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9部分阅读

作品:马克让的中国结|作者:霜夜紫瞳|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9 01:49:00|下载:马克让的中国结TXT下载
  ㄉ稀4铝銎鹇兑姿浚呷焕氤恕?br/>

  马克见情况不妙,立刻追进厨房,两人在洗碗池边吵了起来。马克说,跳舞也有失手的时候,用不着生气。露易丝亮出手上的假胸毛说:“这就是你朋友干的好事?”

  “演出可以化妆,有什么大惊小怪的。”马克为联续开脱。

  露易丝将马克撵出厨房。马克出来后,又见郝联续像干了错事的人样自我愧疚很是后悔,而仪君则在旁宽慰他。马克抓起围腰怒气冲冲走上前向联续喊道:“喊你洗碗,你却在这儿聊天。”

  郝联续心领神会,拴上围腰溜进厨房。马克刚要与仪君套近乎,结果厨房门响了,郝联续被露易丝倒身剩菜赶了出来。仪君见状就和郝联续离开了餐厅。

  马克瘫坐旁,身后的舞台仍在继续表演,他不知接下来该如何“换牌”。

  第十六章摊牌

  就在薪桂公司按部就班地开展新原料栽培试验时,沃氏总部突然给布莱恩发来急电:“公司受次贷危机冲击,若项目近期不能通过审批,就做撤资打算。”

  千虚拿着布莱恩送来的这份电传,额头上立刻急出了汗珠。

  接着,又有消息传出:“绿川开发区准备招标了,另家公司的燃料项目可能会中标。”这令千虚打了个寒颤,心想:时值国际原油价格窜升至每桶140多美元之际,公司上下紧密锣鼓准备在生物燃料上大干场的时候,不能出纰漏,如有闪失,项目近期获批的可能性就更小了。至此,千虚立即召集相关人员商讨对策。

  公司里千虚的几个心腹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不管我们是种高粱还是栽麻疯树,不搬掉牛未来这个拦路石,发财之道就不会畅通。有的人扬言,要教训环保局的人。有的人提议,特别是那个李仪君坚决反对我们的项目,给她钱,她不要;给她好处,她不拿,喝了几天洋墨水就自以为了不起,高谈什么粮食比燃料重要耕地不能占用,还鼓动理查德来讲什么和解。结果,时间浪费不说,还错过高油价的赚钱良机,到头来他们又要搞什么公开招标。这不是耍我们吗?敢跟我们斗,真不知天高地厚,定要杀杀她的威风。

  会上,马克能听懂部分中文,当他听到众人出言不逊地议论李仪君时,他深感不安,并对他们说:丘波的油电混合动力车项目技术并不成熟。万邦的纯电动汽车需要充电,而中国的电厂主要靠煤炭,在碳捕获技术未掌握前,只可能在小范围内推广。所以,绿川开发区优先批准这些项目的可能性很小,而前景最看好的还是我们生长在贫瘠山区的生物燃料。即使招标,我们也能胜出。

  “什么招标?你不懂私下交易吗?”有人嘲弄马克的单纯。

  理查德直在听身边的中文秘书翻译,这时他开口表示:“我看了绿川环保局出具的关于我们的乙醇燃料环评报告,并不令人信服。因为这个报告就是他们环保局下属机构撰写的,这样的游戏规则是不公平的。因此,我们应该提出另找家双方信赖的公正权威的环评机构评估,甚至可以请海外的专家参与。”

  布莱恩说:“中国不是有句古话,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我看,我们应该准备份危机应对预案,以防环保局突然变卦。千先生,我们投入很大,不能失算啊。”

  “千总,快拿主意吧。”些手下人也请求道。

  “我们当然有处理危机的计划,只是不便在今天的会上公开。”千虚胸有成竹地站起来,左手挥,“散会!”

  会后,千虚单独向军师吴谋问计:“你有什么法子?”

