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进入到七八月份,在大伙的精心劳作下,地里的庄稼长势良好,那苞米叶子因为养料充足,都绿得发黑。有过多年耕作经验的老农捋着胡须笑眯眯地说:“照这样下去,今年定是个丰收年。”
虽说已经胜券在握,但是生产队长单志刚却丝毫也不敢马虎,他每天都要亲自去地里看上好多次,哪块田地荒芜了需要除草,哪块田地旱情严重需要浇水,他都了然于胸,然后指挥大伙及时地对出现问题的地块进行管护。
俗话说分耕耘分收获,进入秋季以后,那尺把长的苞米棒子籽粒饱满,沉甸甸的穗子耷拉下了头,仿佛在向人们预示着丰收即将来临。村里人从来没有见过有这样的好收成,所有人脸上都绽开了笑颜,单等到霜冻来临之前将庄稼收割下来,痛痛快快地享受那丰收的喜悦。
然而这时候,却发生了件让所有人都预料不到的事情,生产队接二连三地发生丢庄稼的事情,那苞米棒子还没有完全熟透,却不知被什么人掰了去。刚开始时,志刚还不是很在意,往年这时候也出现过类似情况,因为生活困难,总有些老百姓贪图小便宜会偷队里的粮食。但是丢得多了,却引起了志刚的高度重视,显然这偷东西的人心存恶意,偷东西还不算,竟然还把生产队的庄稼大片地践踏,这样下去会严重影响庄稼的产量。
村民们对这种无耻行为恨得咬牙切齿,他们下定决心要把这偷东西的人抓住,并且要抽了他的筋,扒了他的皮。虽然队里加强了看青队伍的人数,但是直收效甚微,那搞破坏的人显然知道大家的活动规律,与大伙玩起了捉迷藏的把戏。志刚仔细分析了队里的情况,将目标锁定在了个人的身上,后来他想出了个办法,干脆找了几个信得过的社员蹲坑守候,并且严格封锁了消息。
这天傍晚,天下着蒙蒙细雨,已经是后半夜,志刚和几个社员蹲守在村口,忽然有两个黑影鬼鬼祟祟地蹿了过来,肩上还扛了两包东西,由于天黑路滑,他们深脚浅脚地走着。志刚看时机已到,摆手大家呼啦啦地围了过去,那两个人见势不妙,扔下东西撒腿就想跑,早被村民们拿着镰刀横住了去路,大家发现这两个人不是别人,正是李强和他的二哥李文。两个人在手电筒强光的照射下,样子极其狼狈,蜷缩在那里瑟瑟发抖,旁边的麻袋里面,些还泛青的玉米棒子露了出来,显然这些行为都是他们哥俩儿所为。
旁边的群众实在气愤,忍不住大喊道:“揍他们两个王八羔子!”
于是大家就拥而上动开了拳脚,两个人被打得哎吆哎吆直叫唤。志刚赶紧冲上前去,拉开大伙道:“算了,还是交给生产队处理吧!”
关于李强李文哥俩蓄意窃取生产队粮食破坏庄稼事,在生产队召开了专门会议,大家七嘴八舌讨论,有的说应该把他们交给派出所,让他们蹲笆篱子去;也有的说,即便是不告到派出所去,也要将他们的工分全部扣除了。后来轮到志刚发言时,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志刚当着大伙的面,语重心长地说:“不管李强李文出于什么动机,我想这件事情都不能经官,因为旦经官,他们可能就没有自由可言了,大家平日里都是乡里乡亲,事情做绝了也不好。至于扣除他们所有的工分,也显得不道义,他们家老小全指望着那点工分过日子呢,他们自己挨饿不要紧,老婆孩子起挨饿咱们也于心不忍。”
说到这里,志刚环视了下四周:“我看不如这样,工分就象征性地给他们每人扣去100分,全当对他们是个教训,希望他们以后如果对队委会或者我本人有意见,不要再拿生产队的公共财产出气,那可是全队社员的命根子。”
志刚说完之后,故意瞅了瞅李强和李文哥俩,两个人羞愧地低下了头颅,他们做梦也没有想到志刚会这样大度,原本以为这件事情会经过派出所,两个人都会吃官司,没想到志刚却给了他们轻描淡写的处理。虽然两个人当面没有说什么感激的话,但是在他们的内心里,对志刚的怨恨和嫉妒不知不觉少了许多。
第四章创业史第五节
小兰事后知道了志刚的处理方式,给了他肯定和赞许,说这样做很有道理,多交下个人总比得罪个人强,以你现在的情况也不适合在生产队多树敌。志刚说:“我倒不是怕他们,只是觉得做人应该大度些,得饶人处且饶人,不要把事情做得太绝才好。”
小兰看着自己的丈夫,觉得他越发成熟了,从心里面感觉到很安慰。
志刚则看到小兰因为操持家务而日渐消瘦的脸庞,心疼极了。他摸着小兰的脸,很有些于心不忍地问道:“你嫁给我有没有后悔?”
