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会议室,梅逸之看到并没有像以前那样坐满了人,会议室里只有三个人,除了研发部的老总外,还有两个人不认识。
“小梅,这是证监局的同志,我不打扰你们谈话了,先告辞一会儿。”梅逸之的顶头上司和那两个人握了下手后,就匆匆离开了会议室。
“你叫梅逸之是吧?我们有些事要向你做个调查,请你配合我们的工作。”坐在右手一个精瘦的男子道。“好,有什么事你们问吧,我一定会全力配合的。”梅逸之坦然答道。
“你给这家上市公司写过投资研究报告是吧?这几个人你认识吗?”左边一个微胖的男子拿出一叠材料递给梅逸之后道。梅逸之看了几张照片,就突然想到,这就是那家给他递过红包,准备贿赂他让他把报告写得好一点的上市公司几名高管,其中董秘和那副总经理都有印象。
“对,这是我们研发部派给我的任务。我在他们公司调研了一个上午,之后就写了一份研究报告。怎么?他们给我的数据是虚假的?”梅逸之有些紧张道,如果他们给自己的数据有水份,那么自己也有失查的责任。
“据我们调查,数据还是真实的。你的研究报告我们也看过,还是很客观的。除了这些,你没有其他的要补充了吗?”那调查人员态度很随和的道。
“没什么好补充的了。我中饭都没吃他们的,他们给的红包也没收下,完全不存在利益上的利害关系。”梅逸之觉得自己身正不怕影歪,所以说话时口气也比较强硬。
“我们了解的情况可不全是这样,虽然你没收他们实物上的好处,但是不是去过###场所消费,而招待费是他们公司出的?”那精瘦的调查员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梅逸之道。
梅逸之心想,原来是这件事,看来他们是不放过任何机会来抓我的把柄了。“有这么回事,起初进去只知道是高档浴场,谁知道有###服务?这样吧,我给你们提供个人名,你们可以直接去问他,我自己说出来你们也不信。”梅逸之说完,在自己笔记本上写了那城市公安局治安大队王队的名字和职务,然后撕下纸后递给了那微胖的调查人员。
那微胖的调查人员和那瘦子低头交换了一下意见,就跑出会议室去了。过了大概足足有半小时左右才进来。梅逸之和那精瘦的调查员有些冲,在等待的这段时间里,也不和他说话,就自顾着利用空闲在笔记本上构思书的章节。
那微胖的调查员一进门,就走到梅逸之身旁道:“误会了,调查是我们的职责,梅同志见谅见谅。”梅逸之只得和他握了下手,然后道:“我可以走了吗?”“那当然那当然,你做了这么件见义勇为的事,怎么不和单位领导说的?那王队在电话里直夸你呢。”“这是应该做的。没事的话,我走了。请你们把情况给我们老总说清楚就行了。”梅逸之说完后,就微微点了点头离开了办公室。
第二十五章 接受调查(2)
回到自己的办公桌前,梅逸之庆幸自己没收那副总给的红包,刚才那两个调查员并没有说那家上市公司发生了什么事,不过猜猜也有个###不离十,地方证监局或证管办都是隶属于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类似调查,跳不出内幕信息、股价操纵和信息披露这几个大框框。
这次调查事件,也给梅逸之敲了回警钟,那就是不该自己拿的钱,决不能贪心去收下,以后赚钱的机会多的是。稍有不慎,贪念一起,吊销执业资格、市场禁入等还算轻的惩罚,负刑事责任,那就被一棍子打到底了,以后别想在这个圈子中再混下去。
过了些日子,梅逸之就在指定信息披露的证券报刊上,看到了那家公司几名高管,违规买卖本公司股票被查的公告。上市公司高管买入股票,只要公告,并持有一定的锁定期,那是允许的。但如果偷偷做短线,就有构成内幕交易的危险。处罚还是比较严厉的,除没收违法所得外,还要罚款,买的数量最多的一名高管,还被监管部门处以三年市场禁入的惩罚。被监管机构认定为市场禁入者,在一定时期内或者永久###不得担任上市公司高管或者不得从事证券业务的制度,有些威慑力,很多铤而走险的上市公司高管或证券从业人员,受过这个处罚后,基本就在这行丧失了机会,可谓得不偿失。
