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3部分阅读

作品:中年英雄|作者:whounderst|分类:综合类型|更新:2025-05-20 19:41:44|下载:中年英雄TXT下载
  估计当时我那豪情有点像从前端着一脸盆水要打油井的铁人王进喜。他们三个人一起目光惊诧地看着我。

  我说:你们看什么,难道不认识在下吗?你们已经是酒行业的三大王了,你们自己投资创办一个长年举办酒业文化节和会议的场地,把文化节办成一个永不落幕的酒文化展览和产品展销会,与其租场地不如自己建场地,名字就叫酒客隆。

  酒客隆三个字一从我的嘴里吐出,最后一个字还在舌头上粘着呢,那三个家伙,也就是雇我的三个老板拥上来,差一点要启开我的脑壳,他们要看看我的大脑到底有多么重,这个大脑咋这么聪明、智慧、了不起,想出了酒客隆这么好的创意,这么好的名字。

  酒客隆是我多年从事智业最好的创意,也是智慧劳动获得最高回报的一次,他们付给我策划费50万元,是税后一次性付给我的。

  我的这次策划也是给这三个酒王灾难性的一次策划,他们为此失去了五千多万,并由此伤了人和企业的元气,导致心灵疲劳,再也没有振作起来。四年过去了,当年的酒王已经灰飞烟灭,没有人再喝他们的酒了,也没有人再提起他们了,只有我,在用他们付给我的钱买的房子和笔记本电脑坐在广州市一个幽静的山庄,浮想联翩,心潮澎湃,感慨万千,悔恨交加地叙述着他们当年往事。

  徐善由于是市府官员出身,做事又比较稳重、逻辑性强,又是盟酒的董事长,遇事可不用请示,自作主张。选好了场地之后,大家一致同意徐善留守搞酒客隆的建设。李易说:徐善有老婆秋香陪在身边,也不会寂寞。

  巴特尔和李易在我的建议下,我们决定开着巴特尔那台三菱吉普搞个名酒文化节全国逍遥游。

  我说我们出去与全国的名酒老板进行对话,一是活广告全国宣传,二是为酒客隆打基础,三是严格地说就是为文化节搞超级招商。我有第四个目的,就想自己开着车全国玩一圈,这是多年的梦想。

  我不会开车,我是智业工作者,每天的脑子里都在想点子。我们的先驱何阳大师靠金点子把自己点进了监狱,我就要想法高明一些,策划如何不把自己点进监狱。这事费脑筋,为了安全每天要多谋杀很多脑细胞。不开车也是为了安全,我坐在车里一分钟想三个点子,从来不管方向和路线,别人问我方向,我从来都说那是北方,这并不是我人在南方遥指北方,是不有点想北方草原的家了,不是,我觉得,一个智者,也就是智业工作者的简称,总不能让人错误地认为这个愚蠢的家伙找不着北了。其实,犯这个路线方向错误还不是最要紧的,最要紧的是别人不撞我,我也会撞别人,我其实没有撞过别人,因为到现在我还不会开车,没有机会撞,我已经被自己恐惧住了。

  有时我看到大街上或住宅区里那些弱智的广告词,尤其是花园小区里,很漂亮的建设,竟然用了一个拗口、狗屁不通的词组作名字。我就有些气愤,我就会主动的免费动脑筋,为他们改正错误。如果我当时开车,就会闯红灯,就会撞别人,到那时,警察和医生,最次保险公司的都要来给我改正错误,我是个不喜欢热闹的人,不喜欢出风头,更不喜欢别人对我指手画脚地给我改正错误,我喜欢在孤独中享受寂寞。所以我不开车。当然也有过冲动,想学开车,因为被教练师傅骂恼怒了,也就从来没有学会过,也就罢了。

  在京珠高速公路上,巴特尔和李易轮流开车。

  巴特尔说:操,千夫长老师,你才是真正的老板,老板中的老板,我们两个酒王给你开车。

  我说你们认真开吧,到时候你就觉得这是一份光荣的差事。

  我们一路飙车,出了广东,穿过湖南、湖北,在河南界内下了高速公路,奔向了安徽阜阳的亳州。

  我的第一个目标本来是奔向河南鹿邑的宋河酒厂,由于事先没有约定,厂长贺振海在外地搞促销,没法赶回来见面。

  我说:那就直奔安徽的亳州吧。

  巴特尔有点不高兴,说都快晚上了,明天再去安徽吧。

  我说:看见前面那个烟囱没有,那就是安徽亳州的古井贡酒厂。

  巴特尔有点不信问李易是真是假。

  李易是河南人,他肯定清楚,他说:那就是安徽的古井贡酒厂离宋河酒厂三里地远。

  巴特尔有些佩服我了,他说:千夫长老师,你以前来过吗?