小兰说:“为什么要后悔?我觉得现在的日子挺好的。”
志刚将小兰搂在怀里:“没有后悔就好,难为你为了这个家付出了这么多。”
小兰说:“只要你对我好,付出再多我也愿意。”
说完趴在志刚的肩头,幸福地闭上了眼睛。
小兰和志刚的日子过得越来越顺了,切都在往好的方面发展,尤其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小兰居然怀孕了,这对他们来说实在是件天大的喜事。当小兰将这个消息准确地告诉给志刚时,志刚兴奋地从地上跳了起来,抱起小兰呼啦啦转了好几个大圈,直到后来小兰吵嚷着头晕让他放下来时,他才小心翼翼地将妻子放到地上,还煞有介事地趴在小兰的肚皮上听听,是不是动了胎气。小兰看志刚认真地样子,忍不住笑道:“傻样儿,刚刚怀孕能听出什么呀!”
志刚说:“我不管,从明天起,你就不用去地里干活了,只要待在家里养好身体就行。”
小兰说:“用不着这样小心的,听婆婆说越是小心那孩子越是娇嫩,反倒不好养活。”
志刚说:“不管怎样,反正你要把这个孩子给我顺利生下来才行。”
小兰说:“你就放心吧,我心里有数的。”
这年的秋天,李家庄有史以来获得了第个大丰收,粮食总产量增产了近20万斤,再加上副业收入和节约的成本支出,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去年增加了55%。进入腊月以后,志刚专门给社员们放了天假,全队社员开始钻到猪圈里,专挑那皮毛鲜亮的生猪宰杀,连杀了十头。只听那肥猪的嚎叫声,抓猪人的吆喝声,旁边社员的笑闹声混合在起,就像过年样热闹。志刚实现了他年初许下的诺言,不但给社员们足额开了支,而且还让大家分到了米面和猪肉。
但是事情也并非完全完美,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在杀猪的时候居然杀出了两头豆猪,在那个年代豆猪十分常见。在怎么处理这两头豆猪的问题上,志刚犯了难,后来还是采纳了大伙的建议,采取抓阄的方式,谁分到就算倒霉。
为了体现队长的高风亮节,志刚没有参与抓阄,而是主动要了块豆猪肉拎回家去,就是这块豆猪肉,却让单母足足挑了天时间,单是那米粒大小的豆都密密麻麻挑了大堆。后来因为猪肉金贵,舍不得扔掉,单母将那豆猪肉放在锅里煮了又煮,然后由大人们吃掉了。由于怕传染,没有让大龙和小龙吃,还把两个孩子馋得够呛。
好像用不着再重新竞选了,大家对志刚带领大家所取得的成绩很满意,他理所当然地连任了队长。屯子里位上了年纪的老人,名叫老四叔,拉着志刚的手说:“志刚啊,你四叔我活了这么大的岁数,头次见着你这样有魄力的年轻人,以后大家跟着你干,肯定错不了。”
单志刚趴在老四叔的耳边说道:“你就放心吧四叔,只要有我志刚在,就定把大伙带上富裕日子。”
第四章创业史第六节
在志刚当上队长的第二年,就已经将目光放长远了。他知道土地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完全靠种田不可能创造出更多的效益来,为此他在农闲季节,组织生产队有名的车老板子挂上几辆大马车,去城里拉脚,挣点车脚钱。不仅如此,志刚还张罗成立了砖瓦厂和铁匠炉,将那富余人员集中起来,发展副业生产。尽管起步阶段并不十分顺利,但随着逐渐摸索,切都走上了正轨,眼见着村里的各项事业都在蒸蒸日上。
这天,志刚正在砖瓦厂忙活着,几个工人压出来的瓦由于工艺没掌握好,不但瓦的表面十分粗糙,而且硬度和韧性不够,掉在地上就会摔得粉粹。志刚正在为这事情上火,忽然大嫂急匆匆地跑来说:“志刚,你快回去吧,小兰正难产。”
志刚来不及洗手,赶紧找来块抹布简单擦了擦那手上的泥巴,随着大嫂朝家里跑去。
在西屋的炕上,小兰正捂着被子疼得啊啊大叫,那身下已经淌了大滩血,孩子已经有了要露头的迹象,显然此时送医院已经来不及。村子里唯的接生婆崔婶正忙得满头大汗,见志刚回来说:“怎么办?孩子胎位不正,脚朝下,还脐带缠身,如果不及时想办法,恐怕不但孩子会被憋死,连大人都会有危险。”
志刚听傻了,赶紧来到小兰的身边,冲着小兰说道:“小兰,你等等,我这就给你找大夫去。”
小兰听到志刚要走,把抓住志刚的手,满脸泪痕地说道:“志刚,你不要离开我,我要你陪着我!”
