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8章

  这种借口。」

  水平好强大,现在这个反鸡汤的大环境能把励志故事讲的举重若轻,真是难得,回广州后要一定多蹭着去学习下。

  老罗眼神悠远,长长的叹了口气:「我老家四川,08年512地震,成都三大运营商通信全程没断,都江堰移动只断了几小时就恢复。别人都是从震区往外撤,你们华为中兴的人都是背着包往里进啊。」

  老罗站起身举起了酒杯:「谢谢。」然后一仰头,小半扎啤酒一口喝干,邢牧远也起身默默陪他干杯。老罗冲其他人道了个别,然后拍了拍邢牧远的肩膀,转身离开。

  徐羿招手叫服务员拿了三瓶啤酒过来,给邢牧远,林牧和自己倒上,然后举杯:「值得为邢叔的故事喝一个。」

  要是他每讲一次故事,我就喝一次酒,现在估计胃病都喝出来了。」

  众人大笑,然后有酒的几人举杯,各自饮了一些。

  苏戎笑着拆台:「邢牧远,你说说,利比亚当时可是有政府军和反对派两个阵营,你们是给哪边做通信维护的。」

  邢牧远摆出一副义正言辞的表情:「技术和政治无关,我们在黎波里和班加西都派驻了工程师……」

  苏戎嗤之以鼻:「切,不就是两边押宝么,说的那么高尚。」然后突然转头问林牧:「之前听邢牧远说,你是中铁大桥局的?」

  林牧还没有回答,邢牧远已经笑着插话进来:「林牧是我最好的朋友,中铁大桥局的年轻技术专家,云南普立大桥项目里任首席结构工程师,你要有不懂的技术问题直接问他,普立大桥当年可是全球最高桥梁,我这两年总拿他的事情来吹牛。」

  叶红鱼有些讶异的看着对面那个一句话都没有说过的清瘦男子,虽然皮肤一看就是野外晒出来的麦色,但是仍然掩盖不住一脸的文气,这个人难道能做那些传说中餐冰宿雪的事情么?

  看着身边这个似乎比自己还要年轻的面孔,苏戎叹了口气:「有时候男人做事还真的挺让人佩服的,你这么年轻,就能在这种项目里做这么重要的位置?」

  林牧摇头:「什么话从牧远嘴里出来,就夸张了很多,普立大桥不算大项目,投资才五六个亿,技术难度也不算特别高,只不过两座山之间的峡谷深了些,统计高度的时候占了便宜。」

  苏戎一副很好奇的样子:「我没去过普立,但我去看过矮寨大桥,我一直想不明白一件事,大桥两边间距超过一公里,你们怎么做到的,修着修着就能在中间对齐呢?」叶红鱼皱眉思索,也是一副不解的样子。

  林牧有些无语,这个问题问的确实好外行,他有些无奈的解释:「普立和矮寨都是钢箱梁悬索大桥,桥面主干是由钢箱梁组成,而悬索大桥,顾名思义就是所有的钢梁箱,都是靠上面的主索上垂下的一条条承重索挂起来的。所以,我们不会从两边往中间修,我们只要把两岸悬索拉起来,底下的钢梁箱一块一块的吊装拼接就行。」

  叶红鱼有些惊讶:「你是说,大桥整体是被悬挂起来的?那个悬索得要多大的承受力?」

  林牧想了想:「钢梁箱差不多一共8000吨,桥面至少上万方的混凝土,反正几万吨的荷载是有的。」

  苏戎和叶红鱼一起乍舌,觉得不可思议。林牧笑了笑:「你们有机会到现场看看就会知道,两根主缆特别粗,一人合抱都困难,每根主缆有91束钢缆组成,每束钢缆又由91根的5毫米钢丝绞合而成,主缆的抗拉强度非常高。另外,钢索固定主要靠两岸的锚碇,主缆两端都会打散封装在锚碇里,那个锚碇非常大,一般几十米见方,用上万方混凝土浇筑在两岸山体上。」

