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了两下巴掌。教育局长也爽快把那杯酒喝了。我没有停歇,马上又把瓶子里剩下的酒平均分在两只杯子里:局长,这杯酒我代表我同事,再敬你一下。说完,一扬脖子又一口气喝了。教育局长只得又端起杯子,顺一口气,
把杯子里的半杯酒喝完。我喝完那些,真的没有一点事,头不晕,脸不红,心跳均匀。我笑眯眯看着教育局长,说:局长还不尽兴吧,咱们再开一瓶?有人就息事宁人地劝我:算了,已经尽兴了,别开了。我看局长已经差不多了,眼睛都浑浊不清,不过还硬挺不服输,嘴上说,开嘛开嘛,谁怕谁啊。我拿起起子,又撬开一瓶,满满倒了两杯,有人伸手去端局长的杯子,我就说,我今天代同事喝酒,因为我那个同事一点不会喝酒,在酒桌上是孬种,你要帮局长代酒,那局长也是孬种!平时我们尽受se鬼局长的凌辱,这次我也借酒发挥帮女老师们出出气。我俩都站着,我看着有些摇晃的教育局长:“局长,小女子斗胆说一句,这些该轮到你回敬我们了吧。”说完,我不急着喝,看着他。教育局长没言语,端起杯子,嘴贴在杯子边沿,就是吞不下去。我站着,看着。这时,教育局长的脸紫红紫红,像猪肝。号称“酒鬼”,也不见得海量嘛,我鼻子里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讥讽。教育局长终于分几次把杯子里的酒干完。我端起杯子,一饮而尽!我又说:“刚才是局长回敬我,局长别落下我的同事才对。”这下那个教育局长真是服了,不服不行啊,根本看不出我陶洁一口气已经喝下八两,而且还是刑场上的江姐一样“脸不改se心不跳”。我也是第一次发现自己敞开酒量真那么“能喝”。这时,副县长发话了:“这位老师,姓陶啊?陶老师,留点量,下次我敬你,好吗?”这样,我才停下来,坐回自己的位置。从此,我的“能喝”,就传出去了。也因此获得一个外号,叫“陶二瓶”。不久,就传出要从学校物se一批年轻教师到行政部门,那次带队来我们学校考察的,就是那个副县长。副县长第一个就点了我的名。也许是我的豪爽吧,给那个副县长留下了好印象,当然,还有酒量。陶洁笑着说。z
“那个副县长,后来是不是升了副书记?”
“你怎么知道?”
“猜的,副县长升为副书记,然后是县长,再然后是县委书记,这是官场规律。”
开学不久,我就听说这个漂亮的陶洁和当地副书记有一腿。原来就是这个副书记,当时的副县长慧眼识英雄啊,不仅因为酒量,还有她的美貌。
“陶洁,给副县长留下印象的,除了酒量,还有一样,你没说。”我看着她一头飘逸的头发,坏坏的笑。
“还有什么?”
“还有你的美貌。”
“谢谢你的夸奖,林县长。”陶洁说完这句话,抛一个媚眼过来,那媚眼说不尽的风情万种,让我心里一阵悸动。
“林县长,该说说你的光辉历程了。”陶洁嬉笑着说。
“我的历程,很平淡,没你的jing彩。小学毕业差点没能升中学,后来通过一个同学的父亲,才没有辍学,后来中学毕业恰逢恢复高考,幸运考上省师院,毕业后被老家县委书记拉回去建设家乡,先在文广局,后来官至副县。汇报完毕。”
“呵呵,林县长,你比我幸运多了,生活充满阳光。”
“陶洁,我的童年也是历经坎坷。”
“林县长,童年的你一定十分顽皮。”
“何以见得?”
“我会看相。”
“不幸言中,确实是这样,因为顽皮,吃了很多亏。中学因为一次偷油,差点被开除。”
“是吗?有那么严重?”
“真的。你也是过来人,那个时期的荒唐事你应该也经历过不少。”
“嗯,我那时还小,看着那些‘牛鬼蛇神’挂着大牌子游街,只是觉得好玩。”
“我们这些出身不好的人就不仅仅是看热闹,而是首当其冲深受其害。”
“嗯,我原先的家也是所谓的‘黑五类’我父亲就是*致死的啊!小时候对父亲的印象就是躲在广播下面听两报一刊社论,听‘梁效’的文章,唉,不说这些伤心的事了,说说你们的偷油故事。”
陶洁仰着头,像盼着大人讲故事的孩童。
我就把我们几个砸鱼、偷油,被恐吓,又如何承认,后来又怎样通过公社书记干涉才保住学籍的故事向陶洁讲了一遍。
听得陶洁哈哈大笑,她说:“你这还算好的,最后总算化险为夷。我们读书时有一个同学稀里糊涂就被弄进牢房里去了。”
“是吗?还有比我们倒霉的?”
