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就算了,姐夫也不为难你。其实巧巧心里也没想好该怎么办,听姐夫这么一说,便以为是要她表态,她只好说道:
“姐夫,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自己的事不知道该怎么办?这事是人生大事啊。我和你姐说小曹好,不等于你说小曹好。”
老洪的意思很明白,这就是说,如果巧巧真的嫁给了小曹,今后发现小曹并不像他们说得这么好,夫妻俩吵架打架,闹离婚,如果巧巧后悔起来,认为嫁错了人,那就不要怪姐姐和姐夫两人了。老洪的话,相当于说我丑话说在前头,我和你姐说好,最后的主意还是你拿。
巧巧也不是傻瓜,自然听明白姐夫说的话。她抿嘴一笑,也不接过姐夫的话说下去。到是巧珍,说,巧巧,我看这事咱们不能放过。人还没看呢,就打退堂鼓了,这不是失去机会了?好坏见到人谈了心,才知道。说到底,这人啊,成家立业的,关键是两公婆要有话说,能够说到一起;没话说,不打紧,关键的是说不到一块,这个家一点意思都没有了。
老洪一听巧珍借巧巧的话题说自己,心里就不高兴了,说:
“说不到一块,都是你们女人,没有夫唱妇随,我向东走,你却要向西走,能走到一块吗?就睡觉身体滚在一起,心里还想着别人!吃着碗里的,看锅里的,以为我不知道啊。”
这回轮到巧珍生气了:
“老洪,你嘴巴干净一点,行不行?我什么时候心里想着别人了?啊,你别冤枉人啊,信口雌黄!”
老洪看了巧珍一眼,欲言又止。
巧巧忙说:“行了,姐夫,姐,我的事别牵扯到你们了。我主意已定,和小曹恋爱。麻烦你们和秀秀姐商量一下,什么时候让我们见面。”
“好,巧巧,这事就这样定了。你先看人,好坏是今后的事,以后再说。”
巧珍的意思是先相亲,看人合不合心意,要合,就谈下去;要不合心意,就拉倒。
说完,巧巧也回宿舍去了。
到了下个星期天,上午九点多的时候,一个骑着五羊单车的青年男子,来到老曹家门前下了车,然后朝屋里喊道:
“曹越、阿梅阿凤。”
姐弟三人听见屋外有人喊他们,忙从屋里走了出来,一看是小叔,欢天喜地地喊叫叔叔。曹越看见车头挂着一条足足有三斤重的大草鱼,惊喜地说道:
“哇,好大的鱼哦。叔,准备请好多人来喝酒吧?”
“傻小子,”小曹笑着按了曹越的头一下,说:“快帮忙,拿到厨房去。”
曹越从单车头上取下鱼,双手提着去伙房,车后的篮子上装着猪肉还有白菜豆芽,玉梅也帮忙拿到伙房去,玉凤仍回房间看书。小曹把单车摆放在门前的走廊上,透过窗户,问玉凤,你爸妈在家吗?玉凤回过头答道,我妈去商店买东西,我不知道我爸去哪里了。小曹点头哦了一声,便朝后面的伙房走去。
一会儿秀秀从商店回来,手里提着一个篮子,篮子里装满了东西。小曹见嫂子回来,忙叫了一声大嫂,秀秀说你来了,把篮子里装着的酒、酱油、饼干、水果糖拿出来放好,曹越看见到饼干水果糖,口水就像要流出来一样,拿起一袋饼干就要撕开塑料袋拿来吃,秀秀拍打他的手,骂道:
“你别像猫一样馋好不好?知道为什么卖饼干水果糖吗?”
曹越看着母亲笑道:“有吃的,还要这么多问什么。”
“妈,我知道。”玉梅替弟弟回答。
“你女孩子家的,知道什么?”
“阿叔要相亲了。”
秀秀、小曹听了都笑了。秀秀对儿子曹越说:
“有你吃的时候,到时你别这么贪吃就行,让人笑话。你二姐说的没错,你阿叔要相亲,相亲就是要要讨老婆了,知道吗。”
“知道了。阿叔要讨老婆了。”
秀秀看见砧板上的鱼,对曹越说:
“去去,去帮你阿叔杀鱼了。等你爸回来做糖醋鱼。”
曹越提着鱼到了门外,小曹端了一盆水,拿了砧板,放在地上,开始杀鱼了。
秀秀收拾桌上的碗筷,看见玉梅要走,对玉梅说:
“阿梅,你别走,帮着摘菜洗菜。”
玉梅撅着小嘴,说:
“家里的活都让我们干完了,妈你干吗?”
