又说:“黄哥,你帮我弄一个明年脱产进修的指标,我想到正规的大学读本科”唐培在江宁市办了函授班,雷鸣为他拉了近40个学生,黄耿和雷鸣也参加了,只不过上这个班不需要单位同意,雷鸣想到大学里休闲两年。
“你想脱产,可能不行,你再离开,司法局这个所就瘫痪了”黄耿直摇头。
“那我现在在这也不是没用吗?我成了票房毒药了”“呵呵,你别灰心,别把事情想得那么严重,武县没几个律师的,不如这样,过年时我在家摆几桌,主要叫法院的和司法局的过来,到时你给他们多敬几杯酒就行了”雷鸣连连摇头,说:“我的事情我来处理吧,黄哥,你的心情我领了,谢谢了”不是雷鸣清高,而是雷鸣确实拉不下脸来求人,特别是象卢仕明这样的险恶小人。
黄耿心想,雷鸣这种人,性格过于刚烈,要是过不了这一关,可能就沉默下去了,但要是他过了这一劫,也可能就出人头地,只能祝愿他好运了。
雷鸣自己也想:自己已经无路可走,只有等待法院的人良心发现了。光有法院公正还不行,群众不认可,自己再厉害也不行,所以就不再求法院了,大不了改行,狗爱xx的,我就不求人,我就不信我没办法了!
幸亏雷鸣有经济头脑,带着几个几乎是法律外行的人,半年多时间硬是弄了不少钱,除了各项开支,还有10多万元可以自由支配,几个职工和两个局领导,年终每人还能分近三万元,让大家高兴得不行,以前每年年终最多也只能分一万元。
雷鸣想,只要有了钱,大家就不会造反,自己就不会马上下台。只要不马上下台,自己还是有机会的。
司法局一般职工也能从律师所拿500元,这已经很不错了。局里过年也不过发500元。
和黄耿分手后,雷鸣直奔仙湖开发区。过几天李玉梅就和罗少武举行婚礼了,雷鸣要过去落实几件事。
当初雷鸣建议他们在仙湖买地建房子,现在看来是正确的。地价已经涨到四万元一块,而年初他们买的不到一万五千元,光地钱就已经升值两万多元了。当初公司员工买地的人有10多个,大部分还没有建房子,个别人还转让出去了,第一批建7栋房子,包括李玉梅就和罗少武一栋、罗盛敏和罗小月一栋、卢建东一栋、黄新龙一栋、王莹一栋,雷鸣自己建两栋。
王莹建的一栋房子是雷鸣出的钱,这事只有李玉梅知道。几栋房子都装修好了。7栋房子占仙湖开发区最好的大街第一排,雷鸣的两栋房子占第一排头两间,七间房子共同设计、共同施工,采用欧式风格,成了仙湖开发区的样板房,池化集团的经营部就租用雷鸣的房子,已经变相成为开发区宅基地的零售处。
经过一年的努力,纳怀公司唯独剩下的一家超市已经急速扩张,经营面积达一万平方,不过雷鸣的股份只占5成,刘梅占一成,其余四成股份由其他人持有,李玉梅、罗少武、罗盛敏、罗小月、杜花、李二强等人都占了2%,这是雷鸣送给他们的,而王莹姐弟和女儿各占了2%,已经是超市第五大股东了。
雷鸣当初在超市的投资不超过过百万元,而经过刘梅运作,另外一家公司以200万元入股,却只占30%的股份。不过也应了超市越大投资越少的说法,现在超市进货不仅仅不需要付现金,还可以收上架费!
年底了,超市的生意旺极了,公司推出的“西江大礼”虽然被几家公司仿照,但刘梅的营销力度很大,在“西江大礼”项目上有信心拿下200万元的利润。
晚上12点,公司的车子才送李玉梅他们回来,雷鸣和李玉梅、罗少武、罗盛敏、罗小月、王莹看过李玉梅和罗少武新房,看到他们一点家电都没有,当场表态:“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你们别买了,我说过我要送嫁妆的”李玉梅当场给雷鸣一个熊抱,说:“你可解决我们大问题了,你是我真弟弟就好了”雷鸣笑呵呵地说:“你要是我亲姐,我就要向你讨钱了”李玉梅好不容易松开雷鸣,雷鸣发现罗少武脸色有点难看,罗小月也一脸地渴望,想了一下,说:“你们两家,我也要送一样东西,你们自己在超市选择,两千以内我来结帐,算是你们进新房的礼物”其实雷鸣根本就是做样子给他们看的,几家人和王莹要在过年前搬新房,雷鸣早就想好了,给王莹买全套的家俱家电。
看到王莹一脸兴奋而又妩媚的模样,雷鸣不禁想:自己和王莹,如果没有金钱维系,到底还能不能在一起?这难道也不是潜规则吗?自己不想接受法院的潜规则,其实自己也是局中人!
第155章躲
过年前,纳怀超市临时请了100多人帮忙,才能勉强解决用工荒问题,但李玉梅他们仍然忙得脚不沾地,直到结婚当天才不在超市上班。
李玉梅、罗少武的婚礼无疑是另类而排场的。他们的新房布置在仙湖开发区,大门对联的横批写的是“李罗联姻”细心的人一眼就知道,这是罗少武到李玉梅家上门,是上门女婿。
罗少武面子有些薄,但李玉梅家又不依不饶,说罗少武家在几百里外,这宅基地又近李家,又是李玉梅的名字,李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