  “明的不行,就来暗的。”吴谋提出个敏感的话题,他见千虚还不明白,便来回踱步自言自语,“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查!”千虚下达了密令。他要动员公司的切关系和资源,找出牛未来和李仪君等人的重大过失。多年闯荡江湖的经验告诉他,不管与谁做交易还是决斗,先抓住对方的把柄,自己就输不了多少。

  千虚将此事交由吴谋处理,他对军师是信任的,虽然吴谋近年才归顺他。早年,吴谋叫尤谋,他还有个大哥叫尤勇。以前,两人跟随位矿老板在山沟里打游击,专吃国营矿山的“矿渣”,在他足智多谋地运筹下,老板发成“熊猫”了,而他还是皮包骨头的“四眼狗”,工资虽说是全公司最高的,但比起老板股本的增长却是场龟兔赛跑。于是他发起了改革分配不公的地下活动,倡议给职业经理人配干股分红利。这下激怒了处于最高食物链的老板,为了平息内部纷争,他将尤谋下放到井下挖煤。尤谋自尊心高涨,摔眼镜起义了,还拉走公司班人马,另立山头,建起了自己的队伍。然而,命运是否早有安排,当新公司挖空了半座山后,突然在天夜里,煤矿垮了。大哥尤勇把弟弟尤谋算在被埋的矿工里,让他顶替个叫吴谋的遇难矿工,这才躲过了警方的追捕。就这样,大哥尤勇坐牢几年出来找到小弟时,尤谋已整容改名叫吴谋了,还成了辅佐千虚的高参,并在房地产市场呼风唤雨,搏得正酣。吴谋智力出众,但手无缚鸡之力,为了提高公司的执行力,他让体格粗壮练过武的大哥组建支拆迁保安队专门对付“钉子户”。此后,尤勇吴谋兄弟二人文武,为千虚整顿拆迁市场秩序,储备土地,提高楼房产量,立下了汗马功劳。

  不出吴谋所料,周后,各路刺探情况的人员陆续回来向他报吿:李仪君开的油电混动汽车是丘老板送的,其中定有猫腻。

  吴谋等人露出了狡诈的笑,出击的机会来了。几个人合谋算,决定先收拾李仪君。

  “怎么处理?她可是理查德的学生啊!除非将理查德调开。”吴谋说。

  “还有那个马克和李仪君来往频繁,他们经常会面,两人关系暧昧。”又有人提醒道。小说上传分享

  第十六章二

  会后,吴谋找到布莱恩,向他讲明,绿川开发区有可能会批准丘波的油电混动车项目,他们研制的电池系统只需加装在汽车后部,就可把任何种普通车变成油电混合燃料车,将汽车污染气体排放量减少,油耗下降。如果他们的申请获得批准,绿川开发区就不会再重视我们公司的生物燃料,情况对我们非常不利。

  布莱恩听后,十分不满,要他阻止。

  吴谋又向布莱恩透露了些他掌握的马克和李仪君的情况,问他如何处置?布莱恩说,公司不能干涉员工的感情和隐私,否则违法。

  “这里不是国外,违什么法?”吴谋说。

  “你知道什么?甜高粱乙醇燃料是马克在试制。想赶走他,我们就等着破产吧!”布莱恩发脾气了。

  “不是赶走他,是让他远离是非,不要成天拈花惹草,就像上次被丘波教训那样。马克回到蓝岛就会静下心来搞科研。”吴谋想缓和气氛,又建议请布莱恩派马克回蓝岛购买批甜高粱来中国试种,美其名曰,为下步用甜高粱生产燃料乙醇做准备。

  接着,吴谋又陈述了对理查德的不满,说他是李仪君的老师。布莱恩说,理查德是好律师,在蓝岛他的学生很多,从未发生过因对手是他的学生而出卖公司的情况。吴谋说,让理查德回避下也是为他好,反正这几天也在等绿川方面的回话,没什么会议参加,不如让他到中国内地去旅游,打硬仗也要精神饱满才行。布莱恩同意了这个安排,并向理查德和马克下发了工作指示。

  然而,理查德不同意旅行,他说,他是总部派来的,官司没有结果,他不能离开公司半步。马克也赖着不走。

  公司又派吴谋前来劝说理查德,问他对官司的看法。理查德说:“你们中国不是有句话,叫办法总比困难多,我看还是找个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好。”

  “如果找不到呢?”吴谋问。

  “需要智慧的时候拿不出智慧就如需要资金时找不到钱样,只能白白让机会擦身而过。”理查德双手摊耸耸肩。

  “理查德先生,我们的合作项目能否成功已到了关键时刻,为了不让遗憾发生,我们才建议你去休假,休息好了才能打恶仗。”吴谋很有城府地说。

  “官司没打完,我那里也不去。”理查德回答,“我听总部的指令,而不是布莱恩。”