“小孩子,干点家务,就不乐意了?大人有大人的事。快去把空心菜摘了再洗干净啊。还有葱,也洗干净。”
交代完后,秀秀拿了糖果饼干,走到外面,对正在杀鱼的小曹说:
“你一会儿把手洗干净,不要有鱼腥味,知道吗?我先去彪哥家里看看巧巧来了没有,等一会你就去啊。”
“哦。”小曹抬起头问道:“大哥啥时候回来?”
“你大哥修车去了,很快回来的。对了,”秀秀回过头来对屋里的玉梅说:“阿梅啊,中午的米饭,比平常放多一半米,你洪叔全家过来咱们家吃饭,记住了,到时别不够饭吃啊。还有你爸回来了,你告诉他我和你阿叔去洪叔家里。让你爸别忘了时间做菜。”
“妈,你就是罗嗦。要去就去。”
“你这孩子说什么话?”秀秀一边走,一边自言自语:“现在的孩子,怎么都这样,小小年纪的,就不听大人的话了。”
老洪正在自家伙房前劈柴,海生帮忙把劈好的木柴抱到屋里。老洪看见秀秀来了,停下手中的斧头,放在一边,拿出一包鹰牌烟来,点了一支烟抽。等秀秀走到跟前,老洪说:
“你家小曹来了?”
“来了。中午不要做饭了,都到我那边去吃。”
“不好吧,全家人都去你家吃饭,这要做多少饭啊。”
“怕啥,还怕没饭吃啊?放多点米和水,就够吃了,你怕什么。菜小叔买了,老曹会做,你们就等着中午过去吃饭就行了。巧巧呢,她没去哪里吧?”
“没有,上个星期就跟她说好了,这个星期天哪里都不要去,昨天巧珍还叮嘱她,别忘记了今天相亲。她这个时候应该在宿舍里呆着。”
第二章 青春之梦【17】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1…7…13 15:27:46 本章字数:3866
秀秀看见巧珍挑着桶走来,水桶里放着衣物,问道:
“这么勤,洗啥东西?”
“被单都睡酸了,抽空把被单洗干净。你家小曹来了没有?”巧珍说。
“来了,我刚跟老洪说起这事呢。”
“那去叫巧巧来啊。”巧珍看见儿子海生站在一旁,说:“快去叫你巧姨来。”
海生手里拿着畚箕,看了父亲一眼。老洪心里不高兴,说,看什么,有什么好看的,去叫你巧姨来,没听见吗?海生扔下畚箕,话也不说走了。他心里说,什么事都叫我,就不叫弟弟海东海平,真偏心。海生心里带着怨气来到了巧姨宿舍,宿舍只有她一个人在,海生闻到一股淡淡的茉莉花香水味,姑娘的房间就是不一样。他告诉巧姨,曹越他小叔来了。巧巧忽然耳根发热,说,知道了,你先回去,我一会就去。
海生走后,巧巧拿出圆镜子,对着脸左照右照,梳理鬓发,然后换了件的确良长袖新衣裳,是白底印着淡淡的小红花的那种,下身穿着一件深蓝色的长裤,看满意后才离开了宿舍去姐姐家里。到了姐姐伙房,一看几个人坐在桌上冲茶说话,心道秀秀旁边的男青年一定是她小叔小曹了。小曹留着平头,四方脸,有点像他哥曹志国,但却是小眼睛,他哥可是大眼睛,有官像,说起话来声若雷霆,自然威严。小曹的皮肤黑不溜秋的,真像乡下的农民。秀秀忙招呼巧巧坐到自己身边,端了一杯茶给她,向她介绍小叔:“这是我家细叔,曹志军。”又对小曹说:“这是巧巧,你洪叔的小姨。”
小曹瞥了一眼巧巧,内心一震,忙把闪亮的目光锁定在巧巧的脸上。巧巧不敢接小曹的目光,看着姐姐。小曹心里想,巧巧好像就是我多年要找的女人,像乡下常劳动健康的女人一样,他喜欢。秀秀看了一下巧巧,又转过头去看小叔,悄悄伸出手去拍打了一下小叔的大腿。小曹醒悟过来,微笑着站起身,伸出右手想和巧巧握手,表示风度礼貌,刚到桌面半空见巧巧没站起来伸出手,犹豫了一下,又把手收回然后坐了下来。
秀秀见气氛有点不对,抓了一把盘里的水果糖,放到巧巧跟前,说:
“巧巧,来,吃糖。”
巧巧不好意思,脸红了起来,说:
“秀秀姐,不用客气,大家吃吧。”
巧珍笑道:“秀秀,我们在这里,怕他们不好说话。这样吧,我和你到你家去,让他们年轻人自己谈,到要吃饭的时候,才来叫他们。”
秀秀说好。对巧巧和小曹说,都介绍你们认识了,你们俩有什么话,慢慢谈啊。特别你,小叔,你别急啊,啥话都让人家巧巧说。
屋里留下巧巧和小曹,两人谁都没有说话,一会儿,还是小曹壮着胆子说,吃糖,这水果糖好吃。巧巧这才接着他的话说,大人不是小孩子,我不喜欢吃糖。小曹说,对对,吃多了糖要蛀牙。巧巧噗嗤一笑,你这人真会转弯啊。小曹说,我说的是实话。
巧巧问:“你在机械厂干什么工?”
