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97章

作品:神恋|作者:摄氏0度|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9 16:45:04|下载:神恋TXT下载
  就这样过了亿万年,地球因外层空间灵气的滋润变得生机勃勃,不过生物智能都极为低下,仍然无法创造出灿烂的文明。

  可是,那时候女娲覆盖于地球上空的灵气罩开始有了松动,星瞳之戒又能将宙星上的灵魂传送至地球,给地球上的生物带来了文明的曙光。

  很快地,一些被宙星人灵魂寄生的地球人慢慢变得聪明起来,居然复制出宙星上的文明,甚至最后超越宙星文明,创造出属于地球自己的文明。

  实际上地球人类也是不得已,随着地球人越来越多,灵气消耗越来越大,而地球本身却是无灵气的星球,地球人包括其他生物,已不可能像宙星生物那样生存繁衍,只能另辟蹊径开创机械文明,最后试图想以征服太空来扩展地球人类的生存空间……

  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言。不过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凡是从星瞳之戒释放到地球上的生物灵魂,都不会记起自己在宙星上经历过的一切,却会本能地在地球上重新经历前世一次,好像天生如此,尤其是其中的人类。

  也因此,地球人类未进入机械文明以前,其行为完全和宙星上的人类行为一样,把宙星上的文明都复制了过去,所以地球上才有华夏文明、玛雅文明等。

  除此之外,地球上的许多地名、人名,乃至国家的名称,都几乎和宙星上完全一样,只是比宙星上的历史晚了不少年,这不能不说是奇迹。

  然而,随着地球文明的崛起,尤其进入机械文明以后,地球人类空前大发展,人类的智力得以大幅度提升,从而形成一种精神屏障,使得宙星传送过去的灵魂,再也无法寄生在他们身上,只能变成灵气消散于外层空间,滋养着地球的生灵。

  如此一来,地球人类的文明虽然再不能和宙星人类同步,却仍然受到宙星灵气的保护,不然的话,地球人类恐怕早就灭亡了。

  因此,地球人类想要摆脱地球拓展外层空间,以寻求更大的生存环境根本不可能,除非得到宙星人类的帮助。

  可是地球人类根本不知道其中的奥秘,还自以为靠科技发展就能征服世界、征服太空,成为宇宙的主宰?却不知道是在自掘坟墓,毁灭地球的生存环境,离最终的灭亡已经不远了。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据说数万年前的地球上,并非只有华夏大陆的强者去过那里,还有宙星上其他大陆的人,至于是否属实,没有人知道,不过是宙星上的传说而已。

  许是这些人在地球发生天灾时同样逃回了宙星,所以像星瞳之戒类似的亚神器戒指也被带回宙星,比如什么光明之戒、黑暗之戒等等。它们同样具有收集和传送灵魂的功能,地球上因此才有其他种族的存在,如白人和黑人便是其中的代表。

  可是,像星瞳之戒这样的亚神器,是如何来的呢?

  它们除了收集和传送灵魂的功能之外,是否还具有其他的功能?

  宙星上既然存在亚神器,那么真正的神器是什么……等等等等,都随着两万年前华夏大陆的统一,宙星上各种修者(包括华夏大陆上的仙、佛、妖、魔等修道门派,以及其他大陆上的圣级魔法师和斗气士)的突然消失,全都化为历史尘埃,再也无人知晓了,便是历史也无记载。

  最为奇特的是,宙星上有那么多的传送阵,但起码有万年以上没被人使用,又是为什么?

