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民房近千间,打死打伤我游击队员上百人。
解放大军进军连阳之前,解放连阳前线指挥小组曾先后两次写信劝李楚瀛投降,他身边也有人主张“识时务为俊杰也”,“像傅作义那样举事起义”。但他执迷不悟,死心塌地甘当蒋家王朝的殉葬品。
华人小说吧 电子站
6。“将军梦”破碎的连阳之战(4)
他拍着胸口信誓旦旦地说:“除非蒋校长要我投诚,否则是一千个办不到。”
广州解放后,他与逃窜到海南岛的国民党高级将领薛岳取得联系,进一步强化其军事力量,将原有的保安团队扩编为“###救国军第九军”,自任中将军长。军下辖三个师,每师分设三个团。
同时,他强迫各乡16岁至45岁的男丁必须受短期军事训练,建立乡团、保连的军事建制,为了加强反动思想控制,他强令机关团体职员、学校师生、商民等在当地祖庙杀鸡插花宣誓###到底,颁布“十杀命令”(即参共者杀、通共者杀、济共者杀、庇共者杀、纵共者杀、贴共标语者杀、扬共言论者杀、知情不报者杀、为共引路者杀、剿共不力者杀)。
于是,连阳四县枪声不断,血雨腥风。
一天,特务暗探密告:云涛乡乡长曾生“通共”。
李楚瀛便以“剿共”为名,将曾乡长掌握的云涛乡常备队调到飞鹅坪解除武装,全部拘押起来,同时派兵围捕曾生全家,将其一家八口拉到旷野逐一枪杀。
不久,他又以“###嫌疑”为由,逮捕连州城商民二三十人,达到勒索财物的目的后才交保释放。有一名从江西来的商民因交不出巨额钱物,便遭杀害,弃尸路旁。
连阳解放前夕,李楚瀛召开军事会议,拟订“应变”计划,其要点是以连南瑶山为总根据地,把连阳划为五个游击区,军部设在连县县城,必要时迁到三江,在瑶山设指挥所。
他们一方面加紧执行连州“城厢防守计划”,在城内建木栅门六七十个,强征木材商杉木1500多条、民粮1000余石、民工约600名,限令10天内完成;另一方面,他紧急部署将连县物资运往三江,准备在连县县城作战不利时,纵火焚烧民房工厂,嫁祸解放军,趁乱撤往三江,然后上连南的油岭、南岗一带的瑶山,通过游击战与解放大军周旋。
当解放军势如破竹,直取广州之际,李楚瀛牢记薛岳、余汉谋临逃前布置的任务:“建立基地,坚持游击,等待反攻。”
他决意要为他的主子赴汤蹈火,试图依托粤北山区,凭险固守,打两三年游击,坚持到蒋介石###。
为了实现这一计划,他网罗国民党仁化县县长林显、英德县县长周文浩、乐昌县县团警筹给会主任周德云,及湖南汝城县县长何康民等,组织湘粤边“###救国军”,并拉拢惯匪梁猛熊部,形成一个南、北、东、西相互策应的布局,以便扼制粤汉铁路,控制南北交通,稳固连阳根据地。
他知道,在目前的情况下,全赖国民党政府解决军需给养,已是镜中月,水中花。要想长期坚守,必须就地取“财”。
他在连阳地区推行了一个“十家抽一”“三丁抽一”的殃民政策,美其名为“全民###”行动。
他的所谓“十家抽一”,即每十户人家,要拿出一家的棉胎、衣物及其他用具,供应匪军,不从者“格杀勿论”;
他的所谓“三丁抽一”,即一家如有三个壮丁,就要抽一个去“###救国军”里为匪。
当地老百姓在李楚瀛匪帮的重重煎熬下,陷入了欲死不能、欲活无路的绝境。
3。 连阳战斗拉开序幕
浩荡雄师,金戈铁马。
秋风怡然,力荡残寇。
为了歼灭李楚瀛顽匪,解放连阳地区,确保粤汉铁路的畅通,人民解放军第四十八军一四三师、粤桂湘边纵队连江支队和北江军分区,迅速组织力量进军连阳四县,彻底消灭盘踞在那里的国民党残余武装。
负责剿匪作战的广东军区副司令员洪学智将军,在作战室与参谋人员商讨解放连阳的战斗部署。
他抽着烟,站在华南作战地图前,比比划划,沉思着。他考虑到此时广西战役正在激烈进行,第四十四军负责广州警备及珠江三角洲的防务,难以抽调兵力增援,便建议从江西龙南地区抽调第四十八军的一四三师到粤北,与北江军分区部队联合组织进剿连阳残匪。
华人小说吧 m.hrsxb
6。“将军梦”破碎的连阳之战(5)
11月中旬,驻守赣南的第四十八军第一四三师师长张兴华、政委刘长禄接到军部指示,命令他们迅速赶赴赣州军部接受新的战斗任务。
第一四三师是著名战斗英雄董存瑞生前所在部队,是一支英勇无畏、无坚不摧的铁军。
时值晚秋,天气渐凉。但此时张兴华师长、刘长禄政委在警卫员的陪同下,策马前驱,浑身热气腾腾。
一路青山绿水,他们在新的使命鼓舞下,马不停蹄,扬尘而去,直奔军部。
“乱花欲渐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报告!”