“我修车。”
“你会修车?像你大哥那样会修车?”
“不是,我是说我修车,帮师傅的忙,师傅要扳手,我递扳手给他;师傅要抡大锤,我替师傅锤。我力气大。”
“哦,明白了,你还是个学徒工。”
“对啊,我还是学徒。”这回轮到小曹问巧巧了:“你呢,你在建材厂干什么?”
巧巧有些害羞,说话的声音很低:“我……我打石头。”
“什么,你打石头?”小曹以为自己听错了。
“我在采石车间,是打石头啊。”
“姑娘怎么能去打石头呢。”小曹摇摇头,“哎,让一个姑娘家去打石头,真没道理。你们的领导心肠真是恶毒,不行,巧巧,你应该去找领导,说你不会干这种力气活。我看见你的手,比我的手还粗糙,原来是打石头造成的。”
小曹越说越生气。
等小曹说完,巧巧接着说:
“你别乱说我们厂的领导,传出去,让领导听见了,我就更加惨了。”
“你怕什么?大不了不干,调到我们厂去,机械厂,知道机械厂在哪里吗?”
“去去,跟你还没八字一撇,就让我调到你们厂去了。再说,我也不相信你有那本事,想要调动谁去哪个单位,就去哪个单位,农场场长又不是你亲爹。”
小曹一愣,随后傻傻地笑了。巧巧也不好意思起来,脸色绯红,不敢看小曹,但她感觉现在的气氛变得有些温暖。
他们俩没有了刚开始见面时的拘谨,心情变得轻松多了,慢慢地话能说到了一起。这预示着他们的恋爱将会得到成功,最后会走到一起成家的。
玉梅洗好米,准备起火做饭,老曹回来看见,说,阿梅,叫你姐做饭,不用你做。玉梅还小,才读小学五年级,平时烧火做家里几个人的饭还可以,可今天要做这么多人吃的饭,老曹怕她烧糊了,或者做成夹生,于是让玉梅去叫她姐来做。毕竟玉凤大点,读初三了,做饭的经验比玉梅丰富,做起饭来也有把握。玉梅听见父亲不让她做饭,高兴地去叫姐姐。玉凤说,妈不是叫你做饭吗,怎么叫我做?玉梅说,爸现在叫你去,不是我叫你,你爱去就去,不去拉倒。玉凤不吭声了,扔下书本,离开瓦房,去了后面的伙房。曹越闲得心慌,没事可做,对二姐说,二姐,我们打牌吧。玉梅说,两个人有什么好打的。看见曹越不高兴,又说,要么你去叫海东、海平他们过来,我们一起打牌。
姐弟俩说着话,海生就走了进来。曹越见到,高兴地说,三缺一,就差一个了。海生说,要打牌啊?升级还是斗地主?你们打吧,我没兴趣。曹越说,生哥你真扫兴!你来了,三缺一,我辛苦一下,去叫东哥来,谁都可以,四个人就可以打了。你不打,不是让大家不高兴吗?海生笑道,都说你曹越是油瓶子嘴,一点没错。我说不过你,你先去叫人来吧,不够我再打。这还差不多。曹越说着走到门口,又回过头来,问道,海东哥在你们家伙房还是瓦房?海生说,在瓦房吧。
屋里只剩下玉梅和海生两人。
玉梅家的房间不大,里面窗口下放着一张办公桌,旁边是一张大床,这是玉梅父母睡的床。床头的一头有一个五斗柜,柜子的背后挂着塑料布,把整个房间隔开成半,外面打着两张铺板床,一张大一张小。小的那张在中间,是曹越睡的;大的那张是玉梅和玉凤姐妹俩睡的,靠着前面的窗口。两张床之间留有四十来公分让人上下,蚊帐白天都收了起来。因此,小孩子要玩,像打扑克下军旗,都爬上床铺去。
老曹家唯一值钱的东西和海生家的一样,都是一台脚踏华南牌缝纫机。这台缝纫机就放在里面窗口办公桌靠墙一边,平时缝纫机没用,机头藏起来,盖上盖子,就成了一张桌子。曹家的孩子晚上读书做作业,玉凤用办公桌,玉梅则用缝纫机。曹越小,挨着办公桌做作业,玉凤还可以指点一番。
这时海生拿了一张凳子坐下,问玉梅,有什么书看。玉梅笑说,有小人书,说着话爬到曹越的床头上捧了一大堆小人书放在海生的跟前。海生一看,是些《红楼梦》《三打白骨精》《智取威虎山》《小兵张嘎》《沙家浜》等的小人书。海生心道,这些小人书他都翻烂不想看了,玉梅还拿这些书给他看,当他是小孩子啊。可嘴上说:
“阿梅,我是问你有没有大书,大人看的书,你知道吗?就是那种厚厚的小说。”
玉梅一脸稚气,看着海生,想了想,说:“有是有。不过,那是大人看的,你只是比我大几岁,算不了大人。”
“谁说的,我不是大人?我都读初中二年级了。我们班好多人都看厚厚的书了,我还看小人书,让人知道都笑掉牙了。”
“哦,好吧,你等等。”
玉梅下了床铺,走到五斗柜前,蹲下拉开下面一格的抽屉,翻出一本用红绸布包着的书,然后把抽屉推上,站直身子,来到海生跟前,把书递给海生:“生哥,拿着,这是你要看的书。”
“什么书啊?还用红布包着。”海生接过书说道。
“自己打开来看就知道了。”
海生掀开红绸布,一看,书的封面上赫然出现几个大字:青春之歌。这本书的封面右下角已经烂了,纸张泛黄,是一本很旧很旧的书,海生也不知道这是一本什么样的长篇小说。
“这本书你看过吗?”海生抬起头来问玉梅。
“没看过,我看不懂。”
“这书是你爸的吧?”
