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言谈举止中知道二王子子倬与五王子子伊都对太子子楚不满,也都曾对太子之位跃跃欲试。 子傒先来到子倬府中,恰好子倬正要外出,一见子傒到来,忙说道:“我正要去长林宫找你呢。不想你先来了,宫中出了大事你接到通报了吗?” “是父王突然去世的事吧?我正是为此事来找你的。” 子倬点点头,疑惑地问:“父王上午不是还在料理国事吗?丝毫也没有露出生病的迹象,怎会突然去世呢?大哥是否听说父王是患什么病突然离世?” 子傒冷哼一声,显出非常气愤的样子,“父王哪里患病而逝,他是被人毒害而死,一同遭遇毒手的还有我的生母!” “什么,父王是被人害死的?还有吴王妃也被害死了?是谁?” “还能有谁?父王和我母亲应太子之邀到长扬宫赴宴,宴席尚未结束就当场死在堂上,经太医查明是中毒而死,而同席宴饮的子楚全家却没有一人中毒,还能谁是凶手,这不是明摆着吗?” 子傒话音刚落,就见子伊慌慌张张跑进来,他一见子傒正坐在旁边,略显惊慌地问:“怎么?你在这里?太子已经派兵包围了长林宫,正在搜捕你呢。” 子傒故作平静地问:“他搜捕我?父王被他毒死了,他搜捕我干什么?怕我向朝中大臣及嬴氏宗亲揭露他的狼子野心?” “刚才我接到奏报,说父王是你毒死的,太子说你畏罪潜逃,正四处揖拿你呢。”    
《秦始皇私密生活全记录》第三章(8)
子倬惊恐地瞪着子傒,“大哥,父王真是你害死的?” 子傒仰头哈哈一笑,凄然地说:“我子傒再狠毒,也不会谋害亲生父母,我为什么要害死父王,害死生母?我这样做对我又有什么好处呢?我不是太子,即使父王归天,大秦国的王位也轮不到我子傒,只会让子楚早一天推上王位,我不致于如此傻吧。想不到我们兄弟多人都中了子楚的诡计,我被他诬蔑是害死父王的凶手,他又挑拨我们其他兄弟之间的关系,让你我互相猜疑,这样,他就可以顺利登上王位了,可笑!可悲!” 子伊看看子傒的神色也不像说假,仔细分析一下子傒的话也有道理。尽管子傒和子楚为争太子之位已经由暗而明,闹到白炽化程度,结果是子傒落败,子傒有除去子楚的心是难免的,但他决不会去谋害父王,更不会把自己的生母害死。害死父王对于子傒来说是没有丝毫益处的,相反,只会把子楚推上王位,这样的事子傒是不会干的。 子倬豁地站了起来,一拍桌子说道:“老五,不必多想了,父王死在长扬宫的宴席上,不是子楚干的还能有谁?” 子伊仍有疑虑地说:“可是,子楚已被立为太子,将来顺理成章承袭父王之位,他为什么要害死父王呢?” “哼,道理很简单,他怕父王像祖父一样长寿,他子楚当不了几年国王,所以产生歹毒之心。还有他身边的那个吕不韦,典型的投机商人出身,整日里寡言少语,对谁都陪着笑脸,心里不知打着什么馊主意呢。有他为子楚出谋划策,还能做什么好事?” 子伊不再言语,子傒泪流满面地说:“抛弃我和子楚为争夺太子之位的多年恩怨不说,这杀父之仇、害母之恨,我与子楚不共戴天,宁可遭到五马分尸之刑,也要把子楚的罪行揭露出去,号召王族亲信起兵###他,决不能让这样一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乱臣逆子登上王位!倘若你们二人没有一点男儿血性,心甘情愿地向子楚俯首称臣,从中捞取一官半职,我也不强求,人各有志,我不能辜负父王多年的栽培,要为他老人家讨回公道,为九泉之下的父王报仇!” 子倬嗖地拔出佩剑,“我愿追随大哥,召集嬴氏宗亲向子楚讨还公道!老五,你呢?” 子伊看看子倬和子傒,“我?只要父王真是子楚所害,我和你们一样愿意###子楚,只是我们平日里都不带兵,到何处借来军队###子楚呢?