  吴谋自讨没趣离开了理查德的办公室,他又去实验室征求马克的意见。马克不同意此时回国,他说,实验室还没有完全建成,此时引种会失败;再说,还要研究生物能源树走不开。

  吴谋的计划被迫搁浅。

  周,环保局开会否决了薪桂公司继续搞大高粱秆项目的折中方案,不过没有关死大门,表示还可以等待他们的第二套方案。

  当千虚从牛局长的手中接过这份通知时,公司的其它人都手脚失措了,只有吴谋反应快,他向千虚建议,要马克当面向环保局陈述公司的第二套方案:甜高粱。

  马克得到千虚意旨,便站起来讲到:国外有种甜高粱,可以在最干旱的地方长到3—5米高,也能抵抗洪涝灾害,它的高粱穗较多,可以作为粮食用来制作面饼或熬粥,也可以作为饲料用来喂养牲畜;同时,它的茎秆含糖量高,非常适合作燃料乙醇的原料。用这种甜高粱的茎秆生产乙醇,每耗费1个单位的能源可以产出8个单位的乙醇。即使在美国,甜高粱生产的乙醇也比玉米等粮食生产的多3倍。并且,它可以生长在热带亚热带温带地区的贫瘠土地上,生育期3—7个月,比甘蔗的效益还好,也不会威胁到其它作物的生存环境。

  牛未来和赵工对薪桂公司的突然举动感到不解。环保局赵工问:“当初你们公司为什么不种植这种甜高粱呢?”

  “因为引种需要个栽培试验过程。另外,我那时不在沃氏工作,并不知情。”马克回答。

  简短交谈几句后,牛局长表示,需等他们引种试验成功后,才能对这种生物质能甜高粱做出最终评估。

  回到公司,千虚召集薪桂高层开会。理查德批评吴谋在环保局的作法,说这样做,实际上是放弃了自己的权利而被迫接受什么第二套方案,很被动!很愚蠢!

  “理查德先生,那你觉得该怎样做呢?”吴谋不服。

  “反击!”理查德掷地有声地说:“我坚持我的意见,重新找家权威机构评估我们的乙醇项目是否环保。”

  “可是环保局会同意吗?”吴谋还是不服。

  “环保局不同意,法院也会同意,这是办案的法律程序。懂吗?”

  千虚同意按照理查德的意思去办,让他和范律师与环保局再商谈。

  第十六章三

  理查德气急败坏来绿川找仪君理论,在环保局的会议室,他说,既然磋商期结束,我方要求进行下程序,按世贸组织解决争端的方式,是成立专家组进行调查和裁决。我方对你们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的作法表示强烈不满,因为环保局也是当事人之方,这难有公平可言。因此,我方要求环评报告应由中立的国外科研机构重新评估,他们有国际承认的碳排放量检测标准。

  牛未来不同意薪桂公司提出的重作环评报告的要求,他认为环评报告长期以来都是由环保局做出,这是政府部门实施管理必需的行政权。否则,谁来规范维护市场秩序?

  这时,薪桂范律师讲诉了件怪事,他说薪桂燃料厂的配电罐由于没有标识而被质监部门查处,接规定要处5万元罚款。后来,由于公司托人说情,请客吃饭,质监局又依据市上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指导意见的“首查不罚制”,免于处罚,只是责令公司整改。

  “这就是你们常说的‘勾兑’。”马克在旁用中文说道。

  理查德抓住此事给予痛斥:“这说明什么呢?法律变成了儿戏!在个案件中,行政处罚可以从5万到20万元不等,甚至为零。这中间的自由裁量权太大了,执法部门可以根据案件的情节和涉及的金额等自由裁定处罚的轻重,而这里面又没有规定具体的详细的标准,叫人无所适从。于是,滥用权力的现象滋生了,人情案出现了,法规的公信力丧失了。我研究过你们的法律法规,内容与我们的差别不大,但执行有差异。而且这种没有细化量化规范的条款和标准实在太多。行政执法的随意性不但损害了政府的权威,而且还是造成政府官员执法人员徇私舞弊贪污的祸根!仪君,你是学法律干律师的人,你难道对这种戏弄法律的行径熟视无睹吗?如果你方不能给予我方平等公正的待遇,这个官司我们就不打了,我要建议沃氏公司马上撤资。”理查德红着脸说完之后,扬长而去。