“是啊,他是我初中的同学,叫许林。*伊始,不是全国作兴‘斗私批修’吗?我们学校也一样,一段时间也天天搞这个,搞人人过关。上面要求每个人都要‘狠斗一闪念私心’,公开坦白和批判思想深处的‘私心杂念’和灵魂深处的‘资产阶级思想’,要做到‘亮私不怕丑、揭私不怕疼、斗私不留情’,那时我们幼稚啊,总以为上面的话就是绝对真理,自己照着做了,‘斗私’彻底了,就是革命行动。否则就是资本主义修正主义就是思想反动。许林是我们的班长,事事要带头,这次也不例外。班主任特意找到他,对他说:‘许林啊,你是班长,要领着全班同学搞好这次‘斗私批修’,这是光荣而艰巨的政治任务,你带个头,给大家做个样板。’并许诺带头带好了,可以推荐他当‘活学活用著作的积极分子’,可以参加全县的‘讲用会’,这是多么大的荣誉啊,许林被鼓动得热血沸腾,一口就答应下来,用了几天的时间,jing心准备了一篇发言稿,说自己怎样满脑子资产阶级思想,怎样贪图享乐,怎样羡慕生活比自己好的人,写好之后,看来看去,总觉得不满意,不够有震撼力,不满意怎么办,推倒重来,许林撕掉这几页稿纸,又伏案重写。学校‘斗私批修’会开始了,许林拿着重新写好的稿子上了台。台下的老师和学生听到许林一个个故事:许林借教女同学骑自行车之机,摸女同学的屁股;捉迷藏的时候,乘机把女同学揽在怀中;河边偷窥女同学洗澡。轰动,绝对的轰动效应,许林听见台下一片嗡嗡声,他知道自己这次的发言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但后果却不是许林和班主任预计的那样,许林没有被选去参加‘讲用会’,而是被请去公安,手铐一带,许林以‘流氓罪’的罪名进了看守所。”
“悲剧,那个时代本身就是产生悲剧的时代。那个许林,后来怎么样了?”
这个故事让我想起自己的童年,当时的自己不是也像许林一样幼稚?还试图与前爸林chun明划清界限,现在想想多可笑!我为那个倒霉的同病相怜的许林担心着。
“判了十年,在外地坐牢,我不知道他后来的情况,应该早已*出狱了吧。这是什么事啊,本来就是一起冤假错案嘛。”
天se渐渐晚了,河面由蔚蓝变成暗绿se。天空中飞过一只晚归的鸟,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
这样的环境,这样的傍晚,孤男寡女,默默相对,怎么都是一件滑稽的不合时宜的事,尤其在连空气分子都充满政治se彩的党校。
我意识到这一点,yu站起身,却感到双腿百般沉重,每一只腿就像灌了一百公斤的铅。我的思维跳过,跳过幽蓝的河面,逃到无穷远处。我的双手不知是意料之外还是意料之中,就这样没有通过大脑指挥,搭在陶洁瘦削的微微颤动着的双肩。
陶洁没有躲闪,仰起脸,嘟着嘴巴等待着。我一只手松开她的肩膀,板着她的头,舌头霸气十足地顶开她紧抿着的嘴唇,我们的吻,很突然,没有前兆,却是疾风暴雨、汹涌澎湃。陶洁保持仰头的姿势,热烈地回应着。这真是个妙不可言的游戏。
我不知道我们这个吻占用了多长的时间,我也不知道究竟是谁的嘴唇率先挪开。
我们都有点气喘吁吁。陶洁的头靠在我的肩上。
“除了我丈夫,我还是第一次与别的男人接吻。”
陶洁忽然这样说。
这是什么意思?她是不是在向我表白,她并不是一个随便的女人?陶洁十几岁就被*,那次是被迫的,当然不会有像接吻这样的前奏、铺垫。没有接吻,但并不意味着就没有其他的行动呀,你陶洁一路上来,谁又能保证你冰清玉洁?谁又能保证你不跟一些关键人物上床?现在不是至少有一个副书记摆在那里吗?我当然不会把这些话说出口,我只是心里这样想。
那个傍晚,*是我们最极限的动作,我们没有采取更进一步的行动,准确点说,是我谷子没有进一步采取行动,没有把全身软绵的陶洁收为自己的女人。
我们七点有夜课,我不想那么匆匆忙忙,像偷食的狗。我们以后有的是时间,有的是机会,只要她愿意,我愿意。
第180章拆迁老屋
河滩偶遇后,陶洁往我房间跑的更勤了,用的最多的借口,就是请教一些学术问题,我是班长,又是成绩打尖的同学,这个借口还是冠冕堂皇的。当然,我也乐得与美女耳鬓厮磨。而且,我还有一份暧昧的期待,我不知道这样的事情会发生在什么时候,发生在什么地点,但是,我有预感,我们都有预感,我们只是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
这天,陶洁抱着一本书又来了。z
陶洁刚刚坐下,就有人站在我门口喊我,说是有我的电话,让我去,我让陶洁自己坐一会,等我接完电话回来。
母亲口气很急,告诉我,县里修一条国家二级公路,已经测量过了,正好从我们老家房子附近穿过,要拆我们的房子。
“测量过了,已经定了?”
