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528章

作品:我的老婆是军阀 完|作者:双曲线|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20 00:20:42|下载:我的老婆是军阀 完TXT下载
  叛在先,皇帝对其一家更可说皇恩浩荡,他实在很难清楚心下到底是怎样一种感情。

  慢慢跪下磕头,“罪臣小儿德荣给万岁爷磕头,万岁万岁万万岁!”

  看着口鼻神似刚安的这个年轻人,那一瞬,叶昭有些怔忪,忽然间,想起了很多往事,烽火连天的往事。

  若是现今,自己还杀不杀刚安?叶昭随即知道,为正法纪,刚安是定然要被严厉惩罚的,只是,当年跟随自己起兵的老人,真的是越来越少了。

  轻轻叹口气,“起来吧,你,都长这般大了。”德荣小时候,叶昭抱过他。

  “你母亲,过世了?”叶昭问这话时眼前闪现出一个秀丽妇女的身影,在笑孜孜陪自己聊天。

  “是,多谢圣上挂怀!”德荣用力磕头,哽咽着,眼泪流了出来。

  叶昭久久没有出声,好半天后,道:“你就去吧,你的状子,朕会转交江苏省司。”

  德荣不敢多说,用力磕头,慢慢起身,倒退向外走。

  “三子……”叶昭突然叫住他,看着怔住的德荣,缓声道:“有时间,给我写信。”

  德荣轻轻颔首,眼里噙着泪水,倒退而出。

  白老亨和黎庶昌都没有吱声,皇帝念旧情,他们都知道。

  叶昭又拿起了桌上的状子,帝国法律设有通奸罪,“妻妾通奸者处三个月以上两年以下徒刑,奸夫同罪。夫于家里容宿姘妇处一百至二千元罚金。受害之夫或妻告诉乃论。”

  该条款从一定程度上自然还是夫权社会的产物,男人通奸,只处以罚款,不过如果与有夫之妇通奸,便要与女犯同罪坐牢,至于妾,自然是告发男人通奸的权利都无。

  这个案子中,袁世杰和王氏犯有通奸罪确认无疑,但焦氏的死如何界定便存在争议。

  袁世杰和德荣天差地别的家世也不可避免成为法官们要考虑的因素,这些,叶昭想也想得到。

  “这案子就交给江苏法院办。”说着话,叶昭放下了状子,心里多少有些沉重,现今实则还是人治社会,从德荣的案子便可以清清楚楚的了解这一点。

  打江山易,但将有着几千年王朝传统的国家塑造成自己理想中的社会,实在是太难太难了。

  “莼斋啊,你说说,要怎么着,才能人人克己奉公呢?”叶昭深深叹口气,竟然有些意兴阑珊。

  黎庶昌第一次见到皇帝露出疲态,不知道怎么的,心下一酸,是啊,从御书房出来的官员,人人都觉得皇帝是圣人,推动议院制度实则就是变相的削弱皇权,自己削弱自己的权力,这种大智慧大魄力天下谁能做到?

  其实黎庶昌甚至觉得,以大皇帝之高瞻远瞩、圣人之能,皇室之血脉,就算今后万万世君王统治,又有何不可?

  这是这位激进变革派臣子的真实感受,只能说,大皇帝的文治武功,实在令“黎庶昌们”不得不发自真心的拥戴。

  “皇上,臣若能为皇上稍解忧愁,便是死也甘心情愿!”黎庶昌心情激荡,实在不知道如何表述。

  白老亨也叹口气道:“皇上,奴才是一个粗人,可惜皇上忧心的事,不是奴才拼命掉脑袋能为皇上解忧的!”

