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蛋子说:“我骗你干嘛啊,你是我老婆,我要是想别人你能愿意啊?”
海燕用手打了二蛋子拳:“不理你了,就知道你心里没我。”
说完,假装生气地背过身去。二蛋子嘻嘻笑着,把将海燕扳过身来,然后腾身压了上去,说了句无比粗俗的话:“我想操你!”
海燕哎呀声,说道:“你怎么变得这么坏呢,这样恶心的话你也说出口?”
二蛋子说:“你是我老婆,我就是想操你,行不行?”
海燕也被二蛋子激发得情欲高涨,忍不住问道:“这都是你从黄铯录像里学的?你以前可不是这个样子。”
二蛋子说:“嗯,看那黄铯录像真让我长了见识,人家干这事不管在什么场合,什么地点都能做,而且姿势和花样也比咱们多。”
海燕说:“那你快给我学学,都在什么场合,都有些什么姿势?”
二蛋子就把那黄铯录像里看到的些细节,对海燕仔细讲来,边讲着,还边用下体不断顶海燕。海燕也随着二蛋子的动作将双腿慢慢打开,在他的身下呻吟成了滩烂泥。
二蛋子惊奇地发现,通过边讲述,边回忆,自己好像真的行了,那宝贝东西坚硬的很,在无数次地摩擦顶撞之后,忽然不知怎么下子就插进了海燕的下体,只疼得海燕“啊”地声尖叫,紧紧地抓住了二蛋子的后背。二蛋子长出了口气,为自己终于入港而感到万分高兴。稍作喘息,他顾不得怜香惜玉,开始学着黄铯录像里的招式,大力地抽送起来。可怜海燕在他身下,紧蹙着双眉,笃笃地忍受着。大约五六分钟之后,二蛋子终于将那万点精髓,直射进海燕的芓宫深处,然后趴在她的身上,大口地喘气。
海燕感觉二蛋子瘫软下来,推了他把问道:“你完了?”
二蛋子说:“嗯。你感觉好吗?”
海燕说:“不好,我感觉像撕裂了样疼,好像都被你弄坏了,你快起来,我要看看到底怎样了。”
说完将二蛋子推开,借着灯光看,可不得了,大滩鲜红的血迹清晰地印在了褥子上。海燕说:“你看看吧,褥子都弄脏了,我得马上拆下来洗洗,要不这血干了就不好洗了。”
说完,也顾不得下身还隐隐作痛,将那被单扯下来,拿到盆子里清洗去了。
二蛋子闭合着眼睛躺在炕上,脸的满足。今天他终于真正做成了回男人,那压抑了许久的苦闷与惆怅,也终于在这刻释放了出去。二蛋子感觉到从未有过的轻松。
第十章城里人的梦第四节
从这以后,二蛋子渐入佳境,逐渐找回了做男人的感觉,不止次地与海燕起颠鸢倒凤,共效鱼水之欢。
分耕耘,分收获。半年后,海燕终于身怀有孕,大嫂和志江都满怀欣喜地等着抱孙子,没想到十月怀胎后,海燕却顺利地产下个女儿。大嫂和志江重男轻女思想严重,他们都喜欢男孩儿,虽然嘴上不说,但在心里面却核计着让海燕生二胎。思来想去,两个人决定让二蛋子做海燕的工作。
二蛋子说:“燕儿,妈说让咱们再生个,最好生个男孩儿。”
“为啥呀?我倒觉得生这个都够我受了,我可不想再生了。”
海燕此刻正在给孩子喂奶,她边将那粉红的奶头往那孩子的嘴里塞,边侧过半边脸和二蛋子说话。
二蛋子眼睛盯着吃奶的孩子,嘴上说:“妈说只有男孩才能撑起门面来,咱农村体力活多,扛麻袋种地都需要体力,女孩儿根本干不了。”
海燕说:“能不能撑起门面咱先不说,生个孩子哪儿有那么容易?你们也不考虑我的感受,我又不是那下羔子的猪。再说了,现在计划生育这么严,咱们要是超生了,还不被罚死啊。”
海燕的话说得对,在那个时候东北农村计划生育正是抓得紧的时候,些乡镇干部也不讲究个工作方法,往往采取些强硬措施迫使妇女做绝育手术。海燕就亲眼目睹过这样残忍的幕,几个乡镇干部也不管农村妇女们是否愿意,像抓猪样将几个孕龄妇女带到车上,强行拉到镇里做输卵管结扎手术。那场面鬼哭狼嚎的,往往伴随着激烈的冲突,厮打和辱骂不断,让人看着心寒。
所以,要说生孩子海燕不愿意,那结扎手术她更不愿意做了。虽然那宣传说手术不会给身体造成损害,但不知道为什么,海燕总担心这手术有定的副作用,心想输卵管也是身体的部分,就这么结扎了,如果把身体的部分功能弄紊乱了,岂不是得不偿失?而且海燕也想不通,这生孩子是老天赋予女人的权利,为什么非要结扎不可呢,就不能有其它更好的避孕方式?这种行为是不是太不人道了点?
