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志的意思,下午上班的时候,他和还带着醉意的尹股长简单听了夹沟乡关于扶贫工作的汇报后,尹江和冯志说了声,就坐着扶贫办的车回去了,冯志则留在夹沟乡,明天准备到夹沟乡最贫穷的岩洞沟。
岩洞沟是夹沟乡最偏远的地方,再往上,就到了茂崖山的顶峰,这茂崖山是新原县境内最高的山,整个山脉连绵两百多公里,涉及好几个县的辖区,新原县就有几个乡镇在茂崖山下,山的另边,是白石县的地界。只是山顶的大片区域,都是原始森林,方圆几百里,没有人烟。
岩洞沟并不是个村,只有几十户人家,属于夹沟乡大岩村下面的个村民小组,也就是个自然的村落,三十二户人家散布在岩洞沟大约十里长的山坡上,由于离夹沟乡很远,这里的村民,般只有到需要买点油盐之类的生活必须品,才会到夹沟乡去赶集。
乡政府的干部,年也难得到这蚂蟥沟去趟,可以这样说,整个蚂蟥沟就是被现代文明遗忘的角落。这里的村民,般只有在领救济物资或者是扶贫款的时候,才和政府的干部接触下。
晚上,张乡长和乡里分管扶贫的副乡长宋富贵陪着冯志吃了晚饭,然后张腾远亲自把冯志送回了乡招待所的住处。
既然张乡长亲自送自己回来,冯志免不了客气地请张乡长坐会,两人坐下后,招待所的服务员跑来替两人泡了茶。
服务员离开后,冯志掏出烟来,递了支给张腾远,两人吞云吐雾,很快这间不大的屋子,就变得烟雾缭绕。
“冯秘书,你真的准备到岩洞沟?”张腾远有些担心地问道。
“是啊,怎么,有什么不方便吗?”冯志听到这话,心里动,反问道。
“呵呵,也没有什么不便的,”张腾远不好意思地摸了下脑袋,憨笑了下,“冯秘书,这岩洞沟的条件特别艰苦,那里连电都没有拉通,而且离乡政府可是有七个小时的路程,当天根本不能回来。”
“没关系,你帮我联系下,我可以在那里住上两天,张乡长,你可能也猜到了,从今以后,我们县的扶贫工作可能要改变思路了,有些事还是要实地了解了才好。”冯志态度十分坚定。
准备到岩洞沟去调研,是冯志无意中和个中学的同学聊天的时候,决定下来的,他听同学谈起这个地方,说那里特别的闭塞,村民的生活特别的苦,吃顿大米饭,都是件很奢侈的事,让他产生了到那里的想法。
既然现在周县长让自己提思路,如果能通过自己,让这些村民过上较好的日子,那也是件值得自豪的事。
“那好吧,既然冯秘书拿定了主意,我们定尽全力支持你,我最近的工作有点忙,这样,明天上午我陪你到大岩村,让村支书江大奎送你去。不过,冯秘书,你可定要做好思想准备,那岩洞沟可能比你想像中还要贫穷。”张腾远见此,也不再多说。
第二天十点过,张腾远把冯志送到大岩村,把他交给了村支书江大奎,就回乡政府去了。江大奎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张饱经风霜的大脸,看向冯志,显得有几分冷漠,不过听到张乡长说这是县里负责扶贫的领导,那张脸才露出笑意。
听到冯志说要到岩洞沟去了解情况,那脸上的笑容也下子不见了,他仔细打量了下冯志的表情,仿佛是遇到了十分稀罕的事,最后看到他不像说笑,便沉思了下,说道:“冯领导,这样,这到岩洞沟,还有五个小时的路程,现在过去,晚上就回不来了,要不,我让江彪送你过去,他老婆是从岩洞沟嫁过来的,他顺便也可以回趟娘家。”
冯志只是想到岩洞沟看下情况,真切感受下贫困户的生活,对此并不在意,当下点了点头,对江大奎说道:“江支书安排就是。”
江彪是个二十五六的年轻小伙子,不过已结婚七年了,据说当初结婚的时候,他还不到法定年龄,为此,交了笔不小的计划生育罚款。
他听到江大奎让他送冯领导到岩洞沟去,便转头看了冯志眼,发现这个领导,和自己年龄相仿,而且脸真诚,也就只是犹豫了下,便点头答应。
因为马上要赶路,江彪回去准备了下,过了十多分钟就来到了江大奎的家里,叫上冯志,背上江大奎递过来的几个馍馍,往岩洞沟赶去。
岩洞沟在江大奎的家的西面,不过走出江大奎的家,就开始翻山越岭,走了大约两个小时,就走进了条幽深的大山沟里,这沟底是清澈见底的小溪,溪水叮咚,加上两边葱绿的山林,偶尔几声不知名的鸟叫,让冯志产生了种宁静无比的感觉,仿佛进入了陶公的世外桃源般。