没有军队作后盾,只怕我们还没有动手,虎贲军就把你我都拘捕了。” 子傒见二人同意反叛太子,这才说道:“军队的事你们不必担心,我已经派士仓出城联络去了,不几日,将有两支人马杀奔咸阳响应我们,当务之急是争取王族宗亲及丞相等人的支持。” “争取王族宗亲的事由我去做,多少能争取一部分,但丞相那里十分棘手,因为蔡泽与子楚有旧交情,他一定会支持子楚的。” 子倬立即反对说:“老五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蔡泽虽与子楚有旧交情,他在邯郸时曾得到子楚和吕不韦的救济,但最近因为一件事和子楚有了隔阂,可以趁此拉拢他。” “与刚成君联系的事就由你来做!”子安排说,“事情宜早不宜迟,等到子楚登上王位,我等造反也晚了,那时他可以用君王之令调集国家的军队镇压我们,现在,必须变被动为主动,给子楚一个措手不及!” 三人又仔细商讨了一下叛乱的事,互相分工之后才各自散去。 咸阳宫内外披黑纱挂缟素,秦文王嬴柱的灵柩停放在这里。子楚面对父王高大的棺椁,说不出是悲哀还是高兴。父亲安葬完祖父的丧事正式登基为王才三天就死去了,这是子楚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事,他这位刚刚被册立的享国太子理所当然要担当起大任,数百年的嬴氏祖业也顺理成章由他继承。也许王位到来得太快太容易了,子楚一时无所事从,对于监国理政处理内外国家大事他还不适应,每当有人奏报国事时,他总是说:一切按照大秦的老规矩办理,我正处于悲伤之中,一时理不出头绪,凡事由丞相代理。 众人见子楚一脸漠然的样子,真的以为太子十分伤心,都告一声节哀悄悄退了下去。待众人离去,子楚也在扪心自问:真的很悲伤吗?连他自己也不知道。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子楚很苦恼。父王死在他的宫中,虽然毒不是他下的,但惟一知道内情的人吴王妃也饮毒酒而死了,这更让他浑身是嘴也说不清。倘若说吴王妃是畏罪自杀,可谁会相信呢?惟一能够证明自己清白的办法就是揖拿真正的凶手,谁是真正的凶手?子是第一可怀疑对象。如今,子不仅没有抓到,还传来奏报,子已经联合其他王子与部分嬴氏宗族的人在同他作对,向他讨个说法,污陷他是害死父亲的凶手。子楚也隐隐估计到子决不会自认失败向他认输,一定会借父亲之死为理由兴风作浪与他作对,但子楚并不担心,因为子没有军队,只要他公开与自己作对,他会让吕不韦命虎贲军铲除他的。 又一批大臣前来吊丧,子楚急忙掩面哭道:“父王啊,您走得这么早,这么快,儿臣还没来及孝敬您老人家几天,您就……呵,呵……” 子楚正有声无泪地干号着,吕不韦匆匆走了进来,俯在子楚耳边嘀咕几句,子楚立即停止干哭,用长长的黑袖拂一下脸,猛地站了起来,随吕不韦来到内室,吕不韦这才说道:“驻守成皋的两位将领蒙骜和东郭放因受士仓挑唆,带兵抵达咸阳西门。”    
《秦始皇私密生活全记录》第三章(9)
“他们的意图何在?” “他们打着追查原凶为先王复仇的旗号,其目的当然指向太子。再加上子、子倬、子伊等人在城内的煽动,整个咸阳人心耸动,许多大臣都在观望事态发展,这样发展下去对太子十分不利,应当尽快定夺!” 子楚没想到事态会发展到这种地步,后悔没有及时将子拘捕,他冷静思索片刻问道:“城外来了多少兵马?” “据报有十万人。” 子楚大吃一惊,城内的虎贲兵总共不过万人,十倍悬殊,如何抵挡叛军作乱,再加上子等人在城内策应,一旦被叛军攻破城门杀入城内,后果不堪设想。 