  我说没有。

  他说那你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

  我很谦虚地说:你知道什么叫搞智业策划吗?智业智业,智慧的事业;策划策划,胸怀天下。

  《中年英雄》第9章(2)

  我又开始得意忘形地教导巴特尔说:老弟,咱们现在开始车行三公里,穿透历史五千年,这里是老子的诞生地,也出过汤王、曹操、花木兰这些响彻历史云霄的人物。

  李易说:就是,千夫长老师就是渊博,现在我们河南和安徽还在为哪是老子的诞生地,而争来抢去地打架呢。

  我说:他们打架是为了眼前的功利,老子出生的年代哪有河南和安徽的省别,都是郑国。如果硬要牵强,那就显得幼稚可笑了。

  到了古井镇,严格地说古井是一个大概念,一个镇。古井贡酒厂,只是这个古井镇上三百多家酒厂的一家而已。像出品茅台酒的茅台镇也是这样。

  到了古井贡酒厂,接待的人说王总在陪市委副书记谈话,今晚没有时间和你们见面。

  我说,你告诉王总,我们从广州专程来就是要和他见面,我只和他谈五分钟,必须今晚。

  接待的人去转达了。

  巴特尔说:千夫长老师,咱们不是来对话吗?五分钟不够吧?

  我说:我的五分钟很长。

  很快王总过来了。我们见面一开场就很投缘。

  谈了将近一个小时,一位副总很谦卑地走了进来,说:王总,某书记还在那里等你呢。

  王总说:你去陪某书记吃饭吧,我广州来了朋友,我要陪他们吃饭。

  那晚,吃完饭,王总亲自把我们安排进他们的古井贡大酒店,分手时,刚好我们谈了五个小时。

  巴特尔说:原来千夫长老师的五分钟就是五个小时,真长见识。

  那晚都谈的啥内容,今天回忆,我已记不得了。只记得很精彩。有一个片段,我还可以大概复制出来。

  我说:水系是人脉,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句古话极妙。宋河水养育出了老子、曹操这样影响中国历史的伟大人物,那么这条水系也一定出好酒。你看,你们古井贡,宋河酒,林和酒张弓酒都是出自于这条伟大的宋河;中国一共有三条这样的好水系,第二条就是赤水河,这条河出的伟大英雄人物数不胜数,这条河出的名酒我们随便数出几家都很耀眼,比如五粮液、茅台、习酒;第三条水系就是东北围绕长白山的水系,那条水系的余脉一直延伸到蒙古大草原,那条水系,在元明清三代帝王中黑土白水养育出了元清两代帝王,其实东北人不会做广告,东北的高粱酒品位很高,就是没有推广好,不被消费者认识,巴特尔的成吉思汗酒口感那么好,就是长白山余脉的水系延伸进内蒙古的科尔沁草原的沙漠里形成的,水是酒的外形,人是酒的灵魂,人是大地上的火。所以酒就有了水的外形,火的性格,这种又矛盾又和谐统一的液体就成了人类喜怒哀乐的寄托。

  我这水、人、酒同出一脉的高论,征服了王总,也吸引了巴特尔和李易这两个酒王,我这个纸上谈兵、高谈阔论的家伙真的好像成了老板的老板。

  夜里,突然有一个细细的声音飘进我的耳朵里,让我出去一下。我迷迷糊糊的似乎就跟着一个声音的影子飘出了酒店。

  进了三清宫里,一个看不清面目的老道给我一瓶酒,让我回去喝。我说你是谁呀,干吗送酒给我喝?

  他说他叫疯傻道人,这酒是他自己酿的,是真正杜康佳酿的真传。现在酒厂里卖钱的酒,就是水,早已没有了酒的灵魂,这个时代人早就没有灵魂了,还何以入酒?

  早晨,巴特尔走进我的房间对我说:你昨晚去了哪里?我睡不着,想找你去桑拿,结果你不在,我还和李易说,这个文人就是浪漫,单独行动,比咱们还先行一步。

  我闻到很浓的酒香在房间里飘荡。巴特尔也闻到了,他嚷嚷:早晨我在院子里就闻到了这股酒香,原来是你的房间里飘出去的,你有什么好酒吗?

  巴特尔看见我的床头放了一瓶粗糙歪扭的泥瓶,打开喝了一口,马上兴奋起来:操,这是啥酒,怎么从来没有喝过这种味道?

  不好喝吗?