江彪并不是个健谈的人,虽然两人年纪相仿,但更多的时候,都是冯志问句,他答句,不过,走了三个多小时的路后,还是让冯志对岩洞沟有了更多的了解。
两人走到后来,再也没有兴趣说话,饿了的时候,江彪掏出馍来,递给冯志,两人就着溪水,啃上几口,继续赶路。
好在冯志长期练武,身体不错,爬起山来,比江彪还要轻松,两人终于到太阳快下山的时候,到了岩洞沟,江彪把冯志送到村民小组组长白大成的家里,顾不得他的挽留,就急冲冲地离去了。
白大成是个三十几岁的男人,听到江彪介绍冯志是县里的领导,前来调查岩洞沟的情况,就拘谨地把冯志让到了屋内,并招呼妻子倒开水。
趁着这个空当,冯志仔细打量起白大成的住处来。单看周围的环境,感觉白大成的家还算不错,几间小茅屋掩映在片翠绿的树林之中,特别是小院前面那株大树,看就有上百年的历史,老树虬枝,几乎把他的几间茅屋全掩盖了。但是仔细观察那几间茅屋,就发现木板做的墙壁已有点歪斜,给人种风雨飘摇的感觉,走进屋内,张老旧的方桌放在正中,显然是家人吃饭的地方,而靠墙的面,却是张长桌,不过有点矮小,长桌里面,就是个神龛,上面写着“天地君亲师”等字。
听到白大成恭敬的声音,冯志回过头来,看到白大成递过个很有年月的杯子,上面浸着岁月的风霜,给人种很不卫生的感觉,不过冯志并没有半点犹豫,而是接了过来,说了声谢谢,就仰起脖子喝了大口,然后顺手把杯子放在桌上。
白大成拘谨的表情,看到冯志喝下水后,似乎才略为放松,摸索着递过根自家裹的旱烟,这个东西冯志并不敢接,他连忙摆摆手,说着不会这个,并掏出烟来,递了支给白大成,白大成手忙脚乱地接过来,然后又恭敬地替冯志点烟,最后才小心地替自己点上。
站在边的白大成的妻子,看到冯志似乎容易亲近,这才放下心来,走进隔壁的厨房去了。
第六十二章岩洞村二
看到白大成有点手脚无措的样子,冯志笑着对白大成说道:“白大哥,我这次下来,给你添麻烦了。”
“哪里哪里,冯领导,只是我们这里就是这么个条件,让你吃苦了。”白大成可能是调整过来了,他诚恳地说道。
“白大哥在外面读过书?”冯志从白大成的话语里,听出了这个白大成应该是见过世面的。
“唉,我是在夹沟乡上的初中,后来到外面当了三年兵。”说起往事,白大成似乎有种说不出的感伤。
“原来是这样啊,你们这里的学生在哪里读书?”冯志突然想起这个问题,听张乡长的介绍,这岩洞沟如此荒僻,那学生的上学问题,如何解决?
听到冯志提起这话,白大成的眼里闪出无奈和忧伤,他叹了口气,说道:“我们这里的孩子,真是命苦啊,我们村的小学,离这里有三十里的山路,而且沿途没有人家,没有大人护送,根本不放心让孩子去上学,更不用说上初中了。后来我们在沟里建个学校,但学校建好后,没有哪个老师愿意来,没有办法,只让白大松的女儿白小红到学校去给孩子们上课。白小红初中毕业后,成绩不错,听她老师说,如果去读高中的话,肯定能考上大学的,可是家里太穷了,根本供不起,不得不回到沟里。”
“那白小红又是如何上的初中?”冯志发现了个问题。
“她算运气好,她姑姑嫁到了夹沟乡政府附近,非常心疼白小红,就让白小红到夹沟小学上学,住在她家里。”白大成解释道。
听到这里,冯志算是明白了,或许白大成的情况,也跟白小红样。
天要黑了的时候,白大成的女儿白小梅白小容背着大捆柴回来了,看到家里来了客人,两个女孩放下柴,羞涩地跑进了厨房。
冯志和白大成闲聊了会,白大嫂就端着菜过来,把菜放在桌上,顿时阵芳香扑鼻而来。
白大成招呼冯志坐上桌,并到墙角取过个大瓶,往碗里倒了大半碗略显黄|色的酒,放在桌上。
这时白大嫂和两个女儿也过来围着桌子坐下,冯志这才发现,白大成的两个女儿,大的不过十二三岁,小的可能不到十岁。
两个小女孩虽然穿得十分朴素,衣服上还有补丁,不过收拾得十分整齐,而且两个女孩都显得眉清目秀,隐隐有美人胚子的雏形。
看到冯志打量着自己的两个女儿,白大成对两个女儿说道:“小梅小容,叫冯叔叔。”
两个女孩立即乖巧地喊着“冯叔叔好。”
冯志笑着应了声,对白大成说道:“白大哥,你这两个女儿好懂事,她俩也在这沟里上学吗?”
