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麻烦,自己在家也很少出门,便作了罢,没想到这次到了古代还能实践一把,在古代这个地界,想要丰衣足食只能靠自己动手。
精油香水分为三个种类,根据添加精油和蒸馏水比例的不同,被分作香水、淡香水和古龙水三种,夏晓晴要给大姐做的便是淡香水,毕竟大姐还属于少女阶段,不用擦得太浓烈。做淡香水香水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原料只要精油、蒸馏水、高纯度的酒精三样便成。
精油是提前做好了的,只需要再准备蒸馏水和酒精便成。蒸馏水到没花夏晓晴多少工夫,只需要用家里的蒸馏器证些出来便成。
做香水需要的高浓度酒精却是让夏晓晴发了愁,明代虽然也有烧酒一类的蒸馏酒,但夏晓晴问着总是觉得怪怪的,和前世闻过的酒精味道十分不一样,具有浓浓的酒气,如果直接用来调香,恐怕做出来的香水也会充满酒气。夏晓晴思考了半天,决定把烧酒再拿出来蒸馏一道,看看能不能减少些酒气,顺便再把浓度提高些。
烧酒再次被蒸馏过后酒气果然少了不少,纯度也更高了,用火一点便生出蓝色的火焰来。
夏晓晴用秸秆充当的试管,一滴滴地往瓷瓶里添加精油,把每种精油按先后顺序依次放了进去,然后用竹签轻轻搅拌,然后把蒸馏水和酒精也一起放进去搅拌,直到调匀为止。最后盖上盖子,再放到一旁静置一个多小时。
一个小时候,夏晓晴把调好飞香水拿了出来,并喊了自家娘亲和大姐试用。
陈氏已经习惯女儿无事便捣鼓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也从中得了不少好处,这次女儿又做出来一种好东西,她自然也还是十分高兴的。
“娘,来你试试,这是我专门给大姐做的,专门是用来擦身上的,你不要看这小小的一瓶,能管大半年呢,来,我给你抹上。”夏晓晴用秸秆沾了一些淡香水,轻轻地抹在了陈氏的脖子上。
“你怎么往这抹啊,怪凉的。”陈氏被秸秆轻轻一碰,便觉得痒,赶紧往一旁让。
“娘,这香水就是要擦在脖子才管用,这脖子上有脉搏,气血从这里通过就可以把香水味带到全身去了。”夏晓晴没办法解释清楚缘由,只好如此说。
第九十一章 藕粉圆子
“妹,这味道真好闻。”夏大姐使劲地嗅了嗅,花香加上木香,还有一种说不出的奶香味,“真奇怪,怎么能有这么多味道,仿佛是桂花的香气又有些其他的花香。”
夏晓晴本来做的就是复合香水,当然闻着不止一种味道。“姐,这好闻吧,我专门给你做的,放了好几种花呢。”
“二姐,二姐,我也要擦香香。”夏妞妞看娘亲擦得香喷喷的,羡慕不已,一脸垂涎地拉着二姐的衣袖说道。
圆脸圆眼睛配上一副小狗般的眼神,夏晓晴忍俊不住地摸摸妹妹的小脑袋。“好好,二姐也给我们妞妞抹香香。”
“二妞,这是你做给我的,不许给她抹。”夏大姐刮着脸,逗弄着小妹妹,故意笑话她。“小丫头,臭美,羞羞脸。”
妞妞本还带着笑的圆脸,马上皱成了包子样,指着大姐对着陈氏就开始告起状来:“娘,你看,他欺负我。”
“不高兴了?看这小嘴翘的,都可以挂上十斤猪肉了。”陈氏也跟着打趣小女儿,“这可是你姐的东西,你姐不给你,我也没办法。”
“不是大姐的,是我的,你给我。”夏妞妞说着就要去抢二姐手上拿着的瓷瓶。
夏晓晴生怕妹妹拉扯弄洒了香水,赶紧踮着脚把瓷瓶举高,夏妞妞本是站在炕上,眼看就要把香水抢到手,没想到二姐又把瓶子拿得更高。
夏妞妞一边跳着一边拉扯着二姐的衣袖,一会儿就站在了炕沿边,陈氏生怕她不小心掉下炕去,一急便出言教训:“妞妞,你给我赶快坐下,不许抢你姐的东西。不听话,小心我打你手心。”
“哇……哇……你们讨厌。”听了陈氏的话,夏妞妞哇的一声就哭了出来,像受了天大的委屈似的。
哭声一阵高过一阵,看着妹妹哭得满脸通红的脸,夏晓晴看得一阵心疼,扯了衣袖把她脸上的泪水拭去。“好了,不哭了,我们妞妞不哭了,二姐给你抹香香。”
“走开,你走开,我才不要你的臭香香。”妞妞不依,把二姐的手拍开。
陈氏也拍着女儿的背劝说,夏妞妞看家里人都紧张她,哭得更是热闹了。
夏大姐没想到自己一时兴起的逗弄,演变成这样,看妹妹哭得喘不过气来,赶紧说话转移她的注意力。“妞妞,乖,不哭了,大姐给你吃好吃的。”
夏妞妞听见姐姐这么说,哭声瞬间小了许多,但还是抽泣着说:“你欺负我,我才不吃你的东西。”
没想到小丫头还挺有骨气的。“妞妞,是你最喜欢的藕粉圆子,这你也不吃吗?只要你不哭了,姐马上就去给你做去,你早上不是还说想吃吗?”夏晓晴也帮着大姐引诱妹妹。
听到要做藕粉圆子,夏妞妞顿时止住了哭声,眼睛睁得溜圆。“那你要给我做好多好多藕粉圆子,都是我的,不许给大姐吃。”既然大姐不给她香香,她也不给大姐吃好吃的,小孩子还是很记仇的。
小丫头的一番话,把陈氏和两姐妹都逗乐了。
“好,都给我们妞妞吃,让大姐吃不着。”夏晓晴笑着附和着,觉得妹妹可爱极了,也起了逗弄之心,“但是做藕粉圆子可难了,我一个人做不出来,还要大姐和我一起做才行,你不给她吃,她不帮我做了可怎么办啊?”
