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中华:大众认可的就是最美的
模特。2004年新丝路中国模特大赛总决赛冠军;2004年上海国际模特大赛中国区冠军,总决赛亚军。曾参加sbsp;我喜欢的女孩子并不是高高在上的那种,我喜欢比较有亲和力的。这样的女孩子我才认为是美女。她不一定要有模特一样高挑的身材,但她一定要有自己的特点,让人一看就容易接近。她必须善良、有爱心、善解人意。有了这些离美女就不远了。
如果说到细节,我想她的皮肤和五官一定要好,最好精致,这样看起来才完美。最有魅力的女孩子应该是最有个性的,但我并不喜欢那种哈日或者哈韩的女孩子。真正的中国美女还是传统一点比较好,含蓄内敛又不失大方这样的女孩子才可以吸引人。
说到整容我还是可以接受的,我感觉如果和我同台演出的模特整过容,我是不会排斥她的,只要能达到完美的效果,适当的整容没有什么不合适的。美还可以通过化妆来达到,这跟整容是一个道理,都是修饰自己。
于娜是我在模特圈里最欣赏的,她是我的师姐,我从心里比较崇拜她,感觉她很漂亮。她身上的气质是那种冷艳的美。很符合模特的完美气质。但如果要我选女朋友,我肯定不会选择这样的。她身上的美有种距离感,让人不容易接近,而传统的美女在我心目中应该是特别有亲和力的。
吕燕我也很喜欢,我不好过分用言语去形容她是否真的美。她独特的地方就是她的气质,她现在的成功也是因为她的独特性。她的美丽是由内而外的。而超级女声中的李宇春也是比较有特点的,她身上多了男孩的帅气,这并不影响她的美丽。一个人如果被大众接受那她就是美的,起码她有了美丽的理由,因为很多人都喜欢她。
所以我说,只要被大众所认可,她就拥有了美丽的理由。我们模特也一样,市场和观众认可了我们,我们才可以在舞台上表演,才会被大众所接受。
张磊:有女人味的女孩最美
模特。2004年新丝路模特大赛亚军;2004年恒信时尚装苑diy服装设计大赛亚军;2005年广西桂林兴安旅游形象大使。曾参加2003~2005年中国国际时装周、2003~2005年中国国际服装服饰博览会、登喜路、纪凡西、贝那通等多场国际国内品牌展示和演出。
我在大学期间就一直做模特,接触的女孩子多半也都是模特,模特可以说是美女最有力的代言人。所以我眼中的美女也是特别独特的。
美有很多种,我是这样认为的,有的女人是那种清纯的,有的是成熟的,有的妩媚,有的活泼。我最喜欢的是有女人味的,那种女人味就是一种气质。让男人看了会有保护的欲望。楚楚动人又不失温柔,这样气质的女孩子五官一定要精致,颧骨不能过高,棱角过于分明的面部会给人一种距离感。
用我们模特比较专业的眼光看,美女一定是脸比较小的那种。我不太能接受身材比较高的女孩子,我心目中最完美的女性应该是身材适中的,而且不能过胖,匀称最重要。我感觉一个女孩从外观看,眼睛的美丽与否尤其重要。我认为眼睛大,且泪汪汪的最为合适,这样的眼睛让你一看就有种疼惜的感觉。
说到超级女声,我一直在关注,我并不喜欢那种偏中性的女孩子,我总感觉那样的女孩身上有很重的男孩子气,这在某种程度上跟我太接近,这样就没法吸引我,而像张靓影和何洁那种女孩子我就比较欣赏,我感觉她们身上洋溢着青春的活力,有女人味。
作为同行,我很喜欢吕燕。她的美是一种另类的美。她不同于其他模特,长得千篇一律。她的成功是有理由的,她可以不断变换造型,而每次出镜的视觉效果都不一样,这就是她成功的地方,她在被外国人认可的同时也在被更多的中国人喜欢着,她一直都是成功的。
总的来说,我喜欢那种比较传统的女孩子,这样的女孩子最可以代表中国美。但我并不反对追求时尚。目前很多女孩子都把中国比较传统的美丢弃了,我感觉这十分不应该的。中国女孩子身上就应该多些传统的东西,不要过分的被西化,或者过分的哈日、哈韩。另外,内在美也很重要,如果一个女孩子把善良、贤惠、爱心丢了,我不知道她身上还有什么是值得人爱的。所以,只有内在美与外在美的完美结合,才可以成就一个女孩子。这样,她才可以是当之无愧的美女。
王敏:自信才是最美的