张兴华、刘长禄向正在办公室研究工作的军首长敬了个军礼。
贺晋年军长和陈仁麒政委忙请他们进房坐下,并让警卫员端来浓茶。少顷,贺军长指着墙壁上的地图,向他们介绍情况和交代任务。
贺军长说:“当前粤北地区匪情严重,东面有林显的‘###救国军第四军’,西面有李楚瀛的‘###救国军第九军’,直接威胁粤汉铁路的运输安全。兵团首长指示,调你们师进驻曲江,担任剿匪、护路任务。师部带四二八团先行,四二七团暂留赣西南清剿残匪,然后再赴粤北。”
贺军长交代完任务之后,政委陈仁麒作了补充:“你们师在赣南剿匪,环境很艰苦,一直没有得到休息。这次去粤北,还得钻山沟,攀悬崖,任务更加艰巨。你们要让部队认识这次行动的意义,发扬董存瑞舍身炸敌堡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把任务完成好。你们各级干部要带好头,执行好政策,搞好与各方面的团结,完成粤北剿匪任务。”
张兴华、刘长禄从军部接受任务之后,立即赶回龙南。
他们一面与副师长吴荣正、参谋长王中军研究行动部署,一面动员部队准备出发。
在此之前,北江军分区在韶关成立。当初活跃在连阳地区的连江支队部分主力被整编为军分区第十二团,经过乳源整训,增补了军事装备,提高了思想和军事素质,部队的战斗能力明显加强,官兵们的战斗积极性空前高涨。
11月下旬,第一四三师师部率四二八、四二九两个团进抵粤北预定地域,随即与北江军分区会合,召开了中共北江地委、北江军分区以及一四三师领导参加的联席会议,研究制定剿灭李楚瀛匪军的部署。
会议决定成立联合剿匪指挥部,由张兴华师长任总指挥。连阳战斗前线指挥小组由北江军分区副司令员周明、参谋长黄云波、一四三师参谋长王中军、政治部主任吕琳组成。
攻击的主要目标是集结在连州城和三江镇的匪军司令部。
为了实现这一战略意图,集中一四三师四二八、四二九两个团,北江军分区第十二团、暂编第三团以及连江支队所属武装力量,以优势兵力,采取“分进合击、大胆迂回,截断逃路”的战术,力图全歼李楚瀛匪军。
联合作战的具体部署是,兵分三路,对李楚瀛指挥部所在地———连县县城及其老巢三江镇实施强势攻击:
北路以四二八团团长李洪元为指挥,连江支队第七团团长肖怀义为副指挥,计划从宜章黄沙堡经连县周家岱、天光山、黄洞山,直插东陂,消灭守敌及进军三江镇,占领三江后背山鹿鸣关,堵住敌人窜逃连山、广西之路,然后相机围歼敌主力,一举解放三江镇;
中路以一四三师参谋长王中军为指挥。计划从坪石到大路边、星子,歼灭守敌后,急速进军包围连州城,若敌人弃城逃走,则立即跟踪追击,务必将其主力歼灭;
南路以北江军分区参谋长黄云波为指挥,计划从英德到阳山,歼灭英德大湾和阳山县城之敌后,经黎埠插到三江之南。三路合围,聚歼敌主力于连州与三江之间。
进军连阳的作战部署经驻韶关的野战军第四十八军和北江军分区批准后,前线指挥小组立即命令各部队迅速做好战斗准备,并通知在原地战斗尚未改编的连江支队几个团和各个武工队、民兵做好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6。“将军梦”破碎的连阳之战(6)
4。 野战军对垒美式精锐部队
11月底,我军前线指挥小组再次向盘踞在连阳的李楚瀛等发出最后通牒,敦促他们弃暗投明,放下武器,接受改编。
然而,匪军漠视这一严正的劝告,拒绝投降。
前线指挥小组下令按预定计划,对敌人实施全面进攻。
12月3日,北线部队四二八团从乐昌出发。
12月5日,四二八团在湖南宜章的黄沙堡与连江支队第七团会合。
两支兄弟部队见面格外亲切,相互问候,稍作休息便继续西进,到达湘粤边界上的天光山。
12月6日,剿匪部队抵达黄洞山下的开心坳,尖兵排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抓获四名持卡宾枪的国民党兵。