吕不韦见子楚面露忧虑之色,提醒说:“太子也不必担忧,尽管城外叛军人多势众,但众人多是听信了士仓的蛊惑,未必是诚心诚意作乱。俗话说擒贼先擒王,太子只要调集虎贲军把子等人捕获,委派刚成君登上城楼向城外叛军说明,这些人就是谋害先王的罪魁祸首,从而安抚聚众闹事的军人。” 子楚顾虑重重地问:“万一众人受士仓唆使,他们见子等人被抓,大肆攻城,该如何是好呢?” “据我所知,前来围攻咸阳的成皋兵马有两位将领,一个叫东郭放,此人是士仓的女婿,受士仓影响,一定死心踏地为子卖命。而另一人叫蒙骜,曾是武安君白起的部将,为人忠勇,可能是听了士仓谗言,不明真相,才领兵到此。只要暗中派一人出城与他会晤,告诉事情真相,我想他一定会明析事理,做出正确选择的,即使不在阵前倒戈,也会保持观望态度。” 子楚点点头,“事到如今,只好这样了,可是,派谁出城游说蒙骜呢?朝中众臣都在观望,万一所派之人存有二心,事情将更糟,人心难测啊!” 吕不韦灵机一动,“太子爷,我倒有个人选,不知是否合适?” “请说——” “随夫人和少公子来秦的赵高,他刚从赵国来到咸阳,是专门投奔太子爷的。我发现此人十分精明能干,也擅长辞令,应该能够担当重任。” 子楚也见过赵高,从几次简短的问话中,子楚对赵高的印象还不错,便派人把赵高叫来。赵高来后,吕不韦把事情简单地向赵高陈述一下,征求他的意见,赵高立即答道:“我此次从赵国来秦,就是仰慕太子之名,追随夫人与少公子而来,希望能留在秦国为太子所驱使。太子早年在邯郸时,我就钦佩太子的声誉,曾托人引荐投靠到太子府上,不想被府中总管给回绝,后来听说夫人和少公子仍在邯郸,我便多方打听,才找到夫人和少公子,悉心照料,暗中保护,希望夫人和少公子早日回到秦国与太子团聚。太子既然收留了我,我赵高理应为太子效犬马之劳,何况太子把这等大事交给我去做,更是对我的信赖和考验,我一定不辜负太子的厚望把事做好!” 子楚立即交待几句,派赵高乔装打扮出城游说蒙骜,一面派人去外地调集兵马,一面命吕不韦调派虎贲军搜捕子等人。一场大规模的拉网运动在咸阳城内进行。 吕不韦指挥虎贲军先包围了所有参与叛乱的诸王子府邸,然后按照开列的名单挨家挨户搜捕,搜捕连续进行三天,终于使参与叛乱的众头目落网。吕不韦在一一核实名单时,发现带头闹事的王子子、子伊等人全部被获,惟有子倬不知去向。 城外大军兵临城下,城内人心左右不定,赵高出城游说吉凶未卜,如此关键之际,像子倬这样一个关键人物漏网是十分危险的。倘若他逃出城去,可能引发整个局势的突然逆转,后果无法预料。吕不韦反复思量几遍,又询问了几名虎贲军的校尉,心中有了数,他只带了几名随从人员,轻车来到刚成君府。 蔡泽听说吕不韦突然到来,急忙出门相迎。按理说蔡泽是丞相,吕不韦只不过是一个刚刚被任命的虎贲军总管,他大可不必亲自出门迎接,但蔡泽明白吕不韦和太子之间非同一般的关系,一旦子楚正式登基承袭王位,一定会委以重任。 二人来到内堂分宾主落座后,蔡泽约略猜到吕不韦登门的目的,故作不知地问道:“吕总管今番到此一定是奉太子之命吧?不知有何贵干,只要我能办理,一定照办,请吕总管吩咐!” 吕不韦欠欠身,“奉太子之命行事倒也不假,至于‘吩咐’二字吕某却不敢,只请丞相帮助下官把太子吩咐之事办妥即可。” “到底何事?” 吕不韦浅浅一笑,“丞相果真不知我是为何事来此?” 蔡泽郑重地摇摇头。 吕不韦把脸猛地一绷,正色说道:“聚众滋事的叛乱核心人物全部缉拿,但在清点人数时发现一人漏网,有虎贲军校尉发现逃到丞相府中,太子特命我捉拿!” “谁?” “二王子子倬。” 蔡泽的心蓦地一沉,马上又装出满脸不高兴的神色说:“吕总管的玩笑也开得太大了,如今整个咸阳城谁不知子倬参与子的作乱,纵然我与他过去交往密切,也不敢将他窝藏,连坐的法令我难道不知?他明知我是丞相,又与太子交往甚笃,怎会自投罗网来我府中呢?倘若吕总管信不过我,尽管派兵来搜!” 吕不韦心里道:今日的刚成君不同于昔日落难邯郸街头的蔡泽,不给他点颜色看看是不行的。    第二华人站
