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主任的升迁作者:方昌意
第1章吉人有天相后世香火长
明朝崇祯年间,天下纷乱,矛盾丛集,积弊深重,虽然崇祯皇帝本人殚精竭虑,勤于政事,无奈大势已去,难挽狂澜,起义军烽火愈燃愈炽,关外旗人不断挑起战事,终于在内忧外患中,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走向了终点,患难识人心,伺候崇祯的太监护送着太子和两位皇子离京,却不想为了保住自己那并不完整的身躯,他竟然将自己的主人拱手献给了李自成,后来李自成败于旗人,在片混乱之中,三位皇子吉人天相,相继逃离,太子朱慈炯因缘际会流浪到北河南岸的个小村子,谁知这村子恰是崇祯年间所建,当地人苦于乱世纷争,渴望大明太平延续,村子的名字也就叫做延平村,至今县志里仍然记着:“延平村,崇祯年间林姓人建村,取“太平延续”之意,故而得名。”当然这是后话,当日太子到了这里,恰巧知道这村子的来由,心下便认为切都是天意,也便在村里子住下了,想起自己本可以坐拥天下,而今却困在这方寸之间,摩挲着直随自己流浪的那块玉玦,徒自叹息,叹息之余为自己取了个新的姓氏:方。后来想起建文皇帝的事情心理也就平衡了许多,加上四处都有打探他下落的探子,也就平静下来,过起了普通村夫的生活,娶妻生子,代代繁衍,说也奇怪,刚来村子时林姓人居多,自打太子来了,经过这些年的繁衍,反倒成了方姓人居多,也许是帝气所在吧。当时太子担心万哪天旗人找到他的栖身之所,也为了延续皇族血脉,他便吩咐大儿子和二儿子去附近的村子,只留小儿子在身边,并要求每个儿子都要做家谱,所有后人按辈分表起名,这辈分表是当年建国之时,朱元璋为各个儿子所制定,太子脉传自朱棣,辈分是:“高瞻祁见佑,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蟶|乳|唷!贝恋诰糯嘧直彩保笕擞中蘖吮卜郑骸吧苴臃洌驶费簦破娇担鹘⌒蟹迹餍薜乱担俅俟狻!钡比徽馐呛蠡埃比仗右搜谑巫约旱纳硎溃谧迤咨现凰等龆邮谴由轿骱槎创蠡笔飨虑觥绻劳饷婷俺瞿敲炊嘀烊樱膊挥梅讶フ庑矶嘈乃肌?br/>
不知道是后人们智力平庸,还是三太子临终交代他们不可出头,三百多年下来,各支后人都不曾出过名人显贵,也并不热衷科举,最多有过几个秀才,绝大部分都过着男耕女织的普通生活,由于人口众多,且又辈分相同,闹出过不少笑话,附近几个村子的人重名的甚多,凡是这个村子有的人名,附近村子都有,前几年各村装电话,印了电话本,拿来数,同姓名的居然有七八个之多,万不小心,把电话就到了隔壁村。有时候村民在地里干活,听到后村的大广播响起,说谁谁死啦,丧礼上的各位忙人赶紧去,大家总会嘲笑番,说你不是还在这里干活,怎么就死了。或者说,喇叭喊你呢,赶紧去当忙人吧。虽然大家这么说,从名字上感觉彼此之间很亲密般,可实际上,却很少有人念及祖上同宗同祖,只是做普通人之间看待,彼此因为些许小事结成仇人的也不在少数,全然没了皇家气象。
方正德现在已经是村里的主任,可他并不是世居在此的,起先住在河北北河北岸的东山村,原本和延平村都是临河镇的,按行政区划都隶属于江原省长兴市康津县,后来国家精简行政机构,搞乡镇合并,这东山村划到了新安镇。虽然现在不属于同镇,但是东山村的方姓人家却与临河镇割不断血缘关系,这里原是太子爷的大儿子去的地方,三个儿子中数这支脉繁衍的最为茂盛,占了大部分,其中不少人因为闯关东或者做生意迁出外地,村子中间有个小湖,现在水不多了,大家管它叫做海子,由于方姓人大部分源自这里,所以也叫做方家海子。至于为什么只有这支繁衍昌盛,很多人都不知道内由,但是正德家却清楚得很,当年,三太子将两个儿子赶到附近村子的时候,偷偷告诉老大身世来源,并将那块玉玦交给他保管,并叮嘱代代传于嫡子,或许就是这玦的保佑,使得这脉最为繁盛,历史上的几个秀才也都出自这脉,可到了正德他爹汉阳这辈,恰是嫡传第十七代,玦却不幸失落了,连找了几个月都没有寻到,后来厄运果然来临,三年大旱的时候,因为家里穷,汉阳总是偷这家那家的东西,被村里人赶出来,没办法,家人投奔到他姐姐家,来到延平村,村长是个老实人,经不起他们家子苦苦哀求,也就同意了他们住在这里。正德的姑姑姑父没有子女,后来他们死后,正德家就住在姑父的宅子里,村里人就像习惯跟随太阳起落安排作息样,习惯了这个外来户,横竖跟他们关系不大,现在正德做了村主任,很多人似乎已经忘记了他是个外来户的身份。b2