“是啊,我问了测量队的一位小伙子,他告诉我,已经定线,要改变线路,很难。但是,谷子,你去向范书记他们反映一下,看能不能保住我们的房子。”
母亲在电话上这样说。
是啊,毕竟居住了那么久,风风雨雨几十年,虽然是没有生命的房屋,也会有感情的。我听到这个消息后,心里也是不痛快,有一种失落感。
但是,我不想这样做,不想让范书记去干预。再说,修路不是当地zheng fu部门的事,范书记的干预不一定有作用。
我说:“妈,国家建设,那是毫无疑问要支持的,不要说我们这些有一官半职的人,就是普通百姓,也要支持的,何况还会给适当的补助。”
母亲说:“谷子,我也知道国家建设要支持,但是,我就是舍不得啊!”
“妈,公路建设是公路交通部门的事,范书记说了也没有用。
他们有没有说,什么时候要拆迁?”
“说是四十天期限,最迟不能超过下个月底。”
老房子要拆了,母亲他们安排到哪住呢,这倒是个问题。
“谷子,你现在和蒋小莉怎么样了?我看还是抓紧把婚事办了吧。”
母亲又提到这个问题。在她心目中,已经把蒋小莉内定为儿媳妇了,但我还没有想好呢。
我邹邹眉头,说:“妈,这个事还在考虑之中,我现在还在党校学习,不急。”
“党校不就是半年吗?等党校毕业,我看就把事情办了吧,你不急,人家会急啊,你这样不吭声不吭气的,人家急啊。”
我猜想,蒋小莉又给我母亲写了信了。
“谷子,你在听吗?”
我“嗯”一声,表示自己在洗耳恭听。
“蒋小莉对你一片痴情。”
母亲又来了,我心里一阵烦躁。
“你要对得起人家。”
“妈,我知道。”
“妈不管你跟这个女孩好,跟那个女孩亲密,最后你都得娶上蒋小莉。”
我不知道母亲是听到什么,还是蒋小莉告诉她什么。母亲这样近乎于逼婚,这让我心里很不痛快。我的妈,早不是包办婚姻的封建社会了。
我放下电话,走出教务处的门。不知今天农历十四还是十五,天上月儿正圆,洒向大地一片银se的光辉。眼之所及,皆为银白,这样的夜晚是静谧的,安详的。但我的心却静不下来。
我当然知道蒋小莉是个好女孩,当然知道她对我的一片痴情,从小学到现在,帮了我多少忙?母亲的手术,邓书记夫人的手术,还有我读大学时每个月雷打不动的生活费。
人心都是肉长的,蒋小莉的痴心和恩情,我谷子难道会视而不见?我也曾几次下决心,像母亲说的,干脆和她把那事办了,从此和蒋小莉一心一意过ri子。但是,这样的决心也只是决心而已,付诸实施又是另一回事。记得谁说过: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我不想那么早就把自己的爱情拖入坟墓,我还要好好享受过程。我知道,这种想法很自私甚至有些不地道,但这确实是我当时真实的想法。
回到房间,我还在思考这个问题。
“林县长,怎么了,家里有什么事吗?”
