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换源:

第156章

作品:墙头有杏|作者:津股巡览|分类:精品小说|更新:2025-05-19 00:09:27|下载:墙头有杏TXT下载
  当然,这两人也不是肆无忌惮的躲在毛毯下真刀实枪的操练,只是光凭两人胳膊的蠕动和猪猪那越来越绯红的脸色,就不能看出两人的手此时正干着什么营生!我看的过瘾,也就不短信了,死盯着那毛毯下的凸起,想象着里面的旖旎,小雨等了半天没等到我回信息,有些不耐烦的连两条,我这才反应过来,悄悄拍下了对面的暧昧场景,给小雨了过去。

  过了一会,小雨才问我:哥哥,这是什么?我道:“那是一对躲在毛毯下的情侣,你猜他们在干什么?小雨估计是看不懂,找娃娃去求解了,过了好半天才回信息给我:哥哥,你坏!我咧开嘴乐了,一抬头正好碰到猪猪睁开的眼睛,楞了一下。猪猪也没想到我还没睡,脸色更加红润,想坐直身子,却被杨子按住,只好羞涩的白了我一眼,继续闭上眼,重新歪倒在杨子的怀抱里。

  终于到了西安。我和云姐拿着各自的行李下了车,在出站口的时候又碰到了站在迎接人群中的猪猪,彼此心照不宣的笑了一下,各自离开了。云姐叫来一辆出租车,两人坐了上去。云姐对司机说道:“师傅,麻烦你带我们去三桥。“司机应了一声,带着我们离开了西安车站。

  西安是座很奇怪的城市。至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位学者能正确的说出它是几朝古都。我原以为这里一定是古色古香,充满了沧桑,可是一路看来,现代化建筑比比皆是,就连西安的标志性建筑钟楼也披上了五颜六色的霓虹,充满着都市气息。沿未央路一路西行,转了几个弯,就到了三桥,这是西安西郊的一个小镇。云姐找了一家小宾馆开了两间房,我们今晚在这里休息一下,明天上午就要进山收货了。房间设备很简单,不过现在天气不冷,也不计较那么多了,云姐说过,出门在外一切从简,我要学会一个生意人应该具有的生活方式。

  想挣钱,先别忙着学花钱。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做法实在是最不明智的,把每一分钱用在刀刃上,不做无谓的挥霍,这才是一个生意人应该具有的品性。

  第222章 进山

  睡了一夜,精神头十足。一大早跟着云姐每人吃了一碗羊肉泡馍,就坐上了进山的汽车。

  车行一个多小时,就进入了山区。我现在感觉到刘娟的细心了,虽说已接近八月份,可是越往山里走,气温越低。即使做在车里,也抵挡不住丝丝寒意。幸亏我和云姐早有准备,拿出厚衣服披上,这才感觉稍微暖和一点。

  盘山公路一圈又一圈,把我转的七荤八素。四周高耸翠绿的山峰把大部分阳光挡到了外面,天色说不出晴朗还是阴暗,搞的我心情也七上八下。云姐说以前她总是自己来这边看果子,我有些怜惜。就这路况,虽说倒也平整,只是仅容两辆卡车并行,实在宽阔不到哪里去,大白天的都感到阴森森的,前后不见几辆车的影子,一旦生点意外,尸体腐烂了都不一定有人能现,公路下面可都是几百米的悬崖啊!

  云姐看出了我的紧张,微笑着说道:“第一次进山都是这样的,以后你就慢慢习惯了。没事!”

