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44章

作品:我的老婆是军阀 完|作者:双曲线|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20 00:20:42|下载:我的老婆是军阀 完TXT下载
  “江西巡抚沈葆桢给王爷请安。”沈葆桢虽口称王爷,却只是长揖到地,何况口口声声自称江西巡抚,其意昭然若揭。

  叶昭微微颔首:“抚台大人不必多礼。”不等沈葆桢落座,就道:“本王已给两宫太后和皇上上了折子,今赣境大部平定,平贼战乱时署衙混乱之局自要沥清,本王保举你为兵部侍郎,帮办将军府军务,两宫太后已准,想来皇上这几日定会下旨。”

  沈葆桢微微一呆,这分明是在将他的军。

  好半晌沈葆桢才笑道:“下官自听从皇上调派。”心里突然有些发苦,帮办将军府军务,只怕皇上还真的会准了,一来江西两抚的局面总要有个了局;再一个有人随粤军探听虚实自是求之不得。只是这自己可不就真的是与虎狼为伍?谁知道这大将军王肚子里打的什么算盘?

  愣了会儿,沈葆桢才想起正事儿,躬身道:“王爷,临江府之事您可有所耳闻?”

  叶昭淡然道:“嗯,湘军团勇军纪涣散,奸杀掳掠,又率先起衅,被第一镇步兵营击溃,抚台可是说此事么?”

  沈葆桢又一滞,呆了会儿皱眉道:“谁是谁非先不去说它,可同室操戈,打死数十名团勇,这,这未免……”

  叶昭摆摆手打断他的话:“我已下严令,各路兵勇若有扰民者,各镇总兵官可先斩后奏,从此以后,想这穷凶极恶的兵痞会收敛。”看向沈葆桢,正容沉声道:“幼丹!莫非你以为这烧杀掳掠的乡勇不是在乱我大清天下么?难不成要回护他们?幼丹可想过惨死于他们之手的妇孺孩童?”

  看着叶昭炯炯眼神,沈葆桢突然有些惭愧,闻听此讯即匆匆赶来,路上早已想好说辞,定要治粤军领将之罪,满脑子琢磨的都是京城和广州的权力之争,琢磨的是如何杀一杀粤军的气焰,不然如此下去,怕这粤军真会成为大清国的祸乱之源。

  可此刻,在叶昭清澈如水的目光逼视下,不由得微微汗颜,不管大将军王本意所想,可自己,读了多年圣贤书,现今却满脑子权谋,可还有点济世为怀的良心么?

  早想好演练过无数次的说辞再说不出,沈葆桢慢慢垂首,道:“是,下官受教。”

  叶昭盯着他看了一会儿,又道:“被抓之湘勇管带,我已令人解来抚州,这事儿啊,幼丹你来办,是杀是放,都由得你。”

  沈葆桢又一怔,这,这可不难为自己吗?忙道:“这,还请王爷明示。”

  叶昭却已经端起茶杯,微笑道:“想幼丹定会知孰轻孰重。”

  沈葆桢无奈,只得起身告辞。

  ……

  数日后的荷花楼听雨轩,叶昭穿着一身宽松的黑色休闲装,半躺在舒适的沙发里,正看着报纸上一则广告愣神,昨日,他刚刚从抚州回来。

  李秀成部退守南昌,石达开部则屯兵九江与湘军对峙,互为犄角。南昌城城高壕深,发匪经营数年,更有数个炮台为依仗,加之火枪兵在太平军中比例渐增,急切不可破,若强攻之必然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何况四镇兵马虽说增了火炮营,实则有兵无炮,粤军火炮不过一营之数,其余火炮还要慢慢补充进各镇。

  是以第一、三、四镇步兵团驻留江西,加之各路团勇,在南昌北几十里处扎下大营,是为江西大营,令发匪不敢轻动。而第二镇步兵团暂时撤回广东休整。

  叶昭回广州,除了督促火炮制造,自然也是在想法子怎么助正在广西鏖战的红娘一臂之力。

  可令叶昭没想到的是,这人的思想还真是奇怪,就在两三年前,自己还在绞尽脑汁想法子怎么令广州民众接受新鲜事物,怎么能令女子走上街头,扩大社交圈子。

  可这一转眼,广州思想“进步”未免令人吃了一惊,这报纸上,有一则香皂广告,出水芙蓉的女模特照片,虽然只露出香肩玉腿,但这可是广而告之,皂厂华人老板胆子大,女模特思想也够“前卫”,但这广告还真吸引眼球,效果想来极佳。