经审问,这股敌人是原驻守在中长路上的交警第二总队的残部,约500多人,他们是从湖南临武溃退下来的。
敌交通警察为国民党特务机关军统直接领导的嫡系部队,全副美式装备,作战经验丰富,但却在东北战场遭我军重创,仓皇南逃。自我军挥师南征横扫湘桂以来,敌交警的几个总队的残部沿粤汉铁路一再败退到湘粤边境,与李楚瀛勾结,妄图逃出生天。
根据当时我军获得的情报,溃退到湘粤边境各县的国民党交警部队有四个总队一万多人,分驻在湘南宜章、临武、蓝山、江华和粤北连县等地。其中进入连县的国民党交警部队有1200余人,加上曾任国民党三十一集团军中将副司令兼八十五军军长的李楚瀛在连阳地区拼凑起来的残兵败将,总计达4000余人。
但他们没有料到,敌交警二总队十八团残部,立足未稳,就被我剿匪部队在梁家水村盯上了。
水火不容,刀剑相交。
梁家水激战骤然打响,从而为粤北大剿匪揭开了序幕。
5。 血战梁家水
战斗是在12月6日中午打响的。激战了30个小时。
这是粤北大剿匪中打得最惨烈的一仗……
12月6日清晨7点,四二八团二营开始向东陂挺进,六连担任一梯队,二排是前卫,四班是侦察尖兵,侦察兵机警地向前搜索。
由于剿匪部队穷追,匪军从湘南溃退入粤,准备在“小北江”地区寻找立足点,然后经瑶山逃往广西。
剿匪部队押着四个俘虏,继续急行军。
尖刀班从前面山岩上留下的“到目的地12里”的粉笔字判明,这是敌人经过留下的特别记号。
这意味着不远处就是敌人的宿营地。
部队继续前行,翻过一座山就是梁家水村。
参谋长王中军向部队发出号令:“跑步前进,赶赴梁家水,坚决把敌人消灭掉!”
指战员们一听说前面有仗打,一个个抖擞精神,动如猛虎,疾步如飞,勇往直前。
当天下午,追击部队在离梁家水不远的飞鼠洞附近,与匪军的后卫分队接上了火。
士气高涨的野战军部队不到半个小时,就将失魂落魄的匪军后卫分队打得落花流水,顺利地占领了龙形洞。
梁家水村是一座依山傍水的大村庄。
村庄三面环水,村南面是一片开阔的田野,小河绕村朝东缓缓流过,村内街巷纵横,村中有座大祠堂,在村中低矮的建筑里有鹤立鸡群之感。
村的东、西、北三面傍着密林与山冈,山腰建有几座炮楼,形成交叉火力网,控制全村,是一处易守难攻的军事要地。
很快,追击部队的尖刀排插入了梁家水村的前沿地带。
匪军在村外驻防一个警卫排,这时正在吃午饭。
尖刀排见这是一个绝好机会,便以雷霆万钧之势,直扑敌阵,将匪警卫排全部缴械。
随之,主力部队赶到,从东、西、北三面形成了对梁家水村的包围态势。
战士们纵目远望,拥有二三百户人家的大村庄就展现在眼前。
前卫排的同志又往前走了几十米,就看见村东南桥头上有五个敌兵拿着冲锋枪斜靠在墙上,无精打采地作休息状。
6。“将军梦”破碎的连阳之战(7)
前卫排如下山虎似的往下一冲,一下子便抓住了三个敌人,其余两个没跑出多远,也被生擒了。
这时,梁家水村里的敌人才如梦初醒,他们发现村子被解放军层层包围了,密集的子弹便从炮楼等制高处横扫下来。
前卫排排长王路东端着冲锋枪,冲在前面,带领全排同志在过膝的烂泥潭里艰难前行。
敌人的子弹像雨点似的落在四周,溅起了星星点点的泥浆。
尽管这样,前卫排的战士们毫不畏惧,直插敌人后侧。
盘踞在村庄几座炮楼的敌人集中火力由高处向解放军猛烈扫射。
排长王路东扔出两颗手榴弹后,正要跃起往前冲,不幸中弹倒下了。
四班长王凤阁见冲在前面的排长牺牲了,挺身而出代理排长指挥战斗。
一群敌兵从村东南方向拥出来,妄图杀出一条退路,然而受到我军猛烈火力的阻击,动弹不得。
战士们卧倒在泥泞不堪的地上,泥浆和着鲜血渗透全身,他们勇猛沉着地用冲锋枪和手榴弹击退了敌人发起的三次疯狂的突围。
激战中,有的同志英勇牺牲,有的同志中弹负伤,前卫排一下子损失了十多位同志……
但战士们接过战友的枪继续和敌人殊死搏斗!