于是,海燕就同大多数农村妇女样,就这么天天的拖着,与那镇里计生办的人捉起了迷藏,颇有“敌进我退,敌来我跑”的意味,不让他们抓住,免得被强行带去做结扎手术。这边她和二蛋子也没有采取任何的避孕措施,海燕有种听天由命的感觉,心想如果真的怀孕了,那就再生胎,也算给单家续续香火。
这日,镇里计生办的吉普车又过来了,大嫂正在村头放鹅,听到车的声音后,认得那是来搞计划生育的,鹅也顾不得看了,撒腿就往家里跑,告诉海燕赶快出去躲躲。海燕当时正在做饭,连围裙都没有来得及摘,迅速跳出后窗直接藏到了房后的苞米地里。那计生办的谢主任在村里妇女主任的陪同下,阴沉着个猪腰子脸直接进了院。他抬头看见大嫂正脸紧张地站在门口,便问道:“你家儿媳妇在家没?她是不是该做结扎了,这么老拖着也不是办法,难道还想生二胎咋的?”
大嫂忙应承道:“哪能呢,俺们是最响应国家政策了,偏巧儿媳妇回娘家了,不在家,要不就让她随你们起去做了。”
大嫂的话音刚落,没想到房间里传来了孩子的哭声,原来那孩子刚睡醒,不见了妈妈,所以大哭起来。
计生办谢主任马上就明白海燕是躲了起来,便厉声说道:“这哪有当妈的去串门,把这么小的孩子扔在家里的道理?”
然后又用手指着大嫂吓唬道:“我告诉你们,不用总躲,如果真的生二胎,看我不罚死你们才怪。”
说完瞪眼,转身走了。大嫂战战兢兢地站在那里,感觉自己的心里直发毛。虽然又躲过了这劫,但那谢主任的话也说得明白,如果真的生二胎,肯定会被重罚的。大嫂清楚这重罚对他们家来说意味着什么,很可能几年的收成都会被罚进去,这也是笔不小的钱啊。
这时海燕从苞米地里钻了出来,看着远去的吉普车说道:“妈,他们走了啊?”
大嫂带搭不理地答应了声:“嗯。”
然后唉声叹气地转身回到了东屋。
海燕看出了婆婆的不悦,晚上对二蛋子说道:“我看妈白天好像有些不高兴,是不是因为计划生育的事儿?”
二蛋子说:“肯定是的,妈的思想观念守旧,总想着抱孙子,现在问题在这明摆着呢,如果要孙子肯定会被重罚,不要吧,又不甘心。反正怎么都是闹心。”
海燕问:“我就想不通了,为什么非得要生儿子呢?难道生了儿子就定能保证会好?若是生出个不孝顺的逆子来,反倒不如不要了好。而且,你想过没有,那二胎若真是生了男孩儿还好,若不小心,又生了个女孩儿该咋办啊?”
海燕的问题提得很尖锐,下让二蛋子愣在了那里,他卡巴着眼睛半天没有说话,最后翻过身来,扳着海燕的肩膀说道:“所以,你定要给我生个儿子才行,要不妈那里我都说不过去。”
海燕说:“你说的不是废话吗,生男生女我说得算咋的?我要真有那两下子,上胎就直接给你生个儿子得了,也不至于费这么大的劲儿。”
二蛋子听,也是这个道理,很费心地将两只胳膊交叉起来放在脑后,若有所思地说:“反正不管怎样,你都要给我生个儿子才行,大不了这胎不是,再生下胎,我就不信,照这样生下去,最终还生不出个儿子来。”
海燕躺在枕头上,感觉心里郁闷极了,她知道二蛋子是个孝顺的儿子,他不想惹父母们生气。如今丈夫和婆婆都认准的事情,自己也不好太违背了他们的意愿。但是海燕还是有些想不通,难道生儿子就真的那么重要?如果下胎不是儿子,难道她真的还要胎胎不停地生下去?
