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从小生活在京城,接受过良好教育,并长年累月受到家庭氛围熏陶的王芳来说,就像高高在上的仙女,完全不是从小在泥里打滚,土里土气的大芳能比的。也许素颜方面并不会比王芳差多少,但气质、衣着谈吐方面完全就是天壤之别,大芳原本打算要讨好左小右,从而努力争取成为左太太的想法,从一开始就被王芳击打的粉碎。
大芳神色黯然,心说:是啊!少爷这么好的人,也只有城里女人才配得上他。
……
饺子很快煮好了,左小右也把王芳介绍给了大芳、小芳认识。当王芳和小芳得知两人居然同名同姓的时候,不禁觉得有趣。这也没办法,王芳这个名字实在太普遍了,这个时代,叫什么芳啊!红啊!英啊!莲啊的女人实在太多了,放眼全国,至少能找出几千个同名同姓的,王芳这个名字过于普遍,搞不好能找出几万个。
吃饭交流的过程中,王芳似乎也比较喜欢这个和自己同名同姓的小妹妹,至于大芳……王芳总觉得她心眼有点多,这让王芳有些警惕。
“小芳,你以后有什么打算?”王芳忍不住开口问道。
小芳放下碗筷,道:“我也不知道自己能干什么,但少爷说让我在家学习几年,以后再想办法给我找个合适的工作。”
王芳点点头:“你们都不认字,的确是个大问题,多学点文化是好事。”顿了顿,扭头看着大芳:“你呢?”
“唔……”大芳把嘴里的饺子咽下去,道:“我跟小芳一样,先多认识点字,给少爷当个保姆,等以后看看有没有机会赚点钱,把妈妈接到城里来住。”
王芳不置可否的点点头,没再多问。
吃过午饭,左小右和王芳手拉手,带着大芳、小芳在附近转了转。菜市场、公共澡堂这些地方都要认识,两个女孩还不会骑自行车,这也要学,不然以后去菜市场太耽误时间。
临近傍晚的时候,左小右送王芳回家。今年过年左小右没去王家拜年,今天刚好补回来。
到了王芳家,左小右见到了王芳的爷爷和父母。虽然王芳的父亲兄弟姐妹很多,但其他人都在婚后搬出去住了,只有王芳的父亲留下来,照顾年迈的老父亲,所以才能占据这么大一片四合院。其实这四合院就是王家的祖产。不过其他的兄弟姐妹也没吃亏,姐妹就算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兄弟则在老爷子的安排下各有事业,不愁房子。
话说回来,这个时代的房产真的不值钱,王芳家这片四合院放到三十多年后的确能卖个大几千万甚至上亿,但在这个时代,几万块钱就能买下来。
别以为几万块钱少,这个时代的万元户就相当于暴发户。哪怕京城的普通工人的工资也才几十块而已,要不是因为事业单位是能管一辈子的铁饭碗,怕早有一大帮人下海经商了。
这个时代,下海经商就和保安、清洁工一样被人歧视,上班,有个稳定的工作才是主流。这种情况直到八十年代后期才出现转变,当然,那时候国民的道德、节操也渐渐被丢弃了。
其实想想也有些后怕,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确空前发展了经济,也制造了一大批的有钱人和中产阶级,但思想道德建设却没有跟上,导致二十一世纪最初那十余年,全国上下都充斥着负能量,很多外国人,包括国人自己都觉得自己的国家没希望,早晚完蛋。万幸华国出了个习大大,苍蝇老虎一起打,加强思想道德作风建设,短短五年时间就扭转了社会风气。
虽然五年时间太短,总会有很多问题来不及解决,但比起此前那些年,社会风气真的好太多太多太多了,相信只要坚持这样的思想道德建设,国人早晚会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丰收(我真不是写文宣啊┑( ̄Д ̄)┍)。
“爷爷、叔叔、阿姨,给你们拜个晚年了。”左小右把带来的礼物递了过去。
王芳的母亲满脸笑容:“来就来吧,还带东西,以后别这样了啊!唔,这是什么啊?”
左小右的礼物是个包装盒,看起来挺大的,但拎在手里有点轻。
左小右呵呵笑道:“阿姨,这是我在老家深山里挖到的野山参,有八十多年份,用来泡酒再好不过了。要是有什么毛病,切一片含着还能治病。对了,熬汤喝也特别补。”
“野山参!?”野山参不管在任何时代都是名贵的东西,而且八十年份的野山参绝对不短,王芳父母和爷爷一听这是一颗八十年份野山参,顿时惊讶不已。
“快,给我看看。”老爷子最是迫不及待,王芳的母亲不敢怠慢,连忙把木盒递过去。老爷子把木盒放在茶几上,小心翼翼的将木盒打开,看到了里面那一株黄橙橙的野山参。
一股参香扑面而来,老爷子深吸一口气,眯眼享受片刻,随后上手看了看野山参的总体状况,脸上笑容越来越浓:“果然是八十年以上的老山参。”抬头看着左小右,笑道:“你这孩子有心了。”
左小右笑着摆摆手:“反正是山里挖的,就是包装盒花了点钱,算不了什么。”
“就是的,一颗人参又不是什么名贵的东西。”王芳如此说道。
“你这丫头,真是什么都不懂。”老爷子笑着摇摇头:“普通的人参当然不名贵,但野生的老山参可遇不可得,这八十年份的就更难得了,放到同仁堂,这么一颗能卖几万块。”
“啊!?”王芳双手掩口:“那……那不是能把咱们家都买下来?”