硝烟还未散去,代理排长王凤阁清点一下人数,全排只剩下17人了。
为了不让敌人摸清底细,王凤阁率领战士们迅速转移阵地。
敌人发觉我军阻击部队突然少了人,更加有恃无恐,又连续突围三次,都被我前卫排一一击退。
战士张福耕双腿负伤躺在地上不能动弹,他不让人背下火线,而是沉着冷静地“请”敌人吃了几个手榴弹……
前卫排付出了惨重的代价,英勇无畏地阻击敌人的疯狂反扑,一直坚持到后续部队到达梁家水村外围。
这时,已经是晚上10点钟了。
剿匪部队在赶赴梁家水村前,前线指挥小组经过短暂的商议后,决定分三路围歼敌人:
一路由四二八团副连长赵廷贵和连江支队的黄雄带领解放军四连及连支一个排,从岩塘背南下,迂回到龙形洞,切断敌人西逃之路;
另一路由四二八团连长熊志清率领解放军五连在仙人岭脚从东面包围梁家水;
主攻的一路由四二八团副团长徐彦凯指挥,连江支队七团一营营长黄振协助,率解放军六连和连江支队七团两个排,从北面坑头水沿公路分两路直扑梁家水,展开正面进攻。
晚上10时20分,总攻进入倒计时。
按预定计划,为了掩护解放军六连和连江支队两个排进攻梁家水村,解放军四连、五连和连支一个排,对我攻村部队造成严重威胁的村外敌据点发动了猛烈的进攻。
战斗在紧张激烈地进行,枪声、手榴弹的爆炸声,在这山区的夜晚荡起阵阵回响。
我剿匪部队的进攻遇到了敌人的顽强抵抗。
但在我骁勇善战的人民军队面前,没有攻克不了的堡垒。
晚11时,我部队朝敌据点秘密运动,四连七班由村右侧包围过去,封锁敌人退路。
七班与村后山冈30多个敌人激战近两个小时,俘虏了敌人的班长,并利用他去喊话,解决了据点上的敌人,缴获机枪三挺、冲锋枪九支、卡宾枪三支。
这时,村边的另一个小山头上还有敌人仍在顽抗,阻击我军主力向前推进。四连八班战士刘殿民带着全班同志冲上去,与敌人拼开了刺刀,刀光剑影中,刘班长被敌人打断了胳膊,吊着受伤的胳膊与敌人展开对攻战,山上的十多个敌人被杀红眼的解放军打得落荒而逃。
枪炮声中,前线指挥小组依情据势,迅速作出部署:在村的西面配置四二八团一个连和连江支队的一个排,据守龙形洞,防匪西逃;东面配置四二八团一个连,从仙人岭下配合进攻;北面由四二八团刘副团长率两个连担任主攻。
6日下午2时45分,发起总攻。
6。“将军梦”破碎的连阳之战(8)
解放军突击队在西北角吹起军号,连续几次冲击,都遭到匪军炮楼内的交叉火力阻击,难以前进。
但此时炮楼的火力点已全部暴露,主攻连和突击队便调集轻重机枪封锁匪军火力点,掩护爆破组向前冲击。
这一招立即奏效,只见几个爆破手在强大火力的掩护下,似奔驰的猎豹,飞速贴近目标。
一会儿,“轰,轰!”几声巨响,火光冲天,炮楼被炸飞了一半。
突击队像一把尖刀直插北门巷,拿下了北炮楼。
但匪军仍在据守巷口屋角,负隅顽抗,一场巷战瞬即展开。
主攻连和突击队发挥自己近战夜战的长处,勇猛穿插,多路合击,将匪军分割成几小块,并切断了匪军司令部与各个据点之间的联系。
政治攻势开始了,我军宣传队员用喇叭筒对着匪军喊话:
“蒋军兄弟们,蒋介石丢下你们跑去台湾过好日子了,你们不要为他卖命了!”
“广州解放了,你们还想跑到哪儿去?”
“我们大部队已经把你们包围,只有投降才是出路!”
“解放军宽待俘虏,赶快缴枪吧!”