日后,监管机构为了更为有效的保护其他股东特别是中小股东的利益,又不断完善了市场禁入的规定。把发行人、上市公司、证券公司以及证券服务机构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高级管理人员等存在的违规行为,全部纳入到禁入措施中去,增添了永久市场禁入这个更具威慑力的处罚手段。
但是,证券市场这个充满了极具###力的名利场,却不断有人敢于挑战各种各样日趋规范的法律法规。类似梅逸之这样注册一家公司后投资法人股市场,但没有实际的经营项目,也是在打擦边球而已。梅逸之深知这样做也有不妥之处,所以一直在等待市场转暖后辞职,来做大自己的投资公司。
可市场往往不是大家想象的那样,从最高点处回落已经接近两年时间,可市场一点也没有走牛的迹象。整个证券业开始陷入了全行业亏损的地步。很多做庄者在高额资金利息的重压下,终于一个个倒了下去,历史上著名的悍庄越来越少。大量私营###质的以股市为主的投资公司倒闭的倒闭,转行的转行。所有证券行业中,只有公募基金是块“圣地”,大量的饭桶基金经理,即便基金陷入巨大亏损状态,基民几年颗粒无收,照样是拿着高薪吃“皇粮”,而私募基金不但在政策的夹缝下生存,而且其赢利部分再提取一定报酬的管理费收取模式,在连续的熊市中是致命的,没有人能在低迷的大环境下获利,还在苦苦支撑的,也是在吃上波牛市赚下的“老本”。所以私募基金的生存状态,在这几年的大熊市中非常之恶劣。从业人员的流失也使各类私募陷入恶###循环之中。
阿四和大胖两个人,这段时间的收入几乎只能勉强填饱肚子。小周所在的营业部,精简了很多人员,小周的工作成绩出众没被精简掉,但留在营业部里,收入也只相当于一个操作工。几个人中,只有梅逸之的知名度越来越高,各种兼职外块贴补了上班收入的不足。
自从那次“台球房”###后,梅逸之和蔡雨涵也好久没联系了。不过听以前公司的同事说,蔡雨涵不断的跳槽,现在已经进入一家基金管理公司,升任投资副总监了。这也算是不错的高管了。虽然没以前她在私营###质的投资公司里做一把手那么说一是一,但现在的投资公司,恐怕连工资都开不出了,像她这样转向快的人精,梅逸之一向是从心里佩服的。 想看书来华人书香吧
第二十五章 接受调查(3)
而自己所处的券商行业,基本上待遇都一样,跳来跳去,收入也高不到哪去,现在这家公司的老总很器重梅逸之,所以他也不想跳槽。就等待着市场转暖后,辞职了去吸纳一些大客户做代客理财的营生。
梅逸之每天的生活平淡而充实,除了单位、和外出做报告,就基本上待在租住地写东西。无论是写市场专栏评论,还是写上市公司研究文章,都需要大量的补充更新知识面,这对他以后的发展其实也起到了厚积薄发的作用。
他惟一的消费,就是去附近的正规美容理发店做些头部和颈部的按摩服务。由于每天写稿花费大量时间,梅逸之感觉自己的颈椎出了点小问题,经常会有僵直的反应。通过头颈部穴位的按摩,这种症状就会缓解下来,但一旦停止了去按摩和干洗头发,他的灵感就会少许多,这也算是他惟一上了瘾的消费。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杜宛儿住在一起的不利之处也逐渐显露出来。杜宛儿刚来梅逸之处时,才18岁多一点,现在已经是20出头的大姑娘了。大概是经常看电视里的亲昵镜头,小姑娘对男女之情也逐渐开了窍,不像刚来时那么纯真了。
特别是夏天的时候,杜宛儿对梅逸之一点警惕心都没有,常常穿得很###。梅逸之30岁不到,在这种环境下,对他也是一种折磨。再正派的人,也是血肉之躯,面对妙龄女孩那充满###的###,要控制住自己的欲望,梅逸之觉得很辛苦。这不是难得一两天的相处;而是朝夕相处。