第2章二方互盘算合作谋双赢
夏日的中午,太阳总是显得那么刺眼,整个村子静悄悄的,村里的人这时候般都在家里午睡,偶尔在门口几个打牌,也有上了年纪的人在阴凉处看孩子的,村小学在村子的最南边,附近的住户不多,所以静悄悄的,太阳用力的照在水泥地上,地面温度升高了不少,让人心里增添不少烦躁,恨不得起吃上两根冰棍。学校的西南角却有另外番景象。成排的月季花正顶着烈日开放,红的白的粉的黄的,姹紫嫣红,分外好看,沿着花间的鹅卵石铺成的小路直走,就是小学校长方正远的办公室啦。
“方校长,方写不出俩字,咱们都是家,这次的事情就麻烦老弟你啦。”方正德斜倚在沙发上,手抽着烟,手摩挲着他的那双汉脚,笑嘻嘻的看着方正远。文质彬彬的方正远喝了口俨茶,慢慢咀嚼着茶叶,直到把茶叶咽下去,才抬起头回答正德,表情有些不大情愿的样子,因为他太了解这个村主任啦,虽然他们两个的名字只差字,但却是完全不挨边的关系,正远是北面村子大方庄村人,在延平村小学做校长已经两年啦,和正德接触并不多,但是了解的并不少,因为在村子里到处都是正德的传闻,似乎是大家永远谈论不倦的话题。
“这次交提留,不同以往,兄弟刚坐上这把交椅没几天,真心实意的想为村里面做些事情,可大家也得支持我不是?你说呢。”正德似乎有度的委屈,“所以无论如何,新官上任三把火,我这头把火也得烧好,对吧,老弟。不如这样吧,我在村部弄些小的笔记本,发给学生,谁按时让爹娘把款子交上,就发谁本。现今这年头,谁的话都没小朋友的话管用,家个娃儿,都是宝贝,只要娃儿撒欢家长准儿着急,都跟热锅上的蚂蚁似的。”正德似乎早有预谋,切都已经计划好啦。不过他没有跟正远说实话,他之所以着急是因为镇上马上要提拔个副镇长,把提留款按时上交自然可以为自己加些分数。正远知道这件事肯定推脱不掉,只要调转话锋,“呵呵,主任分析问题真是透彻啊,下子就找到七寸啦,佩服,佩服!”正德乐得合不拢嘴啦,他就是这样个爱慕虚荣的人。边说边向正远摆手示意他过奖啦。
“方主任家的公子过了这个暑假是不是该上五年级啦?”正远明知故问,显然这句话是有目的的,当然绝不是为了巴结攀附这个新当选的村主任。提到自己的孩子,正德猛抽了口烟,“正远老弟,真是有心人啊,善海这小子真是不让我省心啊,这成绩从来没好过,别人家的孩子到年底就拿着奖状高高兴兴回家过年,这个臭小子从来没有过。所以以后还要请老弟多费费心啊。”正德还是说了实话的。善海除了饭量好以外,好像其他方面并不突出,说到底不是他不勤奋,天天也是加班加点的学习,无奈智力实在不高,连他爹的半儿都不到。
“都是我们学校的学生,让每个学生取得好成绩使我们的分内的事儿,再说我个外庄人在你们村,可不得好好讨好下你这个村主任,要不然可就没有好日子过啦。”正远的话明显是要为接下来的话做些铺垫。
“老弟,真会开玩笑,只要我做这个村主任,在这个村子里,保准没人敢欺负你,以后学校有啥事直接跟我言语,凡事我能做到的,定帮你办好。”正德拍着胸脯向正远保证,确实他是个性格爽快的人。
“方主任真是直接爽快,眼下就有点小事要请你帮忙啊,不知道当讲不当讲。”正远稍微绕了个圈子,不过还是绕道正道上来啦。毕竟他这个校长不是中心校的校长,有那么多权利,在延平村当校长还有很多事需要村部帮忙。正德没想到正远的事情来的这么快,感觉自己被下套样,但是毕竟刚刚做出了承诺,也不好意思当面回绝,还是先听听是什么事情吧。
“学校的桌椅都已经用了好多年啦,有些已经吱吱嘎嘎叫个不停,实在不能用啦,甚至现在有些学生要自己带凳子到学校”