模特。1996上海国际时装模特大赛十佳;2003年被中央电视台以及中国演出家协会共同评为“中国十佳模特”之一;法国fashion…tv模特大赛网络评选超级模特大奖;2004年北京中国国际时装周年度十佳模特之一。
我觉得善良有爱心的女孩最有魅力。当然这是从内在美来说。其实,一个女孩子的外在美是次要的,不管她是大眼睛还是高鼻梁,她即使外形再靓丽,如果没有一颗善良的心,那她也是不完美的。
超级女声我也关注,我感觉她们的美不是外在的美,有那么多人喜欢她们是因为她们的歌喉。所以我说内在的东西很重要。如果从外表看,很少会有人喜欢这样的女孩子,是她们内在的东西吸引了大众的眼球,才有这么多人喜欢她们。
吕燕是我的老乡,我们都是江西人。我在没步入模特圈的时候我们就认识了。可以说我们是很好的朋友。我感觉她的美丽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她很可爱。我们私下也交谈过这个问题,她现在不在乎外界怎么说自己,她对自己很有自信。我感觉她最美丽的地方就是她的自信,她能够成功也是因为她的自信。一个女人如果没有了自信,那她肯定不漂亮,我也一样。有很多人都说我漂亮,我自己有时候也在想这个问题,在t台上我可以更好的表现自己的动力也是自信,没有自信或许就没有t台上的我。
说到整容,我并不排斥,我感觉这是人发现自信的一种方式。有的女孩子就认为她只有通过整容的修饰,才可以达到完美,这没什么,只要她经受得住皮肉的痛苦,那就可以去尝试。
我现在特别欣赏张曼玉,我觉得张曼玉从五官上来说,大家都不会觉得她的眼睛多漂亮,或者说她的嘴多漂亮,但是她这个人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时候,她就会给别人带来一种震撼力。她的气质会一下子把你惊呆了的那种,所以我比较欣赏,我也追求那种有气质、有魅力的人。
其实如果能够被称作是美女的女性,个性很重要。大家可以看到,现在模特的评选除了注重你的基本身材的条件之外,个性是最重要的。我今年多了一份工作就是当各个大赛的评委,我在当评委的时候,有很大的一个因素就是觉得这个模特走到你面前,她是不是一下就抓住了你,这就是个性。她一下抓住你之后,她的个性有的时候会把她的一些缺点都掩盖掉。所以,我觉得个性是很重要的。
肖青:美是最直观的
模特。2003年新丝路中国模特大赛总决赛冠军;银泰礼仪奖;2003《周末画报》十大杰出模特、2001年获中国艺术新人大赛湖南赛区金奖;最佳形象奖;总决赛铜奖。曾参加演出:话剧《来了》、2004年中法文化年赴法国演出、南宁民歌艺术节“东南亚时尚秀”、2004北京车展、2003年杭州武林衣秀等。
在我眼里,美丽是最直接的,我看一个女孩子,第一眼就是她的外表,看她长的是否漂亮,如果她第一眼不能吸引我的话,那我肯定不会认为她是美女。反之如果她长的很美,我会注意她,再看她的性格。当然内在的性格与气质也很重要,如果一个女孩子她的性格不好,那她也很难被称为是美女。
我喜欢那种外表漂亮,内在性格又好的女孩子,在现在这个物质的社会,内在的修养十分重要。文静、贤惠、内敛的女孩子我最欣赏,拥有这样品质的女孩子才可以代表中国美。在时尚跟传统这两个最通俗的元素里,我还是最喜欢传统一点的东西,女孩子也一样,传统一点的才最美,现在有很多女孩过分的哈韩哈日,我总感觉只有中国传统的东西才最有吸引力。
对于吕燕,她是模特界的一面旗帜,她绝对东方的面孔征服了所有关注她的人。她很有特点,现在t台上就是需要这样的模特,有个性就可以驾驭整个舞台。但如果抛弃t台,用最大众的审美眼光去审视吕燕或许她并不漂亮,但她有自己最独特的美。事实上,她已经被很多人接受,尤其是专业人士。
超级女声我有看,但不是一直关注。不过我还是最喜欢李宇春,她很自然,活泼。或许她不如其他选手出色,但她的个人魅力战胜了一切,这样支持她的歌迷才最多。所以说,个性很重要。