海燕的脑海中忽然出现了群孩子围着她叫妈妈的情景,她有些不敢想了,觉得自己的头都大了。她不知不觉中叹了口气,心想作为女人,这辈子可真够命苦的了。
第十章城里人的梦第五节
当什么事情都带有种目的性去做的话,可能也就失去了过程本身的乐趣。包括夫妻爱这件事情上,现在的二蛋子和海燕起过夫妻生活,已经不仅仅是性需求,更多的则是指望着能怀上个孩子,而且定要男孩儿才行。
这样想着,那在身上折腾的人努力想着要把种子种进去,那在身下承受的人则竭力想要把种子全部接纳进来,整个过程就变成了种纯粹的例行公事,当爱已经逐渐演绎为这样种性质时,不能不说是种悲哀,而这种悲哀恰恰源自于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
作为个女人,海燕从未体味过爱的美好,自从第次被二蛋子破处之后,她感到是钻心的疼痛,到后来就逐渐麻木了,等到稍稍有了点感觉之后,二蛋子却已经在她身上播种完毕,已经翻身下去,倒头呼呼大睡起来,这让她时不时地感觉心里空落落的。不过没有关系,这并不妨碍她爱自己的丈夫,在她看来,爱这东西是见不得人的,她个农村女人,在性上有太强烈的需求似乎也不应该,只要他们夫妻的感情够了,爱的和谐与否并不重要。
谢天谢地,在生下第二个孩子时隔年半后,海燕终于怀上了第二胎。
那天早上,海燕照例起来做早饭,刚刚将那锅粘豆包蒸好后,还没等盖上锅盖,就觉得这胃里直泛酸水,忍不住蹲在灶膛处大口地呕吐起来。
大嫂听到了动静之后,警觉地凑上前来,关切地问:“怎么了,是不是怀上了?你上个月什么时候来的事儿?”
海燕呕够了,稍作喘息,回答道:“本来应该这个月初来的,可这都到十五了,却还不见来。”
大嫂听,不禁喜出望外,赶紧把海燕搀起:“行了,你快进屋歇着去,就别忙活了,剩下的事情让我来。”
关于海燕怀孕的事情,不知怎么就传到了镇计生办那里,大嫂怀疑定是村妇女主任告的密。那天早上,谢主任又领着群人气势汹汹地闯到了单家,进屋就找翻找海燕,要逼迫她去镇里堕胎。幸亏海燕听到风声,早就躲了起来。大嫂见这样躲下去也不是个办法,从衣柜里拿了500元钱,然后将那谢主任拉到边,嘴上说着多多关照的话,然后将那500元钱塞到了谢主任的口袋里。谢主任本来态度还强硬得像块砖,当看到钱之后,立马软得像团棉花,故意拿腔作调地打官腔道:“既然你儿媳妇没在家,我们就先回去,不过你要告诉她,要她趁早去镇上把孩子做了,要不生下来不但上不了户口分不到土地,而且免不了还要挨罚。”
说完背着手,领着群人大摇大摆地走了。
大嫂望着谢主任远去的背影,心里面的块石头可算落了地,心想这年头还是有钱好办事,不管怎样,能将孩子生下来就算胜利,至于罚不罚款,那是以后的事情,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走步看步。
你还别说,自从大嫂给了谢主任500元钱以后,他再也没来找过麻烦。偶尔带人来村里搞计划生育,也是顺便到单家走走过场。然而令人绝望的是,虽然计生办睁只眼闭只眼,可是海燕的肚子却很不争气,这第二胎生下来,依旧是个女孩。
孩子生下来的那天,大嫂第件事情就是将孩子的两腿劈开,当她看到那两腿之间光秃秃的并无物时,连伺候月子的心情都没有了,屁股坐在板凳上,不住地唉声叹气。海燕看出婆婆因为自己又生了个女儿心中不悦,也像做了什么亏心事样,觉得在她面前抬不起头来。
倒是二蛋子对海燕多了层理解,嘴里安慰道:“这生女孩儿也不怪你,是我的家什不管用,你大可不必这样情绪低落,该怎么生活还得怎么生活,爸妈那里有我去做工作。”
不管怎样,孩子生下来了,还得继续养活。那罚款是免不了的,还好谢主任因为有了那500元钱在前,对单家网开面,只是象征性地罚了2000块钱。尽管这样,对单家来说,也是笔不小的数目。二蛋子看日子紧巴得天不如天,便又动起了外出打工的念头。他把这想法再次说给海燕听:“如今咱家二儿又出生了,以后的开销越来越大,单靠种地发不了大财,我琢磨着最近再出去找点活干,你在家给我照看好孩子中不中?”