  秦玳出山以后,本以为大城市里都有传送阵,想去看看是否和一线天仙境里的传送阵一样,却由于很快了解到那些传送阵不过是摆设而已,启动传送阵的魂石世界上基本没有了,所以他除了曾和五湖镖局的彭浩谈起过传送阵外,就再没有向其他人提起过传送阵之事,只是在心里暗自发誓:“如果不找到魂石,决不回一线天……”

  第八十四章 婚约

  闲话少叙,言归正传。

  天香楼,大门紧掩,门外街道布满衙役差人。

  天香楼前的那块空地上,摆放着六七顶大轿和四辆马车,轿夫和车夫们都被差人看守着,默默坐在树荫下。

  此刻已是申时,阳光斜斜地照进天香楼,楼中有音乐声飘出,随着微风敞开。

  天香楼后的庭院一角,有一座不起眼的石屋,石屋在幽篁修竹中,竹影被阳光投射在墙上,显现出美丽的图案。

  石屋四周,有假山、古木、长草、野花,显得极为幽静。

  然而在这方圆三里的空间里,却埋伏着七十多个忍者。

  那些忍者凭借着地形和树木将自己隐蔽起来,乍看之下,如同岩石、土堆,可是只要一有动静,他们手中的暗镖便会如群蜂出巢……

  石屋里的陈设并非如一般的南方房舍,入门之后是一条短廊,廊边有高及人膝,用木柱顶住的一间木造房间。

  那座房间形式不同于中土,外有纸门,内部铺设十余块长方形草席,草席正中摆放着一个大火盆,内中有火炭燃烧着,一个红泥小罐架放在火炭上,里面似在煮着什么东西,不时有热气冒出。

  而在屋角的一端,有一处凹进去的地方,里面铺着漆得光亮的木板,木板上有两座木架,一座木架上横放着两枝一长一短的倭刀,另一座木架上则架着一副类似甲胄的怪东西,甲胄旁挂着一幅有个“和”字的画轴,显得不伦不类。

  屋顶天花板旁,有四根短钩,钩上架着二枝长兵器,虽然尖刃被皮袋套住,不过一看形状,便知非矛即枪。

  而在甲胄的另一端,放着由高至低四排长木板,板上放着二十多个人形布偶,每一个布偶的装束都不相同,可是全都是女孩子,并且还是穿着东瀛服饰装扮的女孩子。

  屋中有八面小窗,此刻,斜阳从窗外投射进来,映照在那些人形布偶身上,显得每一个都栩栩如生。

  秦玳盘膝坐在草席上,凝目望看那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布偶,心中意念飞驰,弄不清楚是怎么回事。

  因为自从在得月楼他替钱宁解开穴道后,立刻便在朱天寿的吆喝下,随着张永、蒋弘武、诸葛明等人,乘车往天香楼而来。

  沿路之上,衙役在前开道,锦衣卫的校尉们随车护送,走了好一会工夫,才进入天香楼。

  入楼之后,张永以朱天寿长途劳累,需要小憩半个时辰为由,让侍女领着他进入一间房梳洗小憩。

  他还记得当蒋弘武、诸葛明两人跟他在房门口分手时,脸上那种暧昧的表情,而当时陪着他们入房的女子,正是在得月楼坐在他们身旁的*。

  进房之后,他赫然见到伊藤美妙就在里面等候。

  那时,伊藤美妙的神情不像在得月楼那样轻浮,而是很正经地向他跪拜,然后表明要带他去见服部玉子。

  秦玳在伊藤美妙的引领下,走过一条秘道,来到这大片被古木、修竹围在里面的石屋,然后又被请进这间铺着草席的木板房里。

  他记得伊藤美妙打开纸门请他入内时,仅向他表示,这间铺满草席的木屋是服部玉子的住处,只有她一人能留在里面,其他任何人,包括伊藤美妙都不能进入。

  所以,她只能送他到短廊,请他脱鞋登阶进入。

  秦玳进屋之后,便立刻看到屋里这种怪异的布置,很快被那二十多个栩栩如生的布偶所吸引,情不自禁地走过去观赏那些布偶,以致连伊藤美妙何时掩门离去都不知道。

  时间静静流逝,秦玳不晓得自己到这里有多久了,他吐了口长气,摸了摸身边的枪袋,正准备躺下来打个盹,倏然听到一阵轻盈细碎的脚步声传来。

  他转过身子,凝目望去,只见一个窈窕的人影隔着落地纸门隐约可见,显然来者是一个女子。

  秦玳的一颗心突然悬了起来,只听得纸门外传来一声娇柔的话声:“少主,你在里面吗?玉子要进来了。”