  理查德的通严词斥责,无疑触动了李仪君的法治神经。她开始劝说牛局长,薪桂的诉求是合理的,法院也会支持。

  “难道你要我在外商面前放弃行政权吗?这和放弃主权有什么两样?”牛未来依然忿忿不平,“他是你的老师,你怕他,可我不怕。即使丢官,我也要守住绿川的环保大门。”

  “这不是谁怕谁,而是种转变观念的问题。”仪君讲道:“长期以来,我们政府部门习惯于靠行政权力管理经济社会事务。后来,提出依法行政,于是又多了条依靠法律管理的手段。可是这还不够,在涉及有关技术难题时,还应该有依靠科学技术进行管理的方式。目前我们环保局的环评中心,无论从公正性和技术性来讲,都不如专业的科研机构权威。既然绿川的生态环保是参照世界通用的标准,我们就应该找中立的国际权威机构评估他们的项目,这样做才能使外商口服心服。”

  “可他们提出要找海外的机构评估,那我们中国的尊严放在哪里?”牛未来仍想不通,“如果他们的项目通过了海外机构的环评,这是否意味着我们就应该批准这种燃料?”

  仪君回答:“我们的目的不是输赢,而是找到真正环保的生物燃料,如果权威的科研机构认定他们的产品符合国际环保标准,我们当然应该批准这个项目。至于找谁来评估,这事可以商量,就是世贸组织成立的裁决专家组也是来自世界各国各地区。”

  最后,仪君说服了牛局长。环保局便与薪桂公司协商,然后又咨询法院意见。承办法官建议:委托第三方对项目进行技术性环评是可以的,但环评时间费用结果双方都应认同,还要防止重复申请环评的可能。如果司法调解失败,就只能进行司法裁判。双方同意法官的意见,便将高粱乙醇燃料的环评分别交给国内的家大学和国外的蓝岛大学,由两家大学实验室共同做出环境影响报告书。

  千虚对理查德重新环评的方案并不抱幻想,而对马克的超级甜高粱则寄予厚望,为留后手,他请布莱恩让马克赶快回国引种。

  布莱恩找马克谈话,要他立刻回国引种甜高粱,至于建实验和麻疯树育苗的工作交给其它同事完成。他最后严厉地告诫马克:“记住,公司现处于危难之中,任何时候你都要以公司利益为重,任何时候你都要站在公司边。否则,就是拿自己的前途下赌注。”

  马克不理会他的忠告,仍以各种理由拒绝。无奈,布莱恩就去叫露易丝来做说服工作。露易丝也做不通,她感到马克不愿走是因为仪君。

  第十六章四

  露易丝赶来绿川找仪君帮忙。她见到仪君先不说马克的事,却把话题扯到环保上:“你认为绿川怎么样?”

  “风景如画,是建高档住宅和疗养的好地方。”仪君回道。

  “可以建成生态城吗?”

  “问题还很多,技术上的,经济上的些东西并不是单靠勇气和决心能解决的。”

  “那要靠什么?”露易丝又问。

  “关键是要转变思想观念。什么是发展?人需要怎样的生活方式才是既利于自己又惠及子孙?”

  “是啊,过去你们闹,现在又搞经济大革命。接下来呢,是生态大革命吗?世界期待着中国!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曾经说过,中国不会成为超级大国,因为中国没有国际影响的学说,中国出口的是电视机,而不是思想观念。”

  露易丝的话就像她学的社会学专业样充满了反省,使仪君看到她内心深处的思变,仪君回应说:“她的话其实是在讲中国的近代史,西方工业革命后,把中国甩在了后面,中国自然失去发言权。不过,历史证明,西方的生产消费方式也不是什么济世学说,它促使全球变暖。面对严峻的生态环境危机,世界期待古老的中华文化为世界领航纠偏。我相信中国有信心和西方道解决人类的危机。”

  “现在就有个解决生物燃料危机的机会。”露易丝抬高调子后,又亮出了此行的目的,她请仪君出面劝说马克回蓝岛引种甜高粱。

  “为什么要我出面?这是沃氏和薪桂公司的事。”

  “这和你的感情有关,也和绿川的环保有关。我们的话他听不进去。”

  “你怎么不去找艾妃谈呢?”仪君问她。

  “马克与艾妃往来,那只是小男孩的拙劣把戏,听说还是执行公司的友情计划。据我观察,他心里只有你”

  自从露易丝出现后,仪君直把她当马克的准女朋友。后来,马克又和艾妃交往,这彻厎撕裂了她的心。不过,听了露易丝的解释,她才清楚是怎么回事,便答应见马克。

  晚上,仪君来到露易丝的西餐厅,见到马克她开口就问:“你为什么去了薪桂?”

