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这人怎么说话的!一个名字有什么大惊小怪的,讨厌!”芳向那位帅哥吼到。
“对不起,我没有别的意思,就是感觉到有点好奇啊。”帅哥回答说,脸上显出一脸的无辜。
“没关系的。。。”我小声说,声音小的连我自己都听不到。自己就像个受了委屈的小孩子一样。反抗又不敢反抗,哭了有不敢哭。不!我感觉到自己连个小孩还不如,小孩尚且能哭出声音来,可是我呢?眼泪只能在自己的眼睛了打转转。说实话,那一刻我真的有点看不起自己。不仅是可怜,而且还很懦弱。
突然之间,我对这个叫芳的女孩子心存感激,我不知道该怎么感谢她才对,感觉到她是这个世界上最伟大最漂亮的女生。当我再次抬起头仔细地观察了一翻。椭圆型的脸上镶嵌着两颗乌黑的宝石,又大又黑。长长的睫毛把宝石的轮廓装点的格外清晰。眼睛一眨一眨的,如同宝石在镜子中滑动。眉宇间却透出一股正气。
也许是芳看出点了什么,一时不该知道怎么说才好。很害羞的底下了头,这时,坐在我旁边的大海发话了。
“我告诉你啊,别人的名字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我们那里少数民族多,名字当然和别的地方的不样了。以后少拿别人的名字来取笑了。我们青海人可不是好惹的!”,大海说的时候声色严厉。
“就是啊,你不懂就不要胡说了。这是别人的名字,我们那里是很讲究的。不可以乱说的。这也是对别人的尊重啊”,说着安子也接过话茬了。
就在这众口一词的斥责声中,帅哥无话可说了,他向我道歉了。说实话他向我说了些什么我一句话也没有听清楚,只是觉得我当时很可怜。他们越是向着我,我就觉得我越可怜。我甚至都有点怪我父母为什么给我取这么一个名字。可怜的人啊!我想找个地洞钻进去。
第十章 和美女牵手
下了自习我回到宿舍;静静地躺在床上发呆,没想到那位帅哥到我们宿舍和我的室友们乱侃。说那个女孩有姿色,那个是魔鬼的身材,那个的奶子大,那个是飞机场等等一些下流的言语,他甚至还要加上一些下流的动作,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最后,他们说到了芳。
“我操,他妈的那个叫芳的真不错,要脸蛋有脸蛋;要身材有身材,奶子大大的,屁股挺挺的,腰。”
听到这里我实在听不下去了,再加上他在课堂上说的那些话,我不由的火冒三丈,向他大吼了一声“滚!”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这样做,也许是因为晚自习的时候帅哥嘲讽我的那句话,我要报复他,也许是因为芳帮我说了话,我要感激她。我不希望别人用这样龌龊的言语来侮辱她,也许还有别的什么说不清楚的原因吧。
听到我这声吼,所有到人都被惊呆来,吃惊地望着我。
“嘿,你小子吃醋了还是咋得,你是不是看上那妞了。”帅哥依然一脸的流氓气。
这时;我从床上一越而起,还没有来得及他们反应过来,“啪”,我一拳打在了帅哥的脸上。
我从小跟着父亲上山下地什么活都干过。比起那些从小在蜜罐子里长大的少爷们来说,还是有点力气。帅哥经不起这一拳,被打得嗷嗷直叫,鲜血染红了他的衬衫。
旁边的大海看我这样,也就在一旁“呼”的一声从床上窜了起来。马上站到了我旁边。当那帅哥向我扑过来的时候,不知什么时候安子也站到我的后面。
“小伙子,你要干什么!小心老子整死你!别以为你长的五大三粗的就害怕你,今天我们是三个,你说,要单挑还是群架?”大海的话咄咄逼人。
“有什么话大家好说,不要伤了和气,我们都是同学啊!”安子接着说。
也许是在我们三个人强大的阵势下,那位帅哥胆怯了,也许他本来就是个胆小鬼,令我们三个人没有想的是,那位帅哥就此打住了,在也没有找我们三个人的麻烦。
