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7部分阅读

作品:广东大荡匪|作者:梦幻U一kno|分类:综合类型|更新:2025-05-20 19:26:28|下载:广东大荡匪TXT下载
  会上,莫佐南煽动说:“现在共产党征粮这么重,如此苛刻,将来更不堪设想,大家要想办法才行。在共产党这张网里,我们就是网里的鱼,迟早也会死在他们手里。”

  这次秘密会议的参与者决定立即筹集粮食、枪支、子弹,于春节期间进行武装暴乱。

  1950年2月3日,莫佐南又在凤村圩德和楼召开了第二次秘密会议。这次会议增加了修泰乡的地主、恶霸、保甲长等十多人。

  会议通过了组织武装暴乱的具体事项,成立了所谓的“封川县修泰乡人民###救国委员会”。

  “修泰乡人民###救国委员会”主任刘名腾,是修泰乡凤村人,52岁,1931年毕业于黄埔军官学校,曾任国民党军队副官、上尉连长、修泰乡长,深受莫佐南赏识。

  黄秉权,34岁,1940年在重庆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受训,历任国民党地政整理处督察、副处长,有着丰富的反革命活动经验,莫佐南任命他为“###救国军”支队司令。

  2月22日,武装暴乱的骨干分子黄牙、朱松、叶绍芬等人又在郁南县古备村召开第三次秘密会议,决定2月24日举行武装暴乱,攻打乡人民政府,抢劫粮仓。

  会上,这批反革命分子和流氓惯匪居然分发了“###救国军”白布臂章,清点暴乱时所用的武器!

  2。 力搏群匪,魂壮青山

  2月24日,刚获得解放的修泰乡人民,正沉浸在春节的欢乐气氛之中。

  早上7时,刘尚镇带着乡干部李向阳、聂汉章和征粮队员林朗等人以及县大队战士共12人冒着凛冽的寒风,踏着晶莹的晨霜到古池村去征粮。

  他们刚走到古池村的一个瓦窑边时,埋伏在山边的数十名匪徒突然向他们开枪。

  按照约定,附近各村的暴徒听见枪响就立即响应,鸣枪打锣参与暴乱,很快便聚集了1000多人,把刘尚镇等人围困在一个小山岗上。

  刘尚镇率众战士虽然英勇顽强,奋力战斗,终因寡不敌众,有几位同志在战斗中当场牺牲,另外几位同志被敌人捉去杀害,只有工作人员郑廉冲出重围,死里逃生,回到县城,向县政府报告了修泰乡的反革命武装暴乱情况。

  刘尚镇是广东电白县人,大学毕业。1949年11月,25岁的刘尚镇参加革命工作,开始分配在县民政科当科员,1950年1月16日被任命为修泰乡乡长。他负伤后被敌人捉去,押到平岗圩,敌人对他鞭打火烙,百般凌辱,但他横眉冷对,视死如归,最后被这伙暴乱的匪徒杀害于平岗圩。

  24日上午8时,敌人开始围攻修泰乡人民政府。

  坚守在乡政府的谢平、李英文等三位同志面对黑浪般的群敌,镇定自若、毫无惧色,英勇战斗,子弹打尽,最后全部壮烈牺牲。遇难时为了不让土匪抢去武器,他们将枪支拆散、扔掉,其不屈之凛然正气令人肃然起敬。

  敌人摧毁了修泰乡人民政府之后,气焰更加嚣张。

  中午11时,在黄炳权、刘名腾等匪首的带领下,千余名暴徒直奔凤村圩,包围了设在凤村小学校内的公粮仓库。

  手机小说阅读 m.hrsxb 想看书来华人小说吧

  8。剑指西江,横扫18股顽匪(3)

  当时守卫在粮仓的只有征粮队的蒙兆明、黄惠明及县大队指战员共21人。为了保护国家粮仓,他们在县大队副中队长李少泉的指挥下顽强抵抗,坚持了两个多小时,后因子弹不多,孤立无援,被迫撤离粮仓,向都城方向突围。