白大成脸上闪过丝痛苦,点了点头,就不再多说,而是和冯志喝酒。
晚上,冯志睡在白大嫂为他收拾好的屋子里,很久不能入睡,现在都是九八年的夏天了,全县很多家庭都用上了各种各样的电器,可是这岩洞沟,竟然还没有用上电灯,不是他们不想用啊,而是这线路如果从外面接进来,没有五六万那是根本不可能的,而要让这里面的村民拿出这么多钱来,那是难于上青天的事。
整个晚上,他的脑子里都在回旋着白大成介绍的情况,直到凌晨两点过才睡过去。
第二天早上起来,吃过玉米饼,冯志就在白大成的陪同下,前往沟里的学校了解情况,他们走到学校,看到个不大的泥土坝子里,有十多个孩子在来回跑动,个十五六岁的俊秀女孩在里面不时招呼着学生。
“冯领导,那就是学校的老师白小红。”白大成介绍道。
看到白大成和个从未见过的年轻人走过来,白小红微愣了下,立即站起来,迎了上来。
“小红,这是县政府的冯领导,他到我们这里来检查工作。”白大成介绍道。
“冯领导好!”白小红虽然脸红霞,还是鼓起勇气喊道,同时伸出了自己的小手,冯志和她握了握,笑着表现说:“白老师辛苦了。”
随后,冯志询问了下关于学校的情况,听白小红介绍,这学校现在的学生十八个,分为三个年级
在学校转了圈,冯志又在白大成的陪同下,把整个岩洞沟走了遍,冯志除了认真听白大成的介绍外,还认真观察整个沟里的情况。
这个沟里的树木资源还是很丰富的,有不少高大的古树,另外还有不少松木之类上面绕满了藤萝。不过这些东西,看着喜人,可是真要想法运到外面去,却是十分困难。
这样边走边问,冯志还是了解了很多东西,直到天要黑了的时候,才回到白大成的家里。
看到父亲和冯叔叔回来,白小梅和白小容也没有昨晚那样怕生了,除了怯怯地招呼冯志外,还边掰玉米粒,边听父亲和冯叔叔谈话。
“白大哥,你是岩洞组的队长,你对以后的事有什么打算?”冯志虽然整天都在了解情况,心里也有了初步的想法,但还是想了解下白大成的想法。
“打算?”白大成苦笑了下,“我还能有什么想法?沟里的情况,你也看见了,连乡政府的领导,都似乎把我们遗忘了,我们还有什么希望?要怪只能怪我们命不好。”
“呵呵,我记得你可是军人出身啊,轻易言败可不是军人的风格。”冯志笑吟吟地说道。
“冯老弟,你是个实成的人,不瞒你说,我才复员的时候,也是抱着改变家乡的面貌的想法的,当时我的战友劝我跟着他到南方去闯闯的,可是我舍不得这里,于是我发誓要带着乡亲们改变这里的面貌,可是十年过去了,我却发现自己根本不能改变什么,老弟,你说我是不是很失败?”白大成的表情十分沮丧。
经过天的相处,两人的交情变深了,冯志自然地喊他白大哥,而白大成也改喊他冯老弟。
“白大哥,难道你就愿意看到小梅和小容辈子窝在这里?”冯志盯着白大成,转过话题说道。
听到这话,站在边的白大嫂眼角不由流出泪来,白大嫂今年不过三十五岁,她的娘家虽然也在岩洞村,但因为人长得俊,外面前来提亲的人还是很多,但她和白大成青梅竹马,也算是私定终身,白大成复员回家以后,两人就在岩洞沟里结婚生子。
自己和丈夫在沟里生活辈子,那也没有什么,可是想到两个女儿的将来,白大嫂却是说不出的伤心。
“当然不愿意,可是我又有什么办法?”白大成下子抱住了自己的脑袋,蹲在边,竟然抽泣起来。