海燕望着自己的丈夫,幽幽地说:“你去吧,要是真能挣回钱来,我就是再苦再累也都认了。”
二蛋子捋了捋妻子额头上的头发:“嗯,你等我挣大钱了,定回来让你们娘仨儿好好享享福。”
海燕说:“享福我倒不奢望,只要你能让我们娘仨儿过上衣食无忧快快乐乐的日子,我也就知足了。”
说完将头靠在丈夫的肩膀上,居然从眼角落下两滴晶莹的泪水来。
二蛋子再次找到大牛,将自己想要外出打工的想法说给他听。大牛吓了跳,显然上次挨揍的事情至今让他心有余悸。大牛说:“你愿意去自己去吧,我可不去了,挣不来钱是小事情,这要是被人打折了胳膊腿,这辈子都他妈的完了。”
二蛋子说:“这次不会了,这回我们跟赵家屯的赵大拿走,他是木匠,每年都会带些人出去,听说他上头有认识的大老板,钱是瞎不了咱的。”
大牛说:“那我也不去了,我倒情愿在家种点地养点牛,这样平平安安挺好的,再也不去冒那个风险了。”
二蛋子看说不动他,也就不再动员。
最终,二蛋子连同附近村屯的十几个人起,在赵大拿的带领下,重新踏上了进城打工之路。这次跟上次不样,二蛋子自己都不知道,他的命运从此步入了个新的。
第十章城里人的梦第六节
再说志刚家,日子依然过得紧巴,全家人勒紧了裤腰带还饥荒,已经说不清流了多少汗水和泪水。那种苦难带给人的是生命的沧桑与无奈,不仅大人们如此,就连孩子们在这种情境下都变得早熟起来。相比于其他孩子,大龙二龙安然显得成熟多了,他们兄妹三人能够理解父辈们的艰辛,知道在学习之余帮大人们分担些必要的体力劳动。
从打茬子到播种种地,从除草间苗到扒苞米,三个孩子什么农活都干过。虽然家里开个小卖店,但是三个孩子却舍不得吃卖店里的块饼干块糖。安然年纪最小,常常看着新进的花花绿绿的糖果说:“哥,你说那小人酥是不是可好吃了?要不咱们人尝块吧!”
说着,就在那货柜里拿出三块,递给大龙和二龙人个,自己也拿了个。大龙见状,把抢了过来,扔进了柜台里,嘴上说道:“吃糖会生蛀牙的,走吧,咱们出去玩。”
说罢,拉着弟弟妹妹的手向外走。虽然二龙和安然很想吃糖,但他们也明白哥哥的用意,知道能省则省,省下来好多卖点钱,给家里还饥荒。
三个孩子之所以这么懂事,是因为他们从小到大,受到了小兰的耳濡目染。他们曾亲见小兰为了节省,总是吃家里的剩饭,明明那饭菜都变馊了,小兰还舍不得扔,用开水泡下,就那样对付着吃。有次,为了省下3块钱的车费,小兰去县城的亲戚家串门,40多里的路程她硬是自己走了回来,脚上被磨了好几个大血泡,到家的时候袜子都脱不下来了,那血和袜子粘连在起,疼得小兰的额头直冒汗。从小到大,孩子们都没有看到小兰买过件新衣服,那棉袄棉裤也是把孩子们穿过的旧棉衣拆开,再把里面已经变得硬的棉花重新蓄下,然后再缝制成自己的棉衣继续穿。志刚看在眼里心疼,对小兰说:“你就去再买件棉大衣吧,你看这花棉袄已经穿了好几年。”
小兰说:“花那闲钱干什么?我又不出门,个女人在家里穿啥不行。”
志刚看妻子如此节俭,心里万般难过,他知道是因为自己的过错,才使小兰受了这么多委屈。志刚不止次哽咽着说:“都怪我,要不是因为我,也不至于让你受这么多苦。”
小兰看志刚副忏悔的样子,会心地笑了,嘴里说道:“只要你不赌钱了,就是再苦再累的日子我都觉得甜。”
小兰说的完全是真心话,个善良的农村女人,拥有最朴实真挚的情感,在她心里,丈夫和家庭就是自己的片天,只要保持这片天的完好,无论让她付出多大的代价,她都认了。
小兰越是这样对志刚,志刚越是觉着心中有愧,在不赌钱的日子里,他有时间充分理清自己的头脑,越发意识到自己所犯下的严重错误。他很后悔曾经所走过的这段弯路,正是这段弯路让他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不但要忍受繁重的体力劳动,而且还要承受来自精神世界的双重折磨,更主要的是还连累家人跟他同受苦。每每想起这些,志刚的心都快要碎了。