  在突围中,机枪手黎子升中弹负伤,仍坚持战斗,壮烈牺牲。

  其他同志杀出一条血路,撤退到都城镇,向郁南县人民政府和驻军报告了修泰乡发生反革命武装暴乱的情况。

  封川县人民政府得到修泰乡发生武装暴乱的情况后,由于县城无驻军,加上全县都发生了暴乱,所以在24日中午只能派出县大队两个班和公安队一个班共40多人前往修泰乡平乱。

  队伍到达凤村圩附近的大岭时,正面与暴徒相遇,双方激战两个多小时,战斗处于对峙状态。

  由于敌众我寡,部队下午被迫退回县城。

  2月25日晚上10时,匪首莫佐南为了斩草除根,又派聂刘章等10名匪徒到修泰乡河村把区干部李英文、李向阳的妻子捆绑起来,押到新地村囚禁。

  毫无人性的匪徒当晚轮奸了这些无辜的女人,犯下了滔天大罪。

  第二天,区干部李英文、李向阳的妻子被暴徒杀害于河村竹根……

  3月1日,驻都城的南下大军一个连开往修泰乡平乱,把盘踞在凤村、平岗等地的匪徒全部打垮,击毙匪徒2人,活捉60多人,缴获机枪1挺、步枪10多支。

  这次修泰乡暴乱,刘尚镇等15位同志在战斗中光荣牺牲,1人受伤,损失机枪1挺、步枪9支,公粮谷5000多公斤。

  英灵长眠青山,浩气长存。

  3。 19名学生遇害

  1950年2月25日,也就是修泰乡发生武装暴乱的第二天,封川县二区又发生土匪武装暴乱。

  当时反动恶霸地主李晋林与副保长欧之才、甲长李楚玉三人正在商议抗交公粮,准备把粮食运入黄岗山供给土匪。

  李晋林等人对封川县征粮队工作队的到来非常不满,公开抗拒缴交公粮,破口大骂征粮队,攻击共产党。

  邹定钰、易健思两位工作队员当即严词训斥他,并限他三天内把公粮交纳完毕,还要他签字保证。

  李晋林闻言,暴跳如雷,立即纠集了十多人冲入屋内,围攻邹、易两同志,要缴他俩的枪。

  邹、易当即冲出李家,向千层峰方向撤退。

  暴徒们手持刀枪紧紧追击……

  邹定玉,23岁,广东省大埔县人,大学文化程度,任封川县人民法院审判员。春节刚过,他就带领征粮队奔赴各村,开展征粮工作。

  易健思是广州人,16岁高中未毕业就参加了革命工作。他讲一口流利标准的英语,机灵活泼,风华正茂,当时任县长赵本仁的翻译。因赵本仁到肇庆开会,他便要求到二区参加征粮工作。

  当邹、易两同志退到六群埇时,被暴徒围追堵截,先后中弹负伤,但仍然咬紧牙关,倚在大松树后面继续战斗。

  他俩的子弹都打光了,身上血流如注,但仍倚树巍然屹立,正义凛然怒视群敌,使敌人望而生畏……

  暴徒们见邹、易两人的枪不响了,便蜂拥而上。

  邹、易两同志拒不放下手中武器,最后终于壮烈牺牲在六群埇的大松树下。

  事件发生后,二区各村的反动分子自以为暴乱时机已到,互相串联,更加有恃无恐。

  当天晚上,文西、文东两乡的反动地主、恶霸、土匪、乡保长四处活动,召开会议,煽动落后群众抗交公粮,进行反革命武装暴乱。

  李晋林派人到良心寨、白社、蛟龙、带村、渔涝等地串联,动员各村恶霸地主立即行动,于2月27日攻打区人民政府。

  这时,由于刚解放,大多数群众对共产党的政策不了解,反革命分子造谣惑众,一时人心惶惶。

  25日下午,为了安全起见,二区区长黄励派人通知所有下乡征粮队返回区人民政府集中。

  8。剑指西江,横扫18股顽匪(4)

  在文东乡河儿口征粮的谢程、谭芝恩等人,下午4时30分安全回到区政府。但瀛洲乡征粮队陈其凯等十多个同志和在文西乡清水湾征粮的何定国、陈干没有回来,生死不知。

  26日晚,驻杏花的一二二师三六六团30多名大军战士赶到渔涝圩二区人民政府,会同区中队,做平乱战斗准备。

  27日凌晨,南下大军、县大队第二中队、二区公安分队、征粮队共60多人包围了文西乡罗院村。

  村内静悄悄的,空无一人。

  巡逻的区中队队员发现村后山有两个持枪的匪徒,立即报告大军,大军们立即迫近山边,高喊“解放军优待俘虏,缴枪不杀”。

  亡命之徒不听劝告,负隅顽抗,向解放军开枪,副班长王善廷和一名战士当场中弹牺牲。

  解放军战士义愤填膺,端起冲锋枪一阵猛打,两个匪徒当即毙命。

  上午8时,部队掩埋好烈士的遗体,回到区政府,擦拭武器和整理内务。

  10时,戴村有人前来报告:怀集县诗洞乡19个青年学生在莲花径被暴乱分子杀害了。

  这突如其来的消息,使全体同志感到震惊。

  遇害的青年学生是怀集县南区诗洞乡人,都是20岁左右的初、高中毕业生。他们26日经连都到达渔涝,27日早晨从渔涝二区人民政府出发,准备经莲花径出封川,再往肇庆报考西江公学的。

  当时这批背负行李,手无寸铁,从怀集游击区来的热血青年学生途经莲花径,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突然遭到暴徒的袭击,有9人当场被打死,其余10人被追到黄山口、带村等地遇难,无一幸免。

  暴徒丧心病狂的罪恶行径激起了封川军民的无比义愤!