第二天,这件事不经而走,班里的每个人都知道了,甚至加油添醋,说我喜欢芳,说我是个“护花使者”。
晚上下自习的时候,芳叫住了我。说很感谢我为她所做的一切并且说要请我吃饭。说实话我长这么大了还是第一次和一个女孩子单独吃饭。平时狼吞虎咽的气势一点都不见了。她问我菜这么样,我就说好。感觉心都跳到嗓子眼上了,就连筷子都不知道怎么拿了,米饭吃进去了一半,桌子上散了一半。喝汤的时候好几次都差点散在衣服上。我不得不提前草草结束。她问我吃饱了没有,我就说吃饱了,我的饭量本来就这么小。最后,我就只吃了一小碗米饭,桌子上还剩了那么多的菜,我的肚子却饿得咕咕叫。
也许芳早就看出来我的窘相,出来以后她给我买了一个肉加馍硬是塞给我。
我拿着那肉加馍就像触电了一样,感到一股暖流通过了我的全身,我怎么也舍不得吃,手里紧紧地攥着,就像一个乞丐攥着一叠钞票。走到公寓楼低下的时候,我怕被别人看见,就躲起来,慢慢地品位那肉加馍的味道。我发誓,那是我这一生吃过的最香的肉加馍。
我和芳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慢慢地我们恋爱了。我不知道芳为什么会喜欢我。论长相,像我这样的野草一抓一大把,校园里多的是。论出生,我是从小吃救济粮长大的。我们一个是天上的凤凰,一个是地下的豺狼。我清楚我们之间的差距,所以我就更加地珍惜了。
这个问题我问过她,她说,你我第一次相识,当别人欺负我时你就打抱不平,你很有正义感,你是个有安全感和责任感的男生。
我后来才知道,女人是很感性的。她爱一个人可能是因为一句话或一个动作。
我们班的男生很羡慕我,说我很有福气,把班花搞定了。听了这话我很幸福。不过我还是要感谢大海和安子两个人,是他们帮我赢得了一个漂亮的女友,当然我们三个从此也成了“死党”。
第十一章 第一次逛商场
转眼间开学已经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了,有一次周末的时候,我们几个同宿舍的兄弟相约去买衣服。一路上我们都谈论着买什么样的衣服。有的说要买运动衣,有的要买休闲的,有的要买便宜一些的,有的呢,要买知名品牌的。他们问我要什么样的衣服,我一时不知道怎么回答他们。就随口说去了再看看。说实在的对于他们说的这些我有些听都没有听过,更不知道要买什么样的衣服了。我长这么大了,什么休闲了,运动装了,还有一大堆名牌的名字,有的我听都没有听过。我突然想到中学时代是多么得好啊,不管是谁,都穿校服。看不出什么贫富贵贱。可是到了大学不一样了,不管是有钱没有钱的,都要讲究一下。好像谁也不肯落在别人的后面。
我们一路走着,笑着,说着。各自都在打算买什么样的衣服。我们先是去了商业街,在那里有好多款式的衣服,一般价格也不是很贵,只要你会砍价,也能买到自己称心如意的衣服。我们一帮人先是东看看,西望望,只要是谁看到了一件,我们大家都凑上去看,可是试穿到最后,问老板多少钱的时候谁也不想买,一个个的都摇头,说太贵了,能不能便宜一点,到最后价格上终于可以谈成一致了,他们又要挑剔,又说人家的款式不好看,样子不好看。总之,这也不好看,那也不好看,接着老板又给介绍另一种衣服,到最后,把人家老板折腾地够呛。可是衣服一件也没有卖出去,当然,据我的观察他们是没有一个真心实意要买的。
最后,我们在扬帆的带领下去大型的商场去看看。他说商业街的衣服他一件也看不上眼的,主要是水货太多。而且又不是什么名牌,即便是名牌,也都是一些冒牌货。扬帆是山东人,听他们老乡说,他家里很有钱,父母都是国家干部,他爸爸还是他们县国土局的局长,开学的时候就是他爸爸把他坐飞机送过来的。我刚来宿舍的时候,扬帆抽的还是硬中华烟呢!有一次他打开包的时候,还给我们看过他带来的两条中华烟。他拿出其中的一包烟,给我们每个人发了一支!