冯志没有想到自己这个问题,竟然让白大成这个五尺汉子这样伤心,连带着白小梅和白小容也在边跟着流泪,他急忙站起来,扶住白大成的肩膀,安慰道:“白大哥,你别难过,我们起想办法,定会解决这个问题的。我今天问了白老师,你的这两个孩子都十分聪明,只要有好的学习条件,定能考上大学的。”
“能有什么办法?我们前后二家的亲戚都在沟里,我当初能够上完初中,还是靠了姑姑的关照,可是我姑姑两年前因病去世了,我们在沟外,再也没有个亲人了。”白大成眼里还是绝望。
“白大哥,你要是相信我,这事就交给我来办。”冯志受到了感染,突然说道。
“真的?”白大成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冯志的身份,江彪已按村支书的原话转告了,是县里的领导,而且通过整天的接触,他对冯志的为人,还是比较信任。
“真的,我女朋友的父母都是花溪中学的教师,如果你们愿意,可以让小梅和小容到花溪镇去上学,费用问题我来解决,不用你们操心。”冯志既然把话说出来了,还是把想法全说出来,这两个都是女孩子,自然不好让她俩到县城去上学,而张竹雅的父母都是教师,也好辅导这两个女孩子,让她俩住在张竹雅的家里,他也比较放心。
“小梅小容,还不过来感谢冯叔叔?”白大成抹了把泪,对着两个女儿喊道。
白小梅和白小容走过来,下跪到冯志面前,竟然给冯志磕起头来,慌得冯志把扶起她俩,颤声说道:“小梅小容,从今以后,你们就把我当成你们的叔叔吧,我没有别的要求,只希望你们能刻苦学习,千万别辜负你们爸爸妈妈的期望。”
两个孩子跟着妈妈到厨房做饭后,冯志和白大成抽了支烟,在油灯下先谈了关于两个女孩的安排,随后,冯志望着白大成,说道:“白大哥,你们想没有想过搬出去生活?”
“搬出去?搬哪儿?”白大成惊讶地问道。
“搬到沟外去生活,比如乡政府附近之类。”冯志装着随意说道。
“我们做梦都想搬出去,可是现在的土地全部下户了,那里哪有我们的责任地?没有土地,我们又怎么生活?”白大成眼里的亮光只闪了下,就不见了。
第六十三章扶贫的试点工程
通过对岩洞沟的调查了解,冯志知道要想让岩洞沟的村民彻底摆脱贫穷,只有搬出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过这土地问题,却是横在面前的首要问题。
搬到外面去,找个地方修房屋,这倒是小事,更重要的问题,是让这些村民如何在外面解决自己的生计问题。当然,要想在外面也划给这么多的土地,那是根本不可能的,除此之外,就只有想其他的办法。
“白大哥,如果不搬出去,你认为有其他办法让岩洞沟的人摆脱贫穷吗?”冯志紧盯着白大成问道。
白大成艰难地摇了摇头。
冯志看着白大成,说道:“白大哥,你是岩洞沟的领头人,带领全沟的人摆脱贫穷,走上富裕之路是你的责任。有些问题,我觉得只有转变观念才行,既然这岩洞沟条件太艰苦,那就只有想法搬出去,树挪死,人挪活。至于以后的生计问题,我认为可以慢慢想法。”
冯志说到这里,突然想起在岩洞沟看到的那些背蒌之类,全是用藤萝编的,还十分精致,他眼睛亮,问道:“白大哥,我看了你们沟里的那些背蒌,编得还不错,你们沟里会这种手艺的人多吗?”