  4。 暴乱似瘟疫蔓延

  “莲花径惨案”发生后一小时,1000多名持枪舞刀的暴徒从四面八方拥向渔涝圩。

  暴徒包围了二区人民政府,枪声、锣声、呐喊声混在一起,真有点“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

  在这种情况下,黄励区长与大军李指导员交换意见后,决定全部撤出区政府,向麒麟山方向突围,占领有利地势,再与敌人周旋。

  突围时,由县大队二中队和公安队火力开路,征粮队和区政府工作人员在中间,大军殿后。

  一个小时后,我方占领了区政府背后山制高点,居高临下向暴徒还击。暴徒则恃人多势众,在山下摇旗呐喊,不敢前进。

  我军撤离区政府后,暴徒们冲进区政府抢粮抢物,砸毁区公所办公设施,追杀来不及撤离的县大队几位同志。

  区公安助理黄友鉴在暴徒包围区政府时刚好在街上巡视,无法赶回区政府。当他发现暴徒已包围渔涝圩时,急中生智潜入星记木鞋店内,70多岁的店老板叫他躲到二楼隐蔽起来,等到夜里才化装成老百姓脱险。

  黄友鉴趁夜深人静之际,沿杏花方向疾走,天亮前到达三区人民政府。

  下午2时左右,南下大军重回区政府把暴徒驱散,但区政府的财物已被抢劫一空,满地是被砸烂的家具杂物。

  南下大军再返回阵地时,县大队、公安队及征粮队同志已撤至麒麟山腰,大军见天色已黑,便撤回杏花圩。

  匪徒洗劫区人民政府和粮仓后,自以为大功告成,得意忘形,当晚杀猪摆酒大举庆功。

  酒足饭饱后,三个土匪去点街灯和关闭闸门。

  正当一个土匪在黄福记铺门口引颈点灯之时,被潜进敌营的大军侦察兵一枪击中右手,当场被解放军生擒。

  其余两个土匪见状拼命逃走,边跑边叫:“大军来了!大军来了!”

  匪徒听到呼喊声立即乱作一团,如惊弓之鸟,拔枪负隅顽抗。

  半晌,匪徒们不见解放军杀来,才强作镇定,派人四处搜查,均不见大军踪影。

  匪徒们为了预防解放军再次袭击,加派了岗哨,叫村民鸣锣打更。

  27日晚上,撤到麒麟山的区政府干部、征粮队同志和驻二区的县大队、公安队指战员在艰难跋涉。

  8。剑指西江,横扫18股顽匪(5)

  经过一天的战斗、爬山,大伙已经是又饥又渴,精疲力竭,他们在区长黄励的带领下,摸黑下到半山腰,到一户农民家里,用白银买了5斤大米和30斤番薯、芋头,煮熟吃了,继续沿山路向封川县城方向前进。

  次日下午2时,队伍进入了封川县城。

  当赵县长看到这支伤痕累累的疲惫之师时,才知道二区同样发生了土匪武装暴乱。

  而这次暴乱的头一刀是朝解放军开的!

  27日,有五个南下大军新战士从肇庆赶回开建县城南丰镇,由于他们都没有带武器,在途经渔涝西村时,被匪徒包围,被押回渔涝圩,关在李晋林的商铺里。

  第二天上午10时许,穷凶极恶的李晋林、欧之才指挥暴徒将五名解放军战士拉到渔涝河沙滩暴打一顿,惨遭屠杀。

  在渔涝暴乱的同一天,文东乡的河儿口、良心寨也发生了武装暴乱。

  下午3时,设在河儿口的文东乡人民政府被暴徒破坏,60多岁的乡委会委员曾耀衡被暴徒绑架,当晚11时被杀害于扶学岗头。

  下午3时左右,曾任国民党封川县参议员、文德东西两乡联防会副主任的恶霸地主孔洞南和“###救国军”中队长孔祥祯煽动良心寨村数百人参加暴乱,袭击了从怀集县永固乡返回渔涝的区政府秘书植育华等17人,除3人突围出去之外,其余14人全部被匪徒杀害。

  孔祥祯,36岁,莲都良心寨人。他是封川县戡乱建国委员会委员、国民党文东文西两乡的联防会主任、恶霸孔蔼堂的胞弟。

  孔蔼堂过去由于勾结国民党军队,组织反动地主武装,围剿我游击队,于1949年11月被我绥贺支队第六团俘获枪决。因此,孔祥祯对共产党怀着刻骨的仇恨,发誓要为其兄报仇。