志刚看到妻子乞求的表情,转过身来对大嫂说道:“大嫂,那你赶紧让大哥骑车去找大夫吧,晚了恐怕来不及。”
大嫂三步并作两步地跑了出去。
志刚紧握着小兰的双手,他明显感觉到妻子的双手冰凉,他看着小兰煞白的脸色,知道情况已是万分危急。志刚心急如焚地鼓励小兰道:“你定要挺住,大哥已经去找大夫了,很快就会回来。”
小兰双眼含泪,语音低沉地说:“志刚,恐怕来不及了,如果我真要是有个三长两短,希望你能再找个,把大龙和小龙抚养大”
志刚听不下去了,那眼泪刷地流了下来:“小兰,你会没事的,你不是说要和我起共担生活的风雨吗?我们还有好多好日子没有过完呢,等你将孩子生下来,我们家人要好好享受生活的乐趣。”
志刚将小兰的双手抓得紧紧地,生怕不小心就将小兰失去。崔婶也在边打气道:“小兰,别灰心,你再使使劲,兴许能行。”
此刻,小兰的声音已经完全变成了哭腔:“可是,我已经试过好多次了,好像没有希望了。”
志刚鼓励小兰道:“小兰,别灰心,有我在呢,你随着我的节拍起使劲,来,二三,加油”
小兰眼里含着热泪,听话地点了点头,果真在丈夫的鼓励下开始用力。志刚则陪同小兰起使劲,小兰将志刚的手含在嘴里,小兰咬得越疼,志刚就知道她的力度越大,所以默默地承受着,直到那手都被小兰咬出鲜血来。
崔婶则附在小兰的下身,盯着那生命的所在,大声地鼓励道:“再来次,已经差不多了,再用力”
小兰几乎是拼尽了全身的力气,那孩子的只腿终于露了出来,在崔婶的帮助下,另外只腿也出来了,紧接着是只胳膊,崔婶凭着多年接生的经验,随着小兰的最后次用力,将那孩子硬生生地拉扯出来。小兰遭受这撕裂般的痛苦,嘤咛声昏厥过去。这边志刚大声地呼唤着:“小兰,你醒醒,醒醒啊!”
那边崔婶看到刚出生的孩子,因为窒息小脸蛋被憋得酱紫,显然已经没有了气息。崔婶将那孩子大头朝下,用只手掐着孩子的双脚,用另只手照着孩子的屁股,下两下啪啪地拍打了下去,但就是没有任何反应。就在崔婶几乎放弃希望的时候,声清脆的婴儿啼哭声传来,孩子终于缓过来了。几乎在同时,小兰隐隐约约地听到了孩子的哭声,也苏醒了过来,崔婶抱着孩子递到小兰身边:“恭喜你小兰,你得了个千金。”
小兰看着那可爱的小宝贝蹙眉皱鼻的样子,欣慰地笑了。
志刚看到小兰母子终于安然无恙,禁不住长出了口气,经历了刚才的这惊吓,志刚觉得自己浑身点力气都没有了,竟屁股坐到了地上。这时单母和大嫂赶紧配合崔婶做好其他各项工作,刚好大哥也领着镇里的大夫赶来了,及时给小兰挂上了消炎的吊针,还帮小兰处理了撕裂的伤口。
事后,志刚回忆起这惊心动魄的幕,举着被小兰咬伤的那只手说:“看你那天用了多大的劲,我的手都差点被你咬断了。”
小兰则躺在志刚的怀里,幽幽地说道:“你要记得,为了给你生这个孩子,我已经死过次了。”
后来,两个人为了纪念这个难产的孩子,特意给她取了个特别的名字,叫单安然,意为生都安然,莫要经历大的坎坷和磨难。
第四章创业史第七节
志刚意外得子,心情也随之好了起来,虽然是个女孩,但总比没有强。随着孩子的出生,怎么处理这个孩子和大龙小龙的关系就显得微妙起来。但是志刚和小兰还是将良心摆正,他们致认为,即便是有了自己的孩子,也依旧把大龙和小龙当亲生儿女样看待。
现在家中是片和谐,老老小小大窝子,志刚甚是满足。因为有小兰在照顾着,志刚可以将全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此时,已经到了文化大革命末期,切似乎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社员们因为生活水平已经比以前有了很大提高,脸上也多了许多笑容。
这日,大伙又吵吵嚷嚷起下地干活,在地头休息的当口儿,群男女又开始说笑起来,这成了繁重劳动之余的最佳放松方式。那调皮捣蛋的二柱子瞅了瞅扎堆在起的几个年轻少妇,不怀好意地说道:“各位嫂子,下趟有谁愿意和我二柱子起搭伙干活,我保证不亏待了她!”