  秦玳应了一声,纸门被拉开,服部玉子踩在石阶上脱下鞋,缓缓走了进来,然后反手掩上纸门,把手里的一个托盘放在火盆边,然后走到墙角,把一张矮几端过来放在火盆一端,再把原先叠放在火盆旁的方形布垫取下两个,放在矮几两边,这才跪坐在布垫上,朝秦玳跪拜道:“属下服部玉子,拜见少主。”

  打从服部玉子一进来开始,秦玳几乎就目不转睛地盯着她,因为此时她已经洗尽铅华,露出原先的一张素净面孔,并且也将那袭粉红色绸衣换去,改穿一袭碎花布衣和一条素白多褶长裙。

  虽然她已卸妆,可是在秦玳的眼里,她反而更加动人了,那种散发出来的神圣纯洁,比她在得月楼中的纯洁混杂着的媚态更加吸引人,使她看来仿佛是一个十六七岁的乡村小姑娘。

  这时,秦玳心里不禁发出一声赞叹:“原来美丽的女子,无论是浓妆淡抹,抑或完全不施脂粉,都有不同的美。”

  刹时之间,使他想起几日前的河边月下,他望着昏睡未醒的周冰倩,当时的心情似乎跟现在差不多,只是眼前的服部玉子,较之周冰倩更加娇柔美丽,不像周冰倩那样野……

  一时之间,杂念纷飞,直到服部玉子向他跪拜磕首,他才醒过来,“嗯”了一声,忙道:“玉子小姐,你不必多礼了。”

  服部玉子指着矮几对面的布垫,道:“请少主坐在这里,容玉儿泡怀茶给你喝。”

  秦玳拎着枪袋走到矮几前,一屁股坐在布垫上,盘着双腿,凝望着仅在咫尺之外的服部玉子。

  服部玉子把托盘放在矮几上,秦玳只见盘中放着两个碗,一个小钵,一根用竹签编束成的竹刷,还有一枝小竹杓。

  他还没有弄清楚是怎么回事,只见服部玉子拿起小竹杓,打开小钵盖,从里面摇出几杓绿色的粉末放在碗中,然后放好小钵和竹杓,拎起已经冒出热气的红泥小罐,倒点水在碗中,这才拿着竹刷,不住地在碗中刷着。

  服部玉子见到秦玳目不转睛地望着自己,似乎有点害羞,一面刷着碗中茶末,一面说道:“少主已经来到这里两天了,请恕我琐事缠身,直到此刻才能赶回,有劳少主久等了。”

  秦玳道:“也没等多久,反正有蒋老哥和诸葛兄陪着,倒也不寂寞。”

  服部玉子没有再说什么,刷好茶末,见到已成黏稠状后,才又取下红泥小罐,把开水注入碗中。

  她捧着一个茶碗递了过去,道:“少主,请喝茶。”

  秦玳接过茶碗,看见里面碧绿的茶水,突然记起师父多年前跟他说过的一番话,思考了一下,道:“我师父曾经说,茶之一道,讲究的是‘和、敬、清、虚’四个字,不知道你们东瀛是不是也讲究这个?”

  服部玉子眼中露出欣然之色,道:“我们茶道的最高境界正是这四个字。少主,请问义父还跟你说过什么?”

  秦玳喝了口茶,道:“我记得师父曾经说过,东瀛扶桑倭国,一切的文化,如宫殿、建筑、服饰、围棋、茶道、花道、文字,甚至武士道精神,都是由中土传过去的,如果把中土文化抽离,扶桑国根本就没有文化可言。”

  服部玉子默然片刻,喝了口茶,问道:“为何义父他老人家会说武士道精神,也是从中土传过去的?玉子可不晓得中土有武士道。”

  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