小丫头一脸为难,但美食的诱惑是巨大的,最后才勉强说道:“那就让大姐吃一个吧。”
哈哈,汤圆大小的藕粉圆子,只给吃一个,小丫头故作大方的表情让夏晓晴笑眯了眼,揉揉妹妹的头说道:“你呀,真是个活宝。”
夏大姐听了妹妹的话也笑得开心。“那好,你在娘这等着,我们这就给你做去。”说罢便带着二妹出了门。
“姐,我去那藕粉,你先把内陷掐成小球。”交代了姐姐做准备,夏晓晴便拿了竹簸箕转身去粮仓去取藕粉。
粮仓里,褐色的大陶缸里盛放着微带灰色的藕粉,夏晓晴打开陶缸上的木盖子,用葫芦瓢舀了一些藕粉出来,轻轻地铺倒在竹簸箕里,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而来。
夏家的藕粉是自家磨制的,前不久夏家后院鱼池的荷叶渐渐枯黄衰败了,夏晓晴生怕自家种下的莲藕出了问题,于是赶紧放了些水,挖了些莲藕出来看,这一看才知道,家里的莲藕已经是长成了。
在夏晓晴前世的印象中莲藕一般是冬天出产的,现在虽有些冷了,但还没到真正寒冷的时候。
夏家的鱼池之前栽种的莲藕其实并不多,只是每隔远远地才插上些藕种,没想到这莲藕极易种活,长势也极好,一下便挖出了两百来斤。
莲藕刚挖出来的那几天,夏家的餐桌上每顿基本上都有莲藕的身影,什么清炒莲藕片、莲藕排骨汤、凉拌莲藕之类的,再好吃的东西也禁不起一直吃,最后家里人都提出抗议了,才停下了这场莲藕盛宴。
莲藕丰收让夏家人都十分高兴,只是家里堆放着的莲藕,让夏晓晴犯了难。这剩下的一百多斤莲藕多说不多,说少爷不少,如果拿出去卖也挺麻烦的,自家留着吃也吃不完。
夏晓晴仔细思量过后,便想出了把莲藕做成藕粉的想法,这样一来就不用眼看着莲藕放坏了。
藕粉夏晓晴在前世也是经常吃的,有时把它当做早餐,有时也把它当成饭后甜点,肚子饿时冲碗藕粉充饥是极为方便的事,夏晓晴还吃过好几种由藕粉做成的点心,特别是藕粉圆子,那q弹的口感让他十分喜爱。
藕粉圆子让夏晓晴动力十足,找了大姐帮忙干了起来。因为加工过蕨根粉,夏家姐妹已经随制粉的工序十分熟悉了,动作麻利配合默契,一百多斤莲藕只用了两天多时间变全部做成了莲藕浆,又用了两天时间晒干,最后共做出了十二斤的藕粉来。
第九十二章 藕粉圆子
既然做出了藕粉,夏晓晴当然要好好做一次,自己想念已久的藕粉圆子吃吃。于是便趁着给父亲送换洗衣物的时候,抽了空去镇上干果铺,买了松子仁、瓜子仁、芝麻、金桔饼等配料。藕粉圆子要想做得好吃,馅料也是极为重要的。
在前世每次过年的时候,妈妈都会亲自做馅包汤圆给夏晓晴吃,夏晓晴也经常帮妈妈打下手,虽汤圆内陷的做法是极为清楚的。
夏晓晴把买回的松子仁、瓜子仁、芝麻和家里出产的核桃、花生通通炒熟碾碎,又把金桔饼切成小粒,和上饴糖,加上自家腌制的糖桂花,连同猪板油一起擦匀揉成面团状,放在陶罐子里备用。天气已经转凉,这样做好的馅料能放上好长一段时间,平日用来做汤圆或是藕粉圆子都是是可以的。