下半夜2时,剿匪部队占领了村外所有的据点,将敌人包围在村里。
虽然敌交警盘踞村里的几座孤独的炮楼,仍具有居高临下的作战优势,这时,他们竟有恃无恐地朝我军打起了枪。
为迅速歼灭村内负隅顽抗的敌交警,承担主攻任务的解放军六连和连支的两个排,把兵力作了新的部署。
凌晨3时,担任攻击前锋的六连一排由村边沿河套进入阵地,距敌只有200多米,中间隔着高高的围墙,二班副班长刘宝林带领突击组,摸了进去,就地埋伏,等候命令。
凌晨4时,攻击开始了,西南角上敌人的炮楼里,伸出几挺机枪,猛烈地向河套一带射击。
我军见状立即隐蔽下来,停止行动。
为了不使攻村部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刘宝林不顾一切地带领突击组沿着围墙迅速向东边运动,消灭敌人的火力点。
当刘宝林发现屋后墙的窗户上有敌人向外放枪时,他机智地拿起手榴弹投进去,接着又是一梭子冲锋枪子弹,解决了屋里的敌人。
接着,他打开窗户,带领全组战士钻了进去,随后冲上来的八班的战士也跟着钻了进去,突破了敌人的封锁线。
剿匪部队攻入梁家水村内的横街时,这条三米宽的必经之路却被敌人的火力死死地封锁了。
八班长姜作城、战斗组长何守才、战士李忠海倏地一下冲过去,但先后倒在敌人的枪下。
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紧随其后的八班副班长陈富机灵地一跃,闯进了离敌人最近的房门里,几个手榴弹接连掷了出去,爆炸声中敌人鬼哭狼嚎。
在村里,我军前卫部队在重火力派不上用场时,与敌人进行短兵相接的肉搏战……
他们逐街逐巷与敌人作殊死争夺,步步前移,终于通过了大街,打开了大门。
主力部队潮水般地涌进了村子,攻占了北门巷和半边街,夺下南炮楼。
接着,主力部队向纵深展开攻坚战。
六连一排迅速扫荡村东边的敌人,三排则向村北推进,把敌人驱赶到村东北的炮楼以及炮楼前面的一个大祠堂里。
这时已经是7日凌晨5点钟了,东方出现了鱼肚白,硝烟下的梁家水呈现出铁血般的氛围。
为迅速歼灭困守在村内大祠堂和村东北边炮楼里的敌人,我部队乘势对敌人展开宣传攻势,喝令其赶快放下武器,向我军投降。
但除了几个躲进老百姓家里的敌兵出来投降外,龟缩在祠堂和炮楼里的敌人仍无动静,并不时放冷枪,显得十分顽固,摆出与我军决战到底的架势。
我军为了避免毗邻房屋受损坏,不便开炮,时间在对峙中一分一秒地流逝。
这时,四二八团副团长徐彦凯与连支七团营长吴年低声地商量着消灭敌人的办法。
6。“将军梦”破碎的连阳之战(9)
过不了多久,吴年和几个战士通过群众找来了一批辣椒粉和石灰粉,包扎在手榴弹上,接二连三地投入敌指挥部的大祠堂内。
石灰粉和辣椒粉随着手榴弹的爆炸烟雾升腾而起,里面的敌人气喘泪流,叫苦连天,匪军家属哭爹喊娘……
担任突击祠堂任务的六连三排便迅速弄开祠堂窗格钻了进去,六连一排和二排也马上组织火力,配合三排行动。
祠堂内的敌指挥部抵挡不住我军的猛烈进攻,纷纷束手就擒。
这时敌人的据点,只剩下村东北的一座孤立无援的炮楼了。
六连战士采取声东击西的办法,将敌人的火力吸引到另外一边,突然采用爆破方法攻打炮楼。
攻击开始了,副班长陈富只身走进靠近炮楼的一条小巷,向炮楼里连掷了两枚手榴弹,又跟着打了几十发冲锋枪子弹,大声喊道:“解放军优待俘虏,不缴枪的坚决消灭!”