说到整容,我完全能够接受。但我还是喜欢自然的,毕竟自己的身体是父母给的,这才是最珍贵的。如果我的朋友或者同台表演的伙伴有整容的,我也不会去排斥她,因为我感觉整容是一个很私人的事情,别人无权干涉。还有现在的整容已经变了一种味道,例如,重睑术,有很多人已经不把它当成整容了,因为做个这样的手术很容易,也很普通。这就跟化妆一样,只要能修饰自己,用什么方式都可以。
总之,美丽最直接的表示方式就是外在美,一个女孩子只要拥有一副完美的五官跟合适的身材她就是半个美女了,只要能在性格上可以被人接受、善良、大方,她那就离美女的头衔更近了。所以我说,内外兼修才是最完美的美女。
崔宗利:自自然然才是美
模特。毕业于北京电影艺术学院录音系。1992年开始介入男模行业,1998年经著名化妆师吉米推荐,参加新丝路模特公司服装表演。1999年在成都举办的“99新丝路奖中国服饰艺术表演大赛超级男模特总决赛”中,夺得中国第一届国家级男模大赛总冠军,并获得中国首席男模“称号。
说到美女,可不能下定论,也不好讲什么标准,因为有的女孩子就是美女,可是好像又不符合什么三围标准。而且见过那么多的美女也并没有什么一样的,总结起来就是美女有很多种,以多形态存在。比如中国古代最为有名的四大美女就是差别很大,环肥燕瘦,各自有特点嘛。
就像我的同行吕燕,也许并不符合很多人的审美,可是却很有自己的个性,特别是性格很好,人特别开朗、热情,所以许多人喜欢她。这里的美女就是个性和好性格的代表了,所以美女不能随便给个标准。
现在很多人谈论“超级女声”,认为李宇春是个很中性的女孩,但是我个人认为李宇春是个很漂亮的女孩,也会动情地感谢、细心地安慰、情不自禁地流泪,这些都很女性化。只是李宇春也具有女孩子的爽快、干练,在舞台上很自然地表现出来自己的这个特点而已,因为她的自然,让大家轻松地接受了她。而现在社会的特点就是追求一种表现力,让大家表达自己。而李宇春正好就是这样一个符合大家要求的人,比如平时的采访和舞台上的不同,就是因为她自己是这样的,都不会造作。
可是我并不是特别欣赏人造美女,当然为了追求美而去手术,也无可厚非。但是手术变美,只是一种个人的追求,与其他人关系不大,简单说来就是不支持不排斥。社会已经可以接受,而且人造美女存在也有自己的理由,不需要去管它。
人嘛,应该有自己的内涵,否则是无法长久美丽的。内在的支撑外在的。就像模特,如果你没有内涵、知识来作为支撑,就无法长时间发展。因为潮流在变,你必须有应对的不变得积累,比如知识。
而且我个人十分看重的就是要自然,只有自然了相处起来才舒服,不是外貌问题,是性格问题。不管怎样,一个动作、说话都自然的人就不会让人讨厌,就会增加外表指数。
总之,不管别人怎么看,美女标准怎么变,我个人就是喜欢自然的美女。
陈晓楠:让自己更自信的就是美
主持人。凤凰卫视主播。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1997—2000年担任北京电视台大型国际资讯节目《世界你好》主持人兼制片人。2000年底加盟凤凰卫视,主持《凤凰早班车》、《凤凰午间特快》及《周末皇牌大放送》等。
很多人提到一批更加具有个性的“中性美女”横空出世,我觉得,其实对于美的多元化理解是更加合理的,美是没有统一标准的,审美也没有对错之分。但是,这并不代表着传统意义上的审美标准因此被扬弃,应该说,现在人们的审美更加个性化了,也更真实了,它直接反映了每一个人自己心底的喜好,而不再是人云亦云。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判断,作出对美的定义。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大家对美的标准发生了改变,这是个很奇妙的东西,很难以解释清楚,所以更有意思。但是无论大家怎么谈论“个性美”,我觉得传统的美没有被扬弃。
现在人们在对美的外在表现上可能的确是发生了变化,比如以前我们会觉得樱桃小嘴,柳叶眉,大眼睛,在家相夫教子,这些就是美。这些审美标准和现在确实有不一样的地方,但是我认为对美的内在的理解没有变,关注心灵、关注人性美,真实、真诚是美的这些都没有变。