但志刚毕竟是个血性的汉子,他坚信在哪儿跌倒了就能在哪儿爬起来。他发誓定要靠自己的努力东山再起。
为了改变贫穷落寞的现状,志刚在大龙上初三那年开始承包荒山,这是经过他深思熟虑后做出的慎重选择。当时村里还没有人打那几十亩荒山的主意,但志刚却有自己的想法,他认为那荒山闲在那里实在可惜,如果在那山上栽种果树等经济林,若干年后将会换来不错的经济效益。于是,志刚找到村党支部,主动要求承包那片荒山。村党支部书记王占国以前就与志刚的关系不错,志刚因为赌博被撤去生产队长的职务后,他很同情志刚的遭遇,这次志刚找到他,他想那块荒山反正闲着也没有什么用处,还不如承包给志刚,也乐得卖个人情给他。于是,便召开了全体党员大会,争得班子成员和党员的同意后,以较低的价格与志刚签订了20年的承包合同。
荒山顺利承包到手后,志刚很兴奋,但这种兴奋没有维持几天,就被大堆问题冲淡了。首先,志刚面临着资金短缺的问题,不消说那买树苗是笔不小的费用,就是劳动力问题也无法解决。栽树浇水,包括看护都需要大量的人工,志刚个人根本就忙不过来。为了尽量减少开支,志刚般都不去雇工,就他和小兰两个人在山上顶风冒雨地忙活着。偏赶上志刚的风湿病犯了,那山上水汽大阴风多,志刚猫腰那筋骨像要折了样的疼。志刚心里骂着,要不是因为那徐大皮带,他也不会受这个苦,这腰腿疼的病就是当初在拘留所时落下的。
大龙对老叔老婶的辛苦看在眼里,他知道家里这些年为了供他们读书,花了不少钱。如今,他已经长大了,应该帮家里分担下生活的重担。虽然中考已经日益临近,但是却有个想法在大龙的心中逐渐形成,他不想继续念书了,他要回家与老叔老婶起劳动,共同来支撑起这个家。
当大龙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志刚和小兰听时,马上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他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那怎么行,别说你学习还不错,考上重点高中是大有希望的,就是你学习不好,老叔和老婶也会坚决供你读完大学。”
大龙听了,那眼泪挂在脸上,他知道老叔老婶说的都是真心话,但他实在不忍心老叔老婶为了这个家承受那么多痛苦。尽管他学习不错,考上重点高中是很有把握的,可他知道旦考上了,那不菲的学费又会为家里增加不少负担。而且,弟弟和妹妹即将升入中学,家里同时供三个孩子读书实在太吃力。
大龙是个非常懂事的孩子,他下定决心,无论如何这书都不能再读下去了,自己又不是老叔老婶亲生,能把他们哥俩儿抚养大已经很不容易,他又怎么忍心拿着老叔老婶的血汗钱,去自私地完成自己的学业呢!
第十章城里人的梦第七节
想到这里,个大胆的计划在大龙的头脑中逐渐形成,他决定来个先斩后奏,让既成事实来逼迫志刚和小兰同意他辍学。可惜志刚和小兰却丝毫没有察觉,显然他们低估了大龙这孩子的心计。
切与往常并没有不同,大龙还是每天照常上学,还是会回家按时写作业。转眼中考临近,考试那天小兰特意早起,为大龙熬了他最爱吃的小米粥,还煮了几个茶叶蛋。在大龙临出门之前,志刚拍了拍他的后脑勺,满怀期待地说:“好好考,别让老叔老婶失望。”
大龙看了志刚眼,泪花闪闪,这些年老叔老婶待自己像亲爹亲妈样,不,甚至比亲爹亲妈还要亲,而自己已经长成个半大小伙子,却无以为报,心中实在有愧啊!