《秦始皇私密生活全记录》第三章(10)
吕不韦瞥一眼偌大一个丞相府,冷冷地说:“既然丞相如此不识抬举,吕某只好,儿臣正在派人搜捕呢,一旦缉拿归案,儿臣准备一并处斩。” “是不是还有子倬没有抓到?” 子楚抬起头,疑惑地注视着王后,“母后怎么知道的?漏网之人正是他。” “子倬现在正在我的宫中。” 这话一出,令子楚和吕不韦都很吃惊,蔡泽则瞪着吕不韦,冷冷地说道:“吕总管的耳目不够灵通呀,这可不符合一名宫廷总管的要求,望吕总管再接再励,不要辜负太子对你的栽培。” 吕不韦虽然恼火却无话可说,子楚急忙说道:“请母后派人把子倬拿来一并处斩,这样,就可以让城外的叛军死了心,一旦调派的大军到来,士仓等人便束手就擒。” 华阳王后微微叹息一声说:“为娘生在宫廷之中,不知经历过多少杀杀打打,但为娘一直主张以宽厚仁慈待人处世,用礼仪治天下,你父王也赞成我的建议,只可惜他还没有来及施展治国才能就遭到毒手。也许这是天命所定,非人力可违,因此,我也并不痛恨他人,也希望我儿有一颗博大的爱心,用爱管理国家,用仁治理天下。正如这次叛乱,按我大秦律例,理当重惩作乱之人,按照连坐法令诛杀叛乱人的亲属,这样以来,受牵连的人可能不下数万人,使大量无辜之人遭受屠戮。传扬出去,会令天下人震惊,让敌国知道我秦廷有变,给敌国可乘之想,同时,也会让国人寒心的。再者,城外尚有数万人压城,一旦得知城中有变,亲人被杀,势必激起他们更坚决彻底的反叛之心,可能会把暴乱进一步推向恶化,请我儿三思。” 子楚沉思片刻,看看王后,又瞟瞟吕不韦。吕不韦翕动一下嘴唇想说什么,却终于没有开口,他悄悄用手指指指王后,子楚会意,这才恭敬地问道:“依母后之意应如何处置这事呢?”     想看书来第二华人书香吧
《秦始皇私密生活全记录》第三章(11)
“对城内参与叛乱的人,只把主谋之人处死,其余协从人从轻发落,即使主谋之人,像子等人,也不必使用连坐而屠杀其家属,他们毕竟是嬴氏的血肉哇!对城外叛军可以先安抚,勒令他们放下武器归顺王室,假如叛军仍不听劝阻,一意与太子作对,再调兵诛杀也不迟,我儿以为呢?” “母后见教的是,儿臣一定照母后说的去做,那么,子倬呢?儿臣担心——” “就让他暂且呆在长乐宫,由我看管着他,谅他不敢再与你做对。我刚才也训斥了他,他十分后悔中了子的蛊惑才做出这些傻事来。既然他是受人挑唆走上邪路,就给他一个改过自新的机会。” 华阳王后走后,蔡泽也告辞了。望着蔡泽离去的身影,子楚暗想:一旦我承袭王位,即刻废了你的相位,与我做对的人决不会有好下场! 赵高潜出城了。 他知道此行的任务重大,也明白此行的危险性。倘若能够说服蒙骜在阵前倒戈,子楚将会顺利登上王位,他的这份功劳可想而知,子楚收留他,把他留在秦国不用说,这也将给他今后的人生奠定根基。吕不韦举荐他,就是让他展示才华引起子楚的注意,将来才能得到重用。 如何才能接近蒙骜呢?赵高颇费一番心思。他来到蒙骜驻扎军营前放声大哭,守营士兵立即围了上来,询问他哭什么,赵高哭声更大了,只哭不说。一名校尉走过来喝住了他,要辇他走,赵高这才边哭边说,他是蒙将军家里派来找蒙骜的,家中出了事。校尉立即把赵高带到蒙骜帐外,这才进去通报。蒙骜一听说是家中派来的人,一怔,以为家中出了什么事,急忙派人把赵高带进帐内。蒙骜见这人并不熟悉,厉声喝问道:“你是什么人?