“差不多。”老爷子点点头,笑道:“现在知道小左多看重你了吧!”
一番话让王芳又羞又喜,看着左小右的眼神水汪汪的,似乎能滴下水来。
王芳父母惊叹之余,对这个未来女婿愈发满意,这个时代,钱真的很值钱,一千块的购买力和三十多年后的十万块没什么差别,这株野山参价值数万,相当于后世的几百万。想想一个丈人、丈母娘看到自己未来女婿上门送的礼物都值好几百万,心里能不爽吗!
………………………………
第十章 第一桶金
元宵节过后,左小右的生活重心又回到了学校,大芳、小芳也开始适应了在京城的生活,除了每天的家务活、洗衣做饭之外,其他时间就是在按照小学课本读书认字。除此之外,数学也是要学的,光认字可不行,基本的数学算法也要明白,不然很容易吃亏。
大芳、小芳学的都很认真,不过大芳对数学学的更认真,天分也更好,小芳则是语文学的很快,数学虽然不如大芳,却也在水平之上。两女的进度让左小右非常满意,按照这样的进度,大概三年左右,两女就能完成小学课程,也许还能学一部分初中课程。
左小右的目标就是,在他大学毕业以前,让两女完成初中课程的学习。在这个时代,只要不是那些搞科研技术的,有初中的学识差不多就够用了。不过如果可能的话,左小右还是希望两女到时能更进一步的学习一些专业知识。
比如大芳,这么爱算计,学习财会再合适不过了。而小芳,感觉可以学学工商管理。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左小右觉得两女都可以成为人才,尤其是小芳,左小右对她抱有更高的期待。
至于两个女孩现在的收入?左小右每个月给两个女孩各开50块钱,而且管吃管住,这收入连普通工人都要羡慕。哪怕是京城的普通工人,月收入也就几十块钱,两个女孩才十五六岁年纪,收入就已经比普通工人还要多了。
话说现在京城一个油饼八分钱,一碗豆浆两分钱,就算饭量大一点,两毛钱也能吃个饱饭了。至于现在最贵的冰棍就是雪人冰棍,一毛二一根,最便宜的冰棍只要二分钱,如果是普通的一家三口,一个月的生活费大概五十块就够了。
两个女孩平时根本没什么生活花费,顶头就是给自己买身衣服啥的,衣食住行都可以在左小右家里解决。两个女孩都很节省,如果不是买衣服什么的,每月花费绝不会超过五块钱。剩下的钱两个女孩舍不得花,都会存起来。
左小右帮她们办了存折,这时代连用存折的人都不多,实在是人们收入太少,办存折没什么必要,而且在电子支付出现以前,国人更喜欢现金消费,所以有钱一般会放在自己家里。当然也有些马虎的人把钱随手藏在是很么地方,却忘了藏在哪里,等十几年后找到的时候,发现都被老鼠、虫子啄烂了。
两个女孩受到左小右的影响,对理财也有了一定的认知,这个时期国家到处都缺钱,如果把钱存在银行里,利息还是不少的。以两个女孩目前的经济头脑,做生意肯定不行,投资更不用说,所以还是存在银行里吃利息最好。哪怕每年就三两块的利息,也足以让她们心动。
其实左小右记忆中存款利息最高的是九十年代初期,好像最高的年息达到了将近15%。也就是存100块钱的死期,一年后就能拿到115块。
对于经济发展迟滞的国家或地区来说,这简直就是捡钱。但国内九十年代的经济正是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快速成长时期,存银行吃利息虽然不错,但还是不如投资做点生意赚钱。尤其是九十年代的股市,简直就是疯狂的抢钱时期。那时候京城马路边卖菜的老太太都会每天看看股市信息,实在是那个时代的股市成长率太爆炸了,造就了无数的暴发户。
……破产跳楼的更多。
股市这种东西,就连庄家都不敢保证100%的赚钱,更不要说小小股民了。左小右对股市这种东西是深恶痛绝的,与其说对股市深恶痛绝,更多的还是对那些没什么本事,却总想着一夜暴富的赌徒深恶痛绝。
有多少本事吃多少饭,没本事就去学,整天想着不劳而获,这种人十分可耻!也会给那些真正有本事的人带来负能量。学艺十年,却还不如没学过艺的过得好,那还学艺干什么?
对社会中下层的人来说,他们不求别的,只求公平对待,如果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连公平、公正都无法保证,让社会中下层的人看不到希望,时间久了,肯定会想方设法的推翻这个不公正的社会。实在不能推翻,大不了还可以偷渡出国。
为什么会有很多穷人会想着偷渡?无非是在国内看不到希望罢了,如果给他们希望,谁又舍得离开熟悉的家乡,前往未知的异国他乡打拼呢!
所以一个国家,一个社会,要想长治久安,一定要做到最基本的公平、公正,当然,还要有良好的治安。在保证良好治安的前提下,又有最基本的公平、公正,以及无比美好的前景,全世界的人都会主动往这边跑。
追求幸福、舒适的生活是人类的本能,只要国家能提供好的就业环境、社会福利,谁又会拒绝呢!
在这个八十年代,其实什么都无法保证,唯一可以保证的就是广阔的前景。左小右的内心总有个声音告诉他,既然来到这个时代,不做点什么怎么行呢!
既然决定要做点什么,左小右首先要做的就是吸收足够的知识,只有了解了那些知识,他才能着手布局。
前不久,左小右把两颗百年老山参卖给了同仁堂,得到了十万块钱。
唉!三十年后,这两株百年老山参肯定能卖个大几百万,现在却只有?
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