  他自任“###救国军”中队长,策划组织暴乱。杀害了植育华等14人后,他又带领暴徒到扶学村洗劫了梁标元、符汝英两个农民积极分子的家。

  第二天,他又把封川县大队的两个同志拉到孔蔼堂的墓前枪杀,叫嚣以“共产党的命”祭其兄的亡魂。

  渔涝暴乱当天,瀛洲乡大浒村也发生了暴乱,国民党封川县参议员、恶霸地主吕鸿图和曾任国民党保安队连长的吕新率领暴徒54人围攻驻在瀛洲乡大浒村征粮的二区副区长陈其凯等十多位同志。

  这些暴徒分成五个队,每队十人,由吕鸿图指挥,于27日早晨攻打大浒村,陈其凯等同志向背后山突围成功,战斗中有两位解放军战士牺牲。

  27日下午,在文西乡清水湾征粮的陈干、何定国两位同志被暴徒杀害。

  27日下午,从封川县人民政府领款回来的县大队第二中队长葛子明、管理排长袁静、区干部植永庆及县大队战士一行七人,来到白垢淳村时遭暴徒袭击,三名战士牺牲,葛子明等四人向南丰方向突围,第三天早上到达开建县城南丰镇。

  3月2日早晨,开建县县大队连长巫桂章、排长植新带领12个同志从渔涝河口上岸,步行至瓜塱村时,与暴徒相遇。

  暴徒黄木养是文西乡白沙塘村人,曾在绥贺支队六团领导下的封川县人民抗暴自卫队当队员,与巫桂章、植新是老相识。巫、植两人由于意志薄弱,被黄木养花言巧语所蒙骗,不战而降。

  黄木养等匪徒从巫、植两人手上缴去机枪1挺、冲锋枪2支、步枪8支、手枪2支、手榴弹48颗、各种子弹2000余发。

  巫桂章等12人被暴徒押回渔涝圩,关在商会楼上。

  下午,大军到达渔涝才把他们解救出来,送回开建县城。不久,巫桂章、植新两人遭军法审判,被肇庆军分区法庭定为投敌叛变罪,执行枪决。

  3月2日下午,南下大军一二二师三六六团两个连,从杏花开往渔涝平乱。

  渔涝圩暴徒在猪乸径埋伏,妄图阻击大军进剿。

  战斗中,我军开炮还击,匪徒们被炸得狼狈不堪,仓皇逃命。解放军乘胜追击,直插渔涝,匪徒们纷纷缴械投降。

  8。剑指西江,横扫18股顽匪(6)

  历时六天的二区反革命武装暴乱被彻底平息。

  5。 令人发指的剖腹取心

  二区发生暴乱的第二天,三区杏花圩也发生了反革命武装暴乱。

  三区人民政府设在杏花圩旧祠堂,区长李坤尚未到职,副区长潘灼仁临阵逃亡,叛变通匪。

  区干部植飞、古进等和公安队十多人以及一二二师三六六团大军40多人住在杏花圩内。

  27日夜间,原驻杏花的大军30多人从渔涝撤回杏花,立即召集公安队、区政府干部开会,通报了渔涝发生反革命武装暴乱的情况。

  会议决定:大军一个班留守驻地,其余撤至杏花圩背后山占领制高点,公安队及区干部留守区政府。

  2月28日上午,杏花发生了反革命武装暴乱。反革命分子梁镇堃、伍学泉、陈绍龙带领300多暴徒攻打三区人民政府。

  下午3时,暴徒占领杏花圩当铺楼,从楼上向区政府射击,双方对峙了三个多小时。

  天将黑时分,区干部和征粮队员植飞、黄友鉴等七位同志撤至大军驻地,公安队同志转移到背后山与大军并肩战斗。

  我军退出区政府后,暴徒乘虚而入,抢去步枪四支,将区干部绑架。

  第二天,我军实施强力反击,把暴徒从区政府内赶了出来。

  3月1日下午,驻在德庆的一二二师三六六团两个连赶到杏花增援平乱,与杏花驻军内外夹攻,把围攻杏花圩的暴徒击溃,活捉80多人,平息了杏花暴乱。

  次日,经审问后,大军将暴乱骨干分子十多人逮捕法办,将胁从分子60多人释放,令其改过自新。

  同日,三区德宁乡也发生了反革命武装暴乱。暴乱的主谋是叶宣甫。

  叶宣甫是德宁乡杨池村人,曾任国民党封川县党部书记、县长,集官僚、地主、恶霸于一身,是封川县的“南霸天”。他自知恶贯满盈,罪该当诛。暴乱后,父子三人一齐逃亡香港。

  暴乱前几天,叶宣甫在德宁太白山召开了秘密会议。会上讨论了反动暴乱的日期、枪支子弹的收集办法,任命了“###救国军”的大队长、中队长,发放了“###救国军”的符号。此外还派人到江口、都城、云浮等地进行反革命串联。

  3月1日上午,暴徒200多人麇集罗董圩,攻打三区人民政府驻德宁乡办事处和设在大洞村的德宁乡粮仓。办事处的同志由于事前有所戒备,安全撤离。

  看守粮仓的催征员侯品辉、管理员袁斌在没有防备的情况下,被暴徒突然捉去,拉到罗董河沙滩枪杀,杀后还被暴乱分子剖腹取心……

  封川县的土匪武装暴乱,其反革命气焰之嚣张,手段之残忍,令人触目惊心!

