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92章

作品:(综同人)展昭呀,莫愁![综]|作者:尘小春|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08 16:45:35|下载:(综同人)展昭呀,莫愁![综]TXT下载
  可就算是这样,那张贵人也因为这一次的生产伤了身子,以后估计再也不会有小孩了。

  当然了,莫愁已经问过她了。

  张贵人明确的表示了想要当太后,那么这一点缺陷对于她来说跟本不算什么大事。

  而且还有一个好处。

  那就是将来淫。乱后宫时,不会出现任何的‘后遗症’。

  ╮(-▽-)╭

  话说此时此刻的京城,自从张贵人平安生产后,仁宗皇帝抱着好不容易才有的孩子,喜出望外,出生的第二天就迫不及待的封了这个孩子为太子。

  因着大宋皇室,尤其是皇帝这一脉一直子嗣艰难,所以皇帝说要立这个新出生的皇子为太子时,朝中大臣并没有谁反对。

  这个时候的大宋,实在没有办法跟九龙夺嫡中的大清朝相提并论。

  人家就算是随便生生,那成打的儿子都跟玩似的。

  那个皇位,当真是大家挤破了头也要抢的宝贝。

  而在大宋,皇子什么的从来都是个位数的稀少。

  仁宗得了个儿子,还想着要大赦天下。

  刚刚生产完,体力还没有恢复多少的张妃娘娘,吓得差点没晕过去。

  “皇上,大皇子是臣妾为您生下的第一个孩子。臣妾知道您高兴,可是皇上您总要想想以后呀。民间都说哥哥带着弟弟跑,有了大皇子,就会有二皇子,三皇子。以后呀,这满后宫的嫔妃要是都怀了龙嗣,您这一年一年的就有成打的皇子出生,难不成还都要大赦一番?依臣妾看呀,这个例不能开。咱也开不起,您说是不是这个理?”

  看了一眼心情不错的仁宗,张妃又继续说道,“陈州大灾,八王爷代替皇上去安抚灾民,宣扬皇室威仪仁慈。陈州大灾,今年的赋税必是收不上来的,皇上要不如就免了陈州三年赋税如何呢?”皇上,您老子不在家,包大人也不在家,还是别大赦了。

  最重要的是,我们家洲主她也不在家,而且关于大赦之事,她是一定会反对的。

  您过几天两脚一蹬上了西天,洲主的怒火还不得是她来承受?行行好,给你儿子的娘留个活路吧。

  说到仁宗的命运,张妃并不伤心,反而还带着几分期待。

  自古无情帝王家,虽然她也算是嫁给了皇帝,可是皇帝又不止她一个女人。天天看着这满后宫的女人为了争夺这男人的宠爱用尽心机,咱们的张妃娘娘就对这位皇帝没啥好感。

  对于以后的生活,张妃娘娘还是非常期待的。

  无论是皇妃,还是贵妃,皇后,这些身份都没有太后来得保险。

  她不想再跟一帮子女人争抢一个一无事处的男人了。

  张妃娘娘刚生了仁宗唯一的儿子,此时又在月子中,这么软语相劝,仁宗本来就是个优柔寡断的男人,听了之后还真的将大赦一事放了下来。

  其实,这也得说是张妃会说话,直接搔到了仁宗的痒处。

  这年代,就没有哪个男人不喜欢多子多孙的。尤其是已经知道了自己真实身份的仁宗。

  听到自己的养父兼叔父八贤王去安抚灾民,以前吧,因为觉得这位是自己的亲生父亲,所以倒没有多少忌惮之心。但现在他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真实身份,那就不得不做些什么了。

  总不能让南清宫的名望高过他这个正统皇帝吧。

  仁宗放下了大赦的心思,转而和八贤王争起了安抚灾民的民心。转头看向张妃,又大手一挥了赏了她不少的好东西。

  至于其他人听到了这件事情后,除了紫荆洲的人都不太理解张妃为什么要拦着皇帝表达对皇子的重视和喜爱。

  不过不管怎么说,刘太后与庞贵妃都已经准备就绪了。

  第98章

  皇宫中的女人; 还真的没几个玩什么虐恋情深的。庞贵妃这种权贵之家教养出来的小姐更是不会对着皇帝爱得死去活来。

  她们要的从来都是宠爱; 有了宠爱才能为家族带来更好的发展; 更进一步的机遇。

  这个时代; 说的是三从四德。可是对于这些大家女子来说; 更重要的其实是身后的家族。

  若是此时庞贵妃有了自己的儿子,也许她还会犹豫一下。可是没有自己的孩子; 男人又是与一群女人分享; 在庞贵妃的心里还有什么是比庞太师父子以及庞家更重要的人呢?