  苏戎又沉思了一下:「那,悬索你是怎么拉到对岸去的?那么高的峡谷,两岸又离的那么远。」

  林牧回答:「每个桥不一样,普立大桥是用火箭抛过去,矮寨大桥是飞艇带过去的。」

  叶红鱼眼睛一亮:「你们还有飞艇可以开?」徐羿失笑,看来她又发现奇妙好玩的新世界了。

  林牧摇头:「是小飞艇,没人开,遥控的,你可以想成一个大号的无人机。」

  「哦,这样啊。」叶红鱼明显兴趣少了大半,苏戎却笑着问:「你刚才说的那个主缆由近万根五毫米钢丝组成,那么重的缆,火箭怎么能拉的过去呢?」

  林牧又点头:「是的,主缆上千吨重,火箭不可能打的过去,火箭上挂的是两毫米粗的的先导索,然后用先导索再牵引四毫米钢索,再牵引6毫米的……再拉承重索等等,直到最后牵引出主钢索,先导索用的是迪尼玛绳。」

  林牧突然发现自己失言:「抱歉,不该说太专业的词,迪尼玛绳是……」

  苏戎笑着打断他:「没事,我知道的,我用过这种绳。」叶红鱼也跟着说:「我也用过。」

  林牧很是奇怪:「你们怎么会接触到这种绳子?」确实,这绳子太冷门了,绝大多数人可能一辈子都没听过这个名字。

  「登山救援绳。」「攀岩保护索。」苏戎和叶红鱼几乎同时说了出来,然后相视一笑,那种同类人的感觉真好。

  邢牧远突然有些皱眉,严焰注意到他的表情,悄悄踢了他一脚,邢牧远立刻知趣的闭嘴。

  于是,餐桌上出现了很一个诡异的画面,苏戎把林牧拉到自己和叶红鱼的中间坐着,甚至拿出了随身的记事本,两个女生不停的叽叽喳喳问着各种问题,林牧不停的在纸上画图,尽量讲的深入浅出。

  徐羿和邢牧远对这些完全不感兴趣,又不好大声说话打扰了三个奇葩的学习氛围,只好无奈的对坐苦笑。

  大概过了足有二十分钟,苏戎终于把所有脉络都了解清楚,长舒了一口气,叶红鱼也感叹:「真的好厉害,原来我们的路桥建设水平,已经到了这个地步。」

  林牧摇头:「峡谷间的悬索桥和斜拉桥,其实技术上都很成熟了,真没什么难的。真正技术上厉害的还是东海大桥和杭州湾大桥,海里修桥和山上修桥完全不是一个难度等级。」

  苏戎有些惊讶:「东海大桥也是你们修的?我在上海的时候,专门租车开过那条路,就是为了看看怎么在大海里修一座几十公里的大桥。东海大桥你也有参与么?」

  林牧点头:「那时候我只是一个普通的施工员,做完那个项目才做的结构工程师。」

  苏戎微微一笑,继续说:「我开车到了东海大桥的尽头,我专门爬上了小洋山的石龙最高处看大海。」

  林牧露出一副诡异的笑容:「好看么?」

  苏戎有些郁闷:「一点都不好看,几十公里路海水都是黄的,一点看不出大海的样子。」

  林牧微笑:「那个可是上海自贸区的全球第一大港口,设计吞吐总量等同于美国所有港口的总量之和,来往的全是货运巨轮,海水想不浑都没办法。」

  苏戎又有些讶异:「全球第一大港口不是新加坡么,我在南洋理工读书的时候经常看到他们的宣传。」

  林牧摇头,微笑中含着一丝骄傲:「早就被上海超越了,等2017年洋山港四期完成,新加坡会萎缩的更厉害。估计十年之后,全球前三的港口会是宁波港、上海港、深圳港。」

  林牧想到了些什么,然后感慨:「03年进东海大桥项目的时候,我只是个刚入职的小施工员,当时我很不理解为什么要花上百亿,从上海修几十公里的高速大桥到大海里的一个小岛,这是不是好大喜功的政绩工程呢?」

  「所以这十来年,我一直关注着东海大桥和洋山港的发展,我看到了上海如此贫瘠的海岸线资源,如何依托一个离大陆如此远的孤岛,建立了全球最大吞吐量的港口,逆袭新加坡成为了航运霸主。我之前特别崇拜的是大桥的设计者林培元老先生,现在,我更佩服当初政府拍板定这个方案的决策者,这人得多长远的眼光和多广阔的胸襟气魄。」