“这个不算什么问题,包在我身上。”正德着急似的打断了正远的话,刚才他还以为是什么大事,万办不了岂不挺丢人。没想到就这点子小事,所以有些兴奋,直接插话进来。不过他转念又想,学校五个年级,个班三十个人左右,也得百五十左右的桌椅,再加上老师办公室的,恐怕也不是个小数,不过他毕竟是个聪明人,很快想到了应对的点子。“只不过时间打造这么多的桌椅,怕是村里没那么多木匠,老弟你看这样行不行,先把毕业班和老师们的桌椅换成新的,其他的慢慢来。”正德为自己的急中生智赶到高兴,脸上充满的得意的笑容。正远连说了三声好,虽然他也知道这种事情拖得越久说明可能性越小,不过还好毕竟已经答应更新部分了,以后上级教育组来检查的时候可以安排到有新桌椅的教室,也算勉强凑合。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3章村头广播响领导大集结
“喂,喂,注意啦,现在广播个通知,现在广播个通知,村委会成员听到广播马上到村里开会,村委会成员马上到村里开会,副主任林绍广,会计张连成,妇女主任周邦艳,听到广播马上到村里开会”听声音全村人都知道这是村治保主任方正宾的声音,每次开会都是他通知。
村委会大院和村小学都在村南头,只有墙之隔,村委会院子中间是条水泥路,路不长,但是很宽,路上晒着些玉米棒子,不知道谁家的,路左边种了大片麦子,已经泛黄了,估计再过半个月就该收割了,沉甸甸的麦穗个个害羞的低着头。路右边的颜色和左边形成对比,放眼望去,满眼绿色,两架黄瓜,三架豆角,靠近院墙的地方还挂着几个西葫芦。水泥路走到头是个大花坛,里面种着棵塔松,长得不算茁壮,花坛里长满了杂草,花坛东边有间小屋,那是村委会的厨房,院子北面是排瓦房,共五间,中间三间通着,是开大会的时候用的,有时候也在水泥路上开,两边各有间厢房,西头是值班室,东头是村委会办公室,广播完以后,方正宾和方正德两个人便在里面聊天,边抽烟边等大家,大约过了半小时,下午六点半左右,村委会的主要成员陆陆续续都来了。
“老林,老张,周主任都来啦,老张你能不能不要保持你那个千年不变的表情。”正德脸上堆笑,望着村会计张连成,“他那是张假脸,面具。”正宾在边帮腔说道。其实这不能怨老张,老婆疯疯癫癫的,半年前死啦,剩下两个儿子,三平和四平兄弟俩,个比个傻,但凡是个正常人,面对这样的家庭状况都快乐不起来。正德似乎早就忘记了这些事情,或者说他根本不关心这些事情,继续笑着对老张说,“待会儿告诉你个好消息,也让你乐下。”张连成仍然耷拉着脸,默不做声。
正德自觉无趣,为了给自己找个台阶下,扯大嗓子往外喊:“二阳子,进来下。”乍听,还以为二阳子是个小伙子,其实不然,二阳子也是村里的老人啦,和正德同姓,也姓方,村子就这么大,共三个大姓:方张林,再有几个就是小姓了,所以碰到几个同姓的太正常不过啦。按辈分,这个二阳子比正德高辈,正德应该管他叫声二叔才对,可是由于这个二阳子,过得实在不咋的,虽然是村里的大辈儿,但没几人尊敬他,据说他年轻的时候是个油嘴滑舌的懒汉,天天跑到东家跑到西家聊天闲扯,不干正事,再加上家境不怎么样,以至于没人给他介绍对象,到老了也是孤身人,家里的老房子年久失修塌了之后,村委会看他可怜,就让他搬到村委会院子里,有时候做做饭,不过说来也奇怪,自打搬到村委会,他人倒是勤快了不少,天天就喜欢种菜,村委会院子里的麦子和菜都是他弄得,每天除了做饭就是伺弄这些东西,听到正德叫他,赶紧往东厢房跑过去。
“二阳叔”正德阴阳怪气的说得大家都乐啦,二阳看到大家乐了,自己也便跟着傻乐,“是不是很久没有人这么称呼你啦?”正德用疑问的语气问,但又不给他回答的机会,“到善才那里拿点菜,今天晚上我们在这里吃饭,记得要瓶黄盒,好,去吧,赶紧的。”善才是村里开经销店的,般村委会吃饭买菜或者其他大小用品都到他那里去拿,每次也不给钱,只是记账罢了。村里其实有好几家经销店,但是谁让人家善才以前做过村主任,做村主任的时候,凡是要买东西都要到他那里去,几年下来村里面也就形成了习惯,也算得上长期合作伙伴吧。b2想百万\小!说来