  好喝,香醇迷人,太好喝了,我从来没有喝过这等美酒。

  我有些恍惚,但是确定我半夜一定是出去了,否则这酒从哪里来的。

  这时王总陪着李易也走了进来。王总说昨天谈得极其尽兴,今早意犹未尽,要陪你们吃早餐继续谈。

  王总显然也闻到了这酒的醇香。他从巴特尔的手里接过酒瓶,上下观摩了一下瓶子,又品了一口酒,惊诧万分地说:这是已经失传的酒,千夫先生从哪里得来?

  我说,王总稀罕这酒,就送给你吧。

  王总很兴奋,我多年寻觅这酒,十年前,在一个古墓里曾挖出过一坛,但是年代不如这瓶久远。古井今天有缘幸得此酒,古井定将酿出古代传说中的美酒。千夫先生到时古井人定要厚报于您。

  我说王总能把古酒发扬光大,是天下人的幸事。我所起的作用可能是在完成一种使命,不图回报。

  我不想讲出昨晚的事,我有些内心慌乱。

  我问李易:这里有一个三清宫吗?

  李易说:有,在鹿邑离这里几十里。

  我又问:那里有一个疯傻道人吗?

  王总说:我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很神的,我寻访过他,难觅仙踪,可能早就不在人世了。

  《中年英雄》第10章(1)

  十天后,我们进了北京城。

  北京大姐隆重地接待了我们。我说的这个隆重至少有三个含义,一是大姐在我们到北京的第二天就请我们到她的家里去吃饭,一起见面的是这次花城国际名酒文化节的领导机构,国家轻工总会的领导某叔叔,见面时大姐叫某叔叔,我们不敢叫,其实想叫叫不出口,叫首长吧,又显得不伦不类,只好恭敬地叫某领导。

  第二个含义就是可以在大姐家吃上外面任何大酒楼都吃不上的东西,从第一代核心毛泽东时代开始,到现在的第三代核心江泽民时代始终伺候在领袖身边的大厨亲手为我们做的膳食。那些可能舌头上的味蕾有反应的读者,可能也是民间美食家,你们有过这样子的荣幸吗?当然没有,这是档次呀,外面的酒楼里多少钱能买到?肯定买不到。

  第三个含义就是我们将和大姐的老爸,也就是大姐常说的我们家的老爷子见个面,讲点规矩说大姐家的老爷子将要接见我们。我对大姐不了解,其实巴特尔李易也不了解,他们只是在大姐每次到广州时提到中央某领导时总是说我什么什么伯伯,我什么什么叔叔,同时会顺便提到〃我家老爷子〃。

  隆重是隆重,巴特尔和李易都算见过世面的人,可是头一晚上,大姐宣布第二天要去她家吃饭,他们还是显得有点紧张。李易虽然也是在领导身边当秘书出身的,但是那个领导算什么级别。不是说古代连王侯家的狗都是三品以上吗。巴特尔虽然说是在北京上的大学,但是大学四年,他只熟悉北京的胡同和胡同里的小吃,这深深的朱门他哪进过。在广州见过的世面是用钱买到的世面,那叫消费档次,在权面前,利排在后面,所以叫权利嘛。别看权和利挨着,但是权永远是压在利身上的一座大山,沉重,但是有时利又永远都不会真正翻身。广州没有大权,就是算上省里的权,恐怕在北京随便一个胡同都能碰上好几个。

  两个酒王没了主意,向我这个智者讨主意。尤其是巴特尔觉得我应该是一个无所不知的先知,他记住了我的话,策划策划,胸怀天下。所以从安徽出发,他一路都心甘情愿地给我开车,他说这是他的荣幸。

  我一路上已经被他们吹捧得有些中风了,自我感觉也好,有些飘飘然。我便调动智慧凭着想象,很确定地对他们说:大姐家的老爷子我们一定要叫首长,虽然大姐故弄玄虚把她家老爷子搞得神秘莫测,但是曾经是中央委员一级的,只要一见面我就能认出。

  巴特尔说:千夫长老师我不恭敬你了,你这是说大话吧,中央委员你怎么会认识。

  我说:在报纸和电视上,中央常常开会,那些人的名单一天公布几次,你想不认识都不行,况且,我还有一个爱好,就是喜欢记这些名单,连当年我小的时候九大、十大的名单,我现在还会背。

  于是我就模仿当年的广播员浑厚低沉的嗓音开始背诵:马小六、马天水、马文瑞、阿佩·阿旺晋美、帕巴拉·格列朗杰……本来我想搞笑,逗两个酒王开开心,但是我们这几个同龄人,突然都有些怀旧的伤感。