于是我们都跟着扬帆去大一点的商场逛,我一进那商场就感觉都自己跟进了皇宫差不多,装修的十分豪华,我来这里这么长时间了,我还是第一次来逛商场。扬帆他们没有丝毫留恋的意味,就径直地奔向四楼服装专柜。我想从一楼慢慢地边看边逛上去,可是我又不好意思说出来,也就跟着他们上了四楼。
四楼全是男装专柜,什么样式的都有。扬帆他走到那里都看的是款式,可是我仔细的一看那些衣服的标价,天哪!一件衬衣最少也要三百多!其他的西服什么的都是七八百的,甚至上千的都有。我就在暗暗地想,这那里是是衣服啊!要是在老家啊,父亲一年都挣不了几千块!这一套西服都可以抵我们家两年的支出。
当然,对于一向讲究,爱好时尚的扬帆来说,他是不可能买西服的,我们跟着他先是上了四楼。他领着我们直接去了“与狼共舞”专柜。在那里他挑了一件牙黄色的t恤,然后去试衣间试衣服,可是他怎么试也不是很满意,不是款式不好,就是颜色不称意,要么就是太长或者太肥,他连续试了好几件衣服。每次试完了以后就在镜子面前看一看,还让我们大家伙看一看怎么样。可是就是没有一件都能看得上眼的。把那个服务员给忙了个不亦乐乎。
最后,扬帆又领着我们去其他的专柜看了一看,每次去的都是一样的,他在挑我们在看。不过他倒让我认识不少的服装名牌。不过挑来挑去,在我们大家一致的建议之下,他还是选择了刚开始的那件黄色的t恤。当然价格也很贵的。在付帐的时候扬帆从钱夹了抽出了四张大抄,随手甩在了收银台。
之后扬帆又买了一条华伦的裤子,九牧王的皮带,一共花了六百多快钱。他在那里一件一件的买衣服,大把大把的花钱,而我呢?则跟着他偷偷地给他算帐。我暗子里算了一下,他一共花了一千零四十九块钱!我又算了一下,如果这些钱拿到我们家用的话,可以够我们家将近五年冬天买煤的钱了。
扬帆买完了东西要求回去,但是我们跟他去的那些人,都不愿意这么早回去。最后在我的要求之下,大海和安子都同意留下来陪我再逛一逛商场。其他的人都跟着扬帆打的回去了。
第十二章 一双皮鞋
我们三个人先是在四楼转一圈,然后我们又跑到五楼的电器专柜去看了一看。没有想到的是让我们三个土包子在那里可是大开了眼界。平时在电视里看到的那些名牌在这里全都有,什么康佳,海儿,长虹等等。特别的是,当我们看到贝透和壁挂试的时候,我们三个都惊呆了,没有想到还有这样的电视。
“我西宁有个叔叔,去年在搬新房的时候,就买了这样一台电视!”安子说。
“我靠,我将来要是工作了,一定买这样的电视,好好地享受一下!”大海也说。
“天啊!你们看着标价一万多啊!真的要是工作了,一年的工资也就只能买一台电视啊!”我也接着说。
接着我们又重新从五楼转到一楼,最后在王海的要求之下,我们三个又去四楼看衣服。当我们转到运动衣专柜的时候,王海停了下来。他看中了一套李宁的运动衣,想买下来。先试了一下,无论从什么方面来说,他穿这很好看的。可是我一看标价,也要四百多块。
“你有这么多钱吗?要四百多啊,你疯了!”我大声地说道。可是大海却没有丝毫的反应,眼睛只是直沟沟地盯着那套李宁的服装,丝毫没有注意到我说的话,就连移开意思都没有。
“你现在有没有带钱啊?”,他突然问安子。
“我刚好带了五百,你要干什么,你想买啊?”安子问。
“是的,我想买一套,都穿了这么多年的破麻袋一般的衣服,潇洒一下那算什么!”大海骄傲地说。
“小伙子,你想清楚一点,这可不是四十块钱啊,四百多啊!”安字吃惊地说道,眼睛睁地跟个豆一样。
我当时就想,这是不是疯了?他家一定是很有钱的?他要是穿上这么一套衣服一定很神气的。他能买这套衣服我为他高兴,也不知道是什么心理在作怪,也有点嫉妒。
不过安子到好像很支持大海一样,他内衣的钱夹了拿出了刚刚五百交到了大海的手里。
“衣服是贵了一点,但是你穿起来到是很好看的。不错啊,你终于穿上了名牌了啊!”,安子啧啧地称赞道。“不过名牌是穿在了身上,我的钱什么时候还啊?我可把我全部的家当都给了你啊!”他又补充说。
“你放心,我还有两千多块,今天没有带钱过来,我回去就给取啊。”就这样大海花了四百多买下了那套李宁运动服。大海在收银台付帐,我和安子不忍心放回去,边等大海边看边摸边欣赏边说着一些称赞的话。安子放回去了,我拿出来看看,我放回去了,安子拿出来看看。
“大海这尕娃真狂,尕赵你也买一套吧!”安子发动我说。
“我那有钱啊!你怎么不买啊?你有本事你也买一套啊?”我反问道。
“我也想买啊,不过没有那么多钱,钱都让大海买衣服了!我想买一双运动鞋。对了你带钱了没有啊?”安子问我,看来在大海的带动之下,安子也动心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句话一点也没有错。
我在安子再三的鼓动之下,去银行取了两百借给了安子。他拿上钱之后,我们三个又立马飞到鞋冒专柜,安子没有丝毫地考虑就买了一双鸿星尔克。
“鸿星尔克,知道吗?陈小春做的广告!”安子骄傲地说。
鸿星尔克是什么我不知道,至于陈小春我就更不知道了。因为我不是一个什么追星族,更不是什么铁杆“粉丝”。哎!看来安子还是很喜欢追星的。
就这样安子花了一百八买了一双鸿星尔克。之后他们两个人又要发动我去买衣服或买鞋子。可是我是知道的,我现在还不能买什么东西,因为我知道,即便是一块钱对于我来说那就意味这什么!