  叶昭看着他俩,微微颔首,说道:“你们都下去吧,一宿没睡,也该歇歇了。”

  就在这时,侍卫匆匆而入,却是送来了苏州内务局和国务安全局的呈文,却是那女刺客已经招供,现今安全部队已经出动,搜拿公平党徒,据刺客言道,大皇帝来苏州后,来苏州的公平党人也为之激增,显然公平党认为这是刺杀帝国皇帝的一次良机。

  叶昭摇摇头,道:“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第一百一十七章 德黑兰

  在叶昭为思考如何从思想上解决公平党生存土壤问题之时,帝国一支使团到达了波斯(伊朗)。

  从本世纪初,伊朗便身陷英俄法各国势力争夺中,拿破仑曾经向伊朗人承诺帮其对抗俄国人,并且派出教官、提供伊朗军队武器和装备,但拿破仑战败之后,俄国很快便从伊朗手中获得了高北加索大量的土地,吞并了格鲁吉亚、阿塞拜疆等国,并且使得伊朗失去了在里海的海军存在。

  伊朗的战败,对力图收服伊朗并从军事上控制里海区域的英国是个沉重打击。英国更加担心一旦俄国势力大增,控制伊朗,那么伊朗便再也无法成为英国抵抗俄国势力的工具,同时也会使得俄国假道伊朗威胁印度。

  随即英国与伊朗签订条约,伊朗不得允许任何欧洲列强的军队假道伊朗进攻印度,并须使花剌子模等国亦不得允许任何欧洲列强的军队假道本国路径图进攻印度等等,同时也重申当伊朗在和任何一个欧洲国家作战的时候,英国给予资金等支持或从印度派兵支持伊朗。

  当然,在中国势力进入中亚,“花刺子模等国”如布哈拉汗国、希瓦汗国渐渐与伊朗渐行渐远,这份条约也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不过在当时,英国人的支持使得伊朗人复仇情绪高涨,悍然向俄国宣战,但在强悍的俄国铁蹄下,伊朗新军全军覆灭,不得不在1828年与俄国签订了停战协议,通过该条约,俄国不仅获得了要求的领土和军事赔款,还获得了领事裁判权等,以一个完全胜利者的姿态结束了世纪初俄伊战争的局面。

  从拿破仑时代起,英国、俄国和法国在伊朗博弈数年,但伊朗人如同当初大清一样,对欧洲局势和列强实力对比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这直接导致伊朗无论是策略上还是行动中都无法做到主动改变和灵活应对。例如与俄国签订丧权辱国的古列斯坦条约时德黑兰政权根本不知道沙俄在当时的欧洲已经是日薄西山;伊朗在妄图依靠英国的力量来抵制俄国的威胁时,没有认识到英国出于与俄国的传统友谊和经济联系以及它们存在共同的敌人法国,英国在面对与伊朗联手抵制俄国时必会慎重考虑,甚至存在牺牲伊朗部分利益以维护欧洲大陆战略需要的可能。

  总之一系列战略失误之后,伊朗滑向了殖民地的深渊,二十年前,英国对伊朗发动战争后,英国、奥匈帝国、法国、美国相继与其签订通商条约,获得领事裁判权,各国商品最低关税权等等条约,如果用叶昭知晓的国内名词解释,伊朗现今便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中国,则是世界诸强国中最晚将影响力扩张至伊朗的国家。

  当今世界,渐渐有了三强俱乐部的说法,英国、德国和中国,当然,也有七强国的说法,便是英国、德国、奥匈、中国、法国、俄国和美国,俄国和法国虽然前些年刚刚战败,现在还挣扎着赔付数额巨大的战争赔款,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两国在很多领域的影响力都远远超过了新兴的美国。

  而且随着法国战败,英国和法国之间的友谊也与日俱增,两国签订了“挚诚协议”,虽然不是军事同盟性质的条约,但该条约为两国解决了海外殖民地之纷争,使得两国关系走入了多年来最亲密的时期。

  同时,英国和德国都在提供财务支持俄国工业化,因为中俄之战使得欧洲大陆一片混沌,英国渐渐走出了光荣孤立政策,开始正视欧洲大陆的稳定,同时,也不可避免与德国产生了矛盾。

  但是,帮助俄国人走出困境都是两国希望看到的,也都希望俄国能加入己方的阵营。

  而与俄国矛盾最深的奥匈帝国,则对俄国的复兴从来都不抱任何好感。

  现今在伊朗,俄国和英国的明争暗斗早已成为过去,新兴中原帝国进入伊朗,也使得各国在伊朗的利益瓜分进入了一个新时代。

  根据中俄之战后的和约,俄国人不得在里海拥有军事类型船舰,中国则成为唯一一个在里海拥有海军的国家,当然,说是海军舰队,实则只是几艘轻型护卫舰和鱼雷舰,同时该条约规定,只有悬挂中国和俄国国旗的船只才能在里海航行,从一定意义上,里海成为了中国和俄国的内湖。