第4章二阳子买菜方善才记账
接到命令的二阳子路哼着小曲儿,慢慢悠悠的朝善才家走,太阳已经落山了,星星出来了些,隐约还可以看清周围,树上的知了似乎不知道疲倦,虽然叫了整天,感觉声音仍然很清脆响亮,路边沟里的蛐蛐也出来活动啦,吱吱叫个不停,和树上的知了你言我语配合得相得益彰,路上尽是些乘凉的村民,有的坐在路边的石头上,有的坐在自家的马扎上,有的干脆躺在凉席上,很多人都摇着蒲扇,小朋友个个光着脚丫子跑来跑去,二阳路上抬头只管哼唱他的小曲,不小心,不知道谁家的孩子撞了他下,他上去把那个娃抓住,“让我看看是谁,哎哟哟,还当是谁呢,原来是善本家的小朋子,长这么大啦,快点叫老老爷,叫啊。”二阳副嬉皮笑脸,小孩子也从不拿它当大人,整天跟他闹着玩,“俺不认识恁,俺是王家庄来走亲戚的。”小朋子也是个调皮捣蛋的货。
“还装,不叫我把你的屁股打开花。”二阳子似乎在恐吓小朋子,伸手做出要打他的架势,谁知道松手,让他给溜啦。“你等着,臭小子,下回见了你非打烂你的屁股。”
“哎哟,这不是二阳兄弟吗,我还寻思着是谁呢,跟个小孩子计较什么,是不是今天晚上村里面方大主任又要大宴群臣啦?”胖嫂直看着刚才二阳和小朋的表演,在旁边乐个不停,看到二阳要去善才家,故意说出这番话,村里面隔三差五的大吃大喝,其实很多人看不惯,只不过都没有办法罢了。
“嫂子真是神机妙算,真是诸葛亮下凡啊。”虽然黑灯瞎火的,只有房子里透过窗户照出的些微弱光亮,村子也不大,彼此都认识,二阳听声音就知道是方晨阳的老婆。
“俺们家荣华富贵可是好久没有吃肉了,待会儿买肉回来的时候,给我留点啊。”胖嫂没有说假话,她家的日子确实过得挺紧,婆婆年纪大了,整天生病,丈夫晨阳又是个孝子,这几年到处给老太婆看病把本来不富裕的家庭已经弄得是底朝天啦,还欠下不少债,除了给她家大表兄收粮食做个经纪人,指望地里面种地也没有多少进项。亏得胖嫂是个乐观的人,天天嘻嘻哈哈的,什么事情都不放在心上。
“嫂子想吃肉想疯啦,猪肉多不好吃啊,你看看你,浑身上下都是肉,拿菜刀随便削点,不就够你们全家吃个十天半个月啦,哈哈哈哈哈。”二阳子和胖嫂开着玩笑。
“你这个熊人,看我拍死你。”说着便操起地上的凉鞋,站起来要打二阳子。
“错啦,错啦,好嫂子,饶了我吧。”二阳子边跑边求饶。看的周围乘凉的男女老少都乐个不停。
甩掉胖嫂,二阳子来到善才家的经销店。
“五根黄瓜二斤豆角两个猪耳朵把蒜薹再弄几个西红柿茄子,随便弄几个青菜。”刚到善才在家,二阳子没有寒暄,毕竟是经常过来,站在柜台前直接点菜啦。
“看你满头大汗的,是不是又被哪家媳妇追啦,你可真有女人缘啊。”善才边取笑二阳,边把刚才二阳要的菜记到本上。
“瞎说,二老爷我可是个正经人。”二阳有些看不惯善才,他知道善才是个特别小气的人,每次买东西都得先记账,后拿东西,有时候有些菜没有,也得记上,不知道光这点就多记了多少钱。按辈分,善才确实应该叫他声二老爷,所以每次二阳都这么说,而且充满了得意。
“还要别的吗?”善才没有接二阳的话茬,只是想让二阳多买些东西。
“嗯,再来二斤猪肉,对了,拿瓶黄盒。”二阳边想边说。
“别拿黄盒啦,最近进了批红盒,比黄盒好。”善才搞起了推销,红盒和黄盒其实都是彩山特曲,黄盒指的是包装是黄颜色盒子的,二十瓶,红盒的略贵些,三十五瓶。善才做小生意久了,满脑子的帐。
“我没喝过红盒,不行你开瓶,我先尝尝,如果好喝,我就买。”二阳知道善才这个斤斤计较的家伙不会给他喝,所以故意这么说。还有个原因是正德嘱咐他买的是黄盒,所以他不敢擅自做主。
“都这么做生意,我可就赔大啦,你们从来不给我结账,我这生意都快做不下去啦,回去告诉正德抽空给我结次。”村里确实从来没给他结过几次账,不过每次交提留款的时候,善才都拿帐去顶,可是几年算下来,村里面还是欠他几千块钱啦。“黄盒,几瓶?四瓶够吗?”善才知道他要不这么多,但是故意多说了两瓶。
“太多啦,两瓶就够啦。”二阳子没有再和他开玩笑,想着赶紧回去做饭,要不然又要被正德骂了。