“是,是我爸的。”
没想到玉梅的话刚说完,曹越回来了,他看见海生手里拿着的那本书,对姐说:
“二姐,这书是爸的宝贝,你拿出来不怕被爸骂啊?”
玉梅不满地说:“看看又不会怎么样,你不告密,当汉奸,就没事。”
“爸说这本书是黄色书,小孩子不准看。”
“海生哥又不是小孩了,就你多事,还打不打扑克,不打我走了。”
曹越只好妥协,说:
“打,打扑克。”
作者有话要说:作者呕心沥血打造的著作,已经完本,请放心收藏阅读!
第二章 青春之梦【18】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1…7…13 15:27:46 本章字数:3464
曹越爬上床铺,接着,海东海平也坐到了床铺的边沿,玉梅坐到另一张床铺上。玉梅和曹越姐弟,对海东海平兄弟,斗起了地主来。海生坐在一边,拿着小说《青春之歌》看,越看越有味。林道静一个女孩子,也真是够大胆的了,在一个夜晚逃离家里,到了海边想自杀,结果被人救了。海生渐渐被故事情节迷住了,四个人打扑克吵吵闹闹的,对他看书根本就没有影响,他的心一直在林道静身上。
巧珍跟着秀秀来到老曹家伙房门口,就闻到里面飘出来炒菜的香味,进门见玉凤蹲在锅灶前往灶炉里放柴,老曹站在锅灶旁,手里拿着锅铲,在炸鱼。巧珍对老曹笑说,曹师傅不愧是老师傅,还会做大餐,要是有人结婚请大生日什么的,不用请别人了,请曹师傅做大厨就可以了。老曹笑道,做几个湖南菜还可以,粤菜不行,做大厨更不行了,众口难调啊。又问,老洪呢?巧珍说,不知道跑哪里去了。秀秀问老曹,菜都快做好了吧?老曹说,快了,做好这道红烧鱼,再炒几盘青菜就好了。你去买两瓶酒回来。秀秀说我已经买了。老曹说,我知道,你买了两瓶九江米酒回来,我是想让你去买几瓶好一点的酒回来喝。老曹吩咐了老婆买酒,转过身朝门口一望,只见老洪手里提着两瓶酒走了进来,便说,老洪,你看你,买啥酒呢,让你来吃餐饭,还要带酒来。老洪笑说,没事,就两瓶酒的事,不算啥。说着话把酒放在了桌上。
秀秀拿起老洪买来的酒一看,是山西杏花村的竹叶青酒,对老洪说,彪哥,你怎么买这么好的酒啊?老洪笑说,哎,就两瓶酒,贵什么贵的,都是自己人,说两家人的话,就不成话了。秀秀说,其实酒我早就买好了,你不用破费,钱不好挣啊。这话触动了巧珍的心,她寻思道,秀秀也真会说话,老洪就是好要面子,来海南农场这么多年,没见他赚有千把块钱,吃喝都不如人家老曹家,没钱还假大方,都是死穷好要面子。
而老洪理解秀秀的话,也不多说话,走到老曹跟前,递过一只银球烟给他,老曹接过,笑说,啥时候抽起干部烟来了?老洪说,哪里,这是你弟弟送的。又问,菜差不多做好了吧?老曹说,差不多,可以去叫巧巧和小弟过来吃饭了。巧珍听说可以叫他们过来吃饭了,便出门去叫了。秀秀走出伙房,透过后面的窗户对屋里喊道,阿梅,曹越,海生,你们都一起过来吃饭了。
海生听见秀秀喊吃饭,忙把书合上,藏在身子的右侧,等秀秀离开窗户,方对玉梅说,这书借我看啊。玉梅看了一眼曹越,说,曹越,海生哥要借这本书看,你不要当汉奸告诉爸妈啊。曹越不满二姐这么说,哎呀,姐,谁愿意当汉奸了?我不告诉爸妈就是了,海生哥要看就拿去看,没什么了不起的,不就是看一本书吗。走,我们吃饭去了。
玉梅和海生没走,等他们三人一走,海生把小说包好,还给玉梅,说,吃完饭,你把这本书借给我,我带回家看啊。这本书真好看。玉梅说,行,海生哥,只要你想看的,我就拿给你看。可惜我家里就只有这本书,没有其它的书,要有,我全借给你看。哦,有一本也不错了,我家一本都没有,毛泽东选集有不少。好了,快把书放好,别让他们等我们吃饭了。