敢蒙骗本将军,冒充本将军的家人来此有何居心?” 赵高并不惊慌,镇静地答道:“将军虽然不认识我,并不能说明我就不是将军的家人,我是奉府上老太爷之命来见将军的,家中出了大事。” “出了什么事?”蒙骜急忙问道。 “只怕老太爷和诸公子活不了多久。”蒙骜更是着急,“快说,到底出了什么事?” 赵高示意蒙骜屏退众人,蒙骜将信将疑,挥手让众人退出帐外,这才催促道:“这里没有外人,请你快说吧!” 赵高这才躬身施礼说道:“将军如此不明事理,看不清形势,一意孤行,大祸就在眼前,不用说,只怕将军也死无葬身之地。” 蒙骜不以为然,“赵先生是收了他人的赌赂,来我军中做说客的吧?” 赵高坦然一笑,“将军所言不差,我赵高并不是将军的家人,的确是来此做说客的,就是我不说,将军也明白我是替谁来游说将军的。实言相告,我是奉行将登上王位的太子子楚之令前来游说将军的,太子之所以这样做,并不是为太子的私利着想,而是为大秦国的根本着想,为将军的身家性命和前途着想。请将军三思,就凭将军和东郭放所率的十余万人能奈咸阳如何?只要太子一声令下,各地援军将立马赶到,内外夹击,将军还有活命吗?” 蒙骜耸耸肩,笑笑,“既然如此,太子为何不号令天下兵马前来救援,而派先生为做说客,先生想凭三寸不烂之舌动我之心,只怕先生走错了路,先生请回吧,你回去转告子楚,我蒙骜起兵的目的不是为了反秦,也不是介入诸王子的王位之争,我只是讨问文王死于谁手,是何人毒害先王谋夺王位,如果子楚能给秦国百姓一个可信的答复,并交出元凶,我蒙骜立即退兵。” 赵高从简短的谈话中知道蒙骜是直性之人,一定是中了士仓的蛊惑不明真相,才领兵到此,于是故作惊讶地问道:“将军难道真的不知道先王死去的真相?” 蒙骜点点头,赵高郑重其事地说:“将军一定是受了他人的蒙骗,整个秦国谁人不知先王去世的真相,如今元凶早已捉住,只等先王殡葬之日用他的人头祭奠呢!” “请先生讲明白些,谋害先王的凶手究竟是谁?” “谋害先王的凶手正是子,将军也许觉得意外吧?但这是事实,子已经被缉拿,他直言不讳地供出谋害先王的经过。” 蒙骜仍有些不相信地问:“据说先王死于长扬宫,当时子楚等人正陪先王饮酒,于酒宴上中毒而死,怎会是子所害呢?分明有人在诬陷子公子。再说,子并非太子,他将先王毒死,不是更快地把子楚推上秦王之位吗?这于理不合。” 赵高叹息一声,“将军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受士仓等人蒙弊太深了。先王虽死在长扬宫,但这都是子一手策划的,他为了达到害死先王嫁祸于子楚的目的,不惜令其生身母亲吴夫人携毒酒到长扬宫与先王同饮,用自己母亲的死来换取先王之死,这种坑母害父的不孝行为,千古少有,可算得上为取王位不择手段,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赵高说到这里,停顿一下,又说道:“蒙将军请想,子楚已经被册立为太子,文王龙体欠佳,这大秦国的王位非他莫属,子楚何必冒天下之大不韪去害先王呢?即使他真有害先王之心,也决不会在自己宫中进行,给他人留下非议口舌,于情于理都不合,子楚还没有愚蠢到这种地步吧!” 蒙骜想想赵高的话也有道理,“如此说来我被士仓等人利用了?”     想看书来第二华人书香吧
《秦始皇私密生活全记录》第三章(12)