几个已婚女人故意逗道:“怎么个不亏待法,难道还会把你的工分送给我们不成?”
二柱子说:“只要嫂子们陪二柱子睡上觉,别说工分,就是把二柱子的心送给你们都成。”
几个女人听二柱子的话颇为不着调,不约而同地“啊呸”冲他吐了口。二柱子看自己占了便宜,忍不住冲着几个妇女嘿嘿地笑了起来。这时,村子里颇为泼辣的赵三丫走过来,抢白二柱子道:“二柱子,你个小兔崽子,还想打嫂子们的主意,就凭你那短了吧唧的物件儿,怕也侍候不了老娘们。”
二柱子听,不服气了,嘴里说道:“不试你怎么知道?要不咱们这就去那边的大田里,我亲自试给你看?”
赵三丫听二柱子的话不在行,也不示弱:“好,你先别吹牛,有种咱们就打个赌,这有桶凉水,你要是能接连喝十大碗水,我就陪你去睡。”
二柱子听,来了精神:“真的?说话可要算话,不许反悔!”
赵三丫拍了拍胸脯道:“当然说话算话,大伙可以作证,反悔了我让队里扣去50分给你。”
旁边围观的群众听赵三丫要和二柱子打赌,都呼啦啦地围上来,想要看个热闹。那好事的人还不住地起哄,这个说:“二柱子这个赌你定要打,你要是爷们儿,就不能服输。”
那个说:“二柱子加油,今天要是睡不到赵三丫,你就白活了!”
二柱子听大伙的话更来劲了,招呼大伙道:“你们都给我作证啊,她要是反悔,就扣她50分。”
旁边的人说:“都听到了,你就赶紧喝水吧!”
那记分员王林也不压事,在旁边鼓动道:“二柱子你尽管放心,如果赵三丫真不跟你睡,我就扣她50分,记到你账上。”
二柱子听记分员都发话了,心里更有底了,兴奋之余,抄起那大瓷碗,就开始碗碗地喝起水来,旁边围观的群众都瞪大了眼睛,不住地给二柱子拍巴掌加油!
刚开始的时候还行,那几碗水二柱子喝得还算轻松,但是等喝到第八碗时,二柱子已经明显不行了,只觉得那水简直比毒药还难喝,已经分不出什么味道,感觉舌头都麻了。但二柱子还是咬着牙硬撑着,看到旁边围观群众期待的样子,以及赵三丫得意的眼神,心想自己死活都不能输。
眼见着只剩下最后碗水了,二柱子为了赌这口气,拼了命也要把那水倒进肚子里去,没成想那肚子里已经没有任何地方可以容纳了,只见那好不容易倒进去的水,又顺着嘴角和鼻孔流了出来,二柱子被呛得连声咳嗽,鼻涕眼泪起下来了。
赵三丫眼见自己要输,赶紧抵赖说:“不行,大伙都看到了,二柱子分明耍赖,那水都从嘴角和鼻子流出来了,他根本就没有喝进去。”
旁边有几个好事的男人起哄道:“三丫别抵赖,愿赌服输,二柱子已经赢了,你好歹都要陪他睡觉才好。”
这边又有几个姐妹帮着赵三丫说话:“你们别卖呆不嫌注大,要是连喝带吐,谁都能喝进去十碗,所以二柱子这次根本就不能算数。”
这边两伙人正吵吵的热闹,那边二柱子却没有了话,他弯着腰撅着腚窝在那里,正难受着呢。他头次领教了原来水竟然也是这样难喝的东西,这10碗水他实在喝得辛苦,他现在只觉得那肚子就像被灌了铅样沉,整个胃里翻江倒海个劲儿地往上泛酸水。不知怎么,突然还有了大小便的意图。于是二柱子捂着肚子往外跑,怎奈那大地里马平川,前后连个隐蔽的地方都没有。二柱子内急,赶紧找个低洼的地方,顺势蹲下,刚想要行个方便,谁知却被什么尖利的东西下子戳在腚沟处。二柱子“哎呀”声,从地上窜起来,也顾不得羞耻,捂着屁股不住地揉。原来是刚刚蹲得急了些,没注意地上根苞米茬子像只利剑样竖在那里,不小心正戳在他的肛门处。
二柱子的叫声惊动了不远处的人们,大家看到二柱子滑稽的样子,就猜到发生了什么,那男男女女被眼前的幕逗得前仰后合,哈哈地大笑起来。
等二柱子终于缓和过来后,见到赵三丫面就要她陪睡觉,赵三丫不可能陪二柱子睡觉,给二柱子50工分更是舍不得,就以二柱子没有将水完全喝进去为借口,死活不兑现。二柱子不甘心,整天像个跟屁虫样,跟在赵三丫的屁股后面磨叨个没完。
这事情后来不知怎么被志刚知道了,他对二柱子的这种行为感到既好气又好笑,心想二柱子是挺机灵的个人,却没想到被这些老娘们给耍了。为了可怜二柱子付出的沉重代价,志刚网开面,让记分员王林给二柱子多记了10分,算是对他喝多水以及扎屁股的补偿。二柱子看实在不能从赵三丫身上得到半点好处,也丝毫没有办法,只能忍气吞声,心甘情愿地被耍。