玉梅点点头,把书放回抽屉,曹越在后面窗户又喊道,二姐,海生哥,你们两个搞什么鬼,磨磨蹭蹭的,还不来吃饭,快点来吃饭啊。玉梅走到窗户前,对着曹越说,喊什么喊,知道了。曹越说,知道了就快点过来吃饭,晚了没饭吃,别怪我啊。曹越说完离开回伙房去了。
海生和玉梅来到伙房,这时菜做好了,碗筷也摆齐了,人也来齐坐到了桌子边,伙房里摆着两张桌,大人一张,小孩一张,他俩朝里面的小桌子走去,坐在小桌边。那张大圆桌,其实也没多大,也就是直径一米的圆桌,桌面上有酒有菜,菜汤两大碗,红烧鱼和青菜用盘盛着,还有炒花生米,用小碟子装了四碟,放在四个角落,红烧猪肉用大瓷碗装。老曹和小曹面前,还放着辣椒,他们是湖南人,爱吃辣椒,一顿饭没辣椒吃,心里就觉得难受。老曹今天做菜,没敢在菜里放辣椒,是因为巧巧,老洪一家,他们都不吃辣椒,怕辣;小孩那张桌,是小桌,菜都用大碗装,青菜和红烧猪肉还装在一个碗里,就三个碗,还有一碗葱鸡蛋汤和鱼,随便多了,小孩子装了饭便吃起来,一点都不客气。
巧巧坐在老洪和巧珍这边,小曹坐在对面,旁边是老曹和秀秀。他们一边喝酒,一边闲谈。老曹说,大家喝酒吃菜啊,别顾着说话。秀秀把把两个鸡蛋往巧巧碗里放,说,巧巧,把鸡蛋吃了。巧巧不肯,说,大家吃。秀秀说,巧巧,不要怪姐说你,你真傻,今天的鸡蛋,就你和我们家小叔两个人吃,一定要吃下去啊,不能给别人吃。你不吃我不依;别人要抢你的鸡蛋吃,我不会饶他!
秀秀的话,逗得其他人都笑了。巧巧偷偷看小曹碗里,也有两个鸡蛋,这才不出声。
秀秀接着说,要在咱们老家,我还要煮甜惜圆给你们吃呢。在农场,啥事都没这么方便,将就点。巧巧知道家乡的风俗,相亲那一日,男家一定要煮放糖的惜圆,还要加两个鸡蛋,意思是甜甜圆圆。还有,相亲时,男的一定要给女方一个红包,她不知道小曹会不会给她,能给多少。那一年,在老家,姐夫和姐相亲,姐夫封给姐的红包才五块钱。她来到农场,发现农场的人没有什么规矩,过年过节的,也没有什么像家乡一样拜神或者舞狮的风俗,这里的职工,来自四面八方,许多凡俗都没有了。
老曹的话,把巧巧的思绪拉回到眼前。只听老曹说,阿彪啊,你说你会养猪,是不是真的?老洪说,当然是真的,不信,你问问厂里的老乡,文化dage命前,我养的猪咋样,我在厂里,在养猪班养过猪呢。场部的头头,没猪肉吃的时候,就跑来这里拉猪去杀。怎么了,老曹,你怎么说起这事来?老曹说,没什么,我看连队的一些私人家里养猪了,领导好像也知道,可没去管,也不说是什么资本主义尾巴了,我就有些奇怪。要是厂里也准养猪,你也养猪,一年不说挣两个钱,我看吃肉就没问题了。老洪说,是啊,菜让种了,让职工养猪也应该差不远了。
巧珍突然插嘴说,你们尽说一些不着边的话干嘛,快吃了,菜都要凉了。老洪对老婆说,你懂什么,就知道吃,靠两领两分钱死工资,不搞些副业,能存到钱吗?想回趟老家都没钱。巧巧说,你就不怕被当着走资本主义典型抓去批斗啊。老洪说,都说你不懂,就是不懂。老曹不是说了吗,连队职工有人养猪了,领导都没管,这说明什么,说明党的政策开始放松了。
老洪这时就像平常在家一样,和老婆斗嘴,旁若无人。老曹笑道,老洪啊,没想到你还是蛮有政治头脑的,要是当官,我敢保证你行!巧珍鄙视说,老曹,你别夸他,我看他养养猪还行,当官啊,没那命。秀秀怕老洪又接着巧珍的话斗嘴下去,忙说,来,来干杯,彪哥,你买的这竹叶青酒好喝。说着,带头举碗,和大家碰碗喝酒。