  也确实如此,满车厢的人都在谈笑风生,一副见怪不怪的模样,我也稍稍定下了心,就算出事也有这么多人陪着,路上不会觉的凄凉。听他们的口音,都是陕西本地的,浓浓的秦腔声高势壮,笑声也豪爽,陕西人实诚是全国出了名的,或许跟他们打交道做生意,不用费太多的心思。

  一直到了下午,车子才从山里转出去,来到一个小县城。云姐带着我在县城不做长久停留,买了两张当地的手机卡,给了我一张换上,然后就坐上小面包,来到一个叫洛川的村子。这个村子不是很富裕,没有一户是二层小楼,全部都是砖瓦平房。云姐一路打听,终于找到了联系好的那个熟人家。此时还不到四点钟,家里正准备吃饭。家主叫董大成,是一个接近五十岁的男人,一见到我们来,赶紧起身让座,让老婆去拿了两双碗筷。云姐也不客气,坐下就吃。坐了一天的汽车,我实在是没有一点食欲,云姐小声对我说道:“不想吃也要吃一点。这里每天只吃两顿饭,现在这顿就是晚餐了,不吃的话晚上顶多啃个冷馒头,想吃面都没地方买去!”

  听了她的话,我无奈的端起了碗。碗里装满了像猫耳朵大小的面疙瘩,汤水上面飘着的全是红红的辣椒油,我皱了一下眉头,犹豫着要不要吃。董大成看到我为难的样子,憨厚的笑了,对旁边的女人说道:“屋里头滴,给大兄弟做碗鸡蛋面去!”

  下载

  我连忙阻止,硬着头皮吃了一口。以后这个地方要经常来,我必须逼着自己去适应当地的饮食习惯,总不可能每次都要开小灶。

  这个东西叫麻食,也有叫猫耳朵的,就是一团团的面疙瘩。村里人吃饭不是太讲究,晚餐一大锅麻食,一锅菜汤,一盘炒白菜就应付过去了,我吃惯了大鱼大肉,再吃这些东西还真的是难以下咽。不过也只好硬了头皮去吃,等一顿饭吃完,我浑身的衣服都被汗湿透了,纯粹是辣的!吃完了饭,董大成一边带着我们去村后走,一边跟我们聊天。他一家四口,老婆叫淑华,儿子叫董,闺女叫董倩。都已辍学在家。村里人对教育不是很重视,很多孩子连高中都没上过,就早早娶亲嫁人了。董也已经订了婚,在县城跟别人开车打工,很少回来。董倩还是十五六岁的小丫头,不过也有人来提亲了,只是哥哥还没结婚,她也不能这么早嫁人。这个小丫头很是腼腆,自从我进屋的时候偷偷看了一眼,就再也没说过一句话。

  说话间,董大哥就带着我们来到自己承包的果园。此时离中秋还有半个月,果园里郁郁葱葱,到处都是青色的果实在枝头随风摇摆。我突然想起了当年刘娟的那片苹果园,心中感到一股亲切,可是树上却没有偷果子的小姑娘,旁边也没有看守的老张头。

  三个人在果园里慢慢的走。我看着满园子青色的苹果不解的问道:“红富士不是红色的吗?怎么跟我们的国光一样,都这么青?”

  云姐不时停下来,从树上拿起一个可以触及到的果子仔细的看着,一边看一边对我讲解道:“从八月份到十月份才是红富士上色的时间,等十月下果的时候你再看,那就满树都是红苹果了。”

  我更加疑惑的问道:“那我们把青果拉回去,不是跟那些果子一样吗?”

  云姐笑了,道:“品种不一样,所以口味也不一样。好吃不好吃,尝一下才知道。临海现在红富士品种很少,大多数人还不认识,所以我们拉回去,绝对可以赚钱。”

  临海也有红富士,我吃过,口味也不咋地,顶多糖分比本地国光或者金帅多一点,基本上吃不出来,所以在市场上并不看好,鲜有人买,于是我对云姐的话有些怀疑。云姐看我的表情,也不解释,笑着摘了一个苹果递给我。我拿出随身携带的小刀削了皮,咬了一口,咔嚓一声,入口即断,甜汁从齿间一直向胃里蔓延,连刚才吃辣椒的不适都给清除了不少。

  我愕然的拿着手里的苹果看了半天,没现有什么不同,云姐这才笑道:“你知道吗,陕西的红富士是这两年才起步,树苗及栽培技术都是在我们省进购学习的。”

  我吃惊的问道:“那同样的苗子结出的果,为什么口味却不一样?”