小姑娘在家里的时候,穿着薄汗衫和短裤在梅逸之眼皮底下晃来晃去,实在是不方便的很。杜宛儿并不想出去找工作,这也是梅逸之给惯的。钱拿得比外面上班还多,家里的开销又全由梅逸之买单,所以她每个月拿到的保姆工资,除了稍微添置一些衣服以外,基本上也用不了多少。根本就不知道外面赚钱的辛苦。
梅逸之每次提到让她出去自己找工作锻炼一下,杜宛儿不是低头不语,就是流着泪问是不是梅逸之要赶她走。到最后,梅逸之说得嘴上都快起茧了,就再也不提让杜宛儿出去找工作的事了。
由于两个人年纪相差不小,杜宛儿读的书又少,所以梅逸之即便没什么朋友可值得交心,也难得去和杜宛儿交流。有着明显的代沟,知识层次上也相差太远。
倒是那个沈靓,一有机会就找梅逸之请教证券方面的知识,两个人算是走得近些,也是这段时间,梅逸之单独见的最多的人。梅逸之自从邹慧那件事后,很少主动和女###见面,很消极被动,蔡雨涵难得也会来约梅逸之一起出去吃饭,可梅逸之都尽量的回避着。
股市行情的低迷,并没有改变梅逸之忙碌的生活节奏,依然是写不完的稿,股评会倒是逐渐减少了,市场越来越不景气,听报告会的人少,组织者办着也不起劲。这个股市寒冬,时间之久,创下了历史记录。市场大大小小的“鳄鱼”们几乎全部消失了踪影。
这个时候,市场曾流传着这么个笑话。说是一新入市的散户,由于缺乏交易经验,买股票时,输错了一个数,报出的价格正好接近股价涨停的价格,申报的买单只有几十手,结果那只没量的股票瞬间被拉到接近涨停。这种异常波动立即引起了交易所的关注,这位新股民的帐户被暂时冻结,直到查明原因乃是“乌龙指”虚惊一场后,帐户才予以解冻。当然这只是一则笑话而已,但这阶段股市之低迷,成交量之稀少,每天确实有很多股票很长时间都因为没有成交而开不出盘。
第二十六章 孤独的人(1)
一天晚上,梅逸之正在编写第二部专业书,放在桌上的手机有短信的提示音。短信是沈靓发来的,内容是这样写的:有一条壁虎,路过证券公司营业部,想进去随便瞧瞧,刚踏进营业部大门,从里面窜出条大鳄鱼就想一口吞了它。小壁虎急中生智道,“爸,你连孩子都不认识了?”那大鳄鱼愣了下后道:“我的儿啊,你怎么进了股市,就瘦成这样了?”随后那大鳄鱼抱着小壁虎痛哭流涕,小壁虎终于化险为夷。哈哈,这是别人刚发我的,有趣吗?梅老师,我有点不懂的地方,你在家吗?我现在能过去请教你吗?
梅逸之本来不想让沈靓来自己住的地方,一则自己在写书的章节时最怕别人打扰,二则有个杜宛儿在,怕别人乱打听,所以平常几乎就不让人来自己的租住地,有什么事都约在外面谈。但梅逸之不去回沈靓短信,那沈靓就不停地发短信过来,梅逸之想把手机关了,但考虑到以后公司要发展壮大就需要吸收更多人才,这沈靓万一以后也考取了注册分析师资格,现在多辅导她一下,以后把她吸收进公司就容易得多。
梅逸之把地址告诉了沈靓后,就继续写他的书。他的第一本关于价值投资挖掘的书销量还不错,在这种熊市世道中能够有这么点销量,也算奇迹了。大概过了半个多小时,已经是快九点了,沈靓才磨磨蹭蹭找上门来。门是杜宛儿开的,她晚上就坐在客厅看肥皂剧或综艺节目。
“梅老师是住这里吗?”沈靓声音很清脆,梅逸之在房间里听到后就道:“是沈靓吗?进来吧。”沈靓脱了鞋赤着脚就寻着声来到梅逸之的房中。“小杜,拿双拖鞋给客人啊?”梅逸之瞥了一眼沈靓,见她光着个脚站在旁边正看电脑屏幕上的文字呢。“哦,来了。家里没多余的拖鞋呢,我拿你的另一双拖鞋可以吗?”杜宛儿在外面问道。
“行啊,我倒忘了。家里从没客人来,明天得去买几双客人穿的拖鞋备着。”梅逸之道。
“不碍事的梅老师,现在这种天气,我在家里都是这样的。”沈靓笑着道。“不好找吧?这里晚上人不多,路上问讯的人也找大不到的。”梅逸之继续写着他的书道。“嗯,我男朋友陪我来的,我没让他上来,让他出去逛一圈呢。”沈靓道。
“那你怎么不让他一块上来,露天蚊子不少。你有什么不懂的?”梅逸之回头看了一眼沈靓道。沈靓拿了本教材出来,指了一处用笔划着的地方就问了起来。梅逸之认真的就和沈靓讲解起来。杜宛儿倒了一杯汽水给沈靓后,就知趣的回自己房间了,客厅里的电视也给关了。