  更听闻,城内华商酒楼已经出现了女招待,至于西关,女侍应更是司空见惯。

  现在看来自己倒是要正确引领舆论导向,莫走向另一个极端,好似后世一般女人以暴露为美。不过想想,其实也不必杞人忧天,后世国人道德观出现问题乃是因为西洋文明太过强盛,而国内文明因种种原因被割裂所至,这使得二十世纪出现的“性解放”等观念被部分国人断章取义的学习,崇洋媚外更是一种极普遍的现象。

  今世,中华文明传承却不会再出现那样的浩劫,现今虽是被阉割的儒家文化,但其伦理道德文化价值观等等传统还在一代代传承,何况中华文明价值观的精髓是在“家”,是三纲五常。令家不成家,传统道德观先是成为革命对象,例如父母子女兄弟姐妹互相揭发划清界限的情况出现,许多传统道德不加辩证的成为封建糟粕,只讲革命关系,破坏了传统道德的最底线,到改革开放后,迷茫失去信仰的国人开始信奉利益为先,这一步步使得中华文明传统被破坏殆尽,使得国人陷入了真正道德观价值观的危机。

  这一世,却是不会了吧?

  正琢磨着,听雨轩的巨大金色木门被推开,蓉儿满脸惊喜的冲进来,她头戴千层彩花拉翅,穿着蓝绸子绣牡丹修身旗袍,襟前、袍角用金丝镶了宽宽的边儿,牡丹绽放,旗袍清雅可爱,就如同她的人一般。

  看着她穿着高高的木底小绣花旗鞋踩着碎步,端庄文秀的小模样叶昭就想笑,想也知道,在观音山,她不得不规规矩矩的打扮。

  “妾身给王爷请安。”蓉儿行到叶昭身边,小身子福了下去。想来在宫里又被姐姐熏陶了一番。

  叶昭笑道:“好了,以后还跟以前一般,咱没那么多规矩。”在回广州前,六王下了旨,封叶昭为多罗肃智郡王、平远靖寇大将军,只是上谕中并没有要叶昭这个大将军王总理多省民政,不过不管怎么说,算是给叶昭补了票,而自然也册封蓉儿为福晋,蓉儿现今可是不折不扣的郡王嫡福晋。

  六王也准了叶昭的折子,沈葆桢加兵部侍郎,帮办大将军讨贼军务。

  六王自是不得已而为之,但却是步妙手,既阻碍不得,便示之恩宠,令天下人知道我对你何等器重,看你终能怎样?而私底下,想自也有筹备算计,等图穷匕见之际,可不知是怎样呢。

  “去,换身轻便的衣服,也不怕累着。”叶昭拧了拧她小脸。

  说起来,蓉儿也快考试了,若期末拿到了小红花,难道自己真不能捏她的小脸了?

  蓉儿自不知道,相公已经开始在琢磨怎么反悔,在她心目中,相公虽小事上不像话,喜欢胡闹,可自然是大英雄大豪杰,岂会跟她这个小女人赖皮?

  “哦”蓉儿听话的答应一声,又迈着小碎步极端庄文雅的行了出去。

  “主子,总兵哈里奇携夫人来给福晋请安。”蓉儿刚走,俏丫头如意就规规矩矩进来禀告。

  叶昭心下一晒,这个老哈,怎么也赶起时髦来了?携夫人来访?

  叶昭倒是知道,自己不在广州这段期间,柏贵李小村等都携夫人来给蓉儿磕过头,自是有恭贺福晋之意。

  “恩,我这就去。”

  叶昭换了绸袍锦绣马褂直奔花厅。

  花厅内,哈里奇两口子早就候着呢,见到叶昭进厅忙一起下拜,“奴才哈里奇(果西楚喀)请主子安。”

  哈里奇的夫人瓜尔佳氏是一位三十出头的美妇,妻凭夫贵,丈夫擢升正二品总兵官,她也随之变成朝廷名典的二品诰命,更被丈夫带来拜见王爷,那激动兴奋劲儿就别提了,几年前还常常因为妹夫升迁极快而暗自神伤,本来她该远嫁西安的,那在家里时常炫耀的就不会是妹妹,谁知道丈夫跟了国公爷后,真可说飞黄腾达,这才几年光景,就正二品了,直接把妹妹比到天桥底下去了。