  6。 西江剿匪第一击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西江匪患要平定,就要重拳打击18股顽匪。而首先要铲除的是西江北岸的陈嗣运匪帮。

  陈嗣运,原国民党广宁县长,共产党领导下的粤桂湘边纵队的老对手。

  1949年9月30日,粤桂湘边纵队解放广宁县城后,他率领县保警队等残部窜到广宁、四会、清远、阳山四县交界的江屯一带,收罗散匪,扩充装备,构筑工事,妄图利用山高林密、人烟稀少、交通不便的条件,建立“###游击根据地”。

  经两个月发展扩编,一支以原广宁县反动军政人员为骨干的土匪武装“广四清边游击支队”凑合而成了。

  这支队伍下设两个大队、两个独立营和一个警卫连,共600余人。由陈嗣运任支队司令。从9月至11月,陈多次率匪部袭击广宁县城,成为西江北岸活动最猖狂、实力最强的土匪武装。

  12月25日,第四十四军一三一师三九三团一个加强营由李副团长带队奉命赶到广宁配合剿匪。西江地委书记梁嘉和军分区周时源代司令员研究,决定由广宁战士居多,对地形、民情、匪情、路况较熟悉的独立第十三团和广宁县大队参与,共同完成歼灭陈嗣运股匪的任务。

  8。剑指西江,横扫18股顽匪(7)

  剿匪部队第一步先对江屯、河东地区的江柏年大队发起进攻。

  冬天的冷风吹得山林里的树叶沙沙作响,参加进剿的干部战士虽然身着单衣,但消灭土匪、保卫人民胜利果实的责任感、使命感,使他们忘却了寒冷,浑身充满了暖流……

  寒流中,作战部队按照军分区的统一部署,兵分两路,第一个回合,是收复江屯。

  匪大队长江柏年带着匪徒龟缩到了几十里外的北市扶溪、中洞一带。

  北市扶溪村,是陈匪苦心经营的主要防御阵地。他与共产党游击队周旋多年,有一套对付游击队的办法。

  他把整个防御设施分为三道:第一道为前沿阵地,位于村外的各个山头上,分别挖了堑壕等工事,并在阵地前沿和主要通道上,设置有竹签、鹿砦等障碍物;第二道是主阵地,位于村庄外围,建有坚固的城壕、炮楼、掩体和防御物;第三道为核心阵地,以福安楼为核心,包括村内所有的民房,周围有两道又高又厚的围墙,其中东北、西北和正南三个方向各筑有一座碉堡。

  防御设施可以组织火力相互支援,又可以封锁道路,整个防御体系就像一个西方中世纪的城堡。此外,陈匪还在离村子二三公里的要道上,派出潜伏哨,一发现情况就鸣枪示警。

  进剿部队经过周密侦察,确定以第三九三团加强营为主攻,独立第十三团两个营从两翼侧击,各营齐头并进,互相策应,一举拿下扶溪村。

  12月28日凌晨2时,攻击部队各营、连不顾连日来行军作战的疲劳,奔袭几十公里,于5日到达各自的指定位置。

  6时40分,一阵清脆的枪声打破了清晨山野中的宁静。

  攻打扶溪的战斗开始了。

  主攻东北侧的三九三团十连三排首先接近匪前沿阵地,扫除了鹿砦等障碍物。由于潜伏在北山草丛中的匪徒顽强阻击,进攻一度受挫。

  三排长张方才沉着指挥,命令一个战斗组从正面牵制,另一个战斗组从侧翼攻击,再派一个班迂回包围。

  这阵势一拉开,便吓得在这里防守的30多名匪徒急忙向扶溪村内逃窜。

  张排长带着突击班跟踪追击。

  追击中,突然又遭到匪两侧火力的夹击。

  战士们机智灵活,趁着手榴弹的硝烟,勇猛地冲过去。

  当进至城壕时,匪炮楼上的火力又袭击过来,我军伤亡战士三名,进攻再度受阻;随后跟进的二排六班突击时,也突然遭到匪机枪火力的猛烈扫射,伤亡六人。十连的突击分队被压在村边围墙一线。