夏晓晴趁爹从镇上回家的那天给全家人做了藕粉圆子,香甜的内陷q弹有劲的表皮,一下子就赢得了大家的喜爱,连夏仕齐这样不喜欢吃甜食的人吃了都觉得不错,更不要说家里那些爱吃零嘴的孩子们了。
夏妞妞算得上是家里最喜欢吃藕粉圆子的孩子了,基本上每天都吵闹着姐姐们做给她吃,只是夏晓晴前世在新闻上看多了幼童被果冻一类的物品噎死,怕妞妞吃藕粉圆子的时候不小心,万一出事了就不好了,所以很少答应她的要求。再说做这藕粉圆子实在有些浪费藕粉,夏晓晴多少也有些舍不得。
夏大姐得了妹妹吩咐,便从陶罐里取了些内陷出来,掐成小粒再一个个搓成小球待用。
夏晓晴拿了藕粉过来,看锅里的水也烧开了。“姐,你把馅心拿过来,水开了,可以放了。”
夏大姐把自己搓好的馅心放入竹簸箕里轻轻地滚上一层藕粉,再把它取出来装入放在一旁的竹爪篱中,一起入沸水锅中烫过。夏大姐立即把烫过的圆子捞起来再下到竹簸箕里,夏晓晴赶紧在上面撒上藕粉滚匀,又放入大姐手里的竹爪篱里再下锅,这样反复几次,小馅心渐渐变成了透亮的大圆子。
“一、二、三……二十九、三十……三十五,姐,这有三十五个了,应该够了吧。”夏晓晴想着家里就七个人在家,每人吃上五个也应该够了,就想叫大姐停手可以不做了。
“再多做些吧,大郎、二郎他们也爱吃,现在做好等他们回来再热给他们吃也是一样的。”夏大姐看竹簸箕里的藕粉快用完了,又叫妹妹去拿了些过来。
“姐,那给爹的也做上吧,爹今天也差不多该回来了。”其实昨日便是夏仕齐该回家的日子,只是不知道为什么没回来,想来应该有什么事情耽搁了,爹平日就是顾家之人,昨天没回来也没叫人回来说一声,今天应该就会回家的。
“好,我们多做些。”
晚上快到戌时的时候,夏仕齐果然风尘仆仆地回家来了,因为过了饭点,家里没有现成的吃食,夏晓晴便热了藕粉圆子给爹先垫着肚子,又让大姐去给爹做面条去。
“爹,今天怎么这么晚来回来,实在晚了明天再回来也是 的。外面黑漆漆的,路上多不安全。”夏晓晴把碗放在炕上,又把勺子递到父亲手里,“爹,先吃点垫垫肚子,姐去给你下面去了,一会儿就能吃了。”
夏仕齐想来也是饿坏了,也不回女儿的话,接过勺子就开始大口地吃了起来,没两下便把碗里的藕粉圆子吃了个干净,汤也一口气灌了下去。最后抹了抹嘴,才说道:“可把我额坏了,这两天我都没正经吃过东西。”
没正经吃过东西?这还了得,陈氏一下便慌了神,吩咐女儿道:“赶紧的去厨房,让你姐给你爹多做些吃的去,家里不是还有肉吗,也都给你爹做了,再炒几个鸡蛋去。”
“在面条里给我窝上个鸡蛋就成,肉就不用做了。”夏仕齐看女儿王厨房走,赶紧出声阻止,
“你就让她们给你做去,你看看你都瘦成什么样了。”陈氏瞧着丈夫确实比前两天见的时候清瘦不少,面上也是一副疲惫之色,心里顿时一阵心疼,拉着丈夫的手轻轻抚着,皱着眉头问道:“这是怎么一回事儿,看把你累的,是不是学馆出了什么事儿?”