第五章青春萌动第节
生产队的社员们在起的时候,虽说会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发生,但是由于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的落后,那高强度的体力劳动却丝毫未减。那时候,没有播种机,没有除草剂,下种施肥的时候,完全靠人手去完成,个坑个眼的去刨,那近千亩地,上千万个坑就是这样刨出来的。由春种到秋收,哪个环节不是乡亲们在用汗水浇灌?
乡亲们祖祖辈辈土生土长在这里,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日子,他们倒也往往能以苦为乐。可惜了那些下乡的小知识青年们,才不过十八九岁的年纪,却也夹杂在乡亲们中间,和乡亲们起承受那高强度的体力劳动。
提起下乡的知青们,志刚很有些感触。也不知是谁提倡让这些城里孩子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这个出发点想来也好,但这种行为本身却着实给些人带来身心摧残。说句实在话,谁愿意干那又苦又累的农村活啊?谁不希望在城里享受那优越的生活条件?可他们为了响应组织的号召,毕竟来了,不但来了,还心想要把那活儿干好。
凭良心说,第批知青来到这里时,他们的素质高,对自己的要求严,从来没有把自己当作城里人,而是与乡亲们起摸爬滚打,参加任何形式的劳动,乡亲们也对这些小青年们从心里由衷地佩服。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文化大革命后期以后,知青的素质就不如以前了,可能他们人人都想着早日回城,已经是身在曹营心在汉,所以人也不那么勤快了,干活也开始偷懒了,甚至有那么少数几个人,经常会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那时候,乡亲们谁家要是丢了鸡鸭鹅狗,都不用去别的地方找,只要去知青住的集体户,准能找到,他们经常会拿老百姓的东西改善伙食。即便如此,乡亲们对这些知青们也尽可能地采取了宽容的态度。是的,人心都是肉长的,谁家没有儿女,这些稚气未脱的知青们身在异乡,远离父母,想想也怪不容易的。
自打志刚当上队长以后,更是对知青们多了些照顾,他要求社员们要尽可能地对知青宽容,不要和他们攀比,在活的分配上,也尽量让知青们干些轻体力的活。不知为什么,志刚对这些知识青年充满了同情,可能是因为这些年他的书就没有念够吧。
这日,恰逢生产队收割谷子,全体社员在西边的谷子地里展开了大会战,志刚也亲自参与到了这次会战中。
这是个十分壮观的场面,只见那金黄铯的谷田里,成片的谷子眼望不到边,社员们分成10个小组,开始了抢收比赛。队长的声号令,那金黄铯的海洋中人头攒动,镰刀的唰唰声人们的笑骂声此起彼伏,大家干得是热火朝天。然而,没有人注意到,在人群中有个孱弱的小姑娘没有被大家的热情所感染,她弯着腰躬着身子,边割谷子边偷偷地流泪。
这个姑娘名叫聂小雨,也是位下乡知青,同来的知青们都陆续返城了,只有聂小雨和余下的两三个人因为家里没人,还干耗在这里。聂小雨慨叹自己的命不好,想自己细皮嫩肉的,却还要干这实在是累人的农活。那谷子秸秆上面长满了肉眼难见的小毛刺,因为反复抓握,聂小雨的手上都被磨出了成片的大水泡,那刀刀割下去,几乎刀刀都见血。聂小雨咬着牙硬撑着,她是个要强的姑娘,不想被人们看笑话。乡亲们的声音已经越来越远了,即便是拼命的干,因为力气不够,再加上手把不行,聂小雨已经被远远地抛在了后面。她抬起那酸疼的腰身,抬眼向前方望去,见那金黄铯的谷田根本就望不到尽头,就好像自己的人生样,根本就不知道终点在哪里。这样想着,种悲凉的感觉霎时涌上心头,聂小雨的眼泪又唰地流了下来。她内心的烦闷和委屈无处诉说,只能任它流成条滔滔泪河。
