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273章

作品:我的老婆是军阀 完|作者:双曲线|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20 00:20:42|下载:我的老婆是军阀 完TXT下载
  前世叶昭看过洪天贵福的供词,实则他就是个不懂事的孩子,从小就住进深宫,不曾出宫门一步,更被天王以男女有别为由,禁止他去看自己的母亲和姐姐,在供词中,他提到几次偷偷去看自己的母亲和姐姐,而外间官员进献的一只会说话鹦鹉,显然对他意义非同寻常,不长的供词中,他三次提到这个鹦鹉,会说什么话他都背了下来。

  看这供词时叶昭就有些心酸,仿佛就看到了那个从小深居内宫想念母亲姐姐的孤单孩童儿,或许根本就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跟着残部逃亡,颠簸流离,最后却被清军抓住,凌迟处死。

  此刻,这小小孩童就跪在自己面前,看着他,叶昭心里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李蹇臣凑上了两步,低声道:“王爷,竖子难以成事,又非首恶,王爷慈悲,下官认为,可处以绞刑。”

  叶昭没吱声,看着洪天福贵,良久后,缓声道:“你今年多大?九岁?十岁?”

  “十一……”洪天福贵牙齿都在打颤。

  “十一……”叶昭沉吟着踱步,踱了几步,回头看向他:“从此之后,不用颠簸流离,对你倒也是一件好事,有你姐姐相伴,也不孤单,或许几十年后,你们还能有重见天日之一天。”

  洪天福贵吓得厉害,根本没听清叶昭说什么,天二金却愕然抬头,惨白的脸上全是震惊,甚至忘了恐惧。

  “王爷,这……”李蹇臣想说什么,却不知道如何劝起。

  哈里奇和韩进春对望一眼,都不吱声。红娘却是心下一笑,小小孩童,相公要放在眼里倒也怪了,也就你们这些老夫子,还真以为天王是个人物?这幼天王会成为惑乱之源么?

  叶昭看着李蹇臣,道:“仪轩,我知道你想的是什么,无非是斩草不除根,留有后患而已,但要我说,”指了指洪天福贵,“他不过是个普通孩子,甚至他父亲也不过寻常读书人而已,闹出这么大动静,是因为什么?这根儿可不在他们呢。”

  踱了两步,叶昭又道:“仪轩,南朝以法立国,株连之罪已经废除,洪天福贵虽然是逆贼之子,但却也罪不至死,与他姐姐终生圈禁,如此才是本朝法治典范,如果有人要反,有没有他,终究还是有人反的。仪轩啊,我相信,几十年之后,这寰宇早已变了样子,他们在或者不在,何足道哉?”

  说着话琢磨着,道:“你现今就在南京城中寻个所在,建造监牢,以圈禁匪首家眷之用。”

  李蹇臣恭恭敬敬道:“是。”却看了哈里奇一眼。

  叶昭知道他心中所思,侧首对哈里奇和韩进春道:“这孩子,我说了不用死,你们可听清了?”

  “喳!”哈里奇和韩进春齐声答应,这两人刚才可都寻思,转头怎么想办法把这孩子弄死,变成一场意外即可。

  至此李蹇臣再无怀疑,知道王爷是真要留这伪王孽种一命,愕然之余,心神渐渐清明,回思王爷一路作派,所言所行,渐渐的痴了,显然许多话,到了今日印证起来,他才知道是什么意思,才真正明白王爷所说法治之精髓。

  大智慧,大气魄,李蹇臣有些惭愧,慢慢垂下头,自己号称当世大儒,可同王爷相较,却是浅薄的可怜了。

  天二金傻傻看着叶昭,突然就转头,按着弟弟脑袋,说:“快,快给王爷磕头谢恩!快!”

  洪天福贵不知道怎么回事,但他极听姐姐的话,忙用力磕头,天二金边磕头边道:“王爷宽宏,我姐弟定吃斋念佛,了此残生。”

  叶昭微微点头,挥了挥手,侍卫随即将他二人推搡而出。

  “洪仁咏羲巡椋暗酱巳耍粲龇纯梗裆蔽鹇郏 币墩训乃担杂谡嬲亩允郑擅徽饷慈蚀龋慰鲆婪g槿诗就算私节不亏,战争罪却是逃不掉的,千百万人的性命都要负责,死罪自然难赦。

  红娘道:“我已经布置下去了!”叶昭就点了点头。

  踱了两步,笑道:“说点轻松的吧,我准备设立政务院统辖各部衙门,六部是不够用了,怕怎么也要十几个衙门,你们说怎样?”