“你看你,不是什么坏事,也不是学馆的事,是我们家在刘家村的地里的稻子成熟了,这几天正忙着收割了。这几天天气不好,刘大贵怕误了时候下雨,就来找我商量了,我也担心下雨,地里的稻谷也到时候该收获了,就让他们开始收了。”夏仕齐虽看着有些疲惫,但精神却是十分好的,眼睛里也透着一丝光亮,“要收地里的稻谷就得先把田里的鱼卖了,前两天我一直忙着卖鱼的事,这几天下来学后又下地去帮着收割,这才有些累,没事,多休息两天便好了。”
“收稻子了啊,这么大的事怎么也不给家里说声,又是卖鱼又是收割的,这得多累啊,给家里说说让二妞去帮你多好,就算不能下的收割,帮你卖鱼还是可以的。你啊,一点都不知道当心,你也不想想自己的身体。”陈氏白了丈夫一眼,听了丈夫的话,她也有些高兴,但更多的是担心。
“没事,我有分寸的。以前是因为身体不好,才让孩子们操心家里的事,现在我病好了,自然不能让他们累着。娘子,你就不要担心了,来,你看这是家里这次卖鱼赚的钱。”夏仕齐把钱袋里的钱倒了出来给妻子看,成功地转移了她的注意力。
“怎么会有这么多钱,那些鱼不是才养下去没几个月吗?就能卖这么多钱。”陈氏看着手里的十四两多银子,有些高兴又有些不解地问道。她没亲眼见过家里的稻田,更不知道稻田养鱼是怎么一回事,有些惊奇。
第九十三章 闺房乐
“我们女儿真是顶顶聪慧的,上次她专买半大的鱼苗,在这稻田里养上几个月便能把鱼养成,而且还不用怎么花费饲料钱。”这次还是夏仕齐第一次做主卖鱼,虽也是靠赵牙侩帮忙,但赚钱之后的喜悦之感还是占据了他的心。
“那家里的稻子收得怎么样了?”陈氏又关心起地里的收获来。
“这次我们家五亩稻谷一共收了近十石,每亩就能有两石的收获,这还是家里的稻田第一次这么高产,连大哥家也种不出这么多来,我想多半是地里养的鱼起了作用。除去了给刘家的,也还能剩下六石左右,我今天问了刘大贵,他家不想要稻谷,说是吃不惯米饭,我已经说了折银子给他家。”夏仕齐细细地交代着。
“他们家是土生土长的人家当然吃不惯这米饭,你跟着我吃了这么些年,不也还是好喜欢面食一类的东西吗。他家不要倒好,以前家里种的稻谷少,吃不了多久就没了,我还要省着吃才行,今年可就好了。”陈氏听了刘家不要稻谷,反而高兴起来,只差没拍手叫好。
陈氏虽从小便来了北方,但家里一直还是延续着南方的口味,也一直极爱吃米饭,只是北方多是种小麦,家里以前也只有几亩地用来种水稻,每年只有少少的四石左右,以前孩子少还够吃,现在家里还是多起来,几个小的在母亲的带领下也爱吃米饭,家里这点稻米吃不了两个月就没了。
现在好了,刘家帮忙种的十石稻米,外加大伯家帮忙种的四石,能吃上大半年了,间或吃些面食,一年到头就都能吃上米饭了。
“你啊,怎么还跟女儿似的,就这点心气。”丈夫的话让陈氏捂着嘴呵呵呵地小声笑了起来。
妻子洁白如玉的脸庞,笑弯的眼角,不禁让夏仕齐看呆了,也跟着扯开了笑容。这么多年了妻子还跟当年自己第一次见到时一样,为了一点小事便能高兴上半天,眼里一闪而过的淘气和狡黠总是让他沉迷。
夏仕齐不禁把手抚上了妻子的面颊,轻轻地磨蹭起来。陈氏脸上一红,扭了扭婶子。“你别……别这样,孩子们就要进来了。”
“秋娘,我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时,你拉着我的衣袖说,齐哥哥,你带我去河边玩吧,那时的你也是这么笑的。”
“第一次见你时,我还是小孩子呢。”陈氏被丈夫圈在怀里,喃喃地说着,想到女儿们也快差不多做好饭进来了,又挣扎起来,娇羞道,“快放开,孩子们真的快进来了,你真讨厌!”说罢还轻轻锤了丈夫胸口一下。
“哈哈……秋娘,你再叫我一声齐哥哥,我便放开你。”夏仕齐看妻子急得脸越发的红了,就更想逗弄她了。
“你真是讨厌,快放开。”陈氏着实有些急了,眼眶都快红了,哪知丈夫还是紧紧搂着不放,只好答应丈夫的要求,只求赶紧脱身。
“齐哥哥!”轻轻一声,娇羞无限。
“你大声点,我没听见。”
陈氏遇上赖皮丈夫,也没了办法,只好瞪了一眼丈夫,又唤了一声“齐哥哥!”
“诶,乖妹妹!”夏仕齐笑着在妻子脸上亲了一记,才放开了她。
——————