陶洁看我这样愁眉苦脸的,就关心的问。
“妈妈打来电话,县里修一条公路,从我家门口过,我的房子要拆掉。”我叹一口气,说。
“那房子有人住吗?”
“有啊,我妈妈和我后爸,其实也就是我的亲生父亲。还租出一些,张大爷他们在那里住。”
“哦。拆了就拆了吧,反正是老房子。”
“你不懂。”我说。
“你对那房子有感情,对吧?当然,在那里毕竟住过那么长时间,度过你的童年还有少年。当然有感情了。”
“房子很漂亮,青砖青瓦,有天井,典型的客家农舍,明末清初的建筑,屋后还有几颗枇杷树,我和小伙伴们总喜欢爬树上玩,不管是有果的季节,还是没有挂果的时候。”
陶洁静静听我描绘我的老屋,我不知道她能不能体会到我的淡淡的忧伤。
“青砖青瓦古se古香的房子、铺着鹅卵石的宽宽的门坪、长着肥大得毛茸茸叶子的枇杷树,它们就是我故乡的一部分,很重要的一部分,拆了,我的故乡就是残缺的、不完整的。”
我深深叹一口气。
“林县长,顺其自然吧,”陶洁的眼神充满同情和理解,“这也是我们无能为力的事,想开些。”
陶洁这样安慰我,像安慰一个受伤的孩子。
我也没有什么想不开,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速度正在提速,许多名人故居尚且不保,何况我谷子的几间老房子?到时,就把母亲他们接到县城吧,先租一间房子。
“陶洁,你多大年纪结婚的?”我突然这样问陶洁。
“林县长怎么关心起别人的隐私来了?”
陶洁笑嘻嘻地。
“随便问问,不好说也就算了。”
“二十二岁,就是刚调到乡里搞计划生育专干那年。”
二十二岁,蒋小莉今年就二十七了。
“一个女人,到了一定的年龄还没有谈婚论嫁,是不是会?着急?”
“那当然啊,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嘛。”
“那多大的年龄会为自己的婚事着急?”
“因人而异,有的十七八岁就急吼吼想找个老公,有的晚婚观念,三十岁也不觉得迟。”
“我再问一个问题,”我现在视陶洁为准红颜知己,说话就很随意,我说:“一个女人着急要结婚,是成家立业的要求还是生理的需要?”
“傻瓜,两方面的原因都有。一个正常的女人,到了一定的年龄,都会想男人的。”
说这句话时,陶洁大胆地看着我,眼睛的深处分明有一些*的成分。
周敏敏和她的领导上床,就不仅仅是为了争夺主演的位置,或许还有自身的需要,一举两得?又想蒋小莉这么多年,除了我这个公开的恋人,也不知有没有与其他的男人疙疙瘩瘩?我又想到我自己,初中时期就有了“xing伴侣”,后来又和叶诗文、刘紫薇相继发生关系。陶洁说得对,一个女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就会想男人的,同样,一个男人到了一定的年龄也会想女人的。
我们的头靠得很近,几乎贴在一起,耳鬓厮磨,都能感觉到对方的呼吸的热气。我又一次闻到陶洁身上发出的那股好闻的牛nai一样的香味儿。
未婚的女人想男人,已婚却又不得不两地分居的女人当然更想男人,因为她尝过那种yu仙yu死的快活,所谓久别胜新婚,就是这个理。
第181章殷勤的陶洁
我不知是不是吃错了什么东西,那天晌午我的肚子莫名其妙疼痛起来,自己跑去小药店买了几片药片,午饭后吃下去,不见效果,反而越发痛得厉害,中午去了两趟厕所,拉出的大便像放了苏打的稀粥一样。
陶洁看我无jing打采的样子,拦住我,关切地问:“林县长,身体有痒?”
我说:“肠胃不好,拉肚子。”
“脸se很难看呢,看医生了吗?”
“买了几粒药片。”
“止住了?”
“好像没什么效果。”
“还是出去看看正规医生,别耽误了病情,我看你脸se真的很难看。”
我笑笑:“我谷子没那么娇嫩,挺得住。”
“什么都可以挺得住,就是疾病不能挺,不能拖。”
这时康明山也过来了,就问:“什么事?”
陶洁指着我说:“康明山,你看看林县长的脸,蜡黄蜡黄的。”
康明山瞧我一眼,问:“林县长,什么病,哪不舒服?”