美的含义应该更加广阔,只要和自己的气质相吻合,能让自己更自信,那就是美。中国很多艺术品都是美的代表,表现出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很小的东西却带给人们很大的想象空间,这其中的空间就能创作出无限种美的可能性。至于人造美女,认为只要自己觉得舒服就好,要和自己的气质相吻合,如果造出来能让自己更自信,那也就是美。
李静:美是值得回味的
主持人。《超级访问》获中国第二届“十大名牌栏目”称号,《情感方程式》获2004年金南方年度最佳情感类节目奖。2000年至今担任大型娱乐脱口秀栏目《超级访问》主持人、大型情感调查节目《情感方程式》主持人。
我判断一个女性是否漂亮,是从两个部分分辨的,首先,我会先看她的五官,如果长的可以吸引我,那没问题,她的第一关已经过了。第二,我会去观察她的性格。如果她单单只长了个漂亮的脸蛋,没有一个好的性格,那她也不配被称作是美女。
也就是说,外表与气质是第一关,内在美是第二关。这两关都过了,那这样的女性就是百分百美女。
我很喜欢张曼玉那样的女性,她很成熟,有味道。这是任何人都不可以去模仿的。她的五官单拿出来也许没那么好看,但她的气质把五官烘托得非常精致与唯美。她的美丽是由内而外的,只有这样,她的魅力才可以长青。
我感觉,美其实就只在传递一种东西,这很难用语言来表述。我并不喜欢传统意义上的淑女,中规中矩的女孩子并不可爱。现在的年代,需要个性。我最欣赏那种长相漂亮,又有所作为的女孩子。例如赫本,她年老的时候在非洲帮助贫困地区的儿童,这很令人敬佩,她有男人一样的胸襟跟气度,只有这样的女性才可以成就大事,这个世界不单单是男人的,很多女性都在社会这个舞台上绽放自己独特的风采。
说到吕燕我很喜欢,我们是很好的朋友,她最美丽的地方就是她的自信。她有不同的五官,她的五官比她的气质更加分。她的长相把中国很传统的美淋漓尽致的展现出来,她的独特是迎合了时代的气息,所以我说,她非常的成功与漂亮。
现今的中国女演员我最喜欢周迅,她在演艺圈打拼了这么多年,眼神中仍旧可以看出清澈的痕迹。我特别喜欢她的眼睛,她的眼睛真的很传神,很吸引人,真的希望她那张纯真的面孔可以长青。
我认为,女人最有魅力的年龄应该是25~35岁之间,这个年龄段是女性从清涩到成熟的一个转变,这个变化几乎可以概括为女性的一生中变化最大的时期。她在这个时期可以很调皮,可以很青春、可以很成熟、更可以很有魅力。
李咏:我了解的女人才是美的
主持人。1991年毕业于北京广播学院,1998年从事电视专栏编导、主持人,1998担任综艺节目主持人,同年主持“幸运52”及娱乐游戏节目等。
历史上常会出现人们觉得东施比西施美的现象,但是美在哪里?理由似乎说不清楚。美和不美总是矛盾的,大家都偏左的时候,就出现声势浩大的偏右的声音。这是快节奏社会快节奏审美的一种体现,哈韩、哈日,人们的审美趣味瞬息万变。
在审美趣味的快节奏转换中,大家的审美观点都有一点偏差,或者说扭曲。人们经常会追捧一些过去不认可的非标准的形象。比如我就是长得一点不帅的主持人,可是大家对我的喜爱却超过了对很多高大帅气的主持人。比如,生命不惜、奋斗不止的一代天王刘德华,被周杰伦轻易pk掉了。难道是刘德华真的不如周杰伦唱得好,长得帅。谁听懂了周杰伦唱的什么?大家喜欢的是周杰伦的状态,那种玩世不恭,嘻哈的状态,让大家感到非常新鲜。
但最终审美还是有规则的,可能表面上一些美的被pk掉了,实际上,美的就是美的,不美的就是不美的。大家在快节奏的转换中有些视觉错觉罢了,我打个比喻就是视觉汽车往前开,但你感觉车轮往后转。
女人看女人从头到脚,男人看女人从下向上,男人对女人的体形关注超过容貌。容貌一般,但体形完美的女人也能很漂亮很有风韵。但我不习惯通过外表判断一个人,从不给一个人盲目地下美和不美的定义。我认为对一个人美和不美的判断是应该有感情依据的,是需要对她从内到外的了解的。如果谈论第一感觉,我当然会感觉到谁很帅,但是他和我认为的美和不美没有关系,那是过目就忘的东西,而且,我95%的时间是不正眼看人,因为太忙。我认为最美的女人就是我夫人,原因是别的女人我不了解,不知道她美还是不美。
