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4章

作品:春光乍现|作者:世纪史诗|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20 12:54:46|下载:春光乍现TXT下载
  “你是……”

  “你不会不认识我吧?”好歹咱也是个美女,虽说没跟她搭过话,但她要真来一句“不认识”我非崩溃了不可。

  “认识的、认识的,”她忙点头,含羞带怯的接过杯子,“谢谢你、谢谢你。”

  只有小孩子和内心惶恐的人才喜欢这么重复的说一句话,我看得出她心里很乱,撑在水池边的一只手虽说细白可爱,却微微发抖。

  “酒喝多了伤身体,挺晚的回去吧,要不你家里人该着急了……”

  我承认我实在不怎么擅长安慰人,要不怎么我一句话没说完这孩子就直接趴水池子上了呢?

  好半晌她抬起头来,眼睛鼻子都是红的,“没事儿,我没事儿。”

  “嗯,没事儿就好。”我本想拍拍她的肩的,但一来她比我高一个头、我心理上有点压力;二来我怕一不留神再把她眼泪给拍出来,于是我未雨绸缪抽了一张纸巾递给她。

  她接过来却没擦,攥在手心里,“我先出去了。”

  “嗯。”

  我看着她两条日光灯管般细长白净的腿,忍不住顺嘴溜了一句,“别想太多。”

  顿时就坏了菜了!

  她“刷”的回过头来,乌黑长发在空气中划过一道飘柔广告般的弧线,以乳燕投林般的优美姿势扎进了我的怀里……不、勾住了我的脖子。

  要知道,不管是男是女,一个165cm的人要想安慰一个挂在自己身上身高175cm 的人,总是有点难度的,尤其是当你感觉到还有些不明液体正在你的肩头缓缓游走的时候,难免更添一丝紧张。

  我叉手叉脚站在原地,呆呆若木鸡。

  她只是哭,一个劲儿的哭。我心想我一身价值几万块的范思哲就这么被毁了,鼻子一酸差点也潸然泪下。

  她总算发泄完,松开我,抽抽鼻子说,“我没事。”

  这次我选择一言不发保持沉默,我怕我一个说不好她再扑回来我这就二进宫了,这样美好的京城夜晚,真没必要在钱柜的厕所里上演十八相送是不是?还是俩女的!

  她看着我,“等下我坐一坐就走。”

  我还是不吭声,每个人有每个人的选择,她错过今晚,现在看起来是明智之举,焉知日后不会后悔?

  “没劲,”她抽抽鼻子,语气里带了丝凛冽劲儿,“你有烟么?”

  “没。”

  “没劲!”

  我看着她身上散发出的那些许风尘味,想起蒋欣对她的评语,“清纯、淡漠、神秘的气息……”

  神秘个p啊神秘?

  就一小孩儿!

  她问我,“你是哪个公司的?”

  “我没公司。”

  “嗯,还是别签了,跟卖身契似的。”她倒反过来教我。

  我笑笑。

  “我一会儿拿了东西就回去了,明天还有课,”她嘴角一丝苦笑,“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我啼笑皆非,只是那种神情出现在一个95年出生的孩子脸上,怎样都显得过于刺眼。

  “你不走吗?”

  “走啊!”

  “那你陪我好不好?”她央求我,“陪我拿一下东西,然后我们一起打车走。”

  我自然不会拒绝这么小的要求,便答应了。她高兴起来,到底年龄小,眼角明明还有湿润,嘴唇却已笑得弯弯的。

  然而走进包厢容易,告辞却那么难,我可以不在乎这些人的体面观感,但她终究还是要混下去,于是她一边跟众人周旋一边用眼神恳求我等她,我这人心软,干脆倒了杯酒坐在角落里自斟自饮。

  我抬头看屏幕,也不知道是谁点的歌,汤宝如和张学友的《相思风雨中》。包厢里这会儿人人忙着打情骂俏,没人顾得上演唱。我很爱这首老歌,反正闲着也是闲着,便拿了话筒开嗓,唱完了汤宝如的那两句,禁不住又可惜没人负责张学友,正遗憾间,却听到有人接道:“抱月去化春风云外追踪鸳侣梦……”粤语字正腔圆,我侧头看去,意外的发现唱的人竟然是那位大佬华哥,左手话筒右手美人,好一派风流阵仗。

  他见我瞧他,也冲我抬了抬眉,倒不像是挑逗,于是我平心静气的接下去,“恨满胸愁红尘多作弄。”

  ……

  一曲唱完,他坐到我身边,“想不到你白话说的很不错。”

  “只能唱歌,不能说话。”

  他笑,“能唱歌就不错了,闽南歌会唱吗?”