  来拜见王爷福晋,瓜尔佳氏很是精心打扮了一番,更第一次戴上那象征着贵妇身份的饰珠簪花头板,那种满足感就别提了。

  此时小心翼翼跪下去,更不敢抬头看,只是王爷进花厅的一瞬瞄了一眼,却是好生吃惊,早听闻王爷年少英俊,想不到这般斯文漂亮。

  “都起来吧,坐,难为你们有心了!”叶昭作着手势,又看着哈里奇笑道:“刚接电文,沈葆桢把那厮脑袋砍了。”

  哈里奇一怔,随即也笑:“主子高明。”又道:“这沈葆桢,看来小看不得呢。”

  叶昭笑笑,沈葆桢此举自然不是什么投名状,是以哈里奇才会说他小看不得。

  沈葆桢乃是在取信自己,表示他不会徇私枉法,但自也说明有了粤军这个鲜明的对比,他对于湘军烧杀掳掠也颇为不赞同。可能够下决心处决湘军军官,绝不是一件易事,就算有千种理由,他也不会不知道,保举他的那位两江总督可不是什么心胸宽广之人。

  哈里奇又笑道:“主子,难道真要留他听用?这人可不简单。不过主子放心,日后该他听的自然都讲给他听,不该他听的保管他一句也听不到。”

  叶昭微微点头,又示意哈里奇,“来,尝尝这点心。”率先拿起了一块。

  桌上摆着精致小点心,西洋奶油面包、奶酪千层饼等等,甜香扑鼻,观之更令人食欲大动,都是叶昭指点厨师作法,蓉儿的心头好。

  说话的时节吉祥匆匆进来,在叶昭耳边低语几句,却是蓉儿下楼时不小心扭了脚,叶昭又好气又好笑,小胳膊小腿的也能扭到,更想上楼去看她,只是现在走不得。

  对哈里奇两口子道:“福晋身体染恙,这却不巧了。”

  哈里奇两口子对望一眼,都是贼机灵的人,马上关切的慰问几句后起身告辞。叶昭遂叫人送客。

  第五十二章 侯门深似海

  搭了龙凤呈祥红锦牀单的席梦思床,有一种逼人的富贵华丽。

  席梦思床自然是叶昭的思路,各手工匠人制作的精巧,同样成了蓉儿的心头好。

  此时蓉儿就愁眉苦脸躺在床上背九九乘法歌诀。

  锦帐旁,站着锦二奶奶,正小心翼翼的摸蓉儿额头,福晋虽然年幼,她可不敢存甚么欺主之心,反而更加恭敬无比,从来都是规矩十足,免得旁人说闲话。

  “福晋的烧退了。”锦二奶奶一脸惊喜的说,其实蓉儿又哪里发烧了?不过见相公回来,惊喜之下下楼时快跑了几步,高高的旗鞋一扭,把小脚给扭到了。

  坐在床边的叶昭,无奈的看着锦二奶奶表演,可也没法子,她一脑子的“豪门生存守则”,凭着自己几句话又哪里改的了?从小耳闻目睹受的教育早就在心里扎了根,现今自己这豪门更成了郡王府,她又岂会不更加谨小慎微?

  想想心里也不是滋味,锦二奶奶可以代表这个世界某种女人的庞大群体,外人看来风光无限,实则步步如履薄冰,在豪门大族中挣扎求存,穷其一生算尽心思,也不过只为博得一席安身立命之地。

  说起来也是没法子,就算自己吧,明明知道她的心思,可看到她对蓉儿关心的模样,心里又何尝不是舒服的很?自己尚且如此,更别说那些糊涂老爷当家太太了,谁不喜欢家里其乐融融的氛围?

  屋子里,四大丫鬟皆在,外面“客厅”,更有七八个小婢,升格为郡王府了,就算叶昭不在乎,可蓉儿自然按照规制提升了府内待遇,荷花楼添了二三十名小婢,而锦二奶奶这个庶福晋,除了杜鹃,也拨了四个小丫鬟听用。

  当然,太监就没了,蓉儿受叶昭熏陶,自也觉得太监有伤人和,虽姐姐问过此事,但她还是给挡了。

  而至于郡王府的护军、领催、甲兵等等规制,叶昭领军期间,早就自有分数,倒是不劳两宫和皇上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