  “是露意丝介绍我去的。”马克回答,“是你同意我找她的。”

  “你难道不知道我与薪桂在打官司吗?”

  “这有什么关系,难道凡是和你打官司的公司我都不能去工作吗?”

  “你找到新工作为什么不告诉我呢?”

  “我想给你个惊喜。”

  仪君气得站起来要掀翻桌子。

  “别,别动手,仪君同志。”马克突然用中文讲道:“中国有句古话,君子动口不动手。况且,你还是个律师。”

  马克见仪君不再发火,便兴致勃勃地交待了他是如何应聘新工作的,又是如何凭借口流利的中文争取了来中国的机会。

  “你可以找工作,但为什么要去沃氏呢?”仪君感到沮丧,没想到官司的阻力有这么大,连马克也加入了对方阵营,“难道失业就可以丢了环保?”

  “不是这样的。我现在干的也是环保,你不要看不起生物燃料,它除了制燃料乙醇,还可以发电。你总是偏爱万邦的电动汽车,可世界不会夜之间冒出足够的风电和太阳电,现在中国的电力大部分还依赖燃煤,能源急需多样化。”马克当然不愿与仪君作对,可阴差阳错的命运让他混成了仪君的对手。马克后悔地说:“公司叫我来,说是搞学术交流,谁知来了却要和你们打官司。其实我是想帮你早点了结这个案子。如果你反对,那就帮我重新找个工作。”

  服务员听闻两人争吵,便过来问是不是菜出了问题。仪君又气又恼,强忍着坐了下来。

  “先生,你的中文讲得很好嘛。”服务小姐夸奖马克是想调节紧张的气氛。

  “那里那里,过奖过奖。”马克用生硬的中文回答。

  “马上来。”服务员转身进了厨房,随即端上来碟果酱,显然,她将马克说的“过奖”听成了“果酱”。

  马克低头看看果酱碟,又抬头看看仪君,见她终于有了笑容,他也笑了,望着服务员说:“干得漂亮。”

  “先生,过奖。”服务员回应句。

  马克故意将错就错,他大声叫道:“再上盘。”

  结果,女服务员又端来碟果酱,仪君终于忍不住笑出声来。

  “个唱红脸,个唱白脸,这可是你们中国古老的智慧。”马克的嘴角挂出丝浅笑,他盯着仪君,“你怎么不吃啊?”

  “吃不下。”仪君感叹道:“官司久拖不决,不知如何了断。你认为甜高粱是最佳方案?”

  “我相信是这样,超级甜高粱符合你们的国情。”马克迟疑下又说:“公司要我回国引种,可我不想此时离开这里。”

  “为什么?”

  “不放心。”说句心里话,因为又要与仪君分开段时间,马克不愿意领这个差事。仪君安抚他说,为了你的生物燃料研究,你就去吧,几个月时间不算长。

  “我怕他们找你的麻烦呀。”马克说出了他的担心。

  “有政府在,还怕几个商不成,他们掀不起什么大浪。”仪君气定神闲。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十六章五

  马克虽不清楚公司的具体计划,但隐约感到了危险,他不便透露太多,就说:“因为你现在处理的案子关系到我们公司在中国的利益。家跨国集团不会因为你们几个人的反对而放弃笔大买卖。为了这笔大生意,公司会使用所有的手段猛烈进攻,直到你方屈服。可是,我不想看到,当我们获胜的时候,你愤怒地离开我。赢了官司输了爱情,这不是我想要的结果。”

  “为什么是这个结果呢?”

  “因为双方都不让步,这就把我们两人放在了对立的位置。换句话说,就是从生活中的情侣变成了工作上的对手。我怕我们在争执中,失去理智,撕破脸皮,那时候爱情就毁掉了,你明白吗?为了爱情我们两人中需有人辞职。”

  “辞职?亏你想得出。”仪君又质问马克,“你要我辞职,为什么你不辞职呢?”