聂小雨边干着活,边哭着。当乡亲们已经到了地头歇气时,她还独自个人在地里默默地割着庄稼。不知什么时候,聂小雨听到了刷刷的镰刀声,小雨抬起头来,忽然见个人在前面来接她了,那人身材魁梧,动作潇洒利落,看就是干农活的行家里手,不会儿那人就与她汇合在了起。
聂小雨仔细看时,此人不是别人,正是生产队长单志刚。瞬间,聂小雨的心里充满了温暖,她感激生产队有这样位好当家人,竟能这般体贴下属。单志刚看到小雨眼睛红肿满脸泪痕的样子,善解人意地问了声:“累了吧?如果干不了这个,就跟我说声,回头我给你调换下,自己别硬撑着。”
小雨擦了擦头上的汗,蛮听话地点了点头,脸上充满了羞涩。
志刚转身走了。聂小雨望着志刚高大的背影,心里充满了感动,虽然她来队里的时间不长,但她对生产队长单志刚的举动都看在眼里,她为这个英俊帅气的年轻人所折服,他敢作敢为有胆有识,带领全村的老少爷们儿在致富路上狂奔。虽说他和她的出身不样,但他不就是自己心目中白马王子的化身吗?
这样想着,聂小雨忽然觉得自己的心里怦怦狂跳起来。
第五章青春萌动第二节
晚上回到集体户,聂小雨失眠了,青春的心开始萌动起来,种别样的情愫洋溢在心头,弄得心里痒痒的。聂小雨开始在脑海里反复憧憬这样个镜头:她和单志刚在起劳动,单志刚冲她开心地笑着,露出那满口洁白的牙齿,她靠近他的身前,股男人的阳光气息扑面而来,让她没来由的沉醉。聂小雨甚至在心里渴望,如果有天能靠在单志刚的肩头让他抱抱,仅仅是让他抱抱,那她就是死也知足了。
老实说,聂小雨不是没有追求者,那个和她起下乡的同龄人陆飞就曾不止次地向她示爱过,但不知为什么,她就是对陆飞没有感觉。在聂小雨的心目中,她喜欢的男人是那种能真正顶起片天的男子汉。显然,陆飞暂时还不具备这种能力素质,而在聂小雨看来,只有单志刚才是个真正的男人,跟了这样的男人,即便是辈子窝在农村她都愿意。
当个少女的心扉旦被打开,就如那漾出满园的春色样,再也关不住。从此后,聂小雨多了件心事,她每天在劳动之余,总不忘追寻个人的身影,为了这个人,她刻意地打扮起来,并且时时处处都在努力做好,不为别的,就为能赢得心上人的句夸赞。
对于聂小雨的魂牵梦绕,单志刚却浑然不知,他依旧每天忙于自己永远也忙不完的事情。
时光流逝,转眼又到了这年的春季。单志刚组织社员装完了大马车瓦,眼见着被邻镇的个主顾买走,单志刚心里的块石头也算落了地,如今生产队的砖瓦厂生产工艺已经过关,产品在方圆几十里内也有了定的市场,他可以轻轻松松地喘口气了。单志刚坐在棵柳树下歇了会儿,忽然想起稻田地里的秧苗还没有插完,便起身向那河套子里走去。
稻田地里,十几个农村妇女正在插秧,那嫩绿的秧苗仿若刚被染了色样,绿的鲜嫩,绿的可人。妇女们躬着身子,将那秧苗棵棵地插入到水中去,随着不断地哈腰,那丰满的臀身将衣裤绷得紧紧地,露出个个美妙的臀形。劳动的时节,充满了欢声笑语,不时地有咯咯的笑声传来。这是个女人的世界,志刚放眼望去,女人们花花绿绿的衣裳和眼前的春色相映成趣,真是幅令人陶醉的美妙画卷。
单志刚走到稻田边,用手试了试水的温度和深浅,然后看了看排水沟的状况,他对眼前的状况相当满意,正转身要走,忽然被抹亮色吸引住,只见个女孩子身穿件碎花格子衬衣,扎着两条齐整的麻花辫子,下身配条浅白色的紧身长裤,整个人看起来青春靓丽,充满了动感气息。那是聂小雨,正手拿着把秧苗含情脉脉地看着他。由于聂小雨看得出神,忘记了手里的秧苗还沾着水,不小心都滴在了浅白色的裤子上,等她反应过来时,裤子已经湿成了片,聂小雨赶紧手忙脚乱地擦拭着。单志刚走过去,不无关切地问:“没事吧?以后干活不要穿这么干净,免得弄脏了还要重洗。”
聂小雨感到了自己的窘迫,低着头红着脸说:“没事,反正收工之后也是闲着,洗衣服的时间还是有的。”
单志刚哦了声,继续问道:“你回城的事情有没有消息,听说你正在办着?”