  此举也得益于俄国当年彻底打败伊朗取得里海的通行权,从某种意义上,俄国算是前人种树,被中国理所当然摘了果子。

  中国使团具有象征意义的登上中国里海舰队的舰只,经里海来到伊朗里海海滨城市哈曼地,然后才奔赴南方一百多公里外的德黑兰。

  根据前年中国和伊朗签订的通商条约,按照利益均沾原则,中国取得了英、俄等国的特权,同时在德黑兰设立领事馆,总领事为伍廷芳,1842年出生于新嘉坡,三岁随父亲回广州定居,毕业于帝国广州大学,作过几年讼师,后进入政途,前年出任帝国驻德黑兰领事馆第一任总领事。

  中亚地区铁路的贯通,也使得帝国对伊朗的影响力虽是后来,但隐隐有居上之感。

  而伊朗国内第一条铁路,却是去年时比利时人修建的德黑兰到东北部雷伊农业区的线路。

  比利时在三十年代获得独立地位,此后开始发展煤炭和冶炼工业向工业化国家迈步,去年,比利时侵占了非洲刚果,和中国人一样,比利时属于新的殖民国家,而观其国家政策,在独立时比利时被英国、法国和普鲁士承认的永久性中立地位,显然有些名不副实。

  在德黑兰,比利时领事馆与中国领事馆位于同一街区,仅仅隔着一个道口相望。

  德黑兰现今人口十几万,是一个完全伊斯兰化的城市,圆顶的清真寺、四四方方的楼宇、粗漫但韵味十足的穹隆。

  中国领事馆在众多伊斯兰建筑中显得极为抢眼,类似四合宅院,但正殿为三层飞檐式楼宇,五环黄龙旗随风招展。

  此次帝国前来德黑兰的使团,或许用商团来形容更为贴切,十几名中国商人,来德黑兰考察,希望能获得一些矿产的开采权亦或修路权而已。

  在商团中,东方铁路公司的代表最为引人瞩目,这家东方甚至全世界最庞大的铁路巨鳄,其触角无论伸到哪里都是众人瞩目的焦点。

  此次前来伊朗的东方铁路公司代表唤作魏定一,也就是当年叶昭在广州巡捕房时的上司,后来因为抓捕凶顽伤了腿,不得不从事文职工作,又被安排进入京师大学的经济系,毕业的时候才知道这都是大皇帝的安排,更没想到当年那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年青人原来就是大皇帝。

  魏定一自己成功应聘东方铁路公司,他委实有些头脑,甚得一位高管赏识,在中亚投资部门担任副襄理,并被遣派来伊朗考察。

  魏定一进入东方铁路后,和马小翠一起觐见过贵妃娘娘,都是当年广州巡捕系统出身,低头不见抬头见,也算是旧识,当然,不管朱丝丝如何谦和,魏定一和马小翠是不敢有任何逾越之举的,唯一令魏定一欣慰的就是,从贵妃娘娘的话里知道,他的新工作,同样是在为大皇帝效力,东方铁路,可能是皇家资产之一。

  来伊朗,魏定一带上了妻子杨氏,比魏定一小十几岁,刚刚三十出头的美貌少妇,属于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类型,其实早年是魏定一暗恋的大户人家小姐,只是魏定一自觉粗人、下人出身,自惭形秽,一直也不敢表露心意。

  后来杨氏所嫁纨绔败了家,她前夫更死在了大烟馆,魏定一这才大起胆子照顾其生活,其实那时候魏定一已经高居广州巡捕某分局局长,杨氏却成了破落户家族的寡妇,可魏定一还是觉得自己配不上她。

  后来两人终于结为连理,这些年下来,魏定一走南闯北,见识何等广博,更蒙大皇帝召见过,杨氏却渐渐成了落后时代的封建妇女,只是样貌美丽而已,但魏定一对其宠爱却不曾稍减,此次来伊朗,怕要三两个月才能回,遂带上了妻子,免得其闷在家中无聊。

  这不,一大早,这对儿伉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