梅逸之把沈靓要请教的问题,解释得非常透彻,直到沈靓完全理解了,才松了口气。沈靓刚才拖了把椅子过来,就坐在梅逸之旁边,穿着牛仔短裤的腿非常漂亮,皮肤也很白。刚才太认真的讲解,梅逸之没注意到,现在放下教材后,就突然发现沈靓的身材非常凹凸有致。
“梅老师,你条件不错啊,家里还请着这么年轻漂亮的小保姆啊?”沈靓笑嘻嘻得道。梅逸之就觉得她的判断力很厉害,能从刚才几句简单的对话中,就能看出杜宛儿和他的关系来。
“问题弄明白了,我也不留你了。还得继续爬格子,你男朋友在外面也等得心焦了。快点回去吧。”梅逸之客气地下了逐客令。
“好吧,那谢谢你了。过几天我请梅老师吃饭表示谢意吧。”沈靓站起身后道。梅逸之也起身道:“饭就不用了。有什么问题大家可以切磋一下。我送你出去。”
第二十六章 孤独的人(2)
送走沈靓后,梅逸之就敲了敲杜宛儿的房间门道:“小杜,客人走了,想看电视的话继续吧。”说完后,梅逸之就回房继续写东西。
杜宛儿悄悄地走到梅逸之房间里,轻轻喊了声“梅哥”。梅逸之“嗯”了一声后道;“有事吗?”“刚才那姐姐穿的裤子蛮漂亮,我明天也想去买一条,你能陪我去吗?我一个人怕去人多的地方。”杜宛儿道。
“可以啊。那明天下了班我在下面的公车站台等你就是了。索###在外面随便吃点什么吧。”梅逸之一边写稿一边道。“谢谢梅哥啊。梅哥对我真好。”
隔天,梅逸之下班后,会合了杜宛儿就去步行街上陪她买衣服。吃了顿西餐后,杜宛儿就四处去找沈靓穿得那种款式的牛仔短裤。步行街上有条专卖各种服装的个体商业街,到了晚上就非常热闹。有些租有门面的服装老板,还在店门外支起了折叠床,摆了各种降价的服装在吆喝。
陪杜宛儿跑了很多店,终于买到了她乘心满意的裤子。梅逸之又买了几件t恤送了她,让她来搭配这种裤子。
梅逸之好久没出来散心了,难得逛逛街,感觉很惬意。所以一路就往前面逛去。逛到路的尽头时,看见有个批着长发的年轻人正在向人兜售油画作品。可路人很少有人停下脚步来看上一眼。梅逸之虽然不会画画,但平时倒也比较喜欢欣赏,所以就驻足在摊位前看了起来。
油画作品并不多,大概只有十幅左右,尺寸也都不大。内容基本上就是风景和景物,都是写实风格的,梅逸之凑过去一幅幅的仔细看了看。“先生,要买油画吗?我要回去了,便宜点也行。”那披着长发的年轻男子轻声道。梅逸之打量了他一下,人不高,但五官长得很精致,给人的感觉很温文尔雅。
“那这幅你卖多少?”梅逸之指着一幅描绘着小镇风情的油画道。“二百元。今天一幅也没卖出去,所以就降到这个价,希望能把临时摊位的租金做出来。”那长发青年道。“这是你去批来的?还是你自己画的啊?”梅逸之觉得价格还可以,就准备把这幅买下来。“都是自己画的。出来卖画就是希望能赚点房租费和饭钱,画油画费用太大了。”那长发青年如实回答道。
“哦,是这么回事。”梅逸之听到后,又看了那画家一眼,联想到自己以前的处境,同情之心油然而生。梅逸之决定帮他一帮,把身上带的钱全部掏出来后,只有一千五百多,大概只能买7幅左右,于是问那画家道:“我全部包下来,都算二百元一幅,但我钱只带了这些,如果你相信我的话,这些我全带走,明天去你住的地方把剩余的钱补上,或者还有几幅我明天再去你住的地方买也行。”梅逸之说完就把钱全部递给了那画家。
那画家接过钱后,感激得看了一眼梅逸之道:“您全拿走吧,我相信您。也不要您再付钱了。”梅逸之摇了摇头道:“那不成,说好这个价,你已经便宜我了。你还是写个地址给我吧。”那画家见梅逸之坚持,就写了个地址给梅逸之。
全部捆扎好后,那画家帮着梅逸之一起把十幅油画搬到了大街上。梅逸之喊了辆出租,就把这些油画搬上了车。杜宛儿刚才在边上一直没说话,在车上时,却突然自告奋勇道:“梅哥,明天我去送钱吧。我想看看他怎么画画的。”
“好啊。你明天白天就去吧。路认识吗?”梅逸之见杜宛儿难得这么不怕生,觉得有些奇怪。