大龙张了张嘴,似乎有话要说,但是终于没有说出来,最后在志刚和小兰期待的目光中走了。
这天,大龙做了件让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事情,他没有去学校参加中考,而是跑到父母的坟前,放声大哭。他把老叔老婶这些年对他的好,以及自己心中的惆怅与苦闷统统倾诉了出来。他告诉父母,他不想读书了,不能再拖累老叔老婶。他要辍学回家干活,分担家庭的重担,他希望九泉之下的父母能够原谅他。大龙边说着,边流泪,他哭诉着自己的委屈,别人家的孩子都有父爱母爱,都有个完整的家,而他和弟弟这么多年来却在别人的白眼与嘲笑中度过,他多么希望自己能像个男子汉样,挺起脊梁,为弟弟遮风挡雨。他下定决心,从今往后定要在这茫茫尘世中打拼,为了报答老叔老婶的恩情,为了供弟弟完成学业。
倾诉完了以后,大龙觉得心情舒畅了许多。他从父母的坟前站了起来,用手捋去那坟上的荒草,看看天色差不多了,装作没事人样回到了家里。
中考成绩终于公布,当志刚和小兰得知大龙的各科成绩都为零分时,惊呆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大龙压根就没有参加中考,他们把大龙叫到了身边,强压住怒火问道:“怎么都是零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大龙低着头言不发,志刚是个火暴脾气的人,按捺不住大声地质问道:“我问你话呢,怎么不回答?”
大龙知道躲不过去,只得小声地回答道:“我没有参加中考,我不想再继续念书了,我想回家和你们起种地。”
志刚听了,实在气愤至极,那种恨铁不成钢的失望感全都在这刻迸发出来,挥起右手“啪”地下给了大龙记响亮的耳光。大龙扑通声跪倒在地,哭着说:“老叔老婶,你们打我吧,我真的不想再读书了,咱家这么困难,我想回家和你们起挣钱,还饥荒。”
志刚还想伸手要打,却被小兰把将大龙护在了怀里,她感动于孩子虽然年纪不大,却如此懂事,忍不住与大龙起哭了起来。
志刚扬起的手终于落下了,他很明白大龙的心思,分明是想帮家里分担生活的重担。但是,大龙却不能理解父辈们的心思,只要能把他供上大学,就是再苦再累志刚和小兰都觉得值啊。如今,当这切成为泡影的时候,志刚的失望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他看到小兰和大龙抱在起痛哭的样子,让他心如刀绞。这是他第次动手打大龙,以前无论大龙犯了什么错误,但凡能容忍的,他都会忍住不去打他。长这么大小,安然挨的揍,都比大龙多。可如今,志刚实在是忍无可忍了,他觉得这巴掌不是他自己打的,而是替二哥二嫂打的,他相信如果二哥和二嫂在世,也会同样这么做的。
为了尽量挽回后果,志刚特意去学校找校长和老师长谈了次,他想让学校再给大龙次机会。可学校却明确告诉他,大龙 中考已经报了名,即便来年再复习年,也不允许报考重点高中了。因为那重点高中明确规定只招收应届生,往届生不让报考的。听到这个消息,志刚几近绝望,也就是说大龙这辈子再也没有机会升入重点高中了。志刚忍不住仰天长叹,怪自己当初时糊涂输了大钱导致家道败落,才造成今天这个局面,同时也为大龙的任性感到恼怒,这孩子太独断专行,太不计后果,才造成了今天无法挽回的局面。
为了让大龙重返学校,志刚特意为大龙联系了所普通高中,那办事的人说,只要花些钱找找人就可以去读。但大龙就是不去,他的理由很简单,重点高中我都没去考,如今花钱再去普通高中干啥?志刚又商量他道:“如果你真不愿意去,那就再复习年,来年考所好的中专,等毕业了也会被分配不错的工作。”
大龙说那我也不去读,中专三年,再加上复习的年,总计还要四年,肯定还会花费家里不少钱,有这四年我还不如在家多干些农活,不但能省下学费,还能多挣不少钱。
志刚震怒了,说:“你怎么这样不开窍呢?你就不想想,旦你考上好学校,将来有了好工作,可以加倍报答家里啊。如今你辍学在家,即便能帮家里些小忙,但是能有什么大出息?”
大龙说:“我不管,等不了那么久了,家里这么大的摊子,只要能减轻你们的负担,让你们少挨点累,我就是不考大学也认了。”
志刚见说服不了他,恨不得再给他几巴掌,但是每次都被小兰拦下了。
志刚也懒得再和他解释,边暗中让小兰做他工作,边也想要让他自己冷静冷静,想想清楚。
可大龙似乎不需要想清楚,第二天,当志刚扛着铁锹上山植树时,大龙也找了把锹跟在后面。志刚撵他回去,他就是不听志刚扬起铁锹想要揍他,他就躲得远远的。等志刚走远了,他又在后面跟了上来。志刚很是无奈,对于大龙这样的态度丝毫没有办法。
日子就这样天天过去了,可怜大龙原本个大学苗子,就这样窝在了农村。若干年后,当有人问他对这种选择后悔不,他依然坚定说:“后悔什么呢?当时家里的经济状况已经不允许我继续读下去。我知道,如果我继续读书,很可能考上大学,但是我不能再花费老叔老婶的血汗钱,看着他们的身体天天垮下去,我的良心不安啊!”