  “生物燃料是当今绿色技术革命的先锋,市场前景看好,我也想在这行干出点名堂。现在公司为我提供了实验室,研究条件很好,我也不想放弃。”

  “既然我不愿走,你也不想失去喜欢的工作,那就谁也别辞职。”仪君这样决定。

  “如果你输了官司咋办?”马克问。

  “要是你们输了呢?”仪君反问句。

  “所以我们最好签订爱情合同。因为如果我输了官司而离开你,你就可以拿着这份合同来找我,我会履约的。合同有效期三年,我想就算双方打官司把我俩打成了仇人,我们仍有足够的时间来修补心中的裂痕。”马克用恳求的气语说。

  仪君对马克再次提起情人合同感到厌烦,她说,我这次接的官司不就是由于双方对合同产生了不同的理解而出现分歧吗?合同不是万能的,真感情才靠得住的。

  仪君不签合同。马克便提出要回中国结:“我可以要回中国结吗?”

  “不行。”仪君以没放在身边为由搪塞了,并问他,“你什么时候走?”

  “我现在就走!”马克以为这是拒绝他,便恼羞成怒地离开了西餐厅。

  仪君没有叫住他,她了解他的脾气,此刻谈不出什么结果。

  马克回国后,千虚私下授权吴谋处理李仪君收受贿赂事,打算教训教训她。

  当天上午,仪君回到开发区会议室参加专家们的研讨会,在与薪桂公司举行第三轮谈判前,专家们意见不,分为两派。

  赞同派说,过去的经济发展方式,是大量的初级产品出口了,资源也被带走了,排放的污染物留下了,我们的能源也消耗了。这种模式贸易是顺差生态是逆差能源是补差,是不可持续的,必须走循环经济的发展道路。燃料乙醇虽然有些争议,但它是可再生能源之,如果有限度地在某个地方搞,短期不会出大问题。

  反对派说,发展生物质能的目的是什么?要不要考虑发展乙醇的资源限制?这些问题不想清楚,必然是病急乱投医,又会走上死路。应吸取那种买走了商品拿走了资源留下了污染的教训。

  赞同派又说,只要沃氏薪桂的燃料乙醇方案有明确的期限,还是可行的。因为近来油价又创新高,2007年欧佩克的石油收入比去年增加了9,预计明年会增加到10以上。这意味着石油进口国的财富被转移到了石油生产国。如不尽快开发清洁能源替代石油,我们创造的财富被石油商拿走大部分不说,还给环境带来严重破坏。

  反对派则完全否定新方案,认为不能开这个先例,开发区是示范生态文明的,生态文明是比工业文明更先进的人类文明形态,有钱人抢走穷人的粮食是捡了生态丢了文明,到头来生态也保不住,还会破坏社会和谐稳定。

  仪君站在反对派边:薪桂的折中方案,没有设定期限和操作细节,所以这个方案并不成熟,还需要再论证。她认为绿川既然是示范区,就应该高标准严要求,用高粱作燃料乙醇的事要十分慎重,可以等薪桂公司的非粮食生物燃料提炼厂建成后,再批准也不迟。同时,我们应该多条腿走路,大力支持发展电动汽车。

  第十六章摊牌六

  午饭后,仪君看看时间,估计马克还在飞机上,还不能给他通电话。于是,就给远在蓝岛的郑京去了个电话。上次,她们与薪桂公司已商定让蓝岛大学生化实验室,评估大高粱秆乙醇燃料的环保性。她拜托郑京去学校的这个实验室去问下报告什么时候做出来。郑京在电话上告诉仪君:实验做完了。根据双方提供的些原始资料数据和实验标样,环评中考虑到酸化使用的肥料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农业杀虫剂的毒性对环境的总体影响,结论对环保局有利。生化实验室希望仪君和沃氏公司的人尽快来趟蓝岛,取走实验样本和报告书。仪君说,她现在还走不了,要忙完与薪桂公司的第三轮谈判才能回去。

  下午,仪君继续参加专家组的会议,讨论俊弟公司的油电混合动力汽车项目。会上,仪君表态反对现在就批准丘波的产品进入开发区,因为他公司的油电技术还没有过关,所谓的混合动力车完全是假冒,根本不节油。此事又引起番激烈的讨论。

  会中,万邦来电话说,郑京从国外请来的鉴定电动汽车的专家已经做完上午的路测了,中午还将继续开车上路测试,估计下午跑完里程,晚上就出鉴定结论,希望她来参加。仪君说,她在开会,只有开完会再过来。

  会议结束前,百兴市监察局来了几个人把李仪君从会上带走了,理由是她身为政府临时雇员涉嫌受贿要接受调查。在百兴市的家休养所,调查小组要李仪君说清楚别墅和小汽车的来历。