这几天梅逸之单位里的事忙不说,出版社在几个城市替他搞了个签名售书的活动,梅逸之就请了假,去外地和读者见面并签名售书。有趣的是,别人的签名售书一般都在书店举行,可几个城市的举办方,都包了能够容纳很多人的地方来签名售书,当然也希望梅逸之能对前来的读者谈谈近期的股市情况,回答一些读者的咨询。梅逸之是个好好先生,不大会和人谈交易,主办方这样的“先斩后奏”方式也没引起他的反感,他做事总是喜欢设身处地的为别人着想。
每个城市来得人都不少,主要是冲着他的知名度来的,很多人都在电视上看过梅逸之做的节目。签名售书结束后,梅逸之疲惫的回到家后,已是入夜时分。想着家中杜宛儿已经做了饭,回家就能吃上热汤热饭了,梅逸之的心中不由热热的。
钥匙放在旅行袋里,一时半会找也找不到,梅逸之就按门铃,以往只要按一下,杜宛儿就会奔过来开门,可今天按了十几下,都没动静。梅逸之只能在黑黑的过道中,继续寻找钥匙,终于找到后,开了门进去,屋里屋外都没杜宛儿的影子。
梅逸之去厨房看了看,一点吃的都没有。只能下楼去附近的大排档要了碗面对付着吃了。回到家后,梅逸之就开始工作起来,出去几天,欠了很多文字债,一一都得还上。到凌晨的时候,梅逸之还在赶稿,杜宛儿才回来。
“呀,梅哥,你回来啦。吃了没有啊?我现在帮你弄吧。”杜宛儿有些不好意思道。“不用了,我在外面吃过了。”梅逸之也不去问杜宛儿去了哪里,继续写他的稿。
过了一会儿,杜宛儿泡了杯茶走了进来,把茶杯放在写字台上后,一声不响的站在梅逸之旁边。梅逸之回头见她欲言又止的样子,就问道:“怎么了?有什么话要说吗?”
杜宛儿泯了泯嘴唇,鼓足勇气道:“梅哥,我想搬出去住了。”梅逸之一愣,想也没想的就问道;“搬去哪里?”
“搬去。。。搬去。。。”杜宛儿磨蹭着就是不说下去。梅逸之有些不耐烦道:“说啊,到底搬去哪里?你在这城市里还有其他朋友吗?”
“我要搬去那画家那里了。就是卖画给你的那个。”杜宛儿低着头道。梅逸之马上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喝了口茶道:“明天就搬走吗?”“是的。我以后还会来看梅哥的。”杜宛儿低声道,声音轻得像蚊子叫几乎就听不到了。
“知道了。没什么事的话去睡吧。”梅逸之说完后,继续写稿子。杜宛儿悄悄地离开了房间。
第二十七章 好人吃渣(1)
杜宛儿走出房间后,梅逸之停下了码字,摇摇头深吸了一口气。自己和杜宛儿相处一年多,而那画家只和杜宛儿相处了顶多一周时间,杜宛儿就舍弃自己去年轻画家那,梅逸之突然感觉,为何自己如此缺乏吸引异###的魅力呢?
外貌是父母给的,###格是逐渐养成的,这都是无法改变的。但努力是能做到的,但现在努力了,情况又怎样呢?还是没有改变,还是没有一个人真心爱上自己。确实,梅逸之觉得自己缺乏幽默感,外表也不帅,也不会去说些讨好女孩子的话,但这几样不足之处,不应该成为没人喜欢的“毒药”啊?历史上多少成功的人,也不都是其貌不扬吗?梅逸之静静想了很久,想得头都痛了,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索###关了电脑上床睡觉。
次日,梅逸之很早就起床出了门,他不想再看到杜宛儿离开时的那种尴尬。上班时,阿四那句经常挂在嘴上的“恶棍吃肉,善人吃渣”的口头禅一直在他耳边回响,以前听着,也不感觉什么,现在突然觉得这句粗鄙的话,竟然蕴涵着深刻的哲理。
最近听大胖说,阿四正在向小周展开攻势,一个是文静的大家闺秀,一个是常留恋于夜店的浪子,两个人无论从哪点来看,都是极不可能走到一起的,可小周愣是被阿四的攻势俘虏,而且还是清楚知道阿四底细的熟识之人。梅逸之刚听到大胖说这事时,根本不相信,还是最后阿四自己肯定后,才有些半信半疑。
不过梅逸之很快就恢复了常态,自嘲“吃渣就吃渣”吧后,重新满怀热情的投入了工作。最近市场有个令梅逸之特别###的信息,那就是由于法人股拍卖的低迷,很多大单无人接手,拍卖方开始想出了分割股份后拍卖的应对之策。这样的话,把动辙几百几千万股的份额分割成几十万股,就给资金量少的有心者提供了机会。