  我看气氛不对,马上调节面部表情,我说我们作为平民明天见首长,一定要送花篮。不用说是首长就是单纯是大姐家的老爷子,晚辈见长辈也要送花。

  巴特尔说:千夫长老师我又不恭敬你了,送花我同意,把一个花店买去我都愿意,但是你不能说我们是平民吧,我们是老板,是有产阶级。

  我很王侯地说:你那点钱和产业千万不要到大姐家去显示,明天到了那里,你就知道,我们进了汪洋大海,而你只是一滴水。

  我们到了大姐家。大姐家不是汪洋大海,她家没有住我所想象描绘出的四合小院配上一个连的警卫,大姐家住在一栋公寓楼里,要爬三层楼梯才能进到他们家。大姐家里很清静,没有我们想象的隆重,反倒我们花篮、花束地抱了几大抱显得有些很尴尬的隆重。

  当一个精神矍铄的老人,慈眉善目地从厨房里出来见我们时,我把前面讲的大姐家请我们来吃饭的隆重原因第二条和第三条合到了第一条,因为大姐家的老爷子就是那个三代领导核心的大厨。

  老爷子做的膳食只是四个简单的小菜,而且几乎都是素的。

  那两个每天在广州豪吃海喝的酒王可能在心里有些失望。可是表面上我们的修炼还是很到位的,我们都对大厨的膳食表现出了一种很崇高的敬重感。

  老爷子非常坦诚,他说崇高什么,敬重什么,一顿家常便饭而已。

  大姐说:老爷子虽然现在已经退休了,但是,中南海的厨师长每个星期都要来拿给首长们的饮食营养配方。现在老爷子手里有几个很神奇的营养配方,要是生产保健品,能把市场上现在正火的那些广告保健品全毙。

  李易说:要是再让老爷子出来作广告,那就更厉害了,横扫保健品市场,无人能与其争锋。

  李易也管大姐家的老爷子叫老爷子了。这是大姐让叫的。我们想想也只能叫老爷子,至少不能叫首长。连后来到的国家轻工总会的某领导,大姐的某叔叔也都叫老爷子。

  我们也不能管某领导叫首长,看来今天这个高级宴请,没有首长称呼着有些不尽善尽美。

  后来我才弄懂,敢情这个老爷子是他老人家的江湖尊号。想想就明白了,古代皇宫里御膳房的总管可不就是平民百姓的老爷子。

  《中年英雄》第10章(2)

  某领导说:你们要做保健品,那老爷子可真是金字招牌。

  我看那个精明的巴特尔有些心动了。

  我说:老爷子的经历如果写成书,比如题目叫《我给领袖们当厨师》,一定能成为红遍天下的畅销书。

  大姐说:哪天老爷子同意了,就你来写。

  老爷子谦虚地说:要写给伟人们当厨师我还真够格,一辈子伺候了三代领导人。

  大家齐说:老爷子当之无愧。

  开始吃饭,老爷子说:我当了一辈子厨师,每天都是炒菜煮饭,今天幸会你们几位从事酒业的雅士,咱们不谈吃,谈喝。

  我说:好,不过吃喝不分家,我们只能跟着老爷子您学习。

  老爷子说:你别跟我谦虚,我提问题你们答,让我看看你们有没有资格举办这个名酒文化节,你们既然搞的是酒文化节,我就和你们切磋一下酒文化。

  巴特尔说:老爷子您就问吧,千夫长老师是我们的新闻发言人,就由他回答吧。

  我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当时自己神采飞扬的风度颇可媲美伊拉克的新闻发言人那个世界名人萨哈夫。不过我比萨哈夫的答案要正确得多。

  老爷子端起一杯酒,和我碰了一下,红光满面地问我:先说说酒的始祖是谁。

  李易说:这个简单,我来答,是我们老乡杜康。

  李易说完,大家相视而笑,包括某领导一起都觉得这个问题太小儿科,所以都显得有些得意忘形。

  我说不对。

  大家感到很惊诧,就连在脸上刚刚露出失望神色的老爷子也有些惊诧。

  我开始酸了起来。

  我泱泱华夏,悠悠酒文化。遥想仪狄始祖,开创酒醪先河,从此后,中华民族便有了豪侠饮酒的大江东去;书生把酒玩诗的小桥流水;智者壮志难酬的举杯离愁;数不清的红粉朱唇浅酌娇戏、低吟高歌;道不尽的荒淫者在酒池肉林丧志亡身。

  大家都被我这一通穷酸给酸倒了。现代人已经不这样说话了,老爷子和某领导年轻的那个时代流行,所以他们感到很激动;大姐和李易、巴特尔他们觉得新鲜,同龄人中有此绝技的已经像恐龙一样稀少了。