夏晓晴和大姐端着托盘,站在门外面面相觑,不知该说什么是好。她们在厨房做好了饭菜,怕爹饿着就赶紧给端了过来,才走到门边便听到爹和娘亲的调笑声。
陈氏那一声娇羞的“齐哥哥”,让夏晓晴顿时头皮一麻,但好在她是现代人,早已见惯了男女亲热,而且自己也经历过这些,所以马上便正了神色。没想到两人感情这样好,打情骂俏一点也不输给现代人,怪不得能生出这么多孩子。
夏晓晴倒没什么,可怜夏大姐哪里是见过这些的人,特别是里面的两人还是自己家爹娘,更是让她慌了神红了脸,用肩膀轻轻撞了撞妹妹就想往外面走。
夏晓晴正了神,马上便起了八卦之心,听得正是精彩哪里肯走,于是便轻轻地摇了摇头,用眼神示意大姐先进去。
你个死妞子!夏大姐在心里轻骂着妹妹,用眼神瞪视着妹妹背后。她虽怕打扰了爹娘,但更不愿意妹妹继续听着爹娘的私房话。于是便往后退了几步,远远地叫道:“爹,娘,饭做好了,给我们开开门,手里拿了东西,腾不开手。”
夏晓晴怕爹娘发现自己偷听,赶紧也退后了几步站在大姐身边去。夏晓晴正听得热闹,完全不知道身后大姐的心理活动,没想到被大姐横插了一杠,大姐真是太不厚道了,夏晓晴哀怨地看了大姐两眼。
房内,陈氏听到女儿叫唤,赶紧推开丈夫,稍稍整理了衣衫后,才打开了房门,让女儿进来。陈氏看似十分正常,可绯红的脸颊还是出卖了她。
夏仕齐端坐在炕上,一脸正经地喝着茶水。
夏晓晴的眼神一直在两人身上打转,看着爹娘两人故作镇定,觉得暗自好笑。
“爹,你快吃吧,我用大骨汤给你下的面条,里面还放了萱草、木耳、笋干。”夏大姐从托盘里取出大碗面放到爹面前,又从妹妹端着的托盘里,依次取了炒肉片、炒鸡蛋、炒青菜放上桌。
“怎么做了这么多,我一个人怎么吃得完。”虽这么说着,夏仕齐还是拿着筷子大口地吃了起来。
“能吃多少是多少,吃不完的明天早上做成早饭,也方便。”陈氏在一旁给丈夫布着菜,不时让他多吃些。
夏仕齐吃过晚饭后,也把家里田地收获的事,告诉了家里稍大的四个孩子。
夏晓晴没想到自己一手置办的田地,第一次收获时自己居然不知情,就像是自己养大的孩子,变成了别人家的一样,心里微微有些失落。转念一想爹也是为了自家好,更是不想劳累儿女,便觉得心里好受了些。
第九十四章 杀年猪
时间如梭,转眼便到了腊月,喝过腊八粥后,天气越发寒冷了。
夏家按照习俗,有条不紊地进行着过年前的准备,陈氏早早地就备起了年货。
夏家年初时样的两头猪,都长成了一百七八十斤的大猪,陈氏想着要给亲家送年礼,还有丈夫在外坐馆,过年少不了会招待些客人,也不想着卖掉其中的一头赚钱了,就请了邻村的张屠夫选了日子来家里杀猪。
夏仕齐坐馆的学馆一直要到小年前才闭馆,为了家里杀年猪,还专程请了下午的假提前回家。
因为一次要杀两头猪,光靠张屠夫是肯定不够的,夏家便请了附近的一些相邻过来帮忙,晚上也在院子里摆了两桌酒席宴客。
夏王氏知道小叔家要杀猪,也早早地就带着儿子媳妇来了,夏大山还是自觉,一到了弟弟家就开始帮忙去了。
小刘氏垂着脸跟着婆母后面进了里屋,按照婆母的要求给叔母陈氏请安,只是一副畏缩模样,让陈氏看了微微有些皱眉。
这还是夏晓晴第二次看到大堂嫂,上一次看见还是在堂哥的婚礼上,只是当时小刘氏化了个大浓妆,看不清模样,这次素净着脸,看着倒还有几分姿色,只是身体略有些单薄,不知道大娘是怎么看上这个媳妇的。按大娘的一贯作风肯定会找一个五大三粗的,外加膀大腰圆能干重活的媳妇。
“看这孩子没见过世面,见个人就紧张。”夏王氏对媳妇的表现有些不满,瞪了两眼讪讪地说道,小刘氏被婆母一瞪更是吓得发起抖来。
“孩子,过来坐下。”看刘氏这样,陈氏反倒生出几分不忍来。
“不用坐了,这哪有她坐的地。”夏王氏对这个媳妇满心的不喜欢,口气自然也十分的不好。
小刘氏白着一张脸站在一旁,夏晓晴看着有些可怜,便决定当一回小天使,救人于苦难。“大娘,让嫂子跟我去外面帮忙吧,猪应该杀好了,现在等着人去打理呢。”
小刘氏闻言,望了一眼夏晓晴,又把眼转向婆母,眼神里带着一丝期待。
“那你就跟你妹子去吧。”夏王氏正跟着弟媳说这话,也没太在意,听闻便挥挥手让媳妇出去帮忙。
夏晓晴听了夏王氏的话,拉着小刘氏便往外走,出了房门明显感觉到小刘氏像松了一口气般,整个人都灵活了不少,不再像在夏王氏面前那么僵硬了。