我轻描淡写地说:“拉肚子,小毛病。”
陶洁“哼”一声,还小毛病呢,说话都有气无力,小病拖成大病,到时看你再神气,再说大话。
康明山说:“林县长,你的脸se真的很差,要去看看。”
我还是不以为然:“拉肚子,都是这个症状,谁拉肚子还红光满面,神采奕奕?呵呵。”我说完,故作轻松笑一笑。
“拜托,别逞强了,好不好,我的好县长。”
陶洁不满的表情,那是对我的关切,这让我很感动。
“要不要让孔令培弄一部车?”康明山问。
“不用吧,咱们现在就准备,还能赶上校车。”陶洁这样说。
我再拗下去,就显得自己太不近人情了。好像我不去医院,耽误的是他们的病情。这非同一般的同学情谊,让我深受感动。
我们搭乘校车到了省城,又换乘一部的士去了最近的一家医院――省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经检查诊断,是急xing肠胃炎。医生听说我们是党校的学员,交通不方便,就特别叮嘱,最好还是住下院来,他说,患者已经是严重脱水,需要挂瓶输液补充水分,打吊针也需要一些时间。
我对陶洁和康明山说:“你们回去吧,打一部的士。看来我谷子只好在这里滞留一晚了,呵呵,长这么大,我还是第一次住院呢!”
医生说:“最好再留下一个,万一出现什么情况,也好有个照应。病人这个病情,还比较严重。”
康明山和陶洁就争着要留下照顾我。
最后还是陶洁的理由更充分,她说:“安顿好以后,我还要去逛逛街,买一条寒天穿的裤子。以前就想买了,一直没机会出城,这次也是屙屎挖芋头――一举两得。”
听她这么说,康明山就没再坚持,和我们打一声招呼,就走了。
我这个副县长,在省城就是平头百姓一个,在医院也就是在普通病房屈就。
我那个病房,还有一个老太太,七十多岁,肺气肿的病,听说住了一个多月了。久病床前无孝子,老太太的儿子女儿孙子孙女们,很少来看望,把老太太孤零零一个人扔在病床。
又是去二楼拿化验单,又是去捡药窗口拿药,又是到处找开水,陶洁忙前忙后,脚不沾地,我过意不去,就笑着对她说:“陶洁,这些我自己来,能行的。”陶洁朝我一笑:“你现在是病人,需要照顾呀。”我说:“我是个生活可以自理的病人,别把我惯坏了,以后回到党校也当个甩手先生。”陶洁就说:“回到学校,需要照顾,也要照顾啊。”说得我心里甜丝丝的。有人关心的感觉真好。
这些都搞停当,我躺在床上挂瓶打吊针,陶洁突然想起什么,一拍脑袋:“嗨,我差点忘了!”我以为什么大事,就问:“干嘛,什么事?”陶洁说:“我去买几斤苹果,拉肚子的人,需要补充水分,吃点水果最好。”说着,就出去了。
看着陶洁匆匆离去的背影,老太太羡慕地对我说:“小伙子,你真有福气,找了一个那么贤惠的老婆。”
我哈哈一笑,回答老太太:“老婆婆,她不是我的老婆。她只是我的同学而已。”
“又漂亮又能干,还对你那么好,这样好的老婆打着灯笼也难找啊,小伙子。”
我不得不再说明:“她不是我老婆,她是我的老乡,我的同学。”
老太太又说一句:“郎才女貌,你们真是幸福的一对。”
我两次解释,她都充耳不闻,这老太太莫非是个老年痴呆?
我打算不理她,从枕头底下抽出一本兜苹果,还有雪梨。
陶洁为我削苹果的时候,我悄悄对她说:“陶洁,那床的老太太把我们当夫妻呢,还一个劲夸你贤惠、能干,又疼老公。”
陶洁又削了一只苹果给老太太。
还没拿过去,穿着白大褂的护士就进来了,托着针筒和药水,要给老太太打针。
老太太原先是站在床边的,护士也不说话,伸出那只细嫩的手指指那张床,又把另一只手里的针筒晃了晃。
我看此情景,就问那个护士:“这老太太是不是老年痴呆?”