第十章城里人的梦第八节
就是这片黑土地,不知道有多少孩子因为家境的原因放弃了学业。同片蓝天,同片沃土,那富贵家的子弟就可以衣食无忧,尽享祖上带来的荫德,而穷人家的孩子却要为生计去打拼,这个世界直都把这种不公平强加到穷苦人的身上。而那些生性耿直勤劳善良的穷人们也似乎习惯了在苦难面前逆来顺受,他们从来没有抱怨过,而是顽强地同命运抗争着。
当大龙意识到志刚对他辍学的事情已经默默接受后,他的心情舒畅了许多。那时他正在朝阳的山坡上植树,汗水浸透了他的衣襟。志刚走过来,充满关爱地递给他条毛巾:“来,擦擦脸吧,累了就歇会儿,这活儿不是天干的。”
大龙接过毛巾,看了看那漫山遍野的树苗,知道以后每天都要在这片山上劳作。忽然,他想起了课堂,想起了那个漂亮的女英语老师,他知道自己今生都不能再有机会坐下来,听英语老师用口流利的英语朗读课文。大龙这时才更加深刻地意识到,能够每天背着书包去上学,是种怎样醉人的幸福。大龙知道,这种幸福今生都不会再来了,他发誓,自己定要将这种幸福在弟弟身上延续下去。
说不清为什么,趁志刚不注意,大龙站在这片山坡上,还是忍不住落泪了。那泪水汩汩地流下来,汇成了条伤心的河流。大龙终于长叹了口气,擦了擦眼泪,他知道从今天起,他就已经长大成丨人,能够为家里分担份生活的重担。同时,他也将彻底告别学校告别课堂,那段美好的生活从此只能珍藏在他的记忆里。
也正是从这天起,大龙开始和志刚小兰起,在这片肥沃的黑土地上挥洒汗水,成就着梦想,用对生命的执著和热爱,书写着自己动人的人生篇章。
二蛋子的进城打工之路依旧不平坦。刚开始去的时候,别人并没有把他当回事儿,不但个工地的工友看不起他,就连赵大拿也没有把他放在眼里。在经历了些汗水和泪水,委屈与白眼之后,他终于以自己的勤劳和朴实赢得了大家的尊重与信任。渐渐的,在同去打工的所有人当中,赵大拿最信任的就是他。赵大拿不在的时候,什么事情都叫二蛋子帮忙打理。二蛋子也不负重望,每次都处理得井井有条。
赵大拿的工程越干越大了,从每次出去带十几号人,后来发展到带几十号人,成了名副其实的包工头。二蛋子也成了赵大拿手下的名得力助手,因为他懂技术会管理,人又诚实可靠,赵大拿对他是信任有加。
别小看了这时期的农民工,虽然他们文化不高,但是他们胆子却很大,加之头脑聪明,所以干了很多让人刮目相看的事情。二蛋子印象最深的次是和赵大拿宴请个地方官员。赵大拿拎了个黑塑料袋,里面装的都是钱。酒足饭饱之后,赵大拿不动声色地将那钱塞到那官员的皮包里,然后还让酒店经理特意找了个绝色女人陪那官员。那时候赵大拿其实并没有多少钱,他和二蛋子就在酒店的大堂里等,自己都舍不得花钱找个女人,都等到后半夜2点了,那官员才出来。赵大拿依旧毕恭毕敬地迎上去,亲自开车将那官员送回家去。
还有次,为了承揽处工程,他们和另外家建筑公司发生了矛盾,对方纠集了好几十号人拿着镐把片刀来到工地,寻衅滋事。后来矛盾激化,双方械斗在起,二蛋子的肩膀处挨了刀,那皮肉都给砍翻了过来,缝了十多针才好。后来,赵大拿找来了黑社会的人,使了些银钱,终于将对方的个主要头目致残。事后,赵大拿对二蛋子说:“在这个世界上生存,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对待你的对手,千万不要手软。”
从赵大拿身上,二蛋子学到了很多东西。
当他终于也像赵大拿样,习惯于与些三教九流的人在各种场合周旋,习惯于在官宦面前点头哈腰溜须拍马的时候,二蛋子知道,他的成功也为时不晚了。只是他悲哀地发现,他丧失了很多农民身上特有的东西,包括那种做人的诚恳,那种发自内心的善良与质朴,还有对生活的无限向往与憧憬。很多时候,二蛋子为自己的这种变化而感到无奈,可是又丝毫没有办法。现在,就好像有只大手在身后推着他,切都那么身不由己。
当二蛋子发现自己口袋里的钱越来越多的时候,烦恼也随之多了起来,他自己也想不通,自己辛辛苦苦出来不就是为了钱么,为什么有了钱反而却不快乐。以前总是幻想有钱,心想如果有了钱可以住更宽敞的房子,有了钱可以过更舒适的日子,有了钱可以给老婆孩子买很多好东西。二蛋子想,如果海燕要是知道自己挣了钱,定会很高兴。
想到海燕,二蛋子忽然意识到,原来自己好久都没有回家了,是该抽空回家看看了。
第十章城里人的梦第九节
当二蛋子终于返回家之后,海燕看到他的第眼就大哭起来。二蛋子问:“你哭什么,我这不是回来了吗?”