“你说的是编背蒌啊,我们沟里的人,农闲的时候,也没有别的事做,就编点自己用的东西,这沟里的人差不多都会这个。”白大成不知道冯志的用意,但还是照实说道。
冯志的心里有了初步的方案,不过这个方案还没有向周县长汇报,他也不好向白大成细说。
第二天,白大成亲自送冯志到了夹沟乡政府,冯志在那里等了三个小时,县扶贫办的那辆越野车来了,冯志和林国连张腾远他们告别,上车回到了县里。
周县长还有三天就要回来了,冯志自然还有些东西要准备下。
到了周县长回来的第二天,冯志和伍小勇来到江城,接上周县长,直接回到县里。
在回来的路上,冯志把自己这段时间下去调研的情况,详细向周县长进行了汇报,周县长听到他介绍岩洞沟村民的艰苦生活,也不由得感慨万分,周县长虽然并不是江城的人,但在江城生活多年,早已熟悉了都市的生活,根本不能想像在下面的偏远地方,还有这样落后闭塞的生活。
“小冯,听你的介绍,要想让岩洞沟的百姓真正摆脱贫穷,除了搬出那里,还真的没有其他办法,我看我们县里的扶贫思路确实应该改变了,再搞那种毛毛雨的形式,确实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周帮成若有所思的说道。
到县里的第二天,冯志把自己这段时间调研思考的成果,交到了周帮成的手里,按冯志的提交的建议,县里的扶贫,不再搞平均主义的形式,而是以产业扶贫和异地搬迁为主,那就是说,先把那些生活在最艰苦的地方,根本不能发家致富的贫困户搬到条件较好的地方,最好是挨近场镇的地方,通过租用那些外出打工的农民的承包地,搞特色农业的方式,逐渐摆脱贫穷。
当然,如果条件许可,还可以迁到县城附近,让这些村民到工厂做工等。
周帮成仔细看了冯志所做的方案,并用笔在上面做了不少记号,然后把冯志叫到自己的办公室。
“小冯,我看了你的方案,应该说比较全面,而且操作性很强,不过,我认为如果在全县下子铺开,肯定不很现实,我有个想法,先进行试点。这样,你先就岩洞沟那三十二户,做个扶贫方案出来。”周帮成知道这步子不能迈得太大,所以决定先进行试点,按冯志的规划,把岩洞沟的三十二户搬出来,按每户五万元预算,需要百六十万,这次省里给了五百万的扶贫资金,挤出百六十万来,周帮成认为还是有把握的。
“好的,我这就去拟定方案。”冯志见自己的提议获得了周县长的支持,心里十分高兴。
这异地搬迁,住房建设并不是主要的,划块地让他们建房,并不困难,困难的是如何让这些搬出来的百姓找到条致富的路。
最初的时候,冯志的想法是把岩洞沟的老百姓迁到夹沟乡政府附近,不过后来他仔细调查了下,觉得这个方案并不理想。首先,夹沟乡政府的交通并不好,再加上那里本身就比较闭塞,如果迁到那里,安置和土地的置换承包,都不是件容易的事。而县城附近,有不少的村民到外面打工去了,如果由政府出钱,把他们手里的承包地转包过来,应该比较容易。
当然,让这些搬过来的百姓,拥有原来那样多的土地,那是不可能的,但如果引导这些人种大棚蔬菜什么的,养活家人应该没有问题。
回到办公室,冯志又伏案辛苦了两天,终于把岩洞沟百姓的扶贫方案做了出来,周帮成看了后,还表扬了几句。
新阳公路工程的事,也不知秦纲怎么操作的,鹏达公司再也没有提出停工,当然,这段时间,县政府这边的几个领导,纷纷到省里或者市里活动,好像也跑下不少钱来,不过这些事冯志只是耳闻。
关于县里的扶贫工作,周帮成先给秦纲县长汇报了下,秦纲认真听了他的汇报,在脑子里思考了半天,说道:“周县长,你这个思路我个人觉得不错,我们县是国家级贫困县,可是在扶贫工作上的效果却并不明显,究其原因,就是我们县的扶贫思路有问题,如果还停留在发点扶贫款的水平,我们县的扶贫工作,绝对没有大的改观。不过,我觉得这个异地搬迁扶贫的事,还是要慎重,毕竟这里面涉及到方方面面,我支持你的那个先试点,等成功后再全面推进的想法,先在小范围里试验下。”
有了秦纲县长的支持,自然还不够,这事还得让孙书记支持才行,虽然自己分管扶贫工作,但这扶贫工作牵扯到很多利益纠葛,没有县委的支持,到时怕会遇到不少阻力。
在孙书记的办公室里,孙振林坐在老板椅上,认真听了周帮成的汇报,又想了会,说道:“帮成县长,既然县里让你分管扶贫工作,这事你作主就成。不过,有些事还得慢慢来,为了稳妥起见,既然岩洞沟的老百姓这样艰苦,可以先拿岩洞沟试点,当然其他乡镇也要适当照顾下。”