  在这紧急的时刻,营部命令另一个突击排从两侧迂回过去,在各进攻点的配合下,终于突破围墙攻入村内。

  战斗持续了一整天。时近黄昏,暮霭渐浓。

  除匪大队长何炳率部分匪徒逃脱外,其余的被包围在村内。

  次日上午,我进剿部队根据地形和攻击目标,重新作了部署。

  10时40分,发起总攻。

  各攻击分队冒着敌人垂死前拼命射来的弹雨,迅速通过突破口,沿着村内通道和街巷穿插分割。

  下午4时,担任开辟通道的战士以勇猛、机灵的动作接近第一道围墙实施爆破,炸开了坚固的城墙,突击队乘势而进。

  经过一天的激战,匪首陈嗣运及其匪徒被压缩包围在福安楼附近,成了笼中之鸟,瓮中之鳖。

  第三天,进剿部队展开政治攻势,利用俘来的原广宁县副参议长陈静松等人在阵前喊话,劝匪投降自新。

  双手沾满人民鲜血的陈嗣运眼见大势已去,被迫率领180余名土匪放下武器,向我军投降。

  为匪20多年、曾杀害无辜百姓100多人的匪大队长何炳,带领50多名匪徒从扶溪漏网逃跑后,沿途又收容散匪150多名,窜至带心、双车一带,企图继续与我军对抗。

  1950年1月3日午夜,我进剿部队接到情报,急行军穿插三四个小时。

  4日拂晓,我军赶到指定地点,经过激战,何炳股匪终于未能逃脱被歼灭的命运。

  8。剑指西江,横扫18股顽匪(8)

  7。 叶肇股匪折戟沉沙

  这是1950年元旦发表在中共中央华南分局机关报《南方日报》第一版上的消息。

  确切地说,是广东剿匪部队奉献给广东人民的一份新年礼物。

  本报讯 据第七军分区司令部公布,我七分区主力部队某部配合阳春、新兴、云浮等县武装民兵,围剿盘踞云浮西山叶肇匪帮,业已取得基本胜利。此次围剿由16日至21日,前后与匪作战5次,除少部分溃散,仍在继续搜剿外,大部已消灭,匪首叶肇与秘书长仅带13名匪徒逃遁。据不完全统计,敌伤亡102人,俘653人,降65人,合计伤毙俘敌共820人。

  叶肇,曾显赫广东军界的国民党中将,他肩上的徽章散发出凜然杀气,聚积着人民的血迹……

  他早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曾任国民党军第三十七集团军总司令、国民党湘粤赣边指挥所中将司令、广州警备司令部司令。

  国民党败退前夕,他被委任为广州绥靖公署副主任兼西江指挥所主任。

  广州解放后,他率残部于1949年10月下旬窜入云浮西山,纠合德庆、阳春、云浮等地的国民党残兵、土匪恶霸等,共1500余众,编为3个旅13个团10个独立营,成为西江地区最大的一股政治土匪。

  西山,位于信宜、罗定、阳春、云浮数县交界之处。

  此处山高林密,地形险要,历来为惯匪散兵出没之地。

  叶肇窜入西山之后,建立了###政权和“游击指挥所”,经常袭击区乡人民政权、杀害基层干部群众和革命军人家属,并屡屡偷袭过往运输车辆,严重威胁广湛公路南北交通安全,反动气焰十分嚣张。

  叶肇还设有无线电台,直接与台湾国民党当局取得联系,国民党飞机穿越台湾海峡,曾到西山空投军用物资予以接济。

  1949年12月中旬,根据广东军区的指示,以台山军分区为主力的剿匪部队,拉开了对西山股匪的大规模围剿。

  13日开始,第四十三军一二九师一个营、台山军分区第十九团从开平县长沙镇出发,经岗步圩直插西山地区。

  台山军分区第二十团和阳春县大队从阳春出发与之形成合击之势。

  此时,适逢西江军分区第十三团在广宁围剿陈嗣运股匪,即由罗定、云浮两个县大队在西山周围负责堵截逃敌。

  此一仗,参与作战的部队总计2000余人,厉兵秣马,剑指叶匪。

  16日晨,各路部队分别到达指定位置,当即将股匪麇集的西山庙嘴等地四面封锁包围。剿匪部队指挥员经过进一步观察地形,调整部署,下午命令各部队同时发起攻击。

  霎时,枪声、喊杀声,响彻山林,久久回荡。

  叶肇等匪首怎么也没有想到剿匪部队会来得如此之快,且来势如此之猛。慌乱之中,也来不及组织有效的抵抗,只好各自带上原来的班底,钻的钻、逃的逃,像无头苍蝇,在山林里胡闯乱撞。