海燕不说话,只是哭个没完。二蛋子从海燕的表情里隐约感觉到,海燕似乎有什么难言之隐。在他的再三追问下,海燕终于说出了实情。原来他不在家的日子,海燕过得并不快乐。自从生了第二个女孩儿之后,不知为什么,大嫂对海燕的态度大不如从前,婆媳之间的关系迅速僵化,大嫂常常因为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给海燕脸色看。而海燕又是面子薄的人,受不了大嫂的指桑骂槐,偶尔也会和大嫂顶两句嘴。二蛋子又不在身边,渐渐的有些矛盾已经变得不可调和。
二蛋子拿出自己挣的钱,潇洒地甩给海燕说:“你别哭了,这次我挣了不少钱,以后我们有钱了,你随便花就是了。”
海燕却连那钱看都不看眼,嘴里说道:“我想好了,不图你挣多少钱,只要你能天天陪着我,就比什么都强!求求你,这次别走了,在家好好和我过日子吧。”
二蛋子听,立即反驳道:“那怎么能行,我刚刚在工地干出点名堂,眼看就能挣大钱了,你不要拖我后腿好不好?”
海燕说:“我不是拖你后腿,如果你真要走,就把我起带出去好吗,这个家我真的待不下去了。”
海燕眼噙着泪花,目光中含满了对二蛋子的乞求。二蛋子说:“可是咱们的两个孩子都小,我现在的根基还不牢固,带你们出去也不现实,你等过两年我稳定下来再说好吗?”
海燕听二蛋子这样说,又忍不住呜呜地哭了起来。
二蛋子明白自己的媳妇在家确实受了不少委屈,忍不住安慰道:“海燕,我知道你这两年很辛苦,你再咬牙忍忍,你放心,等我发达了,定让你好好享享福。”
说着,把将海燕楼过来,紧紧地拥在了怀里。海燕明白自己的丈夫有自己的想法,他想要施展更远大的抱负,终于抿了抿嘴,没再说什么。
就这样,二蛋子回家小住了几天之后,再次踏上了进城打工之路。海燕虽然没有阻止自己的丈夫,但是内心的愁苦时又无处解脱,每天的生活变得更加压抑了。尽管二蛋子在临走之前,已经嘱咐了志江和大嫂,让他们对海燕好点,但是两位老人对海燕的态度长时间以来,已经形成了种惯性,从根本上并没有改变多少。
海燕的生活每天都过得很沉闷,就像潭死水样,没有点生气。海燕小心翼翼地做着每件事,每天看着公公婆婆的脸色行事,生怕不小心再惹他们生气。海燕觉得自己要疯了,再这样下去她担心自己都会崩溃掉。不知道为什么,她从内心里总期望自己会有些改变,究竟是改变什么,她自己也不知道
这天,海燕和同村的几个妇女起去沐石河洗衣服,那河水碧波荡漾,磷光闪闪,阳光照在上面,煞是晃眼。妇女们哼唱着歌曲,嬉笑打闹着,溅起的水花打湿了衣裳,将那具具丰满的胴体勾勒出来,浸透出醉人的妩媚气息。
个女人对另个女人说:“德福家的,你的奶子那么大,是不是你男人给你揉大的啊?”
另个女人也不示弱:“那你的屁股那么肥,是不是你家男人趴在上面给压肥的啊?”
?br/>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