善才记完账,把所有的东西都装在个袋子里,这回又多记了些,至少酒是记了四瓶。二阳在边看着,知道善才的小把戏,也没多说什么,见怪不怪啦。
接过塑料袋,二阳快速的打开冰箱的推拉门,顺手拿了个冰棍,赶紧往外跑,跑慢了肯定被夺回去啦。边跑边笑“真好吃啊,谢谢啊!”
“给我放回来,放回来,快点。”善才赶紧往外追,边追边喊,可还是没追上,“五毛钱又没啦。”善才摇着头自言自语,没办法,他也拿二阳这个老头没办法。回到柜台,他赶紧又在刚才记的帐上加了笔:“雪糕根,块。”小说上传分享
第5章大事议不决领导心不慌
村委会办公室,白炽灯发出黄|色的光线,灯泡周围些小虫子飞来飞去,不时有几个蛾子撞在灯泡上,然后落下来,屋里面落地扇不停地摆来摆去,正德还有其他几个村委会成员忙着开会。
“这次交提留款,我们要主动些,不能像以往的时候总是最后个上交,咱们村在镇里面的形象太差啦,都被人称作老末村啦。”正德抽了口烟,向大家说道。
“是啊,确实应该积极响应镇上的号召,可咱们村的情况,大家也都知道,都在地里面天天刨,也刨不出元宝来,不像附近的黄庄李庄大小方庄,这些地方都在搞副业,有的种大棚蔬菜有的种果树,还有养蚕的,咱们村的实际情况就是差,排在老末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副主任林绍广说出了村里面直交款不积极的原因。
林绍广说话的时候会计张连成不停地点头,妇女主任周邦艳把凳子挪到落地扇旁边,擦着头上的汗。
安保主任方正宾看到大家不做声,赶忙冲着林绍广说:“老林说的对,都是实际情况,可是事在人为,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大家说,是吧。”
“正宾说得对,还是头脑的问题,今天我和小学的正远校长聊了下,他愿意让学校的学生催下家长,做下家长的工作,我想进度可能稍快些。”
“这个方法好,现在娃娃们说话管用。”正宾回应正德的话。
“呵呵,小孩子的作用真是大啊,看来我这个妇女主任应该鼓励咱们村的妇女多生孩子。”周邦艳觉得这个主意很搞笑。
林绍广和张连成默不做声。
“呵呵,应该是少生孩子多种树。”正宾想到了村里面墙上刷的句计划生育的标语。
“对,正宾说到了树的问题,前些年村里面集体种了不少树,现在都长得不错啦,树的价格也还不错,西头的果阳兄弟几个和二华不是也在做这个生意吗,天天干得热火朝天,我们要把村里面的树卖了,或许能解决这个问题,今天正远校长向我反应说学校的桌椅已经破得不成样子,希望我们村里能做些新的。看看大家有什么意见。”正德接着正宾的话说道,其实他早就算计好了卖树的事情。
“给学校换桌椅,这个没什么问题,以前老主任在的时候,正远就说过多次,不过这个需要的木材应该不会很多,直接找几个年轻人杀些就可以,不需要卖啊,再说这些树虽然种了有些年头了,可这几年天旱,长得也不是很壮实,可以再等等,等长到人抱不过来的时候再卖,应该可以卖出更好的价钱。”林绍广慢条斯理的说。
“老林说的有道理,我同意。”张连成话不多,但意见很明确。
“正宾,你说说看。”正德脸上露出不悦之色,当村主任第次做出决策就这么不顺利,他弹了弹烟灰,看着方正宾,希望他能说服大家。
“村委会门口的这些树种了大概有五年了吧,差不多五年啦,虽说这几年天确实不好,可这些树长得还可以,毕竟这块地还是比较肥的,村子后边的那些种的稍晚,那片地以前是路,土不是很厚实,所以长得差些,可以稍等等,再说价格这个问题,不好说,不见得长得粗了就能把价钱卖上去,去年秋收的时候麦子丰收了,可价钱不也不高吗,这个要看行情,最近木材的价格不低,可以趁着这个行情卖些。”正宾虽然很想赞同正德,毕竟自己是正德提拔起来的,孩子胜武当兵也多亏了正德托关系找人,可是看着绍广和连成俩人意见很明确,他也不敢把话说满,只好稍微打了个折扣。
“嗯,有道理。”听完正宾的话,正德轻松了些,点了下头,然后看着直在旁边吹风的周邦艳,说道,“邦艳主任的意思呢?”