敌人没有回应,又是一轮密集的火力扫过去。
负隅顽抗的敌人见大势已去,不得不将毛巾当做白旗,缴械投降。
7日上午,围歼敌交警的战斗宣布结束。
经清查战场,梁家水之战中,我军毙伤敌160余人,俘敌交警二总队上校副队长兼政工室主任李学忠等320余人;缴获敌卡宾枪46支,轻重机枪35挺,小炮3门,其他长短枪400余支,电台2部,弹药一批。
我军也在这次战斗中牺牲了22人,其中副连长1人,排长3人,班长2人。
秋阳高照,苍松翠柏。
“骝马新跨白玉鞍,战罢沙场月色寒。城头铁鼓声犹振,匣里金刀血未干。”
在梁家水边门岭上,剿匪部队就地召开了追悼会,我军将士脱下军帽,垂首默哀,他们将烈士的忠骨掩埋好以后,又继续向西挺进……
6。 攻城夺寨,战旗飞扬
梁家水战斗结束后,我北路部队在东陂会合,经西岸、石角,直扑李楚瀛老巢三江。
在进军途中,我剿匪部队歼灭了驻新岩村敌兵一个连,截获从连州开往三江的两辆军车。
12月7日下午,剿匪部队包围了三江镇。
这时,坐镇连州城的李楚瀛如热锅上的蚂蚁,坐立不安。他接二连三地接到使他痛心疾首的消息:梁家水村的交警被歼,东陂、星子解放,二十五师的两个团都被打垮了,他的老家三江也被解放军重重包围了……
不难看出,###主力是来攻打连阳的。
他自知不是###的对手,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于是他乘解放军围城部队尚未到达之际,带着军部、专署、县府文武官员和守备部队,深夜逃出连州城,企图到阳山与二十七师师长兼阳山县长李谨彪会合,苟且偷生。
但是当他到达黎埠凤山村后,仍没见阳山李谨彪的踪影。
难道李谨彪见大势已去,避而不见,不伸援手?
一种凶多吉少的念头油然而生,他不敢贸然前往阳山。
于是,第二天他便把队伍拉到南岗、油岭一带瑶山“根据地”安营扎寨。
当日下午4时,解放军先头部队与新岩村敌兵交火时,李楚瀛的亲信卫士听到枪声,便匆忙抓来民夫十余人慌忙挑着行李,护着李的亲属逃往群山连绵的大瑶山。
一个营的守敌缩进城内,关闭城门,妄图凭借古城墙围守待援。
入夜以后,城内敌兵为了壮胆,不时地向天空鸣枪,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守城的匪军营长向士兵打气道:“李军长救兵很快就要来了,大家要顶住!”他们哪里知道,李楚瀛得知三江被围的消息后,就独自逃命了,哪还顾得上为他卖命的虾兵蟹将呢?
7日凌晨,我军发起对连县星子守敌的攻击,敌团长黄坤山察觉解放大军已到,自知无力固守,便下令南逃。
为了追歼逃窜之敌,我军立即向连州方向奔袭,当晚包围了连州镇。
8日凌晨我军发起总攻,但敌人已经逃跑得无影无踪,我军兵不血刃地解放了连州镇。
6。“将军梦”破碎的连阳之战(10)
剿匪部队进城后,侦察连发现,李楚瀛率其军部已逃到大瑶山。于是他们便找来熟悉瑶山情况的人做向导,兵分两路,一路经九陂,一路经三江向瑶山穷追。
北江军分区十二团二营在营长麦永坚的率领下,日夜兼程,在油岭、南岗一带追上了落荒而逃的敌军。
这时,敌军如惊弓之鸟,战斗一打响,便四散逃窜,我军一轮冲锋,就缴获了大批武器弹药和军用物资,并俘获李楚瀛的妻、儿等亲属和士兵200多人。
经审讯,俘虏们均不知道李楚瀛的下落。
8日拂晓,信号弹腾空而起,我军向三江镇发起攻击。
城内的敌兵顿时惊慌失措,仓皇逃窜,有的躲到城内居民屋里,有的藏到街头巷尾的牛栏猪舍,枪支弹药到处乱丢。
我军迅速攻进三江镇,敌人死的死,伤的伤,匪军营长也被当场击毙。
四二八团团长李洪元率领该团三营,彭厚望率连支七团一个连,人不停脚,马不缷鞍,战旗引路,继续向连山进军。
8日下午,我军解放了连山县旧城,敌二十六师副师长兼连山县长虞泽广闻风而逃,他的部下在群龙无首中纷纷举手投降。
10日,我军在群众的欢呼声和鞭炮声中开进了连山县府驻地永和圩。
11日,李洪元率北路部队从连山县城经加田、上洞到寨岗、油岭一带,继续追歼李楚瀛匪军残部。
我南路剿匪部队在英德西部瓦解了敌人两个团后,分两路进军。一路进剿黄花,消灭盘踞在那里的梁猛熊部,然后直抵阳山县城;另一路剿匪部队解放英德大湾后,经七拱到青莲同另一路剿匪部队会合。