  我看大家挺服,尤其是老爷子,摆擂台不给他一顿暴风雨般的点数,他不知道马王爷几只眼,老虎不发威他以为我是病猫,不打得他桃花满地开,他老人家不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我有些轻狂了,书生都是这样,一得意就轻狂。就像前辈李白,皇帝一对他好,就让皇帝的助理高力士脱靴子。

  我说,对不起,刚才有点酸,现在我再通俗地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酒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最早发明酒的始祖叫仪狄,是上古时代三皇五帝时期尧舜禹中,道德始祖舜的手下办事的马仔。那时人们过的还是采摘野果子充饥的岁月。先民们,基本每天采摘的野果子都是当天吃掉。后来有一年,果子树长得特别好,果子也多,是一个大丰收的年景。果子多,每天吃不完,怎么办,他们就把剩余的果子储存在一个地方。秋天过去了,树上没有果子了。嘿,他们突然想起在某地方还藏着一批果子。于是就去寻找,但是地方找到了,果子没了,只有一汪水。当时第一个找到这汪水的就是仪狄。他用手捧起这水,一喝,醇甜香美,马上取走献给舜帝。舜帝喝完大加赞赏,御令仪狄每年秋季果子熟了的时候专职酿制这种水喝。于是我们这个始祖仪狄就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酒厂厂长。不过他那时酿制的是果酒。

  我这一通俗就更让大家入迷了。老爷子虽然也被吸引住了,但是毕竟是在领袖家的厨房里修炼过的,他很镇静地又出了第二个问题:酒的始祖让你说对了,那么,酒这个字是怎么来的?

  我说这个故事更精彩。酒这个字的由来这回是和李易的老乡杜康有关系的。

  话说杜康要酿天下第一美酒,就准备在酉时起锅之前取上三滴血作引子。古人在酿酒、造剑时都很讲究在最后的时辰用引子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造剑的工匠有时为了造出天下第一名剑,竟然牺牲自己作引子,到了时辰就自己跳进炉火里去。造酒的不用这么大的牺牲,像《红高粱》里一泡童子尿就成。杜康造的不是普通酒,所以他要用三滴血。

  话说杜康在古代的道路上行走着。

  迎面走过来一个书生在步履匆匆地奔向进京赶考的路上。杜康近前施礼:敢问先生,我叫杜康,在酿天下第一美酒,可否取一滴你的鲜血给我?

  书生伸出食指让杜康取走了一滴血。

  杜康继续在古代的道路上行走,他还要继续寻找两滴血。

  远处尘土飞扬,一个武士骑马奔来。

  杜康上前勒住马头:将军,我是杜康,正在酿天下第一美酒,可否取一滴你的鲜血给我。

  武士是一个喝家子,早就耳闻杜康的大名。他在马背上毫不犹豫地挥刀就斩向自己的大拇指,一滴鲜红的血就滴进了杜康的酒器里。

  还要取最后一滴血。

  杜康在古代的道路上已经走得很疲倦了。他还没有见到第三个人。时辰已到丑时,杜康很绝望决定要回去了。这时他看到在一棵古树下一个傻子正在那里呼呼大睡。杜康喜出望外,他上前拉住傻子的手指就取出了一滴血,他对没有反应的傻子说:对不起了老兄台。然后丢下一串铜钱就急忙赶回自己的作坊了。

  《中年英雄》第10章(3)

  正好到了酉时,杜康把取来的三滴血倒进了烧炉里。

  天下第一美酒杜康酿成了。

  这个酿酒的方法传遍了天下,酒字也由三滴血和一个酉字组成了。所以你们现在看到的这个酒字的三滴水不是水,是血。

  你看现在咱们喝酒,刚开始喝大家都很斯文客气,喝得也是很儒雅,那是书生的那一滴血在起作用。喝到现在,大家敬酒就喝,很豪爽,一点也不推诿嗦,那是武士的那滴血在起作用,咱们现在就是这个境界。再喝一会儿,傻子酒就起作用了,没人敬酒自己主动找酒喝,见酒就干。

  大家哈哈大笑。

  巴特尔说:我现在就是傻子酒在起作用了。

  老爷子说:不提了,千夫先生果然了得,天下美酒他早就储满心胸,老夫佩服。

  我也谦虚地说:哪里,哪里,学生是向老爷子学习,只不过你不肯为难学生,才出了这么两道浅显的题目让学生寻找点自信心罢了。

  老爷子说:你说这两道题浅显可是骂老夫浅薄了,这可是老夫压箱子底的镇宅之宝呀。不过,我有一事还是要请教一下,这回不是出题考你,是我虚心请教。

  我说:老先生这你可是骂我了,还是继续考我吧。

  老爷子说:古代有一种酒樽叫爵,那个爵下面的三只脚是为了放下稳定,上面一个酒槽是喝酒用的,这我都知道,那么酒槽上面的两个柱是干什么用的,早年首长问过我,我没有答上来,我多年琢磨,到现在也百思不得其解,这次向千夫先生请教,以解我多年困惑。