小孩这张桌,也和大人那张桌一样热闹,不过这热闹不是说话喝酒热闹,而是吃菜热闹。女孩子跟男孩子一起吃饭,吃亏的是女孩子。男孩子们在一起吃东西,少了顾忌,像虎狼一样,毫不客气,抢着碗里的猪肉、鱼肉夹来吃,碗里的肉风卷残云似的一下就没有了,海生见玉梅碗里没肉,她只吃青菜,便到大人桌上夹了两块红烧猪肉过来给玉梅,老洪看儿子这么嚣张,很不高兴,却也没说他。秀秀回过头对海生说,不够这里还有。曹越马上走过去,海东海平也跟着过去,老曹对儿子说,去去,大人还没吃着,你兔崽子就带头来抢老子的,想造反闹革命啊。海东海平便不敢伸出筷子去夹肉,曹越可不管你这么多,夹了两块肉就走人。秀秀见了笑道,海东海平,过来,别听你曹叔叔的。两人方壮着胆走到秀秀身边,秀秀给他们兄弟俩夹了鱼肉猪肉,他们俩才离开。
这边玉梅有些不好意思,看看姐,又看看自己的饭碗里的肉,想了一下,还是把猪肉夹给海生,说:
“生哥,我不要,你自己吃。”
“别傻了,怕什么?你看他们个个都吃得嘴巴抹了一层油,就你没肉吃。”
“我是女孩子,不用吃这么多肉。你们男孩子多吃一点,要长身体的。”
海生笑了,把猪肉夹还给玉梅,玉梅觉得不好意思,说:
“笑什么,我说的是真话。”
“没说你说假话。快吃吧,再等多一会,连青菜都没有了。”
玉梅这才不说话,端起饭碗吃饭。
作者有话要说:看了本书,请给力作者,收藏、投票都可以。谢谢了!
第二章 青春之梦【19】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1…7…13 15:27:47 本章字数:3291
玉凤看着妹妹和海生,旁若无人似的,脸上掠过一丝醋意,心里有些不愉快,但这些很快就消失了。海生没注意到玉凤那微小的变化,玉凤毕竟比玉梅大,而且比海生先早一年读书,女孩子对男女之间的事,总是比男孩子敏感和早熟,海生不知道这些,自然没察觉到玉凤对自己的态度。姐妹俩人的长相,一个像爹一个像娘。妹妹长相有点像父亲老曹,姐姐就像母亲。老曹是国字脸,眉毛粗,眼睛大;玉梅的脸庞也像国字脸,大眼,浓浓的柳眉,衬出她是个女孩。而玉凤则是瓜子脸,像是林黛玉,身材高挑。玉梅今年本来也读初中的,可是上学的时候晚了一年读书,就和留级的海东同班,在厂里读五年级,到九月份,才上初中。玉凤心里想,不会是海生爱上妹妹玉梅了吧?他们还小啊,并不懂得什么是爱情。
其实,玉凤也不懂得什么是爱情,她也说不明白男女之间的事情。她对爱情的那点了解,全是从书本小说上得到的。她心里有那种朦胧的爱的感觉,全是因为自己身体渐渐成熟的原因。
从那天吃过午饭后,巧巧和小曹确定了恋爱关系。由于两个人不在一个厂上班,白天要见面比较困难,只有等双方放假没上班的时候,小曹才到建材厂来,两人才能见面说上话。晚上小曹要来,巧巧又不肯,说不安全。有几次小曹听说建材厂晚上放电影,就跑来了,到了电影看完,小曹才回机械厂去,巧巧担心他晚上这样跑来跑去,会出事,因此不准小曹晚上来,说你要再跑来,我们就分手。从此以后,小曹晚上不敢来建材厂了。这样小曹心里更难受,两人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没办法,小曹只好写信。写信也是说话的一种方式,这是不用见面在纸上说话。海生记得,小曹第一封写给巧姨的信,就是玉凤交给他的。他拿到信后交给巧姨,第二天晚上,巧姨写了一封信,让他交给小曹。海生拿着信去找玉凤,见了面把信给玉凤,玉凤说,你明天中午的时候,亲自交给我叔叔就可以了,不要这么麻烦了,转来转去的。再说,我一个女孩子,老是去男人宿舍,不好。海生说,好吧,那我去找你叔叔,把信交给他。
海生当起小曹和巧巧两人之间的通信员。