“尕赵,你也买一双鞋吧,都什么时候了你还穿布鞋啊!你应该注意一下自己的形象了!”安子说。
“就是啊!就你这个鸟样子,你怎么去追人家芳啊!”大海说话永远是那么心直口快。
大海的一句话说到了我内心深处最脆弱的地方。我暗暗地低下了头,不知道该怎么说才好!是啊,我也想买一双像样的衣服和鞋,可是。可是。。我无言面对!
“这不是谈恋爱的问题,其实布鞋也是挺好的。”安子说。不过大海的话也有一定的道理。应该是注意一下自己的形象问题了。“像你这么高的个子,买上一双皮鞋应该是很好看的,那样会跟帅的!”安子说话谁也伤不到。
在他们两个人极力的撺掇之下,我也横下一条心买了一双皮鞋,不过只花了四十块钱!
第十三章 皮鞋带来的麻烦
我们三个回到宿舍的时候,他们好多人都来看我们买的什么衣服,安子和大海都十分高兴地拿出自己的衣服给他们看。大海呢,那才叫夸张,刚一进宿舍就迫不及待地拿出来穿上了。他还特意地叫扬帆起来看一看,他的衣服怎么样。安子则把自己的鞋子整整齐齐地放到了床头上,不过感觉好象有点不放心一样,然后把它拿起来放进了自己的行李箱里面。大海问他怎么不穿时,他却说怎么舍得啊,一百多块钱的东西,打篮球的时候再穿。
扬帆看完大海的衣服之后,回过头来问我买了什么。我不敢告诉他我买了鞋子。我感觉到在我们三个人之中,我是最没有脸面的那一个,我买的鞋子既不是什么名牌,也不值什么大价钱。
“我啊,买,买了双鞋子。其实也没有什么可看的。”我不知道怎么回答他才好,说着我赶紧把袋子往床底里塞,生怕被别人看到。
“什么牌子的,拿出来看一看啊!”扬帆说着伸手过来拿。
我当时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不给他看嘛,他说我小气,还可能说我故意掩饰;给他看嘛,我也不好意思,毕竟我的鞋子不能和他们对比。后来我想了想,还是给他看吧。
“不是什么牌子的,充其量是个杂牌啊!”我自嘲地说。
扬帆接过去以后瞅了一眼标志,就递给了我说:“不错啊,样子听好看的。多少钱啊?”
“没有什么好看的,没多少钱,很便宜的。”我不想说,故意在饶弯子。
“他那鞋很便宜的,就几十块钱。我靠,尕赵有钱就是不买贵的,我们两个的钱都是向他借的。”大海什么时候就是心直口快。
大海啊大海,你真是那壶个开提那壶啊,我都不想说这鞋子的价钱你多什么嘴啊!不知道是在炫耀啊还是在挖苦我,我心里在默默地想。那一刻我真的有点想揍大海。可是我的理智告诉我不能这样做。
“不过我感觉他的鞋子的样式挺好看的,这个样式我们挑了好久的!”安子说。
听了安子的话我感觉才稍微好了一点,但是我又多了一分酸酸的感觉。我不知道我该怎么形容才正确,感觉到我这样被别人护着伤疤比别人揭开伤疤更让我难受。
我立刻把那鞋子胡乱地塞到了床地下,刚才买鞋子的那种高兴的感觉一点都没有了。要知道,就这双皮鞋对于我来说那可是一个梦想。
记得小的时候,我堂伯伯来我家的时候都穿着皮鞋,我很羡慕。我就问我奶奶和爸爸,爸爸为什么不穿皮鞋,奶奶就开始教训爸爸了,说爸爸读书总是不认真,除了语文之外,数学是一踏糊涂,那时候考个中专什么的都很容易啊。可是你爸爸说什么也不去上学,非要说要养我和你爷爷,要养老送终,结果呢?这么多年来,我们还是自己养活自己,不要说养活我们,多年以来就连衣服也没有给我们两换过一套。说完就是一番对我语重心长的教导。
我又问奶奶,怎么样才能穿上皮鞋。奶奶说只要你考上大学以后就会有工作,工作上了以后,就会有工资拿,拿了工资有钱的时候你也有皮鞋穿了。
因此,我多年以来就为我这个梦想而努力着。今天,我蛮以为可以提前实现童年的梦想,可是到头来遭到的确实这样的一种结局。
第十四章 穿还是不穿?