  董大哥呵呵一笑,道:“果子甜度跟土壤和日照有关,在齐鲁那边不适应,到了我们陕西可就算找到家了!”

  我点点头,橘生南国为橘,生北国则为枳,这个道理我懂。董大哥对云姐说道:“大妹子准备要多少?我这里是七亩,今年气候好,产量应该能达到十万斤。”

  云姐想了想,道:“洛川总共有多少亩果园?”

  董大哥盘算了一下说道:“六十多亩吧。”

  我吐了吐舌头,那就是将近一百万斤!

  云姐笑着看到我吃惊的样子说道:“远远不够呢!”

  我有些咋舌的说道:“一百万斤还不够?”

  云姐点头说道:“我们要收就收商品果,次果不要。所以一百万斤挑下来,也就是五六十万斤的量,等到八月十五一过,我们的需求量就会很大,这些根本根本不够几车拉的。”

  我问道:“什么是商品果?”

  云姐摘下一个苹果举起来对我说道:“看这个果子,尺寸来说属于70果,也就是说,它的直径为70毫米。我们收过分65、70、75、80四个尺寸,低于65的果子太小,不要!大于80的果子为特大果,产量不多,搭配不方便,不好包装,也不要!果型不正不要,果面有毛病不要。看这个苹果,果面上有一处红斑,这就是烂点,如果收了装车,放进纸箱不过三天就开始烂,一烂一箱!达到这些条件的,就是商品果!”

  我瞠目结舌的看着云姐手中的苹果,一时对她所说的话还没完全消化。想不到收果子居然有这么多的规矩和讲究,看来各行各业的钱都不是那么好挣的啊!我惭愧的看着云姐说道:“这些我跟听天书似的,要是你不带着我,我根本不知道从哪入手!”

  云姐微笑着说道:“这只是基础,等以后你就会了解了,水果这行里面学问多着呢,我做了这么多年也不敢说全部都懂了。不着急,边做边学嘛!”

  第223章 收果的学问

  这倒也是,活到老学到老,不可能什么知识都是与生俱来就具备的,反正已经决心做这一行了,时间有的是,慢慢学吧。董大哥一听云姐要量很多,激动的说道:“我三叔是村支书,能让全村的果园都卖给你。说实话,这些果园也是三叔的心病,当年听人家说果子挣钱,号召全村来种,可是成熟了卖不出多少去,外面的人不知道我们这有果子,自己人找车拉出去卖成本又大,想刨树种田又舍不得。你上次给三叔打电话可把他激动坏了,连夜就跑到我家跟我说这事。如果你能要这些果子,价钱方面都好说,随你们挑,剩下的我们到周边县城去卖。整个陕西有红富士的地方不多,我们村和隔壁虎山村算是两个个试点,一看不行人家都退苗了,你能要货就是我们两个村的大恩人!”

  所以说陕西人实诚,什么话都能跟外人说。像这种话如果让一些奸商听到,肯定是拼命的压低价钱。可是云姐却说道:“价钱方面咱们就按当初说好的标准来,一分不降。但是我要大哥帮我找人下果,这批人如果帮的到位,我长期用。每人每天二十五块钱。”

  董大哥拍着胸脯说道:“没问题!大妹子,你可真是我们河川的大恩人啊!工钱不要了,每家每户给你抽人下果,明天早上你把要求一说,咱们立马开工!运输的话我晚上联系一下我儿子,他就是开大车的,帮你们拉回去,运费你看着给。”

  云姐笑道:“那就谢谢大哥了,该出的钱一分也不会少的。”

  我奇怪的抬着头,看着一颗果树对董大哥问道:“大哥,那些果子为啥都套着纸袋子?”

  董大哥笑道:“防虫防雨的,等下果的时候果面也好看。”

  云姐点头说道:“这是水晶富士,从谢花开始就在一些比较大个和外形不错的果子上套上袋,等成熟的时候果面光滑,红度和色度都是上等佳品。”

  下载

  我哦了一声,这种种植方法还真的是第一次见,起码刘娟当年的果园里没有这样的做法。

  云姐对我说道:“明天我安排好