14日,我军解放阳山县城。敌二十七师师长兼阳山县长李谨彪率部逃出阳山县城。
南路部队解放阳山县城后,按原计划继续向黎埠进击,与中路、北路部队会师。
十多天时间里,我连阳剿匪部队挟铁军之雄风,攻城夺寨,战旗飞扬,昔日阴霾密布的连阳四县,终于见到了明媚的阳光……
7。 被困瑶山
李楚瀛苦心经营的所谓瑶山“根据地”,其实是有地无根,脚踩浮萍。
长期以来,大山深处的瑶族同胞饱受国民党反动派的欺凌和蹂躏,他们害怕李楚瀛把瑶山当做战场,把瑶胞当做炮灰,把青山当做坟场。
瑶族同胞刚正不阿的性格,对李楚瀛的“空头支票”充满疑虑。
油岭排的瑶胞,在李楚瀛运来军用物资时,就声言不许在瑶寨开战。
南岗排的瑶胞,严密封锁了瑶寨,寨周围通道设置了双重木栅栏闸门,派人防守,不准国民党官兵入寨,如有个别人入寨采购生活用品,每人需交纳“买路钱”。
昔日骄横跋扈、滥杀无辜的李楚瀛匪军,此刻落到寄人篱下的地步,心里很不是滋味,但又怕得罪了瑶胞,群起而攻之,把他们赶下瑶山。
他们更害怕瑶胞向剿匪部队通风报信,配合大军把他们一锅端。
于是,李楚瀛为了苟延残喘,不敢破门入寨,只得忍气吞声地下令部下在南岗排附近的柴寮驻扎。
柴寮是瑶族同胞堆放柴火的茅棚,六根树桩顶着随风飘摇的杉皮茅草,四周没遮没拦。
隆冬的瑶山,北风呼啸,寒气袭人。
李楚瀛匪军兵败逃命,衣衫不多,在四面通风的柴寮哪能安睡?况且,瑶族同胞世世代代受地主、头人的盘剥,早已家贫如洗,有钱也难以在瑶寨买到番薯、芋头等杂粮充饥。
李楚瀛的人马本来就是乌合之众,其骨干多是南逃的国民党残兵败将,或是本地的流氓地痞、土豪劣绅。
他们在蒋家王朝末日来临之际,归附李楚瀛统管,但却各怀鬼胎,同床异梦。
我解放大军还没向连阳进军,李楚瀛的少将副军长严庄,便已携带购买武器的巨款下落不明。
军部从连州撤退时,有五名上校处长,身藏金银首饰各自逃命,只有二名外省籍的处长,语言不通,道路不熟,才硬着头皮为李楚瀛充当“炮灰”。
6。“将军梦”破碎的连阳之战(11)
而李楚瀛手下的匪兵,绝大多数是“三丁抽一”强迫来的农民,除了背着的破枪,一无所有,他们早已盼望解放,回家乡分田分地。因此,在队伍拉出连州城后,他们便想方设法逃跑回家。
李楚瀛手下四大天王之一的二十五师第三团上校团长黄墨苍率三个连撤出连州城,辗转三天,还没有与我军交火,就只剩下一个连的人马了。
黄墨苍召集部下训话,说什么共产党杀人、放火,逃跑回家给共产党抓到定杀无疑。
一番欺骗恐吓后,他又佯装关心这些部属,宣布大家去留自由,想回家的站在一边,不想回家的站到另一边。
结果还是有十多名士兵站到想回家的一边去。
这时黄墨苍凶相毕露,将这十多名士兵关到一间屋里,令其亲信架起两挺机枪作射击状,吓得这些士兵呼天唤地,大喊救命。
黄墨苍以为经过这样的恐吓就可以把部下镇住,可是适得其反。
这些人心涣散的士兵,一有机会就开小差逃跑,到了第五天,他的手下便跑得七七八八,只有团部十几个亲信眼巴巴地看着他,跟他亡命天涯……
李楚瀛在瑶山碰得焦头烂额,他的残兵败将未战先散。
他感到在瑶山流窜,只能是坐以待毙,死路一条。
阳山之行虽然不知是凶还是吉,但此时此刻只有碰碰运气了。
8。 败军之旅走到了历史尽头
12月13日,李楚瀛集中所有残余部队近千人,再次向阳山进发。
可是,当他率大队人马到达凤山村后,派出的密探就报告说,前面的黎埠已被解放军占领了,后面的水竹塘也到了不少大军。
面对“前无去路,后有追兵”,他不得不改变行军路线,他命令中午到达沙冲村,在该村停下做午饭。
在李楚瀛率残部向阳山逃窜途中,脱逃回家的几名三江籍士兵,在水竹塘附近向我四二九团追剿部队报告了情况,并自愿做向导,带领部队往沙冲方向追击残匪。
当我军冲上沙冲村的风门坳山顶时,一群群敌兵正在分散做午饭,炊烟四起,匪兵们东倒西歪地在地上休息。
李楚瀛发现剿匪部队追来,仓皇指挥应战。但是枪声一响,士兵都不听他的命令,被捅了马蜂窝似的,轰然溃散。
二十五师少将师长张燮元等一批文武官员也各自逃命。满山遍野都是敌人扔下的枪支弹药。
李楚瀛见势不妙,决定“金蝉脱壳”,在其卫士掩护下,绕道逃回大瑶山。