聂小雨回答道:“嗯,正在办着,可是能不能成还两说呢,如果办不成就算了,我也不打算回去了。”
聂小雨副听天由命的样子。
单志刚听了,呵呵地笑了起来:“什么叫听天由命啊,不管怎样,高低都要回去,难道你还想窝在农村辈子不成?如果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你尽管吱声,我会尽力帮你的。”
聂小雨充满感激地说:“那太谢谢你了。”
单志刚说:“谢什么,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但凡有点能耐的人,谁愿意窝在这里?”
单志刚这话像是说给聂小雨,更像是说给自己,说完就背着手走了。
聂小雨望着单志刚的背影,在心里对他说:“冤家,要不是因为你,你以为我会愿意窝在这里,可惜,你根本就不懂人家的片痴心啊!”
第五章青春萌动第三节
聂小雨已经被单志刚搅得神魂颠倒了,她知道自己这样单相思下去也不是什么办法,必须得想法子从这段感情中解脱出来才行。聂小雨明白,那单志刚已经娶妻生子,再好的男人也早已属于别人,聂小雨是个聪明的姑娘,她不想自己煞费苦心地追求段感情,到最后却根本没有开花结果的可能。
为了缓解对单志刚的思恋,聂小雨开始想尽办法调节自己,包括尽量给陆飞机会,尝试着在心里接受陆飞。但感情的事,真是很难说清楚,你不喜欢个人,无论怎么给他机会,你都不会喜欢;相反,你如果深深地爱着个人,无论你怎么想忘掉他,却无论如何都忘不掉。
聂小雨觉得自己快疯了,那藏在心里的思念像千万只蚂蚁样,噬咬着聂小雨的心。
这日,聂小雨躺在集体户的炕上出神,却见陆飞兴冲冲地闯了进来,进屋就喊道:“小雨,你看我给你带什么来了?”
聂小雨回头望时,却见陆飞手捧着几个煮好的热乎乎的鸡蛋。聂小雨对陆飞的这些小恩小惠已经厌倦了,便毫无兴趣地将头又转了回来。陆飞却兴致不减地说:“你仔细看看啊,这可不是普通的鸡蛋,而是山上的野鸡蛋,我好不容易才弄到的。”
聂小雨将头再次转过来,才发现那鸡蛋确实比普通的家鸡蛋小了许多,便问陆飞道:“你是不是又趁着干活的时候,跑去山上偷懒了?”
陆飞嘻嘻地笑而不答,将那野鸡蛋扒好了送到聂小雨的嘴边:“你尝尝,味道可香呢!”
聂小雨不想拂了陆飞的好意,勉强尝了口,可能因为心情的缘故,却怎么也品不出味道来。陆飞说:“你等过两天,我再去山上给你抓两只野鸡炖着吃,那味道才真正叫香呢!”
聂小雨放下了手中的野鸡蛋,有些失望地说:“我可不图吃你这些东西,只要你在生产队好好干就行,不要让乡亲们说你游手好闲,要给咱们知青挣个好名声。”
说完之后,野鸡蛋也不吃了,又歪下身子躺下,背对着陆飞说道:“你快回去吧,我也有些累了,想要午睡会儿。”
陆飞讨了个没趣,悻悻地退出了房间。聂小雨却怎么也睡不着,她的心里就好像缠了团乱麻样,千头万绪的。对于爱情,虽然聂小雨还是情窦初开,但是她却认准了个理儿:人生世,如果不能和自己喜欢的人在起,活着还有什么意思?但那理智的大门却又分明将她关得紧紧地,让她不能轻易地做出些有悖于伦理的事情来。
实在是寝食难安,聂小雨找出了日记本,将对单志刚的思念记录在日记上。这些年,聂小雨都有记日记的习惯,只是最近段时间,日记的内容变了,变成以单志刚为中心,聂小雨把对他的腔爱恋全都诉诸在了笔端。今天,聂小雨为单志刚写下了首诗,内容如下:梨花开了春风笑了我的心儿也长了草那梦中的人啊你可知道我在为你饱受煎熬为什么不给我勇气?