梅逸之并不是所有上市公司的法人股都关注,那些业绩差、企业没什么成长###的鸡肋股,梅逸之是没兴趣的,更别说那些亏损的垃圾股了。这时市场上强制拍卖的法人股一般有这么几种情况,一是那些亏损股,还有一种就是抵债的股权,这类股权中往往有很好质地的上市公司法人股可供选择,被拿出来拍卖,只是因为持有者的问题,而不是上市公司的问题。
梅逸之在读报时,看到了某地法院有强制拍卖某公司持有的社会法人股的信息,待拍卖的法人股,是一家从事酒类生产的企业。近一千万股的总量,已经被分割好后待价而沽。最少买入数量是50万股,底价只有元。
这种酒梅逸之没喝过,他平时没有饮酒的习惯,只是在场面上会少许喝些啤酒和红酒,由于不了解,梅逸之特地打电话去问了爱喝酒的大胖,大胖说这种酒喝过还不错,不过他自己不喝这个品牌。梅逸之就去大卖场买了一瓶,然后又咨询了一下卖酒的营业员产品的销量问题,又去其他地方看了看,发现这种酒基本上每处都有,做了一些简单的调查后,梅逸之晚上回家后,就喝了一点这酒。
杜宛儿已经不在了,整套公寓里静得有些悲凉。梅逸之跟几个合作伙伴一一打了电话,问他们有没有兴趣出资购买部分股权。大胖首先表示没钱,他一人吃饱全家不愁,钱这边进那边出,没什么积蓄,而且最近收入也只勉强够糊口之用。阿四和小周虽然还有些积蓄,但他们已经决定要买房结婚,也没有多余的钱再拿出来了。梅逸之在电话中就向他们先贺了喜。邹慧那里,梅逸之不打算再去联络了,她的钱有限得很,上次就几乎倾囊而出了。只有沈靓,上次碰头会时,说有兴趣购买一些法人股,自己现在只有雪莉那三十万资金没动,还需二十万以上,才能去购买那至少五十万股的拍卖份额。
第二十七章 好人吃渣(2)
梅逸之给沈靓也打了个电话,把情况简单的介绍了一下,问沈靓有没有兴趣参与,不过最好是直接出资二十万以上,这样的话,就不用再去找别人来凑份了。沈靓自己没钱,刚学校里毕业出来,不过她说马上就去问父母拿钱,说给她一天的时间。梅逸之答应了,心里就想,如果沈靓那没法凑钱出来,就把自己老家那套房子给卖了,也要投资这笔法人股。自己也不会在老家长住,那里缺乏氛围,不像现在这个城市,券商总部、基金管理公司总部林立,客户的资源也丰富得多。
隔天中午,沈靓就给梅逸之来了电话,说父母已经答应给她二十万来投资,问怎么把钱给梅逸之。梅逸之上午已经把雪莉那放在自己这的三十多万转入了投资公司的帐户,梅逸之问沈靓,她父母会不会办理转帐业务,他先把投资公司的银行开户帐号报给了沈靓,然后嘱咐她,可以让他家试试银行转帐的功能。
沈靓答应了,到下午快下班的时候,沈靓又来了个电话,说钱已经转到梅逸之给的帐户上。梅逸之就约沈靓下了班去吃顿饭,可沈靓说有同学聚会,只能稍晚些才有时间,并说聚会结束,直接去梅逸之住的地方。梅逸之要写张私下的契约给沈靓,所以就答应了。挂了电话,梅逸之用电话查了下公司帐户上的余额,确实资金已经到帐了。
晚上大约到了九点多钟的时候,沈靓才姗姗来迟。梅逸之和她只接触了没多长时间,就觉得她属于那种很外向很开放的女孩,顾忌一向很少,自己想怎样就怎样,我行我素的###格。
当把沈靓迎进屋后,梅逸之就闻到她身上有股浓烈的酒精味。沈靓满脸通红的自己找了个椅子坐下来后道:“有点喝多了,头晕,她们非灌我不可。”梅逸之摇了摇头,心想现在的大学生都是这般“五毒俱全”吗?
梅逸之去泡了杯浓茶后递给沈靓,然后去房间把早已写好的字据交给了沈靓。沈靓醉醺醺的看了下字据后道:“梅老师,这就不用了,我相信你的。”梅逸之摇了摇头道:“亲兄弟也要明算帐,字据就是收到资金数额的凭证。程序问题,一定要的。”
见沈靓收好字据后,梅逸之又去搓了把冷水的毛巾让沈靓敷在额头上。还没敷多久,沈靓就去卫生间关了门呕吐起来,虽然关着门,但声音还是听得很清楚的。梅逸之叹了口气,酒精和毒品,都是能使人失态,丧失自尊的东西。
过了一会儿,沈靓从卫生间出来,就往客厅的沙发上一躺。今天沈靓依然穿得很###,上身穿蓝色背带衫,下面配条白色超短裙,白色的高跟鞋。梅逸之把茶递给了沈靓道:“不会喝就少喝点,现在感觉怎么样?”