海生读初中二年级那一年,在建材厂,终于有了一个最要好可以交心的同学。他姓侯,名字叫志刚,老家是湖北襄樊的。侯志刚的父亲是四野118师的,1950年打响解放海南的第一枪,就是他们团先锋营的,他和老曹同在一个营,但不同连队,海南解放后,他们一个团的,有部分人分到了天涯农场。可惜的是,侯志刚的父亲前两年得了尿毒症去世了,老婆阎菊花带着两个孩子,大儿子侯志刚,女儿侯春燕,生活异常艰苦,于是,农场领导便照顾他们一家,从连队调到了建材厂来。侯春燕读小学,刚好和玉梅同班。侯志刚呢,说是上了初三,却没读初三,是因为读不下去,到糖厂中学,降级读了初二,和海生一个班。侯志刚虽然不是块读书的料,可生来就是孩子王,一副领袖的气质。他人在班里个子是最高大的,就连李伟国个子都没他高大,力气也不如他。海生和侯志刚的座位近,都在后面,海生不知道为什么老师会安排他坐后面,和那些身材高大的同学在一起。侯志刚怕做作业,更怕考试,每一次大小考,不论是语文数学常识,侯志刚都要海生帮忙,扔纸条告诉他答案。有时更干脆,把试卷递给海生让海生帮着他做。一来二去,两人好上了,海生晚上没事就跑到侯志刚家里,侯志刚家里人多,有老乡,还有厂里的年轻职工,他自己一个人住在伙房,他们要打牌干什么的没人管。海生帮了侯志刚读书做作业考试的忙,侯志刚投桃报李,在学校罩着海生,有人想欺负海生,侯志刚就会站出来,别人也就害怕不敢惹海生了。
渐渐到了四月中旬,附近村庄一些树上的荔枝由青绿开始转红了,特别是朝阳一面的荔枝,红的更快。这荔枝惹得农场的学生们嘴馋,总想去偷来吃。那时海南农场只种橡胶甘蔗,也种小面积的胡椒,但不种水果,要想吃荔枝、芒果、菠萝蜜、黄皮等热带水果,就等着到了收获的季节,农民摘了拿到市场去卖,才有得吃。建材厂没市场,就连买菜最近的地方都要到糖厂去买。在糖厂三角路口麻黄树下,有一个巴掌大的小市场,只有上午有卖菜卖猪肉鸡鸭鱼的,还有卖水果的,到了中午一点过后,就没人卖东西了。也有的职工想吃荔枝,干脆直接到附近农村的百姓家里,让他们带到荔枝树下,看好后摘下来买回家。也有的几家职工合起来,把整棵荔枝树买下来摘的。
十几岁的男孩子尽做些无本生意,想着办法去偷水果吃。
有一天晚上,侯志刚跟海生说,我们去偷摘荔枝吃,好不好?海生问道,现在?志刚说,是啊,现在就去。海生说,晚上去太盲目了,不知道那棵树上的荔枝好吃。其实海生心里是怕晚上在野草丛中钻来钻去遇到蛇,荔枝树周围的草呀小树枝荆棘的很多,说不定蛇就藏在小树枝上。海生白天见过,白天看见蛇都会起鸡皮疙瘩,晚上摸黑啥也看不清,有可能和蛇短距离接触,到时就危险了。海生想到这里,自然害怕。他没把心里的害怕说出来,也是怕在侯志刚面前丢面子,今后让侯志刚瞧不起他,于是便说了个理由。侯志刚没想这么多,觉得海生说的有理,海生像是他的军师,他要做什么事情会和海生商量,听听海生的意见后再去行动。过后侯志刚说,那咱们早上走小路去学校,先观察一下那棵荔枝树好吃好摘,到明天晚上再去,明天是星期六。海生一听,明天晚上还要去啊,又不敢说出自己害怕蛇的原因,只好说好吧,先看看荔枝再说。
从建材厂到糖厂,不走公路,走小路,一样可以到达糖厂,比走公路还近多二里路。小路在厂的西边,从老曹家的伙房边走过。要经过桃花村和王牛村的地盘,但不用进村里,只是从村边上走过。村里的狗多,且凶,有生人进村,就吠叫,一会便听见整个村都是狗吠声。过了两个村庄,有一段较长的丘陵地,随后是一片水稻田,就到了糖厂。水稻田的田埂路不好走,曲曲弯弯的,还有许多水坑,要跳过去,这也是建材厂的学生为什么很少走这条路上学的原因。