有孙书记和秦县长的支持,这岩洞沟的搬迁,作为今年扶贫工作的试点,在常委会上顺利通过了,当然,作为让步,周县长还是把另外的三百多万扶贫资金的使用,忍痛割给了其他的领导。
扶贫工作的实施单位是县扶贫办,这大的方针定下来后,具体的事自然就交给了县扶贫办负责。当然,这岩洞沟的搬迁,并不是个简单的工程,它涉及到夹沟乡和城关镇,特别是搬过来的百姓的宅基地的调整,还有如何从镇关镇村民手里转包土地的问题,更为复杂。
为此,周县长专门把夹沟乡和镇关镇的党政把手叫来,当然县扶贫办的江朝扬也参加了会议。
在会上,周县长专门就县委关于将岩洞沟的搬迁作为全县扶贫的试点事,详细讲了遍,然后就让夹沟乡和镇关镇的党政领导谈看法。
林国连的夹沟乡,在全县排名最靠后,自然不好先发言,于是城关镇的党委书记谢昌树说话了:“周县长,既然让我们发言,我也就不客气了,我先谈谈自己的看法,如果有什么不对的地方,还望周县长批评指正。”
谢昌树今年四十二岁,作为城关镇的书记,他有种无与伦比的优越感,虽然周帮成是副县长,但他心里并没有完全把这个从省里下来的副县长放在眼里。
周帮成只是点了点头,并没有说话。
“首先,感谢县委县府,把接收岩洞沟三十二户贫困户的任务交给我们城关镇,说实话,我刚才听了周县长的介绍,才知道在我们县还有这样落后贫穷的地方,帮助这些贫困的老百姓摆脱贫困,走上富裕之路,是我们应尽的职责。不过,这三十二户百姓,从夹沟乡搬到我们城关镇,并不只是搬个家那样简单,他们还要在我们城关镇生活辈子,如果没有稳当的生活来源,恐怕他们的生活水平,还不如呆在岩洞沟。刚才我算了下,这宅基地的划拨,至少每户需要三千元,再加上从本地村民手里转包土地,份至少要五千元,按家两份土地算,这至少要万元,再加上住房建设什么的,这五万元,根本不够。周县长,县里能不能多给点?”
按县里的决定,县扶贫办每户五万元划拨给城关镇,城关镇负责做好土地的调整,宅基地的划拨和岩洞沟三十二户百姓的住房建设。当然,这三十二户百姓,按照县里的意思,还是集中安置,单独成立个村民小组。
周帮成听到谢昌树这话,那眉头微皱了下,不过并没有表露出来,而是转向林国连:“林书记,你也谈谈吧。”
第六十四章齐经理是曹艳容的舅舅
林国连看到周帮成望向自己,想了下,说道:“周县长,既然谢书记说城关镇接收我们乡里的三十二户贫困户有问题,我看要不这样,就让我们乡里负责安置吧,,我们也不需要县里增加钱。”
林国连是老资格的乡党委书记,自然看不惯谢昌树那副倨傲的样子,而且就是按每户两万元扶贫资金划到乡政府,只要安排得当,应该还有节余,毕竟这异地扶贫搬迁,不可能让政府把切都安排好,搬迁户也应该出部分钱的,当然这钱可以采用无息贷款的方式解决。
谢昌树没想到林国连竟然会这样说,顿时那张脸就变得有点铁青。这部分试点的贫困户安置,县委已定在了城关镇,你林国连想把它拉回夹沟乡去,这算怎么回事?
“老林,你这是什么意思?我不过是把具体情况向周县长汇报下,并不是拒绝接收你们这三十二户贫困户,我们镇政府把土地和宅基地都调整好了,你不会让我们又调整遍吧。”谢昌树狠狠地瞪了林国连眼。
林国连并没有把谢昌树的不满放在眼里,他已从别的渠道知道,孙书记已有调整自己位置的意思,反正最多就是把自己这个书记给撤了,想通了这些,他也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江朝扬在边看着,张嘴想说什么,不过看到周县长没有表态,就又把想说的话硬压了回去。
“呵呵,老林,既然谢书记他们的城关镇已作好了接收的准备,我看还是把这首批异地搬迁安置的贫困户安排在城关镇吧,毕竟县里也是第次搞这种试点,城关镇的条件,比你们夹沟乡好得多。这样,我在这里把具体工作安排下,夹沟乡负责做好这三十二户贫困户的思想工作,动员他们做好搬迁准备,而城关镇则做好接收的准备,还有就是妥善安排好搬过来的贫困户的生产生活问题,确保搬得来留得住住得好。”说到这里,周帮成转头望着江朝扬,“朝扬主任,你们扶贫办负责做好统筹协调工作,帮助夹沟乡和城关镇解决些技术性的问题。”
随着周帮成的锤定音,这岩洞沟三十二户贫困户异地搬迁的事算是正式确定下来。不过,其他乡镇的扶贫工作,还是沿用以前的模式,上面划下来的五百万扶贫资金,很快就在县委领导的插手之下,下划了三百万到乡镇,而剩下的两百万,除了六十四万被划到了城关镇,专门用于三十二户贫困户的搬迁安置外,其余的资金,暂时被周帮成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忙完这事,周帮成回了趟省里,这次他把冯志也带了去,到了省城,他让冯志和伍小勇寻了家宾馆,先住下休息,自己则回家里去住。