  我怪声怪气的腻着舌头,“爱拼才会赢?”

  “哈哈哈哈,”翘起大拇指,“咬字很准哦!”

  我点头,“其实我□语讲的蛮不错。”

  “哦?”

  “你只要每句话后加个‘hao’(就可以啦,”我捏着嗓子,“卧桶雷杠……”

  他笑的直打跌,“其实我们管南部人说的不标准的国语才叫□语……你叫什么名字?”

  这就看中了?

  “谢丝丝。”

  “不像是北京人。”

  “本来就不是。”

  “嗯……一个人在北京不容易?”

  “一个人在哪儿都不容易。”

  他点点头,“有意思!来,咱俩喝一杯。”

  我顺着他拿酒的手势看过去,却蓦地一惊——她不见了!

  “怎么了?”华哥很敏锐。

  “那……那个谁……”我这才发现我根本不知道那姑娘叫什么名字,总不能叫她“95年的小嫩模”,“那个穿白裙子的女孩子呢?”

  “谁?”华哥停了一停才反应过来,“哦,你是说那个小女孩么?不知道呀,刚才还在的吧。你们很熟?”

  “那倒没有。”

  “管她呢,我们喝酒。”

  可我实在有些心不在焉,喝了一口就忍不住问:“你有看到她出去吗?”

  “没注意。”

  或许是因为我看上去的确挺着急,华哥直起身子帮我问,“谁看见那小女孩了?穿白裙子长头发那个?”

  立刻就有人汇报,“刚跟阿蔡出去了。”

  什么阿菜阿肉的,我也不管了,“能给她打个电话不?”

  华哥奇怪的看我,我摊摊手,“我手机没电了。”有电也没用,我根本没她号码。

  “你们谁给她打个电话?”

  绝大部分人面面相觑,华哥皱眉,“谁带她来的?”

  有人亡羊补牢,“我有她号码……没人接啊!”

  “阿蔡也不接电话。”

  “有什么关系,反正她和阿蔡在一起啊,”说话的是个穿小黑背心的男人,一脸猥琐相,“还能有啥别的事儿?哈哈哈……”

  大家都笑,都那么意味深长。于是该吃吃,该喝喝,华哥也坐回原来位置,两位美人狗皮膏药般自动贴上,瞬间又是一片歌舞升平。

  我挺郁闷的,真的,端着酒一口口边喝边想这人生真tm的操/蛋,头一抬正对上一位红裙美女的眼。

  “赵妍?”我认出她。

  “你跟她是朋友?”她漫不经心的问。

  “哦?”我明白过来,“谈不上。你是?”

  “当然不是,”她挑眉,语气揶揄,“我根本不认识她……不过,我认识阿蔡。”

  “哦?”

  “招摇撞骗,又色又穷。”

  我看了赵妍一会儿,她还是一脸狐媚的笑。我吸了口气,扔下酒杯转身出门。

  一出包厢我就跑的飞快,边跑边想真是太感人了,我活了二十多年一直以为自己是装好人,没想到原来我是真好人!

  作者有话要说:最近玩的忒high了,这一章是瞪着血红的眼睛码出来的,请各种见谅。

  还有这一段的故事,夸张么?我说的真的您信么?

  真的是真的。

  关于梁洛施和李泽楷的分手,我表示略微不满,这俩就不能稍微坚持段日子等我这文写完再分么?为了表示愤慨,我在微博发了一则评论,转发一百多次,被眼睛雪亮的人民群众称为对本事件最到位的点评,欢迎各位莅临欣赏!!!