  李蹇臣苦笑,心说这还是轻松的呢?

  “这事儿啊,得好好合计合计。”叶昭陷入了深思。

  ……

  “啪”,兰贵人将一道奏折摔在了桌上,眼里全是怒气。

  小安子吓得不敢说话,垂着头,更不敢看主子脸色。

  折子是摄政王自南京传来的,乃是请两宫及皇上恩准设立院部衙门之事,立政务院总领各部衙门,好似要成立十几个部,什么外务部、工务部、商务部、农务部、财务部等等等等。

  各部长官称相亦或大臣,如外务相、农务大臣等等,甚至各部长官摄政王都有了人选。

  小安子听说来着,传得沸沸扬扬的,摄政王是要自领政务院总理,又可称作总理王大臣。

  而政务院设在南京,各部衙门自然都要搬去南京,如此那这朝政可不就成了摄政王一言而决?就算两宫和皇上想跟去南京,怕摄政王也会找出种种理由搪塞。

  更听说,在南京摄政王曾经黄袍加身,不过这话儿小安子倒不怎么信,肯定是以讹传讹,不然哪有黄袍披上了又偃旗息鼓的?简直闻所未闻,更不合常理,披上黄袍之时,那就是图穷匕见啊,绝不会又打了退堂鼓。

  不过摄政王行事一向匪夷所思,这黄袍加身又打退堂鼓的事儿要真出了,也就能出在他老人家身上。

  兰贵人又翻了几道折子,俏脸怒色更盛。

  小安子知道,这都是各房各省官员请两宫和皇上晋摄政王爵的,一些官员干脆提出,旧例规制已经不合乎现时之变,是以摄政王晋和硕亲王之际,尊号可不循旧制,更有大臣折子里专门分说这封号,什么“周”“秦”的尊号都出来了,又怎令皇太后看了不生气?

  “主子,王爷给您的信……”小安子小心翼翼指了指炕桌角的一封黄瓤信,那是摄政王写给皇太后的亲笔信,皇太后一直碰也没碰,小安子本不敢多嘴,但见皇太后气得厉害,想摄政王这封信能释太后之怒。

  兰贵人锐利目光扫过来,小安子心里一颤,忙垂手退了两步,再不敢说话。

  兰贵人盯着那火漆封口的黄信封好久,终于,还是转过了头,说道:“烧了它。”

  小安子一呆,犹豫着。兰贵人冷声道:“怎么你都不听我的话了么?”小安子心里咯噔一下,急忙去外面端了火盆进来,小心翼翼放在炕桌上,又垂手退下,叫他碰那封信,他可不敢。

  兰贵人慢慢的伸手,长长的鎏金彩甲捻起了信。

  第七十五章 天堂和地狱

  1859年8月,两宫太后及皇上下喻,晋景祥和硕乾亲王,世袭罔替,总理政务院,监国摄政。

  (bsp;政务院十多个部衙随即迁去了南京,总理王大臣下委任状,各部衙主管为外务大臣邹凯之;商务大臣李小村;财政大臣龚秉常;工务大臣袁士诚;教务大臣郭良俊;农务大臣李鸿章;交通大臣伊哈奇;法务大臣李蹇臣;卫生大臣毛昶熙;监察大臣周京山;巡捕总部总管苏纳等。

  李小村、周京山、李蹇臣三人加少保,同时各房官员俱有升赏。

  大将军王同时改平远军制,平远军步兵、水兵团由大将军统领,步兵团设五镇一卫,实则还是六镇,每镇一万五千人,提督第一镇步兵统领神保,加子爵;提督第二镇步兵统领哈里奇,加子爵;提督第三镇步兵统领韩进春,加子爵;提督第四镇步兵统领赵三宝,加子爵;提督第五镇步兵统领苏红娘,加伯爵;第六镇为卫戍部队,大将军王亲领,拱卫南京。平远水军提督马大勇,加子爵。