  我看老爷子确实是困惑,就看了看众人只有我和老爷子留了胡子。

  我说:这个问题学生碰巧知道答案,你我也为这件事情留着证据,这两个柱是古人喝酒时挡胡子用的。

  我话一出口,大家恍然大悟,啧啧赞叹。

  我觉得我今天太抢风头了,就想打住话语,把话头往大姐身上引。

  李易聪明,马上意会我的话外之音。他开始赞美大姐。我们的话刚开头,我说:大姐,真的我一见你的面,就像见到了观音菩萨,慈爱,高贵,美丽。

  这时巴特尔的酒已经喝到了傻子的境界,他毫不掩饰地说:大姐,我第一眼见到你,我都很冲动,简直是一见钟情。

  我看大姐眉宇间马上露出一种成熟女人的幸福喜悦和意外惊喜来。

  老爷子接过话题说:我的女儿让我骄傲,我常常不是把她当成女儿,而是当成红颜知己。她小的时候我就带在身边进中南海。从毛主席那代领导人就喜欢她,有一次,我在厨房刚做好饭,发现女儿不见了,我进到首长的屋里去找她,一进屋,简直要把我吓死了,你们猜她在干吗?首长躺在那里在看书,她却拿小纸条往首长的耳朵里塞。

  我急得向她使眼色,让她赶快出来。结果被首长看到了,首长说:老顾,你的女儿搞得我的耳朵好舒服呀。你看她就是这么在领袖的身边长大的。

  后来,某领导告诉我们大姐的丈夫是国家某军事科工委的领导,大姐很平民意识,从来不摆架子。大姐是老爷子抱养的,为了报答老爷子的养育之恩,大姐几乎不回自己的家,在这里孝顺老爷子。

  从大姐家出来,巴特尔说这回像吃了一顿斋,咱们去吃涮羊肉吧。

  我说你不知道现在流行的时尚吗?乡镇干部吃肉,县团干部吃鲜,省部干部吃草,中央首长吃奶。

  巴特尔说:我一出生就吃奶,大了吃肉,现在一顿不吃肉身上的骨头都疼。

  《中年英雄》第11章(1)

  离开北京前,李易和大姐讲根据礼节我们广州来的客人要反请北京的主人们吃一顿,以示礼仪和诚意。但是李易说话的语气却很谦卑,是完全的广派风格,李易说:拜托大姐,帮我请一下老爷子、领导和首长们,给我一个面子,明天我请大家吃个饭。

  大姐说:你们回请一顿可以,但是明天恐怕不行,那些人都要提前预约,老爷子出来吃饭,安排其他地方不妥当,要到中南海去吃。

  李易说:我们老百姓能进去中南海吗?

  巴特尔说:我们不是老百姓,是老板,千夫长老师你说是吧?

  我说:你们确实不应该叫老百姓,老百姓是我这样的人才配叫。

  巴特尔:你就更不是老百姓,你是老板的老板。

  大姐说:老爷子带你们进去,你们就都不是老百姓了。

  我们等了两天,大姐安排好了,实际是大姐请客我们买单的中南海晚宴。

  在这之前,我曾经提醒过李易:中南海是吃国宴的地方,不知道一餐吃下来要花费几多?

  李易毫不在乎,多贵也要吃他一餐。

  巴特尔也说:这是人生难得一遇的晚宴,不考虑钱。

  结果,吃过一买单出乎我们所有人的预料,很便宜,和烤鸭店吃烤鸭差不多。

  吃完晚宴,走出中南海,再去消费就不便宜了。

  李易走在中南海的道路上,这个前河南某县级市的副市长的秘书,政治家的情结从体内开始膨胀。遥想一下,一个河南省县级市的副市长秘书,要走在中南海的道路上,那要走多少级上天梯的台阶呀。宴会散了,李易意犹未尽,他提议大家继续去唱卡拉ok。