  庞贵妃知道刘太后就是想要利用她,可她何尝不是在利用着刘太后。

  庞贵妃想当皇后; 想当太后,那么她就不可能让自己成为刘太后的傀儡。所以两个各有心思的女人; 她们的利益结合并不牢靠。

  若再加上她们的身边一直在煽风点火的紫荆洲弟子,可以想见当她们行动之日便是拆伙的日子。

  一山不如二虎,除非一公一母。而这两只母老虎谁能走到最后不管彼此身后有多少筹码; 其实结局已经注定了。

  通过全面的监控; 在仁宗皇帝宣布立新得的皇子为太子的那天晚上; 莫愁又收到了一份飞鸽传书。

  那上面便明确的标记了刘太后与庞贵妃准备的动手时间。

  大皇子满月宴。

  那一日宫里人来人往; 必是热闹非凡。在那一天动些手脚也不易被人察觉。

  最重要的便是那一天的满月宴结束后,众人都是疲惫不堪,若是夜半三更动手; 定是事半功倍。

  莫愁一字一句将信纸上的内容记在心里,然后将信纸丢到系统格子里。

  “莫愁?”展昭看到莫愁背对着自己一动不动的站在那里,有些疑惑不解。轻轻地喊了她一声。

  莫愁闻言转身往床边走去,看了一眼床里面挂着的寒玉小挂件后; 笑眯眯地躺了下来。“没什么,就是在想师妹今天一个人去哪了。”

  展昭将人揽在怀里,一边解她肚兜上的系绳,一边将床帐子放下来。“等明儿起来你且问她,不就知道了。”肚兜解了下来,展昭随手搭在床头的横栏上,然后也不在说话,直接手口并用的忙了起来。

  虽是盛夏,但床上凉爽着呢。这么凉爽的时候不做点什么取取暖,那要如何睡眠?

  莫愁被展昭弄得没办法动脑子,学着他的样子在他的肩膀上咬了一口,便抱着他的脖子任他作为。

  一夜风急雨骤,莫愁终于可以动脑子想事情的时候,已经是第二日的晌午了。

  今天包大人升堂审理章洛杀人一案,展昭和严冬皆护卫在侧。

  问明白了展昭等人的去处,莫愁便将这些日子得来的消息一一汇总,然后将自己的命令发出去。

  皇宫那边,她并不用多上心。

  包大人和八贤王都不在京城,那么在行动的时候,只要谨慎一些,便不怕有什么嫌疑纰漏。

  等到刚满月的小太子登上皇位,张妃母凭子贵成为太后的时候,想必就算是有什么蛛丝马迹,大事已定。

  这些事情莫愁想的很明白。单正传过来的消息,也让莫愁很放心。“让人一路拦截京城与郑州的各路消息。”

  绿衣应是,又问道,“是从现在就开始拦截吗?”

  “嗯。”莫愁看了一眼窗外,“我观郑州府尹陈清锐一定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包大人为章洛翻案。为了他的仕途前程,想必一定会让人给叶青士递消息。

  叶青士于大宋皇室有些渊源。皇室中好几位权贵的身体都是他帮忙调养。若是他舍了老脸动一动关系,这叶云的命也就保住了。

  让人截下陈清锐和叶云所有送出去的信件。这个叶云的案子就不要在这种时候多添事端了。”