“嗯?怎么啦。”不知道周邦艳在想什么,好像走神儿了。
“晓丽来找你啦。”正宾笑着告诉周邦艳,他知道只要提晓丽她肯定立马精神起来。
“嗯,哪里,在哪里?”周邦艳听到女儿的名字,赶紧的环顾了下四周,没有看到女儿的身影,回过头又看了眼正宾在坏笑,立马意识到自己上当受骗了。这也不能怨她,再过几个星期女儿晓丽就要中考了,当然家里的条件也允许她不做别的,丈夫林绍印天天在矿上上班,收入不错,她家的大部分地都承包给了别人,所以她天在家没啥事,就琢磨着如何给女儿提高成绩,改善伙食。意识到正宾骗了自己,正准备过去捶他的时候,正宾赶紧说,“问你同意不同意卖树?”
“卖树,咱们村要卖树了吗?大家都同意那就卖呗,我同意大家的意见。”周邦艳欠了欠身子,然后坐下说道。
听到周邦艳的表态,正德很失望,这个女人对村子里的事情从来就没上过心,可是目的没有达到啊,五个人开会,两个人赞成,两个人反对,个人模棱两可,这可怎么办啊,正德事先真没想到会是这样的情况,这么不顺利,但他并没有就这么放弃,“老林老张啊,我之所以这么想,完全是处于公心,村子里经济情况就这样,这次的提留款对不少困难家庭来说确实不是个小数目,让他们砸锅卖铁也交不上啊,我们卖树,就可以减轻这部分困难户的压力。你们说是不是啊?”
林绍广看了张连成眼,他还是那副苦大仇深的样子,他知道不能指望这个老伙计表态了,低头沉默了会儿,林绍广说道,“这样吧,既然我们开会也统不了意见,这是村民集体的事情,那就交给集体决定吧,这两天开个村民大会讨论下,大家看怎么样?”说着又看了眼老张。
“我同意开全民大会,集体表决。”张连成说这话的时候头都没抬。
“这个主意不错,好久没有开全体村民大会啦。”周邦艳兴奋起来,站起来说,“几百人在起,肯定很热闹。”
“我看你就爱看热闹,多大年纪啦,还这样。”看到周邦艳手舞足蹈的样子,正宾朝她嘟囔了句。
“好吧,既然大家都同意,我看就这么办吧,开个集体大会。”正德知道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不过他并没有立即决定开会的时间,因为他在等待另件事情的开展。
第6章村小学开会林怀义忧心
学校老师办公室,各班的班主任把各自的椅子往办公室中间拉,围成圈,准备开会。由于学校的房间有限,所有老师都在个办公室办公,每次开会都这样简单拉下椅子,就算完成了开会前的准备工作。
办公室主任老王透过窗户往外看了眼,五年级班主任林怀义胳膊夹着几本书,正大步朝这赶,“快点,老林,就等你啦。”老王站起来,两步走到门口,乐呵呵往外吼了嗓子。
等林怀义坐好,老王向方正远示意了下,把椅子往前拉了下。“方校长,大家都到齐了,咱们开始?”