审美也是有年龄差异的,喜欢罗大佑的群体,跟喜欢周杰伦的群体不一样,所以不同的人也会喜欢不同类型的女人。比如,对年轻女孩的奇装异服什么的,我不反感,但这样不是我的审美诉求,我表面接受,内心抵触。
东西方审美有共通之处,比如,很多西方国际巨星,像皮尔斯布鲁斯南,中国人也觉得他很帅。但东西方审美也存在差异,模特吕燕的走红就是西方人对东方女性美的想像的结果——单眼皮、平面的面部,因此她成为了国际名模,其实,中国人并不觉得她漂亮。
李银河:美丽应该有标准
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博士、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后。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也是当今中国最著名的社会性学家之一,并于1999年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五十位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
我感觉我们中国传统的美应该跟西方的审美标准有所区别,西方的审美标准崇尚个性化与外露,而我们中国传统的审美观点却认为温婉含蓄才最美。最可以代表中国美的国内女演员应该是巩莉跟章子怡,她们身上所蕴藏的传统美很独特,况且她们现在已经在国际舞台上声名大振,所以这就更可以说明,她们的美丽是可以代表中国的。
谈到女性的中性美,最有代表的应该说是李宇春。她之所以被大众所追捧,我认为这是跨性别的一种时尚,是违反性别规范的一种审美态度。女性的这种跨性别倾向,恰恰说明了现在的审美倾向。
现在有的人会说,中国的审美观点为什么会变,唐朝是以胖为美,而现在却是以瘦为美丽,我想说,审美的标准是根据时代、地域、环境、年龄、职业性别、接受的教育等一系列原因所决定的。我们假设一下,或许唐代的物质不是十分丰富,人们体态偏瘦,所以人们肯定喜欢身材较胖的女性。而现代物质较丰富,如不控制饮食很容易发胖,所以现在的人都崇尚以瘦为美。所以审美观点的变化是因为时代中某些因素的改变所决定的。
谈到整容,我比较崇尚“雪中送炭”式的,就是说,你身体某些地方已有缺陷,必须通过手术才可以解决,那就去做整容吧,而那种“锦上添花”式的,我就不太能够接受,人已经长得很协调了,或者是一个正常人,没有做整容的必要,那就不应该非强迫于自己去做整容。
作为一个女性,我个人对木子美的感受是,我是不喜欢的。这要从她的观点说起,我从小受到的教育使我喜欢一对一的关系,我不喜欢那样乱换伴的。我喜欢终身厮守。对于那种喜欢多性伴的,我能理解,第一她有权利,第二我不愿意多做道德评价。
所以我总感觉,美是有标准的,是可以遵循的。无论是传统的还是时尚的都可以有标准去遵守。美丽是跟标准相连的。
华人小说吧 m.hrsxb
曹文轩:单纯的女人是美的
学者,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当代文学教研室主任,主要学术著作包括《中国八十年代文学现象研究》、《面对微妙》、《曹文轩文学论集》、《思维论——对文学的哲学解释》等。主编有《落日红门——50年小说选》、《50年儿童文学选》、《国外文学导读本》、《国外儿童文学导读本》、《20世纪末中国文学作品选》、《新潮儿童文学丛书》、《现代名篇导读》等。
人们对女性美的要求在不同的时代会有一些不同,但我不相信两个时代认为的美和丑会完全颠倒。一直以来人们对女性美的基本看法是没有什么改变的,只是喜欢这种美和那种美的区别,唐代喜欢以胖为美,但杨贵妃首先是美的,绝对不可能是肥胖。汉以娇小骨感为美,但也是那种健康的瘦。