  万邦和外国专家做完电动汽车的路测回到百兴市,专家下车后,围着车子东摸西看仍琢磨不透这台反传统理论的怪物。良久,他对万邦说,理论上不成立,但实际中却可行,跑了100多公里就是次创举,年青人了不起啊!这位外国专家随即开出了优厚的待遇:“到蓝岛来吧,安家费全包,并提供汽车实验室,让你安心研究电动汽车。”

  “我去不了,我是从那儿遣返回来的。”

  “没关系,我们公司在世界各地都有分支机构,你想去哪个国家都行。”

  “中国有你们的分部吗?”

  “现在还没有。”

  “那我得问问郑京再说。”

  万邦久不见仪君过江来参加鉴定会,电话也关机了,便将缩短充电时间的研讨会推迟到明日再开。他把外国专家送回宾馆休息后,就急忙坐艘私家小船赶来绿川。

  万邦自从上次进了绿川后,有什么难事他总向仪君求助,每次都能得到她的帮助,在他眼里仪君就是个无所不能的人。这次郑京请来外国专家做技术鉴定,若没有她借来的那百万元相助,他就改装不出这台车来。

  万邦上岸后,来到仪君的办公室没见着人,就给她打电话,手机没人接听,关机了。这时,艾妃挽着丘老板的手臂从外面走进来,她阴阳怪气地问万邦:“找谁呀?小渔夫。”

  “不关你的事,站边儿去。”万邦没正眼看她,知道她对仪君刚来不久就升了法律顾问,而她还是个小助理心存不满,又因仪君反对丘波的假混动车项目而心生恨意。

  “是找李仪君的吧,这次你得去牢里见她了。”艾妃得意地说。

  “牢里?”万邦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他又问了遍。

  丘波字句地说:“李仪君,涉嫌贪污受贿,已被我英勇的反贪人员法办。”

  万邦的头嗡的声炸响了,他不知是真是假。当他顺着艾妃的手指看过去,发现仪君的办公桌抽屉和文件柜都贴上了封条。他愣了半天才转身跑出办公区,发疯似的向幸芝的餐馆工地狂奔而去。电子书分享网站

  第十七章申冤

  万邦冲进餐馆工地,上气不接下气地对幸芝喊着:“仪君被抓走了!”

  幸芝听迷迷糊糊,搞不清楚是什么事,她又让他慢慢再说遍。万邦把看到和听到的全讲了。幸芝不相信这是真的,她掏出手机拨了仪君的电话,真的是关机,她信了。

  “马克回国了。”万邦额头直冒汗,“现在怎么办?”

  幸芝二话不说,开上电动车直奔熊鑫发的办公室。见到熊副主任,她开口就问他:“仪君是否被人带走,为什么?”

  “有这回事。李仪君利用工作之便接受他人贿赂,已被隔离审查。”熊副主任严肃地说。

  “我了解她啦,她不是那种人。会不会搞错啦?”幸芝为仪君申辩道。

  “不会错的。你知道她的汽车是从哪里来的?你知道她在市郊还有栋别墅吗?”

  “汽车我没见过,别墅是同学租借的啦。”

  “她是环保局的法律顾问,为什么有人会送这些?是谁送的呢?要弄清真相,就要接受审查。”

  “现在她人在哪里?我想她啊。”幸芝请求道。

  “事情没搞清前,谁也不能见她的,这是纪律。你不但不能去看她,而且还要离她远点,懂吗?”熊副主任忠告她。

  幸芝失望地离开了熊鑫发的办公室。她没听他远离仪君的劝告,而是来到牛未来的办公室。牛局长不在。办公室吕主任告诉她:李律师名义上是去学习,实事上是接受审查。汽车是丘老板交给她试驾的混合动力样车,以便验证车的省油功效。现在有人举报,上面就派人下来查了。举报人的目的不只是针对李律师,还是冲着牛局长来的,想搞垮他们。现在,牛局长已去省城了,正在想办法为她洗冤。

  “我们可不可以为仪君请律师?”幸芝问。

  “现在是监察机关内部调查,还没有进入司法程序。”吕秘书说。

  正在两人交谈时,从门外进来两个人,其中人说:“我们是法院的,来通知你们出庭。”

  吕秘书愣了下,看了法院通知后忙说:“薪桂公司不是撤诉了吗?怎么又要开庭?”