因为周县长又有段时间没有回家,所以这天干脆放了冯志和伍小勇的假。张竹雅的毕业论文已经过关,只等拿毕业证和派遣证了,反正她作好的回新原县的准备,所以也没有去跑什么关系之类。于是两人自然又是江城诳了回,晚上的时候,两人跑去吃了顿西餐,饭后,本来冯志不想让张竹雅回学校的,可是张竹雅听冯志说这次是出来公干,怕周县长晚上临时有事找他,逼着冯志回宾馆去,她自己则回到学校去了。
冯志没有办法,只好回到宾馆,和伍小勇躺在床上看了半夜的电视。
第二天中午,冯志接到周县长的电话,让他在花园大酒店订个包间,准备请人吃饭,桌,人数有六七个,同时把相关的标准要求也作了交代。冯志听了,急忙跑到花园大酒店,可是大堂经理却说晚上没有包间了,冯志听,心里却是沉。
周县长让他准备包间请客人吃饭,如果自己连这点小事都弄不妥当,那还不在周县长心里留下不能干的印象?他在脑子里紧张地转了几个来回,杜波是第个从脑海里冒出来的人,但他随接就打消了找杜波的念头,则杜波对自己的关照那是太多了,他不想为了这点事再去请他想办法。二则也怕杜波和这酒店并不熟悉,自己说了,那不是让他为难。
第二个闪现出来的人是曹艳容,曹艳容是江城市政府办的人,而且前两次和她吃饭的时候,发现她似乎和这些酒店之类的十分熟悉,就算这花园大酒店她不熟悉,想来她也能想到办法。
曹艳容接到冯志的电话,立即高兴地问道:“冯志,什么时候到的江城,怎么不提前联系下?”
“呵呵,艳容姐,我这不是担心你这位大领导公务繁忙,抽不出时间来接见我们这些乡巴佬吗?”冯志在电话中调皮地笑着。
在几个同学中,冯志和曹艳容向十分亲近,而且两人有时还斗斗嘴什么的,不像和杜波相处,两人般是有事说事,很少开玩笑。
“我再怎么繁忙,也不敢不接见你啊,既然你来了,等我下班后,把江永芳和杜波他们约出来,好好喝顿酒。”曹艳容迅速安排起来。
“呵呵,艳容姐,今晚怕不能聚了,我正有点事准备找你,看能不能帮忙呢。”冯志笑了下,说道。
“你有安排?什么事?你说吧。”曹艳容听冯志的口气,今晚有其他安排,就直接问道。
于是冯志把领导让自己在花园大酒店订包间的事说了,曹艳容听,顿时满不在乎地说道:“冯志,是这事啊,这样,我打电话先问问情况,会回你话。”
放下电话后不到十分钟,电话就又响了,冯志看是曹艳容打来的,就有点紧张地接起来。
“冯志,包间的事我已说妥了,你直接去找齐经理,他会给你安排。”
听到这话,冯志连说了两声谢谢,然后挂断电话,找到齐经理。
齐经理是个矮胖的中年人,脑袋上不多的几根头发,梳得丝不苟,听到冯志介绍说是曹艳容让找他的,顿时脸上浮出灿烂的笑容。
“你好你好!你就是小冯同志啊,真是年轻有为,艳容已经把情况说了,我这就让人带你去看房间。”说着,齐经理挥手叫过个领班模样的服务员,让她带冯志上楼去看房间。
冯志说了声谢谢,跟着那个领班,到了二楼,走进个叫荷叶厅的房间,冯志发现这个包间布置得十分雅致,而且里面也很宽敞,就点了点头。
“冯先生,你还有什么吩咐?”那个领班十分恭敬地问道。
冯志按周帮成县长的交代,让她们准备好酒菜,等着周县长和他所约的人前来。
到了六点钟,伍小勇把周县长接了过来,周县长在冯志的陪同下,先检查了下冯志的安排,感觉比较满意,然后就让冯志跟着他下楼,在大厅里等着他所约的人前来。
齐经理看到冯志陪着个领导模样的人坐在大厅里,就笑着过来打招呼,冯志没想到这齐经理态度竟然这样好,自然对周帮成作了介绍,周帮成面对齐经理伸出的热情的双手,只是简单地握了握,说了句齐经理你好,就不再多话,齐经理听冯志介绍说面前这位是周县长,心里也没有怎么把他放在眼里。
他开的这家花园大酒店,接待过的官员多得海里去,就是市长之类的正厅级官员,他也认识不少,没想到个处级干部,却是这般大条。
不过齐经理也算是个见过世面的人,知道有这般气度的人,要么本身并不简单,要么,就是装腔作势,但看周帮成那份沉稳的气势,似乎前者居多。
他礼貌地敬了支烟给周帮成,又递了支给冯志后,说了句失陪,就先离去。
不过齐经理还是多了个心眼,他回到办公室,就给曹艳容打了个电话。
“艳容,你那个同学的领导,就是那个好像姓周的县长,有什么来头?”