让我投入你的怀抱为什么不给我肩膀?
让我幸福地靠靠乌云来了天下雨了我的心儿也哭了那梦中的人啊请原谅我的思念和煎熬这个世界,没有人不愿意为爱情祈祷写完后,聂小雨觉得心情越发烦乱了,索性将这页纸撕了下来,随身揣在了衣兜里。
也合该凑巧,这天晚上,生产队组织政治学习,单志刚让有文化的人念下报纸,怎奈队里面识字的人不多,念得是磕磕巴巴。单志刚便让知青们帮忙,恰好今天轮到聂小雨。本来聂小雨上台就有些紧张,再加上屋子里实在是闷热,便将那外套脱下来,放在了边。恰在这时,那调皮捣蛋的二柱子趁人不备,去掏小雨外套的衣兜,无意中就翻出了那写着情诗的字条。本来就听腻了政治学习的他,看到这东西,就好像发现了新大陆样。举着字条对前面的聂小雨喊:“聂知青,你咋不念念这东西,我觉得这个比那个好。”
说完,还锛剐掉字地念了起来:“梨花开了/春风笑了/我的心儿也长了草/那梦中的人啊/你可知道/我在为你饱受”
幸好,那二柱子认字不全,念得半片呼拉。这边聂小雨知道大事不好,赶紧跑过去将那字条抢在了手里,屋子里传来了阵善意的哄笑声。其实就凭乡亲们的文化水平,也听不出个子戊卯酉,再加上二柱子念得结结巴巴,大伙也没有听出什么个数来,只是隐约觉得那可不是什么学习资料,肯定是些私人的东西。聂小雨的脸顿时羞得像个大红苹果,被二柱子这么戏弄,再也没有了继续念下去的兴趣。她觉得羞愧难当,抢过字条后掩面冲了出去。这边单志刚知道二柱子的玩笑伤了小雨的自尊心,他好歹也是读过书的人,听出那字条是首情诗,担心小雨怕有什么差错,也赶紧跟了出去。
第五章青春萌动第四节
单志刚三步并作两步,终于赶上了聂小雨,他喊住了她:“小雨,你等等,我有话对你说。”
聂小雨在棵柳树旁停了下来。单志刚气喘吁吁地说:“小雨,你不要生二柱子的气,他就是那样的人,直都不着调,就是喜欢闹笑话。”
聂小雨说:“闹笑话也没有这样闹的啊,怎么能随便拿人家的东西念呢?”
聂小雨边说着,边委屈地抹眼泪。单志刚看聂小雨确实往心里去了,赶紧安慰道:“嗯,他是有些过分了,但他个粗喇喇的农村人,也没啥文化,相信他是没有恶意的。”
聂小雨说:“我知道他没有恶意,可是可是”
聂小雨欲言又止。单志刚疑惑地问:“可是什么啊?”
聂小雨想,反正已经丢过人了,莫不如豁出去,干脆把事情抖出来算了,于是继续说道:“可是,他不该把人家写的东西公之于众啊!”
单志刚惊讶地问:“那是你写的?”
聂小雨点了点头。单志刚说:“我还以为你是从书上抄下来的呢,那你很有文采啊!”
聂小雨听到单志刚在夸自己,感觉很受用,心里面像吃了蜜样甜,她想,难得有这样单独接触单志刚的机会,莫不如趁着这个机会把自己对他的爱慕表达出来,以后恐怕再找这样的机会就很难了。
想到这里,聂小雨叹了口气,说道:“唉!可惜啊”
单志刚疑惑地问:“可惜什么?”
聂小雨想了想,低着头继续说道:“可惜这首诗原本是写给个人的,却连他自己都不知道。”
单志刚听了这话“哦?”
地声,忍不住好奇,问道:“是写给谁的啊?”
聂小雨听到单志刚这样问,立即不好意思起来,拿眼瞅了瞅单志刚,不知怎么回答他才好,干脆将那字条塞到单志刚的手上,嘴里说道:“哎呀,人家不跟你说了,你自己看吧!”
说完扭头就跑掉了。单志刚傻傻地站在那里,时没?br/>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