  最后,叉腰摆出茶壶状……那啥,该打分的打分,该留言的留言,字数多点儿吧谢谢您呐(这不是写到北京了么?得写北京话) 阅读该文章的读者通常还喜欢以下文章 《姻缘》长着翅膀的大灰狼《客官不可以~》蓝白色《当糟糠遇见黑色会》瞬间倾城《房客别这样~》蓝白色《养我一辈子?!》香朵儿《金龟记》阮棹

  床的下半部分

  大门口俩保安听完我的描述,说十分钟以内应该没有看到如此这般一男一女出去过,但同时表示以上言论并不负任何责任——倒是颇有我的风范。我走到外面跟排着队等客的出租司机打听,要说还是京城人热心,一位大哥拍着胸脯说老子等了都快一小时了还没拉着客呢,这门里出来的人谁能逃过我的火眼金睛?我“啪”掏出一百块钱塞这哥们儿手里,说大哥一会儿您要是看见这么一姑娘,说什么先替我拦住了,我是她姐姐,我怕她出事儿!谁知司机大哥说啥也不肯收,说放心吧,我们帮你看着。我当时就觉得今晚这事儿要是有记者跟着拍成纪录片,都能上感动中国了。

  我正准备踩着高跟鞋往回走,忽的一辆出租百米冲刺般“吱”一声刹我跟前,车里男人一下车便抓住我的胳膊,拧眉沉声,“丝丝!”

  俊男靓女,深夜里四目相对欲语还休,画面感太强了,我用膝盖都能感觉到围观司机大哥们的g点再一次被深深戳中。若不是事情紧急,我几乎想当众学苏三掩面,哭喊一声沈恪我的夫啊啊啊啊啊……

  “我有急事,一会儿跟你说。”

  “怎么了?”他果然观察仔细嗅觉灵敏,立刻不计前嫌跟随我的步伐。

  那司机大哥在后面喊,“喂,你丫还没给钱呢!”

  当我告诉沈恪我打算把钱柜的每一间包房都搜一遍的时候,他那张平稳不波的脸上终于出现了一丝动容!

  “可以调录像。”他的建议。

  “来不及,等录像调出来黄花菜都凉了。”

  沈恪不予置评,我明白他的意思,显然他认为那姑娘绝不可能是朵黄花,所以菜凉不凉的又能怎么样!

  “要是找不到呢?”他问我。

  “尽人事,听天命,”我眯起眼,“今儿心情好,就当日行一善。”

  我朝着走廊尽头跑,准备发挥愚公移山的劲头来完成今夜的壮举。然而沈恪又一次拉住我,“你们刚才的包厢在哪一层?”我顿时眼前一亮。

  倘若阿蔡和小嫩模还在钱柜,那他们一定不会跋山涉水跑的太远。

  我们一间间的包厢看过去——长期以来我都很痛恨ktv包房门上的玻璃小窗,时不时都有服务生探头探脑观察里头动静,害得那些鸳鸯们打个kiss都很难做到心无旁骛。其实我觉得这挺多余的,真的要干什么的人能来量贩式ktv么?只有痴男怨女才会去唱歌,久旷的人们绝不会在这儿瞎耽误功夫。

  当然此时此刻我特别感激这些个小窗,否则要都跟酒店房门般关的死紧我非疯了不可。凡是有歌声的屋子我都直接忽略,我只看那些灯光黯淡悄无声息的,果然抓到不少对依偎在一处的男女、男男、女女。

  其实这会儿正经唱歌的人已经不多了,好些人都喝的歪歪倒倒的挂沙发沿上,远处传来一哥们儿的如泣如诉,“远离地面快接近三万英尺的距离……”破音了,从八千米高空直接摔下来,我含着恶意心道叫你丫没事学迪克牛仔。

  ktv的走廊永远设计的如同迷宫般曲径通幽,我们拐了一个岔道,灯光陡暗,这一部分的包厢已经停止营业了,黑灯瞎火的,从服务生到扫地大妈都鬼影子不见一个。我们步履匆匆的经过,高跟鞋在地上撞出“笃笃”的闷声,我像《摩登时代》里的卓别林那样机械的推开一扇扇的门。

  “再找十分钟,”我哑着嗓子,“找不到就算了。”

  他没说话,幽暗中握了握我的手,又松开。

  鬼使神差般的,我想起小时候夏天没有空调,我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