护士回过头,看我一眼,回答我:“那倒不是,老太太耳朵很背,你就跟她大声说话,都很难听得见。”
可以想见,医院的饭很难吃的,陶洁就建议,是不是去外面去看看吃点什么,我是没胃口,山jing海味都难于下咽,但我考虑到陶洁,忙了大半天,肚子一定很哦了,就爽快地应了。
虽然我在省城读书四年,却很少到处逛街的,尤其附一院所在这片区域来的,来的更少,更不熟悉,我们出了医院大门,信步往东边方向走着。陶洁就问我,是不是吃点面食?面食对肠胃不好的人比较合适。陶洁说这话时,正好附近有个东北饺子馆,我是不想走远,拉肚子体力消耗大,就说,行,咱尝尝东北饺子。北方人过年过节必定要吃水饺的,咱南方人天天过年。
大厅里三三两两的食客,生意说不上特别好,也不会太冷清。我们选了一个比较清静的角落,坐下来。这里有两种位置,一种是大圆桌,适合人多的食客,一种是火车座位式的,四人相对而坐,两人一边,中间一张长条桌。我们就选了这种,我和陶洁一人坐了一边。墙上盒式的小喇叭传来萨克斯的声音,低沉而又舒缓。
我们坐下不久,就来了一位老者,一头华发,步履沉稳,一副宠辱不惊的的淡定。在我们隔壁的位置,坐下,把随身携带的一本什么杂志放在桌面上。我估计,大概是《老年之友》之类的杂志。
老者是不甘寂寞的那类,一坐下,就笑容可掬打量着我们,和我们搭话:“年轻人,哪里的?”
陶洁抢先回答:“老伯,我们都来自乡下。”
“出差?”
“读书。”
“进修吧?”
老者和蔼地问。
“是啊,我们在省委党校进修。”
陶洁不无自豪地回答。
“我看出来了,你们都是官。”
老者这样说,语气依然不卑不亢。
“老伯,古人称县官为芝麻官,我们都不到这个级别,还不算官。”
我看出这位老者不是等闲之辈,就谦虚地插了一句。
“现在你们不是强调‘与时俱进’吗,世道不同了,时代不同了,官的概念有所不同了,现在不要说县官,有的科级的乡长股级的村长尾巴翘到天上,一副君临天下的气概,以为自己是多大的官呢!”
我和陶洁相视一笑,陶洁笑得有点羞赧,因为她就是老头讽刺的“自以为多大的官”的科级干部。
老者似乎发现了我们的窘迫,特意解释:“我也是随便说说,你们别介意啊。”
我说:“老伯,您说的对,确实是这样,现在有些官员离群众是越来越远了。”
老者显然对我这句话很满意,或者很认同,头上的白发微微一颤,说:“都说当局者迷,算你还是个比较清醒的人。”
我们在等着水饺煮好上桌的功夫,我和老者随意地聊了起来。
虽然是初次见面,我和老者却没有距离感,似乎很聊得来。我很随意地聊了我的工作,以及我的作家的身份。老者偏头看我一眼:“没想到,你还是个才子呢。”我的脸刷地就红了。老者看我的目光,温和而又犀利,让我心里有些忐忑。
“当官的我看多了,那些作家我也接触不少,像你既做官又写书,我是指文学创作,不是指那些沽名钓誉写什么*的官员,”老者这样解释。我紧紧盯着老者的脸,老者的这番话,又一次证明他不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老者停顿一下,继续说,“像你这样的官员作家(我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名词)我遇见的不多。”
我谦虚地说:“我也算不上什么作家,就是把我经历过的一些东西整理整理再写出来就是。所以我的作品主要是一些乡土文学。”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老者嘴里吐出一句行话。
“老伯您是……”
我猜测老者的身份有三种可能,一种是退休干部,一种是知名学者或退休教师,一种是作家。
“我姓于,叫我老于头就行。”