  大姐说:唱卡拉ok,就不要在中南海闹了,咱们另外去一个地方吧。

  车队开到了北三环长城饭店那间著名的〃天上人间〃。

  唱完歌,某领导意犹未尽,李易说:那咱们就去洗桑拿。

  某领导熟门熟路地就把我们带到了也是在长城饭店附近的〃百金瀚〃。

  洗完桑拿,老爷子意犹未尽,对我说:千夫先生这个桑拿我们这个年龄的老人家多蒸一些有好处呀。

  是呀再有好处也不能再接着给老爷子重蒸一次呀,发现了老爷子的爱好,只能从明天开始伺候了。否则会把老爷子蒸成腊肉,况且在那里还不仅仅是蒸,老爷子还要射精,其时老爷子的兴趣可能就在这上。

  现在我们讨论北京的消费问题。

  先看看李易今晚消费的账单:中南海吃晚宴:3900元;卡拉ok:19000元;桑拿:14000元。总计:26900元。

  小三万元。广州找不到这种高昂的消费场所。

  中南海的消费确实不高,这是老爷子的面子。不过吃的也不是国宴,也没吃到什么特殊的东西,也就是消费一个环境、感觉,让李易圆一回政治梦。

  〃天上人间〃和〃百金瀚〃就是宰杀外地土财主的两把大铡刀。

  北京是首都,全国地方上发了财的人,当然也有跑官的地方小官,通路子都要进京。

  据说凡是进京来的,只要能够挂上哪个线,卡拉就进〃天上人间〃,桑拿就进〃百金瀚〃。

  〃天上人间〃别的消费不说,就是小姐坐台,全球基本都是200元左右,只有那里不打折一律1000元,牛b得很。坐一个晚上,喝喝酒,玩玩骰盅,可能连手都碰不上,就要付1000元小费。

  外地土财主,人家有的是大城市的老板,但是北京人就这德行,出了皇城根,就都是农民,都是乡下人,有钱的就是土财主。花了钱,挨了宰,还得赔着笑脸,还搞不清楚是谁给他办事?

  当晚,更让我们感到气愤的是在天上人间,老爷子叫来了他的一个老战友,七十多岁满嘴山东口音,老爷子让我们叫他老领导的老头儿。

  是巴特尔亲自开车接来的。

  客观一点说,老头不好色,让他选女孩他不选,给他分配一个,他也没拒绝。大概是老人家在部队呆的时间长了,什么都是党和组织给他分配的,包括他的老伴。虽然分给了他,他没有拒绝,但是他也没有好好待人家,小姐还好说,就一个晚上,几个钟头,如果是那样对待自己的老伴,那个可怜的阿姨可真就是命运凄惨了。

  你看他,硬邦邦地坐在那里,严肃个老脸,好像谁欠他一百万没还一样。

  让他玩骰盅,他不玩,和他亲热,他不理,就是喝酒,敬酒就喝,不敬自己也喝。

  夜总会结束了。看到那些他孙女辈的小姐们都走了,他老人家发火了。

  他恼怒地说:这都解放多少年了,妓女现在怎么越来越多?

  巴特尔说:老领导,那你说现在妓女这么多怎么办?

  老领导:干脆都抓起来,我们当年刚解放时,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把北平市的妓女一夜之间抓得一个不剩。

  巴特尔:老领导,现在的妓女应该是属于当年那些前辈的第三代了吧,人数可比那时大得多呀。

  老领导:多少也要抓起来,一个不剩,不能让她们危害社会。

  巴特尔:老领导,你们当年抓起来的妓女都送到了哪里去了?

  老领导自豪地说:响应毛主席的号召,全都送到纺织厂里去了,改造好了都是优秀的纺织工人。

  《中年英雄》第11章(2)

  巴特尔说:老领导,您知道现在的妓女都是从哪里来的吗?她们都是从纺织厂里来的。

  老领导愣在了那里,不知如何是好。

  大家先是开心大笑,见老领导那个样子,也就没有兴趣笑下去了。

  于是,一哄而出,去了百金瀚洗桑拿。

  洗完桑拿,巴特尔清点战果付小费,据小姐们报告,只有老领导一个人在两个钟头的时间里战绩辉煌。

  李易说:操,我还以为这个老家伙不食人间烟火呢。

  巴特尔说:千夫老师,你说咱们是不缺爹了,大老远从广州跑到北京来伺候这些老不死的。

  我那天晚上感觉良好,保持沉默。

  《中年英雄》第12章(1)