“二娘子,家里有什么事要我做的,你尽管说。”小刘氏脸庞带着质朴的浅笑,略带赶感激地看着丈夫的堂妹说道。
“现在猪应该杀好了,我们去看看,也好那些肉去做饭。”夏晓晴刚才便是因为不忍心看杀猪的场景,才躲到了屋里,现在猪杀好了,也该做晚饭了,自然就要去厨房帮夏大姐。
院子里,张屠夫带着儿子在众人的帮助下,已经把两头猪都杀好了,并且还帮忙按了部位分别切成了小块,猪血也用大木盆接了满满两盆。
夏晓晴拿了竹篮捡了猪头、猪下水和几块猪肉,又让小刘氏帮忙端了猪血进了厨房。
厨房里夏大姐正在擀着面条,看妹妹和堂嫂拿着猪肉进来,忙说道:“二妞,面条我擀得差不多够了,你看看该做些什么菜。”
夏晓晴一合计便定下了菜色,把猪头拆开,猪头骨拿来炖萝卜,猪头肉和猪耳朵用家里背着的卤水卤制,猪血凝成块拿来红烧,猪心猪舌加了笋干、木耳、萱草做成烩三鲜,再用蕨根粉炒个回锅肉,荤菜就有五个了,素菜就炒个白菜,在炒个自家发的豆芽,总共加起来就是七个菜了,怎么也应该够吃了。
夏晓晴本来还打算做做血肠炖粉条,只是夏大姐觉得有些麻烦便放弃了,但她还是流了血猪血下来,准备等晚点客人走了,再做些来家里吃。
夏晓晴按着菜单给大姐和堂嫂安排了任务,三个人便各自忙活开了,还有些邻居家的妇人也主动过来帮忙,陈氏和大嫂话不投机,不想再和她纠缠下去,也找个进厨房帮忙的借口。
这一下夏家厨房边热闹了起来,东家长西家短,都说三个女人一台戏,更不要说四五个乡下八卦妇女,夏晓晴顿时觉得像有几千只鸭子在耳边叫唤。
这样的情景让夏晓晴觉得有些受不了,但陈氏却觉得有些高兴,家里好久都没这么热闹了,这样的日子看着才红火,才有盼头。
家里女人们在厨房里劳动,夏仕齐带着几个儿子在堂屋里招呼客人。乡下馆学闭馆早,放假一直要放到大年后才会开馆,夏大郎和夏二郎从昨日起便开始放假在家,刚好家里请客两人都派上了用场,一直在帮客人端菜倒水。
晚饭时分丰盛,让一干亲戚邻居吃得面带油光,大呼过瘾。
夏家做的卤猪头肉和猪耳朵,味道十分的特别,让吃过的人印象深刻回味无穷,特别是夏大山,对卤猪头肉简直是喜爱有加,还去厨房找了侄女夏大姐,让她给他打点包回家去下酒吃。
邻居纷纷来打听卤水的做法,夏晓晴不愿意把房子拿出来,只推说是外公家的祖传秘方,不能外传这才绝了那些人的心思。夏王氏听闻对这秘方是更感兴趣了,之前小叔家卖笋就让她眼红了好久,听说也是用祖产秘方调的味,才会卖得这般好,于是便留了心思准备以后多和陈氏相处,把这秘方问出来。
夏家女人做菜的好手艺,自从上次夏家暖房请客后,便在村子里传开了,特别是夏家族长逢人便说那天菜色多么丰富、味道多么好,更是让夏家知名度大大提高。这次吃杀猪菜,夏仕齐也专程去请了夏家族长,这次夏家族长还专门带了孙媳妇过来学手艺,这让夏晓晴觉得十分自豪。
看着案板上的五花肉和陶罐里装着的猪脑花,夏晓晴觉得自己又馋了,她想到了前世吃过的烧烤美食了。
第九十五章 送年礼
“大姐,明天我们烤肉吃吧。”夏晓晴说道,一边把洗好的碗递给夏大姐。
夏大姐接过碗,用干布巾擦拭起来,笑话道:“这才吃完饭,你怎么又想到吃的了。”
“我说的是明天,姐,你想把五花肉切得薄薄的,放到炭火上这么一烤,烤得香香脆脆的,再撒上我特制的调料,得多好吃啊。”夏晓晴看到五花肉,就想到了韩式烤肉。把五花肉烤得干干的,沾上韩式辣酱,再裹上生菜叶,满满的一口吃下去,那真是一个香。虽然这里没有生菜和韩式调料,光烤烤五花肉吃也是不错的。
夏大姐听了妹妹的话,也跟着幻想起烤肉画面来,也觉得应该十分好吃,只是……“明天你自己给娘说去,看娘让你烤不。”
“这大冷的天,我们围着炉子烤肉多暖和啊,娘肯定愿意。”
“你就想吧,明天家里还有好些事呢,哪有时间让你烤肉啊。”家里剩下的肉还要打理腌制,这些都是需要尽快做完的,虽然现在是冬天,但鲜肉放久了总是不好的。
“明天有事?要做什么?”夏晓晴不解地问道。
“就是打理剩下飞肉啊,一些要腌制起来做成腊肉,今年肉多还可以灌些腊肠,光这些就得做上一天。”夏大姐解释道,又看着放到地上的盆子问道,“二妞,这盆里的猪血你留着是干嘛的?怎么之前不一起做了。”