“舅舅,你怎么想起问这个问题?”曹艳容正在收拾办公桌,准备下班,接到舅舅的电话,不由好奇地问道。
“呵呵,舅舅察觉那人并不简单,所以随便问问。”齐经理笑了笑说道。
原来,曹艳容的妈妈是齐经理的亲姐姐,这也难怪冯志说在花园大酒店订不到房间时,曹艳容并不担心。
这也真应了那句无巧不成书了。
“那人啊,名叫周帮成,是从省委办公厅下派到阳平市新原县任副县长的,他原来是省委杜副书记的秘书。”曹艳容把周帮成的底细说了出来。
曹艳容在江城市政府办工作,对省里的情况,还是比较留心,上次聚会以后,她就通过自己的渠道,了解到了周帮成的底细,而且最后还通过杜波进行了证实,只是杜波让她别把这些情况告诉冯志。
杜波并不想让冯志知道自己曾为了他的事,和周帮成打过招呼。
第六十五章周县长要发火了
在大厅里等了大约半个小时,就见两辆小车驶了过来,周帮成看车牌,笑着站起来,带着冯志迎了出去。
那两辆车在大厅外停下,个机灵的小伙子,迅速从副驾座上跳下车,敏捷地拉开后面的车门,用手护住车框,然后个身材较魁梧的中年人脸严肃地从车里下来,不过看到站在大厅门口的周帮成,那脸上却挂着抹微笑,迈着雄健的步子,向周帮成走去。
另辆车这时也停好了,从车里下来三个人,其中还有两人长得十分漂亮的女子,这几个人也笑着跟在那个中年人的后面,向大厅走来。
周帮成迎上两步,伸出双手,和那个中年男子热情地握在起,并摇了两下,口里热情地说道:“曾厅长,你好你好!”
“帮成县长,让你久等了。”那个叫曾厅长的男子,口里淡然说道,不过那表情还是有几分亲切。
随后,曾厅长又把跟在后面的那几个人向周帮成进行了介绍,原来,那个曾厅长其实是南江省交通厅的常务副厅长,名叫曾朝阳,而后面那辆车上下来的,则是南江省交通厅综合规划处的李阳处长孙艳副处长和陶晓玲副处长。
曾副厅长把这几人进行了介绍后,那个李阳处长得知面前这个人,不过是下面县上的个副县长,那表情就显得有点敷衍,而孙副处长和陶处长,则可能是女人心细,从曾厅长那里看着点什么,反而对周帮成显得十分热情。
几人握了手后,在周帮成的陪同下,来到了定好的包间,冯志因为周帮成提前作了交代,自然是跑前跑后的张罗。
几人到了包间里,曾朝阳和周帮成推让了几下,最后还是让曾朝阳坐在了上位,不过周帮成并没有挨着曾朝阳坐下,而是空出了个位置,曾朝阳见此,心里猜到周帮成应该还请了人,但周帮成没有说,他自然也没有多问。
本来按级别,应该是李阳挨着曾朝阳的,但不知道是有意还是无意,却是孙艳笑着挨着曾朝阳,而陶晓玲又挨着孙艳,李阳坐下后,曾朝阳的秘书牟业则坐在挨着冯志坐在最末。
几人边喝茶边说了回儿闲话,就见到包间的门被推开了,个戴着眼镜,脸严肃深沉的四十上下的男人走了进来。
“黄哥,来来来,坐这边。”周帮成看见这个男人,顿时脸上露出愉快的笑,站起来热情招呼。
那个男人扫了眼室内,向周帮成点了点头,看到曾朝阳,又淡淡地点了下头,口里说道:“曾厅长也在啊。”
曾朝阳听到门被推开,仔细看来人,顿时脸上堆满激动的笑脸,跟着周帮成站起来,听到那个戴眼镜的男人的话,立即显得无比真诚地说道:“黄部长,你好你好!”
黄部长在周帮成和曾朝阳的热情相邀下,也没有客气,直接就过来,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