我那天夜里,我彻夜无眠,想了很多很多。甚至第二天的时候我都无法去面对我的那双皮鞋,得不到时候我渴望拥有,可是得到了却成为了一种负担。
穿还是不穿?这是一个问题。
刚开始的时候,我实在有点不好意思去动那双皮鞋,甚至我看都不看一眼。我很后悔当初买了那双鞋,我也很后悔我为什么不加点钱买一双好的。看着扬帆每天都穿着青春靓丽,特别是大海和安子我们三个每天都形影不离的,可是我的穿着和他们那简直都是不能比的。我有时候会恨我自己为什么要出生在这么一个家庭里面,每天晚上我就望着天花板会问很多个为什么。也有的时候,我会劝我自己,不和别人比什么吃穿,为了打发自己的烦恼,我要么就写作,要么就看书,在文学中寻找着自己的那片天地。有时候这两种思想会在我的脑海中斗争得十分激烈,我感觉到自己都活在矛盾之中,我不知道我如何去处理这双皮鞋。
有一天我拿起了电话,这么长时间了,想问问家里的情况。(我打电话的时候,要打到我们村的小卖部,然后让小买部的人在去叫一下我家里人,因为那个时候我们农村电话还不是很普及)接电话的是我的奶奶,他说现在家里比较冷了。我父母都出去打工去了,去新疆摘棉花。已经快十来天了。她还告诉我她现在身体都很好,现在在忙着挖土豆,还说让我不要管家里的事情,认真地把书读好,还问我饭吃的怎么样,习不习惯,最后奶奶还特意的嘱咐我说不要有什么负担,该花的钱你要花不要落在别人的后面等等。当她说到这里的时候我哭了,我不知道我那天的电话我是怎么挂了的。那次是我一个人在外面第一次流泪,可想而知,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太太怎么去挖完三四亩地里的土豆的。
我打完那次电话之后,我为我当初举动和想法而感到后悔。我真的无脸去面对奶奶那如虾的驼背,父亲那如梯田般的皱纹和母亲那如竹签一样的手指,这些都是因为我。可是我却在这里为我的出生和这些所谓的“面子”而大伤脑筋,想想这些我是多么得幼稚和汗颜啊!
