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你至少是想到了这个办法; 并且出了银子。
其实在莫愁看来; 这事还真的不需要人家来夸她。左不过都是做好事; 如何合理化的安排银子在莫愁看来更加的重要。
就好比今年冬天的雪灾吧。
往年开封府附近也会大大小小的下些个雪。百姓的房子大多都是茅草做的顶,雪一压就容易塌。
正好赶上今年莫愁怀着身孕比往年清闲,在知道了这事; 又看到京城好多人家都在施米施粥弄得粮价上涨后,眼珠子一转,便想到了好办法。
她让人在这京城里外买下不少的房屋土地。然后让人设计了图纸,建了不少二层小楼式的单身公寓。
每间屋子除了一间可以住人的屋子外; 再加上小厨房和一个简单的洗漱间,使用面积不过三十平米。
将来这种单身公寓建好了,她便可以租给那些上京城赶考的学子,以及这些个进京城打工的灾民。
而且,她也可以在这些个建筑工人里面挑选人品不错的人安排到她的铺子里工作或是留在建好的单身公寓楼这边当保安。
话说回来,她买了不下六七处四百多平的院子,然后她将里面的房子都拆了,改建这种两层的建筑。整个工期差不多到明年开春才会结束。她建房雇佣的灾民,都是给他们按天算工钱。早上辰时上工,晚上酉时二刻下工。中午的时候,再休息半个时辰。
因为莫愁不管饭,所以中午才有那半个时辰的休息时间。而这半个时辰也足够那些灾民去其他大户人家门口的粥铺排队领粥。
╮( ̄▽ ̄)╭
房子建好后,总要有一些最简单的被褥帐幔。于是男人们去了工地当了建筑工人,那些女人们,则都被莫愁拢到一个院子里做针线。
不过莫愁留了个心眼,女人这边的针线活,则是按件计算工钱。。。。。。
所以说,若是按着投资和回报来算,她其实就是万恶的资本家。真心没有他们想的那么品德高尚。
包大人一早就听公孙策提起过这件事情,心中对于莫愁的做法很是赞同。在他和公孙策的想法里,莫愁是在解决灾民的实际困难。帮急不帮穷,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岂不比食嗟来之食更有尊严。
“展夫人高义。本府替那些贫苦百姓多谢慷慨相助。”这一句是发自内心的。
然后被包大人这么夸的莫愁却是羞红了脸。
她虽然也有做好事的心思,可绝大多数都是在往自己脸上贴金。现在被包大人这么一夸,再看着满桌瞧自己那赞美的眼神,脸皮跟长城拐角差不多厚的莫愁,也不好意思了。
“包大人快别这么说,哪有什么高义不高义,我为的不过是我的心罢了。”对着包大人谦虚完,莫愁转头看了一眼展昭。见展昭也是一脸骄傲,满眼宠溺的看着自己,低头想了想,又抬头对着包大人说道,“佛家有云,无心作恶,虽恶不罚。有心行善,虽善不赏。人活一世,善恶终是以已度人。莫愁从未奢望旁人回报什么,唯愿。。。虽恶不罚。”
包大人听莫愁如此说,与一旁的公孙策对视一眼,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
莫愁见此,双眼微眯,轻轻的笑了。
火锅这种东西,吃起来就不能太着急。越是着急,越是容易烫嘴。不过大家说话间,倒也吃了七。八分饱。又吃了一些,众人便纷纷放下了筷子。待所有人都吃好后,大家伙便都移步去了休息区说话喝茶。
莫愁见大家都吃上茶了,这才将刚刚吃饭时想到的事情道了出来。“包大人,莫愁有件事情,想要征得包大人的同意。”
包大人闻言将茶碗放下,面容轻松的看向莫愁,“展夫人有话但说无妨。”
左右看了一眼,莫愁笑眯眯地说道,“我想在京城的每一条街上都建一处公共茅房,以方便京城百姓使用。这个工程全部的费用都由我来说,并不需要官府出资一厘一文,但是这却不是无偿的。”
听到莫愁提起茅房,众人心中都在感叹,还好是吃完饭才说的。
包大人不明白莫愁此举是何意,皱着眉头,不解的看向莫愁。公孙策垂眸想了想,看着莫愁问她怎么个有偿?