“好的。”正远边回答老王,边往自己的茶杯里又加了些茶叶,然后加满水,慢悠悠的坐下,开始开会。
“今天开会主要是两件事情,首先告诉大家个好消息,村委会已经答应为学校更换桌椅,先期先更换毕业班和办公室,剩下的逐步更换,预计顺利的话今年年底就能用上新的。”正远刚说完,大家便七嘴八舌议论起来,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笑意。
“太好啦,这回可以不用砖头垫桌脚啦。”
“备课的时候也不用垫硬纸板啦,呵呵。”
“嗯,不会再有同学因为凳子腿短,上课的时候倒在地上啦,哈哈”
“可不是嘛,以前上课老叮叮当当的,这回消停啦。”
“这个竺兰比茉莉茶禁喝,味道足,不像茉莉,冲两回就没有茶色啦。”正远看着茶杯,自言自语着。
“校长的茶瘾好像越来越大啦,夏天就该多喝些茶,尤其是中午的时候。”老王附和着正远。
“是啊,哎,老王你也喝些茶吧,别整天就是白开水,没有味道。”正远边笑着对老王说,边看了看手表,“好了,大家安静下,我们继续开会,下面我说下第二件事,最近村里面催收提留款,村主任要我们学校配合下,让学生们回家坐坐家长的工作”
说着话,正远扫视了下大家,每个人都很安静,没有了刚才的激|情,都认认真真的在笔记本上记录,也不知道在记录什么,只有五年级班主任林怀义抬头望着他,“这回又苦了俺们低年级的小朋友啦,尤其是那些家里面困难的,回家肯定都得哭哭啼啼的。哎”老林边说边叹了口气。
“在村里面办学,有时候不得不这样。”正远安慰了下老林,他知道,其他老师都没有做声,因为这件事情和他们无关,他们都是其他村里的,只有林怀义是本村的,所以他知道这件事情带来的影响。“凡事都要辩证的看,如果没有村委会的支持,我们这次新课桌可能就不能更换,好了,就简单说到这里,各位老师现在回去马上通知大家,十五分钟后在操场开个全体会,向大家讲下这个事情,好吧,分头准备。”
晚上放学以后,林怀义走得晚些,毕竟是毕业班的班主任,任务比较重,所以每天很晚才回家,正是由于他这几年的努力,村小学毕业班的成绩直不错,连续三年全镇第名都出在班上。关上办公室的灯,锁上门,然后骑上他那辆破旧的28自行车,想起白天开会的事情,他无奈的摇了摇头,背影在夜幕中渐渐消失
第7章太阳乐融融乡亲愁提留
晚上七点左右,村北头方太阳家,太阳和他老婆孩子正在边看电视边吃饭。屋里的吊扇圈圈不知疲倦地转着,太阳看着老婆埋头吃饭样子,活像老母猪吃食,啧啧做声,太阳忍不住笑出声来,听到笑声,她老婆才停下来,抬起头,看着男人太阳和女儿月月都在看着她笑,下子意识到这爷俩肯定在笑自己的吃相,也跟着乐起来,边笑边拿身后的毛巾把月月嘴角的菜油擦干净,“小妮子,你怎么也跟着你爹嘲笑你娘啊,以后娘不给你买雪糕啦。”听到娘这么说,月月觉得自己惹娘生气啦,赶紧把嘴抿上,睁着两个大眼睛,本正经的说,“我不笑了,娘,我不笑了,我不跟爹笑话你啦,你给我买雪糕,你给我买雪糕。”说着说着,眼泪都要掉出来啦,逗得太阳两口子更开心啦,太阳媳妇儿看到女儿要哭了,赶紧把抱住月月,轻轻地摇着,边摇边说,“月月不哭,月月是娘的好孩子,待会儿娘就给月月买雪糕去,都是你爹不好,咱们打他去。”说着,拿着月月的小手去拍打太阳,又把月月给逗乐了。
过了会儿,月月转过身来,眨着小眼睛对太阳媳妇说,“娘,我有话跟你说。”
“是不是俺们小月月想吃雪糕了,待会儿咱们去买,刚吃完饭不能吃,太凉了,会拉肚肚的。”太阳媳妇耐心的哄着女儿。
“娘,不是雪糕,是今天老师开会说,让回家告诉大人赶紧到村委会交溜溜,交的早就给发个本本。”月月按照老师布置的说给她娘听。
“溜溜?溜溜是什么?”太阳媳妇副不解的样子,长这么大没听说过什么溜溜啊。
“老师说让你们赶紧交溜溜,老师说的就是溜溜啊。”月月小眼睛往上翻了下,回忆着白天老师说的话。