赵高点点头,“蒙将军终于想通了,太子正是觉察到这一点,才派我专程来见将军,希望将军迷途知返,不致陷入太深。太子一方面是不想在先王尸骨未寒之时杀戮太多,也是怕秦国内乱一旦暴发给临国可乘之机,另一方面,太子也是怜惜蒙将军之才,不希望蒙将军因受人愚弄而全家被诛,让秦国失去一位能征善战的猛将呀!” 蒙骜被赵高的一席话打动了,十分恭敬地说道:“多谢太子对我蒙骜的信赖与关怀,也感谢赵先生的点拨,我蒙骜是烈性之人,知错就改,请先生指点,我现在应该做什么才能报答太子的宽恕之恩,以此将功补过,为太子效犬马之劳。” 赵高这才附在蒙骜耳边低语几句,蒙骜连连点头。 恰在这时,一名亲兵来报,东郭放和士仓有事来见将军,正等候在门外。 蒙骜看看赵高:“请先生暂时躲避一下,以免引起二人猜疑,将不利于我等大事。” “不,将军不要把问题看得太简单了,我怀疑二人就是为我而来,他们可能听到了什么风声前来打探虚实,倘若这样,我躲了起来反而更加引起他们猜疑。” “以先生之见应该如何?”蒙骜问道。 “让我与二人相见,将军只说我是你们家中的佣人即可,我会好好应付他们的。” 士仓和东郭放进到帐中,二人见赵高端坐旁边,佯装没有看见,直接问道:“听说将军家中出了事,不知是何事,我二人十分着急,特来问候将军,希望能为蒙将军分忧解难。” 蒙骜心道:你们的耳朵到是挺灵敏的,赵高进来不过半个时辰,你们就赶到了。蒙骜心中这么想,嘴上却说道:“也没有什么急事,不过是家父年高体衰,偶有小疾罢了。老人家年纪大了,几位犬子又年轻不顶事,遇点小事就着慌,于是派人来通知我,让我拿主意。” 士仓忙说道:“既然是令尊身体不爽,也不能算是小事,年过花甲之人,有点小病也可能引起意想不到的麻烦,蒙将军万万不可大意,还是早早回府中探视一下,如果真的无事再回来也不迟。现在看来咸阳城内几位公子相互猜疑,缉拿害死先王元凶一事短日内不可能有眉目,我等发兵勤王捉凶,在没有确切实情前还不能轻举妄动。将军尽管放心回去吧,至于兵马的事,你交待一下,由东郭放暂且帮你管理几日,等将军回来后再移交给你。” 嘿,打起我手中兵权的主意,心真够狠的,不是赵高到此,我稀里糊涂中了你们的奸计,到头来全家性命都搭上还不知怎么死的呢,哼,看我怎么收拾你们! 蒙骜连连摇头,“大丈夫行事,应该先公后私,以国家社稷为先,如今正是国家有难、君主受辱之际,我等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理当报效国家,效忠国王,哪能为私人之利而置江山社稷之事而不顾呢?自古忠孝不能两全。再者说,家父只是偶尔遇到了伤寒,也不是什么大病,调养几日会好的,我已经交待了来人,令他按我的吩咐去做就行!” 士仓见蒙骜身上无懈可击,便转向坐在旁边沉闷不语的赵高:“这位是——” “正是家中来传信之人。”蒙骜答道。 士仓上下扫一眼赵高,问道:“不知蒙老先生患了啥病,让你匆匆来找蒙将军?” 赵高施礼答道:“至于我家蒙太爷患的什么病,小的也不清楚,小的只是奉几位小爷之命前来传话,让老爷寻求名医。” “蒙将军国事在身,怎么能有时间去寻医问药呢?要么我派人随你回府给老太爷寻医?”东郭放插话说。 赵高欠欠身,“那倒不必了,老爷已经吩咐了小人到何处请郎中,这是我家老爷的私事怎好劳顿将军呢?” 东郭放哈哈一笑,“我与蒙将军一同带兵多年,情同手足,他的父亲就如我的父亲,他的事也就如我的事,你不必推辞,回头我派人随你一同去求医。” 东郭放话音未落,蒙骜就阻止说:“东郭兄,这等小事我已经安排妥当,你就不必费心思了。如今十几万大军在此,城中情况不明,一旦有变,后果不堪设想,东郭兄今天的言行举止怎么净是鸡毛蒜皮的事,这可不同于你以往做事风格呀。” “蒙兄,蒙伯父的病情怎么是小事呢?万一蒙伯父他——” 不待东郭放说下去,士仓打断了他的话,“放,你的心意蒙将军领了,这事蒙将军已经有了安排,你也不必费心了,我们还是共同商讨一下###谋害先王的元凶之事吧。” 