“吐了后好多了。”沈靓接过茶杯后大口喝了起来。喝好茶后,沈靓拍了拍身边的地方,示意梅逸之也坐。梅逸之虽然觉得她身上那股酒精味难闻,但不知怎么还是坐了下去。沈靓###的双腿就呈现在眼前,梅逸之突然感觉有些冲动,心里就想着阿四那句话,鼓起勇气就伸手去###沈靓白晰###的玉腿。
第一次做这种事,梅逸之很紧张,感觉心就要跳到喉咙里了。可沈靓并没有用手去推梅逸之的手,梅逸之只象征###的###了几下后,就觉得不妥忙伸回了手。这时,令他意想不到不到的情况发生了。沈靓挪了挪位置,贴着梅逸之,然后就转过身搂住了梅逸之。两个人互相###起来,沈靓大胆的脱去了背带衫,又帮着梅逸之脱去t恤。。。
这个晚上,梅逸之没有自卑,沈靓没让他有这种机会。
早晨醒来后,沈靓像醉猫般的媚眼如丝,一边轻轻###着梅逸之那不算宽阔的胸膛,一边道:“以后我会经常来你这里的。你欢不欢迎啊?”梅逸之不由自主点了下头。
沈靓一只手托着头,一只手用指甲在梅逸之身上轻轻滑来滑去道。梅逸之被她弄得奇痒,连忙一骨碌爬下床离开了房间。就听背后传来沈靓的低笑声。
洗漱完毕后,梅逸之见沈靓还没出来,就只能再去房间叫她,沈靓侧身裸睡着,犹如欧洲油画中的维纳斯一样,美得令人窒息。
看看上班时间快到了,梅逸之就赶着去公司上班了。沈靓现在不在投资公司接电话了,不过也没去找工作,一门心思在准备考注册分析师的资格证呢。
接下来几天,梅逸之就忙着法人股竞买那档子事,竞买法人股的竞买人,先要把相关保证金交至法院指定的帐户,还要提前一天持相关证件和保证金收据到负责拍卖股权的拍卖行去办理竞买手续,所以梅逸之请了两天的假来办这事。拍卖当天,梅逸之提早去了拍卖行包下的拍卖地方,是家宾馆的小会堂。等正式拍卖时,来得人并不多。由于最终竞买人廖廖,最终的交易价格就是底价的元。由于还剩下一部分股权没有能拍卖转让出去,梅逸之估计以后拍卖行还会进行第二次拍卖。
来之前,梅逸之就考虑到拍卖行还要收取一定比例的佣金,所以把这些时候自己拼命赚来的外块都打入了公司的帐户,即便这样,等所有转让手续办好后,公司帐户上也基本没多余的资金了。购入这笔法人股股权后,梅逸之又成了名副其实的“月光族”。
第二十八章 说不清的关系(1)
梅逸之去外地竞买法人股前;沈靓曾问起过他,为什么这么喜欢投资法人股,又不能炒的。梅逸之就对她解释道:“有几点原因。一是监管机构对证券从业人员的限制比较多,比如不能投资二级市场。二是法人股虽然目前不能流通,但对上市公司所有的权利还是享受的,不但与流通股同股同权,无论是分红还是送股、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只要控股股东和流通股股东能够享受的,法人股都能享受。流通股花10元价格买入,以一股计算,每股年度送红利一毛钱,流通股股东的回报率是1%,而一元左右价格买入的法人股,回报率则高达10%。流通股的年回报率还赶不上银行存款利率,而法人股的回报率则大大超过存款利率的回报。这是从投资角度而言的。第三就是赌未来中国股市的国有股和法人股的全流通,只要流通,目前基本上以面值买入的法人股,与二级市场的流通价格相比,是肯定能获得增值的。”
沈靓在梅逸之详尽的解释下,总算搞清楚了法人股的价值。所以很支持梅逸之,鼓动父母拿出一大笔钱来进行长期投资。梅逸之在沈靓出资前,已经把法人股的利弊都解释得很清楚了,最大的弊处就是流动###不强,需要以时间换取空间来打长期抗战的仗。
沈靓当时听了,就冒出来这么句话:“只要不等到我人老珠黄时流通就行了。”
竞买成功后,梅逸之就把消息告诉了沈靓,现在也算合股买入,两个人的经济利益算是绑在了一起。沈靓对梅逸之的信任,从一下子拿出二十多万就可以证明。这个时候的二十来万,就相当于一个中等偏大以上的城市的一套大户型房子的价值还强,这时的房价还处在低谷,要不是沈靓家是做生意的,一般家庭,还真一下子拿不出这么多的钱来。