李楚瀛逃回瑶山之后,自知计穷路绝,他撇开残余人员,乘混乱之机,带着心腹卫士和亲信40多人,偷偷地跑到南岗矮凳凹的一个天然山洞躲藏起来。
12月14日,剿匪部队继续在瑶山进行严密搜查,各部队均俘获大批散匪。
我军开进瑶山以来,军纪严明,秋毫无犯。他们不拿群众一针一线,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敬老爱幼,和蔼可亲,加上不断向群众宣传我党、我军的方针、政策,宣传剿灭国民党残匪的重要意义。瑶族同胞逐渐消除了顾虑,把剿匪部队当做亲人,捧出一碗碗热姜汤,为战士们驱寒。
12月16日,一个知情的南岗排瑶胞房大猪六,向四二八团三营报告了李楚瀛的下落,表示愿意做向导,将李楚瀛抓获。
三营营长命令八连马上出发。
下午5时许,前哨班在班长钟炳南带领下跑在最前面,此时大雾弥天,山高路滑,稍不小心,就会掉进无底深渊。
战士们一个紧跟一个,利用地形地物迅速爬到敌哨兵身边,迅速缴了他的驳壳枪,捆绑起来。
战士们埋伏在洞口周围,一边鸣枪警告,一边大喊:“缴枪不杀!”
在剿匪部队的军事压力和政治攻势下,李楚瀛这个蒋家王朝的孤臣孽子,自知四面楚歌,发出一声哀鸣:“投降吧,这一天终于到了……”
这支苟延残喘的败军之旅走到了历史的尽头。
6。“将军梦”破碎的连阳之战(12)
此刻,他们由少将参谋长于继祖带头,李楚瀛走在后面,颤巍巍地举着双手,在人民解放军乌黑的枪管和寒光闪闪的刺刀下,走出了山洞……
7。乐昌土匪大暴乱(1)
乐昌,地处五岭山脉南端,是粤北的重要门户。
解放前,乐昌是国民党的“模范县”,又是抗战时国民政府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的老家,是反动武装和土匪的聚合地。
1950年3月,国民党县长何康民、林显在乐昌成立“###救国军第四军”,抢劫车辆船只,捣毁交通设施,暗杀乡区干部及工作人员,一时间“黑云压城城欲摧”。
匪首何康民率匪众夜袭廊田区政府,区中队奋勇还击,霎时枪声大作。
次日,何匪又纠集1500多土匪包围了乐昌县城,县长带领县大队和工作人员与土匪展开了浴血奋战,由于敌我力量悬殊,情况万分危急……
所幸的是解放军及时赶到,一轮炮火击溃了土匪的围剿,乐昌县城才转危为安。
这一事件引起了华南分局的高度重视,广东军区派出剿匪部队重拳出击,从而结束了乐昌匪患难断的历史。
1。 土匪大暴乱,山雨欲来风满楼
乐昌,地处五岭山脉南端,是粤北的重要门户。
湘粤边界群山绵亘、沟壑纵横、洞穴繁多。
解放前,乐昌是国民党的“模范县”,反动势力基础雄厚,封建势力盘根错节,官僚统治日久根深。
乐昌九峰是抗战时国民政府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和国民党北江专员公署专员龚楚的家乡,而薛岳的胞弟薛纯武是乐昌县的县长。
据粗略统计,九峰乡毕业于国民党军校的就有60多人。山高林密的九峰山冒出了国民党军界的众多“精英”,他们有的在抗战期间,为民族大业立下赫赫战功,有的则成了###、反人民的罪恶鹰犬。
解放战争时期,我党在乐昌展开武装斗争举步维艰,县城只有一个中共地下党支部在活动。地下党支部主要有两个任务:一是通过统战关系,了解敌情;二是建立交通站,负责联络、接待从香港、广州前往粤赣湘边开展武装斗争的同志。
乐昌解放时,国民党的军警武装和地方反动势力,遭到我南下解放大军的沉重打击,但其残余部队却退往大瑶山,隐匿待机,卷土重来。
参加过百色起义,曾任中央根据地赣南军区司令员,后叛变革命的国民党专员龚楚和县长薛纯武,在四面楚歌、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接到叶剑英的亲笔信后,率部下山投降。
随后,他们以去海南劝说薛岳投降为名,竟一去不返。而随他们下山投降的国民党军政人员,则利用人民政府施予的宽大政策,暗中联络与发展匪特组织。
?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