我觉得当下我们对女性审美确实比古代更讲究体形,更倾向于喜欢线条比较好,偏瘦,体形修长的女人。但总是不同的人喜欢不同的美,在大多数人以瘦为美的时代,还是有很多人喜欢像杨贵妃一样丰腴的女人。区别在于比例的不同,以瘦为美的是主流,而以“胖”为美的是少数人。
我觉得无论什么时代中国10个男人中大概有9个会喜欢含蓄、温柔的女人,1个喜欢热情、奔放、狂放的女人。我喜欢的女人就是我小说里常常写到的那种,她们都是千篇一律的——善良,文弱,有才气,有灵性。我觉得男人总是希望保护那些弱小的女人,表现自己的强大。
我认为女人要显得美,有一点品质是永远不可改变的,就是单纯。我只要发现一个女孩复杂,有心眼,就会立即不喜欢。外貌上对我来说一个女人的身材比长相更重要,当然我最喜欢除了身材修长,还希望这个女孩明眸皓齿、目光清纯、皮肤白皙、安静恬美(笑)。
当然一个人让你感觉好让你喜欢还有很多其他的因素,比如,大家追捧的偶像李宇春,并不是因为她长得漂亮,而是她的表演、性格、才华很多其他的因素。但我发现喜欢她的都是年轻人,我觉得年轻人还没有到关注性别差异的年龄。
阿忆:我喜欢不知道自己漂亮的漂亮女人
学者。1997年首次涉足电视主持行业,任《香港回归48小时直播》重要版块《妙语论尽港督》策划人。先后担任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等栏目主持人,目前主持读书节目《非常接触》。
我喜欢不知道自己漂亮的漂亮女人,这是一个悖论,漂亮的女人,不可能不知道自己漂亮。
这是我一直很不开心的一件事。对于那些天生丽质的美女,要想骗她们,说她们不美,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在她小时候,她的亲戚父母、邻居、甚至路上的陌生人,都已急不可耐地告诉她这不是一个秘密。在不绝于耳的恭维声中,她已习惯了把自己当做世界的中心。如果有一天,她失去了这种自我中心感,她便离死不远了。好莱坞许多美女的结局,都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到了少年时代,周遭的男人会对她趋之若骛,这使她们清醒而错误地意识到,美丽是一笔丰厚的资本。多数情况下,这个发现会使她不学无术,“自己无比漂亮”会越来越牢固地成为她头脑中惟一积淀的知识。这时,她甚至有了一种奴役他人的想法。
在她们成年以后并且走上社会,由于她们提前结识了许许多多小有成就的男人,并从他们那里得到一般女孩子不可能得到的东西,她们会变得渐渐看不起艰苦劳作的世间男女。毫无疑问,这是一种渴望做高妓的情绪。这个时候,她们已从一只娴静的花朵完全蜕变成一只不断索取的手,拥有一颗傲慢和冷酷的心。这样的美女是会败坏人生的。
实际上,美女是用来观赏的。当你远远地欣赏她,她是动人的。当你结交她,她便是猛兽。所以古时候打仗,聪明的将军总是要送给敌人一个美女,去败坏他,拖累他,自己却避而远之,因此孔明只娶了黄承彦的女儿。
有才貌双全的女人,古今稀少,难以遇求。这是因为,才女总是丑的。王昭君、杨玉环、宋氏三姐妹、林徽因都是旧时代的美女,也惟有旧时代的美女,才有一点点可能在健康心态下修炼成安详的才女。遗憾的是,她们分别被忽韩邪、唐明皇、孙大总统、梁大教授娶走了。
我最喜欢的女人 = (美女+才女)÷2,美女加才女之后,再除以2,美女的色彩会被削弱,降低为“不丑”,才华的展现也受到限制,变为“不蠢”。而一个不丑不蠢的女人,对于男人来讲,简直是一种享受!她一定是那种既喜欢化妆品又喜欢数学的女人。
华人小说吧 电子站
崔健:中国美是静态的
音乐人。当之无愧的中国摇滚之父,《一无所有》、《新长征路上的摇滚》、《花房姑娘》、《不是我不明白》等名曲既有反映时代大背景的hard rock风格,也不乏温婉流畅的民谣情歌,包含了当时鲜为人知的rap元素。