  “他们请求法庭调解。”法院的人说。

  “什么时候?”

  “后天。”来人说完就转身出去了。

  “好的,我马上告诉牛局长。”吕秘书立刻拿起桌上的电话开始拨号。

  牛未来在电话上听完汇报后告诉吕秘书,请他把法院的通知交给傅主任。吕秘书放下电话,见幸芝要走,立即叫住了她:“秦小姐,先别走,等我下。”

  吕秘书来到傅主任办公室,傅重看过通知后说:“刚才,老牛已经在电话上给我讲了,我同意他的意见,应暂停对李仪君的调查,让她全力应对薪桂的案子。我马上就给调查小组打电话,说明此事的紧迫性。”

  然而,调查小组坚决不同意暂停调查,提议让开发区请别的律师出庭。傅主任说不通他们,只好让吕秘书先找沈律师应付。

  “沈律师和理查德闹翻后,早就想辞职不干了。傅主任,这个案子事关几千万的输赢,临时找律师恐怕来不及了。李仪君熟悉案情,别人时无法代替啊。”

  “两手准备嘛,面去请沈律师回来,面想办法暂停调查。”傅主任意味深长地说。

  吕秘书深感问题的严重性,他不敢怠慢,回到办公室立刻向牛局长报告了傅主任的指示。牛未来在电话那头沉默起来,突然,他听见幸芝正在对吕秘书说话,忙问:“谁在你办公室?”

  “是秦小姐,她正为仪君的事着急。”

  牛未来下茅塞顿开,他在电话上交待吕秘书该怎么办。吕秘书放下电话问幸芝:“秦小姐,你不是想救李律师吗?”

  “是啊,你不是说现在没办法吗?”

  吕秘书兴奋地说:“现在有了。你不是认识何副市长吗,去找他汇报下,李律师就有救了。”

  “见何市长,他可是大官啊,他会见我吗?”幸芝毫无信心。

  吕秘书很有把握地说:“我给你写封信,你把它交给市政府大门口的接待室,他们会安排的。见了何副市长,你就说有人要栽赃陷害李律师,目的是想赢官司。”

  “他真的会见我吗?”幸芝不安地问。

  “会的,你是蓝岛来的,他肯定会见你,况且他也认识你嘛。”

  “他会管这事吗?我没去过市政府,也不知道何市长住哪里。”

  “他分管绿川开发区,他定会见你的。”吕秘书边拿起电话边对幸芝说:“我这就给垃圾场工地的老板打电话,让他找个认识路的人陪你去市政府。”

  “不用了,我可以带路。”万邦从门外站了进来。

  “你怎么过来的?”吕秘书放下电话愣住了。

  “我的电动汽车正在测试,傅主任说过,成功了就可以回来。”

  “哟!你别给我添乱了。”吕秘书立即提笔边写边说:“我马上开介绍信,你们快走。”b2

  第十七章二

  秦幸芝和农万邦乘渡船过河,再搭乘辆公交车,又坐辆三轮车,匆忙赶到百兴市政府大门外时,已经快到下午的下班时间了。两人顾不上喝口水,就往大门里走。

  “站住,什么人?”门口的警卫叫住了两人。

  幸芝往包里摸出个信封,递给了警卫。

  “信呢?”警卫打开信封发现里面是空的。

  “啊,信不见了。”万邦也帮着幸芝在她的手提包里找信。信不知落在什么地方了,幸芝搜遍全身也找不到。

  “阿农,信丢了,这下可怎么办呀?”幸芝急得要哭了。

  这时,警卫叫来接待室的个老头,万邦走上前去对他说:“老同志,我们有急事要找市长。”

  “市长副市长市长助理有十几个。你找哪个?”老头问道。

  “姓何的。”万邦说。

  “你们是哪个单位的?有证件吗?”门卫伸手要看证件。

  “我是本地人,没单位。她是绿川的外商。”万邦亮出幸芝的蓝岛护照。

  “什么外商?怎么连汽车都没有,还坐三轮车来。”老头看不懂英文,仅凭外表就怀疑起了二人的身份。

  “我们的宝马坏了,在城外修呢。”万邦拿回幸芝的护照,理直气壮地说。

  “别瞎吹,哪有什么宝马。”幸芝瞪了眼万邦,又转身对老头说:“我们不开大排量的车,也没有与何市长预约,但事情很急就找来了。”

  “市长公务繁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