也就在第二天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穿上了那双皮鞋,我不再因为我穿的不是名牌而感到羞愧。因为我知道我现在的处境不允许我在生活上去过多地追求什么。而是应该很本分地去生活。
刚穿上皮鞋的时候,我还真有点不舒服。感觉到脚底下沉沉的,整个鞋也没有布鞋那样软和,而是硬邦邦的,很不舒服。我真的没有想到穿皮鞋还会很受罪。走起路来很不自然,不仅脚是硬邦邦的,连整个人都是硬邦邦的。可是,不管怎么样,我都坚持了一个星期。我把这些感觉告诉安子和大海的时候,他们两个都在笑我。大海说那是你没有穿习惯,习惯了就好多了,他们第一次穿皮鞋的时候都是这样的。可是,一个星期下来,我的脚被磨的不成样子了。左右两个脚后跟都被磨出了两个水泡。
唉,也许这就是老天对于我这样的人的一种惩罚吧。
慢慢地我也习惯了穿皮鞋,并且,我对我的第一双皮鞋保养的都是很好的,我也不在感觉到什么羞愧,我有时也很自然地行走在校园之中。因为我知道,即使这四十元的皮鞋也是来之不易的。我应该去好好的珍惜。
过了几天爸爸也来电话说他在新疆那边摘棉花,现在那边有点不好做。他还问我现在需不需要钱,如果我什么想要的就去买,不要委屈了自己。钱不够他会想办法的。。我在电话这头告诉他和妈妈,我现在很好不要他们担心,不知道怎么了,我和家里打电话都是报喜不报忧,我就是害怕他们担心。我每次问他们的时候,他们也是什么都好,因为我知道爸爸有比较严重的关节炎,妈妈的身体也不是很好,可是每当我问他们时,他们就说那些小病不怕。越是这样,我越就感觉到自己有一种特别的犯罪感。
是的,我应该好好的去珍惜它的。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十五章 我的爱情诗
对于我们着些新入学的同学来说,校园里的所有的东西都充满了好奇。没过几天,在教学楼前面摆出一个小摊位,说“海心”文学社正在招收新的社员,要求要有一定的文学功底,爱好文学写作。所以我很想去试一试,我过去了解了一下,是一男一女两个高年级的同学,而且两个都是我们中文专业的,他们听说我也是中文专业的都很高兴,说文学就是个人的一种爱好,如果加入了文学社就很有在系报和院报上优先发表文章的权利,而且到时候还会请一些教授来演讲或做报告什么的,或者搞一些培训什么的,都有优先参加的权利。他们说着说着我就有些心动。说实在的,我之所以转系来到中文系就是因为我对文学情有独钟,也许是受到了父亲的影响吧,我从小就对艺术类的东西特别的感兴趣。在小学和初中的时候,我还两次在全国中小学生学作文竞赛中拿过一等奖,在县级的比赛中拿奖那更是常有的事情了。加入文学社是比较容易的,只要交自己的照片和二十块钱就可以了。我想了想,照片很容易的事情,只不过这二十块钱就有点难办,因为我知道,二十块钱可能对别人没有什么,可是对于我来说,那将意味着二十天的早餐费。想想刚开始的时候我还有点舍不得,可是在安子和大海的劝解之下,一横心自己还是报了名。反正是自己的喜欢的东西就无所谓舍得不舍得的。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芳,她也很高兴,还鼓励我要多写出了些作品,最好争取多发表。
人最怕的就是鼓励,特别是自己喜欢的人的鼓励。在芳的鼓励之下,我开始玩命的写作。基本上都是天天在构思我的诗句。也就从那个时候,我开始慢慢地接触诗歌。终于我的有一篇诗歌发表在系报上面。当然那也是我写给芳的一首爱情诗,被我的好友林夕看到了,他那个时候已经是系报的主编了,非向我索要这首诗,于是他就拿去发表在系报上面。至今我还记得我写的那首我生命当中的第一首诗歌《我想我是海》。
我想我是海
那么你就是日月
你的运行永远在我心间
当月亮东升时
你我共同组成瑰丽的圣镜
当太阳西沉时
我把你紧紧搂在怀里
不论是遥远的古代
还是辉煌的将来