对了,之前留了猪血打算做猪血肠的。“大姐,我这是准备留着做血肠的,等忙完手上的事我就开始做。”
“拿来做血肠,能好吃吗?”夏大姐没吃过血肠,觉得听上去有些不喜的感觉,又觉得现在太晚了,于是便说,“现在时间也不早了,你也忙了一下午了,还是早点休息,明天再做吧。”
“这猪血这么放着可过不了夜,还是今晚做出来的好,做好了明天热着吃便成。”
夏晓晴收拾完厨房后就一通忙碌,夏大姐也帮着妹妹打下手,终于在亥时三刻的时候把猪血肠做了出来。
因为时间实在太晚,两人也没顾得上尝尝味道,便收拾了厨房回屋睡了。
第二天果然如夏大姐所说一般十分忙碌,陈氏带着两个女儿腌了腊肉,又灌了腊肠,还杀了几只鸡鸭,通通腌制了准备做成腊味。
隔了几日,陈氏看腌制得都差不多了,便让儿子上山砍了些柏树枝回来,在院子里起了灶,把腌制的肉类都熏了一遍。
腊月二十那天,陈氏雇了车让大儿带了家里准备的年礼,去镇上给赵家送去。赵家之前也打发过人来说,也是这几天就要来送年礼,陈氏想了想还是觉得自己家先把年礼送过去为好,免得先得了赵家的礼物,自己还要想着怎么还礼,毕竟两家的经济能力不一样,先下手为强更保险。
给赵家的年礼陈氏准备了一篮子腊肠、四块腊肉,还有腊鸭腊鸡各两只,为了怕礼物太过寒酸,陈氏又给赵家女眷每人准备了一块香皂和一盒口脂,还专门去订了木盒包装。
现在夏晓晴的冷制皂和口脂,已经成了夏家送礼的必备物品,把夏晓晴心疼坏了,杏仁油都快见底了。
夏大郎带了弟弟二郎,坐了张把式的车到了镇上,张把式把他俩送到赵府门前,还帮他们叫了门。
赵家守门的小厮听闻二少爷的岳家派人来送年礼,赶紧请夏大郎和夏二郎进门,又叫人去给家里的夫人禀报。
赵家老夫人和媳妇、大孙媳妇闲着无事,正一起坐在花厅里摸牌,听丫鬟进来禀报,忙让人收了牌局,由媳妇扶着亲自去大堂接待了夏家兄弟,又交代了下人去铺子上请二少爷回来。
“老夫人好。”夏大郎看见一个满头银发、长相慈祥的老妇人由人扶着进了屋,知道这应该就是赵家的老夫人,忙拉着弟弟起身,向赵老夫人问好。
“你们坐,别拘束,就跟自个家一样。”赵老夫人打量起夏家两兄弟来,两人都穿着灰色的布衣,五官也长得相似,都长得白净清秀,眼神也透着干净单纯,赵老夫人是越看越喜欢,忙要丫鬟去库里去了两块玉挂件当见面礼,赵夫人看婆母都给了见面礼,也让丫鬟去了两套文房当成见面礼。
夏大郎接了礼物带着弟弟给两位夫人道了谢,又说明了来意,并把母亲写的礼单交给了赵夫人。赵夫人接了礼单转手便交给了婆母,有婆母在还轮不到她做主,赵老夫人接了礼单看了。“亲家真是太客气了,本该是我们先给你们送年礼过去的,没想到让你们赶了先。”
“老夫人,我们都是亲戚,谁家先送都是一样的,我娘说了您是长辈,该是我们先过来孝敬的。”夏大郎的话极为讨喜,让赵家老夫人听了很是高兴。
“好好,既然来了,就在家里多玩会儿,我已经叫人去铺子请了你们姐夫回来,你们还没见过吧。”赵老夫人想了想,又说道,“中午就在家里吃饭,下午让你们姐夫领着你们上镇上逛逛,这几天镇上办年货的人多也热闹,你们年轻人应该感兴趣的。”
夏大郎本来想送完年礼就带着弟弟去雪溪斋看父亲,也顺便帮父亲拿些行李回去,没想到赵老夫人留他们下来,长辈的话也不好推辞,外加他也很好奇未来姐夫的模样品行,于是便应下了,坐在大堂里陪着两位夫人说话,等准姐夫回来。
赵青枫在铺子里得了信,知道是未来妻舅来送年礼,让他回去作陪,心里是万分不愿意。在铺子里磨磨蹭蹭好一会儿,都快临近中午了,才领着小厮墨书回家。
这时赵家已经摆了饭,就等着赵青枫一回来便开饭,可是一等再等也不见赵青枫回来,赵夫人在心里暗暗生气,面上还强扯着笑脸。“娘,我们还是先用餐吧,可能是铺子上忙,青枫一时赶不回来。”
第九十六章 买礼物
“不等了,我们先吃吧。”赵老夫人哪会不知道孙儿的心思,也不多追究了,对着夏大郎、夏二郎和颜悦色地说道,“孩子们也饿了吧,来,快吃吧。”
夏大郎看赵家长辈动了筷子后,才跟着吃了起来,夏二郎也是如此。
饭菜都吃了一大半时,赵青枫才姗姗来迟地回来。
“老夫人,二少爷回来了。”绿衣丫鬟站在门边看见少爷回来,赶紧给屋里的夫人禀报。