听着女儿说溜溜,看着老婆副迷惑的样子,太阳乐得合不拢嘴,差点从凳子上翻倒过去,“乐什么呢,你知道啊。”太阳媳妇儿有点着急啦。
“哎呀,我们家小月月真是可爱啊。”太阳把身子往前伸,轻轻摸了下月月的头,然后对着媳妇说,“咱们月月说的溜溜就是最近村里让交的提留,知道吧,整天就知道吃,都快吃成猪头啦。”
“哈哈哈哈哈哈,原来说的是提留啊,哈哈哈哈。”太阳媳妇乐的眼泪都出来啦,过了好会儿才止住笑声,“好好好,我明天就去村里把溜溜交上”。
“行,明天我还要去跟着大哥去小方庄杀树,你就去村里交上吧,共三百六十块吧,家里还有钱吧,不够就去镇上银行取。”太阳嘱咐着他媳妇,说得很轻巧,根本没把这些钱当回事,可是如果放在前几年绝对不是这样。太阳共兄弟四个,但名字起的最大,他爹没有多少文化,给儿子起名字很简单,说村里面的地有三个用途,种果树的果木地种林木的林木地种粮食的田地,按照辈分,应该排到阳字辈,所以分别叫做果阳林阳田阳,谁知道后来又生个儿子,这真让他为难,因为实在想出来土地还有什么别的用途,两口子大眼瞪小眼,谁也想不来,这在这时候老头子抬头看了看天,正好是烈日当空,所以取了太阳这个名字。这几年太阳跟着他几个哥哥到处杀树卖树,挣了不少钱,所以家里日子过得还算得上富裕。四兄弟当中太阳脑子最活,和木材贩子谈价钱讲条件这样的事情都是他出面,所以三个哥哥都很服他,生意上的事情都任由他做主,他对村里面的人也很好,能照顾的就力所能及的帮助,在村里面口碑很好,传十,十传百的,附近几个乡镇很多人卖树都找他。为了照顾村里人,平时用工都在本村找,谁家劳力没有事情都爱去他们兄弟的木厂干活,天二十块钱,中午管顿饭,有时候还能给包烟抽。
“嗯,家里的钱应该够了,不用取。”太阳媳妇儿说着起身开始收拾碗筷。
“你忙吧,我和月月到大门口凉快会儿。”说着话,太阳拿起桌子上的蒲扇,领着女儿往门外走,刚走到门口准备坐下,就看到帮人正急匆匆得往这里走。
太阳正在疑惑朝自己家走的是什么人的时候,那些人已经走到跟前,借着屋里面照过来的光线,太阳认出这些都是平时跟自己杀树的那些村民。
“大家这么集中,这是准备干啥啊?”太阳不解的问他们。
“四叔在家呢,我们几个都是来找你的。”为首的方正平说道。
“找我?这样吧,咱们到屋里说。”太阳不确定他们找自己什么事情,不过猜着应该是想拿这几天的工钱。
“月月,你先跟奶奶玩儿,待会儿咱们去买雪糕吃,乖乖的在这里玩儿。”太说把月月领到母亲身边,然后和大伙起往家里走,边走边往屋里喊,“先别洗碗啦,闷壶茶给大家喝。”
“不用麻烦四嫂啦。”“是啊,不用那么麻烦。”“怪不好意思的。”大家你言我语的说着。
进屋后,太阳招呼大家坐下,“来,正平,说说,什么事情,只要我能做到的,尽管说。”
“这你看”正平支支吾吾,回头看着起来的其他人,不知道怎么说。
“大老爷们,怎么这么默默唧唧的,你不说我走啦。”看到正平不好意思说话,太阳笑着假装生气。
“说啥呢,都是家子人,怎么要赶人家走啊,好好说话。来,正平,喝口水。”太阳媳妇端茶过来正好听到太阳说的话。
“我们自己来就行,不用麻烦四婶子,那个谁,小栓子,你过来倒水。”看着太阳媳妇过来给大家倒水,心眼活泛的正平不再支支吾吾,支使着起来的小栓子。“四叔啊,那我就直接说啦。”
“说。”
“四叔,今天也不知道咋回事,家里的小崽子们都哭哭啼啼的,闹着非逼着要去交提留,不交就不去上学啦。真是着了魔啦。”正平继续说道。
“我们家那个孝子,还跟我绝食,说不交提留,他就不吃饭啦。”小栓子边倒茶边说。
“我知道这个事情,刚才月月也跟我说了这件事,大家是不是要把这几天工钱领回去啊?”太阳刚才的猜测看来没有错。
“是啊,四叔,你看能不能给我们大家先结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