海的浪涛永远是汹涌澎湃
海的胸怀只为你而敞开。
当这首诗歌由系报发出去之后,几乎所有全系的学生都知道我了,而且林夕他还几次向我专门约稿,说多写些诗歌出来,还开玩笑的说,他要把我做为系报的特约馔稿人。他基本上隔三差五地向我要稿子。没有办法我只好再接再厉。之后发生的一件事情让我这生都获益非浅。华人小说吧 m.hrsxb
第十六章 情诗王子
这也要从我的另外一首诗歌说起,就是《从高原到江南》。
我从冰封的高原走来
身上带着丝丝的寒意
像一个流浪的难民
在饥饿中寻找江南的灵气
江南,扑朔迷离,烟雨蒙蒙
昔日那江南采莲的女子呢
惊起一滩鸥鹭的地方
依然残留着荷花的香
残红当舟,撑一柄荷伞
去采摘宋词中滴落的水珠
月色中的荷塘,我独自彷徨
直直的荷茎就是那铮铮风骨
西天的晚霞,如同采莲女遗留的红袖
就连溪流中的水草,也在悠悠的招摇
在江南我甘愿做一条蚯蚓
慢慢钻进她的怀抱
多情的江南啊
当我重新踏上那高原时
能不能带走你的温柔
当这首诗歌发表是系报上的时候,我没有想到主讲我们现代文学老师罗教授他找到我,对我写的诗歌给予了一定的评价,还说要我一定再接再厉,有了好的文章之后,一定不要局限在校园这个狭小的天地中,你可以去尝试《槐荫文学》、《长江文艺》,还有你们那里的《青海湖》等等,这些省级的刊物,然后再去进军全国的那些《诗刊》等。如果写不出东西来了之后,不要做一些无病呻吟的东西。你想走写作这条路,就一定多看些中国的古典文学,提高自己的古典文学修养。他还给我举了好多作家的例子来说明读古典文学的重要性。最后他还要我把我写的诗歌整理出来拿给他看。
于是我回去之后连夜把我写的东西整理出来,到第二天的时候就给他拿了上去。没有想到的是,老师第三天的时候就给我了我,当我打开一看,上面都密密麻麻地做了好多的批示和修改。他还在课堂上当着那么同学的面表扬了我,朗读我的诗歌,从此,同学们还送给我一个“情诗王子”的雅号。
我真正的文学写作开始了。
第十七章 换来的稿费
从此我狠命的写作,也不再局限于诗歌了,我开始也尝试着写些其它题材的文章,写完以后我就向一些小型的文学社投稿,我写的基本上都是一些我自己的真人真事,写自己的心里感受,终于我一篇《布鞋》在槐荫文学上发表,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和鼓励,我在同学们中间是越来越有名声了。当然,这次成功的经历也为我赚来了人生的一次稿费,虽然只有很少的二十块钱。芳也在不断的鼓励我,说实在的我很感谢芳,如果没有我和芳的这段感情,可能也就没有我的诗歌。因为我的第一首诗就是给她的,为了表达我的谢意,我决定用二十块钱给她买一件礼物,可是,只有二十块钱能买到什么东西呢?想来想去,我决定给她买一支发卡。我自己一个人跑到附近的一家饰品店去看看。最后我看中了一个银白色的蝴蝶型的发卡,刚刚好二十块钱。然后我让老板给我专门的包了一下,打算晚上的时候我再送给芳。
晚上我约她去到了我们经常去的湖心亭上,夏日的夜晚非常的凉爽,湖心亭也有好多的人,有学生,也有附近的居民。湖面平的跟镜子一样,附近宿舍楼的灯光照在湖面上发出粼粼的波光。一阵阵的微风吹来,镜面被打碎,有无数个小镜子发出耀眼的光芒,但是并不刺眼。湖里还有田田的荷叶,如同舞女的裙。在湖里,最热闹的是青蛙,好象这就是它们的舞台和天地。
“芳,你知道吗?我拿到了我人生的第一次稿费啊!”我说。
“知道,祝贺你啦。你真厉害!”芳高兴地说。
“虽然钱不多,但是我很高兴,为了祝贺一下,我给你买了个礼物。”说完我拿出了盒子,放到她手了。
“真的啊!”芳高兴地叫了起来。
她把那个礼盒拿在手了翻来覆去的看,然后又摇了摇。
“里面什么东西啊”芳问我。
“你自己猜猜看啊!”我故意买关子。
“是手镯?”
“不是!”
“项链?”
“不是!”
“那一定是发卡吧?”芳坚定地说。
我惊呆了,怎么她几下子就猜着了。为了给他买什么礼物,我可是琢磨了老半天啊!