超级女声李宇春的受欢迎,我觉得这反映了现在大众对“男性女性化”的一种厌烦,开始喜欢“女性男性化”的形象。我觉得这不是年轻人审美标准的变化,有些审美标准一直存在于民间。但我们的主流文化有选择的屏蔽了一些东西,使得我们看不到这些,以至于以为这些东西不存在,其实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超级女声这个节目本身没有任何创造性,但它的积极的意义在于,它把观众的意见前所未有的放大,让处在民间的意见真实的表达出来。所以有些东西不是变化了,而是我们终于有机会真正的看到真实的它们。
说传统审美,那么我问你,你的传统的概念是从哪里来的?在我们这样的文化环境中,很多我们眼中的所谓的传统审美都是假象,或者至少是片面的。说含蓄是中国审美的传统之一,其实这只是在老百姓这个层面。历史上统治阶级的审美一向是非常张扬、嚣张或者说残暴的。所以我们的审美传统我觉得是多元的,至少不是单一的。还是刚才的那句话,我觉得不是审美标准在改变,而是我们的主流文化或者说媒介渠道选择了让什么样的审美标准出现在媒体面前。
我觉得中国的美学的一个基本态度是静态的,西方则是动态的。因此它会有一个冲突。比如,摇滚乐带来的“动”的力量就会让习惯于“静”的中国人觉得不安。但我觉得这种动态的美学态度是必不可少的,它对中国文化有非常大的积极作用。之前我们两千年没什么变化,直到近一百年西方文化进来了,我们才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否则我们可能到现在仍然留着辫子。
所有新的审美标准不是一天突然就改变的。它肯定是存在在大众之中很长时间了,直到一个契机有机会让大家发现,所以,任何变化都不会导致审美危机。我坚持的一个基本原则是怀疑,独立。至于女性,我前段时间和一个女孩子有过一次聊天,我觉得她说的特别好。具体的话我记不清了,基本的意思就是女人要脱离开男人,真正独立起来。我很欣赏具有这种独立气质的女性。
小柯:温柔贤淑的女性是美的
音乐人,词曲创作者,音乐制作人。 制作音乐专辑《念来去》、《天色将晚》等。
中国的社会各种阶层的人特别多,不像国外阶层简单。我们每个阶层都有固有的审美观,只是有没有机会让他们展现在大众层面上。像喜欢《超级女声》李宇春的这个阶层,我感觉是比较时尚前卫的那种。而且我接触的人里面,大多数是把她当男孩喜欢。在传统的意识下,男孩喜欢女孩可以大张旗鼓的表达,但是女孩喜欢男孩就不能大张旗鼓。所以李宇春是一个巧妙的置换。就我个人来说,我还是比较传统的,东方的。我觉得还是温柔贤淑的好,有个性的也行,但别太过。因为我本人的性格就是挺蔫的。
偶像市场永远是个性比传统的美貌更有吸引力,因为偶像消费的最后的市场在大众。你必须面对更多的人,要投其所好。我们走在大街上很难看到美貌出众的人,严格说漂亮的人不多。大家其实是在潜意识中支持和自己相似的人。大美女大帅哥距离你很远,更贴近你的人说话唱歌,大众就会更认真听。
从以含蓄,温婉为女性美的重要特征,到今天以张扬个性为美的这种变化,用《超级女声》为例来说明,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现在大家越来越接受娱乐性强的东西,你温文尔雅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哪儿有什么娱乐性?平常我们生活也是一样,没有娱乐性的人你当然不愿意和他在一起。第二,现在唱歌的人与日俱增,这么多的歌手要跳出来,也需要外在的情绪作为形象的一个支撑。
我们的文化发展始终是遵循人类文化发展的一个脉络的。我觉得人群的性格的偏移是自然发展的结果。在现阶段,中国人在怎么疯狂也不会到国外摇滚乐现场那样的一个程度,这跟谁是社会的主体也有很大关系。
艾未未:美跟独特性紧密相关
艺术家。1978—1982年就读于北京电影学院,1983—1993年在美国纽约生活、工作。当代中国实验艺术的领军人物,“中国艺术文库”艺术总监。2003年担任奥运会“鸟巢”设计顾问。