  “绿衣明白了。这就吩咐人去做。”虽然这一次跟着莫愁出来的人只有她一人。可紫荆洲在这郑州又不是没有分坛,拿着她的身份令牌过去,人手不要太多哦~

  见绿衣记下来,莫愁想了想又说道,“叶云这个案子,虽然没有人证,但以包大人的断案能力,想必不出几天便能够审个一清二楚。郑州离开封,一路快马加鞭也不过几天的行程。包大人若是坐马车回京城,最迟也不过七。八天。”莫愁顿了顿,想了半天,最后又说道,“传信给全洲弟子,看看哪个离京城比较远的地方有什么冤假错案。”争取将这小老头支的更远一些。

  就算是得了仁宗皇帝暴毙,刘太后谋反的消息,一来二去的,没有两三个月是回不到开封的。

  就算是她也两三个月不在开封,但她却一点都不担心单正的能力。

  那家伙天生就是玩阴谋的高手。

  “对了,顾惜朝现在怎么样了?还是那副恃才傲物,桀骜不驯的样子吗?”

  绿衣不妨莫愁有此一问,她还真的好久没有注意到关于顾惜朝的消息了,于是惭愧的对着莫愁摇了摇头。

  莫愁见此并不失望,只让她稍后整理出来了便给她送来。

  其实现在的顾惜朝以经比他刚去边塞的时候,待遇好了不少。

  他够聪明,又会些功夫。虽然一直受到庞迪一系的欺压,但仍是得到了以狄青为首的武将们的青眼。

  早在庞贵妃与刘太后勾结到一起后,庞贵妃和庞太师便联系了边塞当副将的庞家子弟庞迪,而这个时候的庞迪因为顾惜朝的反扑处境并不是太好。

  冒领他人军功而被全军皆知,并且被人拿到了明晃晃证据。狄青文笔一般,但由受害者顾惜朝润色的奏折很快就八百里家急送到了京城。

  奏折到了京城,却并没有顺利的进入仁宗的眼里。因为这本奏折被庞太师的门生拦了下来。

  庞太师的门生拿着这本奏折向庞太师邀功后,不久便有了一本弹劾顾惜朝的奏折。

  所弹劾的事情,依然是顾惜朝以贱籍充良籍科考的那件事情,以小窥大,这样的人,人品低贱就算是到了军中,也不应该重用。还请皇上驳回大元帅狄青为他请功的折子。

  仁宗皇帝最近因为得了个儿子,本来并没有怎么上心狄青因为边军又一次战捷而给边军将士请封的奏折。

  现在听到这个言官如此说,又想到这狄青也不是自家的亲表哥了,面子里子都不用顾忌了,于是非常‘给’言官面子的将顾惜朝的名字再一次划了下去。

  当这件事情随着传旨的太监传到边塞的时候,顾惜朝的脸色瞬间便失去了血色。

  而一直战战栗栗等着处置的庞迪却是什么也没有等来。看着一脸失落退出请功队列里的顾惜朝,庞迪用自己二两重的大脑想了一想,便知道这一定是自己的叔伯庞太师的手笔了。

  庆功宴后,顾惜朝坐在边城的一处高坡上,看着对面绿幽幽的草原,心思已经不知道飞到了哪里。

  贱籍之人,三代之内不可科举。。。。。。

  “顾兄弟,莫要气馁。一会儿我就回去再向皇上上书。这一次能够如此迅速少伤亡的打赢这一战,顾兄弟功不可没。”

  狄青重视有能力的人,哪怕顾惜朝此时或是一辈子都只是个无名小卒。狄青也愿意以礼待之。

  顾惜朝看着已经坐在自己旁边的狄青,扯出了一抹极浅淡的笑容,“狄元帅此言差矣,就算没有顾惜朝,狄元帅也能打赢这场仗。顾惜朝所做所为,不过是。。。锦上添花。”皇帝圣旨已下,如何能够朝令夕改。

  顾惜朝的这一句并非是客气话,也非是自谦。顾惜朝非常肯定就算是没有他在一旁出谋划策,狄青这一场也会打赢的。

  也许用的时间长一些,也许伤亡会多一些,也许。。。。。。但顾惜朝却看得清清楚楚,心里也是明明白白的。

  自从来到了边塞,他就被分到了庞迪的帐下。为了向上爬,他积极的表现自己,芨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