“打开看一看不就知道了!”我无奈的说。
于是芳打开了盒子,打开一看果然是发卡。
“太好了!谢谢你!”说完她也不在乎人,当场就给了我一个香吻。
第十八章 吃饭的困难
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我们这些来自西北的同学面临着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吃饭问题。
记得小的时候,我家是很少吃大米的,那时大米在农村也很少,只有每年去交公粮的时候,如果交的公粮多了,粮站的人是不会退的,他们就会把多余的粮食折成等价的大米给农民。就因为这样农民上粮的时候都是自己先估算一下,谁也不肯多带粮食去,因为大米要比麦子贵的多。也许是物以希为贵吧,能吃到大米的机会自然就少了,除了自家有的,就是赶上那家办喜事,在席上就能见到大米。在南方极其普通的大米却在我们那里变成了宴席上一道美味的佳肴。可是,父亲却要在上粮的时候多带点麦子,为的就是给家里换点大米。实际上就是给我和姐姐解谗的。我还记得小的时候,如果谁吃了大米,那么他就故意不擦嘴,在小伙伴当中故意引来一声声啧啧的惊叹。有一次我印象特别深刻,那天早上妈妈在做米饭,本来我起得特别早,可是妈妈要去早工,去干活,但是来的时候她偏偏做了大米饭。我就硬是冒着迟到的危险,冒着被挨手版的危险在等着吃那顿米饭,结果没有等急就自己动手吃了一次夹生米饭,当然也没有忘记给自己的嘴上留下一点痕迹——米粒。
那时侯我天真的以为要是能天天吃到大米那有多好啊!当我问家人的时候,他们就会说只要你考上大学有了工作就可以天天吃大米了。
现在我已经连续吃了两个月的米饭了,刚开始感觉很好吃,以为终于能天天吃到大米了,儿时的愿望实现了,不用吃完了以后还要在嘴边挂米粒,但是我发现大米是越来越难吃了,有时候刚吃进去一口就要感觉能吐出来。每次去打饭的时候我连两毛钱的米都吃不了。
关键时刻还是大海比较厉害,当他向我们班的其他同学打听到他们在外面包餐,一天两餐才150块钱,一荤一素。关键是他可以每天供应米饭和馒头,吃米饭和馒头是不要钱的。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当天下午我们三个就去那家餐馆看了一下,当场就定了下来。我们回去给芳一说,没想到芳也要加入我们的队伍,之后我们四个人就开始在一个桌子上吃饭了。我们中午两荤两素,到了晚上也是两荤两素,我们基本上是吃馒头的,没有想到山东人吃馒头比我们还厉害,芳顿顿要吃馒头,就这样我们的吃饭问题终于可以得到解决。
有时候,我们同班同学四五个人凑到一起吃,人多也很热闹。慢慢地我们发现问题来了,老板娘做的馒头是有数的,在那家餐馆吃饭的学生很多的,除了我们四个之外还有好几拨,如果谁去的早谁就有馒头吃,去的晚的就没有馒头,只能吃米饭了。
第十九章 抢馒头大战
为了让大家能吃到馒头,我们必须要有一个人早一点去先拣好馒头。这个光荣的任务就落到了我的头上,谁让芳那么的爱吃馒头啊!所以,不管是什么课到最后一节的时候,课程上到一半我就会趁老师不注意偷偷地溜出去,拣好馒头等着他们三个人的到来。
从此,我们几帮人就开始进行了一场“馒头争夺赛”,谁来的时间早,谁就把所有的馒头都拣光,后来的人一个馒头都吃不到。有一次,我像往常一样上到半节课再去,没有想到的是,他们比我们来的还要早,不到11点他们就已经开始吃饭了。当然那天我们四个就没有馒头吃了。当他们三个来的时候,把我好好的给损了一顿。看着他们津津有味吃着馒头的样子,我们气不打一处来。大海怒吼说,明天我不上课也要吃到馒头。
没想到第二天的时候,第三节下课的时候他就跑出去拣馒头,点好菜之后他就回来上课,等到他刚坐在教室,屁股还没有坐热就已经下课了。之后我们四就去吃饭了。这次让他们那帮人意想不到的是我们比他们后来居然还能吃到馒头。之后没是我们几个之间无休止的枪馒头大战。
这时候,安子好像有点看不下去了,他有一次在吃饭的时候就给我们说,要不我们给老板娘说一说吧,让他多做点馒头,这样下去老是抢来抢去,不是他们吃不到馒头,就是我们吃不到馒头,大家出门都不是很容易啊。他的意见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之后我们就把这种情况给老板娘说了一下,老板娘也表示同意,但是她说馒头没有多余的,因为她的做馒头的锅的大小是有限制的,就那么大,多的做不了。但她表示让我们有馒头吃。
以后我们的确是吃到了馒头,也没有发生抢馒头的事情,但是令我们不爽的是馒头只能一个人吃到一个,有的时候,芳也是吃米饭吃不下,我就主动把我的那个馒头留给她,芳好像也知道我不想吃馒头一样,总是把他自己的那一分留给我,就这样在我和芳之间为了一个馒头推来让去,结果却是每次都让大海和安子给吃了。
实际上,老板娘不是没有做馒头的家什,而是做馒头成本大一点。我们四个人半吃米饭半吃馒头的日子没有过多久我们就换了另外一家餐馆包餐。在那里我们终于可以吃到足够的馒头。
在那里我们遇到了和大海同一个地方的老乡——王明。手机小说阅读 m.hrsxb 想看书来华人小说吧
第二十章 认识王明
看到王明的时候,我就感觉到他可以说和大海属于同类型的。他个头不高,但是从他的言谈中就可以看出他属于混的那一类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