“嫂子是想要按人头收费吗?”
莫愁对着孟春妮摇了摇头,“要是收费,京城的百姓估计就不会使用了,届时就没有办法改善京城的卫生环境了。”
转过头,莫愁对着包大人将自己的想法一一解释,“我说的有偿,是指那些茅房里的夜香,必须是我安排的人进行清掏。我每日会安排人在开城门前将这些茅房清掏一遍,之后在城门开了的时候,将夜香全部运到城外去。”
众人听到莫愁这么说,都明白了她的意思。只是,“你建那么多的茅房,就是为了夜香?”
此时的大宋人们,对于莫愁的这一想法着实无法理解。
莫愁点头,就是这样。
“夜香可是好东西,现在的庄稼产量太低了,我听说将夜香沤熟再掺上草木灰撒在地里,可以让庄稼长的更加,产量也会更高。”莫愁是一点都不懂稼轩之事的,但是用粪便做肥料的常识,莫愁还是知道的。在现代那些绿色食品可不就是这么来的。
见众人不信,莫愁又是一笑,“别说你们不信,我自己也不是太相信,不过总要试一试才知道结果。再有便是在街头巷尾建些公共茅房的事,我觉得改善一下京城的环境,这点钱花的值。等到公共茅房建成了,还可以安排一些年迈的老人家留守在那里,一来打扫一下卫生,二来还可以卖些草纸,增添收入。”她既不需要付那些人工资,也就不收什么‘摊位费’了。
听到莫愁这么说,公孙策便想到了莫愁此举也算是变相的安排就业了。
包大人想了想,他是开封府的府尹,这事他还真的能做主。心中核算了一下这事带来的易处,包大人当下便点头同意了。
莫愁见包大人同意了,转头就看向坐在小龙女一侧的顾惜朝。
顾惜朝摸了摸鼻子,非常不想接下这份工作。可是看着莫愁似笑非笑,挑眉看他的样子,只得一脸木然的站了起来,主动接下了这份未上岗的大姨姐交给他的差事。
想到他曾经也是考上过前三甲,上过战场,与辽人唇枪舌战过的青年俊杰,如今竟然轮落到了监管茅房,心里甭提多苦逼了。
顾惜朝也知道,这是莫愁给他的刁难。可是这样的刁难旁人就是想要还不一定会捞得到呢。
想到这里,顾惜朝心里的那点小别扭立时又没有了。
若是能够娶到小龙女,哪怕让他满天下的建茅房,他都会心怀感激的去建造。
╮( ̄▽ ̄)╭
看着顾惜朝当场接了任务,又屁颠颠的坐回小龙女身边逗着小龙女说话。莫愁心里冷哼一声,想了什么,谁也不知道。
当真她们家师妹是那么好娶的?