  「你佩服的那个老大,现在正在秦城监狱服刑呢。」邢牧远不合时宜的插了一句话进来,苏戎不高兴的狠狠瞪了他一眼。

  「政治斗争失败是一回事,有没有作为是另一回事,手握权柄时,造福一方,一辈子也就足够了。」林牧一脸认真地说。

  「但是一个高层官员的政治斗争失败,却会连累很多人受无妄之灾。」徐羿插话进来,脸色有些郁郁。

  其他人都有些不解的看着徐羿,只有邢牧远知道内情,有些关切的问:「你小叔公司情况好些了么?」

  徐羿点点头:「最难的时候应该已经熬过去了,去年底资金链断了,他虽然一直不愿意接受家里资助,最后还是向我爸张口了,拿了几百万去周转,今年项目据说回款都还顺利。」

  邢牧远叹了口气,然后安慰徐羿:「不见得是坏事,经历了这些磨难,徐昕将来成功的机会可能更大。」

  徐羿点头称是,然后跟其他几人解释后面的故事。他的小叔徐昕,之前在一个大弱电公司当副总经理,前两年广州市委书记落马,公司总经理夫妇受牵连出国避难,一个年营业额数亿的公司瞬间分崩离析。徐昕拉出原来的大半骨干重新成立公司,因为没有了原来的人脉关系,起步很难,今年才有起色。

  林牧叹了口气:「所以,我一直不愿意做项目经理,不愿意做业务,我就想安安静静的修几座好桥,建几条好路。」

  徐羿点头:「林叔,我小叔一直很敬佩你,我高中时他总拿你来给我做榜样,教育我,让我学技术,说你做的才是真正有意义的事情。」

  叶红鱼扶着脸,静静的看着林牧,笑的很好看。苏戎突然问道:「对了,你就是知乎里说的,最苦不过土木狗的那种人吧?」

  善意的笑声中,林牧无奈点头:「是啊,一年只能回一两次家,永远在深山老林里住简易房,项目一开工就没有休息日,夜里还要在一百多米高的主塔上通宵施工,云贵大山里潮气又重,冬天冷风连军大衣都挡不住,更别说遇到冻雨冬雪的时候了,所以,路桥这边很多人都呆不住要转行。

  叶红鱼呆呆的看着,脸上似乎是一副憧憬的样子,苏戎则微笑的伸出手来:「土木狗你好,我是软件狗,苏戎。」林牧也微笑的握住。

  这个女子居然和叶红鱼一样,从事软件行业?徐羿有些讶异,叶红鱼冲他微微一笑,一副早了然于胸的感觉。

  徐羿有些谨慎的问苏戎是做哪类软件的,苏戎简单的解释自己在做人脸算法识别,主要是在动态视频识别人的身份。徐羿点点头,这应该就是支付宝里的刷脸登录的那种技术吧。

  叶红鱼却直接眼睛都亮了:「这个领域据说国内技术做的最好,是么?」

  苏戎点点头:「商汤,云从,旷视,这三个公司是国内技术最好的,也是全球技术最好的,现在视频监控里的身份识别准确度能达到99%以上,现在很多机场和城市广场都在装。」

  「那,苏姐姐,你做视频人脸识别算法,那是不是对卷积神经网络也比较了解?」叶红鱼继续追问。

  「嗯,略懂。实际水平在国内前一百以内吧。」苏戎微笑着冲叶红鱼眨眨眼。

  叶红鱼极为兴奋的拿出手机,缠着苏戎加了她的微信,然后建了个群,把宁缺也拉了进来,嘀嘀咕咕的跟苏戎说自己的这个很厉害的朋友,也在做这方向的研究,请苏戎有时间多指点,苏戎笑着答应。

  林牧突然站了起来,冲苏戎举起酒杯,很是恭敬的样子:「苏戎,我敬你一杯酒吧,你喝茶就好。」苏戎依言举起茶杯,林牧很认真地说:「我一向最佩服的就是写算法的人,在我们这些土木人眼中,自己就是卖苦力的,你们却是技术人中最聪明,最有价值的群体,你们在做的是最有意义的事。」

  「哪有,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