传统文化让女性更女性,男性更男性,是对双方的一种保护。现在人们在公开的大量的谈论性的同时,性别意识反而被淡化和转移了。人们希望自己在改变对方性别的基础上,完成改变自己的渴望。只有男性不男性,女性不女性,让性别不停留在极点上,变得模糊、漂移才更能满足大众的需求。
因为,中性化是一个灰色空间,现在的世界我们很难用黑色或者白色来界定什么事物,灰色是最适合的,而且,将来一定能够发展出多种多样的灰。年轻人的主流非常认同这种灰色空间,认同这种模糊、混乱、难以确定的状态。
美虽然具有一定的指向性,但它不是雕塑,而是发展变化的。如果仅仅是传统的古典的美没有什么值得讨论的,只有包含有新鲜因素的美才有价值。而且,如果认为什么一定是美的,我觉得是不美了,如果认为什么一定是不美的,我觉得这已经包涵了美的因素。
审美,特别是高层次的审美不是标准化的,而是跟一个事物的独特性紧密相关。这种独特性甚至包含有一定的危险性,能够破坏人们对美原有的认识。比如,一个人脸部的线条带有一种特殊的和谐,让你过目不忘,我觉得这就是美。我认为模特吕燕就很美,她当然不是世俗意义上的美女,但她是个时装模特,时装就不是世俗化的东西,模特也没有必要一定是世俗化的美女。
但是我往往无法判断我身边的女性是不是美的,过于熟悉的事物的确定性很强,而感受美需要思考和想像的空间。
txt小说上传分享
后记
本书是我的前一本著作《中国美》的姊妹篇。
《中国美》第一次运用美学、文学、医学、色彩学和心理学等专业知识,以审美的心态和发现美的眼睛,系统地总结和论述了中国美女的内涵和标准。
《中国式美女》则第一次汇聚中国十大美女、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十大化妆师、中国顶级十大发型师、中国著名服装整形色彩形体专家、中国三十大社会名流于一身,为中国女性朋友提供全方位实现“中国美”的美丽服务。
两书互为因果和逻辑,前者侧重理论探讨,后者着力于实际操作。合二为一,共同构筑“中国第一美丽大餐”。
之所以说是“第一”,是因为本书囊括了目前中国一流的化妆师、发型师和服装、整形、色彩、形体专家,如毛戈平、徐晶、李东田、吉米、唐毅、于西蔓、郭秋彤、秦怡、张帅、宋策、沈龙、赵园等。他们不仅以其智慧亲密接触并亲手塑造了一个又一个光彩夺目的明星形象,而且以其青春和汗水推动着中国美容化妆品行业迎着朝阳走向至善至美。本书所记录的就是他们向世人展示的业绩与风采的精彩部分。能够得到他们的情谊和支持是幸福的。
之所以说是“第一”,是因为本书浓缩了目前中国唯一一份以综合报道国内外美容美发流行趋势为主要内容的《中国美容时尚报》的精华。创刊6年来,《中国美容时尚报》从青涩迈向成熟,已成为影响和推动中国美容美发行业发展的权威媒体。没有这6年的积累,就没有今天的收获。本书中的部分章节曾在《中国美容时尚报》上刊载,凝聚了报社全体同仁的智慧和心血。长久以来,我为这个年轻而富有朝气的团队感到骄傲和自豪。能够投入到这种感觉中是幸福的。
之所以说是“第一”,还因为本站新浪网、搜狐网、腾讯、tom、网易和中国博客网等数十家网站超过千万网民的参与和支持。围绕本上讨论活动,掀起了整个网络“探讨中国美,寻找中国式美女”的热潮,主页面点击率超过千万。
几多耕耘几多收获。人生就像登山,只有登上山顶,才能看见远方更壮丽的景色。本书中的这些文字是我生命中的又一次攀登。这是一个充满回忆的过程,也是一次体验激情的旅程。在写作的过程中,浮现在我眼前丰富的画卷和那些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常常令我激动不已。在写作这个“后记”时,我的心里充满无限感激。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本书写作期间所引用的参考素材(包括文献和图片),都尽可能做到明确标注,也尽可能和大多数作者取得联系并得到许可。如果在版权上不慎有所遗漏,敬请作者和我们联系,联系邮箱fashionnebsp;一?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