  每镇下设三个步兵团,由总兵官统领,再往下,则是步兵、炮兵等各营,如此平远军各级军官各有升赏,自是一片欢欣鼓舞。

  实际上,还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封赏,比如内务局编为内务府,总管瑞四被赏穿黄马褂、加子爵等等。

  一小驴肉馆后的客栈院落,院中叫驴呱呱的嘶叫,很快就被人鞭打,声音低了下去。

  简陋的书房内,叶昭热的满头大汗,一边扇扇子,一边翻看一本小册子,实则心里还在琢磨广州的动静。

  各部衙主脑自不消说,如伊哈奇、毛昶熙等那都是铁杆的后党,比之当日王府六房,这政务院反而更不能一门水儿清。

  当然,若不如此,院部制度也不会这么顺顺当当扯起来,而且从此各部升迁官员调动,自己就更要与两宫相商,浑不似王府六房时那般得心应手,不过嘛,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各部衙门迁来南京就是胜利。

  和硕乾亲王,想想叶昭就苦笑,这封号不可谓不隆重,乾者天也,自三皇五帝以来就没听说过分封的王号这般吓人的,可说恩宠备至,震古烁今了,但问题是,自己刚刚剿灭一个天王,随即自己就被封作天王,更要住进那天王宫,怎么都琢磨着不是滋味,虽说那位天王是伪王,是贼逆,但怎么想怎么不对劲儿,更别说这乾又可以读干,那可不是干王洪仁矗?br/>

  也不知道兰贵人看没看到自己写给她的信,这封号到底是讽刺自己,用乾字来败自己的气运?亦或是另有所想?唉,反正就是叫自己别扭就是了。

  不过气数一说,叶昭倒也并不尽信,就算有气数,老天爷叫自己重生,那是多大的气数?又岂是那么容易败的?

  索性也不在想,这些日子可忙得紧,平远军各镇都在加紧肃清江南一带发逆残部,也不可避免的与北国发生了冲突,第四镇在苏松、第一镇在武昌均与北国军队交火,而韩进春的第三镇取了九江,苏红娘率第五镇兵临岳州,只有第二镇哈里奇部回广州休整,其用意不言自明,现今南朝中枢渐渐迁来南京,可广州何等重要,万万不能出了乱子。

  现今趁着石达开部与捻军联盟尚未在河南溃败,对北国施以压力,可以在谈判桌上获得最大的利益,如长江南武昌、岳州等重镇,若不趁机拿下,那就好像个楔子钉在江南,北国重兵随时可以从其据点侵入南朝,威胁极大,还有亲王老爸,也要趁着这个机会接回来,不然等石达开兵败,北国缓过这口气,谈判桌上可就不好漫天要价了。

  叶昭同时还给皖北军阀苗沛霖写去了一封信,不出所料,苗沛霖果然反应热烈,对于摄政王封他的一等子爵、皖北将军一职慨然受之,千恩万谢,更写信来要粮要钱要军火。

  叶昭看了只是笑,这个随风倒的军阀,谁又真想收编他了?不过当个棋子向北国施压而已,官职爵位又不要钱,给他无妨,但真格要起了银子,那自然半毛钱也无。

  而对于南朝和苗沛霖暗通曲款,北国庙堂必然震动,这多管齐下,就不信北国不就范。

  坐在叶昭对面小木凳上是讲武堂讲师彼得,最早的新军顾问,现在却是踏踏实实在讲武堂授业,同时整理资料写一些军事理论。

  “亲王殿下,我知道我的浅薄,请您一定要指点。”彼得态度无比虔诚。

  叶昭手里拿的小册子是彼得的新作《论单兵作战》,在这篇十万字的论述中,他将南朝平远军的战例进行了总结,认为现代战争,越来越注重单兵作战能力,小队作战能力,实行有效的分散战术,靠大部队排枪的线式战术将会彻底消失在现代战争中。

  叶昭笑着点头,道:“写的不错啊。”实际上泰西诸国的战术思想也极为僵硬,一直到美国南北战争初期,线式战术仍然是交战双方的常规战术,即双方排枪对射,直到一方发起冲锋,以白刃战决定胜负。

  不过随着战争的进行,双方军官才发现,因为火器威力的提升,这类冲锋代价高昂,渐渐的,分散防御、小队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