第二天早上,海生和侯志刚、牛卫国、梁峰、李国光走小路去上学。这时天蒙蒙亮,太阳尚未露脸,淡淡的雾,笼罩着野外,树木和地上的草,叶子沾满露珠。他们一边走,一边观察荔枝树。大棵的荔枝树干被竹刺荆棘缠上,很难爬上树去摘荔枝。过了那两个村庄,雾渐渐散去。他们看见路边不远处有几颗两三米高的树上结满了荔枝,荔枝已经熟的红透了,他们几个人忙钻进去摘荔枝。来到荔枝树前,不用爬上树,就可以摘到荔枝,于是个个迫不及待伸手先摘两三颗又红又大的荔枝,剥开皮便往嘴里送,荔枝滑进嘴里,一股清香带着甜甜的水果味立刻溢满了嘴,随后舌头一嚼,就把荔枝核吐出口,接着又吃下一颗荔枝。此时他们早已忘记了偷摘荔枝的危险,就像是在自己家的果园里摘水果吃,从容不迫的。侯志刚看见海生等人只顾摘荔枝吃,忙催促他们,别贪吃了,快点摘,要不然老百姓来了就跑不了了。于是,他们拗下一串串的荔枝胡乱塞进书包里,等书包装不下了才离开回到小路上,继续往前走。他们肩上挎的多是军用挎包,不像现在的学生用的背在背后的书包。见离村子远了,这时才从书包里拿出荔枝,一边吃一边走,吃得肚子都饱胀了。牛卫国一高兴,还放开喉咙,唱起歌来:
西边的太阳快要落山了
微山湖上静悄悄
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唱起那动人的歌谣
……
歌声惊吓了野地里的几只鹧鸪,噗嗤着翅膀,一前一后飞了起来,越过树梢,向远处飞去,一会儿渐渐看不见了。小路边的山捻子花开了,紫色的,粉红的,一簇簇,开满了枝头。太阳升起了,鲜红的太阳光照在了他们的身上,他们感到了温暖和幸福。
快到学校的时候,海生想起同学钟海瑛,要有可能,他会留下一些荔枝送给她吃,可是他不敢,在同学们面前,哪怕是他多看一眼钟海瑛,他也不敢,怕被同学们笑话他想女同学。那时的学生,不像现在的学生,在众目睽睽之下,两个男女同学敢于在一起说悄悄话,两个人相互眉来眼去简直是小事一桩。
第二章 青春之梦【20】
书香屋 更新时间:2011…7…13 15:27:47 本章字数:3452
钟海瑛的家在车队,学校一放学,她就回家了。海生的家和她的家不在一个单位,晚上不能见面,他也不能写纸条约她会面。有几次,海生和厂里的老乡来糖厂看电影,就是想见见钟海瑛,他有意经过钟海瑛家门前,可是他没看见她,又不敢在人家家门前停留,只有离开。他想念钟海瑛,心里很苦闷,他不知道钟海瑛知道不知道他想念她。他有时想,也许自己是在单相思。单相思是件痛苦的事情,是一个人的痛苦,别人永远别想知道他的痛苦,他虽然不至于很痛苦,但他把这种思念埋藏在心灵的最深处。
星期六下午放假。侯志刚和海生、牛卫国、梁峰、李国光等人,中午饭也不去糖厂食堂吃了,就沿着早上来的小路回家。午间的太阳光特别强烈,他们没有戴草帽,裸露在阳光下行走,一身都是汗水,真想往树林里钻。好不容易走到早上偷摘荔枝的地方,他们不约而同地朝荔枝树看去。牛卫国说,这个时候应该没人吧,要不要去摘一些荔枝来吃?他的建议,得到了大家的赞同,于是他们偏离了小路,往荔枝树的方向走去。
他们刚到荔枝树下,正想伸手去摘荔枝,忽然有人喊道:“都别动,全部给我扒在地下!”
海生等人一听说话的口音,就知道是农村的老百姓,他们没想到有老百姓早在这里埋伏了,等候瓮中抓贼,如果被抓去,那可就惨了,于是什么都不顾,撒腿就跑。几个人跑的方向不尽相同,有往草丛里钻的,有往来路跑的。谁知道刚跑几米远,一声枪响,那老百姓接着喊道:“还跑啊?再跑我开枪了。”
听到枪声,海生等几个人被吓得腿都发软了,哪里还跑得动。很快老百姓出现在他们跟前。海生偷偷一看,一个拿着猎枪二十几岁的青年,一条狗站在他的前面,他身边是三个和海生差不多大的少年,其中有一个海生认识,名字叫符大海,他爸叫符大春,常到他们家,符大海有时会跟着他爸到他们家去。海生也跟着父亲去过符大海家。他们两家算是好朋友。海生希望符大海能够救他,放他一马,可是他回头看见那个拿着猎枪的年轻?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