  1999年8月的商业都市广州又增加了一处新景观。在广深高速公路旁,招牌林立的建筑群里酒客隆粉墨登场。

  这是徐善花五千万巨资建成的大手笔。9月19日正在步步临近。酒客隆的招商早已经大张旗鼓地开始进行。电视广告、报纸杂志各种纸媒体广告、地铁、公共大巴、出租车流动广告、还有各种形式的户外广告在广州铺天盖地,几个月来已经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这将是一次国际名酒的盛会,文化节的广告词是:世纪美酒醉花城。成吉思汗酒和盟酒坐着霸主的位置领尽了风骚。国内的名酒几乎都来排排队,国际名酒洋酒、啤酒也来抢滩占位,这次酒文化节还重点推出’新加坡司令’这样的老牌国际名酒,因此新加坡司令也被装饰得魅力十足,在广州抢尽了风头。

  酒客隆用尽了徐善的心智,他把自己整个未来都押进了这里。这里将是世界名酒永不落幕的批发展览酒产品、酒文化的交流盛会。想到这里,徐善自己都会感到很激动、很满足。什么叫人生得意,这就是人生得意。

  徐善陪着刚从走遍全国进行国内名酒对话、访谈回来的李易和巴特尔,行走在贸易洽谈和展览展销区。当然还有我,故事的叙述者陪着故事的主角们。本来这是别人的故事,我这个叙述故事的人不想不断地进入故事与主角们争风头,从全国走了一圈,我已经心满意足,本来就要退场了。可是现在还不行,这个花城国际名酒文化节的策划方案是我写的,我是纸上谈兵,现在徐善全部把它造成了事实。我们现在行走在酒客隆里,我就像走在梦境里一样。我的梦想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变得这么现实。

  读者现在如果好奇,不妨跟我走一遭。

  我们现在漫步在展览区一千个标准展位的排列区域里,像走在一个后现代的行为艺术雕塑里。

  我们走过白酒区、啤酒区、洋酒区、葡萄酒区、果酒区、黄酒区、米酒区、营养保健酒区、饮料区……

  我们走进文化活动区,这里将举办〃白酒品尝鉴别赛〃、〃啤酒竞饮比赛〃、与媒体合作的〃酒文化知识竞赛〃、〃研讨与座谈〃、〃美酒天使……广东首届酒饮促销小姐礼仪大赛〃。

  在文化活动区里,有一个建筑风格酷似一尊古代酒瓮的建筑,那就是酒文化展馆。我走进展馆里,里面的布置像一股千万年的古风熏得我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我把手悄悄地伸进裤兜里,用力掐自己肥胖含蓄的腿肉,证明了眼前的一切都是现实。可这个现实却是我在写方案的那晚几乎喝醉了酒,在临睡前突然出现的灵感火花。这是一个很好的时代,梦想和现实,只要有钱,没有任何阻隔,梦想就可以开出任意的现实花朵。我相信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都没有现在这个时代让人活得这么,这么什么?没有一个合适的词来表达。这不是俗气,也不是酸腐,是真实的人生感悟。

  我很感动,真的眼睛有些湿润。

  徐善说:千夫长老师这是你的创意,你不满意吗?这里可花了我将近五千多万。

  我说:这里已经好过我的创意了,我简直都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了,金钱的魔力真大。

  酒文化展馆里已经基本布置完善,把酒文化概念里的范畴,基本全部囊括进来了。有:中国古今酒诗词对联书法展、中国古今酒令展、国际酒标展(这个酒标展是我的朋友据说是已经入了上海吉尼斯大世界纪录的,我国著名酒标收藏家王华带来的四万多枚古今中外的酒标)、酒具展、酒包装设计展、民族饮酒习俗文化展、酒现代防伪标识展、酒厂厂徽厂歌厂训展、酿酒机械设备展、鲜酿啤酒设备现场制酒品尝展览。

  写到这里我基本把这个价值五千万元的超级策划的核心秘密几乎全部暴露出来了。反正现在已经时过境迁,连前苏联克格勃不也把以前的档案公开了吗?美国中央情报局不也到了三十年就把保密的文件公开出来吗?

  要说我就说个彻底,没准哪个读者要搞活动可以复制一下我这个方案,赚上一笔大钱呢。请你放心,我决不追究我的任何权利,你只要有良心,赚多了就多少税后付给我一点,你要亏了,于我毫不相干,我们搞策划的有一句行话你可能没有听说过,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因为这是策划者写完策划方案之后,底气不足,觉得就我这么胡思乱想一通,真的会那么灵光吗?老板就赚了钱?企业就扭亏为盈?就能枯木逢春,化腐朽为神奇?但是为了江湖名声,为了赚那很小比例的策划费,就得自己给自己提虚劲儿,一交上策划书就说:一流的策划,如果三流操作,那只有达到二流的效果,如果跟东家不便说,就自己跟自己说。不过多有一些实践者来实施我的策划方案,我倒是很乐意,因为即使实施失败了,我的创始者的地位还是不可动摇的。

  好了,关于策划,我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