  17日,叶肇指挥部再次被我剿匪部队团团包围在铁场、松柏一带,经过激战,当场毙俘104余人,叶肇乘乱逃脱。

  此后,剿匪部队分兵合进,见机穿插,穷追不舍,寻歼溃匪。

  19日,剿匪部队在阳春县地界捕捉小股土匪122人,缴获步枪90多支,轻机枪2挺。

  20日晨,剿匪部队在云浮县老虎坳将匪独立一营1个连聚歼,生俘匪营长以下70余人,缴获长短枪34支,轻重机枪和高射机枪4挺。

  21日,我军分别在阳春县交简乡、青山乡等地捕捉小股散匪125人,缴获长短枪70余支,轻重机枪9挺,电台等军用物资一大批。

  22日,剿匪指挥部接到情报:叶匪主力重新聚集在黄泥塘、大塘两地,企图突围逃窜。

  一二九师和台山军分区的主力获取情报后前往围歼,当场俘获匪总队长、营连长及叶匪卫兵多人在内的300余人,缴获枪械等物资一大批。

  剿匪部队亮出军事清剿的利剑,高扬政治攻势的旗帜,将逃窜、潜伏各处的股匪、散匪逼到绝处,逼使他们纷纷携械投降。

  8。剑指西江,横扫18股顽匪(9)

  原国民党德庆县长严博球匪部一个连长,带领50多人到涯岗圩投降登记;叶肇匪部团长罗开炎报到自新时,当场交出轻机枪1挺,长短枪20余支;龟缩在阳江县紫罗山一带的匪首胡总三等60余人投诚后,又主动分别去找回逃窜过程中抛弃在山林的武器弹药……

  至1950年2月初,盘踞西山猖獗一时的叶肇股匪基本被肃清。

  叶肇逃到台湾后,蒋介石封了个“###救国军粤西总指挥”的头衔给他,指望他在“###复国”大业中继续为其尽犬马之劳。但直到1953年叶在台湾忧郁而死,也没看到他搞出什么名堂,从而结束了他千夫所指,万人唾骂的###生涯。

  8。“华南总司令”中弹被俘

  西江北部山区的草莽丛林里,横行着一支闻者色变的惯匪武装。他们拥有轻重机枪等较强火器,专干打家劫舍,杀人越货的营生。其头目叫陆轰。

  陆轰被国民党封为“中国义勇军华南总司令”,名堂很大,牌子很响,但其统率的人马不过五六百人,自广宁陈嗣运股匪被歼之后,他就自认老大,无人敢惹,作奸犯科,胡作非为。

  于是,西江剿匪指挥部决定把剿匪重点转向陆轰股匪。

  1950年初,第四十一军一二二师奉命进驻西江地区,担任剿匪任务。

  1月17日,师指挥部先期到达肇庆市,立即与西江军分区一起成立联合剿匪指挥部,商议决定乘一二二师初到,敌人尚未警觉之际,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给土匪一个下马威。

  1月21日,一二二师抵达高要、德庆附近,由各团抽出部分兵力,采取分进合击的办法,围剿陆轰股匪。

  21日19时,一三六团从高要县禄步圩登陆,自西而东向水南包围压缩。

  三六五团经三水沿绥江而上,在四会县石狗圩登陆,从东北面向水南、九坑收缩包抄。已完成广宁进剿任务的西江军分区第十三团控制伍林洞一带要道,防敌北窜。

  22日拂晓,各剿匪部队向水南、九坑形成合围之势。

  上午8时,三###团二连首先在东坑口将许锡基股匪包围,击毙匪首许锡基以下10余人,俘排长以下97人。同日,三###团在水南黄泥田一带俘匪50余人。

  三六五团因绥江水浅,行船搁浅,延误了合围时间,使陆轰及部分土匪得以逃脱,一些散匪隐入山林。

  23日始,部队在水南、九坑一带连续搜剿八天,歼匪262名,余匪分成小股,四散逃匿。

  至此,西江北部又一股顽匪遂告聚歼。

  一二二师留下部分兵力,在高要北部分散驻剿,开展群众性的查匪、清匪活动。经过两个多月努力,分散潜伏的大部分土匪纷纷投诚自新。

  陆轰等少数匪首一下子成了光杆司令,如荒山野狗,躲避猎人的追猎。 4月中旬的一天,驻高要县禄步镇的一二二师警卫营正在组织训练,一位来自兰青村的农民扛着锄头急匆匆地找到营部,要向大军报告情况。兰青村是源乡一个偏远的山坑小村。这位农民大老远跑来找剿匪部队,想必有什么急事?