老者似乎不愿意多谈自己不愿意谈,只报了姓,省了名,更没有谈及自己的身份,我也不好打破沙锅问到底。
一会儿,饺子上来了,服务员越过我们,把一碗饺子端在老者那张桌上,恭恭敬敬放在他面前,对于这明显的“越位”,我没有对服务生生气,更不会嫉妒老者,而是更加确认这满头华发的老者不是一般的角se。
老者毫不客气,大大咧咧拿起一次xing竹筷,夹起一只水淋淋的饺子就往嘴里送。
老者吃的很快,不一会儿就把一碗水饺消灭殆尽,拽过一张餐纸摸摸嘴唇,站起来就走,走出几步想起什么似的又折回来,我以为他可能是落下什么东西,左看右看除了一双筷子和一只剩下汤汤水水的大碗,也没看见桌上还有其他什么东西,却没想到这老者是冲我们来的,他噌噌噌走到我们面前,站定,瓮声瓮气说了这么一句话:“党校的学生,坐在这里吃水饺的,这几年我看见的还真不多。年轻人记住了,什么时候都要保持艰苦朴素的优良传统!”说完,不待我们反应,便扬长而去。
老者走后,陶洁望着他的背影,略略发泄不满:“什么人啊,教训我们吗?倒像个老领导似的。”
我朝她一笑,说:“你还别说,这老家伙以前兴许真是高干呢。你没看见吗,连这里的服务生都要买他的帐。”
第182章这一晚,我们共睡一床
我让护士给我们另外弄了一只躺椅,一床薄被,躺椅是竹子的,很破旧,人睡在上面咯吱咯吱响,那床被子,我摸了摸,基本上摸不到棉絮。
我扬起手,在那张躺椅上拍几下,笑着看看:“陶洁,要是让你在这里睡一晚,恐怕明天就要我服侍你了。”
“那怎么办,总不能坐到天亮吧?”陶洁歪着头笑。
“要不这样,”我看着那张发黄发黑的躺椅,指指病床上那床被子,“我这床被子给你,我这下面有垫被,总更暖和一些。”
陶洁说:“你不是一个人受冻变成两个人受冻了吗?”
“要不,咱就挤挤?”
我朝陶洁挤挤眼,用开玩笑的口吻对她说,没想到陶洁却大大方方应道:“好啊,有什么不可以呢?这样两个人都不会受冻了啊。”
陶洁这一大方,反倒弄得我猥猥琐琐小家子气。俗话说,“只要心眼正,尼姑和尚可以共板凳”,不过,我可不敢说自己“心眼正”,对这个风韵迷人的少妇早就有收归旗下的企图,难道这又是一次天赐良机?我不知道,长长一夜共居一床,我能不能控制自己,我不知道自己和陶洁会不会发生故事。
十点左右,陶洁脱了外套,掀开被子钻进我的被窝。我睡在靠墙一头,陶洁睡在另一头,床小,我们只能挤在一起,紧紧靠在一起。我们都只穿着棉毛衣,陶洁是红se的,我的是黑se的,不知怎么,这巧合让我想起司汤达的小说《红与黑》,想起司汤达描写小教士于连和德,莱纳夫人的那些偷情的场面。
这个时候,住院部大部分病人都已经休息,不知从哪里传来一阵小孩的啼哭声,断断续续,隐隐约约,更显得夜的静谧。
我没有征求老太太的意见,就把高悬在头顶的那盏炽光灯给按灭了。老太太基本上是个聋人,就是跟她打招呼,那也是瞎子点灯――白费劲。虽然熄了灯,窗外还有路灯,室内物件也依稀可辨,院子的枯枝投影到窗户上,像是一幅艺术大师的剪影。
陶洁的迷人的躯体毫无选择地紧紧挤靠在我身上,因为只有这样,陶洁才不至于把一部分身子悬在床外。
既然那个老太太那我和陶洁当成了夫妻,我和陶洁共处一床在她眼里当然就顺理成章了。不过,她的存在,总是一个障碍,上了年纪的人睡眠少,加上这个老太太白天就躺在床上昏昏沉沉迷迷糊糊,现在一到夜晚,反而格外jing神,在床上翻来覆去,因为支气管出了毛病,呼吸很重,口里还含混不清哆嗦什么。
“老太太是不是在说梦话?”
黑暗中,陶洁这样问。
“谁知道呢,好像不是,我发现她白天也常这样念念叨叨的自言自语呢。”
“一个人老了,是不是都这样啊,过去几十年,我陶洁是不是也是这个样子,想想多可怕啊。”
我在她脚上轻轻捏一下:“那你就趁现在年轻,好好享受享受生活嘛!莫待无花空折枝啊!”