“奶奶,孙儿回来晚了。”赵青枫心口不一地陪着罪,又带着笑脸径直地跟眼前的两位少年打起了招呼,“想必这两位就是夏家的两位公子吧,真是对不住了,回来晚了,让你们就等了。”
圆脸带着和气的笑容,话听着也诚恳,眼神正直五官端正,这未来姐夫看着倒是不错,夏大郎细细打量后,觉得颇为满意,忙前去行礼问好,又让弟弟去行了礼,一来二往气氛倒还热闹。
赵夫人见状吩咐丫鬟下去让厨子再添了几个菜,又招呼着儿子坐下吃饭。
吃完饭后,赵夫人陪伴着赵老夫人回房休歇,赵青枫便带着夏家两兄弟去了自己书房喝茶。
“赵大哥,这些书都是你的吗?”夏二郎看着满满一柜子的书,觉得手痒,便抽了一本出来看,发现竟是画谱。“这画谱画得真好。”
“二弟,快放回去,怎么这么不懂规矩。”夏大郎轻声斥道。
“不碍事,他喜欢就让他看吧。”赵青枫也不在意,反而挺喜欢夏家二郎的活泼性子。“鸣瑞,过来坐下喝杯茶吧。”
夏大郎也正想多了解一下未来姐夫,便坐过去同赵青枫喝起茶聊起天来。
赵青枫本事生意人,和谁都能聊上几句,外加又读过书,和夏大郎说起话来倒也十分投机。夏二郎也是一个自来熟,也坐在一旁不时搭些话。
从诗词歌赋聊到书画,又聊到市井见闻、乡下趣事……三人聊得高兴,整整聊了一个多时辰,因为对未来妻舅的好感,赵青枫对婚事的不情愿也消了几分。
下午,赵青枫得了赵老夫人的吩咐,也不去铺子上工了,只领着未来妻舅上街玩耍。
临近过年,镇上比平时热闹许多,街道两边的屋檐下都挂满了大红的灯笼,一番热闹红火的景象。
街道两旁摆满了小摊,上面堆满了应景的年货,香蜡纸烛、鞭炮、年画、红纸春联、布匹彩缎、干果杂货、零嘴糖果……各类商品应有尽有。
“哥,我们用娘给的钱,给家里的人买些礼物回去吧。”夏二郎从后面拉了拉大哥的衣袖,小声地说道。
早上夏家两兄弟出门的时候,陈氏给了他们五百文钱,让他们带在身上以备不时只需。夏大郎也觉得应该给家人带些礼物回去,只是家里人多,娘只给了五百文钱,买不了多少东西,“如果每人都卖,娘给的钱有些不够。”
“大哥,不怕,我这有钱,出门的时候二姐给了我钱的,说让我看到合适的东西就买。”夏二郎从怀里拿出荷包,打开来给大哥看。
荷包里有两串各串了一百文的钱串子,还有一些剪成小角的碎银,一共加起来足有一两多银子。“二妞给了这么多啊?她哪来这么多钱啊?”
“这是二姐她卖食单赚的,就是我们家常吃的那道糖醋里脊,二姐把它做糖醋里脊的方子卖了。”夏二郎对二姐的本事颇为自豪。
“啊,那也能卖钱。”夏大郎彻底傻眼了。
夏家两兄弟说的热闹,赵青枫在一旁也听得起劲,插话道:“那道糖醋里脊是挺好吃的,没想到方子是出自你家。”
“赵大哥,你也吃过啊?”夏二郎惊奇地问道。
赵青枫点点头,说道:“这糖醋里脊可是福满楼的招牌菜,那味道酸甜可口又外焦里嫩,味道极好。”
说到吃的赵青枫情绪高昂起来,他微微圆润飞身材就是因为爱吃造成的,他平日没少在外面寻觅美食,福满楼就是他常光顾的酒楼之一。
其实赵青枫以前也不是这样,那时他的身材是身份匀净挺拔的,但是因为情伤,化悲愤为食量,一不小心便成了今天这样,还落下了馋嘴的嗜好。
“你们家想必是经常吃这糖醋里脊吧。”赵青枫有些羡慕地说道。
“这算什么啊,我姐姐做的东西可好吃了,这糖醋里脊可算不上最好吃的。前天还给我们做了烤肉、烤排骨,可香了。”夏二郎细数着家里常吃的食物,把赵青枫馋得直咽口水。
没想到这夏家姑娘竟有这样的好厨艺,听娘说人也贤静,说不定真是自己的良配,这样想着赵青枫反倒生出一丝期待来。
夏二郎没想到自己造成了美丽的误会,还在径直邀请道:“赵大哥,要不你哪天来我家玩吧,我让姐姐给你做好吃的。”
夏二郎说得单纯,赵青枫听着却别有一番意味,不禁有些脸红。“能抽出空,我就去。”夏大郎在摊子上买了给几个弟妹的糖果,和一些面具泥偶娃娃等小玩意,又想给娘亲和大姐、二妹买,但没看见合适的东西,便对着赵青枫道:“赵大哥,我们想给娘、大姐和二妹买些礼物,你能带我们去吗?”
“你们想买些什么样的?”赵青枫问道。
夏大郎本来年纪就小,以前也没买过礼物,更不要说是给女子买礼物了,自然是不知道该买什么是好。“我也不知道。”
赵?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