赵高一听士仓这么说,正中下怀,急忙向蒙骜施礼说道:“老爷,既然你们要商讨军机大事,小的在此也不方便,我先告辞了。” 蒙骜理会赵高之意,点点头,“你先回府吧,尽快按我吩咐地去办,先为老太爷求医,告诉几位少爷不必着急,这里的事一旦有了眉目我就回去。” 赵高告辞而去。 第二天,蒙骜和东郭放兵临咸阳西门,命令士兵向城上守军喊话:“喂,守城校尉,快去奏报太子殿下,让他前来解释清楚先王去世原因,并交出谋害先王的元凶,否则,我大军立即攻破咸阳,缉拿元凶,为先王报仇!” 士仓凑到蒙骜马前,“蒙将军,别让将士浪费口舌了,事情明摆着,太子就是元凶,他是为了尽快登上王位才图谋加害先王的,这是咸阳城内人人尽知的事,子楚一定心虚不敢来见我等。请将军下令攻城吧?”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二华人书香吧
《秦始皇私密生活全记录》第三章(13)
东郭放也催马上前说道:“蒙兄,别犹豫了,攻城吧,再磨蹭下去,子楚从外地调来兵马,内外夹攻,我等必败无疑,勤王缉凶的策略将要落空不说,子楚等谋害先王的凶手就逍遥法外了,先王地下有灵,也会遗憾的。” 蒙骜看看二人,“再等片刻,如果太子不敢登城与我等对答,就说明他心中空虚,我等便可名正言顺地攻城讨逆了。” 蒙骜话音未落,城上一阵粗犷的军号长鸣,太子子楚在众人簇拥下登上城门楼。子楚扫视一下城外的人马,示意两边的军乐手停止,他深吸一口气,向蒙骜等人朗声说道:“城外的众将士,尔等孝忠先王,报效国家的精诚之心可嘉,但你等不明事理,受奸人挑唆,恣意兴兵来此,并扬言攻城掠地,实不应该!” 蒙骜催马上前答道:“太子殿下,我等决无反叛之意,只为先王不明不白而死却不见凶手归案,只请太子捉拿出凶手公布于众,我等立即撤兵。” 子楚高声喊道:“来人,把谋害先王的凶手带上来!” 一声令下,四名虎贲军校尉押着五花大绑的子走上城楼,子楚向子一指,对城下的人马说道:“这就是谋害先王的罪魁祸首子,以臣谋君,这是不忠以子害父,这是不孝挖空心机嫁祸他人,这是不仁勾结众人图谋不轨,这是不义。对这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乱臣逆子,按照我大秦律例本当凌迟,但我考虑到他毕竟是先王之子、嬴氏子孙,孤且将他关押起来闭门思过,对于他所犯的一切罪行就不向外张扬了,以免羞辱嬴氏祖先英名。既然众将士一定要我交出凶犯才肯罢兵,我只好愧对嬴氏列祖列宗,把家丑外扬了。” 不等子楚继续说下去,东郭放就从城下叫道:“子楚,你不要花言巧语,在此妖言惑众,先王死在你居住的长扬宫,并且死在与你同饮的宴席上,不是你加害的,还能是谁?明明你承袭王位心切才加害先王,却嫁祸他人,你才是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之徒。子楚,快快出城受死,不然,我大军一定破城而入,将你碎尸万段奠祭先王!” 士仓也趁机喊道:“各位将士,真正谋害先王的元凶就是站在城上的子楚,他欺世盗名,嫁祸于子,快攻城,捉拿子楚为先王报仇呀!” 武装整齐的将士立即耸动起来,纷纷向城门前涌去。这时,子楚急忙向下大声喝道:“士仓乃是乱臣贼子子同党,是拘捕子时的漏网之鱼,众将士休听他一派胡言乱语,对这样的大逆不道之人,人人可以诛之!” 子楚话音刚落,蒙骜就在城下应声答道:“太子殿下,臣替殿下把他拿下!” 蒙骜飞马上前,挥剑把东郭放砍死于马下,然后用剑抵住士仓喝道:“士仓,快快下马受死,否则,我一剑将你穿个透心凉!” 