我这句话就含着一种暗示,一种*。
陶洁似乎动了一下,接着,我的上面就有了压力,陶洁一只脚放在我身上,这是一种肯定,更是一种鼓励,我就大胆地用手抚摸她的脚趾、脚掌和袜裤包裹着的小腿,当然,我只能抚摸这些部分,要想摸到其他部分,我就得坐起来。
老太太翻了一个身,压得床板吱呀一声响。门口还响起一阵脚步声,我下意识地停止动作。
“林县长,长夜绵绵,你给我说个笑话吧。”
陶洁那只脚还停在我上面。
我说:“好啊,我就说个上面有人的笑话给你听,也许你早听过了,你就当复习一遍。”
“有五个女人被上级考察,只提起一个人,记者采访那些落选的女人,第一个女人说:我所以被淘汰,那是因为我上面没有人;第二个女人说:我上面有人,但是他不硬;第三个女人说:我上面有人,也硬,但是我下面没动,第四个女人说,我倒是动也动了,
是没出血,所以最后导致功亏一篑。”
说完这个段子,我问另一边的陶洁:“陶洁,你听过这个段子吗?”
陶洁老老实实回答:“是听过,不过,常听常新啊。”
我说:“陶洁,你也说个来听听。”
“我可说不来,你再说一个嘛。”陶洁撒娇道。
我又给她讲了个笑话。
“有两对夫妻,在一起打麻将。小张一不小心把一张牌碰到地下,他弯腰去捡,却够不着,于是就钻到桌子底下去捡,当他抬起头一时,却发现小王的太太裙子敞开着,里面没有穿裤衩,他吓了一跳,脑袋“咚”一下磕在桌子上,钻出来时,已是满脸通红。小王的太太看出来了,这个小张一定是看到了自己下面的隐私了,才会那么慌张,那样尴尬得一脸通红。但是她却装做坦然,没事人一样。不久,小张接到王太太的电话,她问:“小张,你昨天钻到桌子底下是不是看到了我没穿裤衩?”小张不好意思地说:“是的。”又马上解释道:“可我不是故意的。”王太太说:“没关系的。”停了一会儿,又说:“既然看到了,我想问你一句话,”小张心情忐忑答道:“什么话,你说吧。”“想得到我吗?”简直是喜从天降,小张大喜过望,说:“想,当然想!”王太太说:“那好吧,你既然想得到我,你就把昨天赢我们的那三千元还给我,我会让你满意的。”小张想了想,说:“好吧,一言为定,这个星期天小王加班,我中午就去你家。”王太太说:“好,星期天见啊!”星期天到了,小张如期到了小王家,把三千元钱交给了王太太。小王太太也不失约,果然牵着小张的手一起进了卧室,让小张痛痛快快爽了一把!小王快回来了,小张这才和王太太告别。小张走后不久,小王就下班回家了,进屋便问:“刚才小张是不是来过?”王太太有些吃惊,又不敢否定,点点头说:“是啊,来过,不过,呆了一会就走了。”小王接着又问:“他是不是给了你三千元钱?”王太太心中一惊,心想:“天啊,他怎么都知道?”惶恐却又无奈地回答丈夫:“没错,他是给了我三千元钱。”“那就好,这就对了。”小王说,“是这样的,今天上午,他来到我办公室。要我借三千元钱,我本不想借给他的,这家伙昨天刚刚赢了我们三千元钱吗,现在又还向我们借钱,可他说等着急用,而且,说好下午就还给我,我就借给他了。可是,我等了一下午,也没见着他。一直到下班的时候才看到他,他说把钱给你了。我还以为这家伙是在骗我呢!”
接下来,我兴趣盎然,又一连着讲了几个带se的笑话和段子,讲得自己热血沸腾,下面有了反应,这时再摸摸陶洁的腿,也是烫烫的,想必这女人也已经是chun心荡漾,难耐兴奋。夜幕下,一对正当年少的男女,挨挨挤挤睡在一起,讲着听着这种故事,尼姑和尚也会有反应的。
我一边抚摸陶洁那只搁在我身上的那只脚,又把自己一只脚抬起来放在陶洁温柔温热的大腿上。我们两人四腿麻花一样扭在一起。
我脚底一阵痒痒,陶洁也摩挲着我的脚底,轻轻地,像猫舌头舔,很舒服。这是一种鼓励,也是一种暗示,我越发兴奋起来!此刻就把陶洁占为己有的念头就像初长的笋尖拱破地皮,又像发酵的面团迅速在我心里膨胀、膨胀!这真是天赐良机,因病得福,陶洁这颗令孔令培和许多男人垂涎的果子,这时就乖乖躺在我身边,唾手可得而不得,如入宝山空手回!哈哈!孔令培你小子苦思冥想得不到的女人,我谷子现在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正当我洋洋得意准备采取进一步行动的时候,突然传来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