  营长热情地接待了他。

  于是,他气喘吁吁地说了这样一件事:“早上有三个人鬼头鬼脑地跑到我家要饭吃,还问附近有没有解放军。我想他们怕解放军,一定不是什么好人,就骗他们,这里深山老林,解放军不会来的,你们放心在这里吃饭休息。他们吃过饭就睡觉了。我和家里的人扛起锄头,说是到山上做工。出来以后,我叫孩子们在附近监视这些家伙,我一口气就跑来向你们报告。”

  农民喝了一碗茶后,又补充道:“他们三个人都有枪,两个人还各拿着一个布袋。”

  “会不会是匪首陆轰?”营长潜意识中掠过一个问号。

  于是,营长一面对这位农民积极举报匪情的行动给予了表扬,一面立即命令一个加强排前往抓捕。

  加强排在赵排长带领下,跟着那位报案的农民,直奔兰青村。

  8。剑指西江,横扫18股顽匪(10)

  兰青村只有几户人家,四周都是高山,流水潺潺,鸟儿欢歌。

  带路农民来到一座茅草棚里,找到他的儿子了解情况,知道这三个可疑的家伙还在屋里睡大觉。

  赵排长即令一班、二班占领附近制高点,自己带领三班、四班包围村子。剿匪部队悄悄地迫近农民的房屋。

  赵排长大喊:“里面的土匪听着,快出来投降,缴枪不杀!”话音刚落,屋里的土匪砰砰地开枪顽抗。各班立即予以还击。

  在火力掩护下,赵排长带几个战士迅速跃到屋边的一棵大树后面,发现一个土匪正从屋里的窗口跳下,窜进了竹林中。

  赵排长眼明手快,一枪击中他的大腿,土匪应声倒地。

  赵排长将土匪拖过来讯问。土匪供称:“我叫林松仔,是陆轰的马弁(保镖),屋里还有陆轰和他的秘书吴荣福。”

  果然是陆轰!大家不禁喜出望外。

  三个月来部队跋山涉水抓捕陆匪,却杳无音信,此刻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突然,屋里掷出一个手榴弹,赵排长一个箭步冲上去抓起就往屋里扔。

  一声巨响过后,战士们边开枪射击,边高喊:“陆轰,快投降,不然就是死路一条!”只见一个人举着手走了出来。

  赵排长用枪指着他问是谁,此人说是陆轰的秘书吴荣福。

  战士们鱼贯地冲进屋里,四处搜索,屋里空无一人。

  忽然,隐约听到屋后竹林中有呻吟声,赵排长率队循声找去,见一人负伤倒在茂密的竹林间。赵排长问:“不要装蒜,你的枪呢?”他翻了一下白眼,没有回答。赵排长示意战士将他的伤口包扎一下抬走。

  正在搜索的一班班长发现竹林边的水田有一圈浊水,伸手摸下去,摸出了两支手枪和十多发子弹。随后,一个战士又在不远外的水田里摸到两个印章。

  大的印章刻着“中国义勇军华南总司令部”字样;小的印章刻着“总司令陆轰”字样。

  赵排长将两枚印章扔到伤者面前,说:“这就是你的罪证。”

  罪恶累累的土匪头子陆轰有气无力地点了一下头。

  9。 公安局长深入虎穴端匪窝

  在粤西,电白县公安局长邵若海是个大名鼎鼎的新闻人物。

  他率队深入虎穴端匪窝的英雄业绩,不仅上了省报,还获得了中南军区的通令嘉奖。

  陆湘股匪,是由国民党国防部所派遣的匪特陆湘解放后潜回电白,网罗了一些地、霸、反、特分子而组成的,人数约200人,其番号是“中国###抗俄救国军粤南纵队”。

  他们常在阳江、电白边界一带活动,时而集中,时面分散,行踪不定,罪案频仍。据情报,匪首陆湘及其骨干分子经常潜回电白县马踏区活动。

  公安局长邵若海,是一位对敌斗争经验十分丰富的指挥员,二十七八岁,中等个子,说话铿锵有力。他掌握了匪情后,经反复研究,决定率员化装成商人,到马踏地区寻踪觅迹。经过一个多月的侦察,邵局长和侦察员了解到匪徒经常聚会和投宿于马踏凤门村的一间地主庄园里。

  这座院内是国字形建筑,周围是两米高的石砌围墙。院内左、右、后方,共有平房几十间,中间是一座碉堡式的两层炮楼,炮楼的四面均有对外射击的枪眼,易守难攻。

  要攻打庄园,必须掌握院内地形、路线及匪徒的武装情况,才能制定行动方案。

  经查悉,该庄园的主人解放后伪装成和尚,其实是陆湘的地下交通站站长。

  这个伪装的和尚有个外甥马某,是一位银行干部,在学生时代,邵若海与他有过一段同学情谊。

  经过再三考虑,邵局长决定派马某深入匪巢,摸清情况。经过一番谈话之后,马某愉快地接受了组织交给的任务。随后,他通过舅甥关系,多次到这座地下交通站里去“探亲”,了解匪徒的武装情况,并将侦察到的院内地形、路线等,都画成地图,向邵若海作了详细汇报。

  8。剑指西江,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