士仓无奈,只好滚下马来,早有士兵跑过来把士仓捆住。蒙骜向混乱的士兵喊道:“各位将士听令,我奉太子殿下之令在此捉拿乱臣贼子,如今东郭放被诛,士仓被捉,其余众人都是受蒙蔽之人,概不追究任何责任,如果有谁胆敢趁乱起哄滋事,格杀勿论!” 已经乱了阵脚的人马很快平静下来,并按原先的队列站好,蒙骜安顿好人马,这才率亲兵押解东郭放的尸首和士仓入城叩见太子。一场持续已久的王位争夺战终于以子集团的彻底失败而告终,以子楚为首的邯郸党理所当然地成为大秦国新政权的核心。秦文王的丧事办完之后,太子子楚正式举行登基大典,定王号为庄,史称秦庄王,追封先王秦文王为秦孝文王,封华阳王后为华阳太后,封生母夏夫人为夏太后。 在王后人选上,子楚十分为难,从他个人的角度,他并不想立赵姬为后,而有心把紫玉推上王后之位,但按照秦国王室定例,赵姬为长,理当被册封为后。在吕不韦等人的多方面活动下,嬴氏宗室一直推举赵姬,子楚无奈,只好勉强立赵姬为王后。当众人提出册立太子时,庄王以王子尚幼,立嗣太早不利于王子成长为由一口拒绝了。因为庄王十分清楚,赵姬被立为后,若立太子,嬴政顺理成章当立,他既是王后所生,又是长子,但庄王心中有苦却说不出,他很明白嬴政并非自己的骨肉,而是吕不韦与赵姬私通的孽种,他怎么能让嬴氏祖宗几百年传下来的基业落到外人手里呢?庄王觉得自己尚年轻,他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培养成蝺,说服宗室大臣立成蝺为太子。 正是庄王拒绝立太子一事,赵姬和吕不韦与子楚心中产生了芥蒂,三人尽管谁也没有说出,但彼此之间都心照不宣。 子楚继位不久,刚成君蔡泽就提出辞去丞相职位的请求,子楚对他早有成见,即使蔡泽不主动提出辞职,庄王也一定会找借口免去他的相位。如今蔡泽有自知之明自动辞职,庄王也顺水推舟收回了相印。 由谁来接替蔡泽出任相国呢?尽管庄王对吕不韦心存芥蒂,但他深知吕不韦的才干,也为了履行当初向吕不韦许下的诺言:承袭王位后与君共享天下。庄王便拜吕不韦为相,封他为文信侯,把陕西蓝田一带封给他作食邑。吕不韦真正成为庄王以下最有权势之人了,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当然,在这次王位交接的大变动中,还有两人得了好处,就是蒙骜与赵高,但两人的命运却不一样,蒙骜荣升国尉,执掌秦国兵马大权,而赵高却因吕不韦推荐,留在宫中服侍庄王而被送去阉割。    第二华人书香吧 bsp;《秦始皇私密生活全记录》第四章(1)
咸阳宫一个偏僻的小殿内传出一声撕心裂肺的惨叫,随着一股殷红的鲜血飞溅在一挂高悬的白绫上,赵高昏厥过去。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赵高无力地睁开眼,看看窗外明媚的阳光,心里酸涩涩的,为了赵国的存在,为了公子嘉的重托,他已经成为一个有其名而无其实的男人,作为男人标志的东西都已经失去了,他还能做男子汉大丈夫顶天立地的大事吗?赵高扪心自问。他下意识地把手伸向下部,不巧正触及尚未复原的伤口,赵高又是一阵搅痛,在这孤独的小房内,他想起远在邯郸的家,那里有一个温暖的窝,窝里有体贴入微的妻子和两个围在炕前呼爹叫爷的儿子。 尽管公子嘉答应他,在他走后会像对待自己的妻儿一样照顾她们母子,赵高也相信公子嘉说到做到,但没有丈夫的妻子,那样的生活是多么难熬,一个个不眠的黑夜如何度过?失去父亲的儿子又将怎?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