做梦去吧~
话题告了一个段落,绿衣这才上前回报了刚刚大门口的事情。
至于绿衣回报的时间是不是及时,众人都没有问她。
包大人放下茶杯,公孙策也站了起来。展昭和严冬也是一副起身要走的架式。
因为那人是敲了鸣冤鼓,所以众人也知道这是涉及到了案子,他们这些人又并非衙门中人,于是只是看着他们四人匆匆离去,而莫愁等人则是留在了原地。
少时,几人移步麻将桌前,孟师傅父女,莫愁师姐妹,还有顾惜朝便都幺五喝六的玩了起来。
莫愁因着肚子太大坐不住,玩了一个四圈就下来了。看了一眼时辰,知道展昭等人还在客院那边,想了想,便扶着绿衣的手溜溜达达的走了过去。
紫荆洲里能人无数,原剧中毒不醒的某位苦主,在展昭等人过来的时候,便服下了一丸解毒丹。
等到莫愁到来的时候,正好听到了这人状告莱阳县包勉的话。
作者有话要说:
关于粪肥的事最早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差不多应该是在西汉的时候。
第179章
敖震是镖局的镖头; 一身武艺; 虽不出众; 却也是江湖二三流的身手。
敖震的妻子在女儿很小的时候就病逝了。这么些年; 敖震除了走镖就是抚养女儿。这两年女儿嫁了; 他也是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了无牵挂。不过敖震的女儿却是个极孝顺的姑娘。只要敖震留在莱阳县; 敖姑娘都会将亲爹接到自己家里小住或是带着秀才相公回娘家居住。反正在她看来; 相公是个秀才,只要给本书; 哪里不能呆。
于是敖震发现,闺女出嫁了; 竟然只是多个住的地方,并且多了个护着她的人。生活一点点往前走,一家人的日子也越来越好。等到敖姑娘怀了身孕; 不说她那秀才相公多开森; 就是敖震都觉得这日子有了盼头。
因着他要走镖; 闺女又有了身孕; 所以今年过年的时候,地点位决定在了敖姑娘和相秀的家里。
只是敖震因着走镖路上遇到了大雪封山,竟然是大年初一的早上才赶回莱阳县与女儿团聚。
带着他给女儿和未出生的外孙买的特产回到家时; 竟然看到了惨死家中的女儿和女婿。
尤其是女儿,血淋淋的躺在地上。那被人用利器破开的肚子,还有一团浑身是血的婴儿,都让走南闯北的敖震知道了女儿是因何惨死的。
敖震悲痛不已; 正准备去报官,却在女儿的手中发现了一个令牌。
那令牌正是莱阳县县令的身份令牌。敖震一见,当场便认定了凶手是谁。想到报官之事,已然是不可能的事了。
于是提剑出门,不曾想又遇到了一蒙面高手的追杀。
那蒙面高手的武功甚是厉害,敖震不敌,心中着急。便被那人似有若无的追至了开封府。
一进京城的城门,敖震便想到了开封府,于是在刺客‘疯狂’的追杀下,终于来到了开封府的府衙,并且。。。顺利被救。
敖震将自家闺女和女婿的惨死都告诉了包大人,并且又将他找到的证据都上交了出去。
包大人拿着那块莱阳县县令的牌子,心中狐疑不定。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自家侄子是个什么品性,包大人太特么知道了。
他不止一次对嫂子说过他这个侄子不是当官的料子,可是嫂子如何肯听。侄子又如何愿意放弃功名地位。
再加上他日常也忙,也没有多少心力放在这个侄子上,一来二去的倒也少有提起。今次因着紫河车一事被人一状告到了包大人这里。
包大人心中非常担心自家这个侄子可能真的干了这种糊涂事。
唉~
包大人对着敖震说了几句安心养伤,必不会让真凶逍遥法外的话,便带着公孙策和展昭便出了屋子。
一出除子正好看到站在门外的莫愁,包大人勉强扯出一抹笑,便带着几人一起回了他们在寒舍的院子。
莫愁原本是由绿衣扶着一旁,自展昭跟着包大人出来后,便由着展昭接替绿衣的工作,扶着自家媳妇向前走。
不大一会儿的功夫,几人便到了包大人的院子。
屋里烧的是地龙,温度很高,也因此几人进来并未感到寒冷。依次坐下后,包大人才说起了莱阳县的县令是他的亲侄子一事。
公孙策与展昭听说包大人与莱阳县的县令竟然是亲叔侄,都有些诧异。看向包大人,也不知道是否要说些安慰之语。
“莱阳县的县令既然是大人的亲侄子,按理来说,这个案子大人势必要回避的。”莫愁的声音在这个时候听起来有些?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