梅逸之上班后,坐在梅逸之旁边的同事悄悄对他道:“公司现在正在做只股,大家都买了些,别说我没通知你,买不买可是你的事了。”说完就打开那只股票的k线图,把电脑转了个位置让梅逸之看。梅逸之看了一眼,然后在电脑里输入了那只股票的号码,最近其他办公室的同事正在媒体上不馈余力的介绍这只股票。梅逸之心想,原来这只股票是自己公司在做,那肯定是没问题的,公司的实力一向厉害,做起短庄来非常凶悍,看这只股票的形态好象马上就要突破了。
坐在梅逸之边上的同事是个“韭菜面孔”,“一拌就熟”的那种,非常活络。梅逸之现在虽然积极搞好同事关系了,可到底还是###格所至,交往的空间并不大,只是自己办公室的几个同事相处得还不错。所以其他办公室的同事有什么信息,也很难传到他那里。
这种“老鼠仓”在熊市中特别盛行,因为市场低迷,大家的收入有限,所以有了绝密的消息后,都互相小范围分享一下,乘乘船,用国家资金为自己赚些“红包”贴补一下。在特别大的牛市中,没有消息的,股票知识一知半解的小散户都能在很短时间内让资金翻倍或翻几倍,“老鼠仓”的吸引力也就会大大下降。
“老鼠仓”在业内是个公开的秘密,谁也无法否定,每个大牛股后面,都无法排除“老鼠仓”问题。只不过倒霉的资金###质不同罢了,有些是国有资金来替一大批套利铲地皮的“老鼠仓”买单,有些则是小基民的钱来替基金经理的“老鼠仓”买单,有些则是客户委托资产来替操盘手们的“老鼠仓”买单。反正称之为“老鼠仓”是很贴切的,一群大大小小的“硕鼠”就是靠这过着滋润日子的,即便在熊市中,亏也是亏小股民、小基民这些弱势群体的钱而已。
第二十八章 说不清的关系(2)
不过查处“老鼠仓”是个很艰巨的任务,因为硕鼠们知道游戏规则,这种行为是违反相关法律发规的。但上有政策,通常下就有对策,自己不能买,直系亲属也不能买,那么表亲呢?远房亲戚呢?花些钱买来的身份证开的各类不规范不合格帐户呢?这么浩繁的工程,可谓抓获的都是沧海一粟罢了。只有一些蠢到极点的人,才会在其直系亲属的帐户下被抓到证据,从而成为“替罪羊”,“反面教材”。
除了从股价操纵中为自身牟利的“老鼠仓”外,上市公司送股、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收购重组等重大内幕信息,也是相关能获取信息之人员致富的不二法门。很多有大比例送转股预案的上市公司,在正式预案未出台之前,股价有的早已是被炒得高高在上,或等方案公开披露后,连续大涨买不到,小散户追进去时,里面“先知先觉”的潜伏资金就开始大举撤退了。这是另外一种形式的“老鼠仓”,以信息优势为赚钱之术。这种优厚分配方案出台前,股价已经“熟透”的现象非常普遍,事后真正被由于内幕信息交易而查出来的“硕鼠”,极为罕见。
梅逸之自己是个爱惜羽毛的人,当然不会去动用自己帐户买这只股,况且他现在也没钱好投。不过他在办公室时就想,也没什么好谢沈靓的,她对自己这么信任,一下拿那么多资金出来,总要找些机会表示一下。反正她与自己无甚瓜葛,要查也查不到她那里去,就偷偷溜出了公司,去街上给沈靓打了个电话。
“梅老师,我在家看书呢。有事吗?”沈靓又尊称梅逸之为老师了。“也没什么事,你父母有没有股票帐户的?有的话,我现在可以推荐你个股票。”梅逸之见四周没人后说道。
“我妈有股票帐户的吧。好象有些股票还套得很深呢。是什么股票啊?太好了,我妈能扳回些损失了。”沈靓###地道。
梅逸之把股票名称和交易代码报给沈靓后又道:“你现在就通知你母亲吧,就这个价格买就行了,要抓紧。”沈靓答应后连忙挂了电话。梅逸之回办公室后,那只股票已经涨上去几毛钱了,